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课件

合集下载

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一章课件

无机及分析化学 第一章课件

2、相:体系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一 部分称为相
(1)单相体系(均相体系):只有一个相的体系
(2)多相体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的体系
粗分散系 多相体系 胶体分散系
分 散 系
分子、离子分散系——单相体系
1-2-2 稀溶液的通性—依数性(colligative properties )
稀溶液的蒸气压、沸点、凝固点和渗透压等
P PB B
*

P PB P PB 1 B PB A
* * *
P—溶液的蒸气压 ,PB*—纯溶剂的蒸气压, χB—溶剂的摩尔分数, χA—溶质的摩尔分数
拉乌尔定律:一定温度下,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与溶质的摩尔分数成正比。(此定律只适用于稀溶 液,溶液越稀,越符合定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PV nRT m M
R的取值(与P、V、T的单位有关)
R 8 . 314 J mol
1
RT
K
1
( Pa m
1
3
mol
1
K
1
, KPa L mol
1
K
1
)
0 . 08206 atm L mol
62360 mmHg ml mol
渗透。可用于海水淡化、工业废水及污水处理、溶液的浓缩等 方面。
范特霍夫(Van`t Hoff)综合实验结果,指出: V nRT
cRT
对很பைடு நூலகம்的溶液,
bRT
1-3 胶体溶液 colloid
1-3-1 溶胶的制备
1、分散法 研磨法、超声波法、胶溶法、电弧法 2、凝聚法 物理凝聚法、化学凝聚法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件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件
二、质量摩尔浓度 (molality )
定义:
单位质量的溶剂中含有溶质B的物质的量 ,用 符号bB表示,单位是mol· -1 。 kg
bB = nB/mA
1-3 溶液的浓度
三、摩尔分数 (mole fraction )
定义:
混合系统(溶液)中某组分B的物质的量占全部 系统(溶液)的物质的量的分数,用符号xB表示, 量纲是1。
1-3 溶液的浓度
一、物质的量浓度 (amount-of-substance concentration)
定义:
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用符号 cB表示,单位是mol· -1或mol· -3。 L dm
cB = nB/V
注意: 使用物质的量单位mol时,要指明物质的 基本单元。
1-3 溶液的浓度
1-4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n(NaCl) 0.0542mol x(NaCl) = = = 0.10 n(NaCl) + n(H 2O) 0.0542mol + 0.491mol x(H 2O) =1- x(NaCl) =1- 0.10 = 0.90
1-4 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二、溶液的凝固点下降 三、溶液的沸点上升 四、溶液的渗透压
(3) NaCl饱和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为:
NaCl物质的量 3.173g / 58.44g mol-1 b(NaCl) = = = 6.14mol kg-1 H2O的质量 (12.003-3.173) 10-3kg
(4)NaCl饱和溶液中
n(NaCl) = 3.173g / 58.44g mol-1 = 0.0542mol n(H 2O) = (12.003-3.173)g /18g mol-1 = 0.491mol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件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件

酸碱反应
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的中和 反应,生成盐和水。
沉淀反应
沉淀反应是指溶液中的离子结合 成难溶于水的沉淀,从溶液中析 出的过程。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数的概念
氧化数是表示原子或分子氧化态的数 值,用于表示原子或分子在氧化还原 反应中的得失电子数。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电子转移的反应, 其中氧化剂获得电子,还原剂失去电 子。
气体为参考态。
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原理
1 2
反应速率的概念
反应速率是描述化学反应快慢的物理量,单位为 摩尔每升每秒(mol/L·s)。
反应速率方程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可以用反应速率方 程来表示。
3
活化能的概念
活化能是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物理量,单位 为焦耳每摩尔(J/mol)。
酸碱反应与沉淀反应
04 无机化合物的分类与性质
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金属元素概述
金属元素是具有金属光泽、导电、导热性能良好 的元素,通常在周期表中占据一定的位置。
金属单质
金属单质具有金属键合,表现出良好的导电、导 热和延展性。
金属化合物
金属化合物种类繁多,包括氧化物、硫化物、卤 化物等,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杂化合物。
配合物的结构
02
配合物的结构通常由中心原子或离子和配位体组成,配位体通
过配位键与中心原子或离子结合。
簇合物的结构
03
簇合物是由多个原子或离子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复杂化合物,
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
05 分析化学简介
分析化学的定义与任务
总结词
分析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学科,其任务是通过实验手段获 取物质的化学信息。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件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件

