人教版新教材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上课课件1
合集下载
人教版新教材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件下载1
01 02 03 04
川菜
鲁菜
粤菜
苏菜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3地域文化与 城乡景 观(共3 2张PPT )
地 域 文 化 的 内 容
饮食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3地域文化与 城乡景 观(共3 2张PPT )
01 02 03 04
浙菜
闽菜
湘菜
徽菜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3地域文化与 城乡景 观(共3 2张PPT )
01
汉族赛龙舟
02
彝族火把节
03
傣族泼水节
04
蒙古那达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3地域文化与 城乡景 观(共3 2张PPT )
地 域 文 化 的 内 容
节 日 与 运 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3地域文化与 城乡景 观(共3 2张PPT )
地域文化的内容——民间艺术 下列图片是什么民间艺术?
03
剪纸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3地域文化与 城乡景 观(共3 2张PPT )
年画
安塞腰鼓
踩高跷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3地域文化与 城乡景 观(共3 2张PPT )
地 域 文 化 的 内 容
民 间 艺 术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3地域文化与 城乡景 观(共3 2张PPT )
01 02 03 04
剪纸
年画
踩高跷
安塞腰鼓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3地域文化与 城乡景 观(共3 2张PPT )
地 域 文 化 的 内 容
民 间 艺 术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2.3地域文化与 城乡景 观(共3 2张PPT )
01 02 03 04
剪纸
年画
踩高跷
安塞腰鼓
课件《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件_人教版1
“骑(楼2”)是读在图楼房2前可座知跨入,人c行地道位悬空于而日建本的,西二部楼沿向街海心,延冬伸,季并降使雪马路量边大房屋,相多互暴连接雪,,形而成自a、由步b、行的d长三廊地。 位于冬季
据此完成(1)—(2)题。
(1风)的民居背中风的地正房带一,般降供长雪辈较居住少。。故选C。
b地
C.
地域答文案化::在(特1定)地B域范(围内2形)成C的文化。
④据长此幼 完有成序(,1)体—现(传2统)文题化。
( 冬(2季24)).多中 骑 中下暴国 楼 华雪列传 建 民叙统 筑 族文 反 雍述C化 映 容.与具 了 恢安有岭弘内 南 、徽向 地 宽省性 区 博南, ( 兼关 容部于 的地其 文)域在 化建 特文筑 色化结 熔特构 铸中 出征的 风相体 格符现 多, 样的下 的是列 城表 市(述 典不 范正 。B确)的( ) ①苏④杭A的. 敬神秘奉D妈. D祖. ,盛行妈祖文化
我国以秦岭—淮河一线划分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据此完成1— 2 题。
1. 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农业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
B. 主要粮食作物:北方玉米,南方小麦
C. 主要糖料作物:北方甘蔗,南方甜菜
D. 农业生产规模:北方小,南方大
2. 下列南北方文化差异受自然环境影响大的是( )B
如中我国国 民江居南“城四镇合的院粉”墙与黛西瓦方、的意花大园利、佛洋罗房伦、萨绿黄篱橙、交草织地、明智显利不瓦同尔帕莱索老城区住房五彩缤纷。
(园1林A)讲.美①究国含②大蓄城,市显中而心不B摩露.天②,大引③楼而高不耸发入,云忌C,直.①而求西④曲欧,城忌市宽中求心窄一D般.③很④少见到现代化大楼,其原因是( )
原因
东方古代建筑突出皇权的重要地位, 中西统
据此完成(1)—(2)题。
(1风)的民居背中风的地正房带一,般降供长雪辈较居住少。。故选C。
b地
C.
地域答文案化::在(特1定)地B域范(围内2形)成C的文化。
④据长此幼 完有成序(,1)体—现(传2统)文题化。
( 冬(2季24)).多中 骑 中下暴国 楼 华雪列传 建 民叙统 筑 族文 反 雍述C化 映 容.与具 了 恢安有岭弘内 南 、徽向 地 宽省性 区 博南, ( 兼关 容部于 的地其 文)域在 化建 特文筑 色化结 熔特构 铸中 出征的 风相体 格符现 多, 样的下 的是列 城表 市(述 典不 范正 。B确)的( ) ①苏④杭A的. 敬神秘奉D妈. D祖. ,盛行妈祖文化
我国以秦岭—淮河一线划分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据此完成1— 2 题。
1. 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农业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 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
B. 主要粮食作物:北方玉米,南方小麦
C. 主要糖料作物:北方甘蔗,南方甜菜
D. 农业生产规模:北方小,南方大
2. 下列南北方文化差异受自然环境影响大的是( )B
如中我国国 民江居南“城四镇合的院粉”墙与黛西瓦方、的意花大园利、佛洋罗房伦、萨绿黄篱橙、交草织地、明智显利不瓦同尔帕莱索老城区住房五彩缤纷。
(园1林A)讲.美①究国含②大蓄城,市显中而心不B摩露.天②,大引③楼而高不耸发入,云忌C,直.①而求西④曲欧,城忌市宽中求心窄一D般.③很④少见到现代化大楼,其原因是( )
原因
东方古代建筑突出皇权的重要地位, 中西统
人教版高一地理 必修二 第二章 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件 (32张ppt)
我国南方传统土楼圆楼和方楼体现了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红河哈尼梯田的乡村景观顺应自然趋利避害水林村田和谐共生的地域文化人多地少的丘陵地区宅高田低的空回格局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形成了一种人地和谐的乡村景观我国南方传统土楼圆楼和方楼体现了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相比很多现代城镇都是钢筋混凝土玻璃之类的灰色调有一些城镇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会有自己的色调色彩例如我国江南城镇的粉墙黛瓦意大利佛罗伦萨的黄橙交织
举例说明不同的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有何影响?
