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剩余解释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汇报人:2023-11-25•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概述•消费者剩余详解•生产者剩余详解•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的关系目•实例分析•结论与展望录01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概述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简单地说,它是消费者获得的价值超出他们所支付的部分。
它是衡量消费者福利的重要指标,反映了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评价与其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距。
生产者剩余是生产者出售商品或服务时,实际获得的价格低于他们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的部分。
它是生产者获得的价值超出其生产成本的部分。
生产者剩余反映了生产者在市场上的议价能力,以及他们能够将产品价格定在成本以上的程度。
市场效率的衡量标准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是衡量市场分配资源效率的重要指标。
当两者总和最大化时,市场通常被认为是最有效率的。
这两者也是福利经济学的关键概念,它们的变化被用来衡量经济政策的效果以及市场扭曲的成本。
对于企业而言,了解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有助于制定定价策略和市场进入决策。
对于政策制定者,这两个概念有助于评估政策对市场参与者福利的影响。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变化还可以反映市场势力的存在和竞争的激烈程度,从而为市场结构和行为分析提供重要依据。
福利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决策参考市场势力与竞争两者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02消费者剩余详解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
这个差额即为消费者获得的“剩余”。
计算公式消费者剩余 =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 实际支付价格。
定义消费者剩余的计算方法VS消费者剩余是衡量市场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市场竞争充分、信息透明的情况下,消费者剩余通常会增加,表明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提高。
消费者剩余反映了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福利改善情况。
一个较高的消费者剩余意味着消费者以较低的价格获得了较高的效用满足,从而提高了消费者的福利水平。
消费者剩余解释
垄断存在净损失ESR 。
5
三、一个社会要达到最高经济效率,得到最 大的经济福利,必须?见ppt10 最优状态及条件?
MRS
A XY
MRS
B XY
MRTS
C LK
MRTS
D LK
MRSXY MRTXY
6
四、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
•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不一定向后倾斜 –将所有单个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水平相加,得到整个市场的劳动供 给曲线。尽管许多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会向后倾斜,但劳动的市场供 给曲线不一定如此。在较高工资水平,现有的工人也许会提供较少的劳 动,但高工资会吸引新的工人,导致劳动人数的增加,从而市场的劳动 供给总量增加。
•劳动的需求曲线 –由于要素的边际生产力递减和产品的边际收益递减,要素的市场需求 曲线通常向右下方倾斜。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也不例外。 –任何厂商都不可能形成对一般劳动的垄断需求,因此不存在劳动的买 方垄断市场,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存在且向右下倾斜。
•劳动的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曲线综合起来,即可决定均衡工资水平。
把上限和下限分别代入就可以求得,这个积分的 结果是16000
3
• 若需求函数为Q=400-2P,当价格为150美元 时的消费者剩余是 ( )
• A.2500单位 B.5000单位 C.7500单位 D.17500单位
4
二、垄断造成的净损失
完全竞争消费者剩余为Pe SA;
完全垄断消费者剩余为PmRA。
1
提问者评价 恩,答案是对的,是指所有可能的价格与150之差的和?老师太逊,我都是自学,后天考试,哭死。谢谢了
Hale Waihona Puke 需求函数为P=300-2Q,当价格为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与计算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与计算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因购买商品或享受服务所获得的满足感超过其支付价格所形成的经济价值。
在经济学中,消费者剩余是衡量消费者福利的重要指标之一,也被广泛运用于市场分析和政策评估中。
本文将介绍消费者剩余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1. 概念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从购买商品或享受服务中获得的满足感超过其支付价格所形成的经济价值。
换句话说,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或服务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可以理解为是消费者对于消费所做出的一种经济评估,体现了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满意度。
要计算消费者剩余,首先需要确定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描述了在不同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
通常情况下,需求曲线呈现出向下倾斜的形态,即价格越高,消费量越少;价格越低,消费量越多。
2. 计算方法计算消费者剩余可以使用面积法和边际效用法两种方法。
2.1 面积法面积法是通过计算需求曲线下方面积来估计消费者剩余。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根据需求曲线确定某一价格下对应的需求量;将这个需求量与该价格相乘得到总支出;将总支出减去实际支付的金额得到消费者剩余。
假设需求曲线为P = 10 - Q,其中P为价格,Q为需求量。
如果实际支付价格为5,则根据需求曲线可知需求量为5。
因此总支出为5 * 5 = 25,而实际支付金额为5 * 5 = 25,所以消费者剩余为25 - 25 = 0。
2.2 边际效用法边际效用法是通过比较每个单位商品或服务能给予消费者的满足感来计算消费者剩余。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记录每个单位商品或服务能给予消费者的边际效用;根据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将各单位商品或服务边际效用相加得到总效用;将总效用减去实际支付的金额得到消费者剩余。
