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石蜡切片心得体会
石蜡切片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石蜡切片实习,使学生掌握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了解石蜡切片技术在病理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思维能力。
二、实习时间2022年X月X日至2022年X月X日三、实习地点XX大学医学部病理实验室四、实习内容1. 实验原理石蜡切片技术是病理学、生物学等领域常用的技术之一,用于观察细胞、组织结构。
其基本原理是将组织固定、脱水、透明、包埋、切片、染色等过程,使组织结构得以清晰地展现。
2. 实验步骤(1)组织固定:取新鲜组织,用10%中性甲醛固定,4℃保存24小时。
(2)脱水:将固定后的组织放入脱水剂(如乙醇)中,逐渐提高浓度,直至组织完全脱水。
(3)透明:将脱水后的组织放入透明剂(如二甲苯)中,使组织透明。
(4)包埋:将透明后的组织放入石蜡中,使其包埋。
(5)切片:将包埋好的组织块放入切片机中,切成薄片。
(6)展片:将切片展平在载玻片上。
(7)染色:将切片放入染色液中,进行染色。
(8)封片:将染色后的切片封存于封片液中。
3. 实验结果与分析本次实习过程中,我们共制作了10张石蜡切片,其中包括肝、肾、肺等器官的组织切片。
通过对切片的观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各个器官的组织结构,如肝小叶、肾小球、肺泡等。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问题:(1)组织固定:固定时间不足或过长都会影响切片质量。
本实验中,固定时间为24小时,效果较好。
(2)脱水:脱水过程中,若脱水剂浓度过高,会导致组织过度收缩,影响切片质量。
本实验中,脱水剂浓度逐渐提高,效果较好。
(3)透明:透明过程中,若透明剂浓度过高,会导致组织过度膨胀,影响切片质量。
本实验中,透明剂浓度适中,效果较好。
(4)切片:切片厚度应控制在5-10微米之间,过厚或过薄都会影响观察效果。
本实验中,切片厚度适中,效果较好。
(5)染色:染色过程中,应根据组织类型选择合适的染色剂,以保证切片质量。
本实验中,染色效果较好。
五、实习总结通过本次石蜡切片实习,我们掌握了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了解了石蜡切片技术在病理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应用。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精巢(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石蜡切片制作的基本步骤。
2. 观察精巢组织的结构特征。
二、实验原理石蜡切片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切片技术,通过将组织固定、脱水、浸蜡、包埋、切片、染色等步骤,将组织制成切片,以便于观察组织结构。
本实验通过制作精巢组织的石蜡切片,观察其结构特征。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1. 实验器材:切片机、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酒精灯、酒精、二甲苯、苏木素染液、伊红染液、蒸馏水等。
2. 实验试剂:4%多聚甲醛固定液、无水乙醇、醇苯、二甲苯、石蜡、中性树胶等。
四、实验步骤1. 取材:取新鲜精巢组织,固定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24小时以上。
2. 脱水:将固定好的组织依次放入75%酒精、85%酒精、90%酒精、95%酒精、无水乙醇I、无水乙醇II、醇苯、二甲苯I、二甲苯II、蜡I、蜡II、蜡III中进行脱水,每个步骤处理时间为1小时。
3. 包埋:将脱好水的组织放入石蜡中,使组织完全浸没,然后放入包埋机中包埋,待石蜡凝固后取出。
4. 切片:将包埋好的组织块放入切片机中,进行切片,切片厚度为4μm。
5. 脱蜡:将切片放入二甲苯中脱蜡,每个步骤处理时间为30分钟。
6. 水化:将脱蜡后的切片依次放入无水乙醇、95%酒精、90%酒精、80%酒精、70%酒精、50%酒精中进行水化,每个步骤处理时间为5分钟。
7. 染色:将水化后的切片放入苏木素染液中染色1-2分钟,然后用自来水漂洗,再放入1%盐酸酒精分化数秒,再用自来水漂洗,最后放入1%氨水溶液返蓝1分钟,再用自来水冲洗数秒。
8. 染色:将返蓝后的切片放入伊红染液中染色1-2分钟,然后用自来水漂洗。
9. 封片:将染好的切片放入中性树胶中封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精巢组织的切片,可见其主要由生精小管和生精细胞组成。
2. 生精小管呈圆形或椭圆形,排列紧密,管壁由支持细胞和生精细胞组成。
3. 生精细胞包括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石蜡切片制作的基本步骤,并成功制作了精巢组织的石蜡切片。
组胚石蜡切片实验报告总结与反思

组胚石蜡切片实验报告总结与反思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组胚进行处理,制备出组胚石蜡切片,从而观察和研究样本的形态结构、细胞组织构成和特征等,为进一步深入探究生物学领域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二、实验步骤1. 取得样本后,首先进行去水化处理,并采用乙醇逐渐浓度递增的方式进行固定。
2. 经过固定后,将样本进行清洗,并采用甲苯和乙醇混合液进行脱脂处理。
3. 将样本放置在加热器中进行渗透处理,并采用组胚石蜡作为包埋剂将其包裹起来。
4. 经过包埋后,将样本切片并上色,最终制备出了组胚石蜡切片。
三、实验结果通过对制备出的组胚石蜡切片进行观察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 样本形态结构:我们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样本中细胞、器官等结构特征,并且能够通过显微镜等工具更加精细地观察到其细节。
2. 细胞组织构成:通过对样本进行切片和染色处理,我们能够清晰地观察到样本中的细胞结构、核仁、质粒等组成部分,并且能够对其进行分类和研究。
3. 特征分析:通过对样本进行观察和分析,我们能够得到样本的特征数据,如大小、形状、颜色等信息,并且可以将这些数据与其他实验数据进行比对和分析,从而得出更加准确的结论。
四、实验反思在本次实验中,我们成功地制备出了组胚石蜡切片,并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到了有价值的数据。
