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材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的教材分析
在前几册教科书里,结合“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两个领域的知识教学,学生经常进行比较、分类、计数等学习活动,经常通过画图、操作等活动来解决问题,积累了一些数学活动经验,为学习统计的知识与方法作了必要的准备。
数学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统计教学提出三点要求:①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或数据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②
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并能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整理数据的结果。③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涵信息。本单元的主要内容与要求是:教学一些简单而常用的统计方法,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适当的标准,选用适宜的方式进行简单的分类调查,收集并随时记录、整理信息,用自己能够使用的方式呈现得到的数据;初步利用数据进行描述、交流,体会数据能够反映或说明情况,体验统计活动能够获得需要的数据,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全单元编排两道例题,组织学生开展统计活动。具体安排如下:例题教学内容练习编排例1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分类整理教材呈现的情境图里的信息,用自己的方法记录信息,获得数据,在交流中回答问题。例2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小组内分类调查,及时记录信息、获得数据,并通过分析数据,回答问题。练习十
运用两道例题里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为解决简单的问题而开展统计活动,初步积累统计活动经验,感受统计的现实意义。本单元教学内容的设计,基于统计教学观念的变化。过去很长一段时期里,小学数学着重制作统计图、表的教学。因为那个时期,统计图表确实是数据的主要载体,而且统计图表的制作大量地依靠手工劳动,这必然导致统计教学以教会学生看懂图表、制作图表为主要内容和重要任务。随着人类社会向信息化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数据逐渐成为统计的核心。人们的统计活动围绕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分析与利用而展开,信息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计算机代替手工,精致地做出各种各样的统计图表,促使统计教学重心发生转移。
本单元教学内容的设计,还基于统计教学的开放性。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中,“统计与概率”可以作为一个领域,但决不是完全独立、与其他数学内容相割裂的。尤其是一些统计活动,它们和其他领域的学习活动也是相通的。正如统计需要分类、比较、计数,而这些活动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中早已应用。所以,统计的教学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大量的统计活动也是学生曾经经历过的,是他们能够想到、能够实施的活动,未必都需要“新授”。
本单元编排的两个例题是有层次的。从数据信息的来源看,例1的数据存在于教材的情境图里,是已经确定的,学生可以从教科书里获取;例2的数据存在于学生身上,是不确定的,需要通过调查才能获取。从记录信息的方法看,例1则比较多样,分的类多,记录方式多,可用的符2的分类简单,符号也简单;例
号也多。从回答问题看,例1只要说出数据就够了,例2还要对数据作些简单分
析才能说清楚。
1. 把学生带进熟悉的情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指导学生合理分类,放手让他们独立进行统计活动,经历统计全过程。
例1是小学数学第一道教学统计的例题。教材适当把起点放低一些,便于全体学生都进入统计学习。例题呈现一幅校园情境图,里面有学生、有教师;有人在看书、有人在下棋、有人在做游戏。教材安排以下步骤进行教学。
(1)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发统计动机。
人们为什么统计?是为了解决问题。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统计活动应该由问题引发。
例1在学生初步看过情境图,浅层次了解图画内容以后,问他们“你还想知道些什么?”鼓励学生就情境图里的事情,继续提出一些问题。从大的方面说,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是数学课程的教育目标之一,数学教学应该这样做。从小的方面说,学生产生进一步了解图画内容的愿望,才会开展统计活动,学习统计知识。
情境图里的内容比较丰富,学生能提出的问题也多。经过交流,大致可以归纳成两种:一种是关于校园活动的问题,即有哪些活动?各有几人参加?哪种活动的人数最多……另一种是关于校园里有哪些人的问题,即有几位教师?几名学生?教师和学生相差几人……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学生需要进一步观察情境图,仔细收集其中的信息,统计活动由此而引发。
(2)指导学生合理分类,设想如何在情境图里收集信息。
“分类”是最基本、最常用的统计方法,稍复杂些的统计,都需要分类。所谓“分类”,是把一个整体,按某一种确定的标准,分成若干部分。分类以后,就能对各个部分分别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从而实现对整体的全面把握。
学生在学习其他数学知识时,早已进行过分类活动。他们对分类不是很陌生,而且能够进行简单的分类。所以,教材问学生“要弄清这些问题,可以先把图中的人分类整理,你打算怎样分类?”以此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让他们自己分类。怎样分类?一要符合所解决的问题,二是有明确且不变的标准,三要不遗漏、不重复地涵盖所有对象。为了知道参加各项校园活动的人数,应该按活动的形式分类。情境图里有看书、下棋、做游戏这三项活动,就应该把校园里的教师和学生按参加的活动分成三类。为了知道教师、学生各有多少人,就应该把校园里的人物按教师和学生分成两类。
(3)放手让学生独立进行收集、整理数据的活动,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和呈现数据。
每一名学生为解决一个问题,选择一种标准进行分类,并表示出分类的结果,与同伴交流记录的形式和得到的数据。
上面的教学,已经从情境图里提出了两类不同的问题,教材接着要求学生解决其中的一个问题。这是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安排。如果让每人都解决两个问题,
两种分类很可能相互干扰,导致分类混乱,信息重复或遗漏,数据错误。教学时应该帮助学生确定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并把握住相应的分类。需要及时记录。学生作记录应该做到两点:一是分类分类整理得到的信息,二是利用记,既然是分成两类或三类进行统计的,那么就要分两类或三类记录。符号记录,即用一个符号表示一个人。至于用什么符号,不必统一规定。一个圆圈、一个方块、一个“”等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