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混合物的分离》教案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混合物的分离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混合物的分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科学领域,涉及教材第十二章“生活中的科学”,具体内容为“混合物的分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将掌握混合物分离的基本方法,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混合物分离的概念,知道常见的混合物分离方法。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其观察、思考、探究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混合物分离的基本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磁铁、滤纸、漏斗、烧杯、铁砂、盐、沙子、色素、水等。
2. 学具:每组一套磁铁、滤纸、漏斗、烧杯,铁砂、盐、沙子、色素、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装有沙子和盐的瓶子,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瓶子里有什么吗?它们是如何混合在一起的?我们该如何将它们分离开来呢?”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铁砂和盐的分离过程,让幼儿了解磁铁的吸引原理,并演示如何用滤纸和漏斗进行过滤。
3. 随堂练习: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将铁砂和盐混合物进行分离。
5. 课堂延伸:教师提出问题:“除了磁铁和过滤,你们还知道其他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吗?”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
六、板书设计1. 混合物的分离铁砂和盐的分离沙子和盐的分离2. 分离方法:磁铁吸引过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观察家里或周围环境中是否存在混合物,思考如何将它们分离开来。
2. 答案:幼儿根据观察到的混合物,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进行解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探索更多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如蒸馏、沉淀等,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组织幼儿进行实验,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实践情景引入;2.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3. 板书设计的清晰度和逻辑性;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开放性;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和探究。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混合物的分离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混合物的分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科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混合物的分离”。
详细内容包括:混合物的概念,混合物分离的原理及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混合物的概念,掌握混合物分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混合物分离的原理及方法。
教学重点:混合物的概念,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漏斗、滤纸、烧杯、玻璃棒等),多媒体课件。
学具:每组一份混合物(沙子和食盐混合物、绿豆和黄豆混合物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混合物,如牛奶咖啡、豆沙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混合物分离。
2. 讲解:讲解混合物的概念,介绍混合物分离的原理及方法。
3. 实践操作:a. 沙子和食盐混合物分离: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沙子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利用过滤方法分离混合物。
b. 绿豆和黄豆混合物分离:引导学生观察绿豆和黄豆的形状、大小,利用筛选方法分离混合物。
4. 例题讲解:讲解混合物分离的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混合物的概念2. 混合物分离的原理及方法过滤法筛选法3.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简述混合物的概念。
b. 请举例说明混合物分离的两种方法。
c. 结合实验操作,谈谈混合物分离实验的注意事项。
答案:b. 例如:过滤法、筛选法、蒸馏法等。
c. 注意事项:实验前要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避免发生意外。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混合物分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但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操作不规范的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设计混合物的分离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设计混合物的分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具体内容为“混合物的分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掌握混合物分离的基本方法,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混合物的概念,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
2. 学会使用过滤、沉淀、蒸发等方法分离混合物。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混合物的概念及分离方法。
难点:实际操作中混合物的分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漏斗、烧杯、玻璃棒等)、多媒体设备。
学具:混合物(沙子和糖、盐和水、绿豆和黄豆等)、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如牛奶咖啡、绿豆汤等,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征。
2. 讲解混合物的概念(5分钟)3. 分离混合物的实验(15分钟)教师分组进行实验,每组分配不同的混合物和实验器材。
