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习题与指导
物理化学实验所有课后习题和思考题答案

物理化学实验所有课后习题和思考题答案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1. 在本实验中,哪些是系统哪些是环境系统和环境间有无热交换这些热交换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如何校正提示: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为系统,除盛水桶内部物质及空间的热量计其余部分为环境,系统和环境之间有热交换,热交换的存在会影响燃烧热测定的准确值,可通过雷诺校正曲线校正来减小其影响。
2. 固体样品为什么要压成片状萘和苯甲酸的用量是如何确定的提示:压成片状有利于样品充分燃烧;萘和苯甲酸的用量太少测定误差较大,量太多不能充分燃烧,可根据氧弹的体积和内部氧的压力确定来样品的最大用量。
3. 试分析样品燃不着、燃不尽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压片太紧、燃烧丝陷入药片内会造成燃不着;压片太松、氧气不足会造成燃不尽。
4. 试分析测量中影响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提示:能否保证样品充分燃烧、系统和环境间的热交换是影响本实验结果的主要因素。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药品的量合适,压片松紧合适,雷诺温度校正。
5. 使用氧气钢瓶和氧气减压器时要注意哪些事项?提示:阅读《物理化学实验》教材P217-220实验二凝固点降低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1. 什么原因可能造成过冷太甚若过冷太甚,所测溶液凝固点偏低还是偏高由此所得萘的相对分子质量偏低还是偏高说明原因。
答:寒剂温度过低会造成过冷太甚。
若过冷太甚,则所测溶液凝固点偏低。
根据公式和可知由于溶液凝固点偏低,T f偏大,由此所得萘的相对分子质量偏低。
2. 寒剂温度过高或过低有什么不好?答:寒剂温度过高一方面不会出现过冷现象,也就不能产生大量细小晶体析出的这个实验现象,会导致实验失败,另一方面会使实验的整个时间延长,不利于实验的顺利完成;而寒剂温度过低则会造成过冷太甚,影响萘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具体见思考题1答案。
3. 加入溶剂中的溶质量应如何确定加入量过多或过少将会有何影响?答:溶质的加入量应该根据它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来确定,因为凝固点降低是稀溶液的依数性,所以应当保证溶质的量既能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值不是太小,容易测定,又要保证是稀溶液这个前提。
医用物理学实验指导(附习题)

医用物理学实验指导(附习题)医用物理学是探讨医学领域与物理学科相交叉、相结合的一门学科。
该学科的实验指导是在医用物理学实践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提高实验能力,为以后从事临床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
下面,就我对医用物理学实验指导的一些看法进行分享。
首先,医用物理学实验指导的核心是讲授实验原理和实验技能。
实验原理让学生了解实验过程中的物理学基础知识,而实验技能则是让学生能够熟练操作仪器,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在实验指导中,教师需要结合具体实验案例,以简练明了的方式向学生阐述实验原理和实验技能。
另外,讲解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和实验步骤也是关键。
其次,医用物理学实验指导需要重视实验安全。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接触各种仪器设备,因此必须保证实验室环境安全。
教师要对实验安全进行系统的培训,使学生了解实验过程中的危险性,掌握紧急应对措施,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此外,在实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实验过程中的安全因素,减少事故的发生,降低实验操作风险。
最后,合理评价学生实验成果也是医用物理学实验指导的重要方面。
评价应该是有针对性的,需要结合实验目的和实验要求来进行。
学生实验成果的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实验水平的考核,更是对学生理解实验原理的检验。
评价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启发思考,帮助学生发现实验中的问题和不足,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除此之外,还需要提醒下课后同学们进行课后练习,完成独立推导计算。
因为体系化的学习以及细致的实验指导-课上,要想将所学的内容内化于心,因此需要自行实践并实现深度的理解积累。
综上所述,医用物理学实验指导是医用物理学教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师需要根据实验的特点,灵活地选取和设计实验方案及实验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出发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以后学生的临床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和答案(整理版)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和答案(整理版)篇一:大学物理实验练习题答案1、何谓绝对误差,何谓相对误差?测量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为绝对误差。
绝对误差与真值之比为相对误差。
2、测量结果的完整表示有几部分?已知、A,试写出测量量A的测量结果。
测量结果的完整表示包括平均值和绝对误差两部分。
AA3、指出下列各数是几位有效数字。
(1)0.0001;(1位有效数字)(2)0.100;(3位有效数字)(3)1.00;(3位有效数字)(4)783.25000;(8位有效数字)(5)4.23;(3位有效数字)(6)0.0423;(3位有效数字)(7)375.0;(4位有效数字)(8)0.405.(3位有效数字)4、把下列各数取成三位有效数字。
(1)2.09522.10(2)0.752490.753(3)31.05331.1(4)5.31645.32(5)0.004014.01103(6)7.86567.875、改正下列错误,写出正确答案(1)m(437260300)kgm(437.30.3)103kg(2)l(21.2520.4)cml(21.30.4)cm(3)h(34.21043000)kmh(34.20.3)104km(4)a(1.2430.025)m/2a(1.240.03)m/2(5)v(5.43250.01)m/v(5.430.01)m/(6)G5342kg5342000gG5342kg5.342106g6、用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运算下列各式。
(1)453.25+786.3-437.237;(2)7.851038.011047.3102;(3)(6.0534.5)2.64/3.4;(4)co(37012)(5)lg3.43解:(1)453.25786.3437.237453.3786.3437.2802.4(2)7.851038.011047.31027.98.07.3109461.361094.6107;(3)(6.0534.5)2.64/3.4(6.14.5)2.6/3.41.2(4)co(37012)0.7965(5)lg3.430.5357、已知某13.24某2、ln某。
高中物理《物理实验》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物理实验》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为双缝干涉的实验装置,图中有六个光学元件的名称空缺,关于它们的名称正确的是()A.②单缝③双缝⑥目镜B.①滤光片②双缝③遮光筒C.①单缝③双缝⑥毛玻璃D.②凸透镜③双缝④遮光筒2.关于数字计时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数字计时器只能记录物体通过一个光电门的时间B.数字计时器能记录物体通过一个光电门的位移C.数字计时器能记录物体先后两次经过光电门之间的时间D.数字计时器不能记录物体先后两次经过光电门之间的时间请阅读下述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频闪摄影是研究变速运动常用的实验手段。
在暗室中,照相机的快门处于常开状态,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发出一次短暂的强烈闪光,照亮运动的物体,于是胶片上记录了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
如图所示是小球从零时刻开始自由下落的频闪照片示意图,频闪仪每隔0.04s闪光一次。
照片中的数字是闪光时刻小球所处的位置坐标值,单位是厘米。
3.下列物理量中,可以用来描述小球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A.位移B.速度C.路程D.时间4.小球在前0.08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A.0.3m/s B.0.4m/s C.0.8m/s D.0.16m/s5.小球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小球的速度( )A .先增大后减小B .逐渐减小C .保持不变D .逐渐增大6.小球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 )A .逐渐增大B .逐渐减小C .保持不变D .先增大后减小7.小球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 )A .逐渐增大B .逐渐减小C .保持不变D .先增大后减小8.某物体的长度在12 cm 到13 cm 之间,若用最小分度为1 mm 的刻度尺来测量,记录的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是( )A .4位B .3位C .2位D .1位 9.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其中A 、B 、C 、D 、E 、F 、G 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1x 、2x 、3x 、4x 、5x 、6x 分别为AB 、BC 、CD 、DE 、EF 、FG 的长度,下列用来计算打D 点时小车速度的表达式中误差最小的是( )A .34x x T + B .342x x T + C .23454x x x x T +++ D .162x x T+ 10.在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摆线要选择细些的、伸缩性小些的,并且适当长一些B .摆球尽量选择质量小些、体积大些的C .为了使摆的周期大一些,以方便测量,开始时拉开摆球,使摆角较大D .用刻度尺测量摆线的长度l ,这就是单摆的摆长11.小明用如图的电路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测量得到的电动势E '和内阻r '与电动势的真实值E 和内阻的真实值r 之间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E E '<,r r '<B .E E '=,r r '>C .E E '<,r r '>D .E E '=,r r '<12.如图所示,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滤光片应置于单缝和双缝之间B .拨杆的作用是为了调节缝的宽度C .把单缝与双缝的距离增大,干涉条纹间距减小D .把毛玻璃屏与双缝的距离增大,干涉条纹间距增大二、多选题13.关于打点计时器和打出的纸带,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直流电B .纸带上点迹均匀,说明物体做匀速运动C .纸带上点迹变稀疏,说明物体做加速运动D .在做打点计时器测量速度的实验时,应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14.如果打点计时器用50Hz 的交流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是0.02sB .每隔2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周期为0.04sC .每隔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周期为0.1sD .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周期为0.1s15.当纸带与运动物体连接时,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B.点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C.点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十分准确地记录了物体的运动情况D.点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能准确反映物体的运动情况16.在做了“测定平行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实验(如图)后,某同学得出下列几种结论中,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砖的宽度适当选大些B.入射角应尽量小些,防止在另一侧面发生全反射C.大头针P1、P2及P3、P4之间的距离应适当大些D.入射角越大越好,这样测量误差能尽可能的减小E.玻璃砖的折射率与入射角有关,入射角越大,测得折射率越大F.玻璃砖的折射率与入射角无关,入射角越大,折射角越大,但是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值的比值是一个常数G.玻璃砖的折射率与入射角无关,入射角越大,折射角越大,但是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比值是一个常数三、填空题17.如图所示的三把游标卡尺,它们的游标尺从上至下分别为9 mm长10等分、19 mm长20等分、49 mm 长50等分,它们的读数依次为____mm、____mm、____mm。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

I(mA)
0.2
6.0
10.5
15.5
21.0
26.2
31.6
36.8
42.1
S(mm)
0.0
5.0
10.5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实验一落球法测定液体的粘滞系数
一、玻璃圆筒上部标志线N1是否可以选取液面位置;为什么?
