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刑法的经验性

合集下载

刑事证据“三性”刍议

刑事证据“三性”刍议

刑事证据“三性”刍议廖祥正【摘要】刑事证据能力包含三个要素:关联性、可印证性和合法性。

关联性是指从逻辑上看证据与待证事实之间有实质性联系;可印证性是指从主观经验上看证据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合法性是指从价值上看取证主体、取证程序和证据形式合法。

没有关联性或可印证性的证据首先排除有证据能力,不论其合法性有无。

可印证的关联性证据具有证明力,但是否具有证据能力还需看其是否合法。

证据的"三性"具有不同质性和相对独立性。

%Criminal evidence contains three elements:relevancy,confirmability and legality.Relevancy refers to there is a substantial relation between evidence and the fact to be proved bylogic.Confirmability refers to evidence is the reflection of the fact to be proved by subjective experience.Legality refers to the subject and procedure of obtaining evidence and the form of evidence is lawful by value.There is no competency if evidence cannot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relevancy and confirmability.Confirmable and relevant evidence has probative force,but whether it has evidence competency also depends on whether it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legality.The "3-elements" of evidence are essentially different and relative independent to each other.【期刊名称】《天中学刊》【年(卷),期】2012(027)003【总页数】5页(P55-59)【关键词】证据能力;可印证性;合法性;价值判断;不同质性【作者】廖祥正【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915.3证据能力,又称“证据的适格性”、“证据资格”,是某一材料能够用作证明的能力或者资格,亦即该材料能够被允许作为证据加以调查并得以采纳的可能性[1]150。

学习刑法心得体会(专业17篇)

学习刑法心得体会(专业17篇)

学习刑法心得体会(专业1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职场文书、公文写作、党团资料、总结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party and youth information, summary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letter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学习刑法心得体会(专业17篇)心得体会是我们获得的经验的结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

刑罚执行的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

刑罚执行的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

完善监管制度,提高监管人员的 素质和能力,确保罪犯得到有效 监管。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提高刑罚执行的效 率和准确性。
04
刑罚执行中的法律适用问题
Chapter
刑罚执行的法律依据和程序
法律依据
刑罚执行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刑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 确保刑罚的合法性、公正性和权 威性。
经验总结
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总 结刑罚执行的成功经验和 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 。
02
刑罚执行案例分析
Chapter
案例一:某死刑执行案件
案件概述
某死刑执行案件涉及一名被判处死刑的罪犯,在执行过程 中严格遵守了法律程序。
执行过程
在执行前,对罪犯进行了身体检查,确保其身体状况符合 执行条件。执行时,按照法定程序,由专业执行人员实施 ,确保了执行过程的合法性和人道性。
执行过程中的虐待和体罚现象。
刑罚执行中的人权保障实践和问题
对犯人基本生活条件的忽视和克扣。
对犯人申诉和控告权的忽视和压制。
对犯人通信和会见权的限制和侵犯。
加强刑罚执行中人权保障的措施和建议
完善法律制度
进一步明确刑罚执行中的人权 保障原则和制度,为实践提供
有力依据。
提高执法人员素质
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提高其人权意识和执法水平 。
加强监督和检查
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检查机制, 对刑罚执行过程进行全面监督 ,确保人权保障措施得到落实 。
加强社会参与和支持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刑罚执行工 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共同推动人权保障事业的发展

06
刑罚执行的改进和完善建议
Chapter
完善刑罚执行的法律制度

刑法中的经验判断论纲

刑法中的经验判断论纲

经验判断实质上 是以经验为基础 的判断 。这里 的基础
的行 为性质 和程 度进 行刑法评价之时 ,经验 ”对 于确 定逻 “ 辑 推理 的小前提 的内容及其程度 的判断标准 的作用 。
与“ 经验 判断 ” 同 .刑法 中的经验 判断” 为一 个逻 不 “ 作
意味着“ 判断标准” 就如 同三段论 的推理一样 , 。 在为具体 的
长” 等作 为 自然 规律的经验 , 因符合 人的本能而不需另外 的
强制力保障 。 么 ,锋利 的 匕首可 以伤害乃至杀死人” 那 “ 等经 验性认识如何不被应用 ,则需 要寻找以其他 的强制力 为基 础 的规范 。经验性 的评价性 的认 知更多的体现 了个体性 的
价值取 向。这就 意味着需要 以共识 性的评价来引导个 体性
化 是 可取 的立 法选 择 。 关 键 词: 经验 规 范 性质 责任 要 素
规范刑法学作为一 门具有很强实践性 的诠 释学 ,究其 运作机理而言 ,应 当更多地关注刑法规范在 现实生活中的 理解与适用。 从与立法者的价值选择相关联的意义上 , 刑法 规范是一种功能性客体。 更为重要的是 , 对刑法规范的规范 对象而言 , 实的刑法 规范 , 以命令 性的形式将立法者与 现 在 规范对象连接起来 的同时 , 规定 了规范对象 的行为界限 。 作 为规范对象的 司法者和普通 民众 对于这一行为界限 的把握 关 乎 规 范 目的 的实 现 , 其依 据则 在 于经 验 。 文 立足 于对 刑 本 法 中的经验判断 的框架性整 合 ,对刑法 中的经验判断 的概 念、 理论 基础以及 典型表现 给予关注 。
的评价 。这 同样提供 了规范生长的土壤。 另外 , 经验的 内容还可做生活经验 和科 学经验 的界分 。 前者来 源于普通 主体的实践和知识 的传 承。后者 来源于不

归纳推理法律案例(3篇)

