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慕田峪观云海
瑞金市第一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慕田峪观云海课后练习北京版
3、“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
从“每天"一词,你体会到什么?老人主动做听众,这是对我练习琴技的一种无言的督促。此时,年轻人的心情会有怎样的变化?(我由懊恼羞愧变得有了几分信心。)从一开始的灰心,到现在有了信心,这是一个多么大的转变啊!这正是由于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
2、老人的表情动作。
老人诗一般的语言是对我有声的鼓励,那么她作为我唯一的听众时所流露出平静的眼神是对我无声的支持。“老人平静地望着我"这在文中是第三次出现。从相识的第一天起,老人就一直平静地望着“我"拉琴.从她的眼神里“我”读出了什么?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进行品读,谈谈自己的感受。
A.上下B。左右C.全包围
7.慕田峪长城是在什么时候修建的?()
A。明代B。元代
8.下列词语互为近义词的一项是()
A.困难-—艰难B。贪婪—-知足
9.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Hale Waihona Puke A。慕田峡绚丽波涛B。蜿蜒谜离茫茫
C。远眺温馨倩影
10。()人心脾
A。沁B.心
11.平高远()
A。眺B.跳
12.“指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是形容以下哪个词的()
A.目光短浅B.目不暇接
13.以下哪个是“一望无际"的正确解释()
A。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B。只看一眼没有边
14。平高远()
A。朓B.眺
15.根据课文,云雾渐渐淡了,对面的()在一线蓝天的映衬下,格外隽秀
A.桥洞B。山峰
8、慕田峪观云海(共5篇)
8、慕田峪观云海(共5篇)第一篇:8、慕田峪观云海8、《慕田峪观云海》【教学目标】:1.认读8个字,读准字音。
2.朗读课文,能说出作者在慕田峪长城的所见所闻。
3.摘录文中描写云海的词语或句子并读一读。
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4.了解课文中描写的云海的千姿百态,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教学过程】:一、朗读课文,正确、流利。
二、预习反馈,扫清障碍1.交流不易读准的字、词语字音——自主汇报2.结合语句说说“扑朔迷离,弥散”的意思——结合语境理解词义三、整体感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写什么1.自由读课文,想想这是一篇写什么的课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可抓住文章重点内容即把作者所见所闻所感串联在一起概括)四、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领悟写作方法。
(看到的---想到的)1、默读课文,抓住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云海行态的语句,体会作者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描述云海的行态。
感受慕田峪长城云海的千姿百态。
例:“那天凌晨,小雨刚刚扫过慕田峪,空气弥散着新鲜的潮意”这句话交代了登长城的天气情况,为看到神秘的云海埋下伏笔。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排比句,运用动词“撕开、衔在一起、塑成”描写山风,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云海的千姿百态。
2、追问:从作者的想象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默读第三自然段,画一画,哪几句是作者的所想?作者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了解由慕田峪想到黄山,再由黄山想到祖国辽阔的土地后所表达的心声和赞美之情)3、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慕田峪长城的所见所闻4、本文语言优美词汇丰富,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积累。
使学生能找出课文中描写云海的词语或句子,摘录下来。
五、回归整体,感受作者根据云海的变化连段成篇的写作方法第二篇:北京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慕田峪观云海》教学设计北京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慕田峪观云海》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读本课字。
能力目标:默读课文,能够说出作者在慕田峪的所见所闻。
8慕田峪观云海
抓住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
调整
导学
提升
引导交流
①看到的:登上长城后,方圆几公里的范围内聚集着千姿百态、变化无常、一片茫茫的云雾。
②想到的:“我们就像置身于缥缈虚幻的仙境里”“我被这奇妙的景观陶醉了,心潮就像那云海一样起伏不定。”
作者联想丰富,把慕田峪的古松想象成黄山的迎客松,……在写景中,还加进了二郎神“一旦是的”传说,更增添了云雾中慕田峪长城的神秘色彩。
学生对课文内容在读中能感悟体会到云海的奇妙,但会缺乏感性上的认识,应引导学生多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描写云海的千姿百态,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读中理解感悟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云海的千姿百态,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读中理解感悟
课前对学生的要求包括需要预习的内容,考虑的问题,调查、研究、收集的资料等。
设计意图、依据
自学
检测
同学们,你们去过慕田峪吗?谁来介绍介绍。
指名介绍
图片
揭示课题
按自然段读课文,看看是否读正确流利。
按自然段读课文
课本
正确朗读课文
调整
互学
质疑
小声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为什么这样分?
