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孔大典》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中国民俗》阅读测试题

《中国民俗》阅读测试题

《中国民俗》测试题1、《祭孔大典》是山东省(曲阜)专门祭祀(孔子)的大型庙堂乐舞活动。

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

2、《青海湖祭海》最初是(蒙古族)的传统,大家将承载着自己心愿的(宝瓶)投入青海湖。

3、《海上女神妈祖》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是妈祖娘娘的诞辰,妈祖原名叫(默娘),被誉为(海上女神)4、《麻姑献寿》中麻姑献给王母娘娘的是(美酒)5、赵公被封为(财神),人们塑造他的神像,都是骑着(老虎)赵公最喜欢吃(鸡)。

6、(妙善)被玉帝封为(观世音菩萨),永莲被收为(侍香龙女),沈英被收为(善财童子)7、十八罗汉一开始的时候是(十八个强盗)8、达摩认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是(佛法之宝),他成了中国佛教禅宗的始祖,(少林寺)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的祖庭。

一苇渡江和(达摩)有关。

9、现代庙会主要在(春节)期间举行。

10、北京地区最具京味特色的庙会是(厂甸庙会)11、蒙古族的传统节日盛会是(那达慕)12、门神指的是(秦琼)(尉迟恭)13、八个铜钱是(八仙)变的,守祟称为(守岁),压祟钱称为(压岁钱)14、因为汤圆是(元宵)姑娘教会的,人们就把汤圆叫做(元宵),(正月十五)被称为元宵节或灯节。

1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句诗和(清明节)有关。

16、把(晋文公祭山)称为清明节,清明节的前一天称为(寒食节),清明节的风俗有(扫墓)(游春)17、婚俗习惯被列入中国传统六礼之中。

18、五月五,是(端午节),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这一天,人们都会吃(粽子)(赛龙舟)。

19、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和(重阳节)有关,这一天人们(登高赏菊)20、谢洋节祭祀内容和方法与开洋节差不多,只是少了请神的环节。

21、(月也)是侗乡的一种社交习俗,是(集体游乡做客)的意思。

22、布洛陀是(壮族)故事,人们拥有了火种。

23、《宝锅》讲的是(回族)的故事。

24、(广东潮州工夫茶)是中国茶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课时作业(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课时作业(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课时作业(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不亦说.乎(shuō)不愠(yùn)三省.吾身(xǐng)B.传.不习乎(chuán)逾矩.(jù)学而不思则罔.(máng)C.好.之者(hào)论.语(lún)思而不学则殆.(dài)D.为.人谋(wéi)曾.子(zēng)乐.之者(lè)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博学而.笃志B.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C.择其.善者而从之/人不堪其.忧D.学而时习之./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下列对《论语》十二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仁在其中矣”中的“仁”意为“仁德”,它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B.“不亦君子乎”中的“君子”与“小人”相对,指有才德的人。

C.“为人谋而不忠乎”中的“忠”指竭尽心力,它是儒家倡导的为人之道。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反映了孔子淡泊名利、鄙视富贵的思想。

4.《论语》中许多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请你依次写出源自下列各章中的成语。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3)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卫灵公》)(1)(2)(3)5.为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班级开展“走近孔子”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假如你到曲阜孔庙参观,请根据所学,补充完整孔子的简历表。

(2)祭孔大典是中华民族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举行的隆重祭奠。

孔子诞生地曲阜准备举行祭孔大典,请你为这次大典选取一句最能体现孔子思想的经典名句作为迎宾语。

祭孔大典科文阅读答案

祭孔大典科文阅读答案

祭孔大典科文阅读答案xx级高三上学期学分认定模块考试(语文)命题教师:刘永胜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别、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麻痹(bì) 症结(zhèng) 酵母菌(jiào)一曝十寒(pù)....蒙头转向(mēng).B.生肖(xiào)鞭笞(chī) 处方药(chǔ)量入为出(liàng)....不着边际(zhu?).C. 贮藏(zhù) 重创(chuāng)捋虎须(luō)一哄而散(hōng)...封妻荫子(yìn).D.熨帖(yù)诤友(zhèng)文绉绉(zōu)方枘(ruì)圆凿....虚与委蛇(yí)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枉费心机功亏一篑合盘托出鬼斧神工对簿公堂B. __ 出奇不意汗流夹背开门揖盗鸠占雀巢C.平心而论坐收渔利共商国是关怀备至黄粱一梦D.进退维谷屈意逢迎迫不及待怨天尤人真知卓见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网络歌曲词作者刻意追求“陌生化”、“小清新”等效果,导致不少歌词出现直白、浅俗、口水化等问题,______业界诟病。

