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中生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习题及答案解析
部编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带答案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部编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带答案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221fb49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d4.png)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带答案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一次性施肥过多,容易造成农作物出现“烧苗”的现象,原因是()A.根毛细胞的细胞壁极薄B.根毛细胞具有吸收无机盐的大液泡C.根毛细胞的细胞质少D.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的细胞液浓度2、图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操作步骤。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本实验的目的之一是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B.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③④②①⑤C.④为隔水加热,叶绿素溶解于小烧杯中的酒精里D.⑤的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3、“低碳”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地球人”共识,下列行为不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的是()A.少用一度电,少用一张纸B.使用环保购物袋,不使用一次性筷子C.为了节省时间,每天让父母开车接送D.植树造林,保护森林,退耕还林4、“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关于诗句中的植物,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都能开花B.它们的生殖过程都不受水的限制C.“苔”孢子生殖,“牡丹”种子生殖D.它们都有输导组织5、下列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描述错误的是()A.绿色植物可固定太阳能,直接或间接为其他生物提供能量,是绿色“能量转化器”B.绿色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是自动的“空气净化器”C.绿色植物通过根系截留降水,蒸腾作用促进水循环,是天然的“蓄水池”D.绿色植物是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主要来源,这是其为人类提供的最大价值6、2022年4月,中国国家植物园在北京正式揭牌,其标志中包含了我国特有珍稀裸子植物银杏和水杉等元素(如图)。
这两种植物的基本特征是A.具有假根、茎和叶的分化B.不具有输导组织C.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D.生活在阴湿环境7、小明爬山时发现了一株不认识的植物,观察后记录如下:①生活在阴湿环境,②株高约50厘米,③叶片有输导组织,④叶背面有孢子囊群。
那么该植物属于以下哪种类型的植物()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8、图是银杏所结“白果”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白果”由种皮和胚构成B.“白果”是银杏的种子C.“白果”外侧没有果皮包被D.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填空题9、春季植树时,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大量的枝叶,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________,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提高大气湿度,从而增加________。
初三生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生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0d54292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ce.png)
初三生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答案及解析1.植物体的任何部分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 B【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所以其场所是叶绿体,因此含叶绿体的绿色部分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如幼嫩的绿色的茎。
【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概念,容易题,属于理解层次。
2.右图是花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是【4】________和【7】________。
(2)开花后,要结出果实和种子,还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
(3)桃子由【3】__________发育而来。
(4)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可以让毛桃树上结出油桃。
【答案】(1)雌蕊,雄蕊(2)传粉,受精(3)子房(4)嫁接【解析】(1)一朵花由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雌蕊和雄蕊等部分,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
在花绽放之前,花萼和花冠对花蕊起保护作用。
花托是花柄的顶端部分,花的其它部分按一定的方式排列在它的上面。
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许多花粉。
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内有许多胚珠。
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图中的5是花药,6是花丝,7是雄蕊,3是子房,1是柱头,2是花柱,4是雌蕊,8胚珠。
因此,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是【4】雌蕊和【7】雄蕊。
(2)传粉是花粉传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包括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单性花一定是自花传粉,两性花可能是自花传粉或是异花传粉;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的现象叫做受精,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相结合的现象叫做双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精子与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这是绿色开花植物特有的受精方式。
因此,开花后,要结出果实和种子,还要经过传粉、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
(3)雌蕊经过受精后,花萼、花冠、雄蕊、柱头和花柱等凋谢,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珠被发育成种皮,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
【人教版】生物中考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中考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cdf9fd02768e9950e7384b.png)
【人教版】生物中考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措施中除哪一项外,目的都是抑制生物呼吸作用的()A.小麦种子装袋前晒干B.农田水淹后及时排涝C.真空包装食品以延长贮存时间D.向储存水果蔬菜的冷库中通入适量二氧化碳【答案】B【解析】【分析】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受水分、温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影响。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对呼吸作用有明显的抑制效应;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