二、换向开关K1(图9.3)起什么作用?
三、若翻转换向开关时,冲击电流计的光标冲出刻度尺的端部之外,原因何在?应如何调整?
四、初始状态下,光标不在标尺零位(误差Δd),若用异号法测量,把左偏读数和右偏读数取平均得d=(d1+d2)/2,则d中不含误差Δd,为什么?
五、为什么(9-4)式中S取螺线管的截面积而不取探测线圈的截面积?
五、为什么本实验称为模拟法实验?模拟法实验与一般的实验方法有何不同?你能否举出一个可用模拟法实验的例子?
实验八灵敏电流计的研究
一、怎样观察阻尼状态?操作步骤如何安排?
二、怎样测Ki?如何操作?
三、怎样测Rg?怎样操作?
四、需记那些数据?记录表怎样设计?画出数据表。
五、用灵敏电流计测电流应如何使回路电阻达到临界电阻?若原电路中与G串联的电阻小于临界电阻怎么办?大于临界电阻又怎么办?
六、讨论图9.3中K4的作用。
实验十电位差计
一、为什么要给电位差计校正?怎样校正?
二、校正后再改变R1值行吗?为什么?
三、十一线电位差计图中R起什么作用?怎样使用才正确?
四、试分析用电位差计测Ex存在哪些误差因素?
实验十一分光计的调节和固体折射率的测定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集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集一、物理实验基本仪器的使用与训练4.1 长度测量仪器与训练实验1 在用米尺测量长方体的体积实验中,对长宽高分别测量了十次,将这些测量数据按测量序数和测量值的对应关系记入列表中,现问求体积时是否可以将测量序数相同时所对应的长宽高值相乘,共得到十组体积,然后对十个体积求平均来获得要求的体积值?2 一般常见的米尺精度为,游标卡尺精度为,千分尺精度为。
3 千分尺是精确读数仪器,能否估读?4 米尺测量时其起始位置选取在尺子的端头,试问这样测量对结果有影响吗?5 螺旋测微器为什么叫做千分尺?4.2 复摆的研究1 影响复摆周期大小的因素有哪些?2 复摆有哪些物理特性?3 如何理解回转半径RG?4 本实验是利用复摆的物理特性来测量重力加速度的?5 本实验在理论推导过程中作了哪些近似?近似以后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4.4.1 电表的改装与校准1 一表头为1毫安,内阻为150欧姆,把它改装成10毫安的电流表,在表头上并联多大的分流电阻?2 一表头为1毫安,内阻为150欧姆,把它改装成5伏的电压表,在表头上串联多大的扩程电阻?3 在把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实验中,都需要哪些器材?4 欧姆表的标度尺与电流表和电压表有什么不同?5 为什么要做改装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校正曲线?4.4.2示波器的调整和使用实验1 波器荧光屏上无光点出现,有几种可能,怎样调节使光点出现?2 示波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示波器的组成?3 示波器为什么能显示周期信号的变化过程?4 如果锯齿信号周期是正弦信号周期的一半,屏上是什么图形?5 李萨如图形不稳定,怎么调节?4.4.6.1 单臂电桥测热敏电阻的温度系数1 半导体热敏电阻具有怎样的温度特性?2 平衡电桥和非平衡电桥有何异同点?3 电桥选择不同量程时,对结果的准确度(有效数字)有何影响?4 如何利用非平衡电桥测电阻?5 非平衡电桥测电阻应注意什么?4.4.6.2 直流双臂电桥测金属导体电阻率1 直流双臂电桥与惠斯登电桥有那些异同之处?2 实验中采用何种措施提高测量灵敏度?3 双臂电桥平衡的条件是什么?4 四端电阻器的电流端和电压端是如何区分的?5 在测量电阻过程中应尽量使通电时间短,为什么?4.5.1 分光仪的使用及三棱镜顶角的测定1 在望远镜调焦时,为什么当观察到反射回来的绿“十”字像清楚时,说明望远镜已聚焦于无穷远处?2 分光仪调节好的具体要求是什么?3 调节的原理是什么?怎样才能调节好?4 为什么分光仪要设两个游标?计算角度时,应注意什么?5 分光仪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作用是什么?6 调整望远镜光轴垂直仪器转轴时,若观察到的现象是:平面镜A面反射的绿色十字像在上十字叉丝下方2mm处,而平面镜转过1800后至B面,绿色十字像在上十字叉丝下方10mm 处。
高中物理《光学实验》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光学实验》练习题(附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如果使用的玻璃砖的两个表面aa′、bb′明显不平行,则对其他做法都正确的情况下,所测得的折射率将()A.偏大B.偏小C.不变D.无法确定2.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设单缝宽度为h,双缝距离为d,双缝与屏的距离为l,当采取下列四组数据中的哪一组时,可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可辨的干涉条纹( )A.h=1cm,d=0.1mm,l=1mB.h=1mm,d=0.1mm,l=10cmC.h=1mm,d=10cm,l=1mD.h=1mm,d=0.1mm,l=1m3.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光源与屏之间应依次放置()A.单缝、滤光片、双缝B.滤光片、单缝、双缝C.滤光片、双缝、单缝D.双缝、单缝、滤光片4.“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中,在白纸上放好玻璃砖,aa'和bb'分别是玻璃砖与空气的两个界面,如图所示,在玻璃砖的一侧插上两枚大头针1P和2P,用“+”表示大头针的位置,然后在另一侧透过玻璃砖观察,并依次插上大头针3P和4P,在插3P和4P时,应使()A.3P只挡住1P的像B.4P只挡住2P的像C.3P同时挡住1P、2P的像5.如图所示为双缝干涉的实验装置,图中有四个光学元件的名称空缺,关于它们的名称正确的是()A.①单缝②滤光片③双缝B.①滤光片②双缝③遮光筒C.②凸透镜③双缝④遮光筒D.①凸透镜②单缝③双缝6.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双缝干涉现象并测量光的波长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装置中的①②③元件分别为滤光片、单缝、双缝B.将绿色滤光片换成红色滤光片,干涉条纹间距变大C.将单缝向双缝移动一小段距离后,干涉条纹间距不变D.减小实验中的双缝间距,目镜中的条纹数会增加7.对于以下的光学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A.图甲是双缝干涉示意图,若只增大两个狭缝1S、2S间的距离d,相邻亮条纹间距离x将增大B.图乙是单色光单缝衍射实验现象,若在狭缝宽度相同情况下,上图对应光的波长较短C.图丙是用干涉法检测工件表面平整程度时得到的干涉图样,弯曲的干涉条纹说明被检测的平面在此处是凸起的D.图丁中的P、Q是偏振片,当P固定不动,缓慢转动Q时,光屏上的光亮度将一明一暗交替变化,此现象表明光波是纵波8.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如果不用激光光源而用一般的单色光源,为了完成实验可在双缝前边加一单缝获得线光源,如图所示,在用单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若单缝S从双缝S1、S2的中央对称轴位置处稍微向上移动,则()A.不再产生干涉条纹B.仍可产生干涉条纹,且中央亮纹P的位置不变C.仍可产生干涉条纹,中央亮纹P的位置略向上移D.仍可产生干涉条纹,中央亮纹P的位置略向下移二、多选题9.某同学在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安装好实验装置,在光屏上却观察不到干涉图样,这可能是由于()A.光束的中央轴线与遮光筒的轴线不一致,相差较大B.滤光片、单缝、双缝的中心在同一高度C.单缝与双缝不平行D.光源发出的光束太强10.如图所示,在用玻璃砖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如果所用的玻璃砖ABCD的上表面AB和下表面CD不严格平行(AD略大于B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此玻璃砖做实验,画出的折射光线c和相应的入射光线a不再平行,因此对实验结果产生系统误差B.用此玻璃砖做实验,画出的折射光线c和相应的入射光线a不再平行,但不会因此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C.沿着从纸外向纸里的方向看,射出光线c相对于入射光线a有顺时针方向的微小偏转D.沿着从纸外向纸里的方向看,射出光线c相对于入射光线a有逆时针方向的微小偏转11.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单色光的波长实验中,做好如丙图所示调整后,在单缝与光源之间放上红色滤光片就可见到红光的双缝干涉图样。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实验考点汇总与练习题附答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实验考点汇总与练习题附答案同学们初二开始接触学习物理,物理是一门很有趣的学科。
因为在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和物理知识有关,所以学好物理知识是很重要的。
大家平时是不是最喜欢看老师上课时做实验呢?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实验考点汇总第二章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声音能在固、液、气体中传播。
1. 设计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答:将音叉紧贴用细绳悬挂的乒乓球,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起,同时听到音叉发出声音。
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设计实验证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答:取一根长铁管,同学A轻敲铁管一端,使在另一端的同学B 刚好听不到敲击声,同学B把耳朵贴在铁管的另一端,发现同学B能够听到敲击声。
证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3. 设计实验证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答:将正在发声的闹钟用塑料袋密封浸没在水槽中,仍能听到闹钟的声音。
证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4. 设计实验证明: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
答:让一同学在对面敲鼓,发现自己能够听到敲鼓省。
证明:“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
5. 设计实验证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答: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真空罩中,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罩中的空气,发现铃声逐渐变小。
证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第三章熔化现象;凝固现象;汽化现象;蒸发吸热致冷;影响蒸发快慢因素;液化现象;降低温度使气体液化;液化放热;升华现象;凝华现象。
6. 设计实验说明熔化现象的存在。
在试管中加入碎冰,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发现试管内固态的冰变成了液态的水。
说明固体可以熔化。