教师示范如何使用过滤、沉淀、蒸发等方法分离混合物,并引导幼儿观察实验现象。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具体的例题,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5.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实验记录表,让幼儿根据所学方法,尝试分离混合物,并记录实验过程。
六、板书设计1. 混合物的概念2. 常见的混合物3. 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过滤沉淀蒸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混合物,并尝试用所学方法进行分离。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以及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将分离出的物质应用到生活中,如用过滤后的水浇花等。
同时,鼓励幼儿探索其他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验过程中幼儿的操作安全。
2. 混合物的分离方法的讲解和实操。
3. 幼儿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4. 课后作业的设计与实际应用结合。
【幼儿教案】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混合物的分离》教案
参考范本【幼儿教案】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混合物的分离》教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一、设计意图: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不小心把几种不一样的东西混在一起。
为了能让幼儿解决生活中类似的问题,所以设计了此活动。
在活动中,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动口,自己发现方法。
从而激发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尝试意识、创新意识以及体会成功的喜悦感。
二、活动目标:1、通过探索,能根据混合物的特点,利用恰当的工具找出最快、最好的分离方法,并学会用标记记录。
2、能主动大胆操作与尝试,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与快乐。
3、发展观察力、创造力、动手能力以及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体会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1、带分离的物品若干如:花生肉和花生皮、米粉和赤豆,菜籽和黄豆、回形针和纽扣、小铁球和塑料球、玻璃球和跳跳球、糖和小石子等。
2、工具:塑料筐,筷子,勺子、杯子、碗、磁铁、筛子、水等。
3、视频仪、记录表、记号笔。
四、活动过程:(一)以谈话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1、(出示花生肉和花生皮)“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你们有什么办法把它们分离开来?”幼儿自由回答。
2、(出示记录表)老师用简单的标记把幼儿的分离方法记录在表。
(自评:此环节设计的问题,能让幼儿大胆想像,有效调动了幼儿探索的积极性。
用标记记录的方法,符合了“做中学”的科学原则,为下一个环节做好了铺垫。
)(二)幼儿第一次操作(分离花生肉和花生皮)1、老师介绍几种特殊的工具。
2、幼儿自由选择工具,去尝试各种分离方法。
3、师生共同小结,记录结果,从中找出最快、最好的一种分离方法,并说说原因。
(自评:幼儿能使用各种工具大胆验证方法,初步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幼儿第二次操作。
1、出示几种待分离的物品,让幼儿逐一认识。
2、幼儿分组讨论本组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并由组长记录下来。
3、幼儿再次尝试、验证。
从中找出最快、最好的方法,并做好记录。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混合物的分离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混合物的分离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物质科学”第二节“混合物的分离”进行设计。
详细内容包括:1. 混合物的概念介绍;2. 常见混合物的例子;3. 混合物分离的原理及方法;4. 实践操作:分离沙子和盐的混合物。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幼儿了解混合物的基本概念,认识常见的混合物,掌握混合物分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混合物分离实验。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混合物的概念、分离原理及方法。
难点:实践操作中分离技巧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沙子和盐混合物、漏斗、滤纸、磁铁、小铁钉、放大镜等。
2. 学具:每组一份沙子和盐混合物、漏斗、滤纸、小铁钉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颗含有沙子和盐的混合物,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个瓶子里有什么?它们混合在一起看起来是不是很乱?有没有什么办法把沙子和盐分开呢?”2. 知识讲解(10分钟)a. 介绍混合物的概念,让幼儿了解混合物的组成。
b. 讲解混合物分离的原理及方法,如过滤、磁铁吸附等。
c. 举例常见混合物,让幼儿认识到混合物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演示如何使用过滤法将沙子和盐分离,并解释每个步骤的原理。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尝试使用过滤法分离沙子和盐的混合物。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疑问。
每组展示分离结果,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混合物的分离2. 内容:a. 混合物的概念b. 常见混合物c. 分离原理及方法d. 过滤法的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尝试在家中找到两种不同的混合物,思考并记录如何将它们分离。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分离混合物,如风力、水力等自然力量。
大班科学活动《混合物的分离》
大班科学活动《混合物的分离》一、活动背景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的,如何将混合物中的不同物质分离出来是化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本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有趣的科学实验,让孩子们了解混合物的概念,并探究混合物中物质的分离方法。
二、活动准备1. 实验材料•砂子、水、饼干屑、沙子、石头、铁屑•滤纸、漏斗、试管、试管架、酒精灯•纸杯、棉签、塑料袋2. 实验步骤1.准备不同的混合物。
如:砂子和石头、沙子和砂子、水和石头、饼干屑和砂子、铁屑和砂子等;2.分别用滤纸和漏斗对混合物进行过滤,观察不同混合物中固体颗粒和液体的分离效果;3.将水和油混合,观察混合物的特性并用酒精灯进行加热,探究油和水的相对密度差异;4.控制好火候,对一些混合物进行加热,观察不同温度下物质的性质变化;5.将砂子和饼干屑混合,制成纸杯蛋糕,探究机械混合的方法。
3. 实验安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小心用火,不要烧伤自己或者其他人;•学生不能接触过高的温度和化学药品,避免意外发生。
