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 主动悬挂控制系统
汽车技术用语的英文缩写
汽车技术用语的英文缩写ABC——主动车身控制系统ABC,其英文全称为Active Body Control,即主动车身控制系统。
我们都知道,当悬挂系统较硬时,可以获得很好的操控性,尤其在高速行驶时,有利于车身的稳定,但是当遇到较差的路面时,其舒适性就无法得到保证,而悬挂系统设定的较软时,虽然得到了较好的舒适性,但操控性又有所下降,比如加速抬头、刹车点头等现象就比较明显。
而ABC的出现克服了悬挂设定舒适性和操控性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地接近消费者对车辆在这两方面的要求。
传统的悬架系统工作方式主要是通过厚重的车身跳动,推压液压油,通过阻尼减振器抑制车身的振动,并由螺旋弹簧将跳动能量吸收,这种完全被动的方式有许多不足之处。
而ABC系统则通过感应最轻微的车轮及车身动作,在任何大的车身振动之前及时对悬架系统作出调整,保持车身的平衡。
主动车身控制系统部件/结构ABC系统使汽车对侧倾、俯仰、横摆、跳动和车身高度的控制都能更加迅速、精确。
车身的侧倾小,车轮外倾角度变化也小,轮胎就能较好地保持与地面垂直接触,使轮胎对地面的附着力提高,以充分发挥轮胎的驱动制动作用。
此外汽车的载重量无论如何变化,汽车始终能保持一定的车身高度,所以悬架的几何关系也可以确保不变。
ABC系统能够很好地适应各种路面情况,即使在崎岖不平的地方,也能保持优越的操控性、舒适性及方向稳定性。
最早提出主动车身控制理念的是LEXUS,事实上它只是仅仅是把普通悬挂用的螺旋弹簧换成了空气弹簧,增加了一套简单的自动控制单元,相对于复杂的路面情况,仍有它的局限性。
之后法国人研发了一套适应性更强的悬挂,就是现在标致607,雪铁龙C5 上使用的液压主动悬挂,他能分5段调节避震器的阻尼力(即软硬度),相对LEXUS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但真正首先解决适应问题的还是奔驰的ABC,他是用空气泵调节空气压力来调节悬挂阻尼力的,因此,他能无段级的调节悬挂软硬度,从而适应各种路面因素。
浅析汽车空气悬架技术特征
浅析汽车空气悬架技术特征摘要:伴随公路建设工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汽车用作交通工具。
设计汽车结构时,出于保障其优良的抗震性及提高行驶的平稳性,一般会在车轮与车身之间装置悬架结构,以此起到对车身和车轮之间力的缓冲作用。
而本文通过介绍空气悬架结构,简要分析其概念、作用等要素,以此希望能够为车辆工程有关技术从业人员予以技术参考,提供指导建议。
关键词:空气悬架;汽车;技术特征引言:汽车悬架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由传统的金属螺旋弹簧变为空气弹簧。
空气弹簧的有效应用,是悬架结构的真实体现,并且在空气悬架的实际应用过程中能够保证车身与车轮之间不会产生较大的摩擦,由此提供一定的缓冲效果。
空气悬架在应用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调节悬架的高度,加之控制系统当中的空气泵设备,能够直观调控空气量以及出现的相应压力,在弹性系数上空气弹簧相比金属弹簧的优势更加明显,而且因为能够调节空气悬架的结构高度,所以能够升降汽车底盘,让其更好地满足驾驶人员的实际需求。
一、空气悬架概述(一)基本概念汽车悬架,指的是车辆车身与车轮两者之间传力连接装置。
因为在车辆实际行驶期间,会由于车辆自身的重力,向前行驶的动力以及摩擦力等各个方向力的产生,由此使得路面与车轮和车体之间产生支撑力以及侧向力等。
而这些力,在汽车的实际运行过程中,更多的会集中在车轮上。
为了保证汽车的平稳形式,车轮上方的力会通过传动装置作用于车身,由此车身可以借助彼此之间的作用力不断的前进。
保障乘坐人员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舒适度,从道路路面传导的作用同时连贯性、稳定性的,至于汽车悬架则为两者之间进行传导的一种结构[1]。
不仅能将作用力稳定传导,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冲路面力量,被视作评价结构性能优良与否的标准。
现阶段,该系统主要被应用在客用汽车与小汽车。
其作为振动弹簧系统,有效的应用空气弹簧这一装置,其中的大部分都具备调整高度的功能,利用空气泵实现对空气弹簧的压力、空气量的调节,同时转变其刚度与硬度。
汽车配置英文缩写
汽车配置英文缩写AS - 转向臂Az - 接通式全轮驱动Ap - 恒时全轮驱动ABS:防抱死制动系统;ABC-车身主动控制系统ADS:可调减震系统;ALS:自动车身水平系统;ASL:排档锁定系统;ASPS:防潜滑保护系统;ASR:加速防滑控制系统;ASS:全功能座椅系统;AHC: (Active Height Control)底盘升降;ASM - 动态稳定系统AYC - 主动偏行系统A-TRC -- 车身主动循迹控制系统B-水平对置式排列多缸发动机BF - 钢板弹簧悬挂BA:制动辅助系统;BAS-制动辅助系统BCM - 车身控制模块~CVTC-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机构CATS:主动悬挂系统;D-柴油发动机(共轨)DD-缸内直喷式柴油发动机,缸内直喷式发动机(分层燃烧/均质燃烧)DD-德迪戎式独立悬架后桥DB-减震器支柱DS-扭力杆DSC - 车身稳定控制系统DCS - 车身动态控制系统DAC-下坡行车辅助控制系统DLS:减速器锁定系统;DSA:动态稳定辅助系统;DSS:半主动悬挂系统;DQL-双横向摆臂DQL - 双横向摆臂Dynamic.Drive-主动式稳定杆DOHC-顶置气门,双上置凸轮轴DATC:数码式防盗控制系统;DSTC:动态稳定循环控制系统;ES - 单点喷射汽油发动机EM - 多点喷射汽油发动机ED - 缸内直喷式汽油发动机EBA-紧急制动辅助系统EBD-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SP-电子稳定程序系统EGR -废气循环再利用EDL:电控访华减速器系统;EDS:电子差速锁系统;ESC:能量吸收式转向柱系统;ETS:电控循环支援系统;Fi-前置发动机(纵向)Fq-前置发动机(横向)FB-弹性支柱FF -“前置引擎前轮驱动”FR -“前置引擎后轮驱动”FSI - 直喷式汽油发动机GPS-车载卫星定位导航系统GF-橡胶弹簧悬挂Hi-后置发动机(纵向)Hq-后置发动机(横向)HP-液气悬架阻尼HF - 液压悬架HBA-液压刹车辅助系统HDC:下坡行车辅助控制系统;HAC:坡道起步辅助系统;i-Drive--智能集成化操作系统ICM - 点火控制模块~LF-空气弹簧悬挂LL - 纵向摆臂LSD:限滑减速器系统;Mi-中置发动机(纵向)Mq-中置发动机(横向)ML-多导向轴MA-机械增压MAP - 空气流量计Multitronic-多极子-无级自动变速器NOS-氧化氮气增压系统OHV-顶置气门,侧置凸轮轴OHC-顶置气门,上置凸轮轴PDC:停车距离控制系统;PD - 泵喷嘴PCM - 动力控制模块~QS - 横向稳定杆QL-横向摆臂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RR -“后置引擎后轮驱动”R-直列多缸排列发动机S - 盘式制动SR--辅助约束系统SL-斜置摆臂SA-整体式车桥SF-螺旋弹簧悬挂ST - 无级自动变速器Si - 内通风盘式制动SDi-自然吸气式超柴油发动机SFI - 连续多点燃油喷射发动机SIPS:侧面撞击保护系统;SRS:双安全气囊系统;SAHR:主动头枕系统;SSS:速度感应式转向系统;T - 鼓式制动TRC-牵引力控制系统TCS-牵引力控制系统TA-Turbo(涡轮增压)Tiptronic-轻触子-自动变速器TDi - Turbo直喷式柴油发动机V - 化油器VL-复合稳定杆式悬架后桥VSC-车身稳定控制系统VSA:车辆稳定辅助控制系统;V-V型汽缸排列发动机VVT-i--气门正时机构VVTL-i--气门正时机构WA-汪克尔转子发动机W-W型汽缸排列发动机。
ABC-主动车身控制系统技术解析active body control system
