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全胃肠外营养

合集下载

全胃肠外营养

全胃肠外营养

TPN配制流程
8. 脂溶性维生素加入脂肪乳中。 9、将处方中药物加入合适载体溶液。
TPN混合顺序
1、检查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包装是否 密封完整和有效期,合格后方可使用 。 2、关闭静脉营养输液袋的所有输液管夹 ,然后分别将输液管边接至葡萄糖溶 液和氨基酸溶液中,倒转这两种输液 容器,悬挂在水平层流台的挂杆上, 打开这两根输液管夹,待葡萄糖输液 和氨基酸溶液全部流入到静脉营养输 液袋后,关闭输液管夹。
应用TPN对治疗有益
1
大 手 术 、 创 伤 的 围 手 术 期 2 3
肠 外 瘘
炎 性 肠 道 疾 病
应用TPN对治疗有益
4
妊 娠 呕 吐 、 持 续 天 以 上 呕 吐 者
5 严 重 营 养 不 良 的 肿 瘤 病 人
6 重 要 脏 器 功 能 不 全 病 人
5-7
TPN禁忌症
1 管功能或严重代谢紊乱需要控制 需要急诊手术,不因TPN而耽误时间
TPN组成
TPN
其他药物 维生素 胰岛素
葡萄糖
脂肪乳剂
氨基酸
TPN配制流程
1.电解质(如氯化钾、氯化钠、硫酸镁 、葡萄糖酸钙等)加入氨基酸或葡萄 糖注射液中,避免钙、镁离子加到同 一瓶载体溶液中; 2.磷酸盐制剂单独加入氨基酸或葡萄糖 注射液中,但不能与2价或3价电解质 (如镁、钙、铁等离子)加入同一瓶 载体溶液中; 3.微量元素加入氨基酸注射液中;
1~1.5h
问题7
预防低血糖或高血糖的并 发症的措施? 1、正确配制 2、恒速输入(输液泵) 3、停止滴注前1~1.5h 即应逐渐减量
谢谢!
代谢并发症 5、必需脂肪酸缺乏 6、血清氨基酸谱不 平衡 7、胆汁淤积、不平 衡 8、肠屏障功能减退 原因 采用单能源,未补充脂肪乳剂 应用特殊氨基酸制剂

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全胃肠外营养液配制操作规程

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全胃肠外营养液配制操作规程

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全胃肠外营养液配制操作规程全胃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Nutrition,TPN)是将机体所需的营养素按一定的比例和速度以静脉滴注方式直接输入体内的注射剂。

它能供给病人足够的能量,合成人体或修复组织所必需的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电解质和微量元素,使病人在不能进食或高代谢的情况下,仍可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增进自身免疫能力,促进伤口愈合,帮助机体度过危险的病程。

同时,它是微生物的良好营养剂,其混合配制须按一定的规程,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的要求。

如在一般环境中配制全静脉营养液则极易遭到污染,输入人体后将引起感染,后果严重。

因此,TPN的配制要遵守以下操作规程。

(1)配制全营养液必须在合格的层流工作台上进行。

(2)从排药者处接收已排好的静脉输液药品,核对标签内容与篮子内的药品是否相符。

(3)检查一次性静脉营养输液袋包装是否密封完整和有效期,合格才能使用。

(4)首先将不含磷酸盐的电解质和微量元素加入复方氨基酸中,充分混匀,以避免局部浓度过高。

(5)将磷酸盐加入葡萄糖溶液中,并充分振荡混匀。

(6)关闭静脉营养输液袋的所有输液管夹,然后分别将输液管连接到葡萄糖溶液和氨基酸溶液中,倒转这两种输液容器,悬挂在水平层流工作台的挂杆上,打开两根输液管夹,待葡萄糖和氨基酸溶液全部流入静脉营养输液袋中后,关闭输液管夹。

(7)翻转静脉营养输液袋,使这两种溶液充分混匀。

(8)将水溶性的维生素溶解到脂溶性的维生素中,充分混匀后加入脂肪乳中混匀。

(9)连接第三根输液管到含有维生素的脂肪乳液中,打开输液营养管夹,待脂肪乳全部流入静脉营养输液袋中后,关闭输液管夹。

(10)轻轻摇动静脉营养袋,使内容物充分溶解后,将静脉营养输液袋口朝上竖起,打开其中一路输液管夹,待袋子中多余的空气排出后关闭输液管夹。

(11)用密封管夹关闭静脉营养输液袋口,拆开输液管,用备用的塑料帽关闭静脉营养输液袋袋口。

(12)挤压静脉营养输液袋,观察是否有液体渗出,如有则丢弃。

胃肠外营养

胃肠外营养

胃肠外营养胃肠外营养液的合理使用胃肠外营养(又称静脉营养):胃肠外营养的发展是现代医学的重要进步,是通过周围静脉或中心静脉输入能量及各种营养素的一种营养支持方法,它与一般临床上常用的静脉补液有根本的区别,静脉输液除了供给液体外,只能供给一小部分热能和部分电解质,而胃肠外营养可以按照病人的需要输入病人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包括热能、氨基酸、脂肪、各种维生素、电解质和微量元素。

胃肠外营养不受病人食欲和消化功能的影响,在病人不能进食,没有消化酶的参与下,仍能使患者得到其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