归纳推理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归纳推理是逻辑推理的一种基本形式,它从个别事实或现象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

在法律领域,归纳推理同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归纳推理在法律实践中的运用,以及其对于法律适用和司法公正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案例的归纳分析,探讨归纳推理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

二、案例一:张某某交通肇事案案情简介:张某某驾驶一辆小型客车在城市道路行驶,因超速行驶,与前方一辆电动车发生碰撞,造成电动车驾驶员重伤。

事故发生后,张某某逃逸。

经调查,张某某超速行驶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归纳推理过程:1. 个别事实:张某某超速行驶,导致交通事故发生。

2. 一般结论:超速行驶是导致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案例分析:在本案中,法官通过归纳推理,从张某某超速行驶这一个别事实,推断出超速行驶是导致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这一推理过程符合归纳推理的基本规律,即从个别到一般。

法官的这一推理结果为认定张某某交通肇事罪的刑事责任提供了依据。

三、案例二:李某某故意伤害案案情简介:李某某因琐事与邻居发生争执,持刀将邻居刺伤。

经鉴定,邻居的伤势构成轻伤二级。

归纳推理过程:1. 个别事实:李某某持刀将邻居刺伤。

2. 一般结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情节严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分析:在本案中,法官通过对李某某持刀伤人这一个别事实的归纳推理,得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情节严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结论。

这一推理过程体现了归纳推理在法律适用中的重要作用。

法官的这一推理结果为认定李某某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提供了依据。

四、案例三:王某某合同诈骗案案情简介:王某某虚构事实,以高额回报为诱饵,骗取他人投资款共计50万元。

案发后,王某某潜逃。

归纳推理过程:1. 个别事实:王某某虚构事实,骗取他人投资款。

2. 一般结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他人财物,数额巨大,构成合同诈骗罪。

案例分析:在本案中,法官通过对王某某虚构事实,骗取他人投资款这一个别事实的归纳推理,得出王某某构成合同诈骗罪的结论。

刑法个人学习心得体会五篇

刑法个人学习心得体会五篇

刑法个人学习心得体会五篇刑法个人学习心得体会宋福梁一在河南省医学会增强法制建设读书学习活动,我积极、主动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进行了系统学习,通过学习,是我对刑法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是我觉得要不断加强对习惯法知识的学习,提高法律意识,提升法律修养,不仅要做一名懂法的公民,而且要做一名知法、懂法、遵法的员工,作为医疗事故鉴定及法医中同临床司法鉴定工作中的一员,更应该学法、用法。

通过学习或使我产生了很多想法,下面我将小谈一下对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一些基本内容具体说,有四个方面,即: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法;保卫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法;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公民权利法;维护社会秩序法。

所以,我们对刑法要有一定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在廉政建设这个法制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维护自身权利,同时也维护他人权利。

二、我们应该怎么做?1、学会自律、自护。

学法律,就要首先办到知其文、晓其意。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刑事处罚的,由重罚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给予处罚。

学习法律还要踏实懂得知其不能而约己,换句话说就是要知法守法。

学了法,还要学会用法,学会用法律条文的规定来保护自己,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应当拿起法律这把武器,来维护自身免遭的合法权益免遭虐待,给予相应的惩罚。

刑法个人学习心得体会范文二我作为一个即将朝着社会的,知法是重要的权利义务,学法是重要的必修课程,守法是重要的师德内容,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架,护法是重要的基本职责。

然而之类许多人不懂公民基本法,所以即使有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也不懂利用这些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

教师作为一支具有很高文化素质的社会队伍,学好合法性是一件重要的一件件事情,用法也有现实情况的必要。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很多鲜活生动的案例,使我们理解了金融市场法规,学习合同法,学习婚姻法,学习教育法等。

刑法解释的技巧和理由

刑法解释的技巧和理由

刑法解释的技巧和理由刑法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用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

刑法解释的技巧和理由是确保刑法的正确适用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手段。

一、刑法解释的技巧:1.文本解释技巧:刑法的首要解释方法是按照法律的明文规定进行解释。

刑法的每条规定都是通过立法程序形成的,具有明确的表达和含义。

在解释刑法时,需要结合条文的语言和用词,把握条文的修辞和意图,推断和分析条文的具体含义和适用范围。

同时也要注意条文的适用条件和限制,避免出现过度解释或歧义的情况。

2.类推解释技巧:刑法是一门动态的法律学科,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新的犯罪行为形式和社会问题不断涌现。

在面对没有明确规定的新犯罪行为时,可以借鉴类似犯罪行为的解释经验,通过类推确定该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和刑罚幅度。

这种类推解释技巧可以避免法律对新犯罪行为的空白和滞后,保持刑法的时效性和适应性。

3.制度解释技巧:刑法刑事责任的适用是基于特定的刑事制度和价值原则的。

在解释刑法时,可以从刑法的制度设计和价值导向出发,理解和解释刑法的规定。

例如,刑法对于刑事责任的确定和刑罚的适用都以犯罪事实、主观故意和刑罚的衡量标准为基础,解释刑法要围绕这些制度要素进行。

4.效果解释技巧:刑法是社会管理和犯罪控制的手段之一,解释刑法时要考虑到刑罚的实际效果和社会效益。

在解释刑法时,要综合社会科学和实践经验,考虑到刑罚的强度和严重性对犯罪的威慑力和预防效果,避免刑罚过重或过轻对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损害。

同时,还要考虑刑法解释的一致性和合理性,维护刑法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二、刑法解释的理由:1.保障人权:刑法的解释和适用要遵循人权保护的原则。

