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沟通,家校和谐》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上午好,很高兴能有机会参加今天的活动。我说课的主题是——《有效沟通,家校和谐》。
首先,我想阐述一下我的教学设计背景。我是一位多年担任班主任的小学语文教师,家庭教育是我近年来最为关注的话题。据我多年班主任工作的经历发现,由于种种原因,现在我们的很多家庭缺乏科学的育人理念,家庭教育随性化,一旦孩子在学校出现了什么问题就知道找学校的麻烦。学校与家庭,两者本该是相互依赖,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但在人们习惯以暴力解决问题的今天,家校关系也日趋紧张,家校沟通成了我们容易忽略的盲区。这是一种很不理想的社会现象。所以我认为,让家长学会有效与学校沟通是当下最为迫切的一个课题,也是我们教师要义不容辞担起的一份职责。
基于此,我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义为:1、让家长了解家校沟通的意义,树立积极与学校沟通的意识。2、使家长学会与学校沟通的有效策略。3、激发家长科学家教的信念,增强其科学育人的信心。有效策略作为家校沟通中的决定性因素,自然是我本课的教学重点。
为了避免枯燥冗长的说教式教学容易给人带来的倾听疲劳,本课时我将采用讲故事,观视频,展图片,现场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直观形象的画面能给倾听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动静结合的方式能及时调整倾听者的注意姿态,提高倾听者的注意品质。
下面,我来说说我的教学设计过程。
(一)重温新闻,引起思考。
上课伊始,我用下面的话引出主题: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家庭与学校,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两块教育基地,家庭与学校的完美结合是科学育人的美好图景。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这两者的关系又是如何呢,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近期各媒体播报的几条新闻。然后我一边通过大屏幕出示如下图片,一边给图片作简短的说明。如此暴力血腥的图片一定会给现场的家长最直接的刺激,瞬间揪住他们的心,引起他们急于了解家校话题的欲望。至此,我便顺势导出我上课的主题——有效沟通,家校和谐。
(二)故事入手,了解背景。
通过生动讲述发生在我们学校的一个学生凭借家长手机蒙骗家长和老师的真实故事,介绍我们如今的时代背景,指出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手段无限拓展了学生的社会空间,学生自由支配的机会和可能性越来越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面临着极其严峻的挑战,家校沟通已经是时代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社会问题。真实的故事使人信服,透过故事,可以折射出很多家庭教育中出现的管理盲区,引起家长内心的反思。
(三)图文结合,传授策略。
让家长们了解到家校沟通的紧迫性后,我通过展现我们学校和我的实际经历和做法,向家长们传授以下有效的家校沟通策略:
1、身体力行,积极响应和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家校活动。
2、学会适应不同特点的老师,对老师以诚相待,乐于与老师交流。
3、虚心求教,及时了解学校教育的需求,尊重学校教育。
4、调好心态,宽容对待学校教育中出现的问题。
在此环节,我设置了播放我校家长志愿者进校园,亲子运动会,亲子阅读等视频和图片,让家长们了解到,积极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意义决不仅仅是为了配合学校的工作,它们可以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学校,教师,孩子,增加对学校和孩子的理解,用更好的心态来面对学校和孩子的教育。而且,这种积极参与的行为本身对孩子就是最好的教育资源。另外,我借助自己多年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不同事例,让家长们从中受到启发,获取对他们有用的经验和教训。视频和图片中,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和鲜活的事例,定然使家长们看来亲切有趣,听来兴致盎然,让他们心里突然有循可依。至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得以落实。
(四)现场互动,经验交流。
对于家校沟通,现场的家长们以前也一定会有自己的经验,或在心里有一定的疑问和困惑,值此听课机会,他们一定想得到帮助和指导,因此,在上课的最后环节,我设计了现场互动的方式,让家长们进行经验交流,现场解答家长们提出的问题,给予他们最直接的帮助。这个环节的设计旨在让家长们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化身有传授意识的个体者,让家校沟通的有效策略普及大众,惠及每一个家庭。
互动环节过后,我向家长们小结: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和谐的家校关系是我们创建文明社会,和谐中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孩子不是我们的私产,而是祖国的未来,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让家庭与学校联起手来,有效沟通,科学教育,让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
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凭借我所准备的材料和制作的课件,运用多种形式,用清晰悦耳的嗓音向家长们娓娓道出我所理解的家校沟通,倾心将“有效沟通,家校和谐”的意识种植到每一位听课者的心里。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评委们,谢谢大家的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