• 要求:1.在自己作业的左上方写上自己的名字。 • 2.注意书写规范,写上题目。 • 3.今天晚上9点前完成。 • 4.把作业单独发给我,直到老师的评语为“优”或“好”。 • 答题格式:例如: • 1、城镇化的概念、标志及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
答:(1)城镇化是指……. • (2)城镇化的标志有:①②③ • (3)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是
• 一、地域文化
• 2. 地域文化的存在形式 • 地域文化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可以是
物质方面的,如建筑、服饰、饮食等,也可以是 非物质方面的,如价值观、制度、习俗、语言 、艺术等。
• 3. 地域文化的含义 • 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的物
质方面和非物质方面的文化。
• 一、地域文化
• 思考:如何感受地域文化? • 感受地域文化,我们可以从景观入手。
必修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 ★点评:
1.城镇化的意义 2.城镇化的概念、标志及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 3.城镇化的意义 4、城镇化过程三个阶段的特点。
试卷
一、城镇化
1.概念2.标志3.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 4.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联系 5.城镇化的意义 (1)促进区城经济增长 (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4)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二、世界城镇化的进程 1、时间差异2、空间差异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过程 (1)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过程 (2)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过程 4.城镇化进程示意图 (1)初级阶段(2)中期阶段(3)后期阶段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 环境问题2. 社会问题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1.城市管理2.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
举例说明不同的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有何影响?
• 要求:1.在自己作业的左上方写上自己的名字。 • 2.注意书写规范,写上题目。 • 3.今天晚上9点前完成。 • 4.把作业单独发给我,直到老师的评语为“优”或“好”。 • 答题格式:例如: • 1、城镇化的概念、标志及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
答:(1)城镇化是指……. • (2)城镇化的标志有:①②③ • (3)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是
• 一、地域文化
• 2. 地域文化的存在形式 • 地域文化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可以是
物质方面的,如建筑、服饰、饮食等,也可以是 非物质方面的,如价值观、制度、习俗、语言 、艺术等。
• 3. 地域文化的含义 • 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的物
质方面和非物质方面的文化。
• 一、地域文化
• 思考:如何感受地域文化? • 感受地域文化,我们可以从景观入手。
必修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 ★点评:
1.城镇化的意义 2.城镇化的概念、标志及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 3.城镇化的意义 4、城镇化过程三个阶段的特点。
试卷
一、城镇化
1.概念2.标志3.衡量城镇化水平的指标 4.城镇化与工业化的联系 5.城镇化的意义 (1)促进区城经济增长 (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改善城乡居住环境 (4)增强区域社会和谐 二、世界城镇化的进程 1、时间差异2、空间差异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过程 (1)发达国家的城镇化过程 (2)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过程 4.城镇化进程示意图 (1)初级阶段(2)中期阶段(3)后期阶段 三、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 环境问题2. 社会问题 四、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1.城市管理2.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
人教版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上课课件1
D 1.安徽南部传统菜肴的选料较多采用( )
①海鲜 ②牛羊肉 ③山货 ④腌腊制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B 2.下列叙述与安徽南部地域文化特征相符的是( )
A.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 B.农业以种植茶树、竹为特色 C.评剧、秦腔为传统地方戏曲 D.泥草房和吊脚楼是当地传统民居
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47张PPT)
文化源于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感悟和认知。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文化具有地域性
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
服饰
建筑
饮食
围内,形成的物质方面(如建筑、
服饰、饮食等)和非物质方面(如
价值观、制度、习俗、语言、艺术
等)的文化。
价值观
习俗
艺术
地域文化在一定阶段内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从长远来看,地域文 化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课标解读
课标内容: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学习目标:
①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能够说明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关系; ②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上的体现。
瓦尔帕莱索位于智利首都以西,是南 美洲太平洋东岸的重要海港城市。该 城市的房屋依山而建,每一户人家都 把自己的住房涂上颜色,赤橙黄绿, 异彩纷呈。 这种五颜六色的建筑景观与当地的地 域文化有何关联?
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47张PPT)
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47张PPT)
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47张PPT)
竹楼主要指两层或以上的竹结 构楼房,属于南方“干栏式建筑” 的一种,能防酷热和湿气,是傣 族的标志民居,又称傣家竹楼。
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47张PPT)
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47张PPT) 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47张PPT)
①海鲜 ②牛羊肉 ③山货 ④腌腊制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B 2.下列叙述与安徽南部地域文化特征相符的是( )
A.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 B.农业以种植茶树、竹为特色 C.评剧、秦腔为传统地方戏曲 D.泥草房和吊脚楼是当地传统民居
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47张PPT)
文化源于人类对自身和世界的感悟和认知。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文化具有地域性
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
服饰
建筑
饮食
围内,形成的物质方面(如建筑、
服饰、饮食等)和非物质方面(如
价值观、制度、习俗、语言、艺术
等)的文化。
价值观
习俗
艺术
地域文化在一定阶段内具有相对稳定性,但从长远来看,地域文 化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课标解读
课标内容: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学习目标:
①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能够说明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关系; ②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在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上的体现。
瓦尔帕莱索位于智利首都以西,是南 美洲太平洋东岸的重要海港城市。该 城市的房屋依山而建,每一户人家都 把自己的住房涂上颜色,赤橙黄绿, 异彩纷呈。 这种五颜六色的建筑景观与当地的地 域文化有何关联?