读文并思考
课本
理清课文结构
2、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画出描写云海的语句,读一读。
1把感受到的云海的美读出来。
2看图片欣赏,与黄山云海对比。
ppt
读中理解欣赏美,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太阳出来后什么样
齐读6、7段
ppt
读中比较,欣赏。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慕田峪观云海》教案
找一找描写云海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云海的美。
作业:
1、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2、抄写描写云海的句子。
板书设计:
慕田峪观云海
看到的:
想到的
课后所感:
学生对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体会到云海的奇妙,但缺乏感性上的认识,教师如果搜集一些图片,适时展示给学生会更有利于学生领悟景色的壮观、美丽。注意信息的搜集与处理。
1、自己先查字典。
2、与同桌交流。
3、集体交流:
zhè zhuàng fú fù qù yí
二、选字填空。
1、自己读一读形近字,说说区别。
2、结合词语看看组成的是什么词?
3、想一想自己先试添。
4、集体订正。
5、你还能租出其它词语吗?
三、按下面的意思写出成语。
1、读意思自己试填。
2、查词典检验所填词语是否正确。
美不胜收栩栩如生豁然开朗柳暗花明
四、给下面这段话加上适当的标点符号。
1、复习,、的不同用法。
2、自己先把文字读一读,初步读懂这段话的意思。
3、自己试着加标点。
4、集体订正,把不合适的改正过来。
五、阅读短文按后面的要求做。
1、默读短文说说短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2、小组讨论:写作顺序是什么?整理出游览顺序。
3、分小组交流
4、每组选出优胜者全班交流。
作业:一、二、三题
课后所感:
基础题型学生掌握较好,但口语交际时学生缺少方位顺序,注意引导学生语言表达有一定的条理。部分学生能有针对性地指出他人口语表达的不足。但还需加以鼓励并引导,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口语交际方法。
班级
五(1)
设计教师
总课时
2
教案内容
慕田峪观云海
初中语文单元测卷
初中语文单元测卷单元测试卷一、基础知识部分1.括号前面的一个字注音。
(2分)翩()然萌()发褶皱()潮汐()2.成词语填空。
(4)销声迹风雪途周而始草木枯耳不闻五彩斑无动于在难逃3.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1)它有原子相距很近,从而变得极为。
(2)金刚石中的碳原子被挤压得异常。
(3)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
A.细密紧密熔化 B.致密严密溶化C.致密紧密熔化 D.细密严密溶化4.列关于说明顺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于不同事物的说明,说明的目的不同,采用的内容和说明顺序要求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说明,由于说明的目的不同,采用的内容和说明的顺序要求也可不同。
B.逻辑顺序往往运用在阐释事理的说明文中,它包括的内容很多。
如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难到易、由繁到简、由局部到整体、由具体到抽象,这些往往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C.说明文的顺序一般包括逻辑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程序顺序四种。
D.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次序说明就是采用时间顺序说明。
人物生平介绍、动植物生长过程、科学观测记录、生产流程说明、民族历史陈述等等,都可采用时间顺序说明。
5.学放飞(3分)我国是多民族的大家族,各民族的歌舞美妙动人,各民族的传统节日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根据你所搜集的资料写出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或歌舞。
(两个即可)6.下列文后的横线上写一句总结性的话,要能概括短文的主要含义。
(3分)郭功甫经过杭州,带一首诗去请教苏东坡。
见苏东坡后他自己先朗读一遍,慷慨激昂,抑扬顿挫,声音宏亮。
郭读完后问苏东坡:“请看我这首诗能打几分?”苏答:“十分。
”郭心中十分得意,又请苏再详细指出哪些地方最好。
苏东坡捻须微笑说:“十分么,七分是读,三分是诗,加起来是十分啊!”苏东坡对郭功甫诗作的评说,告诉我们7.报道,某动物园的有些动物,因长期吞食游客扔给的包装食品及杂物,腹中长了结石。
这严重影响了动物的健康,管理人员不得不给它们施行手术。
慕田峪云海
慕田峪位于北京市东北的怀柔县,由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慕 田峪自古以来就是拱卫北京的军事要冲,此段长城西接北京昌平县 的居庸关,东连北京密云县的古北口,为明代所修筑,为京师北门 黄花镇的东段,自古被称为拱卫京师、皇陵的北方屏障,的重要关 口之一。被称为“危岭雄关”。在此曾发生过多次战事,其中最著 名的是明代的几次战争。
茫的白云。周围的群山时隐时现,远远望
去,宛如一个小岛出没在波涛滚滚的白浪
之间。远处的云雾洁白如雪;近处的云雾
似阵阵清烟缠绕在山腰之中。而飘忽不定
的山风,一会儿把连在一起的云撕开,一
会儿又把几块云衔在一起,一会儿又把云
塑成了各种难以名状的造型……
那云雾缭绕的山峰多么像黄山俊 秀的倩影,那挺拔苍劲的古松有多 么像黄山的迎客松……我忽然想到, 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该有多少黄 山,该有多少云海奇景啊!