7. 设计实验证明:晶体熔化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答:用酒精灯给海波加热,用温度计测量海波的温度,发现海波逐渐变成液态,且从出现液态海波开始,到海波熔化结束的过程中温度计示数不变(熔化过程中撤掉酒精灯,发现熔化立刻停止)。
证明:“晶体熔化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练习题及讲解电学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以及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定律。
以下是一些高中物理电学实验练习题及对应的讲解:1. 实验题目:验证欧姆定律。
实验器材:电源、电阻箱、电流表、电压表、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 将电源、电阻箱、电流表、电压表通过导线连接成一个闭合电路。
- 调节电阻箱的电阻值,记录不同电阻值下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 根据欧姆定律 \( V = IR \),计算电阻值,与电阻箱的设定值进行比较。
讲解: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一个基本定律,它表明在电路中,通过电阻的电流与两端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验证这一定律的正确性。
2. 实验题目:测量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实验器材:电源、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 将两个电阻器串联连接,接入电源,并在电路中接入电流表和电压表。
- 测量并记录电路中的电流和两个电阻器两端的电压。
- 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分析电流和电压的分布。
讲解: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元件中是相同的,而电压则按照电阻值的比例分配。
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分布规律的理解。
3. 实验题目:测量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实验器材:电源、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 将两个电阻器并联连接,接入电源,并在电路中接入电流表和电压表。
- 测量并记录电路中的总电流以及各个电阻器中的电流和两端的电压。
- 分析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布规律。
讲解:并联电路中,各个支路的电压相同,而总电流等于各个支路电流之和。
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分配规律。
4. 实验题目:使用基尔霍夫定律求解复杂电路。
实验器材:电源、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若干。
实验步骤:- 构建一个包含多个节点和回路的复杂电路。
- 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列出方程组。
大学物理光学实验练习题集与答案

大学物理光学实验练习题集与答案一、单选题1. 光学简导管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引导光线传输B. 调节光的强度C. 调节光的颜色D. 放大光的角度答案:A2. 以下哪个现象展示了光的直线传播特性?A. 反射B. 折射C. 散射D. 干涉答案:A3. 某光源通过一种单缝狭缝时,在屏幕上观察到的是一个中央亮度明显高于两边的条纹,这是由于什么现象引起的?A. 反射B. 散射D. 干涉答案:C4. 以下哪一个现象表明光的波动性?A. 光在真空中传播时的速度恒定B. 光沿直线传播C. 光在介质中折射D. 光的干涉现象答案:D5. 光通过一个透镜后,如果光线聚焦在透光屏上,则透镜的类型是:A. 凸透镜B. 凹透镜C. 分光镜D. 覆膜答案:A二、多选题1. 下面几种光源中,属于自然光源的有哪些?B. 白炽灯光C. 激光D. 火焰光E. 荧光灯光答案:A、D2. 以下关于光学折射的陈述中,正确的是:A. 光只在真空中能以光速传播B. 介质的折射率越大,光速度越快C.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D. 折射率是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比答案:C、D3. 以下哪些现象属于光的干涉现象?A. 彩虹B. 杂纹C. 油膜颜色D. 空气中的飞蛾答案:A、B、C4. 以下哪些颜色的光波长较长?A. 红光B. 蓝光C. 紫光D. 绿光答案:A、C5. 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双缝干涉实验观察到的结果是一系列彩色条纹B. 黑暗室中进行的光学实验无法看到效果C. 如果两束相干光叠加在一起,会产生干涉现象D. 在实验室进行的光学实验与日常生活中的光学现象无关答案:C三、简答题1. 解释光的散射现象,并说明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光的散射是指光线与物质颗粒碰撞后改变原来传播方向的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光的散射现象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例如,太阳光在大气中的散射现象使得天空呈现出蓝色,在傍晚时分呈现出红色的现象;激光散射可用于光通信中的光纤通信和激光雷达技术等。
物理实验习题与解答

物理实验习题与解答物理实验练习题物理实验中心学生实验守则一.每次实验前,必须认真做好预习,经实验指导老师质疑,不合格者不得进行实验。
二.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按实验要求着装进入实验室,不迟到,不早退,保持室内安静;不得喧哗、不准吸烟、不准随地吐痰和扔纸屑。
三.实验开始前,必须弄清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实验的注意事项等,如发现仪器工作不正常,要及时报告实验指导人员。
注意安全爱护公物,节约水电和器材;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因违反操作程序和实验室制度造成仪器、设备、工具及有关设施损坏的,按西南石油学院有关规定处理;严禁私拿实验器材、设备,一经发现,从严处罚。
四.实验过程中,严格认真,实验数据要求尽量准确,记录数据应经实验指导人员检查;电类实验,其线路必须经过指导老师核对后方可接通电源开始实验;拆线时要先断开电源开关。
五.对实验结果要认真进行分析、计算和整理;及时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报告一律用规定格式的实验报告纸填写,并按时送交指导教师,不合格者,必须重做。
六.实验结束,自觉整理好实验仪器、设备、工具,搞好清洁卫生,经值班人员许可,方能离开实验室。
绪论部分一、选择题1、依据获得测量结果方法的不同,测量可分两大类,即A:多次测量和单次测量B:等精度测量和不等精度测量 C: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D:以上三种分类都正确2、以下哪个不属于物理实验A:利用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B:利用弹簧秤称小铁块的重量 C:伽里略的斜塔实验D:爱因斯坦发现光的粒子性3、对一物理量进行等精度多次测量A:误差的平方和为最小B:测量值一定遵从正态分布 C:测量值一定遵从均匀分布 D:其算术平均值是误差为零的值4、对一物理量进行多次等精度测量,其目的是A:消除系统误差 B:消除随机误差 C:减小系统误差 D:减小随机误差2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可以减小随机误差 B:多次测量可以消除随机误差 C:多次测量可以减小系统误差 D:多次测量可以消除系统误差6、对一物理量进行等精度多次测量,其算术平均值是 A:真值B:最接近真值的值 C:误差最大的值 D:误差为零的值 7、测量结果的标准表达式为 X=X±U ,其含义为A:被测量必定等于或B:被测量可能等于或C:被测量必定在和之间D:被测量以一定概率落在或之间8、下列测量结果中,准确度最高的是A:L1=±㎝ B:L2=±㎝ C:L3=±㎝ D:L4=±㎝ 9、对某测量对象进行多次测量,测量结果为x?x?uc(x),其中uc(x)?uA(x)?uB(x) ,A.%B.95%C.% D.100%x?x?uc(x),其中uc(x)?uB(x)=10、对某测量对象进行单次测量,测量结果为A3,[x?uc(x),x?uc(x)]范围内概率为uB(x)为其B类不确定度。
大学物理实验习题和答案(整理版)【精选】

第一部分:基本实验基础1.(直、圆)游标尺、千分尺的读数方法。
答:P462.物理天平1.感量与天平灵敏度关系。
天平感量或灵敏度与负载的关系。
答:感量的倒数称为天平的灵敏度。
负载越大,灵敏度越低。
2.物理天平在称衡中,为什么要把横梁放下后才可以增减砝码或移动游码。
答:保护天平的刀口。
3.检流计1.哪些用途?使用时的注意点?如何使检流计很快停止振荡?答:用途:用于判别电路中两点是否相等或检查电路中有无微弱电流通过。
注意事项:要加限流保护电阻要保护检流计,随时准备松开按键。
很快停止振荡:短路检流计。
4.电表量程如何选取?量程与内阻大小关系?答:先估计待测量的大小,选稍大量程试测,再选用合适的量程。
电流表:量程越大,内阻越小。
电压表:内阻=量程×每伏欧姆数5.万用表不同欧姆档测同一只二极管正向电阻时,读测值差异的原因?答:不同欧姆档,内阻不同,输出电压随负载不同而不同。
二极管是非线性器件,不同欧姆档测,加在二极管上电压不同,读测值有很大差异。
6.信号发生器功率输出与电压输出的区别?答:功率输出:能带负载,比如可以给扬声器加信号而发声音。
电压输出:实现电压输出,接上的负载电阻一般要大于50Ω。
比如不可以从此输出口给扬声器加信号,即带不动负载。
7.光学元件光学表面有灰尘,可否用手帕擦试?答:不可以8.箱式电桥倍率的选择方法。
答:尽量使读数的有效数字位数最大的原则选择合适的倍率。
9.逐差法什么是逐差法,其优点?答:把测量数据分成两组,每组相应的数据分别相减,然后取差值的平均值。
优点:每个数据都起作用,体现多次测量的优点。
10.杨氏模量实验1.为何各长度量用不同的量具测?答:遵守误差均分原理。
2.测钢丝直径时,为何在钢丝上、中、下三部位的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各测一次直径,而不是在同一部位采样数据?答:钢丝不可能处处均匀。
3.钢丝长度是杨氏模量仪上下两个螺丝夹之间的长度还是上端螺丝夹到挂砝码的砝码钩之间的长度?答:前者4.采用光放大办法测钢丝的微小伸长量时要测望远镜到标尺之间的距离L,请问,L 是指平面镜镜面到望远镜旁标尺的距离还是指平面镜镜面到望远镜物镜之间的距离?答:前者5.必须预加砝码使钢丝拉直,你能用什么办法判断需预加几个砝码?答:用图示法。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练习题含详解答案