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47张PPT)
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47张PPT)
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47张PPT)
竹楼主要指两层或以上的竹结 构楼房,属于南方“干栏式建筑” 的一种,能防酷热和湿气,是傣 族的标志民居,又称傣家竹楼。
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47张PPT)
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47张PPT) 2.3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47张PPT)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用课件PPT
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__ 1.家住上海的小华利用暑假期间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 计的游览线路如下图所示。关于游览线路与地域文化景观组合正 确的是( C )
A.登庐山,观妈祖祭祀——乙 B.听秦腔,赏林海雪原——丁 C.住窑洞,看坎儿井——丙 D.赏吊脚楼,品麻辣食品——甲
解析:庐山妈祖文化位于甲区域,秦腔位于丙区域,吊脚楼 和麻辣食品在西南文化区。C 正确。
7.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 B ) A.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 B.高温多雨的气候 C.降雨强度大 D.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
解析:岭南地区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夏季高温, 骑楼有利于人们遮阳和避雨,故 B 项正确。从图片中反映不出地 形多样,起伏不平,故 A 项错误。从图片中反映不出降雨强度大, 故 C 项错误。从图片中反映不出台风等灾害频繁,故 D 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B。
6.建设骑楼的目的是( D )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 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C.节省建筑材料 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解析:岭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度较高,降水丰富, 纬度低,太阳照射强烈。骑楼建设目的是便于行人避雨遮阳,D 项 正确。A 项、B 项、C 项属于骑楼建筑特点,不是修建骑楼的目的, 故 A 项、B 项、C 项均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D。
下图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据此完成 2~3 题。
2.图示传统民居特点与当地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C ) A.①半陷地下——地热丰富,地温高 B.②房屋高架——风暴海啸潮多发 C.③墙厚窗小——炎热干燥,光照强 D.④顶尖坡陡——光照资源丰富 解析:①阿拉斯加—冰屋,半陷地下,是利用冰雪防风保暖, 与地热无关;②东南亚—水屋,房屋高架,是适应当地湿热的气候 环境,架高防湿防虫;③北非—碉堡式建筑,墙厚窗小,是因为当 地是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窗小防风沙,减少室外热空气进入; ④北欧—木屋,顶尖坡陡,是因为当地降水多,尖屋顶利于雨水下 流。故 C 正确。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人教版高中地理完美课件
D.尾联运用蜀汉刘禅宠信宦官终于亡国的典故,借诸葛亮遇刘备前喜欢诵读的乐府诗篇来比喻这首《登楼》,含有对诸葛武侯的仰慕之意。
个小时就叫子初、子正。
多少没有关系,A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3.用自己的话把画面介绍出来。
不对。该地位于横断山区,海拔高,不
A.谁主沉浮(主宰)
漫江碧透(满)
[考点分析]
需要因为登高望远而建造多层建筑,B 不对。横断山区位 注释:①黄庭坚贬戎州时,与黄斌老交往。黄斌老善画竹,画了一幅横竹送黄庭坚,黄庭坚因而作了此诗。②石泓:石砚。③霜兔:用兔毫制成的笔。
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1914-1918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前夕和蔡和森等组织革命团体新民学会。被视为
沙,向阳冬季采光多。 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代表作有《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
》、《七律·长征》、《忆秦娥·娄山关》、《反对党八股》等。
晴窗影落石泓②处,松煤浅染饱霜兔③。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木兰诗》)
题型(三)运用提要钩玄,解答要点概括题。
于板块交界处,地质不稳定,C 不对。横断山区地形起伏 C.尾联余音袅袅,与宋之问"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有异曲同工之妙。
4. 词人是怎样变换视角描绘眼前这大好秋色的? 高考对思路的考查较多,往往以“梳理”“说明”“分析”“构思”“变化”等字样出现。
断山区高寒、昼夜温差大,10 月—次年 4 月为风季,风
大。因此房屋墙体厚、开窗少是为了防风控温,B 对。
第 4 题,寒冷的气候与建筑单体占地面积大小、建筑层数 3、对对象的行为的影响作评价。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第1课时课件 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客家人由于数代人不断南迁,形成家庭内部极强的凝聚力。只 有家庭内部的紧密团结,才能使其在新的居住地生存下来。
其居住特点体现了家族内部的平等团结
激情展示
展
3、中国的建筑物大部分都是坐北朝南的,大到国家庙堂,小到百
姓的起居室。从古代的皇宫建筑,到现在各个地方的政府大楼,
无一不是坐北朝南。故宫紫禁城就是典型的坐北朝南的建筑格局,
云南处于我国云贵高原,地形崎岖不平,外出大多 要翻山越岭,女人体力较弱,不适于长时间的负重 行走,所以出现娃娃出门男人带”的现象。
(2)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了地域文化(风俗习惯)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激情展示
展
2、阅读课本P45材料,问答一下问题。
(1)历史上,客家人修建的土楼有什么功能?
居住、军事防御功能 (2)这种为世人称奇的房屋建筑是在什么背景下 形成的?居住的特点又说明客家人的什么特征?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第1课时
新课导入
导
江南水乡--周庄
五彩缤纷的海滨城市
--智利瓦尔帕莱索
为何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建筑景观?这和地域文化有何关系?
学习目标
导
1.பைடு நூலகம்合景观图片等资料,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分析 地域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探究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
2.结合具体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D.泥草房和吊脚楼是传统民居 云南(苗族)
检
2 . 中国建筑一般都有围墙,而美国建筑绝少有围墙,这说明( B )
A.中国的发展历史比美国长 B.中国文化具有内向性、封闭性,美国文化具有外向性、开放性 C.中国与美国的行政权力不同 D.美国社会比中国安全,无需围墙
其居住特点体现了家族内部的平等团结
激情展示
展
3、中国的建筑物大部分都是坐北朝南的,大到国家庙堂,小到百
姓的起居室。从古代的皇宫建筑,到现在各个地方的政府大楼,
无一不是坐北朝南。故宫紫禁城就是典型的坐北朝南的建筑格局,
云南处于我国云贵高原,地形崎岖不平,外出大多 要翻山越岭,女人体力较弱,不适于长时间的负重 行走,所以出现娃娃出门男人带”的现象。
(2)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了地域文化(风俗习惯)深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激情展示
展
2、阅读课本P45材料,问答一下问题。
(1)历史上,客家人修建的土楼有什么功能?