三、活动过程1.导入环节:通过贴有砂子、水、饼干屑、沙子、石头、铁屑等物质的卡片,让孩子们自由组合成不同的混合物,并讨论各自的想法和组合方式;2.实验环节:•实验一:固液混合物的分离。
将准备好的沙子和水混合物倒入漏斗中,观察未过滤前的样子,再用滤纸进行过滤,观察过滤后的物质状态;•实验二:固体混合物的分离。
将准备好的砂子和石头混合物倒入漏斗中,观察未过滤前的样子,再用滤纸进行过滤,观察过滤后的物质状态;•实验三: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将准备好的水和油混合物倒入试管中,加热后进行观察;•实验四:加热混合物。
将准备好的铁屑和砂子混合物放入试管中,用酒精灯进行加热,观察在不同温度下物质的变化;•实验五:机械混合物的分离。
将准备好的砂子和饼干屑混合,制成纸杯蛋糕,进行讨论和分析。
3.总结环节:通过问答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孩子们总结本次活动的经验和感受,回答一些探究性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和科学知识的理解。
大班科学活动:混合物的分离
大班科学活动:混合物的分离概述混合物是由两种或更多种物质混合在一起形成的物质,其中每种物质保持其独立的化学和物理特性。
在分离混合物时,我们需要了解每种物质在混合物中的性质,以便使用适当的方法将其分离出来。
本次大班科学活动旨在教育孩子们如何分离混合物并了解混合物各个组成部分的性质。
实验材料•碳酸钠•食盐•小型瓶子•滤纸•烧杯•蒸馏水•玻璃纤维网•棒杆实验步骤1. 分离碳酸钠和食盐首先,将碳酸钠和食盐混合在一起,大班学生根据混合物的外观和手感,描述它们的特征。
接下来,将混合物放入烧杯中,添加蒸馏水,并用棒杆搅拌混合物,直到所有的物质都溶解。
然后,将混合物过滤,通过用纤维网过滤去除未溶解的物质,得到纯净的过滤液。
大班学生可以比较过滤前后的差别,进一步了解过滤的作用。
2. 分离可溶性和不可溶性固体物质将沉淀从一端加入烧杯的蒸馏水中,并用棒杆搅拌,使固体物质尽可能地溶解。
然后将混合物过滤,在滤纸上留下固体沉淀,可以对沉淀进行观察。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上述实验步骤,大班学生可以学习到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和过滤的作用,理解不同物质的化学和物理特性,从而对混合物的构成和组成有更深入的理解。
实验结论从实验中我们得出结论:混合物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并且不同物质的化学和物理特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组成和构成。
注意事项在实验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操作时要佩戴实验室制服和手套•操作过程中应该小心谨慎,以免发生安全事故•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选择操作难度较低的实验结语此次大班科学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混合物和分离方法,从而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也是为了增强孩子们对实验操作的认识和安全意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科学的应用和意义。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教学设计:《混合物的分离》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教学设计:《混合物的分离》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混合物的概念,知道混合物可以通过简单的物理方法进行分离。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乐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2. 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过滤、沉淀、蒸馏等简单的物理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混合物的概念,了解混合物可以通过简单的物理方法进行分离。
2.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过滤、沉淀、蒸馏等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实物、实验材料等。
2. 学具:每个幼儿一份实验材料包,包括过滤纸、漏斗、烧杯、玻璃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出示一幅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物品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引出混合物的概念。
3. 实验:让幼儿动手操作实验材料,通过过滤、沉淀、蒸馏等方法分离混合物。
5. 拓展:让幼儿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混合物可以通过简单的物理方法进行分离。
6.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混合物,尝试用学到的方法进行分离。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实验操作。
2. 实验操作能力:评估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如正确使用过滤纸、漏斗等。
3. 理解与应用:通过提问和作业,检查幼儿是否理解混合物的概念以及能够运用分离方法。
七、教学反馈:1. 课堂反馈:在课程结束后,收集幼儿对课程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以改进教学方法。
2.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的学习情况和家长对教学内容的看法。
八、教学延伸:1. 主题活动:组织一次以混合物分离为主题的科学角活动,让幼儿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2. 家庭作业: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进行家庭科学实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设计混合物的分离
2024年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设计混合物的分离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课程标准,以《幼儿科学探索》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第二节“混合物的分离”为主要教学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混合物的概念,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如筛选、沉淀、过滤等,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混合物的概念,认识到混合物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分离混合物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观察思考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混合物分离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教学重点:混合物的概念,以及分离混合物的实际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筛子、漏斗、滤纸、沙石混合物、盐糖混合物等。