图电学实验练习题例1、用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的器材规格如下:待测电阻R x 约100 Ω;直流电流表量程0~10 mA 、内阻50 Ω;直流电压表量程0~3 V 、内阻5 kΩ;直流电源输出电压4 V 、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0~15 Ω、允许最大电流1 A ;开关1个,导线若干.根据器材的规格和实验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解析用伏安法测量电阻有两种连接方式,即电流表的内接法和外接法,由于R x <v A R R ,故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在控制电路中,若采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当滑动变阻器阻值调至最大,通过负载的电流最小,I min =xA R R R E++=24 mA >10 mA,此时电流仍超过电流表的量程,故滑动变阻器必须采用分压接法.如图10-5所示.例2、在某校开展的科技活动中,为了要测出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R x,现有如下器材:读数不准的电流表A 、定值电阻R 0、电阻箱R 1、滑动变阻器R 2、单刀单掷开关S 1、单刀双掷开关S 2、电源和导线;⑴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在图上标出你所选用器材的代码; ⑵写出主要的实验操作步骤;解析⑴实验电路如右图所示此法俗称”替代法”;⑵①将S 2与R x 相接,记下电流表指针所指位置;②将S 2与R 1相接,保持R 2不变,调节R 1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指在原位置上,记下R 1的值,则R x =R 1; 例3、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R x 的阻值900~1000Ω:电源E ,具有一定内阻,电动势约为;电压表V 1,量程为,内阻r 1=750Ω; 电压表V 2,量程为5V,内阻r 2=2500Ω;滑动变阻器R ,最大阻值约为100Ω; 单刀单掷开关K,导线若干;测量中要求电压表的读数不小于其量程的1/3,试画出测量电阻R x 的一种实验电路原理图; 解析如图所示 用已知内阻的电压表代替电流表例4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的阻值;器材代号与规格如下:电流表A 1量程250mA,内阻r 1为5Ω;标准电流表A 2量程300mA,内阻r 2约为5Ω; 待测电阻R 1阻值约为100Ω;滑动变阻器R 2最大阻值10Ω; 电源E 电动势约为10V,内阻r 约为1Ω;单刀单掷开关S,导线若干;⑴要求方法简捷,并能测多组数据,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并标明每个器材的代号.⑵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用测的量表示待测电阻R 1的计算公式是R 1=______; 解析⑴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用已知内阻的电流表代替电压表; ⑵两电流表A 1、 A 2的读数为I 1、I 2和电流表A 1的内阻为r 1,待测电阻R 1的阻值的计算公式是:11211r I I I R -=例5有一电阻R x ,其阻值在100~200Ω之间,额定功率为;要用伏安法较准确地测量它的阻值,实验器材有:安培表A 1,量程为50mA,R A 1=100Ω,安培表A 2,量程为1A,R A 2=20Ω 电压表V 1,量程为5V,R V 1=10kΩ,电压表V 2,量程为15V, R V 2=30kΩ 变阻器R 1,变阻范围0~20Ω ,2A,变阻器R 2,变阻范围0~1000Ω,1A,9V 电源,电键,导线; ⑴实验中应选用的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分别是: ; ⑵画出所用实验电路图;解析⑴允许通过电阻中电流可能的最大值由:R I P 2=得,mA I mA I 503521==;因为电阻可能为200Ω,所以通过被测电阻的电流的最大值可能是35mA,应用电流表的示数来控制通过电阻的电流,因此,电流表应选A 1;又因为RU P 2=,所以V U V U 1.7521== ;因为电阻可能为100Ω,所以允许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的最大值可能是5V,应用电压表的示数来控制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因此电压表应选V 1;因为R 1< R 2,且2A >35mA, 所以应选变阻器R 1;因为R 1<R x 所以滑动变阻器连接方式应选用分压电路;因为x R <V A R R , 所以应选用外接电路;⑵实验所用电路如图所示例62000年全国从下表中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设计一电路来测量电流表A 1的内阻r 1,要求方法简捷,有尽可能高的测量精度,并能测得多组数据; ⑴在虚线方框中画出电路图,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器材代号 规 格 电流表A 1 量程10mA,内阻r 1待测约40Ω 电流表A 2 量程500μA,内阻r 2=750Ω 电压表V 量程10V,内阻r 3=10Ω 电阻R 1 阻值约100Ω,作保护电阻用 滑动变阻器R 总阻值约50Ω电池E 电动势,内阻很小 导线若干,电键K⑵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来计算r 1,则所用的表达式为r 1=____,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_______;解析⑴如图所示用已知内阻的电流表代替电压表;⑵2121r I I r =,I 1表示通过电流表A 1的电流,I 2表示通过电流表A 2的电流,r 2表示电流表A 2的内阻; 例72006年全国Ⅰ、Ⅲ现要测量某一电压表 的内阻;给定的器材有:待测电压表 量程2V,内阻约4k Ω;电流表 量程,内阻约500Ω;直流电源E 电动势约,内阻不计;固定电阻3个:R 1=4000Ω,R 2=10000Ω,R 3=15000Ω;电键S 及导线若干;要求测量时两电表指针偏转均超过其量程的一半;⑴试从3个固定电阻中选用1个,与其它器材一起组成测量电路,并在虚线框内画出测量电路的原理图;要求电路中各器材用题中给定的符号标出;⑵电路接通后,若电压表读数为U ,电流表读数为I ,则电压表内阻R V =_________;解析⑴若直接将电压表与毫安表串联,因毫安表的量程过大即两电表量程不匹配,故应将电压表与一定值电阻并联;实验电路如图所示,若选用电阻R 1,则并联电阻并R =2000Ω,电压表读数U =mAR Er 并+·R 并=50020004.2+×2000=>1V,电流表读数I =mA+r R E 并=50020004.2+=0.00096A =>,R 1符合要求,同理可得R 2、R 3不符合要求,故选R 1;⑵电路接通后,通过R 1的电流I 1=1R U ,则通过电压表的电流为I 2=I -I 1=I -1R U ,所以电压表的内阻R V =2I U=11RU R I U- 例82006年全国Ⅱ现要测定一个额定电压4V 、额定功率的小灯泡图中用错误!表示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所测电压范围为~4V;现有器材:直流电源E 电动势,内阻不计,电压表 量程,内阻约为4×104Ω,电流表量程250mA,内阻约为2Ω,电流表 量程500mA,内阻约为1Ω,滑动变阻器R 最大阻值约为30Ω,电键S,导线若干;如果既要满足测量要求,又要测量误差较小,应该选用的电流表是 ,下面两个电路应该选用的是 ;V V mA R SEV mAVA 2A解析在测量小灯泡的伏安曲线时,由于题目要求电压范围为~4V,因此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根据估算通过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I =0.4A,因此电流表应该选用 ;在伏安法测量过程中,由于临界电阻Ω==200V A R R R 大于小灯泡电阻,因此应该选择电流表外接法即选择甲电路进行测量;例9、用右图所示的电路,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电池的内阻较小,为了防止在调节滑动变阻器时造成短路,电路中用一个定值电阻R 0起保护作用;除电池、开关和导线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 (a ) 电流表量程0.6A 、3A ; (b ) 电压表量程3V 、15V(c ) 定值电阻阻值1Ω、额定功率5W (d ) 定值电阻阻值10Ω,额定功率10W(e ) 滑动变阻器阴值范围0--10Ω、额定电流2A (f )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0-100Ω、额定电流1A,那么1要正确完成实验,电压表的量程应选择 V,电流表的量程应选择 A ; R 0应选择 Ω的定值电阻,R 应选择阻值范围是 Ω的滑动变阻器; (2)引起该实验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13,,1,0~10;2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造成电流表读数总是比电池实际输出电流小; 解析:由于电源是一节干电池,所选量程为3V 的电压表;估算电流时,考虑到干电池的内阻一般几Ω左右,加上保护电阻,最大电流在0.5A 左右,所以选量程为0.6A 的电流表;由于电池内阻很小,所以保护电阻不宜太大,否则会使得电流表、电压表取值范围小,造成的误差大;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一般比电池内阻大几倍就好了,取0~10Ω能很好地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若取0~100Ω会出现开始几乎不变最后突然变化的现象;系统误差一般由测量工具和所造成测量方法造成的,一般具有倾向性,总是偏大或者偏小;本实验中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造成电流表读数总是比测量值小,造成E 测<E 真,r 测<r 真; 例10、某同学在实验室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室中有如下器材: A .待测干电池 B .电流表G0~3mA,内电阻r 1=20Ω C .电流表A0~0.6A,内电阻r 2= D .滑动变阻器甲最大阻值10ΩE .滑动变阻器乙最大阻值100ΩF .定值电阻R 1=100ΩG .定值电阻R 2=500ΩH .定值电阻R 3=Ω 开关、导线;由于没有电压表,为此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完成了实验要求的测量;①为了方便并能较准确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 ,定值电阻应选用 ;填写定值电阻前的序号②若某次测量中电流表G 的示数为I 1,电流表A 的示数为I 2;改变滑动变阻器的位置后,电流表G 的示数为I 1′,电流表A 的示数为I 2′;则可知此电源的内电阻测量值为r = ,电动势测量值为E= ;A 2解析 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一般需要电流表和电压表;由于题中没有电压表,故需要将电流表G 改装为电压表,且改装后电压表的量程应该达到,则总电阻为1.55003VmA=Ω,故定值电阻应选用的序号为G 的电阻,而滑动变阻器应选用阻值较小的D ;②在两次测量过程中,通过电源的电流是两只电表的电流之和,则根据全电路欧姆定律有12112()()E I R r I I r =+++,1212()()E I R r I I r '''=+++解之,得()11211212I I r R r I I I I '-=+''+--, ()2112211212I I I I E R r I I I I ''-=+''+-- 例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制作一种传感器,需要选用一电器元件;图为该电器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有同学对其提出质疑,先需进一步验证该伏安特性 曲线,实验室备有下列器材: 器材代号 规格 电流表A 1 电流表A 2 电压表V 1 电压表V 2 滑动变阻器R 1 滑动变阻器R 2 直流电源E 开关S 导线若干量程0~50mA,内阻约为50Ω 量程0~200mA,内阻约为10Ω 量程0~3V,内阻约为10k Ω 量程0~15V,内阻约为25k Ω 阻值范围0~15Ω,允许最大电流1A 阻值范围0~1k Ω,允许最大电流100mA 输出电压6V,内阻不计 ①为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电流表应选用 ;电压表应选用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以上均填器材代号②为达到上述目的,请在虚线框内画出正确的实验电路原理图,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 ③若发现实验测得的伏安特性曲线与图中曲线基本吻合,请说明该伏安特性曲线与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有何异同点相同点: , 不同点: ;解析:①图像中电流0~0.14A,电流表选A 2;电源电压6V,但图像只要求电压在0~3V 之间调整,为了测量准确电压表选V 1;由于绘制图像的需要,要求电压从0~3V 之间调整,所以滑动变阻器只能采用分压式接法,为了能很好调节电压,滑动变阻器应选用阻值较小的R 1; ②该元件约几十Ω,AV R R R R >,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可以忽略,所以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实验数据的采集要求从零开始,所以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③从图像的形状和斜率变化趋势上去找相同点和不同点,突出都是“非线性”,图像上某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是电阻的倒数;例12某同学通过查找资料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电池;该同学想测量一下这个电池的电动势E 和内电阻r ,但是从实验室只借到一个开关、一个电阻箱最大阻值为Ω,当标准电阻用 一只电流表量程R I =0.6A,内阻0.1g r =Ω和若干导线;①请根据测定电动势E 内电阻r 的要求,设计图4中器件的连接方式,画线把它们连接起来;②接通开关,逐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 ,读处与R 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I,并作记录当电阻箱的阻值 2.6R =Ω时,其对应的电流表的示数如图5所示;处理实验数据时;首先计算出每个电流值I 的倒数1I ;再制作R-1I坐标图,如图6所示,图中已标注出了1,R I的几个与测量对应的坐标点,请你将与图5实验数据对应的坐标点也标注在图6中上;③在图6上把描绘出的坐标点练成图线; ④根据图6描绘出的图线可得出这个电池的电动势E= V,内电阻r = Ω 解析: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需要得到电源的路端电压和通过电源的电流,在本实验中没有电压表,但是可以用电阻箱和电流表串联充当电压表,测量电源的路端电压,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也是通过电源的电流,所以只需要将电流表和电阻箱串联接在电源两端即可;实物图的连接如答图4所示;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E =IR+r+r g ,解得:)(1g r r IE R +-⋅=,根据R-1/I 图线可知:电源的电动势等于图线的斜率,内阻为纵轴负方向的截距减去电流表的内阻; 答案:① 见答图4 ②见答图6 ③见答图6 ④~;~例13某同学为了较精确的测量一阻值约为20Ω的电阻R x 的阻值.①在以下备选器材中电流表应选__________,电压表应选_______,变阻器应选_________.只填写器材对应的字母代号电源E 电动势3 V 、内阻可忽略不计电流表A 1量程50 mA,内阻约12Ω;电流表 A 2量程3 A, 内阻约 Ω;电压表V 1量程3 V,内阻约3 kΩ,电压表V 2量程15 V,内阻约15 kΩ;滑动变阻器R 10~10 Ω,允许最大电流2.0 A;滑动变阻器R 20~1000 Ω,允许最大电流0.5 A;定值电阻R 30Ω,允许最大电流1.0A;开关及导线若干②请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要求直接测量量的变化范围尽可能大一些,所选器材用对应符号标出;③若某次测量中,电压表读数为U ,电流表读数为I ,则计算待测电阻的阻值表达式为R x =________________;解析测量电阻的阻值一般利用伏安法,电压表显然应选量程为 3 V 的V 1;根据欧姆定律容易求得电路中的最大电流150xEI mA R ==,显然超过了电流表A 1 50 mA 的量程,但电流表 A 2的量程又太大,故我们可以将定值电阻R 30Ω与待测电阻R x 相串联,此时电路中的最大电流60x EI mA R R==+,利用电流表A 1 测量电流即可;由于要求直接测量量的变化范围尽可能大一些,故只能采用分压电路,且滑动变阻器使用电阻较小的R 1;最后我们确定电流表的解法:由于此时电路的临界电阻0123190A x V R R R k R R ==⨯=Ω>+,则应该利用电流表的外接法;由此得到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当电压表读数为U ,电流表读数为I ,则计算待测电阻的阻值表达式x UR R I=-.例14从下表中选取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设计一电路来测量电流表A 1的内阻r 1,画在下面的方框中,要求方法简捷,有尽可能高的精确度,并能测出多组数据;器材代号 规格 电流表A 1 量程10mA,内阻r 1待测约40Ω 电流表A 2 量程500μA ,内阻r 2=750Ω 电压表V 量程10V,内阻r 3=10kΩ 电阻R 1 阻值约100Ω,作保护电阻用 滑动变阻器R 2 总阻值约50Ω 电池E 电动势,内阻很小 电键S导线若干解析要测量电流表A 1的内阻,按常规思想应用伏安法,将电压表并联在待测电流表两端,但根据本题所提供的仪器,我们可以首先肯定,在本实验中不可能用到电压表,因为电源的电动势只有,而电压表的量程为10V,最多不到满偏的1/6,用它来读数误差太大,因此该实验能用到的电表只可能用两块电流表;两块电流表有可能串联,也有可能并联,但题目中电流表A 2的内阻r 2已知,因此将两电流表并联,根据并联规律I 1r 1=I 2r 2可求出电流表A 1的内阻r 1=122I r I ; 加在电流表两端的电压最大值U m =I m r 2=,而滑动变阻的最大阻值只有50Ω,如果将滑动变阻器接成限流,会超过电流表的量程,将它们烧坏;如果仅仅将滑动变阻器接成分压,滑动变阻器可调节的范围很小,只有全长的1/4,这样测量的次数比较少;故应将定值电阻R 1接在干路上用作限流,电路图如图所示;例15现有器材:量程为、内阻约30Ω-40Ω的电流表一个,定值电阻R 1=150Ω,定值电阻R 2=100Ω,单刀单掷开关K,导线若干;要求利用这些器材测量一干电池电动势约的电动势;1按要求在实物图上连线;2用已知量和直接测得量表示的待测电动势的表达式为E = ,式中各直接测得量的意义是: .解析根据提供的器材,可任取一个定值电阻与电流表、干电池、开关接成一个串联电路,用欧姆定律建立方程组进行测量;但在本题中,电流表量程为,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如果把定值电阻R 1与电流表、干电池、开关接成一个串联电路,则回路中总电阻约为180Ω,回路中电流约为 /180Ω=,而如果把定值电阻R 2与电流表、干电池、开关接成一个串联电路,,则回路中总电阻约为130Ω,回路中电流约为 /130Ω=,显然,该电流已超过电流表的量程;考虑到实验的可行性,此时用定值电阻R 2与R 1串联即可,故有如下解答:1连图:左图只用R 1接入电路;右图用R 1和R 2串联接入电路;连线如图 2设I 1是外电阻为R 1时的电流,I 2是外电阻为R 1和R 2串联时的电流,则有11A E I R R r =++,212A EI R R R r=+++解之,可解得干电池电动势为:12212I I E R I I =-. 例17某同学在实验室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室中有如下器材:A .待测干电池B .电流表G0~3mA,内电阻r 1=20ΩC .电流表A0~0.6A,内电阻r 2=D .滑动变阻器甲最大阻值10ΩE .滑动变阻器乙最大阻值100ΩF .定值电阻R 1=100ΩG .定值电阻R 2=500ΩH .定值电阻R 3=Ω 开关、导线;由于没有电压表,为此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完成了实验要求的测量;①为了方便并能较准确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 ,定值电阻应选用 ;填写定值电阻前的序号②若某次测量中电流表G 的示数为I 1,电流表A 的示数为I 2;改变滑动变阻器的位置后,电流表G 的示数为I 1′,电流表A 的示数为I 2′;则可知此电源的内电阻测量值为r = ,电动势测量值为E= ;解析 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一般需要电流表和电压表;由于题中没有电压表,故需要将电流表G 改装为电压表,且改装后电压表的量程应该达到,则总电阻为1.55003VmA=Ω,故定值电阻应选用的序号为G 的电阻,而滑动变阻器应选用阻值较小的D ;②在两次测量过程中,通过电源的电流是两只电表的电流之和,则根据全电路欧姆定律有12112()()E I R r I I r =+++,1212()()E I R r I I r '''=+++解之,得()11211212I I r R r I I I I '-=+''+--, ()2112211212I I I I E R r I I I I ''-=+''+--. 例18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某同学为研究这一现象,用实验得到如下数据I 和U 分别表示小灯泡上的电流和电压: 1在左下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可用的器材有:电压表、电流表、滑线变阻器变化范围0-10Ω、电源、小灯泡、电键、导线若干. 2在右图中画出小灯泡的U-I 曲线.3某电池的电动势是,内阻是Ω.将本题中的AR 滑G灯泡接在该电池两端,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多少解析1为了作出小灯泡的U-I 曲线,必须采用分压的方法;而因为小灯泡的电阻比较小,故采用电流表的外接法,实验电路图见下图.2小灯泡的U-I 曲线首先用描点法作出各个点,利用圆滑的曲线连接即可得到下图;3作出Ir E U -=图线,可得小灯泡工作电流为安,工作电压为伏,因此小灯泡实际功率为==UI P 瓦.例19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直径时的刻度位置如图所示,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长度l =0. 810 m .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4Ω,先用伏安法测出金属丝的电阻,然后根据电阻定律计算出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1从图中读出金属丝的直径为 mm.2在用伏安法测定金属丝的电阻时,除被测电阻丝外,还有如下供选择的实验器材: A .直流电源:电动势约 V,内阻很小; B.电流表A 1:量程0~0.6 A,内阻Ω;C .电流表A 2:量程0~3. 0 A,内阻0. 025Ω;D .电压表V :量程0~3 V,内阻3 k Ω; E.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10Ω;F.滑动变阻器R 2:最大阻值50Ω;G .开关、导线等.在可供选择的器材中,应该选用的电流表是 ,应该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 ;3根据所选的器材,在如图所示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4若根据伏安法测出电阻丝的电阻为R x =4. 1Ω,则这种金属材料的电阻率为 Ω·m.