是抢救重危病人的有效措施之一。

主要适用于不能经口或鼻饲摄取食物者如肠梗阻、坏死性胰腺炎、消化道病等;因消化或吸收障碍无法通过胃肠系统获取营养时,如严重胃肠水肿、吸收不良综合征;超高代谢致营养不足,如严重烧伤、创伤;严重营养缺乏而需手术者以及需特殊营养配方者。

在具体实施中可分为部分肠外营养(PPN)和全胃肠外营养(TPN)二种,部分肠外营养主要是经肠营养摄入不足的一种补充,全胃肠外营养亦称全静脉营养,其提供的热能和营养素可满足生长和代谢的需要。

如处理得好需要时可长期使用达数年。

①部分肠外营养(PPN);又称低热量肠外营养,根据患者经肠营养不足的具体需要,经周围静脉补充水解蛋白、氨基酸、葡萄糖及电解质,需要时还可另再经一周围静脉补充脂肪乳剂及维生素,由于此种方法只能提供部分的营养素需要,一般常用于无严重低蛋白血症,基础营养状况尚可的病,人,常用的营养液有复方氨基酸、5~10%葡萄糖电解质和10~20%的脂肪乳剂或单输等渗氨基酸。

②全胃肠外营养(TPN):可分由中心静脉输入含一定浓度的氨基酸(4.75%),葡萄糖(25%)、电解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标准中心静脉营养的葡萄糖系统和经周围静脉输入氨基酸、葡萄糖、电解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混合液及以另一线输乳化脂肪的脂肪系统,此二系统各有利弊,可由临床医师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来选定。

全胃肠外营养使用技术比较复杂,要求严格,在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要对病人进行严密细致的全面临床观察和实验室监测,除每日记录出入液量,注意全身反应外,还应观察血常规、电解质、血糖、氧分压、血浆蛋白、尿糖、酮体及尿生化等情况,要根据病人体内代谢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营养液配方,防止发生并发症,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消毒,保护好输入导管,做好导管的护理、防止感染、防止导管拔出,导管进入静脉处的敷料每24小时应更换1次,更换时严格按无菌操作程序处理,注意观察换下的敷料有无异常情况,留置的导管只能专作输入营养液的入口,不能兼作采血样、监测静脉压、投药、输血等用途。

全胃肠外营养的配置与使用

全胃肠外营养的配置与使用
王晓波
举例说明TPN液计算方法
一般性禁食卧床患者(50kg,无特殊丢失,无特殊消耗、 无糖尿病肾病肝病的患者)TPN的一般配方
王晓波
步骤一:首先计算总热量
总热量:25-35Kcal/Kg/d 一般取最低:50×25=1250 Kcal
王晓波
步骤二:先计算氨基酸
有两种算法: ①按公斤体重:0.8-1.2g/kg/d 本患按第一种算法:0.8×50=40g ②按热氮比算:N:R=1:150,aa(g)=(Q/150)*6.25 第二种算法:1250/150=8.3,8.3×6.25=51.9g
众多的临床经验告诉我们:大部分的住院病人都处于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
王晓波
静脉输注途径和输注技术是肠外营养的必要保证
TPN输入途径
1.经周围静脉(PVC) 2.经中心静脉(CVC) 3.经周围置中心静脉(PICC)
王晓波
王晓波
王晓波
王晓波
配制肠外营养液的环境和设备要求
肠外营养液可在医院药剂科大量配制后供院内各临床科室, 甚至院外的病人使用。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多在病区中配制, 病人和(或)其家属经专门培训后在家中自行配制所需的 肠外营养液。
30~35
1.5~2.0
90~120:1
烧伤面积 > 40% 35~40
2.0~2.5
90~120:1
NPC:N 非蛋白热卡与氮量比值
《临床肠内及肠外营养操作指南》,中华外科学会临床营养支持学组,2007
王晓波
总热量
总热量 25-35Kcal/Kg/d
轻度的能量缺乏对于肥胖和危重病人是有益的 Overfeeding可能增加危重病人的病死率和并发
pediatric patients. 2007,JPEN

肠道外营养疗法指南

肠道外营养疗法指南

肠道外营养疗法指南肠道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从静脉内供给人所需要的营养要素,作为手术前后及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手段之一,肠道外营养分为完全肠外营养和部分补充肠外营养。

目的是使患者在无法正常进食的状况下仍可以维持营养状况、体重增加和创伤愈合,幼儿可以继续生长、发育。

静脉输注途径和输注技术是肠外营养的必要保证。

一、适应证(一)肠功能障碍:如短肠综合征、严重小肠疾病、放射性肠炎、严重腹泻及顽固性呕吐胃肠梗阻、肠外瘘等;(二)重症胰腺炎;(三)高代谢状态危重患者:如大手术围手术期、大面积烧伤、多发性创伤等;(四)严重营养不足肿瘤患者;(五)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患者:如肝、肾、肺、心功能不全或衰竭等;(六)大剂量化疗、放疗或接受骨髓移植患者。