学具:小勺、容器、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装有沙子和铁钉的透明瓶子,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瓶子里的东西是什么?它们是怎么混合在一起的?我们如何把它们分开呢?”2. 探索混合物的概念(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举例,让学生了解混合物的概念。
学生分享生活中遇到的混合物实例。
3. 分离混合物的实践操作(10分钟)教师演示筛选、沉淀、过滤等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尝试分离沙石混合物、盐糖混合物等。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讲解如何运用所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分享实践操作中的心得体会。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混合物的分离2. 板书内容:混合物的概念分离方法:筛选、沉淀、过滤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找出家里的一个混合物,尝试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进行分离,并记录下来。
结合生活实例,思考混合物分离的原理。
2. 答案:请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完成作业,无固定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开展家庭科学实验活动。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混合物分离》
大班科学活动《混合物分离》活动目标:1、通过探索,能根据混合物的特点,利用恰当的工具找出最快、最好的分离方法;2、能主动大胆操作与尝试,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与快乐。
成“在科学活动中养成运用实验和记录单进行验证的良好科学态度和方法。
”)活动准备:分离的物品若干(塑料球和小米,干稻和瘪稻)水、磁铁、筛子、松鼠图片、PPT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趣味导入。
1、出示小松鼠图片,师:妈妈去田里干活了,小松鼠一个人在家,它跳到橱柜顶上找豆子吃,哗啦一声,一不小心,小松鼠把柜子上的黑豆和小米给打翻了,这可怎么办?二、实验一:分离大小不同的物体(一)抛出问题,引发思考1. 教师:你有什么好方法能把黑豆和大米分离开?2. 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设想。
(设想内容记录在表中)3、幼儿自由选择工具实验并在记录表中记录实验结果(教师重点观察:幼儿记录方法是否正确和准确?)4、交流信息:你实验了几次?成功了没有?使用哪种工具,可以最快将豆子和小米分好?为什么?(筛子,因为黑豆比小米大,所以小米就掉下来了,而黑豆还留在上面)5. 幼儿再次实验。
(教师重点观察:能力弱的幼儿实验及记录情况)6. 拓展经验,生活中运用。
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这种方法解决?教师小结:其实,我们的身边也有很多物体混合在一起后,我们也可以使用筛子,将他们分离。
比如:三、实验二:分离大小相同,性质不同的物体1、小兔子,他把小铁球和塑料球混在了一起,他能用刚才的方法将铁球分离出来吗?2、幼儿讨论:铁球和塑料球一样大,分离不了。
3、幼儿实验,探寻新的解决方法。
4. 交流信息:你使用了什么方法?成功了吗?(展示记录结果)展示两种分离方法:磁铁和沉浮5. 教师小结:原来,有的混合物体可以根据大、小不同用筛子最快分离,有的混合物要根据它的性质,找到最合适的工具,才能最快将他们分离。
四、设疑,引发进一步的探究欲望。
1、松鼠妈妈收获了很多稻种,可是有些是瘪的,这就让松。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教案设计混合物的分离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教案设计混合物分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八章《生活中科学》,详细内容主要围绕混合物分离这一主题。
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解混合物概念,掌握基本分离方法,并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理解混合物概念,学会运用过滤、沉淀等方法进行混合物分离。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解决问题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科学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养成合作分享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混合物分离具体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过滤装置、沉淀装置、混合物样品(沙子和小米、盐和糖等)。
2. 学具:每组一套过滤装置、沉淀装置,混合物样品。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混合物样品,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生活中常见混合物,让幼儿解混合物概念。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过滤和沉淀原理,演示如何使用过滤装置和沉淀装置进行混合物分离,让幼儿直观地解分离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让幼儿亲自动手使用过滤装置和沉淀装置进行混合物分离,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混合物概念2. 分离方法:过滤:适用于固体和液体混合物沉淀:适用于固体和液体混合物,且固体颗粒较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中混合物,尝试运用今天学到分离方法进行分离,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掌握混合物分离方法,提高幼儿观察和动手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还有哪些分离混合物方法,激发幼儿继续探索兴趣。
同时,鼓励幼儿在家中尝试分离混合物,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需要确保所选混合物样品是幼儿熟悉,能够引起他们兴趣。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混合物的分离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混合物的分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科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主题为“混合物的分离”。
