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及东汉散文-课件·PPT
《汉书》及东汉散文
《汉书》及东汉散文东汉散文在西汉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
史传散文中,班固的《汉书》和赵晔的《吴越春秋》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政论散文相继出现了以王充《论衡》、王符《潜夫论》为代表的一批积极参与现实的作品。
另外,游记、碑文等新的散文样式也崭露头角,开始成为文体大家庭的一员。
从总的趋势看,东汉散文向着骈俪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不少语体散文作家也着意追求通俗易懂、浅显明快的文章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对浮华文风有所矫正。
第一节《汉书》西汉士人宦海沉浮的艺术再现家族兴衰史的展示李陵、苏武的悲剧人物形象精密的笔法对起始事件的交待篇末的轶闻逸事班固编撰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在叙事写人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它是继《史记》以后出现的又一部史传文学典范之作,因此,历史上经常把司马迁和班固并列、《史记》和《汉书》对举。
《史记》最精彩的篇章是楚汉相争和西汉初期的人物传记,《汉书》的精华则在于对西汉盛世各类人物的生动记叙。
《汉书·公孙弘卜式宽传》对于武帝和宣帝朝涌现的各类人材作了概述,其中提到的绝大多数人物都在《汉书》中有一席之地,分别为他们立传。
通过叙述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全面地展现了西汉盛世的繁荣景象和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史记》所写的秦汉之际的杰出人物是在天下未定的形势下云蒸龙变,建功立业,此时涌现出一批草莽英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战将和谋士。
《汉书》所写的西汉盛世人物则不同,他们是在四海已定、天下一统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其中固然不乏武将和谋士,但更多的是法律之士和经师儒生。
和秦汉之际的战将谋士相比,西汉盛世的法律经术文学之士的阅历虽然缺少传奇色彩,但许多人的遭遇却是富有戏剧性的。
他们有的起于刍牧,有的擢于奴仆,但通过贤良文学对策等途径平步青云,扶摇直上,其中有许多轶闻逸事。
公孙弘年六十余才以贤良征为博士,奉命出使匈奴,因奏事不合天子之意,不得不移书言病,免职归乡。
后再次征选贤良文学,菑川国又推荐他应召。
两汉文学课件 PPT
5、由于与先秦时期楚地文学的渊源关 系,汉代文学从开始就带有浓郁的浪漫 色彩。进入东汉以后,文学作品的浪 漫色彩逐减,理性精神日增。
6.汉代文学的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都呈 现出兴旺的景象,二者相互促进,有 力地推动了汉代文学的发展。
?11秦代的刻石文李斯的政论散文?22汉赋?33两汉政论文及其他散文?44史传文学史记和汉书?55汉代诗歌汉乐府和文人五言诗?三秦汉文学的主要特征?11秦汉文学属于上古时期文学的第二阶段是中国文学的上古时期发展到中古时期的传承期具有承前启后的过渡期文学特点
秦汉文学绪论 第一章 秦汉散文 第二章 司马迁与《》 第三章 汉代辞赋 第四章 汉代诗歌
邹阳与《狱中上梁王书》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邹阳者,齐 人也。游于梁,与故吴人庄忌夫子、淮阴枚 生之徒交。上书而介于羊胜、公孙诡之间。 胜等嫉邹阳,恶之梁孝王。孝王怒,下之吏, 将欲杀之。邹阳客游,以谗见擒,恐死而负 累,乃从狱中上书曰……书奏梁孝王,孝王 使人出之,卒为上客。”
《狱中上梁王书》主要艺术特色:
它改书为志,去掉“世家”并入“列 传”,这样它就由“纪、表、志、传” 四部分组成。全书共一百篇,八十余万 字。主要记载从高帝元年到王莽地皇四 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历史。(西汉的历史)