假设某个商品每单位价格为10元,而每个单位商品给予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分别为8、6和4。
实际支付金额为30元。
根据边际效用法可知总效用为8 + 6 + 4 = 18,所以消费者剩余为18 - 30 = -12。
消费者剩余是什么意思
消费者剩余是什么意思消费者剩余也称为消费者的净收益,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是由纽约大学教授马歇尔于《经济学原理》中所提出的用于衡量消费者福利的重要指标,消费者剩余并不是实际收入的增加,而是一种心理感觉的体现。
消费者剩余计算公式1、消费者剩余=买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买者的实际支付价格2、生产者剩余=卖者得到的收入-卖者的实际成本3、总剩余=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买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卖者的实际成本影响消费者剩余的因素1、垄断的影响:垄断导致资源浪费、产量减少和技术效率低下。
垄断不仅将消费者剩余转移到生产者剩余,还涉及制造成本并试图阻止这种转移。
处于垄断地位的企业作为谋求垄断利润的组织,必然会导致价格上涨、产量降低,减少消费者剩余,造成社会损失。
2、政府管制的影响:一般政府管制目标都是维护公共利益的,但在实践中往往会偏离这一目标。
这主要是因为多方力量博弈的结果都是每一项监管措施。
3、寻租的影响:寻租与消费者剩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这部分剩余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消费者剩余,一部分是生产者剩余。
4、税收的影响:不合理的税制会导致消费者剩余减少,超额负担是西方金融理论中最古老的问题之一。
5、国际贸易和关税的影响:一个国家可能不会真正从贸易中受益。
人们普遍认为,国际贸易可以增加商品和服务的选择性,促进竞争,从而使消费者受益。
6、产权制度的影响:有人认为,公有产权在资源配置上一定是无效的,没有理由认为相对于私有产权。
一般情况下,私有产权的效率往往会侵蚀如劳动者剩余或消费者剩余等其他剩余资源,但主要表现为所有者剩余的最大化。
消费者剩余是什么意思计算公式有哪些
消费者剩余是什么意思计算公式有哪些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那么你对消费者剩余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消费者剩余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消费者剩余的概念消费者剩余又称为消费者的净收益,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衡量了买者自己感觉到所获得的额外利益。
在自愿交易的条件下,消费者通过选择最优的消费数量可以使得自身的情况得到改善。
借助于上面推导的消费者需求曲线可以很好地说明如何度量经济交换多得的好处。
首先,从改变对消费者需求曲线的理解开始。
需求曲线不仅表示价格与商品的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在购买特定数量时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但对消费者而言,市场价格是给定的,所以在其支付愿意与实际支付之间存在一个差值,这就构成了一种“心理剩余”。
消费者为得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数额与实际必须支付的数额之间的差被称为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总剩余可以用需求曲线下方,价格线上方和价格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表示。
由消费者剩余可知:第一,如果价格上升,则消费者剩余下降,反之,如果价格下降,则消费者剩余上升;第二,如果需求曲线是平的,则消费者剩余为0。
比如一场电影的票价为20元,可消费者对它的价值是50元,那么消费者剩余则是30元。
如果想尊重买者的偏好,那么消费者剩余不失为经济福利的一种好的衡量标准。
消费者剩余概念的提出目的是告诉我们每一个消费者:我们的付出总是少于我们的所获。
我们总是在交易当中获取额外的利益,我们社会的总福利总是在交易当中不断增长。
产生差额的原因在于:除最后一单位外,该商品用货币表示的边际效用(以美元表示)都大于其价格。
在一定条件下(利用需求曲线图),消费者剩余的货币价值可以用需求曲线以下、价格线以上的面积来衡量。
消费者剩余的定义阐述“消费者剩余”的概念,是纽约大学教授马歇尔。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是微观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用于衡量市场交易的效益分配情况。
消费者剩余指的是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或服务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而生产者剩余则是指生产者实际收到的价格与其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之间的差额。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概念和作用。
一、理论基础消费者剩余的产生源于消费者的边际效用递减原理。
根据这一原理,当消费者购买一件商品时,他们愿意为该商品支付的价格逐渐减少。
换句话说,消费者对商品的价值是递减的。
因此,当消费者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商品时,他们获得了超过实际支付价格的满足感,这部分满足感就是消费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的产生源于生产者的边际成本递增原理。
根据这一原理,当生产者生产一单位商品时,他们需要投入的成本逐渐增加。
因此,当生产者以较高的价格出售商品时,他们获得了超过实际成本的利润,这部分利润就是生产者剩余。
二、消费者剩余的作用消费者剩余的存在对市场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消费者剩余可以作为衡量市场效率的指标。
当消费者剩余较大时,说明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满意度较高,市场交易效果较好。
其次,消费者剩余可以促进消费者的福利提升。
消费者剩余的增加意味着消费者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到更多的商品,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购买力和生活水平。
三、生产者剩余的作用生产者剩余的存在也对市场有着积极的影响。
首先,生产者剩余可以作为衡量市场竞争力的指标。
当生产者剩余较大时,说明生产者的利润较高,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其次,生产者剩余可以促进生产者的创新和发展。
生产者剩余的增加意味着生产者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从而鼓励他们进行更多的投资和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四、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权衡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存在是相互关联的,但在市场交易中往往存在权衡关系。
当消费者剩余增加时,生产者剩余往往会减少,反之亦然。