【详解】“小麦种子入仓前晒干”,是利用减少水分,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延长了种子的储存时间,A不符合题意;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而农田水淹后,土壤中的氧气过少,根毛无法呼吸;及时排涝,是为了促进根的呼吸,B符合题意;真空包装食品,减少食品与空气的接触,因此可以抑制它的呼吸作用,从而延长贮存时间,C不符合题意;“贮藏粮食时,在密闭粮仓内充加二氧化碳”,可以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储存时间,D不符合题意。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温度、氧气、二氧化碳、水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2.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公式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图中①过程表示光合作用。
3.用新鲜水绵和好氧细菌(有氧才能生存)制成临时装片,用不同的光束照射水绵。
一段时间后,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菌由均匀分布变成如图所示分布。
该实验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光合作用释放氧气B.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C.绿光不利于进行光合作用D.光照不同,光合作用强弱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初二生物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二生物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eb9ea5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10.png)
初二生物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图中的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它们的共同特点,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E可表示有茎叶分化B.F可表示有输导组织C.P可表示分布在水中D.Q可表示用孢子繁殖【答案】D.【解析】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其个体像根的部分叫根状物,起固定作用,像叶的部分叫作叶状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主要生活在水中;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假根没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功能,只起起作固定植物体的作用,茎弱小,没有输导组织,叶片绿色,小而薄,除进行光合作用外还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主要生活在阴湿地方;蕨类植物一般有根茎叶等器官,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叶有背面有孢子,在土壤是发育成叶状体,适应陆地生活。
故选项D.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特征和生活环境。
2.请将下列植物与其所属的类群用直线连接起来:紫菜被子植物银杏苔藓植物孢子植物黄瓜蕨类植物墙藓裸子植物种子植物桫椤藻类植物【答案】【解析】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如衣藻、海带、紫菜等.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但体内无输导组织,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常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如墙藓、葫芦藓;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有较发达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如桫椤、满江红、肾蕨、卷柏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而银杏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种子是裸露的属于裸子植物;黄瓜种子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考点】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3.我国有不少珍稀动、植物,被称为“鸽子树”的是A.银杉B.水杉C.珙桐D.银杏【答案】C【解析】珙桐每年四、五月间,珙桐树盛开繁花,它的头状花序下有两枚大小不等的白色苞片,呈长圆形或卵圆形,长六至十五厘米,宽三至八厘米,如白绫裁成,美丽奇特,好像白鸽舒展双翅;而它的头状花序象白鸽的头,因此珙桐有“中国鸽子树”的美称。
(文末带答案)人教版初中生物上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文末带答案)人教版初中生物上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f4a0dce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d6.png)
(文末带答案)人教版初中生物上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某同学参加实验技能测试中,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叶片横切面结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叶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B.①和④属于保护组织C.叶绿体主要存在于②中D.③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2、海带、葫芦藓、银杏、菠菜都是我们常见的植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海带呈褐色,体内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B.葫芦藓有茎、叶的分化,无根,植株矮小。
C.银杏树又叫白果树,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
D.菠菜生活在陆地上,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的下表皮。
3、为研究影响绿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生物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相关实验,得到如下实验结果,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每组选用60粒种子而非1粒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B.由实验结果可知水分是绿豆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C.影响多水组绿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只有水分D.实验中除水分以外的其他无关变量要求相同且适宜4、图中所示三种植物的共同特征是()A.生活在海洋中B.茎中有输导组织C.可以监测空气污染程度D.没有根、茎、叶的分化5、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三种组成成分关系示意图,A、B、C、D是乙中存在着食物关系的四种生物。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②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B.①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C.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是A→B→C→DD.图中丙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6、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不包括()A.降低叶片的温度B.促进植物对水分的运输C.增加降水量D.有利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7、“大树底下好乘凉”,植物的蒸腾作用让我们在炎热的夏季感受到了凉爽。
下列有关植物蒸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移栽植物需要根部带土是为了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B.植物移栽时应尽量多地保留叶片以降低蒸腾作用C.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少于光合作用消耗的水分D.阴雨天移栽植物可以有效地降低植物蒸腾作用8、下列关于苔藓、蕨类和被子植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都具有根、茎、叶的分化B.苔藓植物不具有输导组织C.蕨类植物能通过孢子繁殖D.被子植物具有六大器官9、西瓜在结果期要吸收大量水分,这些水分的主要去向是()A.用于光合作用B.进入细胞贮存C.经蒸腾作用散失D.用于呼吸作用10、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将银边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用黑纸遮盖在②处的上下两面,移至光下几小时后,取下叶片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