倏来倏去 绚丽多彩 洁白如雪
扑朔 雪浪滚滚 千姿百态
清烟缭的云,扑朔迷离的雾,绚丽多 彩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曾 使我激动不已,久久难忘。
扑朔迷离:原指难辨雌雄的兔子,比喻辨认不清 是男是女。后来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 真相。
方圆几公里的范围内,聚集着一片茫
慕田峪观云海
8 慕田峪观云海
、
•
•
慕田峪长城群山环抱,西接居庸关,东连古北口,同八达岭一样是明代长城 的精华所在。长城起伏绵延,构筑坚固,敌楼密集,关隘险要。由于慕田峪 地处军事要塞,朱元璋命大将徐达于公元1368年在原北齐长城遗址上亲自督 造而成。 1569年抗倭名将戚继光由浙闽调至这里,重整边墙。历代名将的精雕细琢, 造就了东南峰三条长城会集顶峰大角楼的独特景观,西北高山之巅有曲折的 “牛犄角边”,似云中飘带,伸向远方。登城远眺,像巨龙奔腾的长城,气 势磅礴,大有绝壁万仞、连峰去天不盈尺之感。慕田峪不仅长城雄伟壮观, 其自然景观也独具特色,春天千树桃花万树柳,夏季满山碧波流水潺,秋来 红叶万山遍,冬装素裹白雪皑。
读句子: 而飘忽不定的山风,一会儿把连 在一起的云撕开,一会儿又把几块 云衔在一起,一会儿又把云塑成各 种难以名状的造型„„
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 儿„”说一句话吗?
那云雾缭绕的山峰多么像 黄山俊秀的倩影,那挺拔 苍劲的古松又多么像黄山 的迎客松„„ 谁能用“那„多么,那„ 多么„”说一句话呢?
自由读课文, 想一想,作者看到 什么?想到什么?