这是因为消费者愿意为商品支付的价格越低,生产者的利润就越少,从而降低了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
商家让利给消费者的部分利润就是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又称为消费者的净收益,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 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衡量了买者自己感觉到所获得的额外利益。
在自愿交易的条件下,消费者通过选择最优的消费数量可以使得自身的情况得到改善。借助于上面推导的消 费者需求曲线可以很好地说明如何度量经济交换多得的好处。
用需求曲线衡量的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由马歇尔首先提出的。马歇尔在他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 是这样来表示消费者剩余的:如图《用需求取消衡量的消费者剩余》所示,以OQ代表商品数量,OP代表商品价格, DD代表需求曲线,则消费者购买OQ`的商品时所获得的消费者剩余为三角形DP`E的面积。传统的消费者行为理论 认为,消费者剩余根源于递减的边际效用,由于消费品先前各单位都要比最后的一单位具有更高的价值,消费者 从先前的每一单位中享受到了效用剩余。因此,消费者剩余衡量的是消费者从某一物品的购买中所得到的超过他 们所为之支付的那部分额外效用。
注意
在理解消费者剩余时要注意两点: 第一,消费者剩余并不是实际收入的增加,只是一种心理感觉。 第二,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者剩余大。因为消费者对此类物品的效用评价高,愿意付出的价格也高,但此类物 品的市场价格一般并不高。
谢谢观看
消费者剩余的存在是因为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所愿支付的价格取决于边际效用,而实际付出的价格取决于市 场上的供求状况,即市场价格。下面,我们以茶叶的需求为例,说明消费者剩余。如果茶叶价格为每磅20先令, 某个消费者只愿买1磅;如果价格再下降为14先令时,他将买2磅;如价格再下降为10先令时,他将买3磅。价格 继续下降,这个消费者的购买量也继续增加,价格为6先令,他买4磅,价格为4先令,他买6磅,价格为2先令, 他买7磅,2先令是他实际支付的价格。在茶叶价格为每磅20先令时,他恰好买1磅,这表明,他从购买1磅茶叶中 所得到的和把20先令用于购买其他商品所得到的满足是相等的。当茶叶价格从20先令下降为14先令时,他买了2 磅茶叶,在他看来,他花了28先令(14+14)至少得到了34先令(20+14)的满足,他的消费者剩余是6先令 (34-28)。
消费者剩余相关资料
消费者剩余相关资料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实际支付的价格与其愿意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它代表了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和经济利益。
消费者剩余的计算可以通过需求曲线和市场价格进行。
需求曲线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市场价格则是商品或服务在市场上的实际交易价格。
消费者剩余的计算方法是通过需求曲线与市场价格之间的面积来表示。
具体而言,消费者剩余等于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的差异乘以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消费者在市场上获得的经济利益。
当消费者剩余较大时,意味着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非常满意,并且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获得它们。
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享受到了更多的经济利益。
消费者剩余的多少受多种因素影响。
首先,需求曲线的形状和斜率会对消费者剩余产生影响。
需求曲线越陡峭,消费者剩余越小;需求曲线越平缓,消费者剩余越大。
其次,市场价格的高低也会对消费者剩余产生影响。
市场价格越低,消费者剩余越大;市场价格越高,消费者剩余越小。
此外,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弹性也会对消费者剩余产生影响。
当需求弹性较高时,消费者剩余也相对较高。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在经济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能衡量消费者在市场经济中的福利水平,还可以作为政府干预经济的参考依据。
当消费者剩余较低时,政府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消费者福利,例如减税或通过市场竞争来降低商品价格。
总之,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享受到的经济利益。
它的多少受到需求曲线形状、市场价格和需求弹性等因素的影响。
了解消费者剩余对于分析市场经济中的消费者福利和政府干预非常重要。
消费者剩余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对于分析市场经济中的消费者福利和政府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实际支付的价格与其愿意付出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代表了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和经济利益。
消费者剩余又称为消费者的净收益
消费者剩余又称为消费者的净收益,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衡量了买者自己感觉到所获得的额外利益。
公式:消费者剩余=买者的评价-买者的实际支付在生活中很多交易都运用到了消费者剩余,例如当我们看上一件物品时,它的标价是500元,但实际它的成本是100元。
那么为何它的标价这么高呢,因为商家想挣得你的消费者剩余。
虽然这些商品的成本也就100元,但是会有人非常喜欢并且需要他们,他们愿意出超过100元的价钱去买商品,这时就出现了消费者剩余。
当我们花费500元买下这件商品时,商家会通过消费者剩余争取一笔不小的数目。
所以我们购买商品是也应该维护自己的自身利益。
例如在购买商品时,不要对这件商品表露出太多的喜爱之情,要让商家感觉到你对这件商品的满意度不是很高,这样商家就不敢提高价格。
消费者剩余源于递减的边际效用。
更确切地说,它表现为一种物品的总效用与其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人们之所以能够享受“消费者剩余”,并从他们各自的购买行为中获得福利感,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对所购买的某一物品的每一单位,即从第一单位到最后一单位,支付了相同的价格,而且所支付的又都是最后一单位的价格。
消费是一切生产的唯一目的。
在市场经济中,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共同构成完整的社会生产过程。
生产的目的是消费,消费是人类社会延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增加消费者剩余是市场经济的本质。
消费者权益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和必然产物。
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说,保护消费者权益集中体现在增加消费者剩余方面。