ABC-主动车身控制系统技术解析active body control systemActive Body Control, namely the active body control system. As we all know, when the suspension system is relatively hard, canGain control of very good, especially when high speed travel, is conducive to the body's stability, but when faced with poor road, theComfort is not guaranteed, while the suspension set is relatively soft, although good comfort, but handling andDecline, such as speed up the rise, such as brake nod phenomenon is more obvious. The ABC overcomes the suspension set comfort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performance and handling, maximum close to the consumers of vehicles in these two requirements.The working mode of traditional suspension system is mainly through the thick body beat, pushing hydraulic oil through the damper suppressionThe vibration body, and is composed of a spiralspring will beat energy absorption, this completely passive mode has many shortcomings. WhileThe ABC system through the wheels and body motion sensing the slightest, before any large body vibration of suspension system in a timely manner The adjustment, to keep the body balance.The ABC system enables auto control of roll, pitch, yaw, beating and the height of the body can be more rapid and accurate. The carBody roll is small, changes in camber angle wheel is small, the tire can better maintain the vertical with the ground contact, the tires on the groundEnhance the adhesion of the driving and braking,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tire. In addition load car anyway change, auto startFinally can maintain a certain body height, so the geometr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uspension also can ensure the constant. The ABC system can well adapt toVarious road conditions, even in the rugged place, also can maintain superior handling, comfortand steering stability.Most early proposed the active body control concept is LEXUS, in fact it is only is only the ordinary suspension spiral with bombSpring is replaced by the air spring, an increase of a set of automatic control unit is simple, compared with the complex road conditions, still has its Bureau Limited. When the French developed hanging a stronger adaptability, is now the Peugeot 607, Citroen C5 on the use ofHydraulic active suspension, damping force can he adjusted in 5 stages of the shock absorber (i.e., soft hardness), relative LEXUS is a bigProgress. But the real first solve the adaptive problem or a Mercedes Benz ABC, he is adjusting the air pressure air pump to adjust the suspension Hang the damping force, therefore, he can adjust the suspension soft hardness variable level, so as to adapt to various road factors.Active Body Control,即主动车身控制系统。
奔驰主动悬挂控制ABC
法规与标准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汽车悬挂 系统的法规和标准各不相同, 需要针对不同市场进行适应 性开发和调整。
未来发展方向
智能化与自动化
随着人工智能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主动 悬挂控制系统将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能
够更好地适应各种行驶工况。
集成化与模块化
主动悬挂控制系统将与其他车辆系统进行 更紧密的集成和模块化设计,以简化结构
电控稳定杆
主动悬挂控制ABC通过电 控稳定杆来优化车辆的操 控稳定性,提高车辆的行 驶安全性。
传感器与反馈系统
车辆动态传感器
主动悬挂控制ABC通过车辆动态传感器来监测车辆的运动 状态,如车速、横摆角速度、侧向加速度等。
路面状况传感器
主动悬挂控制ABC通过路面状况传感器来监测路面的起伏、 凹凸、坡度等信息,以动悬挂系统概述
主动悬挂系统的定义
主动悬挂系统是一种先进的悬挂系统 ,它能够根据车辆行驶状态和路面状 况实时调整悬挂的刚度和阻尼,以提 供更好的操控性能和乘坐舒适性。
与传统的被动悬挂系统相比,主动悬 挂系统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的路况和行 驶条件。
奔驰主动悬挂系统的特点
驾驶员意图传感器
主动悬挂控制ABC通过驾驶员意图传感器来监测驾驶员的 驾驶意图,如油门踏板、制动踏板、转向盘转角等信息, 以实现悬挂系统的智能化调节。
04
奔驰主动悬挂控制ABC的优势与挑战
优势分析
舒适性提升
操控稳定性增强
主动悬挂控制能够实时调整悬挂系统的刚 度和阻尼,有效过滤路面不平带来的振动 ,提高乘坐舒适性。
奔驰主动悬挂控制ABC
• 引言 • 奔驰主动悬挂系统概述 • 奔驰主动悬挂控制ABC的原理 • 奔驰主动悬挂控制ABC的优势与挑战 •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 结论
什么是ABC、ABD、ABS
什么是DSC 什么是DSC
• DSC车身动态控制系统。 DSC车身动态控制系统。
BMW自主开发的DSC控制系统中集成了ASC自动稳定控 BMW自主开发的DSC控制系统中集成了ASC自动稳定控 制系统和牵引力控制系统,能够通过对出现滑转趋势的驱 动轮进行选择制动来控制驱动轮的滑转状态,从而相应地 对车辆起到稳定作用。而在冰雪路面、沙漠或砂砾路面上, 驾驶者只需按下一个按钮就可以使车辆进入DTC模式,从 驾驶者只需按下一个按钮就可以使车辆进入DTC模式,从 而增强车辆在上述路面上的牵引力。同时,由于DSC动态 而增强车辆在上述路面上的牵引力。同时,由于DSC动态 稳定控制系统的干预响应极限稍微延长,车辆的牵引力和 驱动力也随之增大,驾驶者能够享受到非同寻常的运动驾 驶体验。DSC动态稳定控制系统的另一个功能是CBC弯道 驶体验。DSC动态稳定控制系统的另一个功能是CBC弯道 制动控制系统,能够在转弯轻微制动时通过非对称的制动 力控制消除车辆转向过度趋势。
什么是DAC? 什么是DAC?