居住、军事防御功能 (2)这种为世人称奇的房屋建筑是在什么背景下 形成的?居住的特点又说明客家人的什么特征?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第1课时
新课导入
导
江南水乡--周庄
五彩缤纷的海滨城市
--智利瓦尔帕莱索
为何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建筑景观?这和地域文化有何关系?
学习目标
导
1.பைடு நூலகம்合景观图片等资料,理解地域文化的含义和特点,分析 地域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探究地域文化对城乡景观的影响。
2.结合具体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D.泥草房和吊脚楼是传统民居 云南(苗族)
检
2 . 中国建筑一般都有围墙,而美国建筑绝少有围墙,这说明( B )
A.中国的发展历史比美国长 B.中国文化具有内向性、封闭性,美国文化具有外向性、开放性 C.中国与美国的行政权力不同 D.美国社会比中国安全,无需围墙
人教版地理《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课件ppt
【宏村布局】
村落水系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 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 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 创造了一种良好的人居环境。村 中有承志堂、乐叙堂等祠堂,以 及南湖书院等,这些建筑组合体 现着当地的耕读文化。
人教版必修二 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39张PPT)
人教版必修二 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39张PPT)
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体现红河哈尼梯田以下几个方面地域文化的描述。 生产活动 用水、用地制度 价值观、审美情趣
开辟了梯田,种植水稻
村民修筑了沟渠
特定范围的森林不得砍伐
必须保证山上的森林面积足够大
人教版必修二 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39张PPT)
人教版必修二 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39张PPT)
这里处于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不稳定,季节分配也不均匀。 为了缓解用水矛盾,村民修筑了沟渠,连接各家的稻田。每个村 都选出一位正直公正、责任心强的人来担任分水官,负责分配每 一田块的用水量。各村之间也有分水的约定。尤其在干旱的季节, 分水制度更为重要。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体现红河哈尼梯田以下几个方面地域文化的描述。 生产活动 用水、用地制度 价值观、审美情趣
】 的角度来探寻地域文化及其影响。
人教版必修二 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39张PPT)
人教版必修二 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39张PPT)
【 红 河 哈 尼 梯 田 】
人教版必修二 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39张PPT)
人教版必修二 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39张PPT)
人教版必修二 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39张PPT)
人教版必修二 2.3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共39张PPT)
人教版(新教材)高一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共25张PPT)
(2)建材选用方面:灰黑瓦由当地土壤烧制,刷墙用的白灰也取自本地。 (3)采光角度方面:白色墙壁还能增加院落和室内的光线,适应徽州多云、光照不够的特点。
城市地标
1.地标:指地面上有明显特征,易于从空中识别的地物和地貌,如城镇、山峰、河流、铁路等。
2.城市地标是一座城市的标识符、象征和代号,是这座城市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别之处, 如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广州塔、南京长江大桥、大庆的磕头机、悉尼歌剧院。
苏州地处亚热带季风区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地势低平,水网密布;这里物产丰富,商 贸往来频繁,文化发达,沿河民居一边临河,一边依街,既方便生活,又方便水运和贸易。
当堂训练 1.傣族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主要用竹子建造,因而称为“竹楼”。
傣族多居住在平坝地区,常年无雪,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达21 ℃,没 有四季之分,这种环境很适合建造竹楼。这一建筑形式与当地气候 有何关系?
自主学习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1.较之城镇,乡村的主要经济活动与自然的关系更为直接,其景观 所体现的人地和谐理念更为鲜明。 2.乡村景观能够体现人们顺应自然、趋利避害的生活智慧,还能 够体现当地人们的社会组织形态、精神追求等。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宅高田低 “宅高田低”的空间格局,使得高宅可避洪水、低田利于灌溉,
曼谷体现着印支文化与南洋风情的结合。
当堂训练
5.中华民族雍容恢宏、宽博兼容的文化特色熔铸出风格多样的
城市典范,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
A.西安的古朴 B.桂林的灵秀 C.苏杭的神秘 D.拉萨的奇逸 解析:西安的风格古朴,苏杭的风格灵秀,桂林的风格奇逸,拉萨的 风格神秘。
当堂训练 6.读下列两幅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提示:楼室高出地面若干米,潮气不易上升到室内,水也淹不到楼 室。竹楼为四方形,楼内四面通风,夏天凉爽,冬天暖和。
城市地标
1.地标:指地面上有明显特征,易于从空中识别的地物和地貌,如城镇、山峰、河流、铁路等。
2.城市地标是一座城市的标识符、象征和代号,是这座城市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特别之处, 如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广州塔、南京长江大桥、大庆的磕头机、悉尼歌剧院。
苏州地处亚热带季风区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地势低平,水网密布;这里物产丰富,商 贸往来频繁,文化发达,沿河民居一边临河,一边依街,既方便生活,又方便水运和贸易。
当堂训练 1.傣族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主要用竹子建造,因而称为“竹楼”。
傣族多居住在平坝地区,常年无雪,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达21 ℃,没 有四季之分,这种环境很适合建造竹楼。这一建筑形式与当地气候 有何关系?