但是,在实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1. 实验操作不规范:在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同学并没有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处理,导致最终结果不太理想。
2. 设备使用不当:由于一些设备使用方法并不是很清晰,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或者损坏设备。
3. 数据收集不足:虽然我们得到了一些有价值的数据,但是在实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遗漏或者收集不足的情况,这也给后续的数据分析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总之,本次实验虽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但是我们通过实验得到了有价值的数据,并且也为我们探究生物学领域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我们需要更加认真地对待实验操作,提高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从而为科学研究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病理切片实训报告心得总结

病理切片实训报告心得总结引言病理切片实训是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观察和分析组织切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诊断各种疾病。
在完成这次实训之后,我深深感受到了病理切片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本文将从背景介绍、实训过程和感悟三个方面进行总结。
背景介绍病理切片实训是医学生在学习病理学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实践活动。
通过观察和分析组织切片,学生可以学习到不同疾病的特征和变化过程,并培养出良好的诊断能力和判断力。
这对于学生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非常重要。
实训过程在本次实训中,我首先接触到了不同类型的病理切片。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正确的使用显微镜观察切片,并通过比较正常切片和病理切片的差异来诊断疾病。
在实践过程中,我还学会了如何正确切割组织样本,并使用染色剂来增强对组织结构的观察。
除了观察切片,我还参与了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
我了解到了病理切片的制作需要严格的操作流程和高超的技术。
我们需要将组织样本固定、切割、染色、封片等一系列步骤依次进行。
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细致,一丝一毫的差错都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
在实训过程中,我还参与了与导师和同学的交流。
通过与他们的讨论,我得到了更多有关病理学和临床诊断的知识。
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解答方法也使我对所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感悟通过这次病理切片实训,我深刻认识到病理学的重要性。
病理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没有病理学的支持,临床诊断和治疗都将无法进行。
病理切片是病理学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观察和分析切片,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疾病的变化过程,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此外,病理切片实训也提醒我要谨慎和细致地对待医学实践。
无论是观察切片还是制作切片,我都必须保持高度的专注和准确性。
一丝一毫的差错都可能对结论产生影响,甚至对患者的治疗造成误导。
最后,病理切片实训还使我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实验室的工作中,我与导师和同学们紧密合作,互相支持与帮助。
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也对我的学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病理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病理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体会技术的发展不断挑战我们的智慧,而科技的发展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随着技术的发展,在病理检验中,现代医生大量采用快速石蜡切片技术来辅助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快速石蜡切片技术是一种用于病理检验的最新技术,由一种含有特殊化学物质的石蜡切片仪器组成。
它通过将患者的组织样本迅速地压入石蜡形成薄切片的方法来执行检查,这种技术节省了时间,大大提高了效率。
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病理检验过程中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比传统切片技术更快更准确,切片过程可以在一分钟内完成,而传统切片技术要花费至少三十分钟;其次,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可以提供更大的切片数量,每次可以制作多达30块薄片,而传统技术制作的薄片不超过5块。
此外,它还可以提供更精确的检查结果,和更清晰的影像,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病情。
此外,快速石蜡切片技术还可以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因为它所制作的薄片比传统技术更薄,可以比较轻松地进入患者的体内,减少对患者的创伤。
我在无论在做临床检查还是治疗时,都使用了快速石蜡切片技术。