刑法对于犯罪行为的定义和制裁必须符合人权标准,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和尊严。

刑法解释的理由在于确保对犯罪行为的惩罚不超出必要范围,避免滥用刑罚权力和侵犯人权。

2.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刑法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而存在的,刑法的解释要以此为目标。

刑法的解释要考虑到社会的需求和公众利益,保持对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和有效性。

刑法学的教学心得体会

刑法学的教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刑法学的教师,我有幸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刑法作为法学领域的重要分支,不仅关系到国家法律制度的完善,也直接影响到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以下是我对刑法学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刑法学的教学理念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我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

因此,在课堂上,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刑法学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案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持续更新教学内容的理念刑法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层出不穷。

为了让学生跟上时代的步伐,我注重更新教学内容,将最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融入课堂。

二、刑法学的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刑法学教学的重要方法。

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刑法学的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上,我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刑法学的理论知识。

2. 讨论法讨论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他人的意见。

通过讨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刑法学的理论,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3. 比较法比较法是刑法学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刑法制度,让学生了解刑法学的多样性,拓宽学生的视野。

在教学中,我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刑法制度进行比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刑法学的本质。

4. 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在课堂上,我采用多种互动形式,如提问、抢答、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三、刑法学的教学心得1. 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刑法学的教学要从基础知识抓起,让学生掌握刑法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体系。

刑法解释的技巧和理由

刑法解释的技巧和理由

刑法解释的技巧和理由刑法解释是指对刑法条文进行解释和说明,以便正确理解和适用刑法规定。

刑法解释的技巧和理由可以帮助法官或法律解释者更好地理解刑法,确保刑法的正确适用和司法公正。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刑法解释技巧和理由:1.文字解释:文字解释是刑法解释最基本的方法,即根据条文的字面意义来理解其含义。

这种解释方法简单明确,直接反映了立法者的本意。

然而,有时刑法条文的措辞可能不够明确或存在歧义,因此需要结合其他解释方法进行补充。

2.语境解释:语境解释是指根据刑法条文所处的背景和相关的事实情况来理解其含义。

刑法条文往往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制定的,因此了解立法者当时的意图和环境有助于正确解释刑法。

此外,还可以考虑刑法条文所属的章节和部分,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刑法条文,来帮助确定其含义。

3.制度解释:刑法是一整套互相关联的法律制度,因此在进行刑法解释时可以考虑整个刑法制度的一致性和合理性。

例如,其中一刑法条文的解释可能会对其他相关条文产生影响,在解释时需要考虑到整个刑法体系的稳定性和公正性,避免产生矛盾和歧义。

4.比较解释:比较解释是指将刑法条文与其他相关法律条文进行对比,以找出其共同点和区别,进而理解其含义。

例如,可以比较刑法条文与宪法、民法、行政法等其他法律条文的规定,来确定其适用范围和法律效果。

比较解释可以帮助消除不同法律规定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1.立法者意图:刑法解释的首要依据是立法者的意图,即法律制定的初衷和目的。

通过了解立法者当时所面临的社会问题和法律需求,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刑法条文的含义和适用范围。

2.司法公正:刑法是对社会行为进行规制和制裁的法律规范,其核心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司法公正。

刑法解释应当以司法公正为原则,确保刑法的适用能够平衡各方利益,并符合法治原则。

3.司法实践:刑法解释也应当参考司法实践和先例判决的经验。

司法实践是对刑法条文实际适用和解释的总结和规范,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指导性。

通过了解和分析过去的判例,可以为刑法解释提供相关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经验主义才是刑法实务的王道(二)

经验主义才是刑法实务的王道(二)

经验主义才是刑法实务的王道(二)摘要:学会了直接定性模式办案,个人一年办理200件批捕案件或者100件公诉案件,能达到闲庭散步的境界。

只有定不了罪的案件,没有定不了性的案件。

熟悉了刑法,定性若是犹豫不决,一定是案件事实不清。

案件事实是否清楚,不易判断,能否定性是检验案件事实是否清楚的标准。

本篇中的经验主义,是实事求是的经验主义,与照搬照抄的经验主义是完全不同的。

刑事案件的直接定性模式,就是以经验主义为基础,从案件事实中直接提取犯罪要件事实与刑法条文进行匹配定性,法理论过程全部舍弃。

正如前篇所言,与传统的法理论证模式相比,直接定性模式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简单、感性、高效、准确。

一线的同志们之所以办案压力巨大,主要原因就在于使用传统的间接定性模式办案,耗时费力的法理论证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相反,使用直接定性模式办案,完全舍弃了法理论证这个步骤,从而显著减轻了办案人员应对疑难案件的压力。

学会这种模式办案后,个人一年办理200件批捕案件或者100件公诉案件,能达到闲庭散步的境界。

这种直接定性模式不要求法学专业背景,不要求学习任何刑法学专著,但是要求熟读全国人大的《刑法释义》、刑法司法解释及其适用,掌握与案件定性有关的其他学科和行业的基本知识,最重要的是阅读大量的实务典型案例,至少要求3000个以上,最好能达到5000个。

大量阅读实务典型案例的作用有二个,一是准确把握刑法条文的要件事实和行为类型,二是积累间接经验和其他学科的知识。

这些对于掌握经验主义直接定性模式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比较而言,这些内容是相对有限的,经过努力是完全能够掌握的。

笔者的第三篇已经发布,本篇是第二篇。

本篇中的15个案例取自张本才、徐建波主编的《刑事疑案专家精解》(二)一书,书中刑法案例总共25个。

本文只摘抄专家们的结论,书中论证过程全部省略,从结论看专家们的意见是莫衷一是的。

事实反复证明,疑难案件定性求助于刑法学专家教授,无异于缘木求鱼。

刑法各种学说总结

刑法各种学说总结

刑法各种学说总结刑法是法律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它规定了社会对违反法律的行为所采取的制裁措施。