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解析1金属丝的直径为0.522mm. 2电路中的最大电流A R EI x75.0==,显然超过了电流表A 1 0.6 A 的量程,但电流表 A 2的量程又太大,故电流表应该选用A 1,由于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为10Ω,比被测电阻丝的电阻大,且容易调整,所以采用限流电路即可;由于此时电路的临界电阻Ω>Ω≈=4200V A R R R ,故电流表采用外解法.3实验电路如图所示4利用电阻定律S l R ρ=,则==lRSρ×10-6Ω·m.例20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 .待测的干电池电动势约为,内电阻小于Ω B .电流表G 满偏电流3mA,内阻Rg=10Ω C .电流表A0~0.6A,内阻ΩD .滑动变阻器R 10~20Ω,10 A E.滑动变阻器R 20~200Ω,l A F .定值电阻R 0 990Ω G .开关和导线若干1某同学发现上述器材中虽然没有电压表,但给出了两个电流表,于是他设计了如图所示中甲的a 、b 两个参考实验电路,其中合理的是 图所示的电路;在该电路中,为了操作方便且能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 填写器材前的字母代号.2图乙为该同学根据1中选出的合理的实验电路利用测出的数据绘出的I 1—I 2图线I 1为电流表G 的示数,I 2为电流表A 的示数,则由图线可以得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 V,内阻r= Ω;解析本题中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需要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由于题中只给了两个电流表,故可以通过改装来实现.因为定值电阻R 0=990Ω,则电流表G 与之串联较好,所以合理的是b 图所示的电路,滑动变阻应选D ;根据全电路欧姆定律容易得到102()g E I R R I r =++,即1200g gr EI I R R R R =-+++由I 1—I 2图线可以看出,图线与纵轴的交点为mA ,即0 1.48gEmA R R =+,故电动势E=;又因为12 1.48 1.250.770.3I k I ∆-===∆,即010000.77g r R R =+,故0.77r =Ω. 例21某电压表的内阻在20~50K Ω之间,现要测量其内阻,实验室提供下列可选用的器材:待测电压表V 量程3V,电流表A 1量程200μA ,电流表A 2量程5mA,电流表A 3量程0.6A,滑动变阻器R 最大阻值1kΩ,电源E 电源电压为4V,开关S. 1所提供的电流表中应选用 填字母代号.2为了尽量减小误差,要求多测几组数据,试在图10-9方框中画出符合要求的实验电路其中电源和开关及连线已画出.解析电压表的示数等于通过电压表的电流与本身内阻的乘积,估算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所以应选电流表A 1,与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电阻远小于电压表内阻.如果用滑动变阻器连成限流电路,一则它对电路的调控作用很不明显,二则是待测电压表分得的最小电压约为大于电压表的量程,变阻器明显不能组成限流电路,这样变阻器应作为分压器接在电路中,就不会出现上述问题,电路如图10-10所示.总结对于电表的选择,必须先根据已知条件估算电路中的最大电压或电流值,以此确定选用略大于且量程最小的电表;例22用以下器材测量电阻R x 的阻值900-1000Ω: 电源E,有一定内阻,电动势约为; 电压表V 1,量程为,内阻r 1=750Ω; 电压表V 2,量程为5V,内阻r 2=2500Ω; 滑线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100Ω; 单刀单掷开关K,导线若干;1测量中要求电压表的读数不小于其量程的13,试画出测量电阻R x 的一种实验电路原理图原理图中的元件要用题中相应的英文字母标注;2若电压表V 1的读数用U 1表示,电压表V 2的读数用U 2表示,则由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R x 的图10-9 E 图10-10公式为R x = ; 2.分析与解:很多考生解析此题,第一思维考虑的就是伏安法,由于本题没有电流表,思维受阻,当然做不正确;只有极少数有“用已知内阻的电压表代替电流表”新观念的考生才能做正确; 答案:1测量电阻R x 的实验电路如图2所示;2电压表V 1的示数U 1,电压表V 2的示数U 2,电压表V 1的内阻r 1,根据串联、并联电路的规律,算出R x 的电阻为R x =2111U U r U ;。
物理实验习题与指导

物理实验习题与指导03(总1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大学物理实验复习题一、基础知识部分(误差与不确定度、数据处理、基本测量与方法)(一)问答题1、什么叫测量、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看教材)2、什么叫随机误差随机误差的特点是什么(看教材)3、什么叫系统误差系统误差的特点是什么(看教材)4、下列情况哪些是属于随机误差,哪些是属于系统误差?(从定义角度考虑)(1)经校准的秒表的读数误差。
(2)在20℃下标定的标准电阻,在30℃下使用引起的误差。
(3)分光计实验中的偏心误差。
(4)千分尺的“零点读数不为零”引起的误差。
(5)读仪表时的视差。
(6)因为温度的随机变化所引起的米尺的伸缩,而用该米尺测长所引起的误差。
(7)水银温度计毛细管不均匀。
(8)仪表的零点不准。
5、什么叫误差、绝对误差、相对误差、视差、引用误差、回程误差、偏差、残差、示值误差、读数误差、估读误差、标准差(查相关资料一般了解)6、误差的绝对值与绝对误差是否相同未定系统误差与系统不确定度是否相同(从定义出发)7、什么叫不确定度、A类不确定度、B类不确定度(从定义出发)8、不确定度与不准确度是否相同(看教材一般了解)9、什么叫准确度、正确度、精密度(从打靶角度分析)10、对某量只测一次,标准误差是多少(不变)11、如何根据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相互转化的特点来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如测金属丝的平均直径和直径的平均值)12、测量同一玻璃厚度,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出的结果如下,分析各值是使用哪些量具测量的其最小分度值是多少(自做答案)(1) (2) (3)13、有一角游标尺主尺分度值为1°,主尺上11个分度与游标上12个分度等弧长,则这个游标尺的分度值是多少(参考游标卡尺原理)14、逐差法使用的条件与优点是什么(参考教材)15、使用贝塞尔公式的条件是什么(等精度测量,n>=3)16、数据处理时,为什么采用“小于五则舍、大于五则入、等于五则凑偶”的修约规则(为使舍、入几率相等)17、如何从实验中测得的直线关系的x-y值求出该直线的斜率?(答案自做)18、作图规则和注意事项是什么(看教材)19、什么叫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位数如何取定(看教材规定)20、不确定度的有效数字位数如何取(看教材规定)21、用天平测量固体密度是有几种方法分别适合什么样的物体(自做答案)22、某长度测量值为1.235m,则所用测量仪器是下列中的哪一种为什么1)千分尺2)50分卡尺3)20分卡尺4)米尺23、天平有哪几部分组成,使用时应注意什么,操作过程如何使用升降手柄(看教材)(重点掌握)(二)填空题1.指出下列各数是几位有效数字.25⨯2S10(4)×10-102.把下列各数取三位有效数字.1)1.0752)0.862493)27.0524)8.971⨯106-5)3.14156)0.0020000结果:1)__2)__3)__4)__5)__6)__3.用正确表达式写出下列结果:1)A=17000±1000km2)B=1.001730±0.0005m3)C=10.8000±0.2cm4)D=99.5±0.820C正确表达式为:1)__2)__3)__4)__4.单位变换:1)L=(34.85±0.05)cm写成以μm.mm.m.km为单位.2)m=(201.750±0.001)kg写成以g.mg.t为单位.5.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改正错误(请将正确的运算结果写在括号内):1)21605-1.32=215.18()2)0.0221⨯0.0221=0.00048841()3)400⨯1500/142.60-11.6=600000()4)521.2⨯2%=10.4()5)98.754+1.3=()6)107.50-2.5=()7)111⨯0.100=()8)237.5÷0.01=()9)76.00÷(40.00-2.0)=()10)50.000⨯(18.30-16.3)/103-3.0⨯(1.00+0.001)=()11)1000.0⨯(5.6+4.412)/(78.00-77.0)⨯10.000=()6.更正下面的结果表达式.(1)X=±,更正为:__(2)X=3.4⨯±3CM,更正为:__1065(3)X=+,更正为:__(4)V=×10-2cm/s±×10-4cm/s写成。
中考物理设计实验专题练习题带解析

中考物理设计实验专题专题1:实验台上有组装好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
另外还有质量均为 100g 的钩码六个(图中未画出)。
要求利用上述实验装置和钩码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如果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不变,则有用功跟总功成正比。
请写出主要实验步骤。
专题2:小阳在户外滑雪时发现,不同的人从滑道的顶端滑到底端所用的时间不同。
对此他猜想:“物体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由静止向下滑动时,物体从静止开始滑到底端的平均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请你利用刻度尺、停表、质量已知的钩码以及如图所示的斜面和质量已知且带有凹槽的滑块,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其猜想是否正确。
请你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专题3:如图所示,实验桌上备有:已调好的微小压强计1个,侧壁标有刻度的圆柱形容器1个、适量的水。
请你利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同种液体,深度越大,液体内部产生的压强就越大”。
实验中用U形管左右液面的高度差Δh表示液体的压强的大小。
要求:(1)写出实验步骤;(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专题4: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量程符合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一个、符合实验要求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一个、体积相同的钩码六个。
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它排开液体的体积成正比”。
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和画出数据记录表。
专题5:有人猜想:“浸没在液体中的固体所受的浮力大小可能跟固体的形状有关”,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写出实验所需的器材和实验步骤;并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专题6:小芳同学在研究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之前,想利用手边的器材验证“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这一关系。