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增进他们的经济福利,是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
市场经济是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的经济;市场经济是消费需求导向型经济;市场经济是等价交换、平等竞争的经济。
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具有更大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消费者剩余解释》课件
市场不完全竞争可能导致某些商品的价格高于其真实 价值,从而减少消费者剩余。
市场不完全竞争增加了市场交易的成本,降低了市场 的运行效率。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消费者剩余的相关理论和实践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某一商品或服务时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 之间的差额。这一概念在经济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反映了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价值 认知和满足程度。
市场竞争程度也会影响消费者剩余,竞争越激烈,价格越趋于合理,消费者剩余也 越大。
03
消费者剩余的影响因素
商品价格变动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剩余的影响
当商品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剩余增加,因为消费者愿意支付 更多来购买该商品。相反,当商品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剩余 减少。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剩余的实例
例如,如果一个消费者喜欢某款手机,当这款手机价格下降 时,该消费者可能会更愿意购买,从而增加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解释》ppt课件
目录
• 消费者剩余定义 • 消费者剩余的形成原因 • 消费者剩余的影响因素 • 消费者剩余的应用场景 • 消费者剩余的局限性 • 总结与展望
01
消费者剩余定义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 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 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它反映了消费者对于该商品的 主观价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 异。
反垄断政策制定
政府可以利用消费者剩余的变化来 评估市场垄断程度和市场结构,制 定相应的反垄断政策以维护市场公 平竞争和消费者权益。
05
消费者剩余的局限性
信息不对称问题
消费者剩余名词解释
消费者剩余名词解释消费者剩余是指在一个经济市场中,消费者由于能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商品或服务而获得的额外福利。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最初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在他的经济学著作《国富论》中描述了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消费者剩余的计算是通过将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他们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异来确定的。
消费者剩余的计算方法通常涉及需求曲线和市场价格。
需求曲线表示了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弹性,即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数量之间的关系。
市场价格是商品或服务的实际销售价格。
消费者剩余可以通过计算需求曲线下方围成的面积来确定。
需求曲线下方的面积表示了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总额与实际支付的总额之间的差异。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它表示了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低于他们愿意支付的价格,从而获得了一定的实惠。
这种实惠可以是直接的物质福利,例如购买更多的商品或服务,或者是心理福利,例如感到满足和满足。
其次,消费者剩余也可以被视为市场效率的指标。
如果消费者剩余较高,就意味着市场效率较高,因为消费者能够获得额外的福利。
消费者剩余在经济学中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用来评估市场效率,还可以用来评估政府政策的效果。
例如,如果政府通过减少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来提高消费者剩余,那么他们可能会增加市场效率和消费者福利。
此外,消费者剩余还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市场之间的效率,以及用来评估不同政策的效果。
总结起来,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由于能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商品或服务而获得的额外福利。
它可以通过计算需求曲线下方围成的面积来确定,并可以用来评估市场效率和政策效果。
消费者剩余在经济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消费者剩余名词解释
消费者剩余名词解释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也称为“社会福利”,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时实际支出的价格(货币),扣除了商品本身价值以后,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之和。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后所得到的效用与他从该商品上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支付的总价格-实际购买到的商品的总价值。
这样看来,消费者剩余的多少,取决于商品价值量与其价格的对比关系,即取决于两者的相对关系。
马克思把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分别定义为:生产者剩余是指厂商由于销售它的产品而得到的收入与该产品的成本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则是指消费者实际购买到的产品价格与其为了达到满足程度而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之间的差额。
1、生产者剩余指生产者销售一种商品而获得的利润。
2、在这里,生产者剩余是生产者从全社会角度来衡量的剩余。
3、假设每个人都购买了单位x,其中有B元用于补偿生产x的成本,剩下C元可以用于消费。
如果不存在消费者剩余,那么B+C=x。
2、在这里, X包括私人产品,也包括公共产品。
在纯公共产品或混合产品的情况下,生产者剩余就等于生产者的边际收益,因为从整体的角度来看,该生产者的投入成本是零。