我会读:
yù shū shuò qì n
峪倐Βιβλιοθήκη 朔沁xiá qiàn xí wò
暇 倩 袭 沃
积累词汇:
暮春 云海 扑朔迷离 绚丽多彩 弥散 清馨 波涛滚滚 飘忽不定 飘渺虚幻 云雾缭绕 连绵起伏 浓淡相宜
重点词义:
倏来倏去--极快地来来去去。 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绚丽--灿烂美丽。 弥散--(光线、气体、声音等)向四处扩散。 依稀--模模糊糊。 清馨--清香。 目不暇接--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 倩影--美丽的身影。
北京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慕田峪观云海》课件2
• 西北高山之巅有曲折的“牛犄角 边”,似云中飘带,伸向远方。登 城远眺,像巨龙奔腾 的长城,气 势磅礴,大有绝壁万仞、连峰去天 不盈尺之感。慕田峪不仅长 城雄 伟壮观,其自然景观也独具特色, 春天千树桃花万树柳,夏季满山碧 波流水潺,秋来红叶万山遍,冬装 素裹白雪皑。
• 慕田峪长城有其独特的面貌:一是长 城构造有独特之处,慕田峪长城两侧 均设垛口,正关台以东的大角楼,有 长约1000米的支城,人称“秃尾巴 边”。慕田峪长城以西的一段,是著 名的“北京结”长城,有“箭扣”、 “鹰飞倒仰”等长城天险。
• 周围的群山时 隐时现,远远 望去,宛如一 个个小岛出没 在波涛滚滚的 白浪之间。
• 比喻
• 远处的云雾洁 白如雪;近处 的云雾似阵阵 清烟缠绕在山 腰之中。
• 云雾的美
• 而飘忽不定的 山风,一会儿 把连在一起的 云撕开,一会 儿又把几块云 衔在一起,一 会儿又把云塑 成了各种难以 名状的造型……
• 白色的云团在 山腰浮动,墨 绿色的山峦远 近高低,层层 叠叠,融在蓝 天白云之中, 构成了一幅浓 淡相宜的水墨 画。
• 比喻
• 我指着对面的 山峰问朋友那 是什么地方。 他说,那个地 方叫苇店。
• 苇店
• 据说,当年修 筑长城的壮举 感动了二郎神,
他在夜间挑了 • 传说
两块巨石赶来 相助。刚走到 苇店时,鸡叫 了,二郎神不 愿露其真身, 放下石头埋好 扁担就回去了。
的山坡遮盖了, • 云中见龙
而连绵起伏的长 城恰似一条巨龙, 昂首翘尾,穿云 破雾,伏在这茫 茫云海上,大有 奔腾欲飞之势。
• 烽火台上,一 缕青云正徐徐 升起,一眼望 去,真像是当 年御敌报警的 “狼烟”。
• 比喻
• 一阵轻风袭来, • 拟人
慕田峪观云海
慕田峪观云海
教学目标
认读6个字。
默读课文,能够说出作者在慕田峪的所见所闻。
摘录文中描写云海的词语或句子,并读一读。
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描写云海的千姿百态,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通读全文,做到字音准确语句通顺。
讲解个别词语的意思
请同学用“目不暇接”的词语练习说几个句子。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同桌互相读,检查反馈。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二、默读全文,独立思考:作者看到了什么?用笔标注下来。
逐个检查学生是否画正确,请同学在自然段旁批注,每一段写的是什么?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读好描写云海的
词语和句子。
引导学生体会慕田峪云海和黄山云海有什么相同之处。
请同学结合一段的内容谈自己的感受
四、激发想象:
再次朗读全文,思考:作者看到这些后想到了什么?标画。
激发想象:如果你就在这里,看到此情此景,你还会想到什么?
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五、摘抄课文中描写云海的句子。
六、体会本文的表达方法与前三篇的不同。
课后小结:请学生找一找慕田峪云海与黄山云海的相同之处时,学生不太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的内容。
因此,还应在课前请学生反复读,做到在信中,对于理解大有帮助。
慕田峪观云海阅读理解 (2)
慕田峪观云海阅读理解引言概述:慕田峪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区之一,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云海景观而闻名。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慕田峪观云海的阅读理解。
正文内容:1. 慕田峪的地理位置1.1 慕田峪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地理位置优越。
1.2 慕田峪地处山区,气候凉爽,是观云海的理想地点。
1.3 慕田峪的地势高,使得观云海的视野更加开阔。
2. 云海的形成原因2.1 慕田峪地区地势高,山脉环绕,形成了云海的理想条件。
2.2 慕田峪地区气候湿润,云层较多,有利于云海的形成。
2.3 慕田峪的地形起伏不平,使得云气在山峰间聚集,形成了壮观的云海景观。
3. 观云海的最佳时间3.1 早晨是观云海的最佳时间,此时云海较为稳定。
3.2 慕田峪的云海多出现在春季和秋季,此时气候适宜,云量较多。
3.3 天气晴朗,没有大雾或雨雾时,观云海的效果最佳。
4. 观云海的技巧4.1 选择合适的观景点,如慕田峪长城上的观云台。
4.2 注意观云海的方向,选择视野开阔的位置。
4.3 使用望远镜或相机,可以更好地观察云海的细节。
5. 云海观赏的意义5.1 云海景观壮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震撼,有助于放松身心。
5.2 云海景观是大自然的奇观,能够增加人们对自然美的认知。