初一生物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生物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6a32df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3.png)
初一生物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植物中,叶既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又是吸收水和无机盐部位的是 ( )A.天竺葵B.海带C.葫芦藓D.贯众【答案】C【解析】苔藓植物一般具有茎和叶,但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所以没有输导组织;它没有根,哪些有点像根的须状物只有固定功能,没有吸收水分、无机盐的功能,所以只能叫假根。
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叶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还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海带属于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贯众属于蕨类植物,出现了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等;天竺葵叶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吸收水和无机盐,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根。
因此叶既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又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的是葫芦藓,故选项C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苔鲜、藻类、蕨类和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人类的关系。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谷穗所代表的植物属于A.蕨类植物B.苔藓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答案】D【解析】《国徽图案》是1950年6月28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内容包括国徽图案及对该图案的说明:“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麦稻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其中的小麦是北方很常见的粮食作物,属于被子植物。
【考点】生物的基本常识。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种子植物都能结果实和种子B.苔藓植物有茎叶和假根C.藻类植物没有根叶茎的分化D.蕨类植物有输导组织【答案】A【解析】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无根,起固着作用的是假根,有了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植株长的矮小.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种子植物都结种子,但裸子植物没有果实。
用种子繁殖后代,生殖脱离了水的限制.【考点】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4.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是A.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B.都生活在水中C.都能进行光合作用,用孢子繁殖D.体内都有输导组织【答案】C【解析】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适宜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处。
(文末带答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题库
![(文末带答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619b71aa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e1.png)
(文末带答案)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题库单选题1、为迎接2022年北京冬奥会,德州市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用“2022"字样的黑纸片将天竺葵叶片进行遮光处理,完成了光合作用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变量是水B.取材一定要选用天竺葵C.遮光处理时,只遮叶片的正面部分D.该实验证明天竺葵在光下产生淀粉2、关于“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前应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B.将叶片一部分遮光,目的是形成对照C.向叶片滴加碘液后,遮光部分变蓝D.实验证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3、苔藓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和该功能相关的结构是()A.孢子繁殖B.茎中无导管C.具有假根D.叶只有一层细胞4、松树与桃树相比,最主要的不同是A.松树有果实B.松树种子裸露在外C.松树的胚珠外有子房壁D.松树的球果包被着果实5、某同学参加实验技能测试中,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叶片横切面结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叶是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B.①和④属于保护组织C.叶绿体主要存在于②中D.③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6、关于葫芦藓的叙述正确的是()A.葫芦藓有真正的根B.叶很薄,但有叶脉C.茎的结构简单,没有输导组织D.葫芦藓的孢蒴是它的果实7、以下是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装置设计方案。
若要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空气,以下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的是()A.甲和乙B.乙和丙C.乙和丁D.丙和丁8、衣藻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
根据衣藻的形态结构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能进行光合作用C.能在水中运动D.可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9、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不匹配的是()A.给茶园中耕松土——促进根的呼吸作用B.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C.向蔬菜大棚中施二氧化碳——促进蔬菜的呼吸作用D.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叶片——降低蒸腾作用10、根据下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可表示具有花B.②可表示具有种子C.③可表示具有真正根D.④可表示具有输导组织11、某同学为研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进行了以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装置中叶片的遮光部分要对上下两面都遮光B.乙装置中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是氧气C.丙装置中倒水的目的是为了排气,让气体进入试管D.丁装置中的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产生了二氧化碳1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共同特征是()A.能进行光合作用,用孢子繁殖B.都生活在水中C.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D.体内都有输导组织13、碘液是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化学试剂,下列实验不需要用碘液的是A.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B.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C.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D.制作并观察叶片横切面临时切片14、小明同学的家门前就生长着多株桃树,一到夏天,就有成群的蜜蜂和瓢虫等昆虫在桃花丛中飞舞,十分热闹。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5c6e673c8d376eeafaa3184.png)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一、选择题1.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大豆种子萌发的相关探究实验,测得的有机物含量变化如下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B段只进行呼吸作用B.BC段只进行光合作用C.AC段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同时进行D.B点时光合作用与呼作用强度相等【答案】D【解析】【分析】大豆种子萌发时,将储藏在子叶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所以种子萌发时,有机物的含量逐渐减少。