• DAC下坡行车辅助控制系统(Down-hill DAC下坡行车辅助控制系统(Down-
assist control)。 control)。 与发动机制动的道理相同,为了避免制动 系统负荷过大,减轻驾驶员负担,下山辅 助控制在分动器位于L位置;车速5 助控制在分动器位于L位置;车速5-25km /h并打开DAC开关的条件下,不踩加速踏 并打开DAC开关的条件下,不踩加速踏 板和制动踏板,下山辅助控制系统可以自 动把车速控制在适当水平。下山辅助控制 系统工作时停车灯会自动点亮。
什么是HDC? 什么是HDC?
• HDC坡道控制系统(Hill Descent Control)。 HDC坡道控制系统(Hill Control)。
主动悬架技术
奥迪A8L
简介
液压悬架 结构原理类似空气悬架,通过调整油压控制车身高度。相比于空气悬架,反映 要慢一些,在不平路面工况下舒适性较差,多用于工程车辆,在轿车领域雪铁 龙的液压悬架技术比较成熟。 与空气悬架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都需要液压油缸或气泵等设备,导致悬架系统 更加复杂,成本都比较高,可靠性也差
电磁悬架 在电磁减震器中的填充一种被称为电磁液的特殊液体,由合成的碳氢化合物和 微小铁粒组成。在磁场作用下,铁粒子会排列成一定的结构,使电磁液具备阻 尼作用。磁场可利用电流产生,那么改变通电电流大小,即可以控制磁场,从 而可以改变电磁液的“粘稠度”,减震器的阻尼力就是可变的了。代表车型奥 迪TT 相比于空气悬架和液压悬架,电磁悬架只能调整悬架的软硬,不能调整车身高 度。
•摩擦力小 •驾驶更舒适 •多级活塞和底阀使得曲线配置多变 •安装长度短
ZF减震技术
CDC(Continous Damping Control)
无级可变阻尼控制减振器
工作原理:ECU搜集整理各个传感器传回的行 车信息,判定适用于当下的悬架阻尼特性,下 达指令驱动电子控制阀门,通过阀门的不断开 闭调整减震筒液压油流量,从而改变阻尼特性, 保证不同工况下的车身稳定和驾乘舒适度。 应用车型:别克君威GS、君越、昂科威
该模块不仅也能调整减震器内液压油流量实现连续独立调整每个车轮的阻尼特性,还可 以节省电子控制阀门开闭消耗的电量。电子液压齿轮可作为发电机,把车轮上下跳动的能量 转化为电能存储于电池中,实现能量回收。
暂无应用
磁流变减震技术
BWI-Delphi电磁减震悬架系统
特点:由四个单筒减振阻尼,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传感器和一个车载电子控制单元(ECU)组成。 用在减振器上的磁流液是可磁化的软铁颗粒悬浮在碳氢化合物溶液中的悬浮液体。 减振器活塞杆中带有电磁线圈,产生的可变磁流穿过液体。
什么是ABC、ABD、ABS
什么是ABC、ABD、ABS、ASR、BAS、DAC、DSC、EBA、EBD、EDS、ESP ABC、ABD、ABS、ASR、BAS、DAC、DSC、EBA、EBD、EDS、ESP■什么是ABC?Active Body ControlABC车身主动控制系统。
ABC系统使汽车对侧倾、俯仰、横摆、跳动和车身高度的控制都能更加迅速、精确。
车身的侧倾小,车轮外倾角度变化也小,轮胎就能较好地保持与地面垂直接触,使轮胎对地面的附着力提高,以充分发挥轮胎的驱动制动作用。
而ABC的出现克服了悬挂设定舒适性和操控性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地接近消费者对车辆在这两方面的要求。
■什么是ABD?ABD自动制动差速器。
Auto Break Differential是制动力系统的一个新产品,它的主要作用是缩短制动距离,和ABS、EBD等配合适用。
当紧急制动时,车会向下点头,车的重量前移,而相应的车的后轮所承担的重量就会减少,严重时可以使后轮失去抓地力,这时相当于只有前轮在制动,会造成制动距离过长。
而ABD可以有效防止这种情况,它可以通过检测全部车轮的转速发现这一情况,相应的减少后轮制动力,以使其与地面保持有效的摩擦力,同时将前轮制动力加至最大,以达到缩短制动距离的目的。
ABD与ABS的区别在于,ABS是保证在紧急制动时车轮不被抱死,以达到安全操控的目的,并不能有效的缩短制动距离。
而ABD则是通过EBD在保证车辆不发生侧滑的情况下,允许将制动力加至最大,以有效的缩短制动距离。
■什么是ABS?ABS刹车防抱死系统(Anti-LockBrake System)Anti-locked Braking System百度百科。
在没有ABS时,如果紧急刹车一般会使轮胎抱死,由于抱死之后轮胎与地面是滑动摩擦,所以刹车的距离会变长。
如果前轮锁死,车子失去侧向转向力,容易跑偏;如果后轮锁死,后轮将失去侧向抓地力,容易发生甩尾。
特别是在积雪路面,当紧急制动时,更容易发生上述的情况。
奔驰控制电脑缩写说明
A/C空调air conditioningAAC自动空调automatic air conditioningAAM主功能模组[M-CLASS 用] active body controlAB 安全气囊air bagABC 主动悬挂系统[无极限调整] active body controlABS 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 breaks systemACS 自动离合器系统automatic clutch systemACSR儿童座椅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child seat recognitionADM 自动防眩内后镜automatic simming inside rearviewADS 自动减震适应系统[4档] adaptive danping systemAH 辅助暖气auxiliary heaterAICC 车距车速自动导航系统autonomous intelligent cruise controlAIR 二次空气喷射系统secondary air injectionAJC 防车身抖动调节anti-jerk controlALA 自动连接调节器automatic linkage adjusterALB 自动负荷感应制动压力控制automatic load-sensitive break pressure contrlAP 油门踏板accelerator pedalAPS 自动导航系统automatic pilot systemASD 自动差速锁装置automatic locking differentialAS 天线系统antenna systemsASR 加速防滑装置acceleration slip reguiationASSYST 保养提示系统active service systemAT自动变速箱automatic transmissionATA 防盗警报系统anti-theft alarmATM 气压补偿接头connection to barometric pressure compensationAUTO A/C 空调[自动恒温] air conditioningBA 倒车辅助系统backup assistBARE 大气压力barometric pressureBAS 制动辅助系统break assist systemBCAPC 气压增压补偿barometric pressure charge air pressure compensationBDC 下至点bottom dead centerBM 基础模块base moduleBPC 气压补偿barometric pressure compensationCA 关门辅助closing assistCAN 控制器间讯息联网系统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RB 化油器carburetorCC 巡航系统cruise