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
基于CLUE_S模型的广州市土地利用格局动态模拟
基于CLUE-S 模型的广州市土地利用格局动态模拟*王 健 田光进**全 泉 蒋 晶(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875)摘 要 选取海拔、坡度、到河流距离、铁路距离等21个驱动因子,利用CLUE -S 模型对广州市土地利用格局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际土地利用的Kappa 系数为0.8014,具有较高可信度。
利用模型对2010年广州市土地利用格局进行预测,模拟结果表明,耕地和水域分布主要受地形因素的影响,而林地受海拔高度影响更为明显。
根据预测,2005)2010年广州市土地利用斑块数增加,土地利用格局进一步破碎化;土地利用斑块形状复杂程度降低,趋于简单;多样性指数略有升高。
关键词 土地利用动态格局;CL UE -S 模型;驱动因子;广州市中图分类号 X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4890(2010)6-1257-06Dynam ic sim ul a tion of l a nd use pattern i n Guangzhou based on CLUE-S m odel.WANG Jian ,T IAN Guang -jin ,QUAN Quan,JIANG Ji n g (School of Environm ent ,B eijing N or mal U -niversit y ,B eiji n g 100875,China ).Chinese J ournal o f E cology ,2010,29(6):1257-1262.Abst ract :Tw enty -one driv i n g facto rs ,i n cl u di n g a ltitude ,slope ,distance to ri v er ,and distance to ra il w ay ,etc .,w ere selected to si m u late the dyna m i c land use patter n o fGuangzhou based on CLUE -S m ode.l The si m u lated results had a high reliab ility ,w ith the K appa coefficient being 018014to the act u a l situati o n.The pred iction o f t h e land use pattern i n Guangzhou in 2010sho w ed that the distri b u ti o n of crop land and w ater body w ou l d be m ainly a ffected by topography ,and forestl a nd w ou ld be m o re a ffected by a ltitude .I n 2005-2010,the land use patch nu m ber and the landscape fragm entati o n in Guangzhou w ou l d be increased ,the co mp lex ity of patch shape tended to be si m p lified,and the diversity index would have a sli g ht i n crease .K ey w ords :dyna m ic land use pattern ;CL UE -S m ode;l driving force ;Guangzhou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5CB724204)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571060)。
重磅!《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
重磅!《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千呼万唤始出来!昨日,《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草案正式公布,未来近20年,羊城如何发展,有了清晰脉络。
整个草案亮点颇多,赶紧来看看。
城市使命:“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增长极、独具特色,文化鲜明的国际一流城市;城市目标:至2020年:高质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兼具实力、活力、魅力的美丽宜居花城;至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成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宜居水平达到世界一流城市水平的活力全球城市;至2050年: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型全球城市,实现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
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富裕文明、安定和谐、令人向往的美丽宜居花城、活力全球城市。
人口规模:2035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000万人左右,同时按照2500万管理服务人口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区域协同:加强与香港、澳门全面深度合作;推进广佛同城、广清一体化、优化广佛肇清云韶经济圈发展布局、强化与深圳、东莞的科技合作等。
城市结构:以山水城田海为基地、以珠江水系为发展脉络、以生态廊道下相隔离、以交通骨架为支撑、聚焦航空、航运和科技创新三大国际战略枢纽、强化多点支撑、构建枢纽型网络空间结构。
城乡空间网络体系:主城区-副中心-外围城区-新型城镇-乡村主城区:荔湾、越秀、天河、海珠四区,白云区北二环高速公路以南地区、黄埔区九龙镇以南地区及番禺区广明高速以北地区。
是承担科技创新、文化交往和综合服务职能的核心区域。
副中心:南沙区全域。
是广州副中心与功能完整的滨海新城,也是广州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门户。
外围城区:花都城区、空港经济区、知识城、番禺南部城区、从化城区和增城城区,是承接主城区人口、功能疏解的主要区域和外围综合性服务地区。
四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第一层级:城市级主公共服务中心,共2处。
第二层级:城市级次公共服务中心,共12处,分别是白云新城、白鹅潭、天河北部、广州第二中央商务区、广州南站、市桥、蕉门河、新华、空港、知识城、荔城、街口。
从概念规划走向结构规划——广州战略规划的回顾与创新
【 要】广州 2 0 摘 0 0年 战 略 规 划 是 结 合 城 市 发展 特 点 ,探 索城 市 快速 发 展和 市 场 体 制 下 城 市 规 划 工 作 方 法 的成 功 尝 试 。 经过 持 续 不 断 的 探 索 ,广 州
得到迅速的发展 .城市人 口规模从 18 年 3 5 9 9 6 万 增加到g 6 , 7 万 建成区面积从 5 k 4m 增加到4 5m 。 8k
为 了拓 展 2 世 纪 广 州城 市 发 展 的 战 略 思路 及 为 制 1 I 定 广 州 未 来 发 展 的 新蓝 图提 供 科 学 的依 据 .广 州 市 人 民政 府 开 展 城 市 总 体 发 展 战 略 规 划 咨 询 与 规
从概 念 规 划 走 向结 构 规 划
— —
广 州 战 略规 划 的 回顾 与 创 新
F OM R CON CEP L T P ANNI O TRU NG T S CTUR ANNI ALPL NG: VI W AND l OV TI RE E NN A ON OF S A GI . TR TE C PL AN OF GUANGZH OU