详细内容包括:混合物的概念、分类及常见混合物的组成;分离混合物的原理及方法,如过滤、蒸馏、蒸发、沉淀等;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及注意事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混合物的概念,了解混合物的分类及常见混合物的组成。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分离混合物的原理及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离混合物的原理及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重点:混合物的概念、分类及实验操作的基本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如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酒精灯等)、多媒体设备。
学具:实验报告册、笔、橡皮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混合物(如沙子和盐的混合物),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混合物中的沙子和盐分离。
2. 知识讲解(10分钟)(1)混合物的概念、分类及常见混合物的组成。
(2)分离混合物的原理及方法:过滤、蒸馏、蒸发、沉淀等。
3. 例题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一道例题,引导学生掌握分离混合物的原理及方法。
例题:如何将沙子和盐的混合物分离?答案:使用过滤法。
将混合物加入水中溶解,然后过滤,沙子留在滤纸上,盐溶液通过滤纸。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一道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练习题:将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分离。
答案:使用磁铁吸取铁粉,剩余的为铜粉。
5. 实验操作(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动手操作分离混合物。
实验一:过滤法分离沙子和盐的混合物。
实验二:蒸馏法分离酒精和水混合物。
六、板书设计1. 混合物的概念、分类及常见混合物的组成。
2. 分离混合物的原理及方法:过滤法: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
蒸馏法:分离挥发性液体与液体。
蒸发法:分离可溶性固体与液体。
沉淀法:分离可溶性固体与固体。
3. 实验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混合物的分离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混合物的分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探索》教材第四册第十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混合物的分离”。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幼儿了解混合物的基本概念,掌握简单的分离方法,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混合物的概念,知道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
2. 培养幼儿运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分离混合物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及操作技巧。
教学重点:混合物的概念,以及分离混合物的基本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混合物样本(沙子和小米、盐和胡椒粉等)、漏斗、滤纸、玻璃棒、小碗等。
学具:每组一套混合物样本、漏斗、滤纸、玻璃棒、小碗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混合物样本(如沙子和小米),提问幼儿:“这个杯子里的东西是什么?它们是怎么混合在一起的?我们怎么把它们分开呢?”2. 探索混合物分离方法(10分钟)(1)引导幼儿讨论可能的分离方法。
(2)教师演示过滤、沉淀等方法,并讲解操作技巧。
(3)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尝试分离混合物。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选取一个混合物样本,讲解分离方法,并展示操作步骤。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随堂练习,尝试分离不同的混合物。
六、板书设计1. 混合物的概念2. 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过滤沉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观察家里的调料罐,找出一个混合物,尝试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分离,并记录过程。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幼儿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掌握情况,以及对操作技巧的熟练程度。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思考,除了过滤和沉淀,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分离混合物?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置。
3. 探索混合物分离方法的引导和演示。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设计混合物的分离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设计混合物的分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混合物》,详细内容包括:混合物的概念、混合物的种类、混合物的分离方法以及分离混合物的实践操作。
二、教学目标1. 知道混合物的概念,了解混合物的种类,掌握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动手实践,成功分离混合物。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重点:混合物的概念、种类及其实践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混合物样本(沙子和铁粉、盐和糖等)、实验器材(筛子、磁铁、漏斗等)。
2. 学具:每组一份混合物样本、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观察教室内的混合物,如沙子和铁粉、盐和糖等,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将这些混合物分开。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混合物的概念、种类,引导幼儿认识并掌握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沙子和铁粉为例,讲解分离方法,并展示操作过程。
4. 随堂练习(5分钟)每组发一份混合物样本,让幼儿动手实践,尝试分离混合物。
5. 团队协作(10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互相交流心得,共同完成分离任务。
六、板书设计1. 混合物的概念、种类2. 混合物的分离方法筛子分离磁铁吸引漏斗分离溶解分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尝试找出家中的混合物,并思考如何分离它们。