我们经常会在快速石蜡切片技术的帮助下,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诊断,确定其是否可以接受补救治疗。
比如,有一个患者发现它的结肠中存在一些息肉,我们就可以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做检查,来判断它是否是癌变,决定后续治疗方案。
我们可以在少量创伤的情况下,根据其切片结果,给予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比较准确地评估病情,并给予有效的治疗。
总之,快速石蜡切片技术是一种新型高精密技术,可以在病理检查过程中大大提高效率,比传统技术更快更准确,提供更多的薄片,并可以更精确地判断病情。
它的出现大大改善了病理检查的效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对于治疗病症,有很大帮助。
石蜡切片实习报告心得

实习报告石蜡切片实习报告心得首先,我要感谢实验室给我提供了这次难得的石蜡切片实习机会。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石蜡切片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以下是我在实习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在实习开始前,我对石蜡切片技术的基本步骤和原理有了初步的了解。
石蜡切片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切片技术,它通过将组织样本固定、脱水、透明化、浸蜡、包埋、切片和染色等步骤,使组织细胞在石蜡中保持一定的形态和结构。
这一技术在医学、生物学和其他学科的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实习过程中,我积极参与了每一个步骤。
首先,我们使用了福尔马林溶液对组织样本进行固定,使细胞结构得以保存。
接着,通过酒精梯度脱水和透明化处理,使组织样本更加清晰。
然后,将组织样本浸入石蜡中进行包埋,并在切片机上进行切片。
在切片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调整切片厚度、速度等参数,以获得理想的切片效果。
最后,使用染色剂对切片进行染色,以便观察细胞结构和类型。
在实习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石蜡切片技术的难点和重要性。
石蜡切片技术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显微观察和研究。
例如,切片厚度的不均匀会影响到细胞的观察效果,染色剂的选择和浓度会影响到细胞结构的显色效果。
因此,在进行石蜡切片时,需要仔细操作,严格控制每一个步骤,以确保切片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石蜡切片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还培养了自己的耐心和细心。
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科学研究需要严谨的态度和细致的操作。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可靠的研究结果。
此外,我还学会了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相互帮助,共同解决问题,取得了良好的实习效果。
总之,这次石蜡切片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实习,我对石蜡切片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我将把在实习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为科学研究做出贡献。
同时,我也感谢实验室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和帮助,使我能够顺利完成这次实习。
病理石蜡切片心得体会.doc

病理石蜡切片心得体会
病理石蜡切片是病理学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通过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步骤,将组织标本切割成薄片,然后染色、封片,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进行诊断。
在我进行病理石蜡切片的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在进行病理石蜡切片之前,要确保所有的器械和试剂都已经准备好,并处于良好的状态。
刀片要保持锋利,切片机和染色设备要正常工作。
此外,要准确记录标本的相关信息,以便后续的诊断。
其次,切片过程中需要细心和耐心。
石蜡切片是一个需要技巧和经验的过程,操作不慎可能会导致切片质量下降或切割失败。
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要保证手的稳定性和力道的适中,确保切割得到均匀且薄的组织切片。
再次,染色的选择和操作要谨慎。
不同的组织和病变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染色方法,选择合适的染色方法可以增强显微镜下的观察效果,帮助诊断疾病。
在操作染色过程中,要注意染色液的浓度和染色时间的控制,以避免染色过深或者不足。
最后,结果的解读和报告要准确。
切片观察完成后,需要认真分析和解读切片中的病变和特征,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诊断。
这个过程需要准确、全面地描述病变的特点,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
病理石蜡切片是病理学中一项重要的技术,通过掌握正确的操
作方法和技巧,可以提高切片质量,并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病理学依据。
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准备工作的重要性,操作的细心和耐心,染色的谨慎,以及结果的准确解读。
对于这些方面的注意和实践,我会继续加强和改进,提高自己的病理学技能水平。
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病理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病理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体会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检查手段也不断改变。