记事散文有赵晔的《吴越春秋》、袁康的《越绝 书》;
政论散文有王充的《论衡》、王符的《潜夫论》。
另外,游记、碑文等新的散文样式也崭露头角。马 第伯的《封禅仪记》是现今能见到的最早的游记。
又曰:“粗粗卤卤,任意写去,而矫健磊落, 笔力真如走蛟龙、挟风雨,且峭句险字,往 往不乏,读之但见其奇肆,而不得其构造锻 炼处。古圣贤规矩准绳文字,至此一大变, 卓为百代伟作。”(《评注昭明文选》)
汉书及东汉散文
第六章《汉书》及东汉散文第一节班固《汉书》一、《汉书》的成书过程1、班彪《史记后传》65篇由于《史记》只写到汉武帝的太初年间,因此,当时有不少人为它编写续篇。
据《史通·正义》记载,写过《史记》续篇的人就有刘向、刘歆、冯商、扬雄等十多人,书名仍称《史记》。
班固的父亲班彪对这些续篇感到很不满意,遂‚采其旧事,旁贯异闻‛为《史记》‚作《后传》六十五篇‛。
2、班固完成《汉书》主体班彪死后,23岁的班固继承父业,接续《史记后传》。
28岁时,有人告发班固‚私改作国史‛,班固第一次入狱。
其弟班超上书汉明帝,申说班固著述之意,帝遂任命他为兰台令史,奉旨著史。
兰台是汉朝收藏图书之处。
兰台的令史共有六名,秩六百石,掌管和校定图书是其职责。
20多年后完成《汉书》主体,57岁因窦宪案再次入狱,61岁去世。
3、班昭、马融、马续等完成《八表》和《天文志》班昭,人称曹大家,著有《女诫》,她在她兄长班固死后独立完成了最棘手的第七表《百官公卿表》,第六志《天文志》。
班昭是二十四史中绝无仅有的女作者。
二、《汉书》的体例结构《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主要记述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230的史事。
这种纪传体的断代史体裁,是班固的创造。
从此以后,历代的正史都采用了这种体裁。
刘知几《史通·六家》说:‚如《汉书》者,究西都之首末,穷刘氏之废兴,包举一代。
撰成一书。
言皆精炼,事甚该密,故学者寻讨,易为其功。
自古迄今,无改斯道。
‛《汉书》包括帝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80万字。
《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
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
目录卷一上高帝纪第一上卷一下高帝纪第一下卷二惠帝纪第二卷三高后纪第三卷四文帝纪第四卷五景帝纪第五卷六武帝纪第六卷七昭帝纪第七卷八宣帝纪第八卷九元帝纪第九卷十成帝纪第十卷十一哀帝纪第十一卷十二平帝纪第十二卷十三异姓诸侯王表第一卷十四诸侯王表第二卷十五上王子侯表第三上卷十五下王子侯表第三下卷十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卷十七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第五卷十八外戚恩泽侯表第六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卷二十古今人表第八卷二十一上律历志第一上卷二十一下律历志第一下卷二十二礼乐志第二卷二十三刑法志第三卷二十四上食货志第四上卷二十四下食货志第四下卷二十五上郊祀志第五上卷二十五下郊祀志第五下卷二十六天文志第六卷二十七上五行志第七上卷二十七中之上五行志第七中之上卷二十七中之下五行志第七中之下卷二十七下之上五行志第七下之上卷二十七下之下五行志第七下之下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卷二十八下地理志第八下卷二十九沟洫志第九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卷三十一陈胜项籍传第一卷三十二张耳陈馀传第二卷三十三魏豹田儋韩王信传第三卷三十四韩彭英卢吴传第四卷三十五荆燕吴传第五卷三十六楚元王传第六卷三十七季布栾布田叔传第七卷三十八高五王传第八卷三十九萧何曹参传第九卷四十张陈王周传第十卷四十一樊郦滕灌傅靳周传第十一卷四十二张周赵任申屠传第十二卷四十三郦陆朱刘叔孙传第十三卷四十四淮南衡山济北王传第十四卷四十五蒯伍江息夫传第十五卷四十六万石卫直周张传第十六卷四十七文三王传第十七卷四十八贾谊传第十八卷四十九爰盎晁错传第十九卷五十张冯汲郑传第二十卷五十一贾邹枚路传第二十一卷五十二窦田灌韩传第二十二卷五十三景十三王传第二十三