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电源一个(电源电压不作为已知)、电阻箱一个、电压表一只、电流表两只、开关一个、各种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和导线若干。
请根据上述要求帮助小芳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写出实验步骤。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实验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课后篇巩固提升1.图甲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平衡摩擦力的过程中,若所有的操作均正确,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根据纸带点迹可判断应适当 (选填“减小”或“增大”)木板的倾角,直至小车匀速运动;(2)平衡摩擦力后,当满足小车质量M 远大于钩码质量m 的条件时,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可近似等于钩码的重力。
实验中,当所挂钩码数量一定时,研究小车加速度a 与其质量M 的关系,由于未满足上述质量条件,实验结果得到的图像可能是 ;(3)图丙为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有七个相邻的计数点,每个相邻计数点间有4个点未标出,经测量:x AB =4.21 cm 、x BC =4.63 cm 、x CD =5.04 cm 、x DE =5.50 cm,x E F =5.92 cm,x FG =6.35 cm 。
已知电源的频率为50 Hz,则小车的加速度a= m/s 2。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丙根据纸带点迹可判断小车做加速运动,则应适当减小木板的倾角,直至小车匀速运动。
(2)当满足m ≪M 的条件时,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可近似等于钩码的受力,随着1M 逐渐增大,即M 逐渐减小,则不再满足m ≪M 的条件,实际测得的加速度a=mgm+M 小于近似后计算得到的加速度a'=mgM ,所以图像将向下弯曲。
故选B 。
(3)根据Δx=aT 2解得a=x DG -x AD 9T 2=(6.35+5.92+5.50-5.04-4.63-4.21)×10-29×0.12m/s 2=0.43 m/s 2。
减小 (2)B (3)0.43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小车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将光电门固定在水平轨道上的B 点,用不同重物通过细线拉同一小车,每次小车都从同一位置A 由静止释放。
(1)若遮光条的宽度d=4.7 mm,实验时将小车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 ,则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v= (用字母表示)。
高中物理(物理实验)练习题含答案

高中物理(物理实验)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某人用刻度尺去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共测量4次,测得数据分别为1.42cm、1.43cm、1.42cm、1.44cm,物体长度的测量结果应为()A.1.4275cm B.1.427cm C.1.43cm D.1.4cm2.某同学要测量一均匀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ρ,步骤如下: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长度L为()A.50.30mm B.50.15mm C.50.25mm D.50.2mm3.数字0.0010有几位有效数字A.1 B.2 C.3 D.44.用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某物体长度,测得的读数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长度为()A.1.7mm B.1.37mm C.1.2mm D.13.7mm5.某同学测量一个圆柱体工件的电阻率,分别使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测量圆柱体工件的长度、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下列各选项中读数都正确的是()A.4.83cm、5.313mm. B.5.03cm、5.313mmC.4.83cm、5.813mm D.5.03cm、5.813mm6.用2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某物体长度,测得读数如图所示,则物体的长度为()A.20.30mm B.20.30cm C.20.3mm D.21.30mm 7.下列读数中正确的是()A. 2.5cmB.11.18mmC. 5.2cmD. 4.815mm8.由于钢的热胀冷缩,用同一把钢制刻度尺去测量同一块玻璃,在冬天和在夏天的测量结果比较()A.一样大B.冬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C.夏天的测量结果大一些D.无法判定二、多选题9.测量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的有()A.由于电表存在零点读数而产生的误差B.由于多次测量结果的随机性而产生的误差C.由于量具没有调整到理想状态,如没有调到垂直而引起的测量误差D.由于实验测量公式的近似而产生的误差。
大学物理实验分光计后习题解答

大学物理实验分光计的使用习题解答实验十二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预习思考题】1. 分光计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答:分光计由平行光管、望远镜、载物台和读数装置四部分组成。
(1)平行光管用来提供平行入射光。
(2) 望远镜用来观察和确定光束的行进方向。
(3) 载物台用来放置光学元件。
(4) 读数装置用来测量望远镜转动的角度。
2. 调节望远镜光轴垂直于仪器中心轴的标志是什么?答:通过目镜观察到双面镜正反两面反射回来的“+”字像都与分划板上“”形叉丝的上十字重合。
3. “+”字像、狭缝像不清晰分别如何调整?答:(1)“+”字像不清晰说明分划板没有位于物镜的焦平面上,应松开目镜紧锁螺钉,前后伸缩叉丝分划板套筒,使“+”字像清晰并做到当眼睛左右移动时,“+”字像与叉丝分划板无相对移动,然后锁紧目镜紧锁螺钉。
(2)狭缝像不清晰说明狭缝没有位于平行光管准直透镜的焦平面上,应松开狭缝紧锁螺钉,前后伸缩狭缝套筒,当在已调焦无穷远的望远镜目镜中清晰地看到边缘锐利的狭缝像时,然后锁紧狭缝紧锁螺钉。
【分析讨论题】1. 当通过目镜观察到双面镜正反两面反射回来的“+”字像处于“”形叉丝的上十字上下对称位置时,说明望远镜和载物台哪部分没调好?当通过目镜观察到双面镜正反两面反射回来的“+”字像处于叉丝分划板同一水平位置时,说明望远镜和载物台哪部分没调好?应怎样调节?答:(1)当通过目镜观察到双面镜正反两面反射回来的“+”字像处于“”形叉丝的上十字上下对称位置时,说明载物台没调好,望远镜已水平。
应调载物台下调平螺钉b或c,使双面镜正反两面反射回来的“+”字像都与分划板上“”形叉丝的上十字重合。
(2)当通过目镜观察到双面镜正反两面反射回来的“+”字像处于叉丝分划板同一水平位置时,说明望远镜不水平,双面镜镜面法线已水平。
应调节望远镜倾角螺钉,使双面镜正反两面反射回来的“+”字像都与分划板上“”形叉丝的上十字重合。
2. 如何用反射法(一束平行光由三棱镜的顶角入射,在两光学面上分成两束平行光)测三棱镜的顶角?解:如图所示,由平行光管射出的平行光束照射在三棱镜顶角上,分别射向三棱镜的两个光学面AB和AC,并分别被反射。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练习题(含解析)

【详解】[1]将该电器元件与E=8V,r=4Ω连接,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U=E-Ir,可得U=8-4r,可在图中画出直线1与U-I曲线交于(1A,4V),所以通过该元件的电流为1A;
[2]将两个这样的元件并联接入该电源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U=E-2Ir,可得U=8-8r,可在图中画出直线2与U-I曲线交于(0.75A,2V)则每一个元件消耗的功率为
A.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B.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C.由甲、乙两图可判断阻值 D.由甲、乙两图可判断阻值
7.在使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档测电阻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红黑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向左侧“0”刻度处
B.测量时若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小,则应该减小倍率,并重新欧姆调零后再进行测量
B.换挡后,都要重新调零
C.表盘刻度是均匀的
D.表盘刻度最左边表示电阻阻值为0
3.如图,该电路元器件对应的符号是( )
A. B.
C. D.
4.在利用多用电表欧姆挡前要进行欧姆调零,欧姆调零利用的是( )
A.甲旋钮B.乙旋钮C.丙旋钮D.丁插孔
5.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阻值约为 的电阻 ,用内阻约为 的电压表,内阻约为 的电流表进行测量。他设计了图甲和图乙两种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练习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用欧姆表的×100挡测一电阻,发现指针偏角太小,应换下面哪个倍率挡位( )
A.×1挡B.×10挡C.×100挡D.×1k挡
2.关于欧姆表及其使用中的问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接表内电源负极的应是黑表笔
《大学物理实验》第一册习题与思考题

7.两分量(10.200.04) 厘米 和(3.010.03) 厘米 ,相加时其不确定度该如何表示?相乘时其不确定度又该如何表示?
8.一个正方体铁块的边长为(10.3±0.2)厘米,质量为(8665±8)克,试求其密度的不确定度表示式?并用"克/厘米"为单位表示结果。
9.写出下列函数的不确定度表示式,分别用不确定度的算术合成和几何合成法表示。(用最合适的方法从不确定度或相对不确定度中选择一种)
(3) ( )
(4) 628.7/7.8=80.6026 ( )
(5) (17.34-17.13)(14.28)=2.9988 ( )
12.历年来真空中光速的测量结果如下,求其权之比及其不确定度的表示式。
年代 工作者 方法 结果(千米/秒) 不确定度(千米/秒)
1907 Rosa,Dorsey Esu/emu 299784 15
1976 Woods 299792.4588 0.0002
1980 Baird 稳频He-Ne激光器 299792.4581 0.0019
1983 国际协议 299792.458 (精确值)
1.使用各种电表应注意哪些主要问题?
2.根据电表的准确度级别,如何确定测量结果的有效数字的位数?
3,测量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有何意义?
4.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如何减小、消除电表的接入误差?
5.非线性元件的电阻能否用万用表来测定?为什么?
6.由实验所得的特性曲线,说明静态电阻和动态电阻特性的区别?
