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整理产业结构现状和调整思路_0

合集下载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及对策1. 现状分析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

这可不是个小事,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甚至是我们家里的饭碗呢!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咱们国家的产业结构就像变魔术一样,在不停地调整。

想当年,咱们可是以“重工业为主”的老大哥,钢铁、水泥啥的几乎是家家户户都在谈的。

可是现在,大家发现不对劲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这都是让人头疼的问题。

其实,现在我们在努力往“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方向转型。

你看,现在随便走到哪儿,餐馆、咖啡店、甚至是共享经济的崛起,都是服务业的缩影。

而高新技术产业呢?哎呀,那可是我们未来的希望啊!可我们也不能忽视传统产业,比如农业,毕竟这可是我们“吃饭的家伙”。

2. 主要问题2.1 资源分配不均可是,话说回来,产业结构调整可不是一帆风顺的。

就像老话说的,“船到桥头自然直”,但咱们的桥头可不是那么好找的!现在的资源分配不均,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之间差距太大了。

这就导致了很多企业在资金、技术上的短板,像是在“单腿走路”,根本没法奔跑。

2.2 环境压力大再说环境压力,现在很多地方的空气质量都让人捏把汗。

你说,这些年咱们努力调整结构,但污染还是时不时来捣乱,真是让人心累!就像是拿着一把大扫帚,扫了半天,结果灰尘还是在那儿待着。

3. 应对策略3.1 加大支持那么,面对这些问题,咱们该怎么办呢?首先,相关部门的支持非常重要。

要出台一些优惠,鼓励企业进行转型升级。

比如说,给那些愿意投资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减税,或者提供一些融资支持,真是“给力”啊!3.2 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其次,人才培养也不可忽视。

要培养出适应新产业需求的人才,像现在很多大学开设了与高新技术相关的专业,咱们的学生要抓住机会,像“鲤鱼跃龙门”一样,顺势而为。

还有就是技术创新,企业要不断研发新产品,提高竞争力,才能在市场中立足。

4. 总结展望总的来说,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就像一场持久战,短期内不可能见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只要我们保持耐心,稳步推进,终会看到曙光。

浅谈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

浅谈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

浅谈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虽然我国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快速发展的成就,但是也面临着一些产业结构方面的问题,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本文将从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和调整思路两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1. 产业结构不合理。

我国在某些领域的产业过于集中,而在一些新兴产业上则相对薄弱。

比如传统的制造业占据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主导地位,而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

这导致了我国整体产业结构不够均衡,难以适应当今全球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

2. 产业发展水平不均衡。

由于地区的差异性,我国各地区之间的产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

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较快,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相对滞后。

这导致了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也阻碍了全国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

3. 产业结构与环境冲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传统产业还在我国的产业结构中占有一席之地,这与绿色环保发展的要求存在矛盾。

这些问题既严重影响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制约了我国长期经济发展的空间。

二、调整思路1. 优化产业结构。

应该倡导“两个保持、两个创新”,即保持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和对外开放的势头,同时推进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推动制造业向智能、绿色、高端、服务化转型,推动发展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增强产业的全球竞争力。

2. 加强区域协调发展。

应该通过产业政策、税收政策等手段,加强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支持,推动形成协调、高效、开放的区域产业结构。

同时推进产业转移和升级,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

3. 加大绿色产业发展力度。

应该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鼓励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和环保产业发展,推进传统产业向绿色产业转型升级。

加强对高污染产业的淘汰和整治力度,促进我国产业结构朝着高效、低碳、环保的方向发展。

4.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

应该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引进等措施,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中国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及优化思路

中国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及优化思路

中国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及优化思路作者:王宏宇来源:《科学与财富》2017年第09期摘要:尽管我国的产业结构在“二、三、一”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但依然存在诸多不合理的地方。

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的背景之下,三大产业内部存在的问题不断显现出来。

本文将对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及三大产业内部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产业结构优化的思路。

关键词:产业结构;现状;优化一、产业结构相关概念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

不同的生产部门会在增长速度、就业人数、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本文将按照我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进行现状分析。

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包括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供应业、制造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传统服务业,也包括金融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新兴服务业。

二、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一)产业结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第一产业增长平稳,并逐步放缓,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

2014年占GDP总值的9.1%。

第二产业增长快速,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占GDP的比重最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最大。

第三产业对于经济的贡献仅次于第二产业,近几年,发展势头迅猛,并于2012年占GDP的比例超过第二产业。

2014年,第二产业占GDP总值的43.1%,而第三产业占到47.8%,超出第二产业不到5个百分点。

(二)三次产业内部存在问题1.农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虽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断下降,但其重要性和基础地位不会改变。

农业和牧业在农业总产值内部占比最大,最近几年有下降趋势,随着交通运输变更加便利以及物流系统的快速发展,内陆地区对海鲜产品的需求大量增加,渔业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将会增加。

目前,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

首先,现代化程度不高,农业生产率低,占将近40%的人口只创造10%的国内生产总值。

武威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武威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武威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为大力调整优化武威区种植业结构,推进种植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促进农业增效,现将武威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情况报告如下:一、种植业结构调整思路。