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卷五十五卫青霍去病传第二十五卷五十六董仲舒传第二十六卷五十七上司马相如传第二十七上卷五十七下司马相如传第二十七下卷五十八公孙弘卜式儿宽传第二十八卷五十九张汤传第二十九卷六十杜周传第三十卷六十一张骞李广利传第三十一卷六十二司马迁传第三十二卷六十三武五子传第三十三卷六十四上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三十四上卷六十四下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第三十四下卷六十五东方朔传第三十五卷六十六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第三十六卷六十七杨胡朱梅云传第三十七卷六十八霍光金日磾传第三十八卷六十九赵充国辛庆忌传第三十九卷七十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卷七十一隽疏于薛平彭传第四十一卷七十二王贡两龚鲍传第四十二卷七十三韦贤传第四十三卷七十四魏相丙吉传第四十四卷七十五眭两夏侯京翼李传第四十五卷七十六赵尹韩张两王传第四十六卷七十七盖诸葛刘郑孙毋将何传第四十七卷七十八萧望之传第四十八卷七十九冯奉世传第四十九卷八十宣元六王传第五十卷八十一匡张孔马传第五十一卷八十二王商史丹傅喜传第五十二卷八十三薛宣朱博传第五十三卷八十四翟方进传第五十四卷八十五谷永杜邺传第五十五卷八十六何武王嘉师丹传第五十六卷八十七上扬雄传第五十七上卷八十七下扬雄传第五十七下卷八十八儒林传第五十八卷八十九循吏传第五十九卷九十酷吏传第六十卷九十一货殖传第六十一卷九十二游侠传第六十二卷九十三佞幸传第六十三卷九十四上匈奴传第六十四上卷九十四下匈奴传第六十四下卷九十五西南夷两粤朝鲜传第六十五卷九十六上西域传第六十六上卷九十六下西域传第六十六下卷九十七上外戚传第六十七上卷九十七下外戚传第六十七下卷九十八元后传第六十八卷九十九上王莽传第六十九上卷九十九中王莽传第六十九中卷九十九下王莽传第六十九下卷一百上叙传第七十上卷一百下叙传第七十下三、《汉书》与《史记》的关联(因袭与创新·比较的视野)《汉书》记载的时代与《史记》有交叉,汉武帝中期以前的西汉历史,两书都有记述。
第六讲汉书及东汉散文案例
3、安排轶闻逸事的固定位置
《汉书》的谨严有法,还在于它对某些材料的 位置安排有自己的特殊规定,并且在全书一以 贯之。 《汉书》和《史记》一样,也写了许多人物的 轶闻逸事,有的甚至是生活琐事。对于这类事 情,司马迁或把它放在传记的前面,或穿插在 中间,或放在末尾,没有固定的位置。《汉书》 则不同,凡属传闻类的生活小故事几乎全部置 于篇末,很少有例外者。
班昭营救,明帝支持 其弟班超赶到洛阳替他上书辩白,同时当地官吏也把 他的书稿送到京师。明帝读了他的初稿,十分赞许, 召之为兰台令史,让他继续《汉书》的编著,并受过 明帝的面谕。 所以,《汉书》实际是奉旨修撰的官书。班固本人, 又具有强烈的正统儒家思想观念,《汉书》中既不具 有司马迁那种相对独立的学者立场,更不具有司马迁 那样的深刻的批判意识。对许多问题的看法,班固甚 至是同司马迁直接对立的。只是,我们应该承认班固 是一位严肃而有才华的历史学家。他作为东汉史官记 述西汉历史,又自有其方便之处。因此,站在儒家传 统的政治立场,他对西汉历代统治的阴暗面也有相当 多的揭露,对司马迁的不幸遭遇也表现出惺惺相惜的 同情。
弄儿壮大,不谨,自殿下与宫人戏,日磾适见 之,恶其淫乱,遂杀弄儿。弄儿即日磾长子也。 上闻之大怒,日磾顿首谢,具言所以杀弄儿状。 上甚哀,为之泣,已而心敬日磾。
霍光死后才三年,霍氏便遭灭族之罪。金日磾 本是匈奴休屠王太子,作为俘虏留在汉地,最 终成为股肱之臣。其子孙历经武、宣盛世,一 直到哀、平之际,七世为内侍,在历史上传为 美谈。对于霍、金两个家庭的不同结局,班固 运用精细的笔法准确地揭示了事情的前因后果。
一.班固的家世和思想
班固(32-92)东汉初年 人,字孟坚,扶风安陵 (今陜西省咸阳市东)人。
中国文学史第二编第五、六、七章东汉辞赋、汉书及东汉散文、东汉文人诗讲述
➢蔡邕的《述行赋》亦是叹治乱的作品,其感情 波动由弱到强。
班固的《通幽志》和张衡的《思玄赋》很大程度 地推动了抒情小赋的勃兴。 ➢张衡的《归田赋》代表了抒情小赋的诞生。其 艺术魅力在于“真”。 ➢东汉末,赵壹的《刺世疾邪赋》和弥衡的《鹦 鹉赋》也是抒情小赋的名篇。 ➢东汉抒情赋以知命为解脱,在不时出现出隐逸 倾向的同时,又积极参与现实,关心时政民生。
2、详略有致,别具匠心。既有总体概括,也有局 部细描。作品的风格同其所描写的内容契合无间, 并大量运用对偶句式。
