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的自我救赎之路(1)Y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铁生的自我救赎之路
——《我与地坛》中自我救赎的7个阶段
摘要
在《我与地坛》这篇作品中,史铁生细致入微地描写了自己在残疾之后的十五年当中的所思所想所见所得,平静而完整地呈现了自己的心理变化过程,这个过程正好符合心理学上的库伯勒-罗丝模型的7个阶段。
对史铁生自我救赎过程的心理学阶段解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痛苦完成救赎的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史铁生作品中的思索和关怀,更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新型的文学作品的可能性。
关键词:史铁生自我救赎;《我与地坛》;库伯勒-罗丝模型;
前言
史铁生在二十岁的时候突然残废了双腿,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突然什么都找不到的时候,如此的灾难性的性打击,往往会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心理阴影或消极障碍,有些人甚至一生都困扰其中。
史铁生花了整整十五年的时间重新认识了自己和世界,从而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
在《我与地坛》这篇长篇随笔中,他细致入微地描写了自己在残疾之后的十五年间的所思所想所见所得,平静而完整地呈现了自己的心理变化过程,写出了自己在地坛中的沉思、对母亲的怀念以及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其中更多的还是抒发了自己对命运和生死的感悟。
这个过程正好符合心理学上的库伯勒-罗丝模型。
库伯勒-罗丝模型(Kübler-Ross model),描述了人对待哀伤与灾难过程中的5个独立阶段,绝症患者被认为会经历这些阶段。
这一模型是伊丽莎白‧库伯勒-罗丝在她1969年出版的“论死亡与临终”(On Death and Dying)一书中提出的[1]。
这一模型后来广泛流传,被称作“哀伤的五个阶段”(Five Stages of Grief),这五个阶段包括:
1. 否认:最初的阶段。
“不可能会是这样。
”
2. 愤怒:“你怎么敢这样对我”(对神灵、逝者、自己或是他人)。
3. 讨价还价:“让我活着看到我的儿子毕业就好。
”
4. 沮丧:“我太难过了,何必还要在乎什么呢?”
5. 接受:“我知道我的儿子会好好活下去的。
”
除了罹患绝症之外,遭受感情挫败、亲人离世、身体残疾等打击的人也会经历类似的心理过程;而且这些情况与罹患绝症不同,人们在遭受后面这类打击之后,还无需立即安排后事,而是需要重新进入生活。
所以后世的心理学工作者对该模型做了适当的完善和补充,将其扩充为七个阶段[2],具体包括:
1. 否认
2. 痛苦
3. 愤怒和许愿
4. 消沉,回忆,孤独
5. 好转
6. 重建和恢复
7. 接受和希望
史铁生在作品中所呈现的思索与心理变化过程,恰好符合库伯勒-罗丝模型
的7个阶段。
他的自我救赎之路,是一个非常难得的典型的心理学样本,对那些困扰在痛苦、灾难和哀伤中的读者(或心理患者)是一种沉静而有力量的鼓励;而他安详淡定的文字,除去文学艺术上的成就,也算得上是最好的安慰剂。
对史铁生自我救赎之路的各个阶段的具体分析如下:
一.否认
在痛苦降临时,人往往会产生一种麻木的不能相信之感。
人会在一定程度上否认事实,逃避现实,以避免痛苦。
人们会感到茫然,难以接受这事实,想否认事实,堵住痛苦的感受,在受到打击的近期内,人们真的不愿意感觉与承认眼前的世界已经完全不同了。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1]”。
史铁生找到了一个可以否定事实逃避现实的另一个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时间停止了,只有孤独、麻木和无休止的问题困扰着他,“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想着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2]”。
二.痛苦
其实残酷的事实迟早会让否认和逃避变得可笑,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原来事情已经无法改变,所有的事情都已发生,已成事实,此时巨大的痛苦会笼罩整个身心,人往往会变得喜怒无常暴躁抑郁。
“我那时脾气坏到极点,经常是发了疯一样的离开家,从那园子回来又中了魔似的什么话都不说[3]”。
史铁生当时心中的痛苦可想而知,此外他的痛苦还牵连着一个人——母亲。
“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4]”。
但他的母亲却一直默默承担这痛苦,“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他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5]”,母爱的伟大,令人动容。
三.愤怒与许愿
命运的残酷与不公,怎能让人不愤怒。
让自己在最美好的年华失去双腿,史铁生对上帝的这个玩笑极其愤怒,“我像个冤判的屈鬼那样疯狂地作乱,挣扎着站起来,心想干吗不能跑一回给那个没良心的上帝瞧瞧[6]”,而残疾所带来的痛苦,时时刻刻煎熬着他自己和母亲,并导致母亲过早离世,他的愤怒就不可遏制了——“有那么一会,我甚至对世界对上帝充满了仇恨和厌恶[7]”。