统筹种植业与畜牧业,生产与生态并进,科学布局、合理规划,有序推进结构调整。

实施“改、控、增”调整,控制减少粮食作物面积,稳定粮食产量,适度减少籽粒玉米面积,稳定青贮玉米的面积,增加“冬牧70”饲草和露地蔬菜的示范推广面积。

以经济作物和蔬菜为重点,引导农民发展高效产业,种植名、特、优、新品种,做大做强做优比较优势产业和产品。

(一)优化结构,扩大经作面积。

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渐趋合理,粮食比重略有下降,加快经作、饲草比重增幅。

发展露地蔬菜种植面积,尤其是供港蔬菜。

(二)加快基地建设,提高产业化发展水平。

一是抓好永久性蔬菜基地生产。

二是进一步提高水肥一体化生产基地生产基地生产技术水平,促进种植业节本增效。

三是建立统防统防示范生产基地1个,加大推广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应用。

四是加大有机肥应用面积,减少化肥使用量。

五是积极打造设施农业产业园区2个,抓好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实用技术综合配套,提高种植效益。

六是推进富硒产业发展,打造富硒融合产业园1个。

二、发展现状。

武威区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92万亩,主要以春小麦和玉米为主,种植面积3.47万亩,占总种植面积的73.83%,较上年粮食种植面积3.61万亩,减少0.14万亩,减幅3.88%。

2019年粮食作物总产量1952.44万公斤,总产值4084.12万元。

受灌溉水及土地类别的影响,种植种类受到限制,复种面积小,多年来都是“一年一熟”种植模式。

2019年瓜菜种植面积6970亩左右,其中温室2300亩,大中拱棚770亩,露地蔬菜1300亩,供港菜2600亩,依托瓜菜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社,预计2020年面积有所增加。

2019年新建设施农业670亩,主要生产拱棚西瓜。

中国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及优化思路

中国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及优化思路

中国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及优化思路
一、中国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1、扩大消费:引导消费结构偏向消费者更有价值的以服务、高端制
造消费品,以及新型包括旅游、互联网、体育等现代服务业的消费,提升
综合消费水平,从而拉动实体产业发展。

2、转变产业结构: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推进技术改造,提高企
业原有经济模式以及产业结构的灵活性和竞争力,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工业化、信息化、
城镇化协同发展,建立新型城镇化模式,促进现代农业优化发展。

3、流动性稳定: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加快资本市场建设,改善金融
机构服务质量,改进宏观审慎管理,加强金融监管,提升流动性安全。

二、优化思路
1、加快政策创新:加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多渠道、多领
域施加政策,深化,完善政策体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经济发展
积累稳定动力。

2、发动市场:改变传统经济模式,把市场有效发挥的作用发挥到极致,通过市场准入政策、行业活动规制、补贴政策等激活市场,提高行业
竞争力。

3、优化环境氛围:加强环境保护。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方向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方向

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方向摘要:分析了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及其原因,提出了新时期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对策和基本思路。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思路对策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根本措施,产业结构的每一次升级都会带动经济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另有一些地区经济发展乏力,而后者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所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审时度势,抓住机遇,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升级步伐,是影响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下面就新时期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调整谈几点个人认识与看法。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突出矛盾:一、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结构仍需改善1. 农业产业化和第二、三产业对农业的深加工及服务滞后,农业结构问题和农产品质量问题突出。

表现为:一是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尚不优化,农产品优质率较低。

二是农产品加工业尚处在初级阶段,保鲜、包装、贮运、销售体系发展滞后,初级产品与加工品比例不协调。

三是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各地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地区比较优势,未能形成有鲜明特色的农产品区域布局结构。

2. 工业结构名义高度化较快,实际高度化不足,制造业大而不强。

我国工业经济增长以投资拉动和数量扩张为主,以产业结构和部门结构变化为标志的名义高度化较快,而以附加值,技术含量和国际分工地位为主要特征的实际高底化水平低,现代装备制造业落后于工业化步伐,关键产业空心化明显,制造业“大”而不“强”特征明显3. 服务业发展滞后,存在着生产性服务业效率低和消费性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并存的现实状况。

第三产业规模增大和结构升级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结构变化的必然结果。

服务业发展滞后是影响中国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因素之一,无论从服务业发展的质量或发展的规模来看,中国服务业与同等程度的发展中国家都有较大差距。

中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2019年文档

中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2019年文档

中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2019年文档中国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文献标识码:AOn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in the west part of China PANG Zhi-qiang,LI Yun-fa(Lanzhou Commercial College,Gansu Lanzhou 730020,China):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western development,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is obviously accelerated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changed,however,compared with east part of China,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the west is still backward. Presently,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the west part of China has many problems in extremely unbalanced three industries structure development,that light industry seriously lags behind heavy industry,"three high rates and one lower rate"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so on. The west part of China should change the idea which unilaterally develops the tertiary industry,should emphasize development of the secondary industry,should make overall plan for coordinate development in the west region,should realize coordinateddevelopment of light industry and heavy industry and should largely develop energy deep-processing industry.一、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效果1.纵向看,调整步伐大大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浅谈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

浅谈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

浅谈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
我国的产业结构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进程。

在这个进程中,虽然我们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

首先,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产业结构的比重问题。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产业结构主要以传统行业为主,如制造业、建筑业等,而先进与新兴产业则相对较少。

这导致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比较单一,而且由于传统产业过于庞大,新兴产业比重又较小,这就限制了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与贡献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高其比重,同时瘦身传统行业,减少其市场占有率,实现产业结构的平衡发展。

另外,我国产业结构中还存在着高耗能、高污染、低技术水平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把环保产业等先进技术与装备产业作为发展方向,同时压缩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市场占有率,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差距。