controlCCM 组合开关控制模块combination control moduleCDC 激光唱机自动换碟装置CD changerCF 舒适设备convenience featureCFI [mechanical] 连续式燃油喷注系统[机械] continuous fuel injection system [mechanical] CKA 曲轴转角crank angleCKP 曲轴位置crankshaft positionCL中央门锁central lockingCMP 轮轴位置CNS 通讯及导航系统COMAND 驾驶舱管理及数据系统CRD 共轨柴油机CST 敞篷车软顶CTEL 蜂窝式电话CTP 节流阀关闭位置CTU 总触发器D2B 数码数据电路DAS驾驶认可系统DCM 车门控制模组DFI 电控转子泵燃油喷注系统DI 分电式点火系统DM诊断模块DMNL 诊断手册DSC车距车速控制DSV 驾驶认可关闭气门DTC诊断故障代码DWR 距离警报雷达EA 电子控制加速器EFI [electronic] 连续式燃油喷注系统[电子] continuous fuel injection system [electronic] EATC 电子自动控制变速箱EBR 发动机拖动扭矩调节ECL 发动机冷却液位ECM子发动机控制模块ECT 发动机冷却液温度EDC 电子柴油发动机控制EDR 电子柴油发动机调整EDS 电控柴油发动机系统EGR 废气循环EHD 电子控制高压柴油喷注系统EIS 电子点火开关EL 外部照明ELA 车身高度调整EMSC 电动后视镜电动方向盘调节加热后视镜EPC 电子电能控制RAS 后桥转向RB 翻车保护杆RCL 遥控中央门锁RD 收音机REST 发动机余执利用系统RFL 无线电遥控中央锁止系统RH 折合式硬顶篷车RHR 折合式后座头枕RHS 右方向盘RPM 发动机转速RST 软顶敞篷车RTG 可伸缩行李箱把手RTR 遥控开启行李箱盖SAM 信号采集及促动控制SBC 感应式刹车SBE 安全带延伸臂SLO 启动锁止SMS 维修微缩胶片系统SOUND-BOSE牌音响系统SPS 速度感应助力转向SR 倾斜/滑动天窗STH 辅助暖气系统SRS 辅助防护系统SVMCM 特种多功能控制模组TAL 行李箱辅助锁TB 节流阀体TC 废气涡轮增压TCM 变速箱控制模组TD 速率信号TDC 上至点TEL 电话TELEAID 自动紧急求助电话系统TEMPMA TIC A/C 空调[手动恒温]TIC 晶体管点火系统TL 辅助暖气遥控启动TN 发动机转速信号TPM 轮胎气压监测器TPC 轮胎气压控制TRAP 碳烟燃尽滤清器TRIP 行程计算机TS 防拖车警报系统TSL 极速限制[控制汽油泵LHS 左方向盘LH-SFI 热丝式多端顺序燃油喷注系统LIM 巡航变速限制器LOC 低压缩比LS 扩音器系统LSA 音响系统分部MAF 空气质量流量传感器MAP 歧管绝对压力MCS 多种仿型座椅ME-SFI 电控多端顺序燃油喷注点火系统MFC 多功能控制模组MIL 故障显示灯MSC 后视镜方向盘调节加热后视镜MT 手动变速箱MV A 进歧管辅助真空装置MWH 主线NAG 电子控制5速变速器O2S 氧气传感器OBD 内置诊断系统OC 氧化催化变换器OCP 车顶控制板OMS 运行监察系统OSB 多种仿型座椅/矫形椅靠背OUT 真空出口PA 驻车辅助PAS 客警报系统PEC 歧管压力计式燃油喷注点火系统PISI 气动怠速增加PL 伺服门锁系统PMP 进气歧管局部热器PNP 驻车排档空挡位置PPG 测试模组程序位置PROX 防撞警报PS 助力转向PSE 气动控制单元PTS 驻车控制单元PW 电动车窗PWM 脉冲宽度调制EPS 电子动力换档ESA 座椅电动调整ESC 转向柱电动调整ESCM 发动机系统控制模块ESP 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ETC 电子自动变速箱控制ETR 安全带拉紧器ETS 电子牵引辅助系统EV AP 燃油挥发排放控制装置EVN 伸延讯息联网系统FAN 高音喇叭FFS 车架地板总成FP 燃油泵FTC 前轮驱动变速箱控制GIM 基准脉冲波检验GPS 卫星坐标定位系统GVN 总体网络HCS 大灯清洁系统HEAT 自动采暖装置HFM-SFI 热膜式多点顺序燃油喷注点火系统HFS [电话机]免提装置HHT 手提测仪HORN喇叭信号系统HPS 气液压悬挂HRS后座椅加热HS 座椅加热IAC 怠速进气控制IAT 进所气温度IC 仪表ICL 内部中央门锁ICS 信息及通讯系统IDC 仪表板内部控制器IFI 直列泵煤燃油喷注IMM 防启动装置IMS 车内活动传感器IR 红外线IRCL 红外线遥控中央门锁ISC 怠速自动调节KG 卡片式无匙启动功能KLA 自动恒温控制系统KS 爆震传感器KSS防爆震控制系统LCP 低位控制板TV 电视调谐器TVV油箱蒸汽阀TWC三元催化转换器V AC真空进气V AF 空气容积流量V AS音控电动系统VCS音控控制系统VIN 底盘编号VR 折叠式硬篷VSS 车速信号WOT节流阀全开ZUH 暖气增压器如下主要是德文缩写MBC 刹车主缸4MATIC 4-轮子驱动自动控制器AB 安全气袋ABC 活动车身控制器ABL 外部灯光ABS 防抱死制动系统ABW 间隔报警器ADS 自动减震装置AFE 车道自动识别装置AG(A T) 自动变速器AHV 拖车挂接装置AKR 爆震传感器系统AKSE 自动控制孩子座识别器ALDA 进气增压调整APS 自动导航系统EGR 废气再循环ARMIN 安全气袋带综合紧急传呼系统AS 牵引传感器ASA 后视镜自动变光装置ASD 差速器自动锁定装置ASF(DSV)驾驶授权系统截流阀SEQASR 加速防滑调节ATS天线系统AWR 距离警告雷达BAS刹车辅助CAN控制区域网CDI柴油喷射CDC CD换盘器CNS通讯和导航系统COMAND驾驶室信息和数据显示器系统CV活动软车顶D2B光纤通信OCP舱顶操纵板控制模块DH(DMAN)诊断手册DTR定速巡航控制E-call 紧急传呼系统ECI电子点火控制器EDR电子柴油喷射调节EDS电子柴油喷射系统ATA防盗报警系统EFH电动车窗EA电子加速器ETC电子变速器控制器EHD电子高压柴油喷射系统ELR电子怠速控制装置ELC电子水平控制器EPC电子油门控制器IFI柴油机喷射系统ESL转向柱调整和后视镜加热ESP电子稳定性程序ESV座椅调整ETS电子牵引控制DFI柴油机喷射系统EVL(EASlg)转向柱调节ESN(EWM)电子换档杆模块EIS电子点火/起动机开关控制模块FAN喇叭系统DAS驾驶授权系统RFL收音机频率锁住FFZ/IFZ(RFL/RCL)收音机频率锁住/中央遥控锁住FG功能组合HFS手动释放系统FUG功能分组GES(VSS)车辆速度信号BM电源电脑GPS全球定位系统GUB(SBE)安全带扩张器GUS(ETR)紧急伸展收缩装置HAL后轴转向HEA T自动加热器装置HDF(RTR)车尾行李箱盖遥控打开HDFS(RTC)遥控的车尾行李箱盖关闭HFM-SFI燃料喷射和点火系统HHS加热后窗玻璃HHT手提式检测器HZS(TAL)车尾行李盖辅助锁住ICS信息和通信系统IFZ(RCL)红外线遥控是央锁住IR红外线IRS(IMS)内部运动传感器C-AAC方便自动空调装置KAF-(RHR)后端罩限制降下TWC催化反应器KFB方便部件KG无钥匙驾驶系统KI仪表板AAC自动空调装置KLS装有空气调节器座KSG(SEQ)容易换档手动变速器KW曲柄转角LDH叠层车顶LH-SFI LH-SFI燃料喷射系统LHS[LL]左手转向LLR怠速控制装置HSW方向盘加热器LS[PS]动力转向装置LSA[LS]扬声器系统HRA头灯距离调整MAS发动机系统控制模块ME