在纯私人产品或混合产品的情况下,由于产品是无差异的,因此消费者剩余等于消费者的边际效用。
2、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后所得到的效用与他从该商品上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因此,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支付的总价格-实际购买到的商品的总价值。
这样看来,消费者剩余的多少,取决于商品价值量与其价格的对比关系,即取决于两者的相对关系。
马克思把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分别定义为:生产者剩余是指厂商由于销售它的产品而得到的收入与该产品的成本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则是指消费者实际购买到的产品价格与其为了达到满足程度而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之间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包括生产者剩余和社会福利。
生产者剩余表示社会产品生产者的盈余状况;社会福利是社会在观念上所承认的一种消费者剩余,即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之和。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马歇尔从边际效用价值论演绎出消费者剩余的概念。
范里安提出了关于消费者剩余的几种计算方法。
消费者剩余是衡量消费者福利的重要指标,被广泛地作为一种分析工具来应用。
产业的社会福利等于消费者剩余加上生产者剩余之和,或者等于总消费效用与生产成本之差。
1977年a.k.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将内在规模经济引进一般均衡模型,推出了市场考虑最适度边际利润而社会考虑消费者剩余的结论。
一般认为,消费者剩余最大的条件是边际效用等于边际支出。
中文名消费者剩余外文名consumer surplus应用学科经济学适用领域范围微观经济学概念编辑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又称为消费者的净收益,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衡量了买者自己感觉到所获得的额外利益。
在自愿交易的条件下,消费者通过选择最优的消费数量可以使得自身的情况得到改善。
借助于上面推导的消费者需求曲线可以很好地说明如何度量经济交换多得的好处。
首先,从改变对消费者需求曲线的理解开始。
需求曲线不仅表示价格与商品的需求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在购买特定数量时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但对消费者而言,市场价格是给定的,所以在其支付愿意与实际支付之间存在一个差值,这就构成了一种“心理剩余”。
消费者为得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数额与实际必须支付的数额之间的差被称为消费者剩余。
[1]消费者总剩余可以用需求曲线下方,价格线上方和价格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表示。
由消费者剩余可知:第一,如果价格上升,则消费者剩余下降,反之,如果价格下降,则消费者剩余上升;第二,如果需求曲线是平的,则消费者剩余为0。
比如一场电影的票价为20元,可消费者对它的价值是50元,那么消费者剩余则是30元。
如果想尊重买者的偏好,那么消费者剩余不失为经济福利的一种好的衡量标准。
消费者剩余的名词解释
消费者剩余的名词解释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使用服务时,实际支付的价格与其愿意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它是衡量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奎琳·马歇尔于19世纪末提出。
他认为,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商品时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和消费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商品,并为此支付一定的价格。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对商品的价值往往是高于实际支付价格的。
因此,消费者剩余就是消费者愿意支付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价值差额。
消费者剩余的计算方法可以简单理解为,将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相加。
例如,如果一个消费者愿意为一件商品支付100元,但实际支付价格只有80元,那么消费者剩余就是100元-80元=20元。
消费者剩余可以反映出消费者对商品价值的评价和满足程度。
当消费者剩余越高时,说明消费者对商品的价值和满足感越大,消费者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反之,如果消费者剩余较低,说明消费者对商品的价值和满足感较小,消费者的经济效益也相对较低。
消费者剩余的重要作用在于影响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形成机制。
当消费者剩余较高时,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会增加,市场需求曲线会向右移动,从而引起商品价格上涨。
相反,当消费者剩余较低时,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会减少,市场需求曲线会向左移动,从而引起商品价格下跌。
因此,了解消费者剩余可以帮助企业和政府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调整市场供求的平衡。
此外,消费者剩余也对消费者福利和社会福利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消费者剩余的增加意味着消费者享受到更多的经济效益,代表着消费者福利的提高。
在政府实施政策时,可以通过衡量消费者剩余的变化来评估政策对消费者的影响。
如果政策能够增加消费者剩余,那么政策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将是积极的。
因此,消费者剩余也是进行政策评估和决策的重要指标之一。
总之,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支付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是衡量消费者购买行为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
消费者剩余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消费者剩余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消费者剩余(Consumer剩余)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消费者在
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所支付的价格与消费者获得的商品或服务之间的差额。
这个概念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在于,它解释了为什么一些商家会尽可能地提高价格,而另一些商家则会尽可能地降低价格。