g cp a n n ; a g h u i ln i g Gu n z o
经过 了2 0 、2 0 年对城市 发展 战略的检 讨,为 03 06
落 实社 会 经 济 发展 模 式转 变的要 求 ,应 对 空间 发
展 战略转型 的挑 战,广 州 开展 了城市总体规划实 I 施保障机制研 究, 新的 发展 背景和 问题 的总结 , 并
1 7
l[ 兀
菇 } 赤
苎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年-2020年)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年-2020年)2012年3月30日《广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1-2020)》获国家住建部批复,按照住建部要求,《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总规》)成果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本次《总规》规划区范围为广州市域,包括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萝岗10个市辖区以及增城、从化2个县级市,面积7434.4平方公里。
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和规模一、城市性质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省会,我国重要的国际商贸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南方国际航运中心。
二、发展目标坚持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的城市发展理念。
大力推进战略性基础设施、战略性主导产业、战略性发展平台实现重大突破。
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提升城市生态文明水平、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将广州建成广东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和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全面实现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
三、城市规模根据国家住建部对《广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1-2020)》的批复,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17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00万人(包括户籍人口和非户籍常住人口),管理服务人口2000万人(包括户籍人口、非户籍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等在内)。
四、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从城市到区域,强化区域中心在全国层面,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与竞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在泛珠江三角洲层面,加强区域合作,拓展腹地,成为广东服务泛珠江三角洲的集聚辐射中心。
在珠江三角洲层面,深化粤港澳合作,携领珠三角一体化发展。
在广佛肇经济圈层面,加快广佛肇经济圈建设,重点推进广佛同城化发展。
从制造到创造,发展现代产业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推进产业高端化、集群化、融合化发展。
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_广州定位国家中心城市及拓展战略腹地的构想
位,2008年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达到81233元,以当年汇率折算约为11696美元,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在与周边地区重新建立起的经济联系中,作为全国性中心城市的作用早已重新显现。
然而,关于广州中心城市的地位及其作用问题,此前却一直受到多方质疑和担忧的困扰,特别是改革开放初期,广州作为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省会大城市,受当时体制和城市历史包袱等的影响,在珠三角和周边新兴工业城市迅速崛起的竞争中,一度发展曾相对滞后,更使广州对自身城市发展的定位总是显得信心不足。
尽管从80年代初起,广州就已经在全国率先召开了首次关于发挥中心城市作用的研讨会,对广州中心城市的地位、作用广州定位国家中心城市及拓展战略腹地的构想◎ 左 正一、引言:问题的缘起今年初,国务院批准颁布实施的《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把广州这个华南第一大城市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使广州终于真正拥有了一张“国家名片”,虽稍嫌来迟,然却实至名归。
因为广州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其经济总量规模已经比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增长了40多倍,从上世纪的90年代起就一直在国内特大城市中居第三位,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8216亿多元,30年来平均每年增长高达14%以上;人均GDP更一直居于全国大城市的首摘 要:本文对广州被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应具备的功能进行了分析,指出要有能影响全国的综合实力和足够的发展空间,即腹地资源。
后者恰是广州发挥中心城市功能作用存在的“软肋”。
文章提出借广州“国家中心城市”新定位的契机,深化广州与泛珠三角的区域合作,拓展八大战略腹地,把广州“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市”。
关键词:广州 国家中心城市 泛珠三角 战略腹地等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①;其后在市有关部门的“广州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征文中,更提出了广州要“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成为全国性、国际性城市”等的观点②。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本次《总规》规划区范围为广州市域,包括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萝岗10个市辖区以及增城、从化2个县级市,面积7434.4平方公里。
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和规模一、城市性质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省会,我国重要的国际商贸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南方国际航运中心。
二、发展目标坚持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的城市发展理念。
大力推进战略性基础设施、战略性主导产业、战略性发展平台实现重大突破。