ME燃料喷射和点火系统MG(MT)手动变速器MKL(OSB)可调节座椅靠背MKS(MCS)多轮廓座MRA残余发动机热量利用系统SCM转向柱模块MRS发动机制动调节EBR特种车辆多功能控制模块SVMCM特种车辆多功能控制模块NV低压OBD诊断CCP上控制面板OMS操作监测系统OSL矩形座靠背OT上死点PE电路图PLA(PISI)进气怠速增加SPS对速度变化敏感的动力转向装置PMS燃料喷射和点火系统PSE气动系统PSV(PMP)局部进气歧管预热器PTS停车防撞系统RA(SMS)保养缩微胶片系统RBA(FFS)车架底盘系统TPM轮胎气压监测器RDS无线电数据系统RDU(TPM)轮胎气压监测器BA倒车辅助RHS右手方向RRE(TRIP)行程计算机RV改型版本RS双门篷车软车顶SA专用设各种备SAM信号采集和传动模块SBC刹车自动控制SBL座椅通风VCS声音-触发控制系统SHD倾斜/活动车顶SHI辅助关闭HRS后座加热HS座位加热CCM多功能控制模块SRA(HCS)头灯清洗系统SRS辅助约束系统安全气囊SRU(MA V)真空辅助歧管STH静止加热器SVS(PL)电源继电器TAC进气温度TD发动机转速信号CTEL电话TELEAID电话紧急求救信息系统TN EZL/AKR转速信号CC巡航控制TSG(DCM)门控制模块TURBO(TC)涡轮增压器TV电视调谐器LCP下部控制面板URB(RB)开逢控制B(RB)开逢控制UT(BDC)下死点RSC开逢控制VR天窗VHG车尾行李盖手柄凹部WFS(IMM)晶电钥匙系统WIS车间信息系统ZAE(CTU)中央触发器(安全气袋)ZAS汽缸切断ZUH加热增强器ZV中央锁GRM-gear recognition module 档位开关(波棍168之A160使用)Crankshaft 曲轮camshaft 凸轮轴中央门锁泵真空管颜色区别和功能缩写黑色尾箱盖拉手SFG;(小)白色尾箱锁释放KAF;(大)透明色空调分配总成SRU;灰色座椅;黄色全车锁(FT、TK是四门锁;HD是尾箱锁;BFT/FondI油箱盖)。
汽车上什么是ABC、ABD、ABS、ASR、BAS、DAC、DSC、EBA、EBD、EDS、ESP
ABC、ABD、ABS、ASR、BAS、DAC、DSC、EBA、EBD、EDS、ESP■ 什么是ABC?ABC车身主动控制系统。
ABC系统使汽车对侧倾、俯仰、横摆、跳动和车身高度的控制都能更加迅速、精确。
车身的侧倾小,车轮外倾角度变化也小,轮胎就能较好地保持与地面垂直接触,使轮胎对地面的附着力提高,以充分发挥轮胎的驱动制动作用。
而ABC的出现克服了悬挂设定舒适性和操控性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地接近消费者对车辆在这两方面的要求。
■ 什么是ABD?ABD自动制动差速器。
是制动力系统的一个新产品,它的主要作用是缩短制动距离,和ABS、EBD等配合适用。
当紧急制动时,车会向下点头,车的重量前移,而相应的车的后轮所承担的重量就会减少,严重时可以使后轮失去抓地力,这时相当于只有前轮在制动,会造成制动距离过长。
而ABD 可以有效防止这种情况,它可以通过检测全部车轮的转速发现这一情况,相应的减少后轮制动力,以使其与地面保持有效的摩擦力,同时将前轮制动力加至最大,以达到缩短制动距离的目的。
ABD与ABS的区别在于,ABS是保证在紧急制动时车轮不被抱死,以达到安全操控的目的,并不能有效的缩短制动距离。
而ABD则是通过EBD在保证车辆不发生侧滑的情况下,允许将制动力加至最大,以有效的缩短制动距离。
■ 什么是ABS?ABS刹车防抱死系统(Anti-LockBrake System)。
在没有ABS时,如果紧急刹车一般会使轮胎抱死,由于抱死之后轮胎与地面是滑动摩擦,所以刹车的距离会变长。
如果前轮锁死,车子失去侧向转向力,容易跑偏;如果后轮锁死,后轮将失去侧向抓地力,容易发生甩尾。
特别是在积雪路面,当紧急制动时,更容易发生上述的情况。
ABS是通过控制刹车油压的收放,来达到对车轮抱死的控制。
其工作过程实际上是抱死—松开—抱死—松开的循环工作过程,使车辆始终处于临界抱死的间隙滚动状态。
但是在一些电影特技场景中,有的车子是不装ABS的,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它们侧滑、甩尾等多种高难度的刺激场面。
主动悬架系统的工作原理
主动悬架系统的工作原理在现代汽车技术中,主动悬架系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创新。
它可以通过调整车辆悬挂系统的刚度和阻尼,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保持舒适性和稳定性。
主动悬架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传感器感知车体的姿态变化,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来调节悬挂系统的特性,以提供最佳的悬挂效果。
主动悬架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传感器、控制单元和执行器。
传感器用于感知车体的姿态变化,如加速度、车速、转向角等。
控制单元根据传感器的数据分析车体的状态,并决定悬挂系统需要进行的调整。
执行器根据控制单元的指令,调节悬挂系统的刚度和阻尼。
主动悬架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感知阶段和调节阶段。
在感知阶段,传感器感知车体的姿态变化,并将这些数据传输给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会根据传感器的数据分析车体的状态,例如车辆的加速度、车速、转向角等。
在调节阶段,控制单元根据车体的状态决定悬挂系统需要进行的调整,并向执行器发送相应的指令。
执行器是主动悬架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负责调节悬挂系统的刚度和阻尼。
执行器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实现调节,例如通过电磁阀控制油液的流动来改变悬挂系统的刚度和阻尼。
当控制单元发送指令时,执行器会根据指令改变油液的流动,从而调节悬挂系统的特性。
主动悬架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解释。
假设车辆行驶在一个起伏不平的路面上,传感器会感知到车体的加速度和姿态变化。
控制单元根据传感器的数据分析出车体的状态,然后决定悬挂系统需要进行的调整。
如果车体的加速度较大,控制单元可以通过执行器调节悬挂系统的刚度和阻尼,使车辆在起伏不平的路面上保持稳定。
这样,主动悬架系统可以提供更好的悬挂效果,提高车辆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主动悬架系统是一种重要的汽车技术创新,它可以通过调节悬挂系统的刚度和阻尼,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保持舒适性和稳定性。
主动悬架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传感器感知车体的姿态变化,并根据这些信息来调节悬挂系统的特性。
通过这种方式,主动悬架系统可以提供更好的悬挂效果,提高车辆的驾驶体验。
汽车底盘悬挂系统的主动与半主动控制方法
汽车底盘悬挂系统的主动与半主动控制方法汽车底盘悬挂系统是整个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行车的舒适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底盘悬挂系统的控制方式也得到了不断的优化和创新,其中主动与半主动控制方法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重点介绍汽车底盘悬挂系统的主动与半主动控制方法。
一、主动控制方法主动悬挂系统是指可以主动调节悬挂刚度、高度和阻尼等参数的系统。