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所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商品或服务实际价值之间的差额。
通常情况下,消费者会愿意为一些额外的价值(如品质、品牌、服务)支付更高的价格,而另一些价值则不值得他们支付更高的价格。
因此,消费者剩余反映了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或服务时的决策过程。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可以被解释为以下几个例子:
- 当一家餐厅提供高质量的食物和优质的服务时,消费者可能会愿意为这些额外的价值支付更高的价格。
在这种情况下,餐厅的经理可以看到消费者剩余,并以此作为激励消费者提高服务质量的动力。
- 当一家商店提供打折时,消费者可能会愿意支付比正常价格更低的价格。
在这种情况下,商店的经理可以看到消费者剩余,并以此作为激励消费者购买更多的商品的动力。
除了激励商家提高服务质量和价格外,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在经济学中还有其他的应用。
例如,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经济学家可以使用消费者剩余来优化资源配置。
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学家希望商家尽可能多地提供商品或服务,以便在有限的资源中最大化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在微观经济学中非常重要,不仅有助于理解商家如何决策,还有助于解释资源如何被最优地利用。
本文将简要介绍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及其在
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并进一步拓展相关内容。
消费者剩余解释
•劳动的需求曲线 –由于要素的边际生产力递减和产品的边际收益递减,要素的市场需求曲线 通常向右下方倾斜。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也不例外。 –任何厂商都不可能形成对一般劳动的垄断需求,因此不存在劳动的买方垄 断市场,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存在且向右下倾斜。
• (3)厂商πA=TRA—TCA=PQA=8 ×80=640(美 元)
• 同样可求得πB=640(美元)
• 完全竞争时,πA=PQA=0
• 完全垄断时,πA=pQA=12×120=1440(美元)
• (4)再有一厂商进入该行业时,QA=QB=QC=×240 =60,总产量Q=QA+QB+QC=180,将Q=180代入 需求函数,得P=(240-180)÷10=6(美元)
•劳动的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曲线综合起来,即可决定均衡工资水平。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三:三点 五十四分。
五、讨论:工资差异的案例分析
工资的巨大的国别差 异和地区差异
主要原因是区域市场 的进入障碍。
巨大差赢异者导通致吃了与移独民特个、人的租金
工种或行业受教间育的程差度异的工 工于种工之种间 本的 身资本差投差 的别资异 质:的部 量人回分 差力报由 别资 引起,部分教育是观由念于(工为种什 的吸引力不么读同书。)的变化
• 利润为:=PQ-TC=182.25。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三:三点 五十四分。
• (b)对于厂商1而言,其利润函数为: 1 = P Q 1 - T C 1 = ( 3 0 - Q 1 - Q 2 ) Q 1 - 3 Q 1
消费者剩余的名词解释
消费者剩余的名词解释在经济学领域中,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是描述一种经济概念。
它是指消费者愿意为一种商品或服务所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即消费者因购买商品而享受到的经济利益。
消费者剩余原理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提出,并且成为了现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之一。
它的概念基于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曲线,该曲线显示了消费者愿意为不同数量的商品支付的最高价格。
了解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对于经济参与者至关重要。
消费者剩余的存在表示消费者获得超过其支付的实际福利,从而增强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它还可用于评估市场效率和福利分配情况。
消费者剩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计算:首先,需要确定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显示了消费者愿意为不同数量的商品支付的最高价格。
需求曲线的下方区域代表了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实际支付价格。
其次,将需求曲线与市场价格相交。
这个交点表示了实际交易发生的价格和数量。
最后,消费者剩余的数值是需求曲线与实际交易价格之间的差额,即需求曲线上实际交易数量对应的最高愿意支付价格减去实际交易价格。
消费者剩余的计算结果可被用作衡量消费者福利和市场效率的指标。
当消费者剩余较大时,意味着消费者因低于其愿意支付的价格购买商品而享受到了更大的经济利益;相反,当消费者剩余较小时,消费者则无法获得充分的经济利益。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在实际经济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被用来评估市场定价策略的效果,如折扣和促销活动。
通过计算消费者剩余,企业可以了解消费者的购买热情和需求弹性,从而优化定价策略和产品设计。
此外,消费者剩余也可以被用来评估公共政策的影响。
政府可能会通过税收或补贴来影响商品的价格水平。
通过计算消费者剩余的变化,政策制定者可以了解政策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
当供应增加或需求下降时,价格往往会下降,而消费者剩余则会增加。
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是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用于衡量市场交易双方的福利水平。
消费者剩余指的是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而生产者剩余则表示生产者通过出售商品所获得的收入与其为生产这种商品所付出的成本之间的差额。
本文将探讨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
一、消费者剩余的意义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市场交易中享受到的福利超过其实际付出的价值的情况。
这种剩余形成的原因在于,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程度往往高于他们实际支付的价格。
消费者剩余的存在可以体现市场交易的有效性和效率,即消费者的福利得到了提高。
消费者剩余的意义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释:1. 经济效率:消费者剩余的存在意味着市场供需关系的良好匹配,即商品的供应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当消费者剩余较高时,说明产品的价格低于其被消费者所评价的价值,市场资源得到了有效配置,经济效率得到提高。