快速石蜡切片技术也已成为当前病理检验中重要的新手段。
它可以有效准确反映病变的细微结构,更具有客观、可操作性和精确性。
我们在快速石蜡切片技术的临床应用过程中,学习到很多,并对其有了深入的理解。
在快速石蜡切片技术的临床应用中,为了更好地反映病变结构,首先应确保正确的组织处理步骤和正确的组织切片步骤。
具体来说,在组织处理步骤中,应按照样本制备和保存的要求,正确选择脱水剂、培养剂和水溶液,使样本在传统病理检查过程中尽可能保持原有形态,以便病理检查结果更准确。
然后,在组织切片步骤中,必须根据不同组织类型,正确选择石蜡切片机,并经过妥善的操作,使样本的结构更加完整。
此外,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其操作技术还需要得到良好的掌握和理解。
如石蜡配方的正确配置,以及切片机的正确操作,这些都是必须掌握的技术要点,以便获得较好的病理观察结果。
此外,在操作过程中,也应注意样品装载设备的清洁和使用,以免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影响检查结果。
此外,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也应注意切片的安全和稳定性。
操作时,一定要注意的是,石蜡切片机切割的力度不宜太大,以免破坏样本结构,影响病理检查结果。
而且,在切割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和维护切片刀片,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快速石蜡切片技术是当前病理检验中重要的新手段,具有更佳的精确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更准确地反映病变结构。
在实际应用中,要注意正确的组织处理步骤和正确的组织切片步骤,充分掌握正确的操作技术和维护正确的切片机,以保证对病变结构的准确反映,为临床病理检验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石蜡切片制作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石蜡切片制作是病理学、生物学等研究领域中常用的制片方法,主要用于观察组织切片的微观结构。
为了更好地掌握石蜡切片的制作技术,我们开展了为期两周的石蜡切片制作实习。
二、实习目的1. 熟悉石蜡切片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流程;2. 掌握石蜡切片制作的各项操作技巧;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实验操作的严谨性。
三、实习内容1. 实验材料组织块、固定液、70%、85%、95%、100%酒精、二甲苯、石蜡、载玻片、切片刀、切片机、显微镜等。
2. 实验步骤(1)取材与固定取新鲜组织块,将其投入固定液中浸泡24小时,使组织中的蛋白质变性凝固,防止细胞自溶和细菌分解。
(2)脱水将固定后的组织块依次放入70%、85%、95%、100%酒精中,每次浸泡30分钟,逐渐脱去组织中的水分。
(3)透明将脱水后的组织块放入二甲苯中浸泡,每次浸泡30分钟,使组织块变得透明。
(4)浸蜡将透明后的组织块放入已溶化的石蜡中,浸泡30分钟,使石蜡渗入组织块。
(5)包埋将浸蜡后的组织块取出,放入熔化的石蜡中,使组织块包埋在石蜡中。
(6)切片将包埋好的石蜡块固定于切片机上,切成5-8微米的薄片。
(7)贴片将切下的薄片贴在载玻片上,放入45℃恒温箱中烘干。
(8)脱蜡将烘干后的切片放入100%酒精中浸泡,去除石蜡。
(9)染色将脱蜡后的切片放入苏木精染液中染色,再用盐酸酒精分化,最后放入伊红染液中复染。
(10)脱水、透明将染色后的切片依次放入70%、85%、95%、100%酒精中,每次浸泡30分钟,使切片透明。
(11)封片将透明后的切片覆以盖玻片,滴加树胶封片。
四、实习心得1. 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非常重要,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切片失败。
2. 在实际操作中,要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巧,如切片、贴片、染色等,以保证切片质量。
3. 实验过程中要注重团队协作,合理分配任务,提高实验效率。
4. 在实验过程中,要严谨操作,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病理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病理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体会近几年来,快速石蜡切片技术的发展使其在临床病理检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增强了病理检验的效率,提高了检查的准确性,并且改变了传统的切片技术,使它更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本文介绍了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临床病理检验中的应用,主要内容有:原理介绍,临床应用及影响因素,优点和不足,以及如何改善。
一、快速石蜡切片技术的原理快速石蜡切片技术是指快速将制备的组织切片进行石蜡冷冻固定,再精细切片处理的技术。
根据科学家们在细胞层次上的研究发现,制备活组织切片时,应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冷冻固定,以保存组织最初状态,从而使得组织在解剖学切片上保留原有的结构和形态。
而快速石蜡切片技术正是建立在这种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首先,将病理标本放入预冷冻槽中,到达固定门槛温度(-196℃)后,以高速喷雾的方式将标本固定在石蜡模具中,完成冷冻固定的过程,然后,将石蜡模具切片,并在硝酸纸片上进行涂片,完成切片处理工作。
二、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临床病理检验中的应用在临床病理检验中,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可以用于检查各种组织的肿瘤病变,如癌肉芽肿、黏膜瘤、细胞瘤以及肿瘤的活检,更重要的是可以检测肿细胞的增生、增殖异常等病变情况,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
在临床实践中,快速石蜡切片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病理检验的效率,节省实验室时间,大大缩短了切片制作和检查的过程,更可以减少病理检验中误诊和失误的情况,从而提高诊治质量和病人的安全性。