5.3 观云海可以增强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对美的追求。
总结:综上所述,慕田峪观云海是一种独特的阅读理解体验。
通过了解慕田峪的地理位置和云海形成的原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云海景观的壮丽和美丽。
同时,我们还介绍了观云海的最佳时间和技巧,以及云海观赏的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慕田峪的云海景观。
慕田峪观云海读后感450个字
慕田峪观云海读后感450个字
每每去慕田峪观云海,总是被周遭浩瀚的云海和远处的北回归线所震撼。
走在
群山环绕中,好像置身另一个神奇的世界,美不胜收。
一路攀登,当登上高处,俯瞰众山点点,群山互相拱起,好似一幅画。
这里的
风光宛如瑶池仙境,有时可以看见白云的彩色变化,使人心旷神怡。
看着阴阳有致的群山,在品味着群山的芬芳中,一种静谧的情调渗透心灵,大自然的美,更增添了几分的感动。
观赏这样恢宏的美景,是一次不寻常的体验。
环绕在群山之间,观云海之时,
天似一座绿色的帐篷,地如一层大毯子,在观云海带给我们的视觉外,当吹起绵绵细雨,一股清新的空气伴随而起,让人心旷神怡,这些都是那么令人惊叹不已的体验。
深刻体会到大自然的伟大力量,在观云海的瞬间,心灵也随之得到仙般的滋润。
去过慕田峪观云海,感受到的恢宏的大自然风光,让人更加的对大自然的千变万化,以及生活的艰辛敬佩有加。
慕田峪观云海阅读理解
慕田峪观云海阅读理解引言概述:慕田峪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云海景观而闻名于世。
观云海是慕田峪的一大特色,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欣赏。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慕田峪观云海的相关知识。
正文内容:1. 慕田峪的地理环境1.1 慕田峪的位置和海拔高度慕田峪位于北京市怀柔区,地处雁荡山脉的北部,海拔高度约1000米左右。
1.2 慕田峪的气候特点慕田峪地处山区,气候凉爽,四季分明。
夏季温度适宜,冬季寒冷,是观云海的理想地点。
2. 云海的形成原因2.1 大气层中的湿度和温度云海的形成与大气层中的湿度和温度有关。
当湿度较高且温度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凝结成云层,形成云海。
2.2 地形和地势的影响慕田峪地势较高,周围山脉环绕,形成了一个天然的“云海盆地”,使得云海更容易形成。
3. 观云海的最佳时间3.1 早晨和傍晚早晨和傍晚是观云海的最佳时间段。
此时阳光较为柔和,云海的层次感和光影效果更加明显,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
3.2 阴天和雨天阴天和雨天也是观云海的好时机。
云层低压,云海更加浓郁,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4. 观云海的注意事项4.1 穿着及装备由于慕田峪地势较高,气温较低,游客应穿着舒适、保暖,并携带雨具。
4.2 交通和路线慕田峪交通便利,游客可选择公共交通或自驾前往。
在景区内,有指示牌和标识,游客可按照指示选择合适的观云海路线。
4.3 安全意识观云海时,游客要注意自身安全。
遵守景区规定,不脱离指定观景区域,避免发生意外。
5. 观云海的乐趣和意义5.1 欣赏自然美景观云海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的美景,云海层次分明,如梦如幻,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5.2 享受心灵的放松云海景观给人一种宁静和神秘的感觉,让人心灵得到放松,摆脱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烦恼。
5.3 增长知识和文化修养观云海不仅可以欣赏美景,还能了解云海形成的原因和相关知识,增加对自然的认识和文化修养。
总结:慕田峪观云海是一项令人愉悦的活动,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慕田峪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云海形成的原因以及观云海的最佳时间和注意事项。
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七——课外阅读(含答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七——课外阅读总分:100分(一) .人类通过自然界中的生物得到启示,发明了许多东西。
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
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
30年后,由于飞机速度的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以至于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
过了好久,人类才从蜻蜓那里找到了预防这类事故的办法。
原来,每只蜻蜓翅膀的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所在。
飞机设计师吸取了这一教训,注意研究苍蝇、蚊子等动物的飞行特点,制造出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此外,人类模仿袋鼠造出了会跳的越野车,模仿某些贝壳制成了坦克。