2. 消费者福利:消费者剩余可以被视为消费者在特定市场环境下实现的经济利益。
当消费者剩余增加时,消费者的福利水平也相应提高。
3. 价格敏感度:通过计算消费者剩余,可以得知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敏感度。
如果消费者剩余较高,说明消费者对价格变动有较为敏感的反应,反之则相对较低。
二、小节论述:消费者剩余的计算方法消费者剩余的计算方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 确定需求曲线:首先,需要确定商品的需求曲线,即描述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随价格变化的关系。
需求曲线可以通过市场调研、消费者意愿调查等方式获取。
2. 确定市场价格: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商品在市场上的价格。
3. 确定消费者剩余:通过需求曲线和市场价格,可以得到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消费者剩余等于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
三、生产者剩余的意义生产者剩余是指生产者通过出售商品所获得的收入与其为生产这种商品所付出的成本之间的差额。
生产者剩余的存在体现了生产者在市场交易中所取得的经济利益。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与计算
消费者剩余的概念与计算消费者剩余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常指在市场交易中,消费者愿意为商品或服务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间的差额。
它反映了消费者在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时所获得的额外利益,是衡量消费者福利的一个关键指标。
一、消费者剩余的定义消费者剩余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假设某个人对一件商品的最高支付意愿是100元,但他最终只花了70元来购买这件商品。
那么这个人所获得的消费者剩余就是30元(100元 - 70元)。
这一部分未被支付的意愿,是他们对产品价值认知的一种体现,也是他们在交易中获得的经济利益。
在图形上,消费者剩余通常表现为需求曲线与市场价格线之间封闭区域的面积。
当市场价格低于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时,消费者就会享受这种剩余。
因此,通过分析这一区域,就能更好地理解市场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二、消费者剩余的计算为了更加准确地计算消费者剩余,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图形法常见的计算方法是利用供需曲线来进行图形化表达。
在一张供需图中,横轴表示商品数量,纵轴表示价格。
需求曲线通常呈现向下倾斜,而供给曲线则是向上倾斜的。
在交点处确定市场均衡价格。
步骤:找到需求曲线和市场价格之间的交点,并绘制出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在需求曲线上确定对应数量的上方区域,即为消费者剩余。
通过求出交点上方区域和水平线之间形成的三角形(或四边形)面积,可以计算出这一部分的数量。
例如,如果最高需求价为120元,均衡价为80元,销售数量为10,那么计算出的面积就是(120-80)*10/2=200。
2. 数量法对于一些较简单情况,你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公式来估算。
假设有一组数据,给出不同数量和相应价格,以表格形式展现这种关系。
例如:通过上述数据,我们可以找出每一件商品所带来的消费者剩余,并将这些剩余加总以得到总消费者剩余。
具体如:第一件商品:100 - 70 = 30第二件商品:90 - 70 = 20第三件商品:80 - 70 = 10第四件商品:70 - 70 = 0第五件商品:60 - 70 = -10 (这里可以看作是不满足消费者意愿)综上,合计得出的总消费者剩余将有助于反映整体市场状况和消费者福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Q 22 =24-Q1-2Q2=0
• 解得厂Q商2= 2的2反4- 应2 函Q数1 为:
②
• (c)由(b)中的①、②两式可得: • 厂商1的产量为:Q1=10
• 厂商2的产量为:Q2=7
• 市场价格为:P=(30-Q1-Q2)=13 • 厂商1的利润为:1=PQ1-TC1=1310-310=100 • 厂商2的利润为:
一、需求函数为P=300-2Q,当价格为120元时的消费者剩余是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消费一定数量的资源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差。 用几何图形表示 其意义就是三角形面积
或者消费者剩余CS=∫ f(Q)dQ-P‘Q’
•积分号∫的上限是Q‘,下限是0,是定积分(这里写不出来),价格为P’时消费者的需 求量Q’ •消费者剩余应该是所求价格点位以上的三角形面积的连续积分,而不是间断积分。 这个公式就是为求消费者剩余三角形的面积公式,f(Q)是斜率,dQ是需求变化量, 减去消费者按P`价格的支付总额,就是超出消费者期望的价值,即剩余。
时相比情况如何? • (4)如果再有一厂商进入该行业,则行业均衡产量和价格
会发生什么变化?如 • 果有更多厂商进入,情况又会怎样?
• 解:(1)根据假设条件,这两个厂商的行为属古诺模型。
• 从产品需求函数Qd=240—10p中可知,当p=0时Qd= 240
• 根据古诺模型,这两个厂商利润极大时的产量为=×240 =80,整个市场的产量为
• 由市场均衡的条件Qd=Qs,得15-0.5P=5+0.5P
• 所以均衡价格P0=20,均衡交易量为Q0=5
• 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和供给价格弹 性系数分别为:
• 均衡时的消费者剩余为:
•劳动供给的影响因素 –非劳动收入的财富:财富多,非劳动收入多,消费者保留自用时间的能 力强,劳动收入的边际效应下降,劳动供给减少。 –社会习俗和法律:如不容许妇女参加工作,只许做家务;如种族歧视, 某些劳动低贱者不能参与,社会等级特权,北京市政府规定一百种高级 行业不准用民工和外地人(包括技术人、性别构成)等等。
• (c)计算古诺均衡。求出市场价格和各厂商的利润。
• (d)为什么古诺竞争中两厂商的总产量比第一个厂商作 为垄断者时的产量要高?
• 答:(a)垄断厂商利润最大化时满足条件: MC=MR。
• TR=PQ=(30-Q)Q,所以MR=30- 2Q=MC=3
• 所以利润最大化的产量为:Q=13.5,价格 为:P=30-Q=16.5
• Q=QA+QB=80+80=160
• 将Q=160代入市场需求函数,得P=(240—160)÷10= 8(美元)
• (2)完全竞争时,厂商数n越多,各厂商均衡产量的总和即 总产量n/(n+1)×240就接近于240,而价格则越接近 于零,反之,完全垄断时,n=1。
• 因此该厂商均衡产量为×240=120,价格p=12(美元)
• ②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函数为Qd=240一10P,P以美元计; ⑧厂商A先进入市场,
• 随之B进入。各厂商确定产量时认为另一厂商会保持产量 不变。试求:
• (1)均衡时各厂商的产量和价格为多少? • (2)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相比,该产量和价格如何? • (3)各厂商取得利润若干?该利润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
所以会有个 2
0
90
90
Q 150,0
• 当Q=200,P=60,消费者剩余为: CS=∫上端200下端0(100-0.2Q)dQ-PQ= 4000 4000如何求出来的?中间的d什么意思?