《两都赋》在按空间方位铺陈时,用回环往复的笔 法,第一次:外内,内外;第二次:内外
➢张衡《二京赋》在结构谋篇方面 模仿《两都赋》,但其创作动机是 有感于“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 下莫不逾侈”。
➢《古诗十九首》还透彻地揭示出许多人生哲理, 诗的作者对人生真谛的领悟使这些诗篇具有深邃 的意蕴,诗意盎然而又不乏思辨色彩。 1、永恒与有限的关系。以外物的永恒反衬人生的 有限。
蔡邕因议朝政得罪,几被杀害。后与家属髡钳徙 朔方,其仇家又沿途使人行刺,幸得善人保护, 得免于死。后“亡命江海,远迹吴会,往来依太 山羊氏,积十二年在吴”。
翠鸟诗
庭陬(zōu)有若榴,绿叶含丹荣。 翠鸟时来集,振翼修形容。
回顾生碧色,动摇扬缥青。
幸脱虞人机,得亲君子庭。
驯心托君素,雌雄保百龄。
第三节 《古诗十九首》
《两都赋》等。又曾编撰《白虎通义》,记录章 帝建初四年在白虎观经学辩论的结果。永元元年 (公元89年)从大将军窦宪击匈奴,为中护军。 后宪因擅权被杀,遭牵连,死于狱中。所著后人 辑有《班兰台集》。
➢《史记》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秦汉之际的战将和 谋士。《汉书》最出色的是法律之士和经师儒生, 他们的阅历虽然缺少传奇色彩,但许多人的遭遇 却是富有戏剧性的。
第六章 《汉书》及东汉
四、《论衡》和《潜夫论》
• 1、《论衡》(1)简介一书为东汉王充 (27-97年)所作,大约作成于汉章帝元 和三年(86年),现存文章有85篇。 • (2)写作背景 • 针对儒术和神秘主义的谶纬说进行批判 • (3)内容简介
2、《潜夫论》
• • 1.作者简介 王符,字节信,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县)人。其生卒年月不可详考。 大约生于东汉和帝、安帝之际,卒于桓帝、灵帝之际。少好学,有志操,与马融、窦 章、张 衡、崔瑗等人相友善。 2.写作背景 其活动在黄巾起义之前。当时东汉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和严重,朝政更加 腐败黑暗,统治阶级的贪婪和残暴,再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使社会更 加动荡不安、 民不聊生。王符性情耿介,不苟同于世俗,于是终身不仕,隐居著书三十余篇,以抨 击时政之得失,取名为《潜夫论》 3.作品简介 其所著《潜夫论》共三十六篇,多数是讨论治国安民之术的政论文章, 少数也涉及哲学问题。他对东汉后期政治社会提出广泛尖锐的批判,涉及政治、经济、 社会风 俗各个方面,指出其本末倒置、名实相违的黑暗情形,认为这些皆出于“衰世 之务”,并引经据典,用历史教训警告当时的统治者。把社会的黑暗动乱的根源归之 于 统治者的昏暗不明,把治理乱世的希望寄托在明君和贤臣身上。他希望明君能任贤 使能,忠信纳谏,天下就能太平。他建议采取考功、明选等办法,来改革吏治,反 映 了当时庶族地主强烈参政要求。他的政论文中有同情人民重视人民的思想,他强调 “国以民为基,贵以贱为本。” 这是对先秦时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在经济 政策上,他要求重本抑末,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爱惜民力,重视对边远地区的防御和 建设。他反对谶纬迷信,大 4.哲学思想 王符的自然观是二元论的,他的思想徘徊于唯物和唯心之间,但他更倾 向于唯物主义。
•
•
a.《史记》所写的秦汉之际的杰出人物草莽英雄,最引人注目的是战将和谋士。《汉 书》所写的西汉盛世人物更多的是法律之士和经师儒生。如《汉书· 公孙弘传》《汉 书· 硃买臣传》 b.《史记》的人物传记基本都是以写单个人为主,《汉书》记叙了许多世袭官僚家族 的历史,如《霍光金日磾(dī)传》、《张汤传》、《杜周传》、《韦贤传》、《 萧望 之传》、《冯奉世传》、《翟方进传》等,传主都不是单独一个人,而是记叙几代人 的事迹。
第五章 、班固《汉书》及东汉散文
第五章、班固《汉书》及东汉散文东汉散文在西汉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
史传散文中,班固的《汉书》和赵晔的《吴越春秋》都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政论散文相继出现了以王充《论衡》、王符《潜夫论》为代表的一批积极参与现实的作品。