发泄完之后,他知道自己干不过上帝,于是转而乞求上帝不过是在和我开一个临时的玩笑,“我用目光在所有的地方写下上帝保佑,我想或许把这四个字写到千遍万遍就会得到上帝的怜悯[8]”。
危卧病榻,只有求助于看不见的神了。
四.消沉,回忆,孤独
在愤怒平静之后,史铁生陷入了漫长的消沉。
他把自己隔离在地坛这个小世界中,慢慢地回忆过去,细细地观察这个小世界。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
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乌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
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9]”。
在《我与地坛》中,我们看到他在园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他仔细观察那些园中的常客和过客,在他们身上看到了坚持,看到了孤独,看到了冥冥中的无奈。
五.好转
“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10]”,漂亮小姑娘的悲惨命运让史铁生看到了命运一贯的差别与不公,同时也让他看到了差别的价值。
“看来差别永远是要有的。
看来就只好接受苦难——人类的全部剧目需要它,存在的本身需要它[11]”。
愚氓举出了智者,懦夫衬照了英雄,所有的存在都有其价值,这种辩证的哲学思维让他的残疾不再是痛苦而是一种存在。
此时他的情绪大有好转。
六.重建与恢复
史铁生希望找到一条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来重建自己,他开始尝试写作,然后中了魔似的写,他为的是“让那个在园子深处坐轮椅的人,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也稍微有点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12]”。
那个抱怨命运不公对生活心如死灰的人不见了,那个对名对利对生活有欲望的人回来了,而这欲望,“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与福祉[13]”他把写作当做个人精神历程的叙述和探索,使他的小说有着浓重的哲理意味。
他的叙述由于有着亲历的体验而贯穿一种温情、然而宿命的感伤;但又有对于荒诞和宿命的抗争。
七.接受和希望
史铁生终于坦然接受了冥冥中的宿命,“哭着喊着闹着来到这世界,但其实每一步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14]”,所有人都是这样,毫无差别。
唯一的希望就是珍惜生命,认真和生命谈场恋爱,生命之火犹如太阳,“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进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15]”,
永不熄灭,代代相传。
价值
在以往的有关苦难与救赎的文学作品中,我们往往只能从中看到库伯勒-罗丝模型中的个别片段,比如痛苦与回忆,比如愤怒与重建。
而史铁生作为一个完整经历了整个自我救赎过程的残疾作家,以他独有的敏感心灵和细腻文笔,详尽地描写了自己的救赎之路。
对史铁生自我救赎过程的解析,有以下几方面的价值:
1.验证库伯勒-罗丝模型7个阶段的科学性,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痛苦完成救赎
史铁生作为一名作家,有着比常人更为敏感的心理感受能力和更为精湛的文字表达技巧,所以他的个案对验证库伯勒-罗丝模型有非常大的意义。
通过对他的作品进行分析,可以看到他的救赎之路完全吻合模型的7个阶段,所以库伯勒-罗丝模型确实有其普适性。
当经历痛苦时,史铁生的经历能够让人产生同病相怜的认同,他的作品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痛苦,更理性的控制自己;他经过十五年历练和思索留下的那些闪光智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完成对自我的救赎。
2.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史铁生作品中的思索深度和人文关怀
对于没有类似经历的读者来说,“史铁生的作品过于关注生死、宗教、信仰等问题,有人对这一点持保留意见[3]”,可能会显得太过沉重,更像是哲学,无法像常见的文学作品那样进行理解。
而《我与地坛》中,从迷茫否定到最终的坦然和希望,作者安排各个章节的顺序与原因,一般读者要完全理解也很困难。
通过套用库伯勒-罗丝模型对作品的解析,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在痛苦绝望时对死的眷恋,在漫长消沉回忆之后对于苦难价值的重新认识,在重新找到生活目标之后对宿命的坦然和对自己的希望。
这位智者对自己的思索和救赎,其实是我们每一个人在遭受打击之后都会经历的,我们思考地可能不会那么深入,有些人甚至会一蹶不振停滞不前,那史铁生的作品就是一座难能可贵的灯塔,照亮了我们的救赎之路。
用库伯勒-罗丝模型的7个阶段去对应作品中的各个章节,你就能发现作者安排各个章节的心理动机和目的,他用朴实细密的文学语言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心理学图景,其中处处渗透着对自我对弱者的终极人文关怀。
3.展现了心理学和文学相结合的功效和可能性