自然界的各种生物使人们得到了启迪,成为人类的好“老师”。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4分)启示——()模仿——()2.给短文拟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3分)3.短文中提到了不少人类的“老师”。
人类通过模仿、、等,分别发明创造了、、。
(6分)4.短文重点介绍了的发展过程,人类分别从、、等动物身上受到启示,才造出各种。
(6分)(二)世界上最小的鸟——蜂鸟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想象世上( )有黄蜂大小的鸟,它就是蜂鸟。
至今,鸟类学家已经先后发现300多种蜂鸟。
它们之中体形最大的巨蜂鸟,体长也才约20厘米,体重约20克。
而大部分蜂鸟的大小就和一只大黄蜂差不多,它们的窝只有樱桃大,蛋则小得像一粒豌豆。
鸟类学家还发现:蜂鸟不仅体形小得像蜂,而且它们的主要食物和取食方式也跟蜂相似。
蜂鸟有高超的飞行本领,能停留在空中,把像管子一样又细又长的嘴插进花蕊去吸食花蜜。
它们吸花蜜时,也能帮植物传播花粉。
蜂鸟真不愧为“鸟中之蜂”。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2分)果然竟然突然忽然2.短文第2自然段主要写了蜂鸟,第3自然段主要写了蜂鸟的。
(4分)3.根据短文内容填写下面的“蜂鸟备忘录”。
(7分)种类:多种体形:最大的体长约,体重约,大部分蜂鸟的大小和差不多。
慕田峪观云海阅读理解
慕田峪观云海
那天凌晨,小雨刚刚扫过慕田峪,空气中弥散着新鲜的潮意。
我与朋友沿着登城步道拾级而上,阵阵雾气迎面扑来,愈往高,雾愈浓。
雾气中依稀伴着清馨的花香,沁人心脾。
我们登上了长城,凭高远眺。
方圆几公里的范围内,聚集着一片茫茫的白云。
周围的群山时隐时现,远远望去,宛如一个个小岛。
云海与山峦相接,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慕田峪上,仿佛给这座古老的长城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云海在山间翻滚,像是一片无垠的海洋,让人感到无比的宁静和壮丽。
站在长城上,我仿佛置身于一幅壮美的画卷中。
云海在脚下翻滚,山峦在远方起伏,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那么壮丽。
这一刻,我仿佛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也感受到了人类文明的伟大和自豪。
此时此刻,所有的烦恼和忧虑都消散于无形。
心中只剩下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受着空气中清新的气息,心中充满了感激和喜悦。
慕田峪观云海让我领略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也让我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地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也会更加关注大自然和环境的变化。
因为我知道,只有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意义。
8、慕田峪观云海
8*慕田峪观云海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写景的略读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作者在慕田峪长城看到的云海。
作者感到,这里的云海很像黄山的云海,并发出“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该有多少黄山,该有多少云海奇景啊”这样的感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课文描写的云海千姿百态,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学生分析:在课前与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到,班上有几名学生同家长去过慕田峪长城游玩,但没有观过其云海。
教师可从网上下载一些有关云海的图片,课上适时展示,用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设计理念:本文语言优美,教学中通过设计各种形式的读,使学生能找出课文中描写云海的句子,再看图的基础上,受到美的感染,从而与作者产生共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板书:慕田峪提问:那些同学去过慕田峪?把你的所见所闻给同学们介绍一下?(生介绍)再板书:观云海看来大家还没有机会观看到慕田峪长城的云海,今天,我们有幸随本课的作者刘兴一起去慕田峪观云海。
二、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要求:不认识的字看课后生字表。
读不好的句段反复读一读,努力做到读正确流利。
2、检查。
(1)读一读课后的词语并组词。
(2)读一读本课的四字词语。
倏来倏去扑朔迷离绚丽多彩难以名状千姿百态目不暇接沁人心脾缥缈虚幻云雾缭绕昂首翘尾蜿蜒如带连绵起伏(3)分自然段读课文。
三、汇报交流。
自学提示:哪个自然段的描写深深吸引了你?反复的有滋有味的读一读,边读边随着作者的描写展开想象。
集体交流:(依学生发言顺序学习)重点:第二自然段学生读文后,提问:作者是在哪里观云海的?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的?教师范读,学生闭眼想象。
学生练读,展示读。
(教师用语言激励学生读的兴趣。
例:听了他的朗读,我们仿佛就站在长城上,眼前云雾缭绕,……)第三自然段学生读文后,质疑:课文是写慕田峪的云海,为什么又提到黄山的云海?小组交流,指名回答。