自主学习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1.较之城镇,乡村的主要经济活动与自然的关系更为直接,其景观 所体现的人地和谐理念更为鲜明。 2.乡村景观能够体现人们顺应自然、趋利避害的生活智慧,还能 够体现当地人们的社会组织形态、精神追求等。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宅高田低 “宅高田低”的空间格局,使得高宅可避洪水、低田利于灌溉,
曼谷体现着印支文化与南洋风情的结合。
当堂训练
5.中华民族雍容恢宏、宽博兼容的文化特色熔铸出风格多样的
城市典范,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
A.西安的古朴 B.桂林的灵秀 C.苏杭的神秘 D.拉萨的奇逸 解析:西安的风格古朴,苏杭的风格灵秀,桂林的风格奇逸,拉萨的 风格神秘。
当堂训练 6.读下列两幅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提示:楼室高出地面若干米,潮气不易上升到室内,水也淹不到楼 室。竹楼为四方形,楼内四面通风,夏天凉爽,冬天暖和。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人教版高中地理PPT精品课件1
•
8.总之,说明 文 中 使 用 生动 活 泼 的 语 言, 不 仅 能 增 强文 章 内 容 表 达上 的 形 象 性 、可 感 性 和 文 学色 彩 , 使 读 者获 得 不 同 程 度的 美 感 体 验 ,受 到 美 的 陶 冶, 还 有 助 于 加深 读 者 对 说 明内 容 的 理 解 ,增 知 益 智 。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人教版高中 地理PPT 精品课 件1
景观: 自然景观: 如行云飞瀑、高山流水等
人文景观(文化景观):农田、村落、矿山、道路、建筑、雕塑等
红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当地"一山分 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地理气候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这里 的梯田规模宏大,有19万亩。
这里水源丰富,空气湿润,雾气变化多端,将山谷和梯田 装扮得含蓄生动。2013年6月22日在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红 河哈尼梯田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增至45 处。随着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申报成功,超越西班牙成为第 二大世界遗产国,仅次于意大利。
一、地域文化
定义:地域文化是人类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 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的各种文化。
形成: 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综合作用
特点: 相对稳定性和发展变化性
地
范围: 可大可小,大到一个洲一个国家,小到一个村
域
文 化
内容: 物质方面的: 如建筑、服饰、交通工具、艺术作品等
非物质方面的: 价值观、生活习惯、情感态度等
•
5.在乡土社会 里 , 地 缘 关系 也 是 如 此 。每 一 家 以 自 己的 地 位 做 中 心, 周 围 划 出 一个 圈 子 , 个 圈子 是 “ 街 坊 ”。 可 是 这 不 是一 个 固 定 的 团体 , 而 是 一 个范 围 。 范 围 的大 小 也 要 依 着中 心 的 势 力 厚薄 而 定 。
人教版新教材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优秀课件1
乡
城
文
村
镇
化
景
景
】
观Leabharlann 观】】【新课导入】
瓦尔帕莱索位于智利首都 以西,是南美洲太平洋东岸 的重要海港城市。该城市的 房屋依山而建,每一户人家 都把自己的住房涂上颜色, 赤橙黄绿,异彩纷呈。这种 五颜六色的建筑景观与当地 的地域文化有何关联?
【 (1)概念: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的人们在生产生活、
地 域
社会制度组织、精神活动中体现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文
化
(2)特点:地域性、多样性、独特性,相对稳定性
】
【地域景观】
感受地域文化,我们可以从 景观人手。 景观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行云飞瀑、高山流水是 自然景观,较少受到人类的 直接影响或未受人类的影响。
【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也称文化景观,是 人类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上的印记, 是人类为了满足某种需要,利用 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结果。农田、 村落、矿山、道路、建筑、雕塑等 都是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景观。
【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起源于唐朝陈 元光开漳时的兵营建筑, 成熟于清代和民国时期, 以土、木、石、竹为主要 建筑材料,利用未经烧焙的 土并按一定比例的沙质黏土 和黏质沙土拌合,用夹墙板 夯筑而成的两层以上的房屋。
【二宜楼】
二宜楼建于清乾隆五年, 占地面积9300平方米,坐 东南朝西北,外环高4层、 通高16米,外墙厚达2.53米, 外径73.4米。整座楼 为双环圆形土楼,共有房间 213间。楼内空地中还有 两口井,分别为“阴泉”和 “阳泉”,组成太极的阵型。
生产活动 用水、用地制度 价值观、审美情趣
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体现红河哈尼梯田以下几个方面地域文化的描述。 生产活动 用水、用地制度 价值观、审美情趣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PPT课件人教版(1)ppt
徽州的地理位置
《地域文 化与城 乡景观 》-公开 课PPT 人教版 【精品 课件】
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宏村
传统的古村落在很大程 度上仍然保持着那些在上个 世纪已经消失或改变了的乡 村的面貌。其街道的风格, 古建筑和装饰物,以及供水 系统完备的民居都是非常独 特的文化遗存。
——世界遗产委员会
《地域文 化与城 乡景观 》-公开 课PPT 人教版 【精品 课件】
三、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以北京老城区为例)
《地域文 化与城 乡景观 》-公开 课PPT 人教版 【精品 课件】
北京老城传统空间 格局保护示意图
北京老城区的地理位置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016年—2035年)
4.2 加强老城整体保护
凸显由宫城、皇城、内城、外城 四重城廓构成的独特城市格局。
1.北京的城市色彩
1.村落的选址和布局
宏村
天人合一 顺应自然
冬季:背风向阳 夏季:凉爽舒适
《地域文 化与城 乡景观 》-公开 课PPT 人教版 【精品 课件】
《地域文 化与城 乡景观 》-公开 课PPT 人教版 【精品 课件】
“牛”形村落 天人合一
安徽宏村格局示意图
牛头:雷岗山 牛角:红杨树和银杏树 牛身:古民居 牛胃:月沼和南湖 牛肠:古水圳 牛腿:四座桥
长幼有序 等级分明
屋宇式大门
墙垣式大门
等级 分明
彰显 身份
内敛 含蓄
注重 隐私
影壁
垂花门
装饰图案
植物配置
美好 寓意
祈求 祥和
尊重自然 追求社会公平 增加社会福利 创造灿烂文化
本课小结
协调自然
自然环境 形成 地域 影响 城乡 传承
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人教版高一年级地理精品学习PPT
1.请说说惠安女的传统服饰特征的形成原因。
地理环境
影响 人类活动 产生
地域文化
惠安地处亚热带沿
妇女主要
适应此处渔业生产的传统服饰:
海,气温较高,太
从事渔业
斗笠(遮阳挡雨)、
阳辐射较强,降水 多,风力大。
地域文化是 人类活动的产物!