主动控制方法通过悬挂系统自身的传感器获取道路情况和车辆状态,再通过电子控制单元(ECU)对悬挂系统进行实时调节,从而保证车辆在不同道路和行驶状态下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主动控制方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主动作出调整,保持车辆在最佳状态下行驶。
例如,当车辆行驶在颠簸路面时,主动悬挂系统会加大阻尼力和提高悬挂高度,从而减小车身的颠簸感;当车辆高速行驶时,主动悬挂系统会降低悬挂高度和减小阻尼力,提高车辆的稳定性。
二、半主动控制方法半主动悬挂系统是指在主动悬挂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可以根据预设的控制算法主动调节悬挂参数。
与主动悬挂系统相比,半主动悬挂系统需要更少的电子控制单元和传感器,成本较低,但调节效果也相对有限。
半主动控制方法通过预设的控制算法对悬挂系统进行调节,例如将车辆的行驶状态、车速和转向角度等信息输入到控制算法中,再根据算法输出的结果对悬挂系统进行调节。
虽然半主动控制方法的调节精度不如主动控制方法准确,但在提升车辆性能和舒适性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
三、主动与半主动控制方法的比较主动悬挂系统和半主动悬挂系统各有其优缺点。
主动悬挂系统可以实现更精确的调节,适应性更强,但成本相对较高;而半主动悬挂系统成本更低,适用性更广,但调节精度有所不足。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车辆的具体情况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悬挂控制方法。
综上所述,汽车底盘悬挂系统的主动与半主动控制方法在提升车辆性能和舒适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信底盘悬挂系统的控制方法会越来越完善,为驾驶员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行车体验。
奔驰车悬架系统故障诊断与排除
目录目录 (1)摘要 (2)关键词 (2)前言 (2)正文 (2)故障现象 (2)结构原理分析 (2)故障分析、排除 (6)结束语 (7)致谢 (7)参考文献 (7)一、摘要本文针对带ADS(自适应阻尼系统)系统的ABC(Active body control即:活动车身控制)系统中由于水平传感器故障引起的车辆悬挂高低不一致的故障现象,对该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分析,从原理基础上剖析了ABC(活动车身控制)系统。
运用专用维修设备,结合维修经验,系统又轻松地解决了该车的故障。
关键词:ABC系统故障/停止工作、悬挂高低不一致、水平传感器二、前言汽车悬挂的作用是缓和冲击、衰减振动,并且把路面作用于车轮的力矩传递给车身。
随着人们对乘车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悬架无法满足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要求。
电控悬架的出现,使得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矛盾得到了解决。
主动式悬架是一种具有作功能力的的悬架,在悬架系统中附加一个控制作用力的装置,对其进行连续调整。
高档车在ABC(主动控制悬挂)系统控制单元的控制下减震器高度、阻尼都可以随着车速、载荷、路面状况、汽车行驶条件甚至是驾驶员的要求做出相应的变化。
三、正文(一)故障现象接到一客户的救援电话,车主述称,他的一台W220奔驰车右前轮的悬挂趴下来了,开不了,要求我司派出技工或拖车救援。
由于该客户所在位置距离我司不远,我厂立即派人前往初步检查。
见到了奔驰车,该车是一台W220奔驰轿车,其车架为WDB2201671A381798。
首先,从外观上看,该车右前轮悬挂明显低于其它轮子的高度,但未完全“趴下”。
我们着车,反复转动方向盘至两端极限(此举是为了激活转向角度传感器),悬挂未见恢复。
但仍是未完全趴下,叶子板处与轮胎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而且熄火后重新启动发动机,故障灯熄灭,但车辆一起步,故障灯又重新亮起。
因此,我们认为该车仍能做短距离行驶。
在征得车主同意后,我们将该车开回了我司检修。
常见汽车安全系统缩写名词解释
常见汽车安全系统缩写名词解释ABS刹车防抱死系统ABS(Anti-lockBrakingSystem)防抱死制动系统,通过安装在车轮上的传感器发出车轮将被抱死的信号,控制器指令调节器降低该车轮制动缸的油压,减小制动力矩,经一定时间后,再恢复原有的油压,不断的这样循环(每秒可达5~10次),始终使车轮处于转动状态而又有最大的制动力矩。
没有安装ABS的汽车,在行驶中如果用力踩下制动踏板,车轮转速会急速降低,当制动力超过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时,车轮就会被抱死,完全抱死的车轮会使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下降,如果前轮被抱死,驾驶员就无法控制车辆的行驶方向,如果后轮被抱死,就极容易出现侧滑现象。
ABS这种最初被应用于飞机上的技术,现在已经十分普及,在十万元以上级别的轿车上都可见到它的踪影,有些大客车上也装有ABS。
装有ABS的车辆在遇到积雪、冰冻或雨天等打滑路面时,可放心的操纵方向盘,进行制动。
它不仅有效的防止了事故的发生,还能减少对轮胎的摩损,但它并不能使汽车缩短制动距离,在某些情况下反而会有所增加。
提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制动踏板一定要踩到底,才能激活ABS系统,这时制动踏板会有一些抖动,有时还会有一些声音,但也不能松开,这表明ABS系统开始起作用了。
EBD制动力自动分配EBD的英文全称是ElectronicBrakeforceDistribution,即电子制动力分配装置。
汽车在制动时,因为四只轮胎所附着的地面条件不同,其与地面的摩擦力也不同,制动时就容易产生打滑、倾斜和侧翻等现象,为了有效的避免这种现象,电子制动力分配装置就应运而生,它的作用就是在汽车制动的瞬间,通过对四只轮胎附着的不同地面情况进行感应、计算,得出不同的磨擦力数值,使四只轮胎的制动装置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式和力量制动,并在运动中不断高速调整,从而保证车辆的平稳、安全。
有人认为EBD比ABS先进很多,其实不然。
从技术实现上,EBD仅仅是在ABS的控制电脑里增加一个控制软件,机械系统与ABS完全一致。
主动悬挂系统工作原理
主动悬挂系统工作原理
主动悬挂系统是一种汽车悬挂系统,旨在提供更平稳的行驶和更舒适的乘坐体验。
它通过使用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来监测和调节车辆的悬挂系统,以适应不同的路况和驾驶条件。
主动悬挂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
1. 传感器:主动悬挂系统使用多个传感器来监测车辆的运动和路况。
这些传感器可以包括车速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转向传感器和车身倾斜传感器等。