由于地域、资源、政策等问题的差异,导致了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均,一些地区过于依赖传统产业,而新兴产业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多方面参考已有的经验,并加强地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同时通过优惠政策、补贴等手段引导新兴产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从加强新兴产业的发展、压缩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市场占有率、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入手,以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平衡发展。

产业结构现状和调整思路

产业结构现状和调整思路

产业结构现状和调整思路
当前,中国的产业结构呈现出以下特点:
1.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农业在总体产业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减少,目前只占国内生产总
值的约9%左右。

2. 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制造业在中国的产业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占国内生产总值
的比重超过40%。

3. 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服务业在中国的产业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已经超过了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0%。

调整产业结构的思路包括以下几点:
1. 加强新兴产业的发展:如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具有较高的
增长潜力,可以增加对这些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 推动制造业升级转型:传统制造业面临着人力成本上升、环境压力增加等问题,应
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推动制造业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3. 发展服务业:服务业是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领域,应加大对服务业的支持力度,鼓励服务业创新和转型升级,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4. 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虽然农业在GDP中的比重逐渐减少,但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应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5. 加强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不同地区的产业特点和优势不同,应根据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政策,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协调,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协同发展。

如何做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如何做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如何做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过程就是通过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

具体地说,其内涵包括以下三个要点: (1)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不断升级的过程,在一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产业结构优化的衡量标准不同;(2)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则是产业间协调发展和最高效率原则;(3)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资源配置最优化和宏观经济效益最大化。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主要是要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最终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从产业结构优化的对象角度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供给结构的优化。

供给结构是指在一定价格条件下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资源等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间可以供应的比例,以及这种供给关系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供给结构包括资本(资金)结构,作为供应因素的投资结构,劳动力供给结构,技术供给结构,以及资源禀赋,自然条件和资源供应结构等。

产业结构优化就是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结构性调整,进行投资结构的调整,教育结构的调整,科技结构的调整等二、需求结构的优化。

需求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收入水平条件下政府,企业,家庭或个人所能承担的对各产业产品或服务的需求比例,以及以这种需求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它包括政府(公共)需求结构,企业需求结构,家庭需求结构或个人需求结构,以及以上各种需求的比例;它也包括中间(产品)需求结构,最终产品需求结构,以及中间产品需求与最终产品需求的比例;还包括作为需求因素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以及投资与消费的比例等。

产业结构优化也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结构性调整。

三、国际贸易结构的优化。

国际贸易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产品或服务的进出口比例,以及以这种进出口关系为联结纽带的产业关联关系。

国际贸易结构包括不同产业间的进口结构和出口结构,也包括同一产业间的进出口结构(即进口和出口的比例)。

产业结构调整的分析方法和思路

产业结构调整的分析方法和思路

产业结构调整的分析方法和思路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一环,它涉及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变革和升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竞争加剧,为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竞争力和保证可持续发展,各国都开始调整产业结构。

本文将分析产业结构调整的分析方法和思路。

一、分析方法(一)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是指对一定行业或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评估和分析,并通过合理的战略调整,达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SWOT分析法可以帮助我们清晰地认识产业结构出现的内部和外部问题,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和措施。

(二)PEST分析法PEST分析法是指对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方面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据此确定和制定最佳的调整策略。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PEST分析法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相关的宏观环境和小环境,并据此决定如何切实有效地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三)五力分析法五力分析法是指对产业竞争的五个关键角色进行分析,即新进入者、现有竞争者、替代品的威胁、买家和供应商的谈判能力,以此评估相应产业的竞争力,并据此确定更合理和科学的调整策略。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五力分析法可以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产业竞争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影响,并根据相应的情况,提出和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调整策略。

二、思路(一)把握时代发展趋势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的思路就是要把握时代的发展趋势,并根据时代的发展趋势,逐步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以我国互联网行业为例,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产业成为了一个门槛不高、盈利模式灵活、市场空间巨大的发展机遇。

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我们应该把握时代的发展趋势,积极发展数字经济,培育互联网产业,并进一步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升级。

(二)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在资源配置方面,我们应该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合理分配社会资源,并优先考虑新兴产业的资源配置,以推动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并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在具体操作方面,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相关的措施,如大力支持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加强政策引导和金融支持等。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问题及解决思路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问题及解决思路

全域⼟地综合整治试点问题及解决思路魏淑英⼥⼠馈赠画作(⾃然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咨询委员、原国⼟资源部地籍司巡视员)导读:《⾃然资源部关于开展全域⼟地综合整治试点⼯作的通知》(⾃然资发〔2019〕194号)印发后,各省积极组织开展全域⼟地综合整治试点申报⼯作,在完成国家试点申报⼯作的同时,部分省已经启动省级试点申报⼯作,各地开展全域⼟地综合整治热情⾼涨。

全域⼟地综合整治是在国⼟空间规划引领下,在特定区域内整体推进农⽤地整理、建设⽤地整理和乡村⽣态修复,对闲置低效、⽣态退化和环境破坏的区域实施全域全要素设计、⼀体化实施的⾏为。

当前,在试点开展过程中,也存在⼀些问题。

现将试点申报过程中地⽅关注问题及解决思路汇总如下,以供交流、学习。

⼀、资⾦⽅⾯请输⼊1.试点项⽬能否享受中央补助资⾦,有⽆省级配套资⾦,⼤概⽐例?答:⽬前全域⼟地综合整治试点暂⽆专项资⾦及中央补助资⾦,参照各省的经验,资⾦主要来源为地⽅⾃筹。