另外,游记、碑文等新的散文样式也崭露头角,开始成为文体大家庭的一员。
从总的趋势看,东汉散文向着骈俪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不少语体散文作家也着意追求通俗易懂、浅显明快的文章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对浮华文风有所矫正。
第一节班固与《汉书》一、班固生平班固(32-92),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
幼年聪慧好学,“九岁能属文,诵诗书”,十六岁入洛阳太学,博览群经九流百家之言,“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因此,颇为当时儒者所钦佩。
二十三岁,父班彪死,还乡里三年。
明帝永平元年开始私撰《汉书》。
五年后,有人上书明帝,控告他私改国史,被捕入狱。
弟班超上书解释,明帝阅读了他著作的初稿,不但没有惩罚,反而对他的才能十分赞许,召为兰台令史。
过了一年,升为郎,典校秘书,并继续《汉书》的编着工作。
经过二十余年努力,至章帝建初七年基本完成,一部分“志”、“表”是在他死后由妹班昭和马续续成的。
章帝时,班固升为玄武司马,与诸儒讲论五经同异于白虎观,撰成《白虎通德论》。
和帝永元元年,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班固为中护军,随军出征。
窦宪得罪后,牵连到班固,入狱死,时年六十一。
二、《汉书》的成书与的体例司马迁开创了纪传体的历史学,同时也开创了传记文学。
由于《史记》的杰出成就以及它的历史记载截止到汉武帝时代,后来就有不少文人学者如刘向、刘歆、扬雄、史岑等皆缀集时事来续补它,但大都文辞鄙俗,不能和《史记》相比。
班固的父亲班彪有鉴于此,乃采集前史遗事,傍贯异闻,着“后传”数十篇。
“后传”仍是递续《史记》的,不能独立成书,但它成为班固着《汉书》的重要基础。
《汉书》独立成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同样对后代史学和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二编第五章汉书及东汉其他散文.最全优质PPT
第四节 东汉其他史传散文
一、《越绝书》的文学色彩
▪ 《越绝书》详细记载了伍子胥奔吴、吴越交兵、勾践灭吴等 事件的经过,内容涉及政事、权谋、兵法、术数等。《越绝 书》中的材料既采摭古籍,又参之传闻,文笔“纵横曼衍, 博奥伟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文学色彩很浓。
二、《吴越春秋》的小说化倾向
▪ 赵晔,生卒年不详,字长君,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后汉书·儒林列传》有传。
三、《汉书》的文学影响
▪ 《汉书》问世以后,一直为文人士大夫所重视。《三国志·吴 书·王楼贺韦华传》载华覈上疏,说“班固作《汉书》,文辞典 雅。后刘珍、刘毅等作《汉记》,远不及固”。西晋时,左思与 陆机等人讲《汉书》于朝廷,陆机写有《讲〈汉书〉诗》。隋唐 时期,士人研习《汉书》蔚然成风。刘知几在《史通·论赞》中 谈到《汉书》的风格,说“孟坚辞惟温雅,理多惬当,其尤美者, 有典诰之风,翩翩奕奕,良可咏也”。至宋代,甚至还出现了苏 舜钦以《汉书》下酒之事。
被捕,死于洛阳狱中。和帝命其妹班昭补撰“八表”,后又
命马续完成《天文志》
二、《汉书》的体例
博学多通,遍习五经,皆诂训大义,不为章句。 第四节
东汉其他史传散▪文《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越绝书》详细记载了伍子胥奔吴、吴越交兵、勾践灭吴等事件的经过,内容涉及政事、权谋、兵法、术数等。 班固与陈宗、尹敏等人共同撰成《世祖本纪》。
班在固《的 外弟戚弟传班》超中▪上,《书作汉者汉明披书帝露,了》陈宫述闱沿班黑袭固幕著下《书的的种史意种记图丑。剧》。 的体例,但也有所改造与创新。
《赵尹韩张两王传》《杨胡朱梅云传》 永元四年(92),窦宪因罪自杀,班固受牵连被捕,死于洛阳狱中。 一、《汉书》的写人艺术 西晋时,左思与陆机等人讲《汉书》于朝廷,陆机写有《讲〈汉书〉诗》。 一、《汉书》的写人艺术 不过,二书也有较为显著的差异。 3、举例说明王充《论衡》善于论辩的特点。 若乃砥节厉行,直道正辞,贞固足以干事,隐括足以矫时。 一、《汉书》的写人艺术 文中大量运用排偶,体现出东汉后期政论文的骈化趋势。 首先,王充十分强调论据的真实可靠,提出了“事有证验,以效实然”(《知实》)的思想方法。
