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股定理逆定理教学说课设计

合集下载

京改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2.1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说课稿

京改版八年级数学上册12.1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说课稿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可能会出现学生对逆定理证明过程的理解困难、运用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将采取以下应对措施:对于理解困难的学生,我将通过具体的例子和讲解,进一步解释和澄清逆定理的证明过程;对于运用能力不足的学生,我将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提供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我将通过学生的练习作业和课堂表现来评估教学效果。根据评估结果,我将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如调整教学节奏、增加练习题的难度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以一个有趣的实际问题导入新课。我会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电梯门的尺寸通常是正方形的?”这个问题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思考和讨论。然后我会揭示答案:“因为电梯内部的直角是由三条边长为整数的直角三角形组成的,而这三条边长满足勾股定理。”通过这个问题和答案,我可以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和练习。这些练习题将涵盖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逆定理的定义、证明过程和应用。同时,我还会鼓励学生进行一些拓展性的学习活动,如查找相关的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等,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本节课的教学策略将采用问题驱动法和案例分析法。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媒体资源
视频动画、图片等,通过直观的方式展示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过程和应用实例。网络技术工具包括在线学习平台和互动讨论区,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和交流讨论,促进学生的合作和共享。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数学教案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数学教案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数学教案
标题: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数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能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讨论、练习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
1. 引入新课:通过一些简单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直角三角形中边长之间的关系,引出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 新课讲解:首先回顾勾股定理的内容,然后提出问题: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满足a²+b²=c²,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吗?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从而引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3. 例题解析:给出几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通过计算验证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否成立。

4. 练习巩固: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三、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同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说课稿4篇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说课稿4篇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说课稿4篇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说课稿1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第二节,是在上节“勾股定理”之后,继续学习的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它是前面知识的继续和深化,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初中几何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今后判断某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以后的解题中,将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应用中渗透了利用代数计算的方法来证明几何问题的思想,为将来学习解析几何埋下了伏笔。

(二)教学目标根据数学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理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方法并能证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能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了解逆命题的概念,以及原命题为真时,它的逆命题不一定为真。

过程方法:1、通过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探索,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形成的过程2、通过用三角形三边的数量关系来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体验数形结合方法的应用3、通过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体会数与形结合方法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并能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相关问题。

情感态度:在探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活动中,通过一系列富有探究性的问题,渗透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探究精神(三)学情分析尽管已到初二下学期的学生知识增多,能力增强,但思维的局限性还很大,能力之间也有差距,而利用“构造法”证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学生第一次见到,它要求根据已知条件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根据学生的智能状况,学生不容易想到,因此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又是本节的难点,而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是本节重点重点: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难点: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证明二、说教法学法数学课程不仅注重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意识和创造力的培养,同样注重社会实践和体验,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因此我采用的教法学法如下:在教学中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索为形式,采用“提问引导法”,通过“提出疑问”来启发诱导学生,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变学生“学会”为“会学”.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而且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数学教案范文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数学教案范文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数学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概念;(2)能够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3)能够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交流等活动,探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证明和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定义与性质;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3. 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角形的类型;4. 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概念及其运用;(2)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角形的类型。

2. 教学难点:(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2)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复习勾股定理的定义及性质;(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2. 新课讲解:(1)介绍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概念;(2)讲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3)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角形的类型。

3. 课堂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2)引导学生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1. 复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概念及性质;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 思考如何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的清晰度和连贯性;2. 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3. 学生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 利用几何画板或实物模型,直观展示三角形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能力;4.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说课稿1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说课稿1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7.2节的内容。

这部分教材主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能够运用逆定理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引导学生探究并发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而总结出一般性结论。

这部分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知识点,也是中考的热点,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勾股定理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对于这些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可能对于如何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来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和发现来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能够运用逆定理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和发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能够运用逆定理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和发现来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引导发现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将运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具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2.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实例,发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总结出一般性结论。

3.讲解: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详细讲解,解释其含义和运用方法。

《勾股定理》说课稿(精选5篇)

《勾股定理》说课稿(精选5篇)

《勾股定理》说课稿(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说课稿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为了让您对于勾股定理说课稿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作者给大家分享了5篇《勾股定理》说课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勾股定理》说课稿篇一教材分析《勾股定理》是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数学第十八章一节一课时内容,勾股定理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中学数学几个重要定理之一。