二、禁忌证(一)胃肠功能正常,能获得足量营养者;(二)需急诊手术者,术前不宜强求肠外营养;(三)心血管功能或严重代谢紊乱需要控制者;(四)临终或不可逆昏迷患者。

三、并发症(一)导管相关并发症1.机械性并发症:均与放置中心静脉导管有关。

常见的有气胸、血胸、动脉损伤、神经损伤、胸导管损伤、空气或导管栓塞、静脉血栓形成等。

发生后需拔除导管,治疗并发症,从其他静脉另行置管。

2.感染性并发症:主要是导管性败血症,是PN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

可因穿刺时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导管护理不当、营养液细菌污染、导管放置时间过长或患者存有感染病灶引起。

发生后应立即拔除导管,作血培养和导管头培养,改用周围静脉营养。

若血培养阳性,则应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

预防的措施为严格执行无菌穿刺插管技术、穿刺导管经15cm的皮下隧道引出皮肤、在超净台内配制营养液、使用3L袋以组成全封闭式输液系统、保持导管出口处皮肤干燥、定时每天消毒穿刺导管周围皮肤、避免导管采血或输血、注意更换输液系统时的无菌操作等。

3.中心静脉导管拔除意外综合征:该并发症主要累及心、肺及中枢神经系统,出现难以解释的严重临床症状。

肠外营养精选全文

肠外营养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肠外营养【定义】全胃肠外营养( total parenteral nutrion,TPN,以下称肠外营养)系指通过非消化道(静脉)途径提供完整和充足的营养素,包括水、碳水化物、氨基酸、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以达到维持机体代谢的目的。

【适应症】(-)医院内肠外营养1、因疾病或治疗需要不能经消化道补充营养者胃肠道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碍、消化道梗阻、重症胰腺炎、短肠综合征、腹膜炎、放射性肠炎、严重腹泻不宜手术的小肠缺血性疾病、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胶原血管病等。

2、不宜经消化道补充营养时急性胰腺炎,消化道瘘,肠道炎性疾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出血性肠炎),肝、肾功能衰竭,难治性腹泻,咽部瘘,消化道出血等。

3、不易经消化道摄食时神经性厌食、妊娠呕吐或其他顽固性呕吐、肿瘤放疗或化疗出现消化道反应、骨髓移植、严重口腔溃疡或损伤。

4、经消化道摄食可能产生并发症时昏迷、脑血管意外、吞咽反射差、气管食管瘘、破伤风、辅助呼吸。

5、较大的手术前后:预计术后可能出现并发症或术后5~7d内不能恢复正常饮食者、腹腔残余脓肿和伤口裂开等。

6、中、重度应激者:创伤、灼伤、神经系统损伤、严重感染和高分解代谢状态。

7、肿瘤辅助治疗。

8、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

9、致婴幼儿营养不良的疾病:低体重儿或不能正常摄食的早产儿、重度营养不良、难治性腹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先天性胃肠道畸形、破伤风(其余参照成人适应证)。

(二)家庭肠外营养:病情稳定但需长期肠外营养支持者:包括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短肠综合征、肠道炎性疾病、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碍、不完全性肠梗阻、部分肿瘤患者。

【营养支持的基本需要量】(一)营养支持的基本需要量1、热量每日105~125kJ(25~30kcal)/kg.也可自Harris和Benedict 公式计算基础热能消耗(BEE)来估计基本需要量,所得千卡(kcal)×4.18=千焦耳(kJ).长期禁食状态下能量消耗将减少10%~15%.当存在发热、应激、活动等因素时,热量需要增加,称之为实际总热量消耗。

全胃肠外营养

全胃肠外营养

13
TPN的组成-----谷氨酰胺
在组织中含量丰富,它是小肠粘膜、淋巴细胞及胰 腺腺泡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为合成代谢提供底物, 促进细胞增殖。同时它还参与抗氧化剂谷胱甘肽的 合成。
水溶性差,目前应用二肽物质 (丙氨酰-谷氨酰胺)
14
肠内及肠外营养临床诊疗指南
常规肠外营养方案中不含谷氨酰胺,长期TPN将导致体内谷氨 酰胺耗竭,加重肠粘膜屏障损害,甚至导致肠道细菌易位和 免疫功能失调。胃肠功能衰竭时,口服谷氨酰胺制剂吸收较
脂肪乳氨基酸葡萄糖(卡文)
三升袋配方
普通外科术后
• • • • • • • • • • • • • • 10%葡萄糖 1000ml 50%葡萄糖 200ml 30%脂肪乳 250ml 8.5%乐凡命 750ml 丙氨酰谷氨酰胺 100ml 水乐维他 1支 安达美 10ml 维他利匹特 10ml 格利福斯(有机磷酸盐) 10ml 10%氯化钠 80ml 10%Kcl 40ml 10%葡萄糖酸钙 10ml 25%硫酸镁 10ml 胰岛素 24u
11
TPN的组成-----氨基酸
• • • • 是肠外营养的唯一氮源。 成人在的氨基酸基础需要量(0.8-1.0g/kg/d) TPN推荐0.6-1.5g/kg/d,最大剂量2g/kg/d 热量与氮之比为100~150:1 ,此时氨基酸利 用最佳。
12
外科病人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
病人条件 正常-中度营养不良 中度应激 高代谢应激 烧伤 能量Kcal/kg/d 20-25 25-30 30-35 35-40 NPC:N 150:1 120:1 90-120:1 90-120:1
配制三升袋时注意事项
• 混合顺序:电解质、胰岛素加入葡萄糖中;水溶性维生素 加入氨基酸中;脂溶性维生素加入脂肪乳中。将氨基酸、 葡萄糖、盐水加入三升袋后将脂肪乳加入三升袋内。在此 过程中应轻轻摇动三升袋,使袋内的药液充分混合均匀, 混合应不间断地一次完成。 • 营养液中不要加入其他药物; • 营养液应现配现用; • 钙剂应先加在葡萄糖液中,以免发生沉淀。加入氨基酸 再次检查袋内有无沉淀,如确认无沉淀,再加入脂肪乳液 体。 配好的营养液袋上写明床号,姓名,配置时间。 •