三、快速石蜡切片技术的优点及不足(1)优点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可以克服传统石蜡切片技术在切片制作和检查过程中的低效率问题,节省实验室的大量时间。
另外,由于组织在冷冻固定的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损失更少,因此快速石蜡切片技术的切片可以保持更为清晰的形态和结构,从而使检查结果更为准确,从而可以更好的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2)不足尽管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病理检验效率和准确性,但由于设备精密性和成本,将会限制其在临床病理检验中的应用。
各组织石蜡切片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石蜡切片技术是生物学、病理学、法医学等学科中常用的一种组织切片技术。
通过对组织进行石蜡切片,可以观察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了解其生长发育、病变等情况。
本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石蜡切片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习目的1. 了解石蜡切片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步骤;2. 掌握石蜡切片技术的基本操作技巧;3. 学会观察和分析切片,提高实验技能;4. 培养严谨、细致、负责的实验态度。
三、实习内容1.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包括新鲜组织、固定液、乙醇、丙酮、二甲苯、石蜡、切片机、载玻片、盖玻片、染色剂等。
2. 实验步骤(1)取材:选取新鲜组织,将其固定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时间为24小时以上。
(2)洗涤:将固定后的组织取出,用流水冲洗约30分钟,以去除固定液。
(3)脱水:将洗涤后的组织依次放入75%、85%、90%、95%乙醇中,每级乙醇处理时间为2小时,然后放入无水乙醇I、无水乙醇II中,每级处理时间为30分钟。
(4)透明:将组织放入醇苯中处理5-10分钟,然后依次放入二甲苯I、二甲苯II 中,每级处理时间为5-10分钟。
(5)浸蜡:将组织放入石蜡中,处理时间为1小时。
(6)包埋:将浸好蜡的组织放入包埋机中,待石蜡凝固后取出,修整蜡块。
(7)切片:将修整好的蜡块置于切片机上,切片厚度为4微米。
(8)展片:将切片展平在载玻片上,放入60℃烤箱中烤片。
(9)染色:将烤干的切片放入染色液中,进行染色。
(10)封片:将染色后的切片覆以盖玻片,用树胶封片。
3.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制作了多种组织的石蜡切片,如肝组织、肾组织、心肌组织等。
通过对切片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组织的细胞形态、组织结构以及病变情况。
例如,肝组织切片中可见肝细胞呈多边形,细胞核位于细胞中央;肾组织切片中可见肾小球、肾小管等结构;心肌组织切片中可见心肌纤维呈平行排列。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掌握了石蜡切片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提高了实验技能。
石蜡切片技术的体会

石蜡切片技术的体会刘彤华院士也曾指出:“一张优质病理切片是病理医生作出正确诊断的前提。
”[1]病理技术工作是病理诊断工作的基础。
因此,确保病理切片工作的质量又显得尤为重要。
切片制作是一个连续复杂的过程,各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高质量的切片,要在每个环节上下功夫。
为此笔者在石蜡切片的技术上的一点体会与大家分享,目的是提高切片质量,共同进步。
1 材料与方法1.1材料石蜡组织包埋块Leica RM 2235型石蜡切片机,羽毛牌一次性刀片型号A35。
1.1.1预备切片应用轮转式切片机装上旧的一次性刀片操作,将蜡块表面多余的石蜡及不平整的组织先粗修至组织暴露最大面,用毛刷刷净,重新冷冻以备正式切片。
遇有钙化或硬化组织可用5N盐酸对蜡块表面进行软化处理,冷水冲洗,然后重新冷冻。
[2]在正式切片前将放有组织的冰盘里加点冷水,将组织面稍微浸泡于水面。
1.1.2正式切片用毛刷将切片机打扫干净,换上新的羽毛牌一次性刀片型号A35准备切片。
切片厚度通常设定为4μm,优质切片的要求切片组织完整,厚薄均匀,平整无皱,无刀痕。
1.1.3选取平整光滑无污染的切片铺入水面,用纱布将载玻片擦拭干净,捞取切片时使切片与载玻片沿长轴方向平行。
1.1.4漂片仪的温水须每日更换,保持清洁,水温范围设在42℃~45℃之间。
在载玻片上写上正确的病理号码后迅速放入烘片箱内,烘片箱温度设置为80℃左右。
通常烘烤15min~20min即可染色。
1.1.5染色时选用Gill改良苏木素染色,醇溶性伊红染色,脱水透明,中性树胶封固。
2 结果与讨论用此方法切出来的切片具有组织完整,厚薄均匀,平整无皱,无刀痕的优点,完全达到优秀病理切片质量的要求。
此方法原理是使包埋组织能更全面地接触冰面,在冰盘里加水是为了增加其冷却面积,使组织更易于切片,正式切片时采用连续匀速切片,选取平整光滑无污染的切片置入水面,用纱布将载玻片擦拭干净,捞取切片时使切片与载玻片沿长轴方向平行。
石蜡切片技术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石蜡切片技术是生物学、医学、病理学等领域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通过将组织或细胞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染色等步骤,制作出可供显微镜观察的切片。
为了提高我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石蜡切片技术的实习。
二、实习目的1. 熟悉石蜡切片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掌握石蜡切片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
3. 提高实验操作规范性和安全性。
三、实习内容1. 实验原理石蜡切片技术是将组织或细胞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染色等步骤制作成可供显微镜观察的切片。
该技术具有切片厚度均匀、保存时间长、操作简便等优点。
2. 实验步骤(1)取材:选取新鲜、无病虫害的组织或细胞。