它揭示了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根据之一,在实际生活中用途很大。

勾股定理的发现、验证和应用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价值,它在理论上占有重要地位,学好本节至关重要。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结合八年级学生实际水平、认知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勾股定理的由来,理解和掌握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

能够灵活地运用勾股定理及其计算。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过程,并从中体会数形结合及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介绍我国古代在研究勾股定理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与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三)本节课的重点:是勾股定理的发现、验证和应用。

难点:是用拼图方法、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教法和学法教法指导:数学是一门培养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中,要展现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针对八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征,本节课采取自主探究发现式教学,这种教学理念反映了时代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操作、归纳,理解定理,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得到获得新知的成功感受,从而激发学生钻研新知。

《勾股定理》优秀说课稿(精选5篇)

《勾股定理》优秀说课稿(精选5篇)

《勾股定理》优秀说课稿(精选5篇)《勾股定理》优秀说课稿篇1一、说教材勾股定理是学生在已经掌握了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直角三角形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是几何中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揭示了一个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它可以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问题,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根据之一,在实际生活中用途很大。

教材在编写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分析、拼图等活动,使学生获得较为直观的印象;通过联系和比较,理解勾股定理,以利于正确的进行运用。

据此,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及其证明。

2、能够灵活地运用勾股定理及其计算。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4、通过介绍中国古代勾股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与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证明和应用。

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二、说教法和学法教法和学法是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本课的教法和学法体现如下特点:1、以自学辅导为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兴趣,组织学生活动,让同学们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

2、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操作、归纳,理解定理,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演示实物,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分析、证明,使学生得到获得新知的成功感受,从而激发学生钻研新知的欲望。

三、教学程序本节内容的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动手、动脑方面,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心理,教学程序设计如下:(一)创设情境以古引新1、由故事引入,3000多年前有个叫商高的人对周公说,把一根直尺折成直角,两端连接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如果勾是3,股是4,那么弦等于5。

这样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

2、是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有这个性质呢?教师要善于激疑,使学生进入乐学状态。

3、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案、教学设计
(3)及时反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积极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4.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问题解决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单元测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勾股定理逆定理的掌握程度。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在之前的数学学习中,掌握了勾股定理及其应用,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几何图形识别能力。在此基础上,学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他们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并运用。然而,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及学习兴趣存在差异,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部分学生对几何图形的理解和识别能力较弱,可能在判断直角三角形时遇到困难,教师应提供更多具体的实例,帮助他们巩固和提高。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能够运用逆定理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及解决相关问题。
2.难点: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证明过程,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归纳等方法,发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总结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其应用。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鼓励他们提出疑问。
(3)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勾股定理逆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2.设计意图:
通过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运用问题驱动法,设置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说课稿