28
顺磁性物质产生磁矩的大小,可以由实验间接测定。根据 磁化率的测定结果,可以按下式算出有些分子中未成对电子数 的多少:
m n(n 2)
式中μ m 为实验求得的磁矩(单位玻尔磁子B.M.),n为未 成对电子数。当己知的数值后,可用上式求得未成对电子数n。
该式对第一过渡系列的元素比较适用。
(或减去阳离子失去的电子数);电子对数=(分子或离子中 的价电子总数)/2。
37
(2)中心原子价电子层中的电子对倾向于分离得尽可能远一 些,使彼此间的相互排斥力最小。
例如,在二氯化铍分子中,中心铍原子的价电子层中共有 4个价电子(铍原子有2个,两个氯原子各提供1个),因此 BeCl2分子的构型应是直线型。
1、分子轨道(molecular orbital) 在分子中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就叫分子轨道,也可以用相应
的波函数ψ来描述。
分子轨道中用σ、л……等来表示分子轨道的名称。
2、分子轨道的形成
分子轨道由原子轨道组合而成。原子轨道在组成分子轨道时 的三条原则:对称性匹配原则、最大重叠原则和能量近似原则。
16
Cl—Be—Cl
38
(3)相邻电子对之间斥力大小的顺序为: 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孤电子对―成键电子对 >成键电子对-成键电子对 (4)如果分子中有双键、叁键等多重键时,上述理论亦可适 用,即将双键的两对电子和叁键的三对电子作为一个单键来处 理。
例如CO2分子中,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之间各有一个双键, 但此双键仍作为一个单键处理。因为这两组电子分布在碳原子
①H沿着x轴方向接近Cl,形成稳定的共价键; ②H向Cl接近时偏离了x方向,轨道间的重叠较小,结合不稳定,H有向x 轴方向移动的倾向; ③H沿z轴方向接近Cl原子,两个原子轨道间不发生有效重叠,因而H与 Cl在这个方向不能结合形成HCl分子。

无机及分析化学[全]ppt课件

无机及分析化学[全]ppt课件
47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反渗透膜孔径小至纳米级,在一定的压力下,H2O分子可以通过膜,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 有机物、胶体、细菌、病毒等杂质无法通过膜,从而使可以透过的纯水和无法透过的浓缩水严格区分
开来。
p
p >
淡水
盐水
48
反渗透法净化水
【例】海水在298K时的渗透压为1479kPa,采用反渗透法制取纯水,试确定用1000cm3的海水通 过只能使水透过的半透膜,提取100cm3的纯水,所需要的最小外加压力是多少?
溶液的凝固点Tf总是低于纯溶剂的凝固点Tf* 。 原因: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36
溶液的凝固点下降的原因: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溶剂 的凝 固点 下降 示意 图
pº (kPa)
p
0.6105
△p
纯水A'
B'溶液
A
B
△Tf
37
Tf Tf*(273K)
373K
T
小结:
溶液的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的原因都是溶液的蒸气压下降。而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服 从拉乌尔定律,那么这两种特性也服从拉乌尔定律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 △Tb=Kb× b(B) △Tf=Kf× b(B)
38
1.3.1.4 溶液的渗透压
39
渗透作用产生的条件: •半透膜存在; •膜两侧溶液的浓度不相等。
40
半透膜的作用:只许溶剂分子通过,溶质分子不能通过。 初始:溶剂分子扩散速度 V纯水 > V糖水
渗透: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自动单向扩散的过程称为渗透。当v纯水 = v糖水渗透停止。 糖水溶液增高的这部分水的静压力就是糖水溶液的渗透压。
10
1.1.9 质量分数

无机及分析化学-PPT课件精选全文

无机及分析化学-PPT课件精选全文

溶液的浓度 0.02080 mol/L
四位有效数字
溶液的浓度 0.10 mol/L
二位有效数字
被测物含量 56.12%
四位有效数字
平衡常数 K=1.8x10
二位有效数字
pH值(注) 12.08
二位有效数字
pH值
5.1
一位有效数字
注:
考虑pH值的有效数字时,因为pH值是氢离子浓度 的负对数,所以pH值的有效数字位数只考虑小数点后 数字个数,小数点前面的数字不是有效数字,因为它实 际上只反映了氢离子浓度的数量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Chem-is-try
化学在21世纪焕发着新的青春
20世纪化学的标志性成果 1. 合成氨技术 2.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纤维。 3.药物的发明
化学发展的现状( 21世纪)
化学和其他学科交叉,形成了许多新兴学科:
如地球化学、环境化学、化学生物学、药物化学等 化学已经成为生命、农业、医学、材料、环境等学科 的基础。
(±0.2)+(±0.0002)≈±0.2
所以计算结果的正确表示应为 36.5 。有效数字36.5 正好 与0.2的绝对误差相匹配。
(2)乘除法 例如,以下三个有效数字进行乘除法运算时 0.024×8.156 12.576 =0.015564885…… 因为每个数据的最后一位数字均为可疑数字,若最后一位有1
在有效数字中,数字“0”具有双重意义:(1)作为普通 数字使用,它是有效数字;(2)只起定位作用,它不是有效 数字。
例如,测得以下数据:
试剂的体积 12mL (量筒量取)
二位有效数字
试样的质量 0.6283g (分析天平称取) 四位有效数字
滴定液体积 23.58mL (滴定管读取) 四位有效数字