2. 答案:根据家中混合物的种类,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进行实践操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幼儿对混合物分离方法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尝试自己制作混合物,并探索更多分离方法,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
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和团队协作环节。
4. 作业设计。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教学难点为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这是因为分离方法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涉及到幼儿对混合物分离操作的掌握。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教学设计:《混合物的分离》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教学设计:《混合物的分离》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混合物的概念,以及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2.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混合物的分离原理。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各种混合物(如沙子和水、米和豆、纸片和木块等),分离工具(如过滤网、漏斗、勺子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混合物小故事,引发幼儿对混合物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与示范:a. 向幼儿讲解混合物的概念,以及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b. 通过示范,展示各种混合物的分离过程,让幼儿观察并理解分离原理。
3. 动手操作:a. 组织幼儿分组进行动手操作,让幼儿亲自体验混合物的分离过程。
b. 引导幼儿观察分离后的结果,让幼儿说出分离的方法和原理。
4. 总结与拓展:a. 组织幼儿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幼儿复述混合物的概念和分离方法。
b. 针对不同幼儿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五、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观察幼儿对混合物的理解程度和动手操作能力,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混合物分离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评价方法:采用观察记录、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3. 评价内容:a. 幼儿是否能正确理解混合物的概念。
b. 幼儿是否能熟练运用分离工具进行混合物的分离。
c. 幼儿在实践操作中是否能注意安全,遵守纪律。
七、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混合物,尝试使用所学分离方法进行分离,并记录分离过程。
2. 主题活动:组织一次混合物展览,让幼儿将自己分离的混合物带来展示,并分享分离心得。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设计混合物的分离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设计混合物的分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科学探索》的第4章节,主要内容包括:1. 了解混合物的概念;2. 学习混合物的分离方法;3. 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分离混合物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目标2. 学生能通过实验操作,掌握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培养观察、思考、动手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精神,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能够通过实验操作,成功地分离混合物。
难点:让学生理解混合物的概念,以及如何运用不同的方法分离混合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显微镜、试管、滴管、培养皿、实验仪器等。
学具:实验记录本、画笔、实验试剂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混合物,如沙子和水的混合物,盐和水的混合物等,引导学生了解混合物的概念。
2. 讲解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教师通过PPT展示各种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如过滤、蒸发、沉淀等,并简单解释其原理。
3. 实验操作: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组分配一定的混合物,如沙子和水的混合物,盐和水的混合物等,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方法,进行混合物的分离。
4.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分离混合物的例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混合物的分离。
5.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混合物的分离题目,让学生现场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6. 板书设计:教师在黑板上列出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及其原理。
7. 作业设计:题目1:请画出沙子和水的混合物的分离过程。
题目2:请画出盐和水的混合物的分离过程。
答案:题目1:沙子和水的分离过程:将沙子和水混合物放入漏斗中,用滤纸过滤,沙子留在滤纸上,水通过滤纸流出。
题目2:盐和水的分离过程:将盐和水混合物放入锅中,加热,盐溶解在水中,冷却后,盐结晶出来,通过过滤,将盐和水分开。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同时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混合物,尝试进行分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设计混合物的分离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设计混合物的分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现象》,详细内容为“混合物的分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混合物的概念,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混合物的定义,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混合物,学习并掌握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分享、交流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混合物的定义,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磁铁、沙子和铁粉混合物、盐和胡椒粉混合物、漏斗、滤纸、碗、勺子等。