3.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说课稿
3.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初中数学几何部分的重要内容,位于初中数学课程体系中平面几何的学习阶段,是学生对直角三角形特性认识的延伸和深化。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定义和表述。
2.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证明过程。
3.勾股定理逆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学生后续学习三角形的其他性质和判定方法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准确表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证明过程。
-学生能够运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引导他们通过讨论和思考解决这些问题。
3.提供针对性的反馈和建议,指出学生在理解和应用逆定理方面的优点和不足,并给予改进的建议。
4.鼓励学生相互评价,通过同伴反馈,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合作性。
(五)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的布置情况如下:我会布置一些与逆定理相关的练习题,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探索题。基础题旨在巩固学生对逆定理的理解;提高题要求学生运用逆定理解决更复杂的几何问题;探索题则鼓励学生探索逆定理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作业的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通过作业,我希望学生能够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形成持续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所面向的学生年龄大约在13至15岁之间,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认知水平逐渐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这个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在数学学习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基础,能够理解和运用基本的几何概念和性质。在学习兴趣上,学生对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的数学问题更感兴趣,而对于抽象的理论推导则可能感到枯燥。在学习习惯上,学生可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但还需要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定期复习、积极思考、主动提问等。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案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教案设计新课一、证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请大家自行分析命题的题设、结论,画出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并证明.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a b c满足222a b c+=.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证明:画Rt'''A B C∆,使''B C a=,''A C b=,'90C∠=︒.2222''''''Rt ABCA B B C A C a b∆=+=+在中,222a b c+=,2''A B c c∴==.'''ABC A B C∴∆∆在和中,''''''AB c A BBC a B CAC b A C==⎧⎪==⎨⎪==⎩'''.ABC A B C∴∆≅∆'90.C C∴∠=∠=︒ABC∴∆是直角三角形.2.归纳定理(1)探讨新命题与勾股定理的关系命题和结论正好相反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原命题: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a b斜边长为c,那么222a b c+=.逆命题: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a b c满足222a b c+=,那么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2)勾股定理逆定理的作用——判定直角三角形的一个依据.引导学生证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体会从猜想到证明的认识几何图形的过程,提升直观想象和推理的素养.引导学生从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去认识勾股定理.例题二、应用例1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这些命题的逆命题成立吗?⑴内错角相等,两条直线平行;⑵对顶角相等.例1设计意图:理解原命题与逆命题的关系.(1)22a b += 2217c ==22a b ∴+=90C ∴∠=ABC ∴∆1,(n >∴221n n -+>211,n >-∴22a b n +=(22c n =+( a ∴∴∠例3 在正方形ABCD 中,E 是BC 的中点,F 是CD 上一点,且14CF CD =.求证:90.AEF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90AEF ∠=︒,只要证222AE EF AF +=即可.所以分别在直角ABE ECF ADF ∆∆∆、、中计算AE EF AF 、、的长度即可.解: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AB BC CD AD ∴===,90B C D ∴∠=∠=∠=︒.设=4AB BC CD AD k ===,11444CF CD k k ∴===., 43DF CD CF k k k ∴=-=-=.E 是BC 的中点,114222BE CE BC k k ∴====.在Rt ABE ECF ADF ∆∆∆、、中, 222222=(4)(2)20AE AB BE k k k +=+=, 222222=(2)5EF EC CF k k k +=+=,222222=(4)325AF AD DF k k k +=+=()222AE EF AF ∴+=.90.(AEF ∴∠=︒勾股定理逆定理)例3. 综合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问题,提升数学推理的素养. 总结1. 学到了哪些知识?(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做用判定直角三角形的一个依据 (2)逆命题于原命题的什么关系?命题和结论正好相反,原命题成立,它的逆命题可能成立也可能不成立.2. 学到了哪些知识?(1)如何得到勾股定理的特殊 一般 猜想 证明 (2)如何证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构造直角三角形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领悟数学方法.1. 写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这些命题的逆命题成立吗? ⑴同旁内角互补,两条直线平行;⑵如果两个实数相等,那么它们的平方相等。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说课稿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说课稿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说课稿一、说教材勾股定理是几何学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它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则是在勾股定理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的一个逆向思维结论,即在三角形中,如果某一边的平方等于另外两边平方和,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

本文在教材中的作用和地位非常重要,它是学生建立几何直观、培养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关键章节。

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围绕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展开,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图形,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逆定理的含义、证明和应用。

此外,还涉及到一些相关概念,如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平方根等。

1. 作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学生巩固勾股定理的知识,拓展几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地位:在教材中,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承上启下的章节,既是对勾股定理的巩固,也为后续学习相似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等内容打下基础。

3. 主要内容:本文详细阐述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定义、证明过程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旨在帮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掌握这一几何知识点。

二、说教学目标学习本课,学生需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含义;(2)能够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3)熟练运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推理,培养学生几何直观和逻辑思维能力;(2)学会运用数学语言表达几何问题,提高学生数学表达能力;(3)掌握几何图形的绘制方法,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合作的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含义及其证明;(2)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2)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说课稿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说课稿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七章第二节的内容。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在学习了勾股定理的基础上,对直角三角形的判别条件进行的探究。

它是几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定理,不仅可以用于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还为后续学习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奠定了基础。

从教材的编排上看,教材先通过实际问题引出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然后通过实验操作和逻辑推理进行证明,最后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勾股定理,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逆定理的理解和应用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活动,逐步理解和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能够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操作、观察、猜想、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2)通过对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证明,体会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探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索精神。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实验探究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猜想、推理等活动,探究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17.2勾股定理逆定理(教案)