2. 数据处理: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被发送到电子控制单元(ECU)进行处理。
ECU 根据传感器数据分析车辆的运动状态和路况,并确定最佳的悬挂调节策略。
3. 悬挂调节:根据ECU的指令,主动悬挂系统可以通过调节悬挂系统的硬度、高度和阻尼等参数来适应不同的驾驶条件。
例如,在高速公路上,系统可以选择较硬的悬挂设置以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而在颠簸的路面上,系统可以选择较软的悬挂设置以提供更好的减震效果。
4. 实时调节:主动悬挂系统可以实时调整悬挂参数,以适应不同的驾驶情况。
例如,在转弯时,系统可以通过增加外侧悬挂的硬度来减少车身倾斜,提高操控性能。
总的来说,主动悬挂系统通过使用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来监测和调节车辆的悬挂系统,以提供更平稳的行驶和更舒适的乘坐体验。
它可以根据不同的驾驶条件和路况实时调整悬挂参数,以提供最佳的悬挂设置。
1。
主动悬架控制方法
主动悬架控制方法悬架系统是汽车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减震和支撑车身,以提供舒适性和稳定性。
传统的悬架系统通常采用被动控制方式,即减震器根据车身运动来调节阻尼力。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主动悬架控制方法逐渐受到关注和应用。
主动悬架控制方法通过传感器和执行器实时监测和调整悬架系统的工作状态,以提供更好的悬架性能和驾驶体验。
主动悬架控制方法的核心是实时监测车身姿态和路面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调整悬架系统的工作状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悬架系统通常配备多个传感器,如加速度计、倾斜传感器、行程传感器等,用于监测车身的加速度、倾斜角度、行程等参数。
这些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预设的控制算法计算出相应的控制信号,并通过执行器来调整减震器的阻尼力或悬架系统的高度。
主动悬架控制方法可以根据车辆的运行状态和路面的不同情况来调整悬架系统的工作状态。
例如,在高速行驶时,为了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和操控性,控制单元可以增加减震器的阻尼力,降低车身的倾斜角度。
而在通过颠簸路面时,控制单元可以减小减震器的阻尼力,提高悬架系统的行程,以提供更好的舒适性和减震效果。
此外,主动悬架控制方法还可以根据驾驶者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调节,提供不同的驾驶模式选择,如舒适模式、运动模式等。
主动悬架控制方法的应用可以带来多种好处。
首先,它可以提供更好的悬架性能和驾驶体验。
通过实时调整悬架系统的工作状态,主动悬架控制方法可以使车辆更加稳定、舒适和操控性更好。
其次,它可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
通过根据路面情况调整悬架系统的工作状态,主动悬架控制方法可以减少因颠簸路面或急转弯等情况造成的车辆失控风险。
最后,它可以提高燃油经济性。
通过优化悬架系统的工作状态,主动悬架控制方法可以减少车辆的能耗,提高燃油经济性。
虽然主动悬架控制方法在提供悬架性能和驾驶体验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主动悬架控制方法的成本较高。
相比传统的被动悬架系统,主动悬架控制方法需要更多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并且需要复杂的控制算法和计算单元,导致成本上升。
汽车悬挂系统的主动控制研究
汽车悬挂系统的主动控制研究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悬挂系统的研究和改进也成为了汽车工程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
汽车悬挂系统对于汽车行驶性能、舒适性以及安全性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通过主动控制技术来提高汽车悬挂系统的性能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汽车悬挂系统的主动控制研究,并对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
1. 汽车悬挂系统的作用和结构汽车悬挂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对汽车的行驶性能、舒适性以及安全性都有着直接影响。
汽车悬挂系统的主要作用包括:1)吸收和减震道路不平时所产生的冲击力,保证车辆的稳定性和舒适性;2)保持车身与车轮之间的合适位置关系,确保车辆在颠簸道路上有良好的抓地力和操控性。
汽车悬挂系统通常由减震器、弹簧、控制臂、横向稳定杆等组成。
其中减震器主要用于减少车身的颠簸和摇晃,弹簧则用于支撑车身重量并保持车身姿态,而控制臂和横向稳定杆则用于控制车轮和车身的运动,从而提高车辆的操控性能和稳定性。
2. 汽车悬挂系统的主动控制技术主动悬挂系统是指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系统来感知、分析和响应道路和车辆状态变化,从而及时调节悬挂系统的工作状态和性能。
通过主动悬挂系统,可以实现对车辆悬挂系统的实时控制,以提高车辆的行驶性能、舒适性和安全性。
主动悬挂系统的主要技术包括主动减震控制、主动悬架高度控制、主动抗侧倾控制等。
其中主动减震控制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主动悬挂技术,它通过感知车辆的速度、加速度、横向加速度、车身姿态等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实时调节减震器的阻尼力,从而实现对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颠簸和摇晃的抑制,提高车辆的舒适性和操控性。
目前,各大汽车厂商和研究机构都在积极开展汽车悬挂系统的主动控制研究。
主动减震控制技术已经在一些高端汽车上得到了应用,如奔驰的ABC主动悬挂系统、宝马的EDC主动减震系统等。
这些系统都采用了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以及可调节减震器来实现对车辆悬挂系统的主动控制,从而提高了车辆的操控性能和舒适性。
主动悬架系统的工作原理
主动悬架系统的工作原理主动悬架系统是一种现代汽车技术,它可以根据路面状况和驾驶需求主动调整车辆的悬架高度和刚度,以提供更好的悬挂舒适性和稳定性。
这种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单元实现,它可以实时监测车辆的姿态和路面情况,并根据这些信息调整悬架系统的工作状态。
主动悬架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感知、判断和控制。
首先,系统中的传感器会感知车辆的运动状态和路面状况。
这些传感器通常包括悬架行程传感器、悬架角度传感器、车速传感器等。