部分省在研究省级配套资⾦的⽀持政策,包括财政直补、差额奖补或指标交易补充等,具体政策尚在研究中。

2.项⽬投资额如何计算?⽣态修复的林地可否产⽣指标?答:项⽬投资按照现有的《⼟地开发整理项⽬预算定额标准》进⾏计算,也可采⽤类似⼯程⽐较法或扩⼤单位⼯程指标进⾏计算。

⽣态修复的林地可以产⽣指标,这是⽣态保护的核⼼任务,也是德国⽣态补偿的核⼼⼯作。

作为⽣态指标之⼀,如何发挥相关指标的效益,国家正在研究中,⽬前可以借鉴德国的做法。

⼆、⽅案编制请输⼊1.全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中的⼟地整理、增减挂钩项等项⽬之间如何有效衔接?答:⼟地整理与增减挂钩是针对不同⽤地,⼆者通过基础设施连通,实现项⽬之间的衔接。

2.在全域⼟地综合整治实施⽅案编制中,是否需要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及⽣态修复具体⽅案写⼊实施⽅案中?答:需要写⼊实施⽅案,后续还要进⼀步开展详细规划。

3.批准⽴项暂未实施的增减挂钩和⼟地整理项⽬算正在实施还是未实施?答:没有录⼊农村⼟地综合监测系统,不列⼊正在实施的项⽬。

中国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及优化思路

中国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及优化思路

中国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及优化思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大国,其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巨变。

近年来,与新经济相关的产业快速发展,传统制造业的地位有所下降。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对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思路,以促进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一、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1.传统制造业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尽管新兴产业正在加速发展,但是传统制造业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来源。

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业的地位依然重要,中国的制造业产品占据了全球市场的很大一部分。

尤其是在一些人力成本较低的行业中,如服装、纺织、鞋业、家具等,中国的比较优势更为明显。

2.新兴产业的发展加速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政府政策的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快速推动,如信息技术、高端制造业、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等。

特别是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和5G网络领域已经占据了全球领先地位,这些新兴产业正在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3.产业集群发展初具规模中国产业集群发展逐渐呈现出规模化和高端化的趋势。

比如广东珠三角地区的电子产业、江苏苏南地区的纺织业、浙江杭州的数字经济产业等,在国内外市场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随着产业升级和规模化的推进,中国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链条中的地位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优化思路1.推动智能制造发展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主要方向,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研发更多高新技术,鼓励企业引入自动化、智能化装备和工作流程,提升制造效率和产品质量。

另外,还需要加强国内以及国际上的合作,为智能制造的发展提供更为便利的环境。

2.发挥企业在产业集群中的作用政府应该加强对产业集群的支持,通过降低税收、提供优惠融资和补贴等手段,引导企业加快集聚和协同发展。

同时,优化产业集群内部的环境和条件,提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的水平,加快产业集群的升级和转型。

3.推进跨界跨行业的合作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不同领域、不同类型的企业加强合作。