幼苗长成植物体后,通过光合作用制作有机物,所以有机物的含量又逐步增加,并且达到一定程度后,不在增加。
【详解】AC.大豆种子在没有长出叶之前,是只有呼吸作用,当植物露出土面之后,绿色部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整体来说,光合作用的强度低于呼吸作用强度,所以有机物的含量还是呈下降趋势的,所以AB段后期应该是有光合作用的,AC错误。
B.BC段有机物含量增加,是因为种子长成幼苗后,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此时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而不是只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
D.大豆幼苗长出叶,光合作用开始进行,就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萌发的种子一直都能进行呼吸作用,从B点开始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所以有机物开始积累,干重增加,因此图中表示幼苗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是B点,D正确。
故选:D。
【点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互为相反、互相联系。
2.在下图所示植物的生殖方式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是A.a b c B.a c d C.a b d D.b c d【答案】B【解析】【分析】无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详解】试题分析: a是嫁接, c是扦插,d是压条,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属于无性生殖。
b种子繁殖,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因此属于有性生殖。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容易题,属于理解层次。
3.“西湖春色归,春水绿如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等诗句中湖水、江水泛起绿色,是因为()A.春天气温升高,岸边苔藓植物生长旺盛,有些苔藓植物流到水中B.春天降水增多,空气中含水量升高,因而出现发霉现象C.春天气温升高,藻类植物大量繁殖,这些绿色的小生命漂浮在水中D.春天岸边树木花草也长出了绿叶,将湖水映衬的特别绿【答案】C【解析】【分析】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
通用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总结(超全)-(2)
![通用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总结(超全)-(2)](https://img.taocdn.com/s3/m/0330bf01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f8.png)
通用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总结(超全)单选题1、生物兴趣小组在野外观察到一种植物花瓣艳丽,散发出浓烈的香味,解剖发现花药的位置低于柱头(见如图),推测该植物传粉的方式主要是()A.昆虫传粉B.自花传粉C.风力传粉D.水力传粉答案:A分析:雄蕊花药里的花粉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
传粉的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自花传粉是指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传粉方式如豌豆。
异花传粉是指花粉依靠昆虫、风等外力落到另一朵花的雌蕊的柱头上的传粉方式。
依靠风力传粉的花叫风媒花,依靠昆虫等传粉的花叫虫媒花。
虫媒花有适合昆虫传粉的结构特点。
虫媒花花形大、花冠颜色美丽,还常有芳香的气味和甜美的花蜜,从而起到招蜂引蝶并进而将一朵花的花粉带到另一朵花上去的作用。
虫媒花的花粉粒较大,有粘性,便于粘附在昆虫身上。
分析可知,生物兴趣小组在野外观察到一种植物花瓣艳丽,散发出浓烈的香味,解剖发现花药的位置低于柱头(见如图),推测该植物传粉的方式主要是昆虫传粉。
故选A。
2、下图为利用银边天竺葵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过程简图,①~④表示主要的实验操作步骤。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①操作前需要进行暗处理B.②使用酒精去除叶绿素C.③加入碘液用于检验淀粉D.④中叶片a、b处变蓝色答案:D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光合作用必须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内进行。
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
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8806de269dc5022aaea00c9.png)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一、苔藓植物1、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不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而苔藓植物的茎和叶中没有输导组织,不能运输水分。
所以苔藓植物的生命活动不能离开水。
2、苔藓植物密集生长,植株之间的缝隙能够涵蓄水分,所以,成片的苔藓植物对林地、山野的水土保持具有一定的作用。
3、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
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二、藻类植物1、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结构简单,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个体,无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细胞里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大都生活在水中。
2、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还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占整个绿色植物释放氧气的95%)。
3、藻类的经济意义:①海带、紫菜、海白菜等可食用②从藻类植物中提取的碘、褐藻胶、琼脂等可供工业、医药上使用三、蕨类植物1、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2、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3、蕨类植物的经济意义在于:①有些可食用;②有些可供药用;③有些可供观赏;④有些可作为优良的绿肥和饲料;⑤古代的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
四、种子植物1、种子的结构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玉米种子:果皮和种皮、胚、子叶(1片)、胚乳2、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3、记住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1、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
2、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3、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收水分-→转运营养物质-→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和胚轴发育成茎和叶(注意: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轴发育来的)4、幼根的生长生长最快的部位是:根尖的伸长区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习题帮)(解析版)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习题帮)(解析版)2023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ce3d62da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78.png)