在犯罪行为的认定和惩罚方面,刑法学说涌现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和理论。

本文将对刑法各种学说进行总结和探讨。

一、经济学派经济学派主张以经济效益为刑法的核心目标。

他们认为,刑法的目的应该是通过对罪犯进行恰当的经济制裁,使犯罪行为的成本远大于收益,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效果。

经济学派强调刑法的效率性和实用性,主张对犯罪行为进行精确的成本核算,并依此确定刑罚的程度。

然而,该学说也面临着一定的争议,因为将刑法过于商业化可能会导致人权和社会正义的忽视。

二、经验学派经验学派主张刑法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改造罪犯来预防再犯。

他们认为,刑罚不仅是对犯罪行为的惩罚,更是对罪犯的教育和改造。

经验学派强调对犯罪行为背后的社会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从康复的角度对罪犯进行教育和矫治。

该学说注重刑罚的个别化和针对性,但也容易忽视犯罪的社会影响和公共利益。

三、强权学派强权学派主张刑法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和权威。

他们认为,刑罚应该严厉而公正,以确保社会的和平与稳定。

强权学派强调对犯罪行为的严惩,以震慑其他潜在罪犯和维护社会秩序。

该学说重视法律的权威性和威慑力,但也可能导致刑罚过度和滥用权力的问题。

四、人权学派人权学派主张刑法应该以人权和公正为基础。

他们认为,刑法应该保护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和尊严,避免任意拘禁和残酷刑罚。

人权学派强调对罪犯的保护和重建,注重法律程序的正当性和公正性。

该学说强调人权和平等的原则,但也面临着对于犯罪行为公平性的争议和解释的困难。

以上只是对几种主流刑法学说的简单总结,实际上,刑法学说的种类还有很多。

每种学说都有一定局限性和优势,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

在制定和执行刑法时,应该兼顾不同学说的观点,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量。

刑法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权和实现公正,只有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才能实现刑法的价值和意义。

总之,刑法学说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反映了社会对于犯罪行为的认知和对刑罚的追求的不同角度。

经验法则在刑事诉讼案件中的运用

经验法则在刑事诉讼案件中的运用

经验法则在刑事诉讼案件中的运用经验法则是指在特定领域或具体案件中形成的一种普遍适用的经验原则。

在刑事诉讼案件中,经验法则的运用对于判断事实、定性罪行、估计刑事责任、证据的利害关系以及量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详细说明经验法则在刑事诉讼案件中的运用。

经验法则在刑事诉讼中用于判断事实。

刑事案件的定罪主要依赖于事实认定,而事实认定又主要依靠证据的鉴别和审查。

经验法则可以帮助法官或陪审团评估证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在贩毒案件中,根据经验法则,一般情况下,如果被告人捎带的货物中携带毒品超过一定数量,就可以推定其具有贩卖毒品的故意,从而成立贩卖毒品罪。

经验法则在刑事诉讼中用于定性罪行。

根据不同案情和业界经验,法官或陪审团可以参考过去类似案件的判决结果,来判断被告人所犯罪行的性质。

在故意杀人案件中,如果被告人使用了特定的凶器,造成特定程度的伤害,并在作案后企图逃离现场等多个方面的迹象,就可以判断其所犯罪行为故意杀人罪。

经验法则在刑事诉讼中用于估计刑事责任。

刑法规定了对于不同犯罪行为应当给予的刑罚范围,对于具体案件的刑罚量刑则需要参考经验法则和考虑合理的量刑标准。

法官或陪审团可以参考过去类似罪行的判决结果,推断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大小,并据此决定刑罚的具体幅度。

在盗窃案件中,如果被告人偷窃贵重物品,偷窃了一定数量,并通过走私等手段销赃,就可以根据经验法则认定其盗窃行为的严重性,并据此加重刑责。

经验法则在刑事诉讼中用于证据的利害关系和证据的认定。

刑事案件的证据来源多样且复杂,通过经验法则,律师和法官可以根据过去类似案件的判决结果,判断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和力度。

在涉及倒卖文物的刑事案件中,如果相关证据显示被告人曾多次出售高价值的文物,并在贩卖过程中采取隐蔽手段欺骗购买方,就可根据经验法则认定其证据的可信度和利害关系,从而判断被告人是否犯有倒卖文物罪。

经验法则在刑事诉讼案件中的运用涵盖了事实认定、定性罪行、估计刑事责任和证据的利害关系等多个方面。

学习刑法心得体会_刑法学习经验总结

学习刑法心得体会_刑法学习经验总结

学习刑法心得体会_刑法学习经验总结刑法在法律中比重比较大。

刑法谦抑性是现代法治社会刑法应有的价值,随着世界各国的刑法改革朝着人道主义浪潮的前进,中国的刑法也在进行着改变。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学习刑法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学习刑法心得体会范文1刑法是除民法外又一司法考试里的重头戏,从最近几次考试看来,刑法的分值已略超民法。

相比民法,刑法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少,一些刑法的概念又和我们平时的概念有出入,看起来似乎比民法难。

其实无论司法考试中的哪个部分,都有容易拿到的分数,所以不需要畏难。

刑法总则和分则的分值基本上是对半。

刑法的复习——特别是总则的复习——必须认真看法条和教材,两者都要兼顾。

因为刑法的法条规定比较简单背后却蕴藏大量可考知识,比如总则里面第二十条正当防卫的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初学者如果只看以上的法条,很难整理出里面的考点,其实里面包含着“起因、时间、主观、对象、限度”等条件,再结合具体案例,可谓千变万化。