政府应该鼓励不同产业之间的跨界合作,推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全面升级转型。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第一类鼓励类一、农林业1、农田建设与保护工程(含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农田整治等),土地综合整治2、农产品及农作物种子基地建设3、蔬菜、瓜果、花卉设施栽培(含无土栽培)先进技术开发与应用,优质、高产、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开发与应用4、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5、重大病虫害及动物疫病防治6、动植物(含野生)优良品种选育、繁育、保种和开发;生物育种;种子(种苗)生产、加工、包装、检验、鉴定技术和仓储、运输设备的开发与应用7、旱作节水农业、保护性耕作、生态农业建设、耕地质量建设、新开耕地快速培肥、水肥一体化技术开发与应用8、生态种(养)技术开发与应用9、全生物降解地膜农田示范与应用及受污染耕地风险管控与修复10、获得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标志的饲料、饲料添加剂、肥料、1农药、兽药等优质安全环保农业投入品及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开发11、内陆流域性大湖资源增殖保护工程12、远洋渔业、人工鱼礁、渔政渔港工程13、牛羊胚胎(体内)及精液工厂化生产14、农业生物技术开发与应用15、耕地保养管理与土、肥、水速测技术开发与应用16、农、林作物、畜禽和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地、保护区建设;动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开发与应用17、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秸秆肥料化利用,秸秆饲料化利用,秸秆能源化利用,秸秆基料化利用,秸秆原料化利用等)18、农村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工程(沼气工程、生物天然气工程、“三沼”综合利用、沼气发电,生物质能清洁供热,秸秆气化清洁能源利用工程,废弃菌棒利用,太阳能利用)19、草原、森林灾害综合治理工程20、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及天然草原植被恢复工程,优质高产牧草人工种植与加工21、动物疫病新型诊断试剂、疫苗及低毒低残留兽药(含兽用生物制品)新工艺、新技术开发与应用22、天然橡胶及杜仲种植生产23、无公害农产品及其产地环境的有害元素监测技术开发与应用224、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有机肥料产业化技术开发与应用25、农牧渔产品无公害、绿色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26、农林牧渔产品储运、保鲜、加工与综合利用27、防护林工程,天然林等自然资源保护工程,森林抚育、低质低效林改造工程28、国家储备林建设、特色经济林建设,碳汇林建设、植树种草工程及林草种苗工程,油茶、油棕等木本粮油基地建设,生物质能源林定向培育与产业化29、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荒漠化、石漠化防治及防沙治沙工程30、海洋、森林、野生动植物、湿地、荒漠、草原等自然保护区建设及生态示范工程31、固沙、保水、改土新材料生产32、抗盐与耐旱植物培植33、竹藤、花卉基地建设、产品开发及精深加工34、林木、草原基因资源保护工程,野生经济林树种保护、改良及开发利用35、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古树名木保护工程36、次小薪材、沙生灌木及三剩物深加工与产品开发37、野生动植物培植、驯养繁育基地及疫源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38、道地中药材及优质、丰产、濒危或紧缺动植物药材的种植3(养殖),香料、野生花卉等林下资源人工培育与开发39、木、竹、草(包括秸秆)人造板及其复合材料技术开发及应用40、松脂林建设、林产化学品深加工41、人工增雨防雹等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开发与应用42、数字(信息)农业、林草技术开发与应用43、农业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开发与应用44、淡水与海水健康养殖及产品深加工,淡水与海水渔业资源增殖与保护,海洋牧场45、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及面源污染防治46、粮油干燥节能设备、农户绿色储粮生物技术、驱鼠技术、农户新型储粮仓(彩钢板组合仓、钢骨架矩形仓、钢网式干燥仓、热浸镀锌钢板仓等)推广应用47、农作物、林木害虫密度自动监测技术开发与应用48、气象卫星工程(卫星研制、生产及配套软件系统、地面接收处理设备、卫星遥感应用技术)和气象信息服务49、农业生产数字化改造和智慧农业工程50、乡村厕所废物废水以及餐厨废物废水的收集处理与生态农业联合经营51、面向资源化的乡村生活废水、生活废物、畜禽粪便、农业废弃物与农田面源污染协同综合治理52、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453、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肥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垫料化利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54、数字农村建设和信息进村入户工程55、“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56、木材及木(竹)质材料节能、节材、环保加工技术开发与利用57、湿态酒精糟(WDGS)的应用、生物质液体有机肥的应用二、水利1、江河湖海堤防建设及河道治理工程2、跨流域调水工程3、城乡供水水源工程4、农村饮水安全工程5、蓄滞洪区建设6、江河湖库清淤疏浚工程7、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8、堤坝隐患监测与修复技术开发与应用9、城市积涝预警和防洪工程10、出海口门整治工程11、综合利用水利枢纽工程12、淤地坝工程13、水利工程用土工合成材料及新型材料开发制造14、灌区及配套设施建设、改造515、高效输配水、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16、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工程17、水利血吸虫病防治工程18、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区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建设及山洪沟、泥石流沟和滑坡治理等)19、水生态系统及地下水保护与修复工程20、水源地保护工程(水源地保护区划分、隔离防护、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环境修复及有关技术开发推广)21、水土流失监测预报自动化系统开发与应用22、防洪调动自动化系统开发、洪水风险图编制技术及应用(大江大河中下游及重点防洪区、防洪保护区等特定地区洪涝灾害信息专题地图)23、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24、水文站网基础设施以及水文水资源监测能力建设25、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三、煤炭1、煤田地质及地球物理勘探2、矿井灾害(瓦斯、煤尘、矿井水、火、围岩、地温、冲击地压等)防治3、型煤及水煤浆技术开发与应用4、煤炭共伴生资源加工与综合利用5、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和煤矿瓦斯抽采、利用66、煤矸石、煤泥、洗中煤等低热值燃料综合利用7、管道输煤8、煤炭清洁高效洗选技术开发与应