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提升城市生态文明水平、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将广州建成广东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和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全面实现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
三、城市规模根据国家住建部对《广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1-2020)》的批复,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17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00万人(包括户籍人口和非户籍常住人口),管理服务人口2000万人(包括户籍人口、非户籍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等在内)。
四、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从城市到区域,强化区域中心在全国层面,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与竞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在泛珠江三角洲层面,加强区域合作,拓展腹地,成为广东服务泛珠江三角洲的集聚辐射中心。
在珠江三角洲层面,深化粤港澳合作,携领珠三角一体化发展。
在广佛肇经济圈层面,加快广佛肇经济圈建设,重点推进广佛同城化发展。
从制造到创造,发展现代产业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推进产业高端化、集群化、融合化发展。
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从实力到魅力,建设文化名城保护历史传统文脉。
重点保护与修复反映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岭南文化中心地、中国近代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前沿地的“四地”特色的空间载体。
凸显现代特色风貌。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年-2020年)
2009-10-14 9:43:13 中国地产网评论数:欢迎评论广州在现行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有计划、持续性地开展了大量研究。
有些研究是问题导向型的,有些是实施型的,也有些是前瞻型、战略型的,大量研究成果为新一轮广州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提供了充足的技术储备。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前期研究报告——前言1984年国务院批准《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81-2000)》。
到8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原城市总体规划安排的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大部分已经实施完成,有些方面已不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需要。
根据《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经过认真研究,从1989年开始修编《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在上报国务院审批过程中恰逢2000年广州市行政区划调整,国务院办公厅要求“总体规划暂缓批复,规划调整期间,广州市的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参照原上报国务院的城市总体规划”。
2000年,广州市开始编制《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确立了“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空间拓展方针,并相继编制了番禺、花都两个新区发展规划,完成了《近期建设规划》,形成了城市规划实施跟踪评价制度,及时地对规划进行政策调校,有效地指导了城市建设,增强了广州城市发展的科学性,较好地发挥了规划对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
“十五”期间,广州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区域中心功能进一步加强,成为华南地区最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依据国务院和建设部的指示,在综合2000年之后广州的发展实际以及《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的基础上,形成了《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并获得国务院批复(国函(2005)105号文)。
2010年,在现行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广州市将通过完善综合交通网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城乡生态环境、拓展并优化空间布局,初步形成由中心主城区、南沙副城区、花都副城区、萝岗副城区、荔城组团、街口组团组成的“一主三副两组团”的城市空间布局,同时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优化功能分区,强化城市六大功能建设目标:经济中心、国际都会、创业之都、文化名城、生态城市、和谐社会。
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引言广州作为中国南方的重要城市之一,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雄厚的经济实力。
为了应对日益加剧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压力,广州市政府制定了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旨在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并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本文将介绍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1. 城市总体定位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将广州定位为中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国际大都市和文化创意中心。
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广州计划打造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城市。
2. 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制定了以下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2.1 经济发展目标•广州将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努力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变。