(2024年)大学课件无机及分析化学

(2024年)大学课件无机及分析化学
26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07
实验技能培养与实践操作演示
2024/3/26
27
实验安全知识及仪器使用注意事项
实验安全知识
实验室常见危险源识别与应对措施
2024/3/26
化学品的分类、储存和处理规范
28
实验安全知识及仪器使用注意事项
实验废弃物的处理和环保要求
2024/3/26
17
化学平衡及移动原理
化学平衡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 变,达到动态平衡状态。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包括温度、压力、浓度和催化剂等。其中,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最为显著, 升高温度通常会使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2024/3/26
18
05
分析化学基础与方法
分子晶体的特点
低熔点、硬度小、具有挥发性、导电性差(固态和液态)、溶解 性(在水中难溶解,易溶于有机溶剂)。
分子晶体的结构
分子晶体中,分子间通过范德华力相互吸引,构成晶体。
13
金属键与金属晶体
金属键的形成
通过金属原子间自由电子的共享形成金属键。
金属晶体的特点
高熔点、硬度大、延展性好、导电性好(固态和液态)、具有金属光泽。
合成反应
分解反应
两种或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化 学反应,如燃烧、酸碱中和等。
一种化合物在特定条件下分解成两种或多 种较简单的单质或化合物的反应,如电解 、加热分解等。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 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金属与酸、 金属氧化物与碳的反应等。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件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件
动量 能量
E=hv P=h/λ h=6.626 ×10-34 J·s
任何运动物体都有波动性,宏观物体只是由 于质量太大而导致波长太短无法显示出来 !
h h λ= = p mu
证实: 证实:电子衍射实验
1927年,Davisson和Germer实验: 年 实验: 和 实验 微粒波的强度反 映了粒子在该处出 现概率密度的大小
415nm 435nm 487nm
电子束
电子束
660nm
1 1 n = R( 2 ) 2 n1 n2 式中, 为常数 为常数, 必须是正整数且n 式中,R为常数,n1、n2必须是正整数且 1<n2
氢原子光谱示意图
氢原子光谱特征: 氢原子光谱特征 不连续的,线状的(可见区:4条)
线状光谱(连续) 带状光谱(连续) 线状光谱(连续)、带状光谱(连续)
(1)假设 )
核外电子不能沿任意轨道运动,而只能在确 定半径和能量的轨道上运动; 正常情况下,原子中电子尽可能处在离核最 近的轨道上运动,此时能量最低 — 原子处 于基态(最低能级n1=1)。当原子受到辐射 获得能量后,电子可跃迁到离核较远的轨道 上 — 原子处于激发态(较高能级n2); 电子在定轨道运动时既不吸收能量,也不辐 射能量 不同轨道的能量是不相同的,且不连续
重点
量子数的取值原则 波函数及电子云的空间图形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能级组的概念 价键理论和杂化理论 简单分子的空间构型 Nhomakorabea难点
波函数概念、能级概念 原子轨道及电子云空间图形 杂化轨道理论及分子空间构型判断
§5.1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氢原子光谱和Bohr理论 一、氢原子光谱和 理论
氢放 电管 狭缝 棱镜
l=0, 1, 2… l≥︱m︱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件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件
Fr Ra Lr Rf Db Sg Bh Hs Mt Uun Uun Uun 钫镭铹 7
镧 La Ce Pr Nd Pm Sm Eu Gd Tb Dy Ho Er Tm Yb 系镧 铈 镨 钕 钷 钐 铕 钆 铽 镝 钬 铒 铥 镱 锕 Ac Th Pa U Np Pu Am Cm Bk Cf Es Fm Md No
无机及分析化学课件.ppt
钻穿效应-外层电子能够避开其它电子的屏蔽而钻穿 到内层,在离核较近的地方出现。钻穿效应强弱顺序 为:ns>np>nd>nf
钻穿效应导致电子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出现的概 率增大,因而受到其它电子的屏蔽减少,受核的吸 引增强,响应的能级降低。钻穿效应使各电子亚层 能级的顺序为:Ens<Enp<End<Enf
[ Ar ] — 原子实, 表示 Ar 的电子结构式 1s2 2s2 2p6 3s2 3p6 同周期惰性元素的电子结构式
1) 元素周期律
元素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呈周期性变化 ,导致元素性质周期 性变化, 这就是元素周期律。
2) 元素的周期
周期的划分与能级组的划分完全一致,每个能级组都独 自对应一个周期。共有七个能级组, 所以共有七个周期。
IB IIB
Al Si P S 铝硅磷硫