所以仅看法条来复习,是根本不行的,一开始复习刑法应以教材为起点。

在复习到相关概念、法理都具备一定积累的时候,倒是可以多看看法条,熟悉一些记忆型考点,比如:缓刑、假释等。

前面的内容主要针对刑法总则而言,对于分则部分和司法解释,可以多看法条。

司法解释对刑法的补充和修订相当多,而且许多都具有可考性,考察的时候也容易直接考察法条的特殊规定,法理涉及较少。

分则和司法解释的特点是:繁杂,但记忆清晰的话好拿分。

以前刑法容易考察一些重点罪名,比如抢劫、盗窃、贪污等,现在的考试趋势是重点罪名要考,同样也考察一些冷僻的罪,所以对分则罪名的复习方法应是重点突破、全面复习,切不可偷懒。

理论刑法向经验刑法的迈进——刑事和解视野下被害人地位的补足

理论刑法向经验刑法的迈进——刑事和解视野下被害人地位的补足

14 年 , 国犯 罪学 家汉 斯 ・ ・ 蒂首 次 提 91 德 冯 亨
出 : 被 害 人在 犯 罪 与 预 防犯 罪 的 过 程 中 , 只 是 “ 不

角色 , 被害人 似 乎 只能 成 为这 一 戏 剧 中“ 龙 套 ” 跑 的 , 助 国家 和犯 罪 人 共 同 唱完 这 出捍 卫 正 义 的 协
引着刑法 的发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词 : 事 和解 ; 害 人 ; 罪 人 ;个 人 法 益 ;公 共 法 益 ;赔 偿 ; 事 实 体 法 刑 被 犯 刑
文献标志码 : A
中 图分 类 号 : D9 4 1
近 年来 , 事 和解 在 我 国很 多地 方 的 司法 机 刑 关进 行试 点 , 吁 刑 事 和解 引入 刑 事 法 律 体 系 的 呼 声音 愈加 高涨 , 同时 , 对刑 事和 解 的观点 也 扑 面 反 而来 。或 许这 场 较 量 的结 果 并 不 重 要 , 得 关 注 值 的是 在刑 事 和解 愈演 愈烈 的态 势 中能 够看 到 的刑

要: “ 在 国家 一 犯罪人” 二元模 式下 , 事和解提供提升和补足被 害人地位 的契机 , 刑 被害人 也应
从幕后 走向台前 。刑事和解不应 局限于侵犯个人法益 的犯罪 , 侵犯公共 法益 的犯罪也 具有刑事 和 解 的正 当性 和必要性 。同时 , 树立赔偿 的惩罚 机能和赎罪性质对 于正确看待“ 以钱 买刑 ” 具有 重要 意 义。刑事和解对于刑法理论 的最大贡献在于从经 验中推动刑法 的迈进 , 理论 的思 辨刑法 必将 纯 成 为历 史 , 未来 的刑法将是充满 活力 的经验刑 法 。由经验到 规范 , 实践 经验 与刑法 规范 的互 动牵

经验主义才是刑法实务的王道(三)

经验主义才是刑法实务的王道(三)

经验主义才是刑法实务的王道(三)摘要:刑法的生命在于经验。

实务中的疑难案件,求助于刑法学专家教授,无异于缘木求鱼。

刑法学研究与刑法应用实务是两个不同的专业领域,各自都要有专门人才,才能满足实际需要。

刑法学研究重在深度,刑法应用实务贵在广度。

从事刑法学研究的专家教授,受专业研究方法的限制,几乎不可能成为刑法应用实务方面的专家,涉足实务很容易出现错误。

有人主张实务中遇到的疑难案件,应由刑法学教授学者组成专家组来解决。

这种想法无视两大领域差距巨大的事实,盲目过于乐观了。

事实反复证明,实务中疑难案件的定性,求助于刑法学专家教授,无异于缘木求鱼。

原因在于定性这个刑法应用的核心,需要广泛的知识和丰富的实务经验,这些恰好是刑法学专家教授们所不具备的。

疑难案件的定性,一定要专注于案件事实本身,抛弃所有的刑法理论,直接从案件事实中提取刑法条文中的要件事实。

这样得出的定性,完全是基于案件事实和法条本身而来的,是无法被推翻的。

这种一一对应的思维方法,多看案例分析,经过专门训练就能够实现。

这种方法的本质就是经验主义,它具有感性、直接、简单、准确、办案效率高的特点,与刑法学专家教授们的法理论证思维方法相比,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有志于从事实务的同志们,务必立场坚定地摒弃刑法学专家教授们的理性思维模式,义无返顾地抛弃他们的理论学说,要牢牢记住大众通念才是最有价值的刑法理论。

刑法学专家教授们的理性思维方法,通常是建立在五花八门的刑法理论上的,然而各种各样的刑法理论学说,在实务中的利用价值很少甚至为零。

这些理论学说完全不值得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成为实务专家要求具备广泛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需要付出许多的时间和努力。

一些实务部门的同志崇拜刑法学大师,企图在实务中效仿大师,这是不折不扣的作茧自缚,既成不了刑法学大师,也成不了刑法应用实务方面的专家,只能成为一个定性时就说“本人倾向于……”的伪专家。

我国的刑法学教育对学生们有严重的误导,以刑法学说替代刑法本身,把刑法应用搞成为刑法学研究了,结果刑法应用于实务,演变成为只有刑法学专家教授才能弄明白了的东西,显然是误入歧途了。