作者还想到了什么?从老师的朗读中你们听出了什么?(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再读课文,思考:作者写观云海所见到的景物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在文中标出表明这一顺序的语句。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慕田峪观云海》教案北京版(2021-2022学年)
8*慕田峪观云海教学目标:1.认读6个字。
2.默读课文,能说出作者在慕田峪长城所见所想。
3。
摘录文中描写云海的词语或句子,并读一读.4。
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教学重点:了解课文描写云海的千姿百态,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慕田峪的图片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去过慕田峪长城吗?见过慕田峪长城的云海吗?放图片,说说你看完图片后有什么感受?今天我们一同去慕田峪观云海。
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1。
自读课文,自学字词,注意读音正确。
并思考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2.同桌互读,纠正读音,并说一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指名读,思考课文分为几部分?三、理解课文内容。
1.我们随着作者一同来到了慕田峪长城,意外地看到了像黄山那样的云海,游黄山时,给你的感觉是什么?(展示有关云海的图片)2.这迷人的景象使人激动不已,久久难忘,我们来到慕田峪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边默读边画一画,可作简单批注。
(1)读第二自然段抓住描写云海的语句,具体描述云海的形态,在描述中感受慕田峪长城云海的千姿百态,像置身于缥缈虚幻的仙境里。
想象画面。
语言表达.(2)读第三自然段由慕田峪长城想到黄山,由黄山想到祖国辽阔的土地。
体会作者对慕田峪云海的赞美,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祖国河山的赞美.3。
课文中还写了什么?谈谈你的感受。
四、小结本课写作方法.本课是怎样连段成篇的?比较本单元四篇文章连段成篇的方法的异同.五、词语积累。
抄写描写云海的词语和句子或文中优美、生动、形象的词句,然后有语气地读一读.板书设计: 8*慕田峪观云海ﻬ千姿百态赞美ﻬ。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外阅读练习
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外阅读练习(一)海蚀奇观祖国的宝岛台湾四面环海,就像一扇芭蕉叶斜铺在碧波万顷的海面上。
海水常年拍击海岸,土崩沙流,岩石裸露。
岩石又经海水千百年的拍击侵蚀,便形成造型各异的嶙峋怪石。
这便是海蚀奇观。
台湾的野柳海蚀奇景,更是地理学家称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岩景观,令人赞叹不已。
这里有一片长2500米,宽200米的海崖。
被海水浸蚀而风化的崖石千姿百态,有的像塔,有的像楼。
假若看成动物造型,那真是说啥像啥,任你比方,由你命名。
被海水浸蚀而成的崖洞和岩桥,更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吸引人们去探幽寻奇。
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片排列有序的蘑菇石林。
远远看去,180多座蘑菇崖,就像从西安地下发掘出来的兵马俑,有方有块排列在海边。
然而,蘑菇石柱又比兵马俑高大,一般都在2.3米,最高的达到3.5米,头部直径达1.3米,真像是一个个魁梧的海防将士,在这里定位站岗,威武无比。
一座叫“女王石”的奇特石柱,与众不同,是游客争先在此留影的景点。
她头戴皇宫帽,鼻高眼大,抿嘴,圆脸,细长脖,筒裙直盖脚盘,人物造型各部分匀称,神情仪态栩栩如生。
脖子上一圈粒粒可数的石珠,在阳光下熠熠闪光,看了都说是银色的项圈,为她增添了几分文雅与俏丽。
它好像是位不愿被封闭在宫墙里的美丽的公主,偷偷出宫观看将士操练而且看得那么专注入神。
野柳海蚀奇观的形成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
这里的一切是那样的神奇,那样的令人陶醉,前来参观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
1.解释下面的词语。
(4分)海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裸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下面句子,是比喻句的打“√”。
(3分)(1)祖国的宝岛台湾四面环海,就像一扇芭蕉叶斜铺在碧波万顷的海面上。
( )(2)一片排列有序的蘑菇石林,就像从西安地下发掘而来的兵马俑。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看图片欣赏,与黄山云海对比。
ppt
读中理解欣赏美,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太阳出来后什么样
齐读6、7段
ppt
读中比较,欣赏。
调整。
达标
测评
1照样子写词语