用9、地面沉陷区治理、矿井水资源保护与利用10、煤电一体化建设11、提高资源回收率的采煤方法、工艺开发与应用12、矿井采空区、建筑物下、铁路等基础设施下、水体下采用煤矸石等物质填充采煤技术开发与应用13、井下救援技术及特种装备开发与应用14、煤矿生产过程综合监控技术、装备开发与应用15、大型煤炭储运中心、煤炭交易市场建设及储煤场地环保改造16、新型矿工避险自救器材开发与应用17、煤矿智能化开采技术及煤矿机器人研发应用18、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四、电力1、大中型水力发电及抽水蓄能电站2、单机60万千瓦及以上超超临界机组电站建设3、采用背压(抽背)型热电联产、热电冷多联产、30万千瓦及以上超(超)临界热电联产机组4、缺水地区单机60万千瓦及以上大型空冷机组电站建设5、重要用电负荷中心且天然气充足地区天然气调峰发电项目76、30万千瓦及以上循环流化床、增压流化床、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等洁净煤发电7、单机30万千瓦及以上采用流化床锅炉并利用煤矸石、中煤、煤泥等发电8、50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输变电9、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技术10、电网改造与建设,增量配电网建设11、继电保护技术、电网运行安全监控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12、大型电站及大电网变电站集约化设计和自动化技术开发与应用13、跨区电网互联工程技术开发与应用14、输变电节能、环保技术推广应用15、降低输、变、配电损耗技术开发与应用16、分布式供电及并网(含微电网)技术推广应用17、燃煤发电机组多污染物协同治理18、火力发电废烟气脱硝催化剂再生及低温催化剂开发生产19、水力发电中低温水恢复措施工程、过鱼措施工程技术开发与应用20、大容量电能储存技术开发与应用21、电动汽车充电设施22、乏风瓦斯发电技术及开发利用23、垃圾焚烧发电成套设备824、分布式能源25、高效电能替代技术及设备26、燃煤耦合生物质发电27、火力发电机组灵活性改造28、智慧能源系统五、新能源1、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技术开发应用、逆变控制系统开发制造2、氢能、风电与光伏发电互补系统技术开发与应用3、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组件设计与制造4、高效太阳能热水器及热水工程,太阳能中高温利用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5、生物质纤维素乙醇、生物燃油(柴油、汽油、航空煤油)等非粮生物质燃料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6、生物质直燃、气化发电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7、农林生物质资源收集、运输、储存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农林生物质成型燃料加工设备、锅炉和炉具制造8、以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生活垃圾、工业有机废弃物、有机污水污泥等各类城乡有机废弃物为原料的大型沼气和生物天然气生产成套设备9、沼气发电机组、沼气净化设备、沼气管道供气、装罐成套设备制造910、海洋能、地热能利用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11、5MW及以上海上风电机组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12、海上风电场建设与设备及海底电缆制造13、能源路由、能源交易等能源互联网技术与设备14、高效制氢、运氢及高密度储氢技术开发应用及设备制造,加氢站及车用清洁替代燃料加注站15、移动新能源技术开发及应用16、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发电互补技术开发及应用六、核能1、铀矿地质勘查和铀矿采冶、铀精制、铀转化2、先进核反应堆及多用途模块化小型堆建造与技术开发3、核电站建设4、高性能核燃料元件、MOX元件、金属元件制造5、乏燃料后处理6、同位素、加速器及辐照应用技术开发7、先进的铀同位素分离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8、辐射防护技术开发与监测设备制造9、核安保关键系统开发与设备制造10、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治理11、核电站延寿及退役技术和设备12、核电站应急抢险技术和设备13、核能综合利用(供暖、供汽、海水淡化等)10七、石油、天然气1、常规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采2、页岩气、页岩油、致密油、油砂、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资源勘探开发3、原油、天然气、液化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网络和液化天然气加注设施建设4、油气伴生资源综合利用5、油气田提高采收率技术、安全生产保障技术、生态环境恢复与污染防治工程技术开发利用6、放空天然气回收利用与装置制造7、天然气分布式能源技术开发与应用8、石油储运设施挥发油气回收技术开发与应用9、液化天然气技术、装备开发与应用10、油气回收自动监控设备八、钢铁1、黑色金属矿山接替资源勘探及关键勘探技术开发,低品位难选矿综合选别和利用技术,高品质铁精矿绿色高效智能化生产技术与装备2、焦炉加热精准控制、焦炉烟气脱硫脱硝副产物资源化利用、脱硫废液资源化利用、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回用、煤焦油炭基材料、煤沥青制针状焦、焦炉煤气高附加值利用、荒煤气和循环氨水等余热回收、低阶粉煤干燥成型-干馏一体化等先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11综合污水深度处理回用、冷轧废水深度处理回用、烧结烟气脱硫废水处理回用等技术研发和应用3、非高炉炼铁技术4、高性能轴承钢,高性能齿轮用钢,高性能冷镦钢,高性能合金弹簧钢,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用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用钢,低铁损高磁感取向电工钢,高性能工模具钢,建筑结构用高强度抗震钢筋、钢板及型钢,超高强度桥梁缆索用钢,高性能管线钢,高性能耐磨钢,高性能耐蚀钢,高强度高韧性工程机械用钢,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用钢,电力装备用特殊钢,油气钻采集输用高品质特殊钢,高性能不锈钢,高温合金,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非调质钢,汽车等机械行业用高强钢,高纯度、高品质合金粉末,复合钢材,半导体用高纯高性能钢5、在线热处理、在线性能控制、在线强制冷却的新一代热机械控制加工(TMCP)工艺、铸坯直接轧制、无头轧制、超快速冷却、节能高效轧制及后续处理等技术应用6、直径600毫米及以上超高功率电极、高炉用微孔和超微孔碳砖、特种石墨(高强、高密、高纯、高模量)、石墨(质)化阴极、内串石墨化炉开发与生产,环保均质化凉料设备开发与生产应用7、焦炉、高炉、热风炉用长寿节能环保耐火材料生产工艺;精炼钢用低碳、无碳耐火材料、保温材料和高效连铸用功能环保性耐火材料生产工艺128、钢铁产品全流程质量管控技术9、利用钢铁生产设备处理社会废弃物(不含危险废物)10、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技术,以及副产物资源化、再利用化技术11、冶金固体废弃物(含冶金矿山废石、尾矿,钢铁厂产生的各类尘、泥、渣、铁皮等)综合利用先进工艺技术;冶金废液(含废水、废酸、废油等)循环利用工艺技术与设备12、钢铁与相关产业间可循环流程工艺技术开发与应用13、带式焙烧等高效球团矿生产工艺技术,高炉高比例球团冶炼工艺技术九、有色金属1、有色金属现有矿山接替资源勘探开发,紧缺资源的深部及难采矿床开采2、高效、低耗、低污染、新型冶炼技术开发3、高效、节能、低污染、规模化再生资源回收与综合利用。