案件产生的法律经验教训(3篇)

案件产生的法律经验教训(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各类案件层出不穷,其中既有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也有经济、知识产权、劳动争议等案件。

这些案件不仅给当事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通过对案件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宝贵的法律经验教训,以期为今后的法律实践提供借鉴。

二、案件产生的法律经验教训1. 法律意识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案件得以妥善解决。

然而,仍有一些人因法律意识淡薄而陷入困境。

因此,我们要时刻保持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做到知法、懂法、守法。

经验教训:加强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使人们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2. 证据的重要性在各类案件中,证据是判断案件事实的关键。

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案件将难以得到公正的判决。

因此,当事人要注重收集和保存证据,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

经验教训:加强证据意识,及时收集和保存证据,确保证据的完整性。

同时,要注重证据的合法性,避免因证据问题导致案件败诉。

3. 法律程序的重要性法律程序是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在案件处理过程中,当事人要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行事,避免因程序问题导致案件无法正常进行。

经验教训:熟悉法律程序,确保案件在合法、合规的轨道上运行。

同时,要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及时提出异议,防止程序违法。

4. 法律援助的重要性对于一些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法律援助是他们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因此,我们要关注弱势群体,积极提供法律援助,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经验教训: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关注弱势群体,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公平正义。

5. 法律服务的专业性随着法律服务的日益专业化,越来越多的律师、法律工作者投身于法律实践。

然而,仍有一些律师因专业素养不足而导致的案件败诉。

因此,我们要提高法律服务的专业性,确保案件得到妥善处理。

经验教训:加强法律队伍建设,提高律师、法律工作者的专业素养,确保案件得到高质量的处理。

司法人员学习刑法的个人心得范文

司法人员学习刑法的个人心得范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司法人员学习刑法的个人心得范文在我成为一名司法人员的过程中,学习刑法是我最为重要的一部分。

刑法是执法者必须熟悉和掌握的法律,它规定了国家对犯罪行为的惩治方式和原则。

学习刑法对于我成为一名合格的司法人员非常重要,下面我将分享一些个人心得。

首先,在学习刑法之前,我要对其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理解。

刑法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学科,它包含了很多不同的概念和原则。

因此,我首先要花时间了解和熟悉刑法的基本内容和架构。

我会从学习刑法的基本概念开始,逐步深入理解刑法的各个方面,如犯罪的构成、罪责与刑罚等。

我会阅读相关的法律文献和案例,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讲座,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刑法。

其次,在学习刑法的过程中,我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前人的经验。

刑法是一个发展不断的学科,有很多经典的案例和学说可以供我们学习和参考。

我会阅读一些经典的刑法案例和学说,了解前人在刑法领域的贡献和发现。

同时,我也会与其他司法人员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从中学习和吸取经验教训。

在学习刑法的过程中,我们要保持谦虚和开放的态度,不断进取和学习。

再次,在学习刑法的过程中,我要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刑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关系到法律的实施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我要将学习刑法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深入了解刑法的实施过程和实践问题。

我会参加一些模拟法庭和实际案件的研究,了解刑法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困难,以便更好地运用刑法来处理实际情况。

最后,在学习刑法的过程中,我要注重道德和法治的培养。

刑法是一门关系到人身自由和尊严的学科,执法者必须具备高度的道德修养和法治观念。

因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此,我会注重培养自己的法律常识和道德品质,做到法律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我会注重自身的自律和修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公正、客观、公平地处理每一起案件。

总而言之,学习刑法是我作为一名司法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我要积极学习和掌握刑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借鉴前人的经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道德和法治的培养。

刑事诉讼法律论辩的经验和心得

刑事诉讼法律论辩的经验和心得

刑事诉讼法律论辩的经验和心得在刑事诉讼中,法律论辩是律师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合理的辩护理由和技巧,并运用法律知识和案例,律师可以为被告争取辩护的权益。

在长期的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些刑事诉讼法律论辩的经验和心得。

首先,刑事辩护律师要注重对案件的调查研究工作。

只有充分了解案件的细节,包括事实承认和争议点,才能在律师辩护中找到恰当的证据和法律依据,确保辩护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对于证据的搜集和分析,律师要深入细致,不能宽泛地把握问题。

通过与被告的沟通和研究,了解当事人的经历和心路历程,可以更有针对性地为被告辩护。

其次,律师要善于运用法律知识和先例。

在刑事诉讼中,法律知识是律师必备的基本功。

只有深入了解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律条文,才能在辩护过程中提出合理的申辩。

同时,运用先例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相关案例的研究和分析,可以找到类似案件的判例,对刑事辩护有指导作用。

律师要准确引用相关的法律条文和先例,避免主观臆断和不准确的申辩。

除了法律知识,律师还需要具备优秀的辩论技巧。

在正常的庭审中,辩论是法庭上的一种特殊形式,律师在辩论中要善于与控辩双方进行互动,突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与对方辩护意见进行有力的反驳。

律师要善于识别和驳斥对方的非理性辩论,加强自己的立场。

辩论过程中,律师要注意言辞的严谨和表达的清晰,避免使用敏感或不恰当的措辞,以免引起误解或误导法庭。

此外,刑事诉讼法律论辩中,律师还要注重形象和仪态的表现。

在庭上,律师的仪态和行为举止是直接影响其辩护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律师要穿着整洁,言行举止要得体,以体现自己职业的专业性和庄重性。

同时,律师要注重与法官、检察官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沟通和关系建立,树立良好的律师形象,以获得对方的尊重和信任。