17.2勾股定理逆定理(教案)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勾股定理逆定理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教学难点
(1)理解并运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学生对平方和的概念可能不够熟悉,难以理解为何两边平方和等于第三边平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在实际问题中,学生可能难以将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运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解决问题。
(3)对于一些特殊图形(如非标准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角三角形),学生可能无法准确识别和应用勾股定理逆定理。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学抽象思维及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
1.理解并运用数学符号进行逻辑推理,提高推理能力;
2.抽象出三角形边长关系,培养数学抽象思维;
3.结合实际情境,运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问题解决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交流能力,通过讨论与分享,拓展解题思路。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勾股定理逆定理”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的情况?”(如测量家具角度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说课稿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说课稿

初中数学《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理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定义和含义;2.掌握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运用方法;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定义和运用方法;2.教学难点:如何灵活运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与激发兴趣(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一下勾股定理的内容,让学生回忆起勾股定理的定义和常见的应用场景。

2. 引入逆定理的概念(10分钟)教师介绍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概念,即已知三条边长分别为a、b、c的三角形,若满足a² + b² = c²,则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3. 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具体的案例,让学生通过逆定理判断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例如: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cm、4cm、5cm,学生可以使用逆定理判断该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4. 逆定理的证明(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使用面积法证明逆定理。

首先,教师给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用面积的方法证明该直角三角形满足勾股定理;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面积的方法证明逆定理;最后,教师给出证明过程,让学生理解证明的思路。

5. 进一步拓展(2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逆定理解决问题。

例如:一个直角梯形,底边长为8cm,斜边长为10cm,求高的长度。

学生可以使用逆定理求解。

6. 总结与归纳(1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总结勾股定理和逆定理的定义、运用方法和特点,并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学过程,我发现学生在初次接触逆定理概念时可能会有一些困惑,对于面积法的证明也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理解。

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了案例分析和拓展问题的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逆定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可以通过更多的实例和题目来加深学生对于逆定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同时,我也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说课稿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说课稿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其应用。

教材通过引入直角三角形和斜边的关系,引导学生探索并证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学生通过学习这一节内容,能够理解和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能够运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了勾股定理和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

他们对于勾股定理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但可能对于逆定理的概念和证明过程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理解逆定理的概念,并通过讲解和示例,帮助他们掌握逆定理的证明过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概念,并能够运用逆定理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直观想象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对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学习,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能够运用它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逆定理的证明过程的理解和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问题驱动法和合作交流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通过讲解和示例,引导学生理解逆定理的概念和证明过程。

同时,通过问题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兴趣,培养他们的直观想象和逻辑推理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回顾勾股定理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概念。

2.讲解:讲解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概念和证明过程,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逆定理的应用。

3.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巩固对逆定理的理解和掌握。

4.应用:学生分组讨论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逆定理判断三角形的类型。

5.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逆定理的概念和应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概念2.逆定理的证明过程3.逆定理的应用示例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通过课堂参与、练习题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

17.2.12勾股定理逆定理(教案)

17.2.12勾股定理逆定理(教案)
3.引导学生运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交流能力,增强数学课堂互动。
5.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培育数学美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和掌握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内容,即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则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对于特殊情况的判断,如: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1.5和2,第三边长为3.5,判断这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1.5^2 + 2^2 = 2.25 + 4 = 6.25,3.5^2 = 12.25,不是直角三角形)。
(3)解决实际问题,如: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长分别为6和8,求斜边长。将勾股定理逆定理与勾股定理相结合,得出斜边长为10。
17.2.12勾股定理逆定理(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7章第2节,主要教学内容为勾股定理逆定理。具体内容包括:
1.理解并掌握勾股定理逆定理的概念: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学会运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此外,我在课堂上观察到,学生们对于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非常感兴趣。在小组讨论环节,他们积极思考,互相交流,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观点和解决方案。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欲望。
最后,今天的课堂总结环节,学生们提出了不少疑问,这说明他们在课堂学习中还有未完全理解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反馈,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确保他们对知识点有全面、深入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勾股定理逆定理教学说
课设计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一节,是在上节“勾股定理”之后,继续学习的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判断定理,它是前面知识的继续和深化,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初中几何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今后判断某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以后的解题中,将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应用中渗透了利用代数计算的方法证明几何问题的思想,为将来学习解析几何埋下了伏笔,所以本节也是本章的重要内容之一。

课标要求学生必须掌握。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1理解并会证明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会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3知道什么叫勾股数,记住一些觉见的勾股数.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探索和证明,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形成的过程,体验“数形结合”方法的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数学思维以及合情推理意识,感悟勾股定理和逆定理的应用价值。