2. 学具:每组一份磁铁、沙子和铁粉混合物、盐和胡椒粉混合物、漏斗、滤纸、碗、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讲述故事:小白兔过生日,妈妈为它准备了一个神秘的礼物——一包胡椒粉和盐混合的魔法粉。
小白兔想知道这个魔法粉有什么用,于是请小朋友们帮忙分离魔法粉。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混合物的定义,展示沙子和铁粉、盐和胡椒粉等混合物。
介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磁铁分离、过滤、溶解等。
3. 随堂练习(5分钟)请幼儿分组操作,用磁铁分离沙子和铁粉混合物。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磁铁能分离沙子和铁粉?4. 分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请幼儿分组讨论其他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并分享讨论成果。
5. 动手操作(10分钟)指导幼儿用过滤、溶解等方法分离盐和胡椒粉混合物。
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分享操作过程中的发现。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混合物的分离2. 内容:混合物的定义分离混合物的方法:磁铁分离、过滤、溶解等实例:沙子和铁粉、盐和胡椒粉混合物的分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家中的混合物,并尝试用所学方法进行分离。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混合物的分离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混合物的分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科学教育教材第四章《物质的变化与分类》,具体内容为第三节《混合物的分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混合物的概念,掌握常见的混合物分离方法,如过滤、沉淀、蒸馏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混合物的概念,认识到混合物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混合物分离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及操作步骤。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烧杯、漏斗、滤纸、细沙、食盐、石子等)、多媒体设备。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记录表、画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混合物(细沙和食盐),提出问题:如何将它们分离?2. 基本概念讲解(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混合物的概念,讲解混合物的分类及特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混合物分离的实例,讲解过滤、沉淀、蒸馏等分离方法,并示范操作步骤。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分离混合物,并记录实验结果。
5.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各小组分享实验成果,讨论分离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7.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混合物的概念2. 混合物的分类与特点3. 混合物的分离方法过滤沉淀蒸馏4. 实验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列举生活中的三种混合物,并说明如何分离它们。
2. 答案:例如,混合物1:泥沙和水;分离方法:过滤。
混合物2:糖和水;分离方法:蒸馏。
混合物3:盐和胡椒;分离方法:筛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混合物分离的方法?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如何清洗水果、如何制作纯净的饮用水等。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教学设计:《混合物的分离》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教学设计——《混合物的分离》适用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混合物的概念,知道混合物可以分离。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1. 混合物的概念。
2. 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教学难点:1. 混合物的分离方法的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各种混合物样本(如沙水、米水、泥土水等)。
3. 分离工具(如过滤网、漏斗、纸巾等)。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各种混合物样本,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混合物的名称。
如:“大家看,这是沙水和水的混合物,我们称之为沙水混合物。
”2. 讲解混合物的概念:3. 讲解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教师讲解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如过滤、沉淀等,并展示操作过程。
如:“我们可以用过滤网把沙和水分离,沙子会被过滤网留下,水会流下来。
”4. 动手操作:教师分发混合物样本和分离工具,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尝试分离混合物。
如:“大家动手试一试,用过滤网把沙和水分离。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让幼儿说出混合物的概念和分离方法。
如:“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混合物的概念和分离方法,大家能说出来吗?”三、教学评价通过本次教学,观察幼儿对混合物的概念和分离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在动手操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教学效果。
四、教学延伸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所学内容,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混合物和尝试分离方法。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反思中,教师应思考本次教学的目标是否达到,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幼儿,以及如何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幼儿学习科学知识。
六、教学内容与过程(续)6. 分离方法的实践: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混合物的分离实践,让幼儿亲身体验分离过程,巩固所学知识。