专题04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2022·山东威海·中考真题)贯众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
贯众所属的植物类群是()A.苔藓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答案】B【分析】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都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
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
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
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用种子繁殖后代。
裸子植物具有根、茎、叶、种子的分化,无果实的分化。
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分化。
【详解】结合分析可以看出,贯众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
贯众所属的植物类群是蕨类植物。
故选B。
2.(2022·辽宁鞍山·中考真题)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只适合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其主要原因是()A.没有真正的根,茎矮叶薄B.体内无输导组织C.生殖过程离不开水D.不能开花、结果【答案】C【分析】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是靠孢子繁殖,生殖过程离不开水,只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环境中。
【详解】苔藓植物靠孢子繁殖,受精必须借助于水,由于卵的成熟,促使颈沟细胞与腹沟细胞的破裂,精子游到颈卵器附近,通过破裂的颈沟细胞与腹沟细胞而与卵结合,其受精离不开水,因此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蕨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当孢子萌发时可形成原叶体。
原叶体的腹面上长有雌、雄生殖器官,当原叶体被水浸湿时,精子游到雌性生殖器官里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再发育成新的植物体。
可见蕨类植物的受精作用离不开水,因此蕨类植物只能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所以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只适合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其主要原因是生殖过程离不开水,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2·湖南湘潭·中考真题)肾蕨是一种常见的蕨类植物,与生活在同样环境中的苔藓相比,主要区别是()A.植株更加矮小B.具有真正的根和输导组织C.依靠孢子生殖D.受精过程离不开水【答案】B【分析】1.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能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以及支持地上高大的部分,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及答案)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c3f785b9d528ea81c7798c.png)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提纲]生活环境:大多数生活在水中形态结构特点:没有根、叶、茎的分化1、藻类植物 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与人类的关系:鱼的饵料、食用、药用 生活环境:阴湿的陆上2、苔藓植物 形态结构特点:有茎和叶,但没有根。
茎叶中无输导组织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生活环境:潮湿的陆上 形态结构特点:有根、叶、茎的分化,且有输导组织3、蕨类植物 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距今2亿多年前的蕨类植物是主要的成煤植物与人类的关系:食用、药用、优质的绿肥和饲料、观赏生活环境:干旱的陆上裸子植物特征:种子祼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着 生活环境:陆生、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是最高等的植物 特征: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有真正的花和果实 种皮:起保护作用 菜豆种子的结构 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被子植物 胚 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胚根:发育成根子叶:两片,肥厚,贮存营养物质果皮和种皮:起保护作用种子的结构 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玉米种子的结构 胚 胚根:发育成根子叶:一片不肥厚,转运营养物质胚乳:贮存营养物质相同点:都有种皮和胚两者结构的异同不同点:菜豆种子无胚乳,子叶两片,肥厚 ;玉米种子有胚乳,子叶一片,不肥厚[课标考点解读]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一类生物,它们分布广泛,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与其他生物包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关系极为密切。
本章主要介绍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基本特征、生活环境、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通过观察与思考、实验、讨论等活动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和提出问题、自主探究的能力,并树立生物体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经典例题剖析]例1、卷柏和桃子的共同特征是( )A .都用种子繁殖后代B .都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C .有根、茎、叶的分化D .都生活在干旱的陆地上4、种子植物[解析]:卷柏是蕨类植物,它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后代;桃子是被子植物,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根茎叶发达,用种子繁殖后代。
生物学考知识梳理 七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带答案终
![生物学考知识梳理 七年级上册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带答案终](https://img.taocdn.com/s3/m/5653f04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4.png)
主题四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4.1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绿色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与死亡等阶段。
1.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1.1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都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环境条件。
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干瘪的种子或被昆虫咬坏胚的种子都不能萌发。
储存时间过长的种子,胚已经死亡,当然也不能萌发。
正在休眠的种子也不能萌发。
1.2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水分。
同时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发芽率=2.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在图中标出各部分结构名称)(1)幼根的生长根管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2)芽的发育植物的芽按照着生位置可以分为顶芽和侧芽。
芽中有分生组织。
发育成顶芽发育成幼芽发育成叶发育成茎发育成芽叶芽的结构枝条是由幼嫩的茎、叶和芽组成。
芽有叶芽和花芽之分。
3.开花和结果的过程花的主要结构是雌蕊和雄蕊,雄蕊花药里面有花粉,雌蕊下部的子房里有胚珠。
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4.2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植物的生存需要阳光、水、空气和无机盐等条件。