渗透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探究精神,体验数与形的内在联系,感受定理与逆定理之间的和谐及辩证统一的关系。

(三)、学情分析:
尽管已到初二下学期学生知识增多,能力增强,但思维的局限性还很大,能力也有差距,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方法学生第一次见到,它要求根据已知条件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根据学生的智能状况,学生不容易想到,因此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又是本节的难点,这样就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证明
二、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设计原则是: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和合作交流的良好氛围中,通过巧妙而自然地在学生的认识结构与几何知识结构之间筑了一个信息流通渠道,进而达到完善学生的数学认识结构的目的。

(一)复习回顾
复习回顾与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有关的内容,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创设问题情境
一开课我就提出了与本节课关系密切、学生用现有的知识可探索却又解决不好的问题,去提示本节课的探究宗旨。

(演示)古代埃及人把一根长绳打上等距离的13个结,然后用桩钉如图那样的三角形,便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

这是为什么?……。

这个问题一出现马上激起学生已有知识与待研究知识的认识冲突,引起了学生的重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因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创造了我要学的气氛,同时也说明了几何知识来源于实践,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解决问题,总结规律(包括难点突破)
因为几何来源于现实生活,对初二学生来说选择适当的时机,让他们从个体实践经验中开始学习,可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所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不是由教师直接给出的,而是让学生通过动手画图在具体的实践中观察满足条件的三角形直观感觉上是什么三角形,再用直角三角形插入去验证猜想。

这样设计是因为勾股定理逆定理的证明方法是学生第一次见到,它要求按照已知条件作一个直角三角形,根据学生的智能状况学生是不容易想到的,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让学生动手画出了一个两直角边与所给三角形两条较小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通过操作验证两三角形全等,从而不仅显示了符合条件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还孕育了辅助线的添法,为后面进行逻辑推理论证提供了直观的数学模型。

接下来就是利用这个数学模型,从理论上证明这个定理。

从动手操作到证明,学生自然地联想到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它与一个直角三角形全等,顺利作出了辅助直角三角形,整个证明过程自然、无神秘感,实现了从生动直观向抽象思维的转化,同时学生亲身体会了动手操作——观察——猜测——探索——论证的全过程,这样学生不是被动接受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因而使学生感到自然、亲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有所提高。

使学生确实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到自我创造的快乐。

在同学们完成证明之后,同时让学生总结互逆命题、互逆定理的关系,并举例指出哪些为互逆定理。

然后让他们对照课本把证明过程严格的阅读一遍,充分发挥教课书的作用,养成学生看书的习惯,这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组织变式训练
本着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了两个例题。

(演示)第一题比较简单,让学生口答,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

第二题则进了一层,不仅判断是否为直接三角形,还绕了一个弯,指出哪一个角是直角。

这样既可以检查本课知识,又可以提高灵活运用以往知识的能力。

例题讲解后安排了三个练习,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培养了学生灵活转换、举一反三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利用率。

让学生知道勾股逆定理的用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还采用讲、说、练结合的方法,教师通过观察、提问、巡视、谈话等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随时反馈,调节教法,同时注意加强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把发展学生的思维和随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效果结合起来。

(五)归纳小结,纳入知识体系
本节课小结先让学生归纳本节知识和技能,然后教师作必要的补充,尤其是注意总结思想方法,培养能力方面,比如辅助线的添法,数形结合的思想,并告诉同学今天的勾股定理逆定理是同学们通过自己亲手实践发现并证明的,这种讨论问题的方法是培养我们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的好方法,希望同学在课外练习时注意用这种方法,这都是教给学习方法。

(六)作业布置
由于学生的思维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学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为此我安排了两题作业。

第一题是基本的思维训练项目,全体都要做,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提高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二题适当加大难度,拓宽知识,供有能力又有兴趣的学生做,日积月累,对训练和培养他们的思维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有积极作用。

三、说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
为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提出的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精神和培养创新活动的要求,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以及初二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认知水平,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发现、操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即不违反科学性又符合可接受性原则,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观察、分析、猜想、验证、推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突破难点和突出重点。

此外,本节课我还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通过联系学生现有的经验和感性认识,由最邻近的知识去向本节课迁移,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独立探讨、主动获取知识。

总之,本节课遵循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力争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力争把教师教的过程转化为学生亲自探索、发现知识的过程;力争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