产业结构现状和调整思路

产业结构现状和调整思路

产业结构现状和调整思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产业结构面临着新的变革。

在中国,随着开放的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经历了从农业为主导的阶段,到第二产业为主导的阶段,再到现如今第三产业崛起的阶段。

产业结构的现状主要表现为:第一产业逐渐边缘化,第二产业发展相对饱和,第三产业日益壮大。

首先,第一产业的地位逐渐边缘化。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的比重在国民经济中逐渐减少。

农村人口的流入城市,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都导致了农业产业的规模逐渐缩小。

同时,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科技的应用也使得农业生产更加高效,人力投入相对减少。

因此,目前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主要以粮食、蔬菜、水果和养殖业为主,但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较低。

其次,第二产业的发展相对饱和。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迅猛发展,制造业成为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但随着近年来经济增速的放缓,中国的制造业也面临着一定的困境。

一方面,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升、环境污染严重、科技创新落后等问题,导致部分制造企业面临着产能过剩和产业升级压力。

另一方面,随着技术和全球产业链的发展,一些制造环节逐渐外移,加之国际市场需求不稳定,中国制造业也面临着一定的市场竞争压力。

最后,第三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服务业逐渐壮大,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目前,第三产业对我国GDP的贡献已经超过50%,就业人口占比超过60%。

特别是金融、房地产、旅游、互联网等服务业领域,发展迅猛,成为了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在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农业是我国基础产业,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不仅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也可以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

可以通过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其次,加大制造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力度。

制造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着力提高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附加值。

中国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及优化思路

中国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及优化思路

中国产业结构现状分析及优化思路
一、中国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随着中国开放逐步深入,中国经济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国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从高度依赖投入性行业向高科技服务行
业转变。

目前,中国经济产业结构基本上形成城乡区域一体化、多元化、
渐进式结构,技术进步、投入资源有效利用和产业股份分类开发结合形成
新的经济结构。

目前,中国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工业结构稳定。

中国的工业指数一直是经济增长的最大推动力,
目前机械、电子、冶金、通信等重工业比重占比也占GDP的45%左右,为
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

2.高技术服务行业发展快速。

服务业贡献经济增长的比重也正在上升,特别是信息服务业、教育、医疗等经济领域的发展,也为中国经济带来了
新的动力。

3.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正在缩小。

随着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走出去
政策的推动,工业和服务业之间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城乡双方的收入也
在不断改善,人均GDP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二、优化中国产业结构的思路
1、完善价格机制,促进产业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结构现状和调整思路****市产业结构现状和调整思路 一、产业结构现状****市是一个因煤而立,依煤而兴的新型工业城市,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目前已形成了包括能源重化工、新材料、煤炭深加工、矿山机械和高载能工业为主的经济格局,其产业构成表现为典型的资源依托型和出口依赖型特征。

近年来,全市按照巩固和稳定第一产业、突出发展第二产业、积极提升第三产业的要求,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2003预计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7亿元,第二产业40亿元,第三产业23亿元。

人均gdp达到9836元,人均财政收入62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92元。

“九五”期间全市一、二、三产业比重由16.3:56.8:26.9调整为13:59:28,到2003年调整为10:57:33。

第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我市农业属于土地依赖型,得益于黄河灌区的有利条件,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和层次的不断提高,促进了种植结构、养殖结构,以及整个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2002年农林牧渔业产值构成为63.4:2.6:31.1:2.9,特别是畜牧业比重比1995年提高了8.8个百分点,比2000年提高了5.4个百分点;全市经济作物面积达到36.5万亩,其中:脱水菜种植面积6.4万亩,饲草种植面积12万亩,粮经饲种植比例由 2000年的73.0:24.5:2.5调整为67.2:24.7:8.1。

第二产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

我市第二产业以工业占绝对优势,目前,基本形成了以能源开发利用为特征,以煤炭、冶金、机械、电力、化工、建材及非金属制品为主的门类较为齐全的重型工业经济体系。

2002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3.4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40.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00户,工业从业人员达到10万人以上,占全市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的65%。

工业不仅是我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而且是安置就业的主渠道和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涌现出了诸如东方钽业集团、恒力集团、奔牛集团、英化股份、大荣化工等一批在区内外甚至在国外享有盛名的骨干企业,以及沙湖纸业、惠冶镁业、兴平公司、丰本公司等一批成长型中小企业。

创出了宝山牌钽粉、钽丝、恒力牌密封钢丝绳、太西无烟煤、宁河牌石灰氮、双氰胺、石鑫牌硅铁、沙湖牌面巾纸等一批荣获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的名牌产品。

稀有金属新材料工业、煤炭工业、高载能原材料工业、电石化工工业、冶金及金属制品工业、电力工业等产业均在全区占有较大比重,成为支撑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2002年各产业实现产值分别为:稀有金属新材料工业实现产值4.5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6.2%;煤炭采选业实现产值13.25亿元,占18.3%;电石及深加工10.26亿元,占14.2%;电力工业8.33亿元,占11.5%;煤炭深加工2.5亿元,占3.5%;以铁合金、碳化硅、金属镁为主的高载能工业实现产值7.4亿元,占10.2%。

第三产业保持较快的发展。

“九五”期间,我市第三产业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1.6% ,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幅3.1个百分点。

2002 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2000年提高了 6个百分点,吸纳劳动力8.09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24.3%。

其中:运输仓储及邮电通讯业实现增加值4.3亿元,占第三产业的30%;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实现增加值2.88亿元,占20.1%;金融保险业实现增加值2.38亿元,占16.6%;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0.78亿元,占5.5%;社会服务业实现增加值0.99亿元,占7%。

近年来,社会服务业、房地产业和交通邮电通讯业发展较快。

第三产业投资不断增加,每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比重保持在30%以上。

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作用日益明显,缓解了因第一产业就业减少和第二产业就业增量有限的压力,已成为我市安排就业和吸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重要渠道。

虽然经过多年的调整和发展,但是我市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很突出,由此引发出诸多矛盾。