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不论是细胞数量的增多,还是细胞体积的增大,都需要不断地补充营养物质——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
除了上述三类无机盐以外,植物还需要许多其他种类的无机盐。
植物生长的不同时期,需要无机盐的量是不同的。
例如,缺少含硼的无机盐,油菜就会只开花而不结果实。
植物主要通过根吸收水分。
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
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这使得根尖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积,因而具有强大的吸水能力。
水分在茎内的运输结构-----导管,它属于输导组织。
2.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气体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625a4a3ed630b1c58eeb558.png)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一、选择题1.当摘除了一朵花中的哪一部分后,这朵花就不能正常发育成果实A.雄蕊B.雌蕊C.花瓣D.花药【答案】B【解析】【分析】一朵花中,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因为它们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
【详解】花的结构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几部分组成。
花柄连接茎和花;花托上面着生花的各部分;花萼和花冠在花开放以前保护花的内部结构;花冠由花瓣组成,美丽的花瓣和芳香的气味能够招引昆虫来传粉;雄蕊有花丝和花药组成,花丝支持花药,花药中有花粉;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柱头接受花粉;花柱连接柱头和子房,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
可见,若摘除了雌蕊,这朵花就不能结果。
故选:B。
【点睛】花完成传粉和受精以后,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
2.下列古诗词描绘了裸子植物的是()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B.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C.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D.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答案】B【解析】【分析】种子植物根据外面有无果皮的保护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根、茎、叶都很发达,受精过程不需要水,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详解】菊、梅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属于被子植物,AC错误;松的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B正确;苔属于苔藓植物,草属于被子植物,D 错误。
【点睛】考查了对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的认识,基础知识。
3.下列关于种子植物的相关描述全部正确的是①红豆杉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 ②种子萌发时,首先是胚芽突破种皮③针叶林以松、杉等植物为主④植物缺氮时植株矮小瘦弱,叶发黄⑤裸子植物的种子没有胚⑥导管在植物结构层次中属器官A.②③⑥B.②④⑤C.①⑤⑥D.①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种子植物是植物界中较高等的一个类群,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无子房壁发育成果皮,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因此裸子植物只有种子,无果实.裸子植物也无花,只有孢子叶球,孢子叶球还不能看作真正的花,其形态结构上与被子植物的花是不同的,只是有些裸子植物的孢子叶球(球花)相当于被子植物的花的功能,因此裸子植物具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而被子植物则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又叫绿色开花植物。
河南省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河南省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cbaa621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54.png)
河南省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下列植物类群中,地球氧气的主要来源是()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答案:A分析:藻类植物主要特征:有单细胞和多细胞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全身都能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细胞中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自然界中藻类植物的数量极为庞大,分布也十分广泛。
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有叶绿体,全身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自然界中百分之九十的氧气都是藻类植物产生的,因此藻类植物是空气中氧的重要来源。
故选A。
2、图1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某植株一昼夜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2是气孔的两种状态,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1中的a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B.如图1,在夏季晴朗的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大约是b点对应的时间C.如图1,bc段下降主要是由于部分气孔呈图2中的②状态造成的D.图2中气孔①→②状态的转化可能影响水和无机盐的运输答案:B分析:(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2)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呼吸作用在一天中变化不大。
A.据图1可知:a、d点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相等,表示此时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A正确。
B.图示d点,傍晚时分,由于持续了一天的光合作用,制造了大量的有机物,产生了氧气,所以d点积累的氧气最多,B错误。
C.如图1,bc段中植物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关闭部分气孔,光合作用强度也有所下降,所以bc段下降主要是由于气孔关闭使二氧化碳吸收减少,是由图2中的②状态造成的,C正确。
D.图2中气孔①→②状态的转化,表示气孔关闭,蒸腾作用减弱,可能影响水和无机盐的运输,D正确。
故选B。
3、下图表示大豆种子萌发的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是温度、水分、空气B.大豆种子萌发时胚根发育形成aC.大豆幼苗的b是由胚轴发育而成的D.大豆幼苗的生长只需要水和无机盐答案:B分析: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胚芽将来发育成新植物的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新植物体的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大豆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考点+习题)2021-2022七年级生物上期末复习(人教版)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考点+习题)2021-2022七年级生物上期末复习(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c07b3fd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89.png)
03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考点梳理】1、绿色植物分类根据是否产生,把植物分为植物和植物藻类植物生活环境:大部分生活在中形态结构:有细胞和也有细胞,无分化,整个身体都浸没在水中,全身都能从环境中,都能进行,作用:空气中氧气是由藻类植物提供的代表植物:水绵、衣藻、、石花菜生活环境:生活在的环境中,苔藓植物形态结构:植株一般很,有;但茎中没有,叶中没有叶脉;根为作用:叶只有细胞构成,有毒气体容易从两面侵入细胞,所以可以作为检测的指示植物代表植物:墙藓、葫芦藓生活环境:大部分生活在中形态结构:高大,有的分化;有专门蕨类植物作用:古代蕨类形成了今天的代表植物:肾蕨、、贯众、种子无包被,所以裸子植只有根、茎、叶、、四大器官,而没有果实,如银杏裸子植物“小青果”是,而不是。