肠外营养治疗规范标准

肠外营养治疗规范标准

肠外营养治疗规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经静脉途径供应病人所需要的营养要素,包括能量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

目的是使病人在无法正常进食的状况下仍可以维持营养状况、使体重增加和创伤愈合,幼儿可维持生长、发育。

肠外营养分为完全肠外营养和部分补充肠外营养。

全部营养从肠外供给称全胃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tion,TPN)。

肠外营养的途径有周围静脉营养和中心静脉营养。

一、肠外营养治疗适应症:肠外营养是临床营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凡是需要营养治疗,但又不能或不宜接受肠内营养治疗的患者均为肠外营养治疗的适应症。

(一)基本适应症: 胃肠道功能障碍或衰竭患者1.肠功能衰竭:胃肠道梗阻(贲门癌、幽门梗阻、肠梗阻)、胃肠道吸收面积不足(短肠综合征、肠瘘等)、小肠疾病(Crohn’s病、肠结核、小肠缺血性病变等)、放射性肠炎、严重腹泻及顽固性呕吐等;2.重症胰腺炎3.高代谢状态危重病人:大面积烧伤、严重复合伤、感染等;4.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合并脏器功能衰竭、严重感染、某些恶性肿瘤或创伤者5.严重腹泻、顽固性呕吐>7天;6.大剂量化疗、放疗或接受骨髓移植病人;7.大手术、创伤的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营养状态良好者无显著作用,相反可能使感染并发症增加,但对于严重营养不良病人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严重营养不良者需在术前进行营养支持7-10天;预计大手术后5-7天胃肠功能不能恢复者,应于术后48h内开始肠外营养支持,直至病人能有50%的肠内营养或进食量;8.重要脏器功能不全:①肝功能不全:肝硬化病人因进食量不足易导致营养不良,肝硬化或肝肿瘤围手术期、肝性脑病、肝移植后1~2周,不能进食或接受肠内营养者不足50%者应给予完全或部分肠外营养。

②肾功能不全:急性分解代谢性疾病(感染、创伤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透析病人合并营养不良,因不能进食或接受肠内营养不足时需行肠外营养。

全胃肠外营养(TPN)

全胃肠外营养(TPN)

㈡需补给量: ● 10% Cal. Gluconate:10 ~ 20ml ● 25% Mag. Sulfate:5 ~ 10ml ●甘油磷酸钠:10ml ●5% Sod.Bicarbonate(mmol):(12mmol=1.0g) (22-HCO3-)×0.2W(kg)
生长激素
●高代谢贮氮功能低患者 ●增加蛋白质合成,增强免疫功能
能量需要的估算
基础能量消耗(BEE)
●法1:公式法 男:66.5+13.7×W+5.0×H-6.8×A 女:655.1+9.56×W+1.85×H-4.68×A ●法2:估算法 25 ~ 30kcal/kg/d 肥胖者另加20%
营养要素

葡萄糖 ●组织最大利用速度:5mg/kg/min ●不良影响 : ①肝内脂肪沉积 ②高血糖 ③RQ上升至1.0致呼吸功能不全
Thank You !
(一)营养状况评估
1 病史 2 体检 3 辅检
(四)TPN适应证
1 首选适应证 2 次选适应证
(五)途径与方法 (六)TPN配制
1 葡萄糖 2 脂肪乳 3 氨基酸
(二)能量需要的估算: (三)营养要素
1 2 3 4 5 6 葡萄糖 脂肪乳 氨基酸 微量元素与维生素 水、电解质 生长激素
脂肪乳 ●主要成分为甘油三酯和卵磷脂 ●LCT: 肝内脂肪沉积 MCT:不含必需脂肪酸 ●1:1 ●应激越重,脂肪乳剂比例越大 如7 : 3 、 6 : 4
氨基酸 ●1 ~ 1.5g/(kg.d),高分解时1.5 ~ 2.0(kg.d) ●必需 氨基酸 ●支链氨基酸:肝功能不全 ●谷氨酰胺:20 ~ 40g/d或0.3 ~ 0.5/(kg.d)
TPN配制

中国成人患者肠内肠外营养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

中国成人患者肠内肠外营养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

中国成人患者肠内肠外营养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中国成人患者肠内肠外营养临床应用指南(2023版)第一章概述本章主要介绍中国成人患者肠内肠外营养临床应用指南的背景、目的和使用范围。

第二章肠内营养2.1 营养评估成人患者肠内营养应用前,需进行全面且准确的营养评估,包括身体状况、营养状态、疾病类型等方面的评估,以确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