•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加快建设科技创新中心。
•打造国际化的产业发展环境,吸引更多跨国企业和高端人才。
2.2 城市规划目标•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高城市建设和环境的品质。
•推动城市绿化和花园城市建设,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市的功能和服务水平。
2.3 社会发展目标•加强社会治理,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城市安全水平。
•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居民幸福感。
3. 实施策略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提出了以下实施策略:3.1 创新驱动加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培育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经济发展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3.2 开放合作加强与国内外的合作交流,吸引外资和外国技术引进,推动对外开放和国际化发展。
建设自贸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促进贸易便利化和经济全球化。
3.3 城市更新加快老旧城区改造,提高城市整体形象和品质。
优化城市布局和交通网络,改善交通拥堵问题。
推动住房改革,提供多样化的住房供应,满足不同层次的居民需求。
3.4 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健康水平。
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完整版
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目录引言 (4)(一)战略规划的缘起及实践 (4)(二)本轮战略规划编制的背景 (6)(三)本轮战略规划编制的过程 (9)(四)战略规划编制方法的探索与创新 (17)1 回顾与挑战 (20)1.12000年战略规划要点 (20)1.2 2000年战略规划实施效果 (22)1.3机遇与挑战 (37)结语 (61)2 目标与定位 (62)2.1城市发展目标 (62)2.2城市定位与职能 (62)2.3城市规划目标 (64)3 发展战略 (67)3.1从城市到区域—强化区域中心 (67)3.2从制造到创造—发展现代产业 (90)3.3从实力到魅力—建设文化名城 (97)3.4从安居到宜居—构筑宜居城乡 (106)3.5从二元到一体—实现城乡统筹 (127)4 空间与特色 (137)4.1城镇体系 (142)4.2 空间结构 (148)5 实施策略 (201)5.1生态优先串珠发展 (206)5.2优化主城构建新区 (213)5.3文化复萌强化特色 (218)5.4 制度保障持续发展 (220)引言广州市2000年的战略规划是结合城市发展特点,改进城市快速发展和市场体制下城市规划工作方法的成功尝试,在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编制方法、实施检讨等方面开创性的、卓有实效的探索,为战略规划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2007年开始,伴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落实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要求,应对空间发展战略转型的机遇与挑战,为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技术支撑,广州市及时开展了新一轮的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工作。
2007年3月至2009年9月,新一轮的战略规划经过规划咨询,多方案比选完成初步方案,落实解放思想调研成果完成中期报告,贯彻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完成了最终成果。
本轮战略规划不仅因应形势的变化提高了城市定位、明确了城市目标、深化细化了总体战略、科学制定了空间规划、制定了近期行动计划,还对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创新战略规划研究和编制方法做出了有价值的探索。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文 本
广州市人民政府
2005年12月
注:正文中下划线部分为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
第一篇
前
1.0.1.1为适应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赋予城市人民政府的职权,对经国务院1984年批准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形成《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送审稿。建设部对送审稿审查工作于2000年10月完成,并将《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及有关材料报国务院待批。由于在此期间(2000年6月)广州市的行政区划发生了变化,花都、番禺撤市设区划入广州市,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的要求,原上报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暂缓批复,待调整后重新报批。根据2001年11月建设部来文(建规函〔2001〕351号)要求,对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相应调整,形成本次规划成果。
1.1.1.2城市规划战略目标:以区域协同发展与生态优先为前提,利用广州经济高速增长和中国快速城市化的机遇,采取跨越式发展模式,调整城市空间结构,促使城市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换,完善城市功能,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并保持社会稳定和地区生态环境的平衡。
第二章
1.2.1
1.2.3.3从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城乡可持续发展出发,建立由都会区、片区中心、中心镇、一般镇构成的市域城镇体系,形成以都会区为中心,以高、快速路网与轨道交通体系为依托,各级城镇辐射范围合理、空间分布均衡的大中小城镇相结合的多层次、星座式市域城乡布局结构。
1.2.4
1.2.4.1都会区是广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管理中心。
1.0.1.2本次调整重点是因行政区划的变化而带来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土地利用、道路交通等方面的调整,并补充番禺、花都两个新区的内容。
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广州是中国南方的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繁荣、经济发展快速的城市。
为了更好地引领广州未来的发展,建设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广州市制定了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旨在全面提升广州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水平。