2.惠安女的传统服饰特征说明了什么问题?
头巾(挡风防沙)、 短袖(凉爽且便于劳作)、 大筒裤(利于在海滩上挑担 快步行走)。
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人教版高一年级 地理精品学习PPT
年 级:高一年级 学 科:地理(人教版)
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目录
判断图中的 地理事物哪 些是地域文 化?
黄山云海
贵州黄果树瀑布
云南元阳梯田
惠安女服饰
1.地域文化的概念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成长起来、独具特色、传承至今 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一定地域内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地域文化的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人类活动)
3.地域文化的特点
(1)区域性 (2)多样性 (3)独特性 (4)相对稳定性
我们如何探寻地域文化及其影响?
探寻地域文化及其影响,我们可以从景观入手。 由于地域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而城乡聚落是人类居住集中的 地区,所以城乡景观是感受地域文化最好的途径。 城市作为一个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其发展过程中必然 会深深地打上地域文化的烙印。
物质
蒙古袍 非物质
蒙古包
中国地域文化区图
那达慕大会(节日习俗)
蒙古舞
3.地域文化的特点
(3)独特性 请把窑洞、傣家竹楼、骑楼 分别对应一个地域文化区。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优质课堂课件人教版1
学习目标
1、了解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的内涵,能通过案例分析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形成的作用。 2、结合具体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3、结合城乡景观实例,能够说出其主要特点,并能说出所反映的地域文化特点; 4、对家乡的城乡景观和地域文化开展社会实践调查,评价其开发利用的程度与方向,推出
合理化的建议; 5、树立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域文化的观念。
红河哈尼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哀牢山区,地势起伏大,耕地面积 少。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一千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哈 尼族人们就开辟梯田种植水稻。梯田随地形地势变化因地制宜,缓坡地大开 大田,陡坡地小开小田,一面坡上最多可开垦出3000多级梯田。
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哈尼梯田与村寨
②③ C.
俗、语言、艺术等
差
异
(3)特点:地域性、多样性、独特性,相对稳定性
地域文化
如何感悟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
如何感悟地域文化?
4、地域文化的体现方式
景观
景观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不同地区的城乡景观差异
城乡景观是城镇和乡村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既包括聚落整体,又包括 聚落内的建筑、道路等。不同自然环境与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给我们生活的城镇 和乡村造就了特色各异的景观,并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使得我们生活的城镇 和乡村具有独特的风貌和个性。
地域文化
上海外滩,一段长约1500米的江边大道,汇集了50多座 风格各异的中西建筑,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这里 是上海这座城市中西文化交融的见证。
地域文化
“小桥、流水、人家”,江苏昆山周庄独特的水乡 氛围,浓郁的江南文化气息,为人们展示了一幅人 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图景。
地域文化
1、了解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的内涵,能通过案例分析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形成的作用。 2、结合具体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3、结合城乡景观实例,能够说出其主要特点,并能说出所反映的地域文化特点; 4、对家乡的城乡景观和地域文化开展社会实践调查,评价其开发利用的程度与方向,推出
合理化的建议; 5、树立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地域文化的观念。
红河哈尼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哀牢山区,地势起伏大,耕地面积 少。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一千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哈 尼族人们就开辟梯田种植水稻。梯田随地形地势变化因地制宜,缓坡地大开 大田,陡坡地小开小田,一面坡上最多可开垦出3000多级梯田。
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哈尼梯田与村寨
②③ C.
俗、语言、艺术等
差
异
(3)特点:地域性、多样性、独特性,相对稳定性
地域文化
如何感悟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
如何感悟地域文化?
4、地域文化的体现方式
景观
景观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不同地区的城乡景观差异
城乡景观是城镇和乡村里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综合体,既包括聚落整体,又包括 聚落内的建筑、道路等。不同自然环境与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给我们生活的城镇 和乡村造就了特色各异的景观,并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使得我们生活的城镇 和乡村具有独特的风貌和个性。
地域文化
上海外滩,一段长约1500米的江边大道,汇集了50多座 风格各异的中西建筑,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这里 是上海这座城市中西文化交融的见证。
地域文化
“小桥、流水、人家”,江苏昆山周庄独特的水乡 氛围,浓郁的江南文化气息,为人们展示了一幅人 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图景。
地域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尼族以数十代人毕生心力,垦殖 了成千上万梯田,将沟水分渠引入田中 进行灌溉,因山水四季长流,保证了稻 谷的发育生长和丰收。哈尼族垦殖梯田 的想象力令人惊绝,这一景观构成了千 奇百态变幻莫测的天地艺术大交响乐, 成为举世瞩目的梯田奇观。
2.据材料中“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可知,地 域文化可以在代际之间传承。
北方园林
南方园林
北方园林多为皇家园林,红墙、红柱、 南方园林多为私家园林,白墙黑柱
黄瓦彩画,辉煌富丽, 建筑高大、壮 青瓦,平和淡泊,好似水墨写意。
观,横平竖直,以广大空间与周围的 含蓄不露,引而不发,强调幽深曲
环境相融合,色彩以红黄色为主,体 折,用有限的空间表现无限风景。
现了皇家的高贵、威严。。
2.城乡景观包括哪些方面?
城乡景观既包括聚落整体,又包括聚落内的建筑、道路等。
一、地域文化 自然景观
人文 景观
蒙古包
一、地域文化
香港
荷兰风车 中国高铁
一、地域文化 一、地域文化
不同的自然背景及长期以来的人类生活, 使各地的景观呈现不同的特点。
这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观,在长江三角洲 地区的同里、周庄、乌镇等比较常见,这 里地势平坦,河网密布,乡村房屋建在河 边,用水和交通比较便利,拱形桥利于船 只通过,建筑材料多用石料和砖瓦。
藏族服饰
同学们思考一下, 藏族服饰这种服饰 有什么优势呢?