K Ca Sc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Ga Ge As Se 4 钾钙钪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锌镓锗砷硒
Rb Sr Y Zr Nb Mo Tc Ru Rh Pd Ag Cd In Sn Sb Te 5 铷锶钇锆铌钼锝钌铑钯银镉铟锡锑碲
Cs Ba Lu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Po 6 铯钡镥铪钽钨铼锇铱铂金汞铊铅铋钋
(1)1s22s22p63s23p6,三周期,第0族,为A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u2Zn2-SOD
Cu2Zn2-SOD中含有两个相同的亚基,每个亚基中 含有1个铜和1个锌离子。两个亚基间通过疏水作 用缔合一起。
每个铜离子周围与4个His-ImN配位,另1配体为 水分子,形成变性四方锥构型(II型铜);
锌离子为四配位的变形四面体构型,3个His-ImN, 1个天冬氨酸的羧酸根氧原子。
哺乳动物中的必需元素 (24种,14种金属元素)
宏量结构元素:O, C, H, N, P, S 宏量矿物元素:Ca, K, Cl, Na,
Mg 微量元素:Fe, Zn, Si, F, Cu, I,
Mn, V, Se, Ni, Cr, Co, Mo 除上述元素外,另外四种元素的
必需性尚待定论:Cd, Pb, Sn, Li 人体和海洋中的元素分布更加相
肌萎性脊髓侧索硬化症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
霍金22岁时被诊断患有运动神经元疾病(俗称:渐冻人) ,导致 肌肉萎缩,全身瘫痪,目前以轮椅代步,以语音合成器与外界 沟通。
C经u退2Z行n2性-S疾OD病发,生如突A变LS而. 导致组织氧化损伤,引起神
铜锌离子之间通过一个His桥联。 在铜周围有侧链上带电荷的氨基酸残基存在,如
赖氨酸、谷氨酸、精氨酸等,与超氧负离子进入 铜部位发生歧化发应有关。 除去锌离子,酶活性不变。
H2O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
血红素(铁卟啉) 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
治疗药物
铂类抗癌药物
奥沙利铂
硒对肿瘤的防治
对不同类型恶性 肿瘤的防治;
似。
典型的必需元素缺乏症
必需元素 Mg Ca Cr Mo Mn Fe Co Ni Cu Zn F I Se
必需元素缺乏症 抽筋、肌肉疼痛 骨骼发育不良 糖尿病 细胞生长滞后、龋(骨溃疡) 不育症、骨骼发育不良 贫血、免疫系统失调 恶性贫血 生长压抑、皮炎 动脉疾病、肝脏失调 皮肤病、侏儒症 牙龋 甲状腺失调、代谢滞后 心肌炎
降低肿瘤患者放 疗、化疗毒副作 用的应用
铋类抗溃疡药物
铋的碳酸氢盐、硝酸盐、水杨酸盐、胶 体次柠檬酸盐等,以三价铋为主;
檬酸铋沉积在胃表面,防止螺旋幽门 杆菌等细菌的侵蚀。
Seleno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in human brain indicate their possible roles in Alzheimer’s disease
无机及分析化学
Inorganic & Analytical
Chemistry
参考书
无机及分析化学, 南京大学“无机 及分析化学”编写组,第三版, 高 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General Chemistry – The Essential Concepts, Raymond Chang, McGrawHill, Inc. 2008
Exploring Chemical Analysis, Daniel C. Harris,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2005
Analytical Chemistry, Gary D. Christian, John Wiley & Sons, Inc. 1994
生命必需元素及其动态平衡
如何学好这门课?
看书; 上课听讲及提问; 看幻灯片; 做习题; 答疑。
考核
课堂出勤:10% 作业成绩:20% 平时考试:10% 期中考试:30% 期末考试:30%
硒蛋白-蛋白相互作用 及其在老年痴呆症中作 用的研究
内容
绪论(1学时) 气体(1学时) 稀溶液的依数性(2学时) 化学热力学基础(5学时)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5学时) 物质结构(6学时) 氧化还原反应(4学时) 配位化学反应(2学时) 分析化学前沿与数据处理(6学时) 质子平衡与酸碱滴定(6学时) 络合滴定(6学时) 氧化还原滴定(4学时) 分光光度法简介 (4学时)
Definition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 is a disease that breaks down tissues in the nervous system (a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of unknown cause that affects the nerves responsible for movement. It is also known as motor neuron disease and Lou Gehrig's disease, after the baseball player whose career it end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