如:“请大家尝试用漏斗和纸巾将米水和米分离,观察米和水是如何分离的。
”7. 探索更多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教师带领幼儿探讨更多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如泥土和水的分离、沙子和米的分离等。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把它们分开》含反思
一、教案背景1. 适用年级:幼儿园大班2.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3.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通过观察和尝试,发现不同物质的特性,从而将它们分开4.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不同物质的特性和分离方法5. 教学准备:各种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如沙子、水、米、豆等;分离工具,如筛子、漏斗、容器等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混合物质导入:教师展示各种混合在一起的物质,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活动一:让幼儿尝试用手触摸混合物质,感受它们的质地,并说出自己的感受活动二: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分离工具将混合物质分开,引导幼儿观察并理解分离过程2. 第二课时:学习分离方法导入:教师展示已经混合的沙子和水,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将它们分开活动一:让幼儿尝试使用筛子将沙子和水分开,教师巡回指导活动二: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漏斗将沙子和水分开,引导幼儿观察并理解分离过程3. 第三课时:实践操作导入:教师展示已经混合的米和豆,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将它们分开活动一:让幼儿尝试使用分离工具将米和豆分开,教师巡回指导活动二:让幼儿尝试使用分离工具将其他混合物质分开,如沙子和米、水和小石子等4. 第四课时: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本次教学活动,让幼儿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在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让幼儿学会总结和反思三、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是否愿意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2. 操作技能:评估幼儿在实践操作中使用的分离工具是否准确和熟练3. 知识掌握:通过提问和练习,评估幼儿对混合物质和分离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四、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清晰地讲解了混合物质和分离方法2. 教师是否给予了每个幼儿足够的操作机会和实践时间3. 教师是否及时纠正了幼儿在操作过程中的错误,并给予了正确的指导4. 教师是否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幼儿主动参与和探索五、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尝试与家长一起寻找其他混合物质,并尝试使用分离工具将它们分开2. 主题活动:组织一次混合物质展览,让幼儿展示自己分离混合物质的作品,并分享分离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3. 跨学科教学:结合数学、语言等学科,让幼儿通过数数、分类等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离技巧六、教学内容4. 第五课时:探索更多分离方法导入:教师展示其他混合物质,如泥土和石子、纸片和木屑等,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将它们分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混合物的分离》教案
一、设计意图: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不小心把几种不一样的东西混在一起。
为了能让幼儿解决生活中类似的问题,所以设计了此活动。
在活动中,幼儿通过动手、动脑、动口,自己发现方法。
从而激发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了尝试意识、创新意识以及体会成功的喜悦感。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能根据混合物的特点,利用恰当的工具找出最快、最好的分离方法,并学会用标记记录。
2、能主动大胆操作与尝试,从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与快乐。
3、发展观察力、创造力、动手能力以及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体会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
1、带分离的物品若干如:花生肉和花生皮、米粉和赤豆,菜籽和黄豆、回形针和纽扣、小铁球和塑料球、玻璃球和跳跳球、糖和小石子等。
2、工具:塑料筐,筷子,勺子、杯子、碗、磁铁、筛子、水等。
3、视频仪、记录表、记号笔。
四、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
1、(出示花生肉和花生皮)“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什么?”“你们有什么办法把它们分离开来?”幼儿自由回答。
2、(出示记录表)老师用简单的标记把幼儿的分离方法记录在表。
(自评:此环节设计的问题,能让幼儿大胆想像,有效调动了幼儿探索的积极性。
用标记记录的方法,符合了“做中学”的科学原则,为下一个环节做好了铺垫。
)
(二)幼儿第一次操作(分离花生肉和花生皮)
1、老师介绍几种特殊的工具。
2、幼儿自由选择工具,去尝试各种分离方法。
3、师生共同小结,记录结果,从中找出最快、最好的一种分离方法,并说说原因。
(自评:幼儿能使用各种工具大胆验证方法,初步体验成功的快乐。
)
(三)幼儿第二次操作。
1、出示几种待分离的物品,让幼儿逐一认识。
2、幼儿分组讨论本组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并由组长记录下来。
3、幼儿再次尝试、验证。
从中找出最快、最好的方法,并做好记
录。
4、请每组的一名幼儿把方法介绍给大家听,并说出最成功方法的原因。
5、老师小结。
(自评:在操作过程中,通过幼儿自己的尝试、比较、发现了用筛子分离物品,不仅完成任务,而且速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四)引导幼儿探讨区别生熟鸡蛋的方法。
五、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找找生活中利用分离原理发明出来的物品。
六、活动评析:
该活动中的操作材料贴近幼儿生活,唯幼儿所熟悉,较好的激发了幼儿的操作兴趣。
在“试一试”活动中启发和鼓励了幼儿大胆地自由尝试,找出多种分离各种混合物的方法。
在“比一比”活动中,加大了探索的难度,不但要将混合物分离,而且要找出该混合物的最快、最好的方法。
此次活动注重培养幼儿的探索欲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合作学习的习惯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