藏族服饰很好地适 应了当地自然环境 和生产活动。这儿 昼夜温差大,太阳 辐射强,穿藏袍可 因气温变化而有不 同穿戴方式,冷时 保暖,热时散热。 帽子既能保暖,又 能减少阳光照射。
同学们同学们知道这 是哪个少数民族吗?
这个民族的服饰以白色为主, 很自然地会想到这是白族, 非常正确。白族姑娘的白族 姑娘头上戴的头饰上有着 “风花雪月”的含义。因为 在白族少女的头饰上,垂下 的穗子代表下关的风;艳丽 的花饰是上关的花,帽顶的 洁白是苍山雪,弯弯的造型 是洱海月。因此,她们的头 饰喻意这里“风花雪月”的 环境特点。
地域文化的形成,受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共同 影响,因此,部分地域文化可以在不同地方传播。
1.生产活动:一千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 哈尼族等民族就开辟了梯田,种植水稻。
用水、用地制度:人们发现森林是涵养水 源的宝库,必须保证山上的森林面积足够大,水 源才能常年不枯,于是民间规定特定范围的森林 不得砍伐。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体现家风传承 提供消防用水,并 能调节村庄气温
体现耕读文化
新课讲授
云南傣族竹楼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傣族处在南亚热带,接近热带, 村落一般建在平坝近水之处,小 溪之畔,大河两岸,湖沼围绕。 竹楼四周翠竹环绕,绿树成荫, 多为两到三层,上以住人,下栖 牲畜。傣家竹楼是与当地环境密 切结合的一种天人合一的建筑格 局。建竹楼所用竹子原料丰富, 建设费用低;下层四面空旷,上 层易于通风,冬暖夏凉。这样的 竹楼一防潮湿,二可散热通风, 三可避虫兽侵袭,四可避洪水冲 击。因为这里每年雨量集中,常 发洪水。竹楼下架空,墙又为多 空隙的竹篾,所以有利于洪水的 通过。
体现了江南水乡的恬适、静谧。
活动
理解红河哈尼梯田所蕴含的地域文化
红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 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 下的杰作。红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 主的各族人民,利用特殊地理气候同垦 共创的梯田农耕文明奇观,规模宏大, 气势磅礴。哀牢山的地貌特征是山高谷 深,沟壑纵横,被江河深度切割,河谷 呈“V”形发育,高下之间,壮观异常。 境内气候多属亚热带季风类型,但由于 相对高差达2795.6米,气候垂直变化 明显。从山麓到高山区的行程中,要经 历热带、温带、寒带的变化,正所谓 “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区域认知。
4、从身边的实际现象入手,分析当地的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 关系。--地理实践力。
什么是文化
“文化”一词最好见于《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现代一般认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如建筑、工农业生产、交通 方式、园林、服饰、饮食等物质财富,以及艺术、语言、 文学、宗教、制度、价值观等精神财富。文化既有传承, 又有创造和发展。
为了缓解用水矛盾,村民修筑了沟渠,连 接各家的稻田。每个村都选出一位正直公正、责 任心强的人来担任分水官,负责分配每一田块的 用水量。各村之间也有分水的约定。尤其在干旱 的季节,分水制度更为重要。这种传统一直延续 至今。
价值观、审美情趣:层层水田映照着蓝天 白云,宛如一幅幅油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新课讲授
阿拉伯人 因纽特人
中非人
饮食
北方人吃面
南方人吃米
同学们请听一下这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民歌?
北方音乐产生于 广袤的华北平原 和沟壑纵横的黄 土高原,以打击 乐器和高亢声音 为主,如锣、鼓 和信天游等。
同学们请听一下这又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民歌?
南方音乐以管弦和 丝竹为主,适应江 南风光旖旎,山水 轻柔的自然风光, 乐器声音细膩、婉 转。如古筝、箫、 葫芦丝等。
这种民居景观,分布于黄土高原。这里沟壑 纵横,黄土覆盖广,其直立性好,且降水较 少,当地人们根据这样的条件,建造了窑洞。 窑洞能够节省建筑成本,且冬暖夏凉,适应 这里降水少,温差大的环境特点。
一、地域文化
上海外滩
深 圳 拓 荒 牛
宁夏同心清真大寺
阿布 扎比 的清 真寺
同学们思考 一下,宁夏 的清真寺与 中东的清真 寺有可不同?
人教版 高一地理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课程标准及解读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差异。
解读:
1、城乡景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反映了与 当地地环境的协调性;--人地协调观。
2、文化的产生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综合思维。 3、不同环境下的城乡景观不同,也反映了不同的地域文化;-
习俗
一、地域文化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43思考下列问题: 1.景观有哪两种?受地域文化影响较大的是哪一种?
景观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分。 行云飞瀑、高山流水都是自然景观,较少受到人类的直接影响或未受到人类的影响。 人文景观也称文化景观,是人类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的印记,是人类为了满足某种 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结果。农田、村落、矿山、道路、建筑、雕塑等都是人 类创造的文化景观。
2.据材料中“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可知,地 域文化可以在代际之间传承。
北方园林
南方园林
北方园林多为皇家园林,红墙、红柱、 南方园林多为私家园林,白墙黑柱
黄瓦彩画,辉煌富丽, 建筑高大、壮 青瓦,平和淡泊,好似水墨写意。
观,横平竖直,以广大空间与周围的 含蓄不露,引而不发,强调幽深曲
环境相融合,色彩以红黄色为主,体 折,用有限的空间表现无限风景。
现了皇家的高贵、威严。。
2.城乡景观包括哪些方面?