千姿百态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风景如画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层层叠叠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②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作用
使用方式
占用时间
板书设计
8慕田峪观云海
看到千姿百态、变化无常
课堂教学设计
学科名称:语文
授课班级:
教师姓名:王冬梅
设计时间:2013、7
杨镇中心小学校
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8慕田峪观云海
所属章节
第二单元
授课班级
授课时数
第一课时
设计者
王冬梅
使用者
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教学内容概述,知识点的划分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这是一篇写景的略读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作者在慕田峪长城看到的云海。作者感到,这里的云海很像黄山的云海,并发出“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该有多少黄山,该有多少云海奇景啊”这样的感叹。
本节(课)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读6个字。
2、默读课文,能说出作者在慕田峪长城所见所闻。
3、摘录文中描写云海的词语或句子,并读一读。
4、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学习者特征分析重点填写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有影响的心理状态、知识结构特点和学习准备情况,作为解决教学重点、难点,选择教学策略,设计课堂教学过程的依据。如果设计的教学活动是在信息化环境下进行的,还需要分析学生现在所具备的信息素养状况,以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1按要求预习课文。
2搜集一些“云海”的图片,适时展示给学生会有利于学生领悟景色的壮观、美丽。
教学媒体(资源)选择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想到黄山、祖国
教学策略的阐述(√)
课型
□√新授课□练习课□实验(实践)课□复习课□讲评课
学习(教学)模式
□传递接受模式□探究发现模式√□问题解决模式√□自主体验模式
学习活动方式
□集体化学习√□个别化学习√□合作式学习□协作式学习
课堂教学结构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
的作用和运用
设计意图、依据
自学
检测
同学们,你们去过慕田峪吗?谁来介绍介绍。
指名介绍
图片
揭示课题
按自然段读课文,看看是否读正确流利。
按自然段读课文
课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正确朗读课文
调整
互学
质疑
小声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为什么这样分?
读文并思考
课本
理清课文结构
2、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画出描写云海的语句,读一读。
学生对课文内容在读中能感悟体会到云海的奇妙,但会缺乏感性上的认识,应引导学生多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
教学重点和难点
项目
内容
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描写云海的千姿百态,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读中理解感悟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云海的千姿百态,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读中理解感悟
课前对学生的要求包括需要预习的内容,考虑的问题,调查、研究、收集的资料等。
阅读理解
调整
自学
引导
找出课文中描写云海的词语和句子,读一读,抄一抄,背一背。
按要求摘抄
课本
语言积累
调整
个性化教学
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所做的调整:
为需要帮助的学生所做的调整:
形成性检测
知识点
检 测 题的 内容
词语积累
“检测”1题
修辞、整体感知
“检测”2题
形成性评价本栏在每节课后必须及时填写。
教学反思、总结需要时填写。
默读画句子
抓住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
调整
导学
提升
引导交流
①看到的:登上长城后,方圆几公里的范围内聚集着千姿百态、变化无常、一片茫茫的云雾。
②想到的:“我们就像置身于缥缈虚幻的仙境里”“我被这奇妙的景观陶醉了,心潮就像那云海一样起伏不定。”
作者联想丰富,把慕田峪的古松想象成黄山的迎客松,……在写景中,还加进了二郎神“一旦是的”传说,更增添了云雾中慕田峪长城的神秘色彩。
2结合课文来判断。
(1)《慕田峪观云海》是一篇写景的文章。( )
(2)“暇”的音序是“x”( )
(3)“而飘忽不定的山风,一会儿把连在一起的云撕开,一会儿又把几块云衔在一起,一会儿又把云塑成了各种难以名状的造型……真是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这是一个既含有排比又含有拟人的修辞方法的句子。( )
词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