(2)固定:将组织或细胞浸入固定液中,使蛋白质凝固,防止细胞自溶。
(3)洗涤:用蒸馏水冲洗固定后的组织或细胞,去除固定液。
(4)脱水:将组织或细胞逐步浸入浓度递增的酒精溶液中,去除水分。
(5)透明:将组织或细胞浸入透明液中,使细胞质变得透明。
(6)浸蜡:将组织或细胞浸入熔化的石蜡中,使组织包埋在石蜡中。
(7)包埋:将浸蜡后的组织或细胞嵌入石蜡块中。
(8)切片:使用切片机将包埋在石蜡块中的组织或细胞切成薄片。
(9)脱蜡:将切片逐步浸入浓度递减的酒精溶液中,去除石蜡。
(10)染色:将切片浸入染色液中,使细胞结构着色。
(11)脱水:将切片逐步浸入浓度递增的酒精溶液中,去除水分。
(12)透明:将切片浸入透明液中,使细胞质变得透明。
(13)封片:将切片贴在载玻片上,滴加封片剂,制成永久性玻片标本。
3. 实验操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以下几点:(1)取材要新鲜、无病虫害。
(2)固定液要充分浸渍组织或细胞。
(3)脱水、透明、浸蜡等步骤要逐步进行,避免过度处理。
(4)切片厚度要均匀,避免过厚或过薄。
(5)染色要充分,确保细胞结构清晰。
(6)封片要牢固,避免切片脱落。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石蜡切片技术实习,我掌握了石蜡切片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提高了实验操作规范性和安全性。
石蜡切片实践心得体会

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我接触到了许多实验技能,其中石蜡切片实验是病理学、生物学等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
通过这次石蜡切片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实验的严谨性和精细度,也认识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对石蜡切片实践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实验目的和意义石蜡切片实验是病理学、生物学等领域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
通过将组织样本进行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染色等步骤,将组织样本制成薄片,以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和研究。
石蜡切片实验在医学、生物学、农学、地质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病理诊断、细胞学分析、基因表达分析等。
二、实验过程及注意事项1. 固定:将组织样本迅速放入固定液中,防止组织自溶,保持组织结构的完整性。
2. 脱水:将固定后的组织样本依次放入不同浓度的乙醇中,逐步去除组织中的水分。
3. 透明:将脱水后的组织样本放入透明液中,使组织中的脂类物质溶解,便于后续的浸蜡。
4. 浸蜡:将透明后的组织样本放入熔化的石蜡中,使组织样本完全被石蜡浸透。
5. 包埋:将浸蜡后的组织样本放入模具中,加入熔化的石蜡,使组织样本在石蜡中凝固。
6. 切片:将包埋好的组织样本放入切片机上,按照所需的厚度进行切片。
7. 脱蜡:将切片放入乙醇中,逐步去除切片上的石蜡。
8. 染色:将脱蜡后的切片放入染液中,进行染色。
9. 水化:将染色后的切片放入水中,使染色剂溶解。
10. 封片:将水化后的切片放入封片剂中,制成可供观察的切片。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实验操作要规范,防止组织样本污染。
(2)实验步骤要严谨,确保组织样本的结构和形态。
(3)实验器材要清洁,避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4)实验数据要准确,记录详细。
三、实验心得体会1. 严谨性:石蜡切片实验要求操作者具备严谨的实验态度,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精细度:实验过程中,需要精细操作,如切片的厚度、染色时间的控制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实验结果。
病理实践技能总结范文

一、前言作为一名病理技术员,我深知自身职责的重要性。
病理实践技能是病理诊断的基础,也是提高病理诊断准确率的关键。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对病理实践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现将我的病理实践技能总结如下:二、病理实践技能学习与掌握1. 病理切片制作病理切片制作是病理实践技能的核心。
我通过以下步骤掌握了病理切片制作技术:(1)取材:严格按照规范操作,选取合适的组织块,避免污染。
(2)固定:采用合适的固定液,确保组织块固定充分。
(3)脱水:逐步进行酒精脱水,去除组织中的水分。
(4)透明:使用透明剂使组织块透明,便于后续操作。
(5)包埋:将透明后的组织块放入石蜡中,制成石蜡块。
(6)切片:使用切片机进行切片,确保切片厚度均匀。
(7)染色:根据病理诊断需求,选择合适的染色方法。
2. 病理显微镜观察病理显微镜观察是病理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
我通过以下方法提高了病理显微镜观察能力:(1)熟悉病理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掌握操作技巧。
(2)学习病理学基础知识,了解各种病理变化的特点。
(3)观察病理切片时,注重细节,提高诊断准确性。
(4)加强与同事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病理诊断水平。
3. 病理诊断报告撰写病理诊断报告是病理实践技能的最终体现。
我通过以下方法提高了病理诊断报告撰写能力:(1)熟悉病理诊断报告的格式和内容要求。
(2)准确描述病理切片所见,避免主观臆断。
(3)结合临床资料,提出合理的诊断意见。
(4)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三、总结与展望通过这段时间的病理实践技能学习,我取得了以下成果:1. 掌握了病理切片制作技术,提高了切片质量。
2. 提高了病理显微镜观察能力,对病理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3. 提升了病理诊断报告撰写水平,为临床诊断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望未来,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病理实践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具体措施如下:1.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病理学基础知识水平。