最后,刑事辩护律师要注重团队合作和不断学习。

律师事务所通常有一支强大的团队支持,可以为律师提供案件调查和研究的支持。

律师要与团队成员密切协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专长和优势,共同为被告提供最佳的法律辩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论刑法的经验性摘要刑法是一部反映广大民众关于犯罪以及刑罚具体适用中的共识的法律。

经验是人们在同客观事物直接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

经验性是对事物状态、性质存在、运动规则的经验积累的经验性认识。

通过对经验性与经验法则的比较更深入的了解经验的内涵,刑法的经验性在认定事实、法律解释、法律适用上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刑法经验性经验法则民众共识一、什么是刑法马克思主义上的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具体些说,也就是掌握政权的阶级即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和应负刑事责任,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处罚的法律。

1西方多认为“法律是民众与国家关于犯罪与刑罚的签订的约定”、亚里士多德曾说“法律只是人们互不侵害对方权利的(临时)保证而已,而法律的实际意义应该是促成全邦人民都能进于正义和善徳的(永久)制度。

”2“要使事物合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

”3西塞罗认为“法律乃是自然之力量,是明理之士的智慧和理性,是合法和不合法的尺度。

”4由于刑法规范、刑罚处罚并非完全法定的,那么为了在刑法规范的具体适用中作出适宜的正确的刑罚处罚,则需要从民众中获得某种法定以外的共识,即“明理之士的智慧和理性”。

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寻找刑法文本与个案的对应关系时,可能会对二者之间对应关系的确定性产生疑问,也会对法院依照刑法文本对某些案件所做的判决在社会上产生较大的舆论反响和质疑进行反思,于是我们需要思考这其中的权衡根据,是什么对刑法文本、刑法判决产生了影响?二、什么是经验性(一)经验的概念1高铭暄,马克昌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148页。

3同上。

4[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第190页经验指人们在同客观事物直接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经验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也是认识的开端。

经验有待于深化,有待上升到理论,理论源于实践,实践又检验理论,循环往复,不断演化。

在日常生活中,亦指对感性经验所进行的概括总结,或指直接接触客观事物的过程。

5齐曼在其《元科学导论》中从否定的角度强调:“一个连接优美、自洽的抽象实体结构,如果不同时具备一些解释性原理把它与经验世界联系起来,在科学上就毫无意义。

”中国学者任鸿隽亦言之:“盖科学特性,不外二者: 凡百解皆基事实,不取虚言玄想以为证; 凡事皆循因果定律,无无果之因,亦无无因之果。

”6任何一门科学的产生皆与人类的经验密不可分,经验性是科学(数学除外)理论的根本性的和基础性的禀性,也是科学的最为鲜明的标志,没有经验要素的科学理论是不可能存在的。

(二)经验性的概念经验性是人们对事实状态的一种认识, 而非事实本身。

这种认识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是人们对事物状态、性质的归纳。

但这种认识只是人们对事物状态、性质存在、运动规则的经验积累的认识, 是归纳的结果, 因此, 并不一定全都真实或完全、充分反映事物存在的客观规律或事物的性质。

但由于经验性是人们所归纳得到的, 因而在很大程度上或基本反映了事物的性质和状态, 是一种事物的常态。

正因为如此, 将刑法的经验性作为推定和认定刑事事实的根据就具有正当性。

法律的经验性虽是人们各个个体的经验所得结晶, 但又不是个体经验, 而是由各个个体经验抽象的结果, 即存在于个体经验之中, 又超越其个体经验。

通过单个个体的反复体验, 最终上升为超越个体的对事物的规律性普遍认识, 上升为一种社会常识, 为一般人所理解和知晓。

从这一角度讲, 所谓“常理”也属于经验性。

因为经验性是人们对事物的普遍认识, 因此刑法所具有的经验性知识在通常情况下是无需证明的(某些专业领域内的除外), 反而是人们判断未知事物存在与否的前提。

可以说, 人们对任何未知事物的判断都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经验性, 离开经验性, 人们便无法进行推理和判断。

事实上, 我们在审理案件, 对案件事实进行认定时, 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经验。

在一般情形下, 因为常识性经验是人们的普遍认识, 所以经验性的运用不会引起人们的争议, 只有在法官对事实认定中的推论根据与当事人的认知发生争议时, 经验本身是否成立才会成为问题。

这里似乎存在着悖论, 即经验既然是人们的普遍认识, 那么无论是当事人, 还是法5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683页。

6李醒民. 经验性:科学理论的根基[J]. 河南社会科学,2009,17(03):15-17.官都应该接受和理解, 发生争议便说明该经验不具有认识的普遍性, 从而丧失经验存在的根据。

但实际上, 无论当事人, 还是法官都有自己的认识视角, 作为个体认识又并非等同于人们的普遍认识, 也就是个体所感觉的经验性未必就是实际上为社会多数人所认可的对事物的归纳认识, 因此对特定的经验性的认同存在一定的差异。

二、经验性与经验法则的比较在笔者看来,经验性与经验法则都可以表述为“人们从生活经验中归纳获得的关于事物因果关系或属性状态的知识或法则。

”7经验性多指部门法的较具体的法律法规制定及其法律解释、司法适用中所需要的并体现出的从民众共识中得到的规律性知识,表现出一种与部门法体系相伴相生的又与法律罪刑法定严格性相区别的特性,使得法律更为科学谨实。

