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山区公路设计中的主要技术指标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山区公路设计中的主要技术指标分析
【摘要】在建设山区公路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山区独特的地形、地质、水文、生态等自然环境。如何使得公路建设与山区自然环境相适应、相协调是山区公路勘察设计的关键。作者依据勘察设计经验及新疆地区的实际地形,就山区公路技术指标运用[1]]强调与自然条件相结合的原则,在满足道路使用基本功能的前提下选用技术指标,并强调技术指标的均衡性。从山区公路设计中的主要技术指标分析,给出设计值所应该注意的问题。要做到既能使建设的公路满足交通需求,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护山区的自然环境,需要对山区各级公路的特点进行认真分析,合理地确定标准,灵活地利用指标,科学地确定工程方案。本文对山区公路设计的几个重点问题提出个人观点与业界同仁交流。
【关键词】公路设计;山区;技术指标:问题
1、山区路线方案综合设计
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路线方案是工程的关键。影响路线方案的因素很多,只有通过深入细致的多方案比选,贯彻执行“地质选线、安全选线、环保选线”的原则,使线型与地形合理的结合[2],线位精比细调,处理好路线方案和工程方案的关系,才能避免大填大挖、使工程量最为合理,节约投资,又能保护好环境。需要做好如下工作:
1.l 加强对沿线地形、地物、地质、水文、城区规划资料和对工程有较大影响的水电设施等相关资料的收集工作。
1.2 灵活选取路线平纵技术指标[3]。对于特殊困难路段,平、纵线形可适当降低,避免引起工程量的大幅增加和对环境的破坏。
1.3 应注重地质选线,尤其是岩溶、滑坡、泥石流、崩塌等不良地质路段均应作为路线方案的控制因素进行综合比选[4]。
1.4 注重对旧路的控制测量,灵活处理技术指标与旧路利用的矛盾,既不过度追求高标准,也不能片面强调旧路利用,应综合分析新建和改建的优劣,合理利用旧路。
2.山区不良地质的问题
在路线方案拟定过程中,往往由于地质灾害的可治性及治理费用的原因[5],使得在其他方面表现较优的方案最终被舍弃。因此,在路线布设时,应首先研究路线走廊内的地质条件,并应坚持地质条件选线的原则。
2.l 岩溶:路线区域内如有岩溶存在,直接危及路基及构造物稳定性,并有严重损毁路基及沿线桥涵构造物的危险。能否处理好岩溶,关系到工程建设的成败。一般处理方法有:①加强地质调查,通过对岩溶区域采用遥感、物探、钻探及其它工程地质勘察手段进行综合勘察取得岩溶地貌、岩溶发育程度、发育规律、溶洞危岩性质以及地下水、地下水活动规律等方面的资料。②路线布设尽量避绕已查明的岩溶路段,必须通过时,应尽量走有利的地段,避免桥梁墩台处于岩溶区域。不得已时,根据岩溶规模、位置、性质,判断采用何种措施综合治理,力求根治。
2.2 滑坡:山区公路工程勘察设计中,应加强对复杂山体的稳定
性分析和判断,对可能发生滑坡且整治困难的地段应采取绕避措施,有时难以避免,则必须作好滑坡勘察设计工作,详实调查滑坡地段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滑坡要素、滑动面及其力学参数和滑坡所处状态,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确保路基稳定。
2.3 崩塌:崩塌与滑坡相比具有规模小,破坏程度低的特点,但崩塌灾害发生频繁,突发性强,往往造成严重后果,如人员伤亡或阻塞交通。在勘察设计中,应详细调查所经地段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象等资料,查明已发生的崩坍与岩堆的类型、范围、成因及对公路的危害程度,作出公路建成后崩坍与岩堆的发生发展预测与稳定评价,并考虑综合防治措施。
2.4 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携带大量固体物质的山洪,一般是在暴雨激发下发生,具有暴发突然、运动快速、能量巨大、来势凶猛等特点,对山区桥涵破坏性特别强烈。当路线必须通过泥石流地区,需跨越一条泥石流河沟或小型泥石流沟群时,应以桥跨作总体布置,其原则是:顺应泥石流流势,在其活动的全范围内设一座或多座桥梁,一般情况下宜逢沟设桥,不能强行并沟、集中设桥或改沟改移桥位。
3、山区公路设计的技术性分析
3.1 公路指标分析
山岭重丘区,山高谷深,横坡陡坡,地形及地质情况复杂。公路技术指标高[6],路基宽度大,当路线通过横坡陡峻的地段时,如果采用整体式的路基断面将导致高填深挖,工程量增大,难以顾全
横向填挖平衡,产生大量的弃方,造成对自然景观的破坏和对环境的污染,高边坡也存在工程安全隐患。分离式路基能够有效地减少路基开挖宽度,减少对原始山体的破坏,因此,山区公路设计中采用分离式路基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3.2 分离式路基平面布线
在山区公路设计中,应根据地形、地质、环境保护等条件,本着困地制宜的原则,合理地利用地形和地质条件,对每个方向进行独立的线形设计,可平面线形相同,而纵断面线形分上下线,或每向行车道均单独设计,甚至使行车道分设在河谷两侧或山脊两侧坡面上。这样不仅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布线走廊内的空间资源,还可以在较大范围内重新寻求路线单向布线的途径,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采用整体式路基所带来的不利因素。
3.3 其他技术指标分析
停车视距是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也是公路几何设计的主要依据。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如前方遇到障碍物,又不可能驶人邻近车道绕避时。只有采取制动措施,使汽车在障碍物前完全停住,以保证安全。这一必须保证的最短距离称为停车视距。在一般公路设计中,设计者一对弯道内侧横向净距要求较为严格,当弯道内侧的建筑物、树木、路堑边坡等在行车视距以内阻碍了视线,则采取加宽路基、清除障碍物、开挖视距台等方式处理,保证弯道内侧有足够的横向净距。
4、结论
山区公路路线设计是山区公路建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路线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工程投资、效益发挥、环境保护、建设工期以及运营效果的好坏。在建设过程中要大力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防患于未然。本文对公路路线选择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i-2003),北京:人民交通出版杜,2004.
[2]杨佐兵.山区公路路线设计的经验总结[j].科技资讯,2007,(03)
[3]吴志强.公路设计理念创新分析[j].公路与汽运,2009,(03).
[4]王银河.山区公路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3).
[5]杨云峰,张艳.试析山区公路设计阶段的地质问题[j].科技风,2009,(04).
[6]杨剑伟,陈卫青,俞永军山区公路设计中主要技术性分析[j].硅谷,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