一、创新引领是广州城市总体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广州将致力于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经济体系。
建设广州创新科技园,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和创新企业落户,加强创新创业环境建设和政策优惠,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高广州在世界科技创新中心的地位。
二、国际国内一流是广州城市总体发展的重要目标。
广州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国际化进程。
建设广州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强与国际市场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提升外贸出口和服务贸易水平,打造国际航运和物流中心。
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合作,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
三、宜居人文是广州城市总体发展的重要保障。
广州将积极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民生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
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改善城市环境和居住条件,提高人居品质和生活质量。
保护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广州的文化软实力。
四、低碳生态是广州城市总体发展的重要方向。
广州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低碳发展。
推行节能减排政策和措施,加快能源结构转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
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生态建设和资源循环利用。
推动绿色交通建设,提倡绿色出行方式,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广州市将加强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综合服务能力。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
加强社会管理和维护社会稳定,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草案公示(全文)本次《总规》规划区范围为广州市域,包括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萝岗10个市辖区以及增城、从化2个县级市,面积7434.4平方公里。
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和规模一、城市性质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省会,我国重要的国际商贸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南方国际航运中心。
二、发展目标坚持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的城市发展理念。
大力推进战略性基础设施、战略性主导产业、战略性发展平台实现重大突破。
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提升城市生态文明水平、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将广州建成广东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和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全面实现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
三、城市规模根据国家住建部对《广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1-2020)》的批复,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17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00万人(包括户籍人口和非户籍常住人口),管理服务人口2000万人(包括户籍人口、非户籍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等在内)。
四、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从城市到区域,强化区域中心在全国层面,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与竞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在泛珠江三角洲层面,加强区域合作,拓展腹地,成为广东服务泛珠江三角洲的集聚辐射中心。
在珠江三角洲层面,深化粤港澳合作,携领珠三角一体化发展。
在广佛肇经济圈层面,加快广佛肇经济圈建设,重点推进广佛同城化发展。
从制造到创造,发展现代产业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推进产业高端化、集群化、融合化发展。
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从实力到魅力,建设文化名城保护历史传统文脉。
重点保护与修复反映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岭南文化中心地、中国近代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前沿地的“四地”特色的空间载体。
广州南部地区水文地质特征及含水层结构分析
广州南部地区水文地质特征及含水层结构分析王忠忠;刘华【摘要】广州南部地区是广州城市建设战略中"南拓"的重要区域。
开展水文地质研究对本区城市地下水的监测和保护以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分析了研究区地下水类型及其分布规律、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以及水化学特征等,充分综合已有钻孔岩性信息将第四系松散孔隙沉积物概化出三个主要含水层,揭示了各含水层的展布规律,为广州南部地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地下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名称】《地下水》【年(卷),期】2011(033)004【总页数】3页(P79-81)【关键词】广州南部地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含水层【作者】王忠忠;刘华【作者单位】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广东广州510080;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广东广州51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1.1广州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
2001年8月广州市政府出台《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确立了“南拓、北优、东进、西联”的空间布局。