2.2 肠内营养适应症只有符合特定适应症的患者才可以接受肠内营养,如胃肠道功能减退、食管癌术后患者等。

需严格按照适应症范围进行肠内营养的应用。

2.3 营养支持原则在肠内营养应用中,应遵循个体化、综合营养支持原则。

根据患者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营养方案,包括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方面的补充。

第三章肠外营养3.1 营养评估肠外营养的应用同样需要进行全面准确的营养评估,以确定个体化的营养支持方案。

评估内容包括身体状况、营养状态、疾病类型等因素。

3.2 肠外营养适应症只有符合特定适应症的患者才可以接受肠外营养,如具有胃肠道功能衰竭、慢性肠梗阻等情况。

在确定适应症范围内,才能进行肠外营养的应用。

3.3 营养支持原则肠外营养应用中,同样需要遵循个体化、综合营养支持原则。

根据患者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营养方案,确保患者获得充足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第四章营养相关并发症管理4.1 营养不良在肠内肠外营养应用过程中,营养不良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应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适当调整营养方案、增加能量摄入等。

4.2 电解质紊乱肠内肠外营养应用可能会导致电解质紊乱,如钾、钙、磷等的异常。

应通过监测并及时调整,保持电解质平衡。

4.3 感染肠内肠外营养应用过程中,感染是患者面临的常见风险之一。

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监测并及时处理感染问题,确保患者的安全。

第五章营养监测与评估如何科学地监测和评估患者在肠内肠外营养应用后的效果,是这一应用指南关注的重点。

通过临床检测、影像学评估、营养评估等手段,及时掌握患者的状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全胃肠外营养(TPN)的临床应用

全胃肠外营养(TPN)的临床应用

王晓波
双能源系统
双能源 系统
在计算热卡时 ,我们所讲的 能量一般是指 非蛋白热卡, 即糖和脂肪所 提供的能量 .
虽然1g蛋白质产 热4kcal,但氨基 酸是不计算在总热 量内的。因为补充 氨基酸的目的是用 来合成蛋白质和其 它生理活性物质的 ,不是用来提供能 量
王晓波
葡萄糖作为单一能量来源的缺陷
TPN禁忌证
1
胃肠道功能正常,适应肠内营养 。
2
心血管功能或严重代谢紊乱需要控制者。
3
需急诊手术,不因应用TPN而耽误时间。
4
不可治愈、无存活希望、临终或不可逆昏迷病人
A.S.P.E.N, 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 in adult and 王晓波 pediatric patients. 2007,JPEN
王晓波
全胃肠外营养
1986年2月,上海周绮思女士因患急性肠扭转切除全部小肠,依靠全胃肠外营 养(TPN)长期健康生存.
王晓波
全胃肠外营养
1992年4月8日,蔡惟成为世界上完全依靠全胃肠外营养(TPN)孕育的第一人, 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王晓波
肠外营养的基本适应证
胃肠道功能障碍
需家庭肠外营养支持者
王晓波
谷氨酰胺(GLN):
•是人体重要的代谢介质,是体内多种成份(嘌呤、嘧啶…) 合成的前体,也是代谢快的组织细胞(肠粘膜细胞)及免疫细 胞的主要能源。 •小肠粘膜细胞主要能量来源是GLN,而非葡萄糖。 •谷氨酰胺能促进氮平衡,保持肠粘膜完整,防止细菌移位和 肠道毒素入血。大于一周适量补充谷氨酰胺。 •因GLN属于氨基酸的一种,故补充的GLN应计算入每日氨基 酸的供给量中。但通过本品提供的氨基酸量不应超过全部氨基 酸量的20%。

全胃肠外营养

全胃肠外营养

TPN 组成
氨基酸������
5.分平衡型和特殊型。 6.芳香氨基酸(aromaticamino-acids, AAA)
包括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主要在 肝脏代谢。
支链氨基酸(branched chain amino-acids, BCAA)包括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 属EAA,主要在肌肉代谢,可通过血脑屏 障,在肝性脑病时应
TPN 组成
氨基酸 1.是肠外营养的唯一氮源。 2.蛋白质含氮量:16% ,蛋白质系数:6.25;成人在基
础需要量的情况下,每日最低供应量为氮 0.1~0.2g/kg/d,即复方氨基酸0.7g/kg/d; 3.实际上,由于希望得到较好的正氮平衡,每日 至少应供应复方氨基酸1g/kg/d; 4.热量与氮之比为100~150:1 ,此时氨基酸利用 最佳。
全胃肠外营养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林海燕
全胃肠外营养 (Total ParenteralNutrition,TPN)
又称静脉高营养(Intravenous Hyperlimentation,IVH),即不经口也不 经胃管或胃肠造口,而是经静脉输注营养 液来供应病人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
������ ①短肠综合征:广泛小肠切除>70%~80%。 ������ ②小肠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肠缺血、多发肠瘘。 ������ ③放射性肠炎。 ������ ④严重腹泻、顽固性呕吐>7天。
3.重症胰腺炎:先输液抢救休克或MODS,待生命体征平稳后,
若肠麻痹未消除、无法完全耐受肠内营养,则属肠外营养适应证。
TPN 组成
TPN 的并发症
TPN 的并发症
TPN 的并发症

医院临床肠内及肠外营养操作指南(完整版)

医院临床肠内及肠外营养操作指南(完整版)