原因是裸露,无包被典型代表植物有、银杏、、松,。
种子植物种子果皮包被,原因是裸露,无包被被子植物有根、茎、叶、、、六大器官,又称为植物,其中、、称为营养器官,、、称为生殖器官代表植物:各类粮食作物、树、花、瓜果蔬菜。
2、为什么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产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为种子有保护,子叶或中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在干旱、干燥、寒冷的环境也能萌发,而孢子只是一个细胞,在温暖、潮湿环境中才能萌发。
3、被子植物分布广泛、种类多、更适于陆生的原因是什么?被子植物有,种子外面有包被,而果皮能够种子、种子4、被子植物分类根据子叶数量,可以把被子植物分为植物和植物5保护胚菜豆种子 1将来发育成,子叶植物(纲) 2将来发育成3将来发育成4,片,营养物质储存在里,无6保护胚玉米种子 7将来发育成,子叶植物(纲) 8将来发育成。
9将来发育成。
11,片,转运。
,营养物质储存在里。
代表植物:、、水稻。
温馨提示:双子叶植物的根一般是根系(根由根和根组成)、单子叶植物的根脉,根系(根由组成)、脉,5、观察玉米种子结构浸软的种皮是的,一粒玉米是一个,因为6结构中和紧紧贴在一起,类似的植物还有、等一些单子叶植物。
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归纳
![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a0a9307680203d8cf2f247e.png)
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知识点归纳一、选择题1.光合作用实质是()A.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B.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答案】B【解析】【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详解】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释放氧气,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能量转化是指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的过程。
因此,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并把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实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在一朵单性花的花结构中,最主要的部分是A.花柄或花被 B.花被或花冠 C.花冠或花瓣 D.雌蕊或雄蕊【答案】D【解析】一朵完整花的结构有:①花药(内有花粉)、②花丝、③花瓣(组成花冠)、④萼片(组成花萼)、⑤柱头、⑥花柱、⑦花柄、⑧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⑨花托,其中①②合称雄蕊,⑤⑥⑧合称雌蕊。
植物要想结出果实与种子首先必须进行的两个生理过程为:传粉与受精,而发育情况为,可见花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因此,一朵花的最主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
故选D。
3.一朵花的主要部分是()A.花瓣B.花萼C.花蕊D.雌蕊【答案】C【分析】花的结构如图:【详解】一朵完整的花由花柄、花托、萼片、花瓣、雌蕊(柱头、花柱、子房)和雄蕊(花药、花丝)组成,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粒,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胚珠,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可见花蕊(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专题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一、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知识网络结构] 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原因 水保持植物直立的姿态,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1、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吸收和运输 水影响植物的分布:降水量大的地方,植被茂密 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成熟区,吸水成熟区的特点:生有大量根毛,增大根吸水的表面积2、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途径:木质部的导管水分的运输 方向:自下而上树皮:韧皮部中有筛管,输导有机物茎的结构 形成层:细胞能分裂(木本植物有此结构)木质部:有导管,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练习徒手切片)表皮(上、下表皮)叶片的结构 叶肉叶脉重要结构: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由成对的保卫细胞围成,气孔的开闭由保卫细胞控制。
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关闭。
概念:水分以气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
蒸腾作用 主要部位:叶片降低了叶表面的温度意义 促进对水和无机盐的运输促进对水的吸收绿色植物促进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保持水土[课标考点解读]绿色植物促进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因此保护森林和植被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章重点阐明水是绿色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水对植被的影响,植物吸水的主要部位及特点,水运输的途径,蒸腾作用的意义。
在能力培养方面,通过解读数据,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典型例题剖析]例1、把发蔫的菠菜泡在清水中,菠菜又重新挺起来,这说明( )A.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B.水是溶解和运输物质的溶剂C.水能保持植物体固有的姿态D.水是植物体重要的组成成分[解析]:植物体内只有水分充足时,才能保持挺立的姿态,叶片才能舒展,有利于光合作用。
本题没有数据说明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也没有说明水是如何作为溶剂来溶解无机盐的。
本题考察学生对植物需水原因的分析和理解。
答案:C例2、下图所示,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 )3、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解析]:根尖成熟区是吸水的主要部位,表皮细胞突起,形成大量根毛,大大增加了吸水的面积。
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识图的能力。
答案:A例3、3月12日是我国的全民植树节,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是因为()A.正值农闲时节B.土壤松散C.雨水较多D.叶没长出,蒸腾作用很弱[解析]:移栽植物时,会损伤幼根和根毛,降低根吸水的能力,因此,要使移栽植物成活率高,必须降低其蒸腾作用。
植树节选在3月12日,是因为这时叶还没有长出,蒸腾作用弱。
本题考察学生对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的理解。
答案:D例4、不属于蒸腾作用应用的是()A.在阴天傍晚移栽植物B.移栽后的植物去掉部分枝叶C.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阴D.夏天早、晚给植物浇水[解析]:移栽植物时为提高成活率,要降低蒸腾作用。
在光照较弱时移栽、移栽后遮阴、去掉部分叶,这些措施都可降低植物体的蒸腾作用,所以都是对蒸腾作用的应用。
但给植物浇水是为了给植物补充水分,这不是对蒸腾作用的应用。
本题考察学生对蒸腾作用应用的理解。
答案:D例5、关于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水循环关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没有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就无法顺利进行B.绿色植物叶片承接雨水,能够大大减弱雨水对地面的冲刷C.绿色植物形成的枯枝落叶层像海绵一样吸纳雨水使更多雨水渗到地下D.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提高了大气湿度,增加了降水量[解析]:如果没有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仍然可以进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了水循环,从而提高了大气湿度,增加了降雨量,也有利于水土保持。