5.计算下式结果及其不确定度的表示式。
N=A+2B+C-5D
设:A=38.2060.001cm B=13.24870.0001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物理实验复习题一、基础知识部分(误差与不确定度、数据处理、基本测量与方法)(一)问答题1、什么叫测量、直接测量、间接测量?(看教材)2、什么叫随机误差?随机误差的特点是什么?(看教材)3、什么叫系统误差?系统误差的特点是什么?(看教材)4、下列情况哪些是属于随机误差,哪些是属于系统误差?(从定义角度考虑)(1)经校准的秒表的读数误差。
(2)在20℃下标定的标准电阻,在30℃下使用引起的误差。
(3)分光计实验中的偏心误差。
(4)千分尺的“零点读数不为零”引起的误差。
(5)读仪表时的视差。
(6)因为温度的随机变化所引起的米尺的伸缩,而用该米尺测长所引起的误差。
(7)水银温度计毛细管不均匀。
(8)仪表的零点不准。
5、什么叫误差、绝对误差、相对误差、视差、引用误差、回程误差、偏差、残差、示值误差、读数误差、估读误差、标准差?(查相关资料一般了解)6、误差的绝对值与绝对误差是否相同?未定系统误差与系统不确定度是否相同?(从定义出发)7、什么叫不确定度、A类不确定度、B类不确定度?(从定义出发)8、不确定度与不准确度是否相同?(看教材一般了解)9、什么叫准确度、正确度、精密度?(从打靶角度分析)10、对某量只测一次,标准误差是多少?(不变)11、如何根据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相互转化的特点来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如测金属丝的平均直径和直径的平均值)12、测量同一玻璃厚度,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出的结果如下,分析各值是使用哪些量具测量的?其最小分度值是多少?(自做答案)(1)2.4mm (2)2.42mm (3)2.425mm13、有一角游标尺主尺分度值为1°,主尺上11个分度与游标上12个分度等弧长,则这个游标尺的分度值是多少?(参考游标卡尺原理)14、逐差法使用的条件与优点是什么?(参考教材)15、使用贝塞尔公式的条件是什么?(等精度测量,n>=3)16、数据处理时,为什么采用“小于五则舍、大于五则入、等于五则凑偶”的修约规则?(为使舍、入几率相等)17、如何从实验中测得的直线关系的x-y值求出该直线的斜率?(答案自做)18、作图规则和注意事项是什么?(看教材)19、什么叫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位数如何取定?(看教材规定)20、不确定度的有效数字位数如何取?(看教材规定)21、用天平测量固体密度是有几种方法?分别适合什么样的物体?(自做答案)22、某长度测量值为1.235m,则所用测量仪器是下列中的哪一种?为什么?1)千分尺2)50分卡尺3)20分卡尺4)米尺23、天平有哪几部分组成,使用时应注意什么,操作过程如何使用升降手柄?(看教材)(重点掌握)(二)填空题1.指出下列各数是几位有效数字.0.0001CM 1.00013 2.725⨯980.12306CM/2S100.0300MA9.8 1.0070 (4)2.1700×10-102.把下列各数取三位有效数字.1)1.0752)0.862493)27.0524)8.971⨯106-5)3.14156)0.0020000结果:1)__2)__3)__4)__5)__6)__3.用正确表达式写出下列结果:1)A=17000±1000km2)B=1.001730±0.0005m3)C=10.8000±0.2cm4)D=99.5±0.820C正确表达式为:1)__2)__3)__4)__4.单位变换:1)L=(34.85±0.05)cm写成以μm.mm.m.km为单位.2)m=(201.750±0.001)kg写成以g.mg.t为单位.5.根据有效数字运算规则改正错误(请将正确的运算结果写在括号内):1)21605-1.32=215.18()2)0.0221⨯0.0221=0.00048841()3)400⨯1500/142.60-11.6=600000()4)521.2⨯2%=10.4()5)98.754+1.3=()6)107.50-2.5=()7)111⨯0.100=()8)237.5÷0.01=()9)76.00÷(40.00-2.0)=()10)50.000⨯(18.30-16.3)/103-3.0⨯(1.00+0.001)=()11)1000.0⨯(5.6+4.412)/(78.00-77.0)⨯10.000=()6.更正下面的结果表达式.(1)X=1.035±0.02CM,更正为:__(2)X=3.4⨯±32.431065CM,更正为:__(3)X=763.92+-4.58S,更正为:__(4)V=3.4612×10-2cm/s±5.07×10-4cm/s写成。
(5)M=1500kg±100kg写成。
7.单位换算(1)A=90.0±0.2公顷= 市亩。
(1公顷=15市亩)(2)T=1.50±0.05min= S。
8.写成科学表达式(1)据1982年6月30日我国第一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除台湾省和港澳地区以外的人口为1031882511人。
其不确定度为一百万人,则统计结果为。
(2)某电荷q=(0.0000000004803±0.0000000000003)库仑9.物理天平有种砝码。
若测量质量大约为95g的物体,其有效数字位数为。
10.读数误差包括误差和误差。
11.你使用过的千分尺的一个螺距为mm。
转动附尺(套筒)上一个最小刻度表示主尺上mm。
这个千分尺的分度值为。
12.用停表测量一单摆周期,每次累积40个周期,测量结果为(40T)=36.04±0.02s,由此得单摆的周期T= ±S。
13.已知一个正方体的边长为a =10.00±0.02cm则其一个面的周长为4 a的不确定度为;一个面积a2的绝对不确定度为立方体体积V= a3的绝对不确定度为。
(由误差传递公式计算、重点掌握)14.误差的性质及产生的原因,可将误差分为___,____,____.15.正态分布的偶然误差在S±置信区间的置信概率分别±,S3±,S2是___,____,_____.(S为标准差)16.不确定度是其___类分量和___分类分量的___;其中前者是用___方法估算,后者是用___方法估算.17.下列三个量中,___的不确定度大,____的不确定度小,___的相对不确定度大.X=34.98±0.02(mm)1=0.498±0.002(mm)X2X=0.0098±0.0002(mm)318、线涨系数的测量实验用__法测定钢丝长度的微小伸长量;L∆;用__法计算n∆。
19.天平使用前必须调整,主要是调__和___。
20.要测约2mA的电流,用下列那块表测量最合适A表,级别0.2级量程10mAB表;级别0.5级量程3mAC表,级别1.0级 量程3m AD表,级别0.5级 量程7.5m AE表,级别0.2级 量程1.5m A21、 量程是30m A,有150个分度电流表,其指针指在120刻度处,电流值是___(三)选择题1、 为了验证单摆周期公式gT λπ2=是否正确,在摆幅很小的条件下,测得不同摆长下周期T 的数据,作T 2—λ图,问下列情况中哪一种结果就可以说单摆公式为实验所验证[ ](1) T 2—λ图是一条直线。
(2) T 2—λ图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3) T 2—λ图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并且其斜率为g /42π。
其中g为已知的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值。
(4)以上三种说法中任意一种均可以。
2、 两把钢尺,尺A 是在+20℃下校准的,尺B 是在0℃温度下标准的,现在用这两把尺去测量一根钢轨的长度,钢轨和两把尺都是用同一种材料制做的测量结果尺A 的读数为A λ,尺B 的读数为B λ,则有[ ](自做答案、重点掌握)(1)A λ〉B λ (2)A λ〈B λ (3)A λ=B λ (4)不能确定3、 在上题中,该钢轨在+20℃时的长度为[ ](1)A λ (2)B λ (3)二者都不是。
4、 某电阻的测量结果写成 R=35.78±0.05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1)待测电阻值是35.73Ω或35.83Ω(2)待测电阻值在35.73Ω到35.83Ω之间(3)待测电阻值的真值包含在区间[35.73Ω-35.83Ω]内的概率为95%。
5、 用分度值为0.1°的温度计测物体的温度,可能的值是[ ](1)47℃ (2)10.0℃ (3)26.50℃ (4)13.73℃6、 用分度值为0.01mm 的螺旋测微器测得物体的长度可能是[ ](1)0.46cm (2)0.5cm (3)0.461cm (4)0.4612cm7、 下列标准差传递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是常量 )t()(L t 1)2(41 ,21)1(2t 20L 022L 0ασασσασσσ+=+=+=+=L L L d L L d λλ2120222222000)sin ()()(sin )cos ()()()21()4()h -g(hsin 21)3(00⎥⎥⎦⎤⎢⎢⎣⎡--++++==h h h g R R h h g R θσθσθσσρσσασθραθρα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 用天平称衡采取复称法是为了减小随机误差,所以取左称,右称质量的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即m=(m 左+ m 右)/2(2) 用米尺测一长度两次,得10.53cm 及10.54 cm,因此,可计算测量误差为何0.01cm 。
(3) 用单摆测得重力加速度g 1=978±2cm/s 2用自由落体测得g 2=981.1±0.6cm/s 2当地g 的标准值g 0=979.729cm/s 2由此得知g 2存在系统误差(表达式中为标准不确定度)9、 某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979.729 cm/s 2有位同学用单摆分别测得g 1=979±1cm/s 2(标准不确定度), g 2=977.2±0.2cm/s 2(标准不确定度)在一般情况下,理解为这两种测量结果中[ ](1) g 1的准确度高,精密度低, g 2的准确度低,精密度高。
(2) g 1的精密度高,准确度低, g 2的精密度低,准确度高。
(3) g 1的准确度,精密度高,g 2的准确度,精密度低。
(4) g 1的准确度,精密度低, g 2的准确度,精密度高。
10、在相同的条件下,多次测量物体长度λ,得λ测量值为:10.99, 10.90, 10.97, 10.95, 10.93, 10.96cm则其算术平均值及其标准差为[ ](1)10.90±0.01 cm (2)10.95±0.01 cm(3)10.90±0.03 cm (4)10.95±0.09 cm11、速度V 等间距增加一固定数值,磨擦力F 的数值如下:5.80, 8.62, 11.84, 15.47, 19.50,23.92, 单位是10-2N,则F 与V 的关系可能是[ ](1)F=a 0 (2)F= a 0+a 1v(3)F= a 0+a 1v+a 2v 2 (4)F= a 0+a 1v+a 2v 2+a 3v 3(a 0 、a 1 、a 2 、a 3均为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