XX医院临床肠内及肠外营养操作指南第一节肠内营养【肠内营养适应证及其优点】1.口服摄入不足,但胃肠道有消化吸收功能的病人,可以应用肠内营养支持。

2.要努力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即使暂时不成功也要尽可能创造条件去反复尝试肠内营养,因为临床病人一旦耐受了肠内营养,将受益无穷。

3.营养物质经门静脉系统吸收输送至肝脏,有利于内脏(尤其是肝脏)的蛋白质合成及代谢调节。

4.长期持续应用全肠外营养会使小肠粘膜细胞和营养酶系的活性退化,而肠内营养可以改善和维持肠道粘膜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有防止肠道细菌易位的作用。

5.肠外营养导致内脏血流与心搏出量增加,使代谢营养物质消耗的能量增加。

6.在同样热卡与氮量的条件下,应用肠内营养的病人的体重增长、氮潴留均优于全肠外营养,而且人体组成的改善也较明显。

7.肠内营养较价廉,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较低,使用简单,易于临床管理。

【肠内营养配方的选择】1.可供临床选用的肠内营养配方很多,成分与营养价值差别很大,选择配方时主要考虑其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与脂肪的来源及比例,各配方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也可能不同。

肠内营养制剂发展迅速,配方常有改变,因此要注意所用产品的具体配方。

2.根据病人的营养状态及代谢状况确定营养需要量,高代谢病人应选择高热卡配方,需要限制水分摄入的病人应选择浓度较高的配方(如能量密度为/m1),免疫功能异常的病人应选择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配方。

3.肠内营养支持提供的非蛋白热量一般取决于病人的静息能量消耗及其活动情况,一般对于无严重感染或烧伤的病人,提供30~35Kcal/的非蛋白热量较为理想,其中15%~40%的非蛋白热量可由脂肪乳剂提供,热氮比一般为100—150:1。

4.目前常用肠内营养制剂中糖含量一般均较高,容易导致病人体内脂肪堆积而蛋白质合成不足,体细胞群改善不明显。

可以考虑督促病人加强功能锻炼,同时添加蛋白质组件以弥补蛋白质的不足,减少糖的摄入。

或考虑使用以缓释淀粉为碳水化合物的肠内营养制剂以减少单位时间内的糖摄入。

医学专题全胃肠外营养与3L袋配置

医学专题全胃肠外营养与3L袋配置

28
5
6
TPN特点
• 全营养混合液(Total Nutrients Administration) • 三升袋:把各种营养液在体外预先混合在三升塑
料袋内,再同时输入 • 各营养素同时进入体内,各司其职,最接近生理
条件 • 避免了单一营养液输入的一些副作用 • 高浓度葡萄糖被稀释使之可以周围静脉输注 • 避免了脂肪乳剂输入过快的副反应 • 必须中心静脉使用,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5. TPN中不得加入没有经过实验验证的其他药物。 6. TPN须现用现配,配置后的营养液应24小时内输完;暂不用的,应保存在4℃冰箱。室
温超过25℃,注意观察脂肪乳滴有无破坏,液体有无变质。
18
TPN的监测
全身情况
血脂、 血气
营养指标
TPN
电解质
血糖
肝肾功能
19
TPN的并发症
技术性并发症 代谢性并发症 感染性并发症
7
主要营养物质及热卡
脂肪: 1 克:9Kcal
蛋白质: 1克: 4Kcal
葡萄糖: 1克: 4Kcal
8
营养物质的配比
• 1.非蛋白质热量(NPC):由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提供的热量。 2.热卡:25~30Kcal/kg ·d。
• 3.液体总量:50~60ml/kg·d(三升袋+其他输液) • 4.输液速度:60-100ml/h • 5.能量来源: • (1)葡萄糖:非蛋白质热量的50%-60% • (2)脂肪:非蛋白质热量的40%-50%;1-1.5g/kg·d。 • (3)蛋白质:1.2-1.5g/kg·d(相当于氮0.2-0.25/kg·d;热氮比=100-150Kcal:1g) • 6.蛋白质(g)=氨基酸(g)×6.25 • 7.胰岛素(RI) • (1)中和量RI:①非DM患者:糖:RI=1:5-6 ②DM患者:糖:RI=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胃肠外营养全胃肠外营养(TPN)的临床应用〖查阅:365次〗〖发布时间:2008年6月27日〗〖返回〗〖关闭页面〗全胃肠外营养(TPN)的临床应用1967年StanleyDudrick与DouglasWilmore采用中心静脉输入高热能与氮源在临床获得成功,提出了全静脉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简称TPN)也称全胃肠外营养的理论。

TPN治疗技术对提高危重患者的治愈率及重大手术的成功率有积极作用。

它可以保护和支持器官、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维护细胞的正常代谢,参与机体生理功能和免疫功能的调控与修复,促进患者康复,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和康复时间。

近年来,TPN作为一种特殊而有效的营养支持方式越来越受到肯定。

为了强调所提供营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保证机体组织的利用和合成,1983年又提出了以全营养混合液(Total Nutrition Admixture,简称TPN)方式应用于肠外营养支持的概念。

TPN又称“全合一(All mOne,简称AIO)”,是将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脂肪乳、氨基酸、电解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水等7大营养要素在无菌条件下,按比例混合在一个输液袋中,以外周或中心静脉插管的方式直接输入机体的注射液。