2. 积极参加各类病理学术活动,拓宽视野,学习先进经验。
病理切片的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通过本次病理切片实习,我了解了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掌握了病理切片的观察方法,提高了病理诊断的技能,为今后从事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打下了基础。
二、实习时间2021年X月X日至2021年X月X日三、实习内容1. 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1)组织取材:从病变部位或病变与正常组织交界处取下组织,通常为石蜡切片。
(2)固定:将取下的组织用固定液(如10%福尔马林)固定,防止组织腐败。
(3)脱水:将固定后的组织依次放入不同浓度的乙醇中,使组织中的水分逐渐被乙醇取代。
(4)透明:将组织放入二甲苯中,使组织透明,便于切片。
(5)包埋:将透明后的组织放入熔化的石蜡中,使其凝固,形成石蜡块。
(6)切片:将石蜡块切成薄片,厚度通常为4-5微米。
(7)脱蜡:将切片放入不同浓度的乙醇中,使切片上的石蜡溶解。
(8)水化:将切片放入水中,使切片逐渐恢复组织结构。
(9)染色:将切片放入染液中,如苏木素-伊红(H-E)染色,使组织结构更加清晰。
(10)封片:将染色后的切片封入载玻片上,以便观察。
2. 病理切片的观察方法(1)肉眼观察:观察切片的厚度、染色情况、组织结构等。
(2)显微镜观察:将切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组织结构、病变等。
(3)图像采集:使用显微镜图像采集系统,将观察到的图像进行采集、处理和保存。
3. 实习案例分析本次实习过程中,我观察了多种病理切片,以下为其中一种案例:病例:男性,45岁,胃部不适,经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粗糙,疑似胃癌。
病理切片观察:(1)肉眼观察:切片厚度均匀,染色良好,组织结构清晰。
(2)显微镜观察:可见胃黏膜上皮细胞异型性明显,细胞核增大,核浆比增大,部分细胞呈浸润性生长,疑似胃癌。
(3)图像采集:使用显微镜图像采集系统,将观察到的图像进行采集、处理和保存。
四、实习总结通过本次病理切片实习,我掌握了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和观察方法,提高了病理诊断的技能。
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病理切片在临床诊断中的重要性,为今后从事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打下了基础。
石蜡切片技术实习报告

石蜡切片技术实习报告实习目的:通过本次实习,了解石蜡切片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流程,掌握石蜡切片的基本技巧,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实习内容:1. 石蜡切片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流程介绍2. 实习操作:取材、固定、洗涤和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与粘片、脱蜡、染色、脱水、透明、封片等步骤。
3. 实习结果观察和分析。
实习过程:1. 石蜡切片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流程介绍石蜡切片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切片技术,它通过将组织样品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染色等步骤,制作出可供显微镜观察的切片。
石蜡切片技术的原理是利用石蜡的特性,使组织样品在切片过程中保持稳定,并且石蜡对组织样品有一定的渗透和固定作用,使切片质量更好。
2. 实习操作(1)取材:根据要求选取材料来源及部位,例如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多选取洋葱根尖,细胞分裂快又便于切取。
材料必须新鲜,否则会产生蛋白质分解变性,导致细胞自溶及细菌的滋生,不能反映组织活体时的形态结构。
(2)固定:用适当的化学药液——固定液浸渍切成小块的新鲜材料,迅速凝固或沉淀细胞和组织中的物质成分、终止细胞的一切代谢过程、防止细胞自溶或组织变化,尽可能保持其活体时的结构。
(3)洗涤和脱水:用递升浓度的乙醇等对固定后的组织进行洗涤和脱水,去除组织中的水分。
(4)透明:用二甲苯等对脱水后的组织进行透明处理,使组织变得透明,方便切片。
(5)浸蜡:用石蜡对透明处理后的组织进行浸蜡,使组织样品硬化,便于切片。
(6)包埋:将浸蜡后的组织样品放入石蜡中,制成蜡块,用于切片。
(7)切片与粘片:使用旋转式切片机将蜡块切片,并将切片粘贴在玻片上。
(8)脱蜡:使用二甲苯对切片进行脱蜡处理,去除切片表面的石蜡。
(9)染色: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染色剂对切片进行染色,突出组织结构。
(10)脱水、透明、封片:使用乙醇等对染色后的切片进行脱水和透明处理,最后封片,制成永久性显微玻片标本。
3. 实习结果观察和分析通过实习,我成功制作了石蜡切片,并使用显微镜观察了切片。
组胚石蜡切片实验报告总结与反思

组胚石蜡切片实验报告总结与反思1. 背景组织学是研究生物体器官和组织结构的学科,通过对生物组织进行切片并染色,可以观察细胞的形态、排列和组织结构等信息。
而为了制备高质量的切片,常常需要将样本进行固定、包埋和切割等处理步骤。
在这些步骤中,石蜡作为一种常用的包埋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组织切片制备中。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组胚石蜡切片的制备方法,并评估其对样本结构的保护效果。
通过比较不同处理条件下切片质量的差异,可以为后续组织学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2. 分析2.1 实验设计本次实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共分为三个处理组:A组、B组和C组。
每个处理组设置5个重复样本。
A组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制备石蜡切片;B组在A组方法基础上添加固定液处理;C组在B组方法基础上添加脱水和浸渍液处理。