• 不定积分∫(100-0.2Q)dQ=100Q-0.1Q^2
所以根据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b(上限)∫a(下限)f(x)dx=F(b)-F(a)
• 利润为:=PQ-TC=182.25。
• (b)对于厂商1而言,其利润函数为:
1=PQ1-TC1=(30-Q1-Q2)Q1-3Q1
• 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Q11 =27-Q2-2Q1=0
Q1=
27-Q2 2
• 解得厂商1的反应函数为:
①
• 对于厂 2=商P2Q而2-言T,C2其=(利3润0-函Q数1-为Q2):Q2-6Q2
消费者剩余就是p=120和q=1501/2p两条线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面积=0.5*长*宽 所以会有个 0.5 所以根据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b(上限)∫a(下限)f(x)dx=F(b)-F(a)
把上限和下限分别代入就可以求得, 这个积分的结果
需求函数为Q=400-2P,当价格为 150美元时的消费者剩余是多少
提问者评价 恩,答案是对的,是指所有可能的价格与150之差的和?老师太逊,我都是自学,后天考试,哭死。谢谢了
需求函数为P=300-2Q,当价格为 120元时的消费者剩余是
P
300
180
P=300-2Q,P=120时, 120 Q=90, 如图:300-120=180; 求三角形的面积
0,300
三角形面积= 1 *180*90
P
完全垄断导致消费者剩余损失,
A
消费者剩余损失
为PeSRPm。
Pm Pe
O
净损失 R
K
S MC
E
D
MR
Qm Qe Q
垄断厂商以较高Pm销售Qm,比 以Pe销售Qm多获PeKRPm收益。
损失三角形ESK,是以完全竞争 价格出售(Qe—Qm) 产量时原本可 获得的额外利润。
垄断造成厂商收益增加相当于 PeKRPm减去ESK。
P0
市场的底价
企业的成本或 底价
O
MR Q0
均衡点MR=MC Q
需
d(AR)
求
线
Q
2 下图是某垄断厂商的长期成本曲线、需求曲线和收益曲线。 试在图中标出:
(1)长期均衡时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 (2)长期均衡时代表最优生产规模的SAC曲线和SMC曲线
(3)长期均衡时的利润量。
• .假设:①只有A、B两个寡头垄断厂商出售同质且生产 成本为零的产品;
“主达化讨农非国。论义民法 家 :、 保在如者高纳 守”内曾某的歌,粹 ,移部有些收星在民的的主舍社入、其、反议义不会。名特种全论、得案他主殊族球:发热例们持才中属人 能, 于、 的社 非运 领会 竞动 域中 争明 里有 性星 ,少 的、 成数 群技 为幸 体术 冠运 ,革 军由或导别扫愿儿 对新 一于非致称地意, 工者 类各货的为工干拥 资、 的有 的股胜种 币 工 补 资 。独反市者工因资偿再吸书书为中为特应中,中中革华了种素补性高引的程的获自自命崛有的的偿差,力才度投得有有读起个吸不率异也问能低机极黄颜书而好,。引同的。有题金如、读工力而判不。屋玉为书作、
• 如有更多厂商进入,则各厂商的均衡产量越小, 总产量越接近于240,价格则越低。
• 一垄断厂商以常数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AC=MC=3生产。 该垄断者面临以下市场需求曲线:Q=30-P。
• (a)计算该垄断者的利润最大化价格和产量,并计算出 其利润为多少。
• (b)假设第二个厂商加入该市场,两厂商形成古诺 (Cournot)竞争。记Q1为第一个厂商的产量,Q2为第二 个厂商的产量。现在市场需求函数为Q1+Q2=30-P。设 第一个厂商的边际成本仍为3,第二个厂商的边际成本为6。 试求各厂商的反应曲线。
2=PQ2-TC2=13 7-6 7=49
• (d)古诺竞争时的总产量比第一个厂商作 为垄断者时的产量要高的原因在于:古诺 竞争时,存在着两个厂商,每个厂商不仅 要考虑自己的生产决策,还要考虑对手的 决策对自己的影响,两者对产量进行竞争, 两个厂商对市场的垄断势力都比单独一个 厂商控制市场时要小,所以其产量比第一 个厂商控制市场时产量要高。这其实是寡 头垄断与完全垄断效率的区别。
炕头。中国工资地区
差异,市场进入壁垒
高楼清洁工工资高,是
是好是坏。
因为风险大。工作技能更加熟练,供每个
六、在生产要素市场上,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是 什么?证明你的结论?
• 08.ppt
七(正确画出SAC与LAC切点,正确画出SMC与LMC交点,正确画出SAC最低点,)
LMC P
SMC
E
SAC
LAC
把上限和下限分别代入就可以求得,这个积分的 结果是16000
• 若需求函数为Q=400-2P,当价格为150美 元时的消费者剩余是 ( )
• A.2500单位 B.5000单位 C.7500单位 D.17500单位
二、垄断造成的净损失
完全竞争消费者剩余为Pe SA;
完全垄断消费者剩余为PmRA。
•劳动的需求曲线 –由于要素的边际生产力递减和产品的边际收益递减,要素的市场需求曲 线通常向右下方倾斜。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也不例外。 –任何厂商都不可能形成对一般劳动的垄断需求,因此不存在劳动的买方 垄断市场,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存在且向右下倾斜。
•劳动的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曲线综合起来,即可决定均衡工资水平。
• (3)厂商πA=TRA—TCA=PQA=8 ×80= 640(美元)
• 同样可求得πB=640(美元) • 完全竞争时,πA=PQA=0 • 完全垄断时,πA=pQA=12×120=1440(美元) • (4)再有一厂商进入该行业时,QA=QB=QC
=×240=60,总产量Q=QA+QB+QC=180, 将Q=180代入需求函数,得P=(240-180)÷10 =6(美元)
垄断存在净损失ESR 。
三、一个社会要达到最高经济效率,得到最 大的经济福利,必须?见ppt10 最优状态及条件?
MRS
A XY
MRS
B XY
MRTS
C LK
MRTS
D LK
MRSXY MRTXY
四、劳动的市场供给曲线和均衡工资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