广州市南部地区的番禺、南沙行政区作为广州城市发展“南拓”的重要区域,面积约1 314km2(图1),经济发展迅猛。
番禺区是广州重要的工业强区和重要的工业出口基地之一,旅游和生态养殖发展迅速;南沙区临港工业日益显现,花园式生态型滨海新城区初具规模。
城市的飞速发展不可避免带来的“三废”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极大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危害了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制约了广州城市的和谐发展。
为了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地下水资源和服务城市地下工程建设,迫切需要掌握详细的水文地质情况。
广州南部地区水文地质研究工作开展于上世纪80年代,以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和综合性水工环地质调查为主[1-2];近年来主要围绕环境地质等展开调查工作[3-4]。
总的看来,前人水文地质研究主要建立在小比例尺调查基础上,尤其对广州南部地区缺乏针对性的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研究。
因此,系统开展广州南部地区水文地质研究对有效保护区内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地下空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000年广州总体规划纲要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目录1引言2城市发展目标3市域城镇体系规划4城市性质5城市规模6城市空间布局7城市生态环境8城市综合交通9 城市建设政策10近期建设规划1.引言1.1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开展情况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自1989年开始,其间经历了资料收集,调查研究,编制初稿,专家评审,市政府、市人大审议,修改定稿等阶段。
初稿于1992年底完成。
1993年下半年根据市政府、市人大提出的修改意见,开始对初稿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修改,1994年6月底形成了《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送审稿,并于1994年7月1日经市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
1994年11月22日提交市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13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送审稿。
1996年底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审查同意上报国务院审批。
国务院办公厅于1997年4月将《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批交建设部研办,建设部组织有关部、委、办、局对其进行了审查,1999年我市组织人员落实国务院有关部委办局的审查意见,对我市城市总体规划送审稿进行了调整和修改。
审查工作已于2000年10月完成,建设部将有关材料和《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报国务院待批。
由于在此期间广州市的行政区划发生了变化,花都、番禺两市撤市设区划入广州,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的要求,原上报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暂缓批复,待调整后重新报批。
2001年11月建设部来文(建规函〔2001〕351号),请广州市政府尽快对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相应调整,并将调整后的规划重新报国务院审批。
1.2广州总体发展战略概念规划工作开展情况广州市的空间发展多年以来一直受到行政边界的制约,市政府倡导的东南部地区发展战略由于受到行政界限的限制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贯彻。
针对花都、番禺撤市设区带来城市发展空间结构的新变化,同时为了应对国际国内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广州市抓紧城市总体规划的研究工作,积极开展城市总体规划方法和实践的探索,于2000年6月开展了广州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工作。
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
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广州作为中国最富活力的中心城市之一,经济社会保持着高速发展态势,近十年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绝对增长20%以上,全市总人口由770万人增长至994万人。
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致使对土地、环境和交通运输设施的需求急剧扩展,但是长期以来广州市中心城区发展受到“云山珠水”的自然格局、单一中心的城市结构和行政区划等三个方面的制约,难以优化空间布局,导致土地资源、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均无法支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000年6月番禺、花都撤市设区。
行政区划的调整为广州城市空间的拓展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广州亟需拟定一个面对新的发展形势的长远发展目标,并制定一个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以适应城市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引导建设项目空间布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
为拓展广州市城市空间结构,并对城市规划的体系、层次和思想方法进行探讨,广州市政府于2000年6月邀请清华大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和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等五家国内著名规划设计单位开展了广州总体发展概念规划咨询活动。
2000年9月3日—4日,广州市人民政府邀请全国规划、建筑、交通、生态专业的著名专家成功地召开了“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咨询研讨会”,同时结合五家规划咨询单位提出的规划概念与方案,对广州整体的发展策略、思路及方向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充分探讨,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概念规划咨询研讨会达成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共识:1、广州是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还将面临持续快速增长,广州应当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2、广州的发展应以区域的共生共荣为前提,加强区域分工与合作,形成区域合作的珠江三角洲“组合城市”,在区域整体协同发展中再创新优势;3、广州应协调发展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强化教育产业的地位,实行科教兴市;4、城市空间结构应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采取“北抑、南拓、东移、西调”的发展战略;5、必须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重视北部山区、南部珠江口地区的生态维护以及城市组团间绿化生态隔离带的建设,把广州建设成为山水型生态城市;6、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重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完善高快速路与快速轨道构成的双快交通体系。