答案:A[预测新题演练]一、选择题1、草本植物一般不能长得很粗,其原因是()A.茎内无木质部B.茎内导管、筛管不发达C.茎内无形成层D.茎内韧皮部不发达2、深秋,落叶树的叶片大部分落下后,土壤中的水和矿物质向树干上部运输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根的呼吸作用减弱B.蒸腾作用减弱C.植物细胞渗透压降低D.大部分导管阻塞3、在制作叶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时,正确的切割方法是()A.迅速地切割B.缓慢地切下C.迅速地来回切割D.缓慢地来回切割4、某同学将番茄幼苗移栽后,开始几天出现萎蔫现象,主要原因是()A.对新环境不适应B.损伤了幼根或根毛C.损伤了根冠D.折断了伸长区5、下图分别表示4种植物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数,其中叶片浮于水面生长的植物是()6、有人统计过,一平方毫米蓖麻叶子的栅栏组织中,含有叶绿素430000个,而海绵组织中仅含有叶绿素93000个,这个材料能说明()A.叶子接近上表皮一面的绿色比下表皮一面的深些B.叶子接近上表皮一面的绿色比下表皮一面的浅些C.叶子两面的绿色深浅一样D.叶子的颜色是绿色7、移栽植物时,将一种无色塑料液体喷到叶片上,能形成一层O2和C02可以通过而水分子不能通过的薄膜,从而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则该薄膜适用的情况是 ( )A.连续降雨时B.秋末落叶后C.低温环境中D.炎热夏季的强光下8、下列哪种物质不会从气孔进出?( ) A.水蒸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无机盐 9、保卫细胞和表皮细胞的重要区别是( )A.细胞形状不一样B.保卫细胞中有叶绿体C.保卫细胞中无叶绿体D.两者都无叶绿体10、下列哪一项不是蒸腾作用的意义( )A.促进植物体内水分的吸收和运输B.降低叶表面的温度C.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所需D.促进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11、把幼嫩的植物茎掐断,会从断面上渗出无色的液滴,这是从什么地方渗出来的?( )A.木质部的筛管B.韧皮部的导管C.木质部的导管D.韧皮部的筛管12、绿色植物在结果期吸收的水,主要用来进行(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吸收作用D.蒸腾作用13、右图的天平开始是平衡的,在光下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什么变化?( )A.左侧向上移动B.右侧向上移动C.仍然处于平衡状态D.不能判断14、我们常见的自然现象是水往低处流,而植物体内的水则往高处移动,水向高处移动的动力来自( )A.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C.吸收作用D.蒸腾作用15、在小树上拴铁丝,天长日久会形成节瘤,是由于( )被破坏。
A.木质部B.韧皮部C.形成层D.表皮二、非选择题16、某同学设计了右面的试验装置来验证叶的蒸腾作用。
取三支试管,各注入相同体积的清水,分别插入一棵大小相似的枝条,甲、乙装置的枝条保留全部叶片,丙装置的枝条去掉全部叶,在三只试管中各滴入相同量的植物油,然后将甲、丙装置放到35℃环境中,乙装置放到15℃环境中,两小时后观察实验结果,请分析后回答问题:(1)该实验可分为两组 实验,一组是 和 ,其变量是 ,实验结果是 液面下降较大,可得出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 ;另一组是 和 ,其变量是 ,实验结果是 液面下降较大,可得出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加入植物油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 。
17、一段带叶的枝条,放到滴有几滴红墨水的锥形瓶里,并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当看到叶脉微红时,把这段枝条横切和纵切,用放大镜观察,请问:(1)茎的哪一部分被染红了? 。
(2)在染红的部分中,只有 是上下相通的,可见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 __ _ 向 运输的。
叶脉也被染红了,说明叶脉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18、右表是对某地小麦在不同时期需水量的测量数据,分析数据回答问题:(右表计算单位:米3/公顷)1、小麦的需水总量与发育期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天需水量最大的时期 。
3、据每天需水量绘制直方图 。
根据直方图你可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 。
4、植物的吸水与根尖有关,根尖自下而上的结构依次是 、 、 、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_。
发育期 天数 需水总量返青期 29 635拔节期 23 876抽穗期 20 956灌浆期 31 1192二、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知识网络结构] 时间:一昼夜 暗处理:↓ 目的:让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叶片遮光:对照实验↓ 用酒精,隔水加热,避免酒精燃烧溶解叶绿素:步骤 ↓ 脱去叶绿素后,叶片变为黄白色漂洗叶片:洗去多余的酒精 ↓ 染色:向叶片滴加碘液 ↓ 漂洗叶片:洗去多余的碘液 现象:见光部分变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蓝色绿色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有机物(淀粉)结论: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光合作用的实质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制造的有机物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光合作用的意义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细胞的组成成分中,主要是有机物有机物用来构建植物体种子、根、茎中也含有大量有机物 呼吸作用释放热量 演示实验 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呼吸作用吸收氧气 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所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表达式: 有机物 +氧 二氧化碳+水+能量 (储存着能量) 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作为生命活动的动力 呼吸作用的意义 少部分作为热能释放 呼吸作用的应用:及时排涝,中耕松土,粮食晒干入仓等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课标考点解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的重要生理作用,对植物本身的生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直接或间接地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因此本章知识是全书的重点。
要求学生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讲述绿色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对有机物的利用,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重点是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产物,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活动,体验实验中蕴含的科学方法,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为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经典例题剖析]例1、某同学于6月中旬晴朗的一天作了如下的探究:从上午8点开始,在同一植物的相同位置上,每隔5小时摘取一片大小相同的叶子,并按时间顺序编号后低温保鲜,等摘取了4片叶子(依次为甲乙丙丁)后,同时进行脱色处理再滴加碘液,颜色最蓝的是()A.甲叶B.乙叶C.丙叶D.丁叶[解析]:光合作用只在白天进行,但呼吸作用白天晚上都在进行。
甲叶在早晨8点取得,经过一晚上的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最多,积累的有机物最少,它的蓝色最浅,丙叶在傍晚18点取得,经过一天的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最多,它的蓝色最深。
本题考察学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关系的理解。
答案:C例2、在光合作用的实验中,将叶的主叶脉切断,然后一切均按规范操作,发现叶片末端遇到碘液未变蓝色,原因是()A.叶片未遮光B.缺水,无法生成淀粉C.气孔不能关闭D.叶片细胞无法生存[解析]: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水分是靠叶脉运输的,如果把主叶脉切断,那么叶的末端得不到水,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无淀粉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