在《我与地坛》之前,中国文坛从来没有过类似的作品,它以剖析自我心理变化为主线,以完成自我救赎为终点,展现了心理学和文学结合之后的强大功效,
读之能净心,能安神,能疗伤。
这应该不是史铁生刻意为之,而是他的独特经历和文笔造就了这篇作品。
但这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可能性,将心理科学和文学技艺相结合,通过心理学分析来精确刻画人物的内心面貌和心理变化,通过文学技艺来丰富作品的可读性和内涵。
这样的作品,除了具有文学的养分之外,还具有心理学上的功效,真心希望这样的作品越来越多。
小结
史铁生在二十一岁时因腿疾回北京住院,从此他再没有站起来,在人生最狂妄的年龄忽地失去了双腿。
这惨痛的灾难降临到了他头上,对一个年轻的生命来说如雷轰顶。
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曾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情”,在经历了一次次心灵与死神的斗争之后,他最终拒绝了死亡。
是母亲的爱唤起了他的意志,他决定把自己的心变成一片沃土,母亲已在这片沃土上洒下了第一把种子。
然后,是一对老夫妇、一个唱歌的青年、女教师、长跑运动员、弱智的女孩……无数次给作者鼓励和感动的人无心地创造了一片生命的森林,作者在这里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坚强地走了过来。
同时,还告诉我们对待突来的不幸要冷静地思考,不要鲁莽行事。
有时候,自己的反思和醒悟比别人的提醒更起作用。
其实,冷静是一种规格很高的品质。
庄子说: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意思是要对一个人做出判断,观其动不如视其静。
自古以来,心如止水、宠辱不惊、以不变应万变等等说法,都表现了对宁静、冷静心态的某种崇敬。
史铁生思考过怎样生也思考过怎样死,说到生的时候,他有那么多山重水复的烦恼和柳暗花明的喜悦,讲到死的时候他事无巨细从心态、方式到装裹和墓地,全都娓娓道来更谈笑风生……我们从史铁生的文字里看得到一个人内心无一日止息的起伏,同时也在这个人内心的起伏中解读了冷静和坦然。
史铁生在突然失去双腿时,脾气变得很暴躁,喜怒无常,对生活的希望越来越渺茫,经过在轮椅上年复一年地沉思默想,他度过了绝望而狂躁的青年时光,也成熟了他中年的深厚思想,意识到那样做都无济于事。
于是,他选择了冷静思考。
正是因为他很好地做到了冷静思考、坦然面对生命,才使他顽强地走了过来,而没有鲁莽地选择死亡。
史铁生的文章让人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正视。
也让我们进行了一次对心灵的搜索和对生命的诘问,对生命的意义又加深了理解。
注释
[1] 史铁生. 灵魂的事[Z].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184
[2] 史铁生. 灵魂的事[Z].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185
[3] 史铁生. 灵魂的事[Z].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187
[4] 史铁生. 灵魂的事[Z].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187
[5] 史铁生. 灵魂的事[Z].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190
[6] 史铁生. 灵魂的事[Z].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247
[7] 史铁生. 灵魂的事[Z].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188
[8] 史铁生. 灵魂的事[Z].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246
[9] 史铁生. 灵魂的事[Z].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197
[10] 史铁生. 灵魂的事[Z].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197
[11] 史铁生. 灵魂的事[Z].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198
[12] 史铁生. 灵魂的事[Z].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200
[13] 史铁生. 灵魂的事[Z].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201
[14] 史铁生. 灵魂的事[Z].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201
参考文献:
[1] Kubler-Ross, E (1973) On Death and Dying, Routledge, ISBN 0415040159
[2] Serge Prengel , The 5 (or 7) stages of grief & loss[EB/OL] ,
/therapy/grief-stages.htm
[3] 王蒙. 王蒙点评当今诸作家. 常江. 文摘报. [2011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