采用TPN的方式消除了传统配液方式的某些弊端,具有以下优点:一次性无菌条件下配制,减少污染机会;以较佳的热氮比和多种营养物质组合后同步进入体内,可提高氮的利用,提高营养支持的效果;减少诸如高血糖、脂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简化护士操作,便于管理等。

随着TPN的应用越来越广,它在临床营养实践中的不少问题也暴露出来。

例如对机体代谢特点缺乏了解,特别是对处于病理状态时的特点缺乏了解,以至制定的配方有不妥之处;对各种成分制剂问配伍变化缺乏前瞻性的掌握,以致影响TPN溶液的稳定;不熟悉各种营养制剂的特点,未能恰当地选择使用等。

本文就TPN应用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进行简要综述。

1.TPN的成分和作用1.1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和生物合成所需的碳原子。

其中葡萄糖最符合人体生理要求,能被所有器官利用,因此是TPN热能的主要来源。

1 g葡萄糖提供4 kcal热量。

目前较常用有5%、10%、25%、50%等规格的注射液。

70%葡萄糖注射液专供肾功能衰竭患者使用。

但葡萄糖代谢必须依赖胰岛素,对糖尿病、手术或创伤所致的胰岛素不足的病人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其它的糖类物质如果糖,麦芽糖,醇类如山梨醇、木糖醇,乙醇等也可酌情选用。

最新研究表明,在应激状态下,如术后、严重感染及烧伤患者,葡萄糖、果糖加木糖醇按8:4:2的比例混合供给,能达到最好的代谢效应。

这是因为输液的葡萄糖浓度较低,使得血清葡萄糖水平也低,从而减轻了胰腺分泌胰岛素的负担,而果糖和木糖醇又增加了葡萄糖的利用与蛋白质合成。

目前,日本已有2种这样的混合制剂出现。

我国目前尚无该类制剂,但其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的优点已经受到瞩目。

1.2脂肪以乳剂形式用于临床,是TPN中重要的营养物质。

它含热量高,氧化lg脂肪可提供9 kcal的热量,同时还可为机体提供必须脂肪酸,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根据脂肪乳中甘油三酯碳链的长短,可分为长链脂肪乳(LCT,14~24个碳原子)、中链脂肪乳(MCT,6~12个碳原子)及短链脂肪乳(2~4个碳原子)。

LCT脂肪乳能提供人体的必需脂肪酸,但其氧化代谢速度较慢;与之相比,MCT具有代谢速率较快、基本不在组织内沉积、较少影响脂蛋白代谢和网状内皮系统功能等优点,因而特别适用于危重患者和肝功能不良者,用于新生儿的治疗也较安全。

不过,MCT不能提供必需脂肪酸,大量输注还会产生毒性,因此临床一般应用LCT与MCT各占50%的物理混合制剂,以达到扬长避短的效果。

短链脂肪酸尚处于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阶段。

目前,临床上TPN支持中应用最广泛的脂肪乳剂是英脱利匹特(无锡华瑞),它以精制大豆油为甘油三酯来源,卵磷脂为乳化剂,甘油为张力剂组成,属长链脂肪乳剂,其中约60%的脂肪酸是必需脂肪酸。

脂肪乳基本上是等渗液,可适用于外周静脉营养,具有热量高、不需胰岛素参与、无高渗性利尿等优点。

临床上有10%、20%、30%等规格,主要用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肾功能衰竭、创伤及其他重症患者的营养,也可用于早产儿的治疗。

此外,中,长链混合制剂在临床的应用也较广泛。

在肠外营养中应用葡萄糖和脂肪“双重能量系统”给患者提供平衡热量输入有多个优点:脂肪乳是等渗的,单位体积含热量高;双重能量系统比单一能量系统更为有效,更具省氮效应;能避免单独输注葡萄糖引起的高血糖和渗透压增高、肝脏脂肪浸润等并发症;CO2产出减少,可减轻肺组织负荷;水钠潴留显著减少;可防止必需脂肪酸的缺乏。

肠外营养治疗时作为提供能源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理想配比尚未完全确定,一般主张脂肪乳剂提供热量不要多于总热量的50%。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研究结果显示,在术后早期的TPN中,采用2:1的糖脂热量比例可获得最佳的氮平衡,且不影响肝功能。

1.3氨基酸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用以纠正机体蛋白质供应不足所引起的恶性循环,是TPN的氮源,而不是主要的供能物质。

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按生理功能可分为必需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三类。

目前TPN选用的氨基酸多为平衡型氨基酸溶液,它适用于普通成人的营养支持。

此种氨基酸液含有8种必需氨基酸和2种半必需氨基酸,同时还要多提供非必需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应占到总供氮量的40%以上,才能具有较高的生物值。

某些氨基酸含量不足时,蛋白质合成将受到影响,多余时又将作为能量消耗而造成浪费。

目前,国内主要有天津的8.5%氨复命14S、无锡华瑞的7%凡命、8.5%及11.4%乐凡命等。

另外,针对有些患者因疾病不能合成非必需氨基酸中的某一氨基酸,已研制出专科或专病用氨基酸制剂作为氮源。

主要包括肝病用氨基酸溶液(15·氨基酸800、安肝平等)、肾病用氨基酸溶液(肾必安等)、创伤用氨基酸溶液(15·氨基酸HBC)、小儿专用氨基酸溶液(如上海的小儿氨基酸注射液、天津的爱咪特)等。