2.2 实验步骤1.取得胚胎样本后,将其迅速置于4%的缓冲甲醛中固定30分钟,固定液的pH值为7.4。
2.将固定样本洗涤3次,每次5分钟,使用PBS缓冲液进行洗涤。
3.将样本进行脱水处理。
首先使用70%乙醇脱水10分钟,然后使用90%乙醇脱水10分钟,最后使用100%乙醇脱水10分钟。
4.将样本浸渍入石蜡中。
首先使用50%石蜡:50%乙醇混合物浸渍30分钟,然后使用100%石蜡浸渍30分钟。
5.将样本置于石蜡模具中,并倒入液态石蜡。
等待石蜡凝固后,切割所需厚度的切片。
2.3 结果通过观察切片的形态、染色效果和细胞结构等指标来评估不同处理条件下切片质量的差异。
A组切片显示出良好的形态和染色效果,细胞结构清晰可见。
然而,在观察细胞核形态时,发现细胞核呈现出不规则形状和染色不均匀的情况。
B组切片在形态和染色效果上与A组相似,但细胞核的形态和染色均匀性得到了改善。
C组切片在形态、染色效果和细胞结构等方面均优于A组和B组。
细胞核呈规则形状,染色均匀且清晰可见。
2.4 建议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建议:1.在制备石蜡切片时,添加固定液处理能够改善细胞核的形态和染色均匀性。
组胚石蜡切片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医学领域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通过对组织与胚胎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为临床医学提供理论依据。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的知识,提高实验操作技能,我参加了本次组胚石蜡切片实习。
二、实习目的1. 熟悉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掌握组织切片、染色、观察等基本技能。
2. 了解人体主要器官的组织结构,加深对组织学与胚胎学知识的理解。
3.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三、实习内容1. 实验器材及试剂(1)实验器材:显微镜、切片机、载玻片、盖玻片、石蜡、二甲苯、无水乙醇、酒精灯、酒精灯架、染色缸、滤纸等。
(2)主要实验试剂:苏木精、伊红、盐酸酒精、中性树胶等。
2. 实验步骤(1)取材:新鲜组织固定于4%多聚甲醛24小时以上,将组织从固定液取出,在通风橱内用手术刀将目的部位组织修平整,将修切好的组织和对应的标签放于脱水盒内。
(2)脱水:将脱水盒放进吊篮里,于脱水机内依次梯度酒精进行脱水。
75%酒精1小时-85%酒精1小时-90%酒精1小时-95%酒精1小时-无水乙醇I 30分钟-无水乙醇II 30分钟-醇苯5-10分钟-二甲苯I 5-10分钟-二甲苯II 5-10分钟-蜡I 1小时-蜡II 1小时-蜡III 1小时。
(3)包埋:将浸好蜡的组织于包埋机内进行包埋。
先将融化的蜡放入包埋框,待蜡凝固之前将组织从脱水盒内取出按照包埋面的要求放入包埋框并贴上对应的标签。
于-20冻台冷却,蜡凝固后将蜡块从包埋框中取出并修整蜡块。
(4)切片:将修整好的蜡块置于石蜡切片机上切片,片厚4微米。
切片漂浮于摊片机40温水上将组织展平,用载玻片将组织捞起,并放进60烤箱内烤片。
待水烤干蜡烤化后取出常温保存备用。
(5)脱蜡至水:依次将切片放入二甲苯30分钟-二甲苯30分钟-无水乙醇10分钟-无水乙醇10分钟-95%酒精5分钟-90%酒精5分钟-80%酒精。
(6)染色:苏木精染色5分钟,水洗;伊红染色1分钟,水洗;盐酸酒精分化,水洗;中性树胶封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理石蜡切片心得体会
石蜡切片是组织学常规制片技术中最为广泛应用的方法。
石蜡切片不仅用于观察正常细胞组织的形态结构,也是病理学和法医学等学科用以研究、观察及判断细胞组织的形态变化的主要方法,而且也已相当广泛地用于其他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中。
我从事病理技术工作刚刚一年多,细细回味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切片过程,有一点点心得体会,在这里向大家做一简单汇报。
一、组织脱水:
要想切出一张好的石蜡切片,组织处理非常重要。
经典的脱水方法,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浸蜡是最简单、方便、容易掌握,也是最便宜效果最好的方法。
但脱水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的是梯度酒精脱水。
在实际工作中,有时为了省事,往往采取倒掉第一缸酒精,后面往前移,这样会导致第一缸酒精浓度偏高,高浓度酒精,能使蛋白质凝固,使组织表面发硬,酒精无法渗透到组织深处,造成组织脱水效果不佳,从而不能切出优质石蜡切片。
我的做法是,在更换液体时,尽管是后边液体往前边倒,但一定要测量其浓度,不合适就要调整到合适为止。
这样像子宫平滑肌瘤这样的硬组织也能切除很好的切片。
二、组织包埋:
组织包埋好坏同样会影响石蜡切片质量。
有些小组织,特别是内窥镜活检组织,如果组织没切全,就有可能会影响诊断。
因此。
小组织切出优质切片的重要步骤是把好组织包埋这一关。
首先,最好选用5x5mm或更小的包埋底模,这样的底模即可将组织完全置于蜡块切面的中心,又可连续切片并将蜡片捞在载拨片相对集中的区域而利于阅片诊断。
另外,包埋时先把底模放入少许石蜡,将组织移放在底模里移至冰上,待石蜡略冷却再用齿科镊子将组织集中到一块并按压到一个平面后,再注满石蜡,平移到冰台上。
三、组织切片:
切片工艺上稍加讲究,就可做到“多”、“快”、“好”、“省”。
1、先粗切所有蜡块。
用废弃刀片将每个蜡块粗切至组织全部暴露的最大切面,边切边排序,摆放在事先做好的冰盘中冷冻。
2、全部蜡块粗切完成后,再更换新刀片细切。
将冰冻好的蜡块迅速按放固定好,先切2-3张,削去浮蜡后即可连续切片,切片时要求用力均匀柔和,摇速不宜过快或者过慢,切片厚度一般为3-5um,如为淋巴结,切片厚度应为3um,这样镜下细胞无重叠,清晰,透亮利于诊断。
切出的蜡片先放在入40℃热水中,在这种温度下,蜡片迅速舒展得非常平整,再裱贴至载玻片上。
采用这种方法切片,既有速度又节省刀片,最主要的是能切出高质量的切片。
四、染色:
染色同样会影响切片的整体质量。
染色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苏木素染色后经盐酸酒精分化,流水冲洗即反蓝过程,时间一定要充分,否则切片再好,镜下结构也不够清晰。
切片经过染色后,通过各级酒精脱水,由低浓度到高浓度,低浓度酒精对伊红有分化作用,时间要短,向高浓度时逐步延长脱水时间,染
色经过脱水后必须经过二甲苯处理,这样的切片看切来才晶莹剔透,使阅片者赏心悦目。
以上是我在工作中得出的一点体会,不足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