广州2020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概念规划)-精品文档
非建设用地的涵义
• 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综合国内非建设用地有关 定义,非建设用地(nonbuilt land,简称NBL)是指 • 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在规 划期内不被用于城镇及乡 村建设的用地 • 它与建设用地一起构成了 整个城市的土地资源
11
案例借鉴
• 国内外一些城市已经开展了涉及非建设用地规划的
13
案例:东京城市控制区管理
东京土地利用规划图
城市提升区:1076.2 km2,占东京总面积的61.7% 城市控制区(相当于非建设用地):366.0 km2,占21.0%
14
案例:北京市限制区规划(2019-2020年)
• 《北京市限建区规划 (2019-2020年)》将北京 市域划分为禁建区、限 建区和适建区三大类。 其中,禁建区包括绝对 禁建区和相对禁建区。 绝对禁建区: 0.3%; 相对禁建区: 43.4%; 严格限建区: 29.4%; 一般限建区: 23.6%; 适宜建设区: 3.2%。
11
东进:延伸拓展,建构核心
• 延伸东进轴至荔城、石滩一带,建设萝岗新城,提升 荔城,构建东进双核心。
• 进一步促进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加快发展汽车、摩 托车及其配套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石化、 纺织、服装等产业。
2
北优:生态优先,打造国际空港城
• 坚持生态优先,切实保护流溪河水源及北部山林,适 当发展生态旅游。 • 以保障机场的安全运营为前提,发挥枢纽机场的带动 作用,积极拓展国际商务、会展、研发、休闲等综合 服务功能,完善物流等临空产业,打造国际空港城。
15
案例:深圳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
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为984.7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地总面 积的50%,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相当于非建设用地范围。 16
广州公共交通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推进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工程建设近年来,广州公共交通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公共交通建设和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形成了以轨道交通为主干,公共汽(电)车为主体,新型有轨电车、水上巴士积极参与的多样化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大大方便了市民出行。
目前,公共汽车、地铁、的士、水巴、城市轨道交通(城轨)等已经成为广州市民出行的主要公共交通工具,但随着城市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以及运力的相对不足,广州正面临着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的压力。
一、广州公共交通现状调查分析目前广州公共交通系统大致包括四部分: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出租车和轮渡。
至2013年末,广州市的公交分担率达到60%,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特大城市的差距,公共交通发展水平跻身全国前列,基本形成以轨道交通(含新型有轨电车)为骨干,公共汽(电)车为主体,出租车、水上巴士等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具体如下:公共汽车:据2011年底的统计,广州市有公交企业4家,公共汽车10019台,公交线路总数已达到776条,较“十一五”期末增长35%,线路总长度10477公里,从业人员2.9万人,日均客运量660万人次,占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总量的51.7℅,经过几年的发展,至2013年末,全市目前开通公交线路1043条,公交车辆达1.34万台,开通320公里公交专用道,目前已经形成三大旗舰公司:即广州市第一巴士有限公司、广州市第二巴士有限公司和广州市第三巴士有限公司,三大公交公司的组成,使广州的公交资源更为集中,企业经营规模效应更为明显,有效平衡中心城区与城郊地区的线网分布,提高公交服务水平,更有利于群众出行。
另番禺区、花都区、增城区、从化区也各自有公交企业,广州市番禺区公共交通公司、广州市花都公共汽车有限公司、增城市公共交通公司、从化市公共交通公司等。
地铁:广州地铁总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广州市政府全资的大型国有企业,负责广州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的工程建设、运营管理和附属资源开发经营。
机遇与跨越:亚运会与广州城市规划发展
d v lp n f rh inGa sf a g h uweepo p ce e eo me t e eAsa me Gu n z o r rs e td. a t n
机 遇 :亚运 食 与 新 世 纪 广 州 城 市 发 晨 2 世 纪 最 后 2 多 年 .是 我 国 改 革开 放 、 工 业化 与城 市 化 全 面 、快 速 推进 的重 要 O O
机 遇与跨 越 :亚运会 与广 州城 市规 划 发展
王东 / n o g Wa gD n
2 sa me ni otn p o u i r a g h uub nd v lp n 01 A inGa si a 0 s mp r to p r n yf a t t o Gu n z o ra e eo me t
21广州亚运会的规划与建筑 l 00 特辑 SEI SE PC LSU AI
0PPORTUNI AND TY
GROW TH: ASl AN GAM ES
AND THE DE VEL OPM ENT
OF THE PL ANNI NG OR F
G UANGZHO U
又一次宝贵 的发展机遇 。在全球 化背景下 .重大节事 已经成 为促进城市 革新发展的 重要外部 力量 .尤其 是奥 运会 、亚运会等大型综合性体育盛会 ,对城市 发展的影响 已经扩展 、深化至城市 有形 和无形的各个领域。对城市规划建设而 言 .重大节事更 是一种机遇 .它不仅 为城市社 会、经济 、文化快速发展提供 了机会 ,也 为城市规划
时期 。以沿海开放地区为代表 .城市发展活 力得到激 发和释放 ,经 济、人 口和城市 建设发展迅速 。跨入2 世纪 .在知识经济兴起 、全球化深入发展 的影响下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城片区