城乡景观既包括聚落整体,又包括聚落内的建筑、道路等。
一、地域文化 自然景观
人文 景观
蒙古包
一、地域文化
香港
荷兰风车 中国高铁
一、地域文化 一、地域文化
不同的自然背景及长期以来的人类生活, 使各地的景观呈现不同的特点。
这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观,在长江三角洲 地区的同里、周庄、乌镇等比较常见,这 里地势平坦,河网密布,乡村房屋建在河 边,用水和交通比较便利,拱形桥利于船 只通过,建筑材料多用石料和砖瓦。
藏族服饰
同学们思考一下, 藏族服饰这种服饰 有什么优势呢?
藏族服饰很好地适 应了当地自然环境 和生产活动。这儿 昼夜温差大,太阳 辐射强,穿藏袍可 因气温变化而有不 同穿戴方式,冷时 保暖,热时散热。 帽子既能保暖,又 能减少阳光照射。
同学们同学们知道这 是哪个少数民族吗?
这个民族的服饰以白色为主, 很自然地会想到这是白族, 非常正确。白族姑娘的白族 姑娘头上戴的头饰上有着 “风花雪月”的含义。因为 在白族少女的头饰上,垂下 的穗子代表下关的风;艳丽 的花饰是上关的花,帽顶的 洁白是苍山雪,弯弯的造型 是洱海月。因此,她们的头 饰喻意这里“风花雪月”的 环境特点。
地域文化的形成,受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共同 影响,因此,部分地域文化可以在不同地方传播。
1.生产活动:一千多年前,生活在这里的 哈尼族等民族就开辟了梯田,种植水稻。
用水、用地制度:人们发现森林是涵养水 源的宝库,必须保证山上的森林面积足够大,水 源才能常年不枯,于是民间规定特定范围的森林 不得砍伐。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体现家风传承 提供消防用水,并 能调节村庄气温
体现耕读文化
新课讲授
云南傣族竹楼
二、地域文化与乡村景观
傣族处在南亚热带,接近热带, 村落一般建在平坝近水之处,小 溪之畔,大河两岸,湖沼围绕。 竹楼四周翠竹环绕,绿树成荫, 多为两到三层,上以住人,下栖 牲畜。傣家竹楼是与当地环境密 切结合的一种天人合一的建筑格 局。建竹楼所用竹子原料丰富, 建设费用低;下层四面空旷,上 层易于通风,冬暖夏凉。这样的 竹楼一防潮湿,二可散热通风, 三可避虫兽侵袭,四可避洪水冲 击。因为这里每年雨量集中,常 发洪水。竹楼下架空,墙又为多 空隙的竹篾,所以有利于洪水的 通过。
体现了江南水乡的恬适、静谧。
活动
理解红河哈尼梯田所蕴含的地域文化
红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 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 下的杰作。红河哈尼梯田是以哈尼族为 主的各族人民,利用特殊地理气候同垦 共创的梯田农耕文明奇观,规模宏大, 气势磅礴。哀牢山的地貌特征是山高谷 深,沟壑纵横,被江河深度切割,河谷 呈“V”形发育,高下之间,壮观异常。 境内气候多属亚热带季风类型,但由于 相对高差达2795.6米,气候垂直变化 明显。从山麓到高山区的行程中,要经 历热带、温带、寒带的变化,正所谓 “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区域认知。
4、从身边的实际现象入手,分析当地的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的 关系。--地理实践力。
什么是文化
“文化”一词最好见于《周易》,“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现代一般认为,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如建筑、工农业生产、交通 方式、园林、服饰、饮食等物质财富,以及艺术、语言、 文学、宗教、制度、价值观等精神财富。文化既有传承, 又有创造和发展。
为了缓解用水矛盾,村民修筑了沟渠,连 接各家的稻田。每个村都选出一位正直公正、责 任心强的人来担任分水官,负责分配每一田块的 用水量。各村之间也有分水的约定。尤其在干旱 的季节,分水制度更为重要。这种传统一直延续 至今。
价值观、审美情趣:层层水田映照着蓝天 白云,宛如一幅幅油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新课讲授
阿拉伯人 因纽特人
中非人
饮食
北方人吃面
南方人吃米
同学们请听一下这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民歌?
北方音乐产生于 广袤的华北平原 和沟壑纵横的黄 土高原,以打击 乐器和高亢声音 为主,如锣、鼓 和信天游等。
同学们请听一下这又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民歌?
南方音乐以管弦和 丝竹为主,适应江 南风光旖旎,山水 轻柔的自然风光, 乐器声音细膩、婉 转。如古筝、箫、 葫芦丝等。
这种民居景观,分布于黄土高原。这里沟壑 纵横,黄土覆盖广,其直立性好,且降水较 少,当地人们根据这样的条件,建造了窑洞。 窑洞能够节省建筑成本,且冬暖夏凉,适应 这里降水少,温差大的环境特点。
一、地域文化
上海外滩
深 圳 拓 荒 牛
宁夏同心清真大寺
阿布 扎比 的清 真寺
同学们思考 一下,宁夏 的清真寺与 中东的清真 寺有可不同?
人教版 高一地理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三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课程标准及解读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差异。
解读:
1、城乡景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反映了与 当地地环境的协调性;--人地协调观。
2、文化的产生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综合思维。 3、不同环境下的城乡景观不同,也反映了不同的地域文化;-
习俗
一、地域文化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43思考下列问题: 1.景观有哪两种?受地域文化影响较大的是哪一种?
景观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之分。 行云飞瀑、高山流水都是自然景观,较少受到人类的直接影响或未受到人类的影响。 人文景观也称文化景观,是人类的文化留在地球表面的印记,是人类为了满足某种 需要,利用自然物质加以创造的结果。农田、村落、矿山、道路、建筑、雕塑等都是人 类创造的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