而经验法则是一个法学术语, 在国外, 尤其是大陆法系国家, 经验法则是诉讼法和证据法中经常使用的概念。

8经验法则的所谓“法则”表现为一种通过人们的经验归纳的规律或定理, 表示某种或某类事物的运动规则。

即当一定条件得到满足时, 人们可以期待发生或不发生某种结果的规律。

在这个意义上讲, 可以说人们关于一切事物运动规律的认识都属于经验法则。

也正是因为经验法则的这种规律性, 使得经验法则能够作为认定事实的前提。

从规律约束的领域来看, 这些经验法则既包括了自然法则、也包括了支配人们思维活动方式的思维推理法则, 如我们常说的思维逻辑, 也包括了道德伦理法则以及商业交易习惯,等等。

经验法则作为一种规律,更为宏观,涵盖并影响了法学体系立法、释法到司法以及法律思维的各个方面,范围更为广阔。

经验性与经验法则在概念定义上相似,但内涵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说只是体现了经验法则的部分特征,意象更为狭窄,两者具有相似之处可供比较讨论,但不能相等同,需从细节上做出区分。

三、刑法经验性的作用奥利弗·温德尔·霍姆斯首次提出了“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 而是经验。

”并认为法律的生命之源在于“对共同体来说什么是有利的”。

一个时代为人们感受到的需求、主流道德和政治理论、对公共政策的直觉,甚至是法官与其同胞们共有的偏见,所有这些在确定统治社会的法律规则方面起到的作用都要大于逻辑。

9(一)认定事实对案件事实的认定,是适用法律的前提和基础,对事实的认定是基于证据法上就无数事实7张卫平. 认识经验法则[J]. 清华法学,2008,(06):6-24. [2017-10-09].8参见〔日〕新堂幸司:《民事诉讼法》, 林剑锋译, 法律出版社年版, 第页。

9马聪. 法律中的“经验”与“逻辑”——霍姆斯大法官“经验论”解读[J]. 北方论丛,2008,(05):153-156.[2017-10-09].关系中选择其中最为接近其真实价值的事实,由事实认定者借助主观能动机能在排除各种疑问后对假设中待证事实的一种确认其具体作用体现在:第一,决定证据的关联性。

证据的关联性表现为, 由一方当事人向法庭提供证据,而与为这些证据所要体现的事实结论之间具有证明价值的关系。

证据的关联性是事实之间存在逻辑上推论的一种经验的实质关系,其关联性应受制于客观事实之间因常态事理而发生因果关系的规则,这便是经验对证据关联性的基本作用。

比如,过量饮酒通常影响饮酒人大脑对外界的正常反映以及应变能力,这是一项事理或称经验,而某人喝了一瓶烈酒的证据,与证明其在半小时后发生交通事故时仍处于醉酒状态的事实具有关联性;反之,如某甲因过量饮酒而搭乘一辆出租车, 因另一汽车司机乙疏忽大意而与该出租车相撞,作为出租车的乘客的甲因受伤而对乙起诉, 则能够证明甲过量饮酒的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不存在关联性。

第二,决定证据的可采性。

英美法十分注重证据的可采性,为此在立法上设置了庞大的可采性规则,对证据的可采性加以诸多限制,其目的在于限制法官自由心证的范围,以保障证据具有合理的证明力。

证据的关联性基本上是逻辑问题,而证据可采性则属于法律要解决的问题。

证据是否可采,由事实审理者决定。

可采纳的证据包括所有与争执点有关的、不属于排除范围之内的证据,某些证据虽然有关联性,但仍可能被某些特殊规则所排除。

10因此,凡被采纳为证据的,自然享有证据能力。

英美法对证据能力在立法上的限制,在于使法官热衷于依靠法律的经验性来对各种排除规则加以识别和适用,以确保证据的可采性。

大陆法对于证据的可采性很少加以限制,而交由法官依靠良心和经验加以合理的裁量,这种裁量权的使用离不开经验,但对于具体的案件事实的处理,应选择适用何种经验,也被纳入法官加以自由裁量的范围。

因事实本身就具有某种相对性,虽然这种自由裁量并非不存在滥用裁量权的危险,但这已为经验本身所具有的主观、类型化所使然。

所谓自由心证主义,原本与所谓法定证据主义相对应,它是指事实审理者为寻求事实而对证据自由地作出判断。

大陆法因从总体上采用自由心证主义,其重心在于求得证据证明力的有无、大小或强弱。

但是,大陆法在立法上对自由心证的确立,并非意味着在大陆法的司法实践中不存在证据能力或证据的可采性问题。

第三,体现对证据力价值的评价作用。

英美法通过设置一系列排除规则借以限制证据的可采性,以确保证据力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这与大陆法基本上交由法官自由裁量的模式形成鲜明的对照。

但是,二者在确定证据力的价值,即对证据力的评价上是基本一致的。

也就是说,面对范围广泛的证据,究竟有关证10参见毕玉谦主编:《民事诉讼判例实务问题研究》, 中国法制出版社年版, 第- 页。

据含有何种立证事实,其立证价值如何,何者能够在排除有关假定疑问的基础上更为接近真实,以及接近的程度如何,对于这样的证据力价值的评定,自近代以来,各国证据法皆采用自由心证主义,原则上在立法上不加以限制,而交由法官自由裁量。

对此,法官虽能够自由裁量,但这种裁量权的行使也并非没有相应的标准,即应使裁量权的行使的基准保持在合理性范围之内,其中,经验法则也是一项不能违背的“强行”原则。

因此,对证据力价值的评价过程,便同时也是一个确定何种证据最为接近真实的事实认定过程,作为此项事实的确认方式,必须从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性以及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等常态机律出发,从而才能使之符合经验法则的合理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