广汕公路以南的城镇以发展外向型工业为主, 以北的城镇以发展三高农业和生态旅游为主。 行政区划整合可以将国家与地方扶持广州经济技 术开发区的优惠政策、效应扩散到增城,从而推 动增城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花都片区
交通区位优势显得十分突出。
可以依托新机场发展成为广州地区的物流中心和 与航空交通联系紧密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基 地。
广州市政府于2000年6月邀请 清华大学、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同济大学、 中山大学、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等五家国内著名规划设计单位开展了广州总体发展概念 规划咨询活动。
2000年9月3日—4日,广州市人民政府邀请全 国规划、建筑、交通、生态专业的著名专家成 功地召开了“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咨询 研讨会”,同时结合五家规划咨询单位提出的 规划概念与方案,对广州整体的发展策略、思 路及方向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充分探讨,并提出 了宝贵的建议。
3.2都会区规划布局
3.2.1发展方向 东进:以广州21世纪中央商务区的建设拉动城市 发展重心向东拓展,将旧城区的传统产业向黄 埔——新塘一线集中迁移,重整东翼产业组团, 利用港口条件,在东翼大组团形成密集的产业发 展带。
3.2都会区规划布局
3.2.1发展方向 西联:西部直接毗邻广州市直接吸引区——佛山、 南海等城市,应加强广州同这些城市的联系与协 调发展,加强广佛都市圈的建设, 同时对西部 旧城区进行内部结构的优化调整,保护名城,促 进人口和产业的疏解。
3.2都会区规划布局
南拓:南部地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大量 基于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发展的新兴产业、会议 展览中心、生物岛、大学园区、广州新城等将布 置在都会区南部地区,使之成为完善城市功能结 构,强化区域中心城市地位的重要区域。
3.2都会区规划布局
3.2.1发展方向 北优:北部是广州主要的水源涵养地,应优化地 区功能布局与空间结构,由于新白云国际机场在 花都,在保证贯彻“机场控制区”规划的前提下, 可以适当发展临港的“机场带动区”,建设客流 中心、物流中心。
都会区
原城市规划发展区 增城的新塘和永和两镇 番禺沙湾水道、东涌镇以北的广大建设用地规划 控制区 本规划称都会区。
南沙片区
应依托深水港建设临港工业区
主要发展高科技工业和资金密集型对外加工业
适当发展重工业 协调发展商业、旅游业和转口贸易业。
规划将本区域建成一个以港口产业、外向型加工业和 三高农业为主的片区。
2.城市发展战略目标
(2)城市规划战略目标
区域共同发展与生态优先为前提,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地理条件,保持地 区生态环境的平衡;利用广州经济高速增长和中国快速城市化的机遇,采取一定程 度的跨越式发展, 通过“南拓北优、东进西联”,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完善城市功 能,促使城市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以促进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健康增长, 并保持社会稳定。 应对中国城市化快速增长的形势,适应全市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需要,引导建 设项目空间布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协调。 加强中心镇、村建设,提升全市城市化水平和质量,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加强 政府对建设用地的控制与管理,确保城市长远发展的需要及基础设施供应,提升城 市的发展潜质。 加强政府对生态用地的控制和管理,形成良好的市域生态结构,提 升城市的生态环境品质。 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在发展中保持城市文化特色,提升城市的文化品质。 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项配套设施,提升城市的生活 品质。 作性 制定一个适应市场经济和城市快速发展要求的规划实施策略,强化规划的可操
主要内容
1.引言 2.城市发展战略目标 3.城市土地利用 4.城市生态环境 5.城市综合交通
1.引言:概念规划提出的背景
中国最富活力的城市之一,近十年间GNP年均绝对增长 20%以上,全市总人口由770万人增长至994万人。 中心城区发展受到 “云山珠水”的自然格局、单一中心 的城市结构和行政区划的制约 2000年6月番禺、花都撤市设区
3.城市土地利用
3.1总体发展战略 3.2都会区规划布局 3.3都会区建设政策
3.1总体发展战略 3.1.1城市与区域 区域组合城市 华南地区区域中心城市 广佛都市圈
3.1.2广州市域
都会区 花都片区 从化片区 增城片区 南沙片区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以
东岸广深(香港)城市带 西岸广珠(澳门)城市带 作为区域发展 主轴,构造了一个“人”字型的发展构架。 应当共同发展为开放式的“区域组合城市”,城市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重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完善高快速路与快速轨道构成的双快交通体系。
2000年10月广州市城市规划局组建了专门的“广 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深化工作组”,
着手开展战略规划的综合与深化工作。
2.城市发展战略目标
(1)城市发展战略目标 充分发挥中心城市政治、文化、商贸、信息中心和交通枢 纽等城市功能,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资源开 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巩固、提高广州作为华南地 区的中心城市和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之一的地位 与作用,使广州在21世纪发展成为: 一个繁荣、高效、文明的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 一个适宜创业发展、又适宜居住生活的山水型生态 城市。
之间优势互补,保持经济优势与发展潜力。
广州市
正处于珠江三角洲两条发展主轴的交汇点,在
“人”字的焦点上;
拓展轴的辐射源。 要再创新优势,充分发挥华南地区区域中心城市
的作用,突出广州对整个区域 乃至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同时还是7条
为加强广州市在区域中的地位,必须首先强化广 州市直接吸引区——广佛都市圈的规划发 展的协同。
概念规划咨询会达成了以下六方面的共识
广州是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广州应当建设 成为现代化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 加强区域分工与合作,形成区域合作的珠江 三角洲“组合城市”,在区域整体协同发展 中再创新优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应协调发展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强化教育产业的地位 城市空间结构应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采取 “北抑、南拓、东移、西调”的发展战略; 广州建设成为山水型生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