它们会实时地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是主动悬架系统的核心部件,它负责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控制单元会根据这些数据判断车辆的姿态和路面情况,并决定如何调整悬架系统的工作状态以应对不同的驾驶需求和路面状况。
基于传感器数据的分析结果,控制单元会向悬架系统的执行部件发送指令,以调整悬架的工作状态。
悬架系统的执行部件通常包括悬架气囊、阻尼器和电动马达等。
通过控制这些执行部件的工作状态,主动悬架系统可以实现对悬架高度和刚度的调节,以适应不同的驾驶情况。
在实际的驾驶过程中,主动悬架系统可以提供多种工作模式,如舒适模式、运动模式和高度调节模式等。
在舒适模式下,系统会尽量减小悬架的刚度,以提供更好的乘坐舒适性。
在运动模式下,系统会增加悬架的刚度,以提高车辆的操控稳定性和悬挂支撑能力。
在高度调节模式下,系统可以根据驾驶者的需求,调整车身的高度,以适应不同的路况。
主动悬架系统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根据实际的驾驶情况和路况实时调整悬架的工作状态,以提供更好的悬挂舒适性和稳定性。
它可以有效地减小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颠簸感,提高乘坐舒适性。
同时,它也可以提高车辆的操控稳定性,减小车身倾斜,提高转弯性能。
然而,主动悬架系统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它需要大量的传感器和控制单元来实现实时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这增加了系统的成本和复杂性。
其次,悬架系统的调节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无法完全适应所有的驾驶情况和路况。
主动车身控制 (ABC) 控制单元
AIRMATIC 或主动车身控制 (ABC) 控制单元
内有故障记录 ( Ref to GI32.00-P-060147 )
主题编号LI32.00-P-060274
版本2
设计组32.00 概述
日期12-29-2014
有效性217.377/ 378/ 379
222.077/ 177/ 178/ 179
217.382,带 ABC 悬挂/SA 代码 487
222.082/182,带 ABC 悬挂/SA 代码 487
更改原因添加了量产型号,带主动车身控制 (ABC) 悬挂/特殊装备
(SA) 代码 487
投诉:
AIRMATIC 或主动车身控制 (ABC) 控制单元内有故障记录
提示:
带 AIRMATIC 的车辆上的故障代码:U042700“电子点火开关接收到的数据不可信”
带 ABC 的车辆上的故障代码:P164455“识别到错误的型号编码或配置”。
原因:
由于 AIRMATIC 或 ABC 软件导致正常部件被记录为无实际意义故障
补救:
如果不存在功能故障并且仪表盘中未显示故障信息,则可忽略该故障。
软件解决方案正在创建中,一旦软件可用将相应更新文档。
提示:
在带 ABC 悬挂的车辆上,随着 12/2014 版 Xentry 的使用,该故障不再出现。
控制单元/故障代码
控制单元故障代码故障文本
U042700接收到来自电子点火开关的不可信数据。
_
N51/3 - 电子控制空气悬挂系统
(SPC222)
操作号/损坏代码
操作号操作内容时间损坏代码提示
32564 9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C前阀装置Y36/1.2
• 位置 Y36/1位于左前保险杠后 Y36/2位于左后轮罩内 • Y36/1的组成结构 左前悬挂滑阀柱塞阀(Y36/1y1) 左前悬挂华滑柱塞止回阀(Y36/1y2) 右前悬挂滑阀柱塞阀(Y36/1y3) 右前悬挂滑阀柱塞止回阀(Y36/1y4) 主动悬挂ABC压力传感器(B4/5) 左前悬挂控制压力传感器(B4/8) 右前悬挂控制压力传感器 (B4/9)
蓄压球
• 位置 前部的位于Y36/1上,后蓄压球于备胎槽附 近 • 作用 在系统压力急剧改变的情况下,缓冲系统 的压力,或向系统提供压力(如在刹车时, 补偿制动点头)
悬挂减震柱
• 结构: 液压筒 钢制弹簧 减震器 • 作用: 水平高度控制 水平调节 减震 悬挂
水平高度传感器(B24/7.8.9.10)
• 位置 前水平高度传感器在前部上摆臂上 后水平高度传感器在后部摆臂上 • 作用: 确定当前的车身的水平高度 所确定的值由控制单元N15/2读取,用于主 动悬挂功能的控制
横向加速度传感器B24/12
• 位置 位于驾驶员的脚坑处 • 作用 控制单元N15/2读取,确定车辆的横向的动 态,和正作用于车辆的横向横向加速度
Y36/2
• Y36/2的组成结构 左后悬挂滑阀柱塞阀(Y36/2y1) 左后悬挂华滑柱塞止回阀(Y36/2y2) 右后悬挂滑阀柱塞阀(Y36/2y3) 右后悬挂滑阀柱塞止回阀(Y36/2y4) 左后悬挂控制压力传感器(B4/10) 右后悬挂控制压力传感器 (B4/11)
滑阀柱塞阀
ABC 主动悬挂控制系统
ABC主动悬挂系统有以下电器部件 1.ABC 控制单元 2.左后水平高度传感器(B24/7) 3.左前水平高度传感器(24/8) 4.右后水平高度传感器(B24/9) 5.右前水平高度传感器(B24/10) 6.ABC悬挂系统横向加速度传感器(B24/12) 7.左前车身横向加速度传感器(B24/3) 8.右前车身加速度传感器(B24/4) 9.右后车身横向加速度传感器(B24/6) 10.ABC前阀装置Y36/1 11.主动悬挂压力传感器(B4/5) 12.左前主动悬挂压力传感器(B4/8) 13.右前主动悬挂压力传感器(B4/9) 14.ABC 后阀装置(Y36/2) 15.左后主动悬挂系统压力传感器(B4/10) 16.右后主动悬挂系统压力传感器(B4/11) 17.ABC 悬挂系统吸入限流阀(Y86/1)
车身加速度传感器B24/3.4.6
• 位置 前部的位于左右避震的上部圆顶处 后面的位于右后减震上部圆顶处 • 作用 用来测量车身的垂直加速度 控制单元N15/2读取信号,进行动车身态稳 定和车身的减震的控制
主动悬挂压力传感器(B4/5)
• 位置 位于前部阀体Y36/1上 • 作用 测定当前的ABC系统的油压 控制单元N15/2直接读取信号,用于主动悬 挂功能的控制
• 滑阀柱塞阀 为线性电磁阀,在不工作是关闭 滑阀柱塞正向开启时,压力油流向悬挂减震柱, 反响开启时,压力油从减震柱反向流回 滑阀柱塞止回阀 作用:防止由于柱塞阀的残余渗漏使得车辆在停 车时被降低或升高 不工作时为关闭,在正常驾驶模式为打开状态
水平调节开关S6/2s10
• 位置 集成在驾驶室开关组内 • 模式 正常高度和升高的水平高度 • 信号: 水平调节开关 S6/2 lin N72/1 N93 N15/2
ABC模块
ABC前后轴阀门装置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BC悬挂功能
ABC部件位置
ABC框图
系统压力回路图
功能要求 概述
唤醒功能
初始检查附加功能要求
水平高度控制的附加功能要求
MBC
• 车速超过130KPH时电脑的运算速率会突破 极限,MBC会失效;环境能见度不高的时 候,比如:雪天、雨天、雾天、晚上, MBC都不能正常的工作。
前后悬挂压力传感器B4/8.9.10.11
• 位置 前悬挂压力传感器位于前部阀体Y36/1上 后悬挂压力传感器位于后部阀体 Y36/2上 • 作用 用于确定各个减震悬挂内的压力 传感器的数值由Y15/2直接读取,用于系统 功能的控制
ABC 悬挂系统吸入限流阀Y86/1
• 位置 位于ABC的双连泵上 • 作用 吸入节流阀按照一定的比例对ABC 系统的 油压进行的控制 在不工作的情况下位关闭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