主要表现为:一是城市空间和产业结构布局分散与集中发展的矛盾。

目前形成了****、石炭井、汝箕沟、白芨沟、大峰矿等城镇和矿区,各点相距较远,最远达100多公里,造成产业区小而分散,城市资源浪费,运行成本过高。

二是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衡与经济协调发展及就业压力大的矛盾。

我市轻重工业的比例一直在5:95上下波动,从而使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产力的合理配置受到严重制约。

三是工业结构单一、产品结构趋同与市场瞬息万变、需求多样化的矛盾。

煤炭产品和耗煤产品成为主要行业和产品,产品深加工不够,承受市场波动的能力十分脆弱。

同时造成职工技能单一,观念封闭。

四是高耗能、高污染工业比重较大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

我市工业主要表现为“一挖二烧”的低层次、低加工度、高污染的落后状况,“三废”排放增加,采煤区出现强度沉陷,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影响了城市面貌和对外吸引力。

五是企业条块分割、自成体系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矛盾。

长期以来,地方和主要大中型企业实行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政府与企业职能错位,多数骨干企业实际上至今仍承担着生产与社会服务的双重职能,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六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与农民增收的矛盾。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尚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在以需求为导向的买方市场条件下,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农民增收难度加大,步伐缓慢。

问题的存在有其历史的原因,也是矿业城市的客观条件所造成的,我们将在今后的发展中逐步解决。

在过去的发展中我们曾经创造了辉煌,也为自治区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而现在却面临自治区煤炭开发由北向南转移和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启动后全区重点产业由北向南转移的双重压力,同时也处于银川、吴忠与乌海优势经济发展区域的南北“夹击”之下,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的意识到我市和全区一样都处在最佳的发展机遇期,尤其是西部大开发和以银川市为中心、以****和吴忠市为两翼的“大银川”战略的实施,对我市来讲,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将充分利用新的发展机遇,创造条件,认真研究加快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努力实现我市经济与全区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和原则(一)基本思路“十五”后两年是我市围绕煤炭资源型城市接替产业的发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我市要按照实现经济与社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基本要求,围绕提前五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大银川”战略部署,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优化产业结构,走产业多元化的发展路子,立足于现有基础条件的充分利用和潜在优势的充分发挥,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提高和改造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集中精力推动整个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持续发展,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

到2005年,全市一、二、三产业构成由“九五”末的13:59:28调整到10:59:31。

    (二)主要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

坚持从市情出发,立足现有基础,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充分整合、发挥现有的潜能和优势,把有望发展的传统产业进一步做深、做精、做大,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地方特色。

    2、市场导向原则。

积极培育和扶持新的经济增长点,打破立足资源搞开发、求发展的传统思维模式,着眼于国际、国内大市场的需求变化,敢于运用最新技术和工艺设备,利用增量投入带动存量优化,生产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促进产品升级换代。

    3、联合发展的原则。

打破自我封闭、自成体系和“肥水不流外人田”的传统观念,大力推进资产重组和东西部合作,积极采取股份制的资本组织形式,联合起来共同发展,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减轻新上项目的资金压力,加快建设步伐,分散投资风险。

    4、扶优限劣原则。

集中力量重点扶持有强劲发展势头和产业带动能力、产品有市场、经营有效益、社会有贡献的骨干企业及其企业集团。

扶持具有一定的科技水平、创新能力和发展空间的成长型中小企业;限期淘汰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工艺落后、效益较差的企业。

    5、循序渐进原则。

立足长远,制定规划,循序渐进,分步实施。

避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把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

   6、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相结合的原则。

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竞争主体作用,尊重企业的自主选择,政府的主要精力要放在规划、引导、协调和服务上,实现政府和企业积极性的有机结合。

三、措施及建议 1、第一产业在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适度降低其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利用特有的土地优势,改造传统分散的小农经济,发展现代农业。

以工业的理念筹划农业,推进农业工业化,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优质高效产品,增加农业品种。

以优质粮油、蔬菜、清真牛羊肉和枸杞四大产业为主导,以清真牛羊肉和脱水蔬菜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农业增产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重点建设十个基地,即优质粮油、脱水蔬菜、设施蔬菜、地膜马铃薯、牛羊饲养、生猪饲养、家禽养殖、枸杞种植、饲草种植和良种繁育十个高标准产业化基地。

不断拓宽“清真”和“绿色”两大品牌市场领域,重点发展以脱水蔬菜为主的蔬菜产业和以养羊为主的畜牧养殖业。

同时要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步伐,促进城乡互动发展。

到2005年,农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速度可保持在5%左右,达到7.8亿元。

粮经饲比例调整到50:40:10,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5%以上。

2、第二产业在扩张总量的同时,以煤炭资源型城市接替产业发展为重点,依托上市公司和骨干企业,大力发展新材料、煤炭深加工、能源重化工、特色冶金及其制品、电子元器件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六大产业,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1)、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基础原材料、重化工、特色冶金、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进行大规模、高水平的技术改造,大幅度提升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促进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换代。

(2)发挥现有的资源优势和产业比较优势,重点在煤炭精深加工、陶瓷、机械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培育一批骨干企业群体,使其尽快形成具有市场潜力和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

(3)、充分利用国家关于资源依托型城市产业转型的政策,认真研究资源型城市的产业接续和替代问题,学习和借鉴国外和内地的经验,培育发展以电子工业、电石化工和轻工业等为主的替代产业,加快实现经济转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