还有一些处方中另外添加了谷氨酰胺(商品名:力太),谷氨酰胺具有促进氮平衡,保持肠粘膜完整,防止细菌移位和肠毒素进入血液的作用,对危重病人、长期肠外营养者有较好疗效。

但因价格昂贵,使临床使用受到限制。

1.4电解质电解质的功能为维持血液的酸碱平衡和机体细胞正常的生理功能,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用于TPN的电解质包括Na+、K+、Mg2+、Ca2+、PO43-、Cl-,常用的制剂有10%氯化钠、10%氯化钾,10%葡萄糖酸钙、25%硫酸镁等。

钠、钙、镁等电解质可按每日需要量供给。

由于高渗糖的代谢与蛋白质合成都需要钾的参与,故钾的需要量可大些。

磷的补充不容忽视,否则易出现低磷性昏迷或失口觉异常等。

磷的填加分无机磷和有机磷两类,无机磷在配制中与Mg2+、Ca2+易形成沉淀,所以一般不用,而使用有机磷制剂如格利福斯,可避免沉淀。

每天10ml(10ml/支)能满足成人对磷的代谢需求,但严重肾功能不全、休克和脱水患者禁用。

当然电解质日补充量并非是固定不变的,主要是根据机体每日丢失的量再结合生化检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加以调整,以满足机体所需。

电解质补充原则应突出“平衡”的特点。

1.5维生素维生素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

三大营养成分的正常代谢以及某些生化生理功能的进行都需要有各种维生素的参与。

处于应激状态(手术、烧伤、败血症等)的危重病人,维生素的需要量则显著增加。

人体所需的维生素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水溶性维生素制剂是水乐维他,内含9种维生素(维生素B1、B2、B3、B12、维生素C、生物素、烟酰胺、泛酸及叶酸),脂溶性维生素为维他利匹特,内含4种维生素(维生素A、D2、E、K1),在应用时须注意:(1)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具有蓄积性。

(2)该制剂大多数为商品化的复合制剂,均按每日推荐量配比。

(3)在感染、手术等应激状态下,对维生素C、维生素B6需要量增加。

l.6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是指占人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或日需求量在100mg以下的元素,其具有重要和特殊的生理功能。

微量元素是某些酶、维生素和激素的活性因子,主要参与氧的贮存和电子传递,遗传和自由基的调节。

长期应用TPN会发生微量元素缺乏,应及时补充。

临床上最常用的微量元素制剂是安达美,内含铁、锌、锰、铬、铜,硒、钼、氟、碘等10种元素。

类别通用名商品名规格其他葡萄糖 5%GS、10%GS、5%GNS 100 ml~500 ml 1G=4Kcal50%GS 20 ml、250 ml25%GS 20 ml氨基酸复方氨基酸(18AA-Ⅱ)乐凡命 8.5%×250 ml 总氨基酸85 g /L脂肪乳脂肪乳英脱利匹特 20%×250 ml 20%250ML=500Kcal 30%×250 ml 30%250ML=500Kcal卡路 20%×250 ml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维他利匹特 10 ml水溶性维生素水乐维他冻干制剂维生素C 2.5 g维生素B6 50 mg其他微量元素注射液安达美 10 mlKCL 1 g葡萄糖酸钙 1 g10%氯化钠 1 g脂肪乳氨基酸(17)卡文 1920 ml 11%葡萄糖1180ml;氨基酸 (凡命 18 Novum)400ml;脂肪乳 (英脱利匹特 20%)340ml;总能量 ( kcal )1400克灵麦氨基酸葡萄糖注射液 2000 ml 葡萄糖(11%)注射液力太 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注射液 100 ml 每100 ml相当于L-丙氨酸8.20g;L-谷氨酰胺13.46g2.TPN的适应症TPN适应症很广,凡在疾病过程中发生营养障碍、口服营养不充分需要营养支持者均可为适应症。

临床可将TPN的适应症归纳为以下四类:2.1 无法从胃肠道正常摄食,TPN作为基本疗法,且疗效满意的患者(1) 胃肠道瘘尤其是上消化道高流量瘘(上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上段和胆道,瘘流量大于2000ml/24hr),由于大量消化液丢失,常造成严重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低营养状态,继发感染,为三大死亡原因,处理十分困难。

TPN的治疗作用为:维持营养、纠正负氮平衡和低营养状态,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减少消化液的分泌和抑制肠蠕动,使消化道及其腺体处于休息状态;促进瘘口闭合,降低死亡率。

(2) 短肠综合征小肠广泛切除后,由于消化吸收面积不足,营养不能维持,病者很难长期生存,TPN可延长全小肠切除病人的存活期。

2.2 消化道需要安静、休息的患者(1) 急性胰腺炎和胰瘘TPN是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基本治疗措施之一,其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使病人在高代谢状态下维持较好的营养状况;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使消化道及其腺体处于几乎完全休息的状态,胰腺外分泌几乎停止,分泌液中酶含量也降低,使胰酶导致的自身消化过程得以平静下来;重症胰腺炎并发肠麻痹以及胰腺周围炎性粘连导致十二指肠圈和高位空肠梗阻时维持病人营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