第一章 汉代散文25页PPT
“世家”是世袭家族以及孔子、陈胜等历代祭 祀不绝的人物的传记;
“列传”为本纪、世家以外各种人物的传记, 还有一部分记载了中国边缘地带各民族的历史, 共70篇。其中人物传记有一人一传的,可叫做分 传,如《伍子婿列传》;有两个人或几个人一传 的,叫做合传,如《孙子吴起列传》;有好多人 按人物性质合在一起的,叫做类传,如《儒林列 传》列申公等六人,反映了当时的学术思想。对 少数民族的记载如《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 等。
3. 以一系列的故事构成全篇 4. 善于描写复杂事件和宏大场面 5. 重视对事件因果关系的探索展示
(二)人物形象塑造艺术
1. 主要人物形象及其特点 (1)人物形象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社会覆盖面广; (2)人物形象个性鲜明,个性之中又寓有普遍的共 性; (3)人物形象充满传奇色彩; (4)悲剧人物形象众多,充满浓郁的悲剧气氛.
三、西汉后期散文 (一)刘向的散文
1. 奏疏 《极谏用外戚封事》、《谏营昌陵疏
2. 书录 《战国策书录》 、《管子书录》 、《孙卿书 录》
3.《新序》、《说苑》等杂著 (二)扬雄、让太常博士书》
第二节 司马迁和《史记》
一、司马迁的生平和著作 (一)司马迁的生平
第一节 西汉散文
一、西汉初期散文 (一)贾谊的政论文 《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 (二)晁错的政论文 《论贵粟疏》 (三)枚乘、邹阳的散文 《谏吴王书》 《上书吴王》
二、西汉中期散文 (一)《淮南子》 (二)董仲舒的政论文 (三)司马相如的《喻巴蜀檄》、《难 蜀父老》 (四)桓宽的《盐铁论》 (五)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和杨恽的 《报孙会宗书》
汉代历史散文PPT
为了再现历史上的场景和人物活动,《史记》
很多传记,是用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故事构成 的。 如信陵君的传是由亲迎侯生、窃符救赵、从 博徒卖浆者流游等故事构成的; 廉颇和蔺相如的传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会、 负荆请罪等故事构成的; 孙武的传主体是吴宫教战的故事;孙膑的传 包含教田忌赌马、马陵道破杀庞涓等故 事……。 众多大大小小的故事,构成了《史记》文学 性的基础。
三、司马迁的其他著作
1.《报任安书》。
2.《悲士不遇赋》:‚悲夫士
生之不辰,愧顾影而独存;恒克 己而复礼,惧志性的之无 闻。……何穷达之易惑,信美恶 之难分。时悠悠而荡荡,将遂屈 而不伸。……”
第 二 节
《史记》的文学价值
《史记》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
一家之言‛为写作的目标,不仅意味着总结 历史、记载史实,而且也意味着通过大量历 史人物的活动,形象地反映和推究人类的生 存方式,人类在世界中的地位,人类生活中 的各种矛盾、困境。这些也正是文学的根本 目的。 《史记》还具有抒发情怀的目的。《报任安 书》中,提出了‚发愤著书‛之说。《史记》 在叙述历史人物事迹的同时,处处渗透了作 者自身的人生感受,内心的痛苦和郁闷。 《史记》使用了大量的文学手段,达到这些 目的,取得了很高的文学成就。
《史记》首创的以‚纪传‛为主的史学体裁,第一
次以人为本位来记载历史,表现出对人在历史中的 地位与作用的高度重视。 过去的历史著作都记载了人的历史活动,但这些记 载都是以时间或事件为本位的,人的主体地位未能 被充分地意识到和表现出来,而且,这些历史著作 中的人物总体说来,主要局限于社会上层。 《史记》所记述的人物,虽然仍以上层政治人物为 主,但其范围已扩大到整个社会,包括社会中下层 人物和非政治性人物。帝王、诸侯、农民领袖、卿 相、将帅、后妃、宦官、文学家、思想家、刺客、 游侠、商人、戏子、医师、男宠、卜者,各各显示 出人类生活的不同侧面,又共同组成色彩斑斓而波 澜壮阔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