②为破除城镇化“千城一面”“千村一面”怪圈,留住齐鲁特色乡愁,_____地方历史文化,我省从xx年起开始全面实施“乡村记忆工程”。

③在《咬文嚼字》发布的“xx流行语排行榜”中,“中国梦”以其清新的理念和亲民的风格广为民众认同,__________十大流行语排名榜第一位。

江苏省南京市2025 届高三年级9月学情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25 届高三年级9月学情调研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2025 届高三年级9月学情调研语文试题2024.09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形式闭卷;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两千多年来,孔丘一直被世人尊称为孔子,这已是妇孺皆知的常识。

但是,孔丘为什么会被尊称为孔子呢?学者大概有两种见解。

第一种以大名鼎鼎的《论语正义》为代表,认为“子”本指男子,而孔丘是男性,所以就被尊称为孔子。

“子”的本意指婴儿,婴儿有男有女,“子”未必一定就指男子,所以“男子称子说”不可能成立。

第二种是近现代大多数学者的意见。

孔丘因道德崇高,学问伟大,所以其弟子后学都尊称他为孔子,久而久之,成为了后人的思维习惯和语言习惯。

这种意见恐怕也难成立:其一,春秋时代道德崇高,学问伟大者,远不止孔丘一人,例如孔子入室弟子颜回,虽然道德学问都非常了不起,却不能尊称为“颜子”。

根据传世文献,战国时代才尊称颜回为“颜子”,而这是违反春秋礼制的,说明战国时代周礼已荡然无存。

其二,春秋时代华夏大国的一些普通的公卿,例如鲁国的公卿“三桓”,也被尊称为“某子”,但他们并没有什么崇高的道德、伟大的学问。

所以,孔丘被尊称为孔子,“男子说”和“道德学问说”,都难自圆其说。

“子”在西周时代是对部分诸侯的贬称。

据春秋传世文献,大体上,华夏大国诸侯称“公”也称“侯”;诸侯称霸者则称“伯”;华夏小国诸侯和蛮夷戎狄诸侯,则笼统称“子”或称“男”,其中“男”爵的地位似乎更低。

蛮夷戎狄诸侯,则无论大小一律称“子”。

春秋初期出现了新情况,以文明之国、强大之国自居的华夏大国,将自己的公卿视作华夏小国之君和蛮夷戎狄之君,有提高华夏大国诸侯政治地位的意思。

“传统民俗”主题阅读与写作训练及答案

“传统民俗”主题阅读与写作训练及答案

主题九:传统民俗【主题导入】“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世界上有许许多多个国家,每个国家的风俗习惯都是不同的。

同样,我们国家不同的民族也有不同的民俗风情。

同一民族,不同的地区也有不同的特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汇成一幅幅绚丽多姿的风情画,无不体现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无不展示着各个地方的独特魅力。

【阅读和写作目标】1.了解不同的民俗风情,进一步增强民俗文化意识。

2.整理当地风俗文化,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祖国民俗风情。

【精彩阅读一】胶东地区过小年的风俗和传说周军选材角度:风俗习惯小年写法指津:引用俗语故事性强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

小年这天送灶神爷上天,又称“送灶”、“辞灶”。

晚上,胶东地区的家家户户在灶神前供上糖瓜、果品和一碗面汤,烧香磕头,希望灶王爷吃了麦芽糖,上天说好话、言好事。

有的人还诵念:“灶王爷,你听见,二十三,灶糖粘;吃灶糖,请上天,言好事,行方便”,免得他到玉帝面前揭露自家隐私。

看来,这报喜不报忧,自古以来就有之。

不少人还在灶神爷的供品旁边摆放一盘黄豆、一束草,饲喂“灶王的马”,以便灶王爷骑马风雨兼程奔往天庭,“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这天,外出者均赶路回家,忌“辞”在外面。

新过门的媳妇也在小年这天回到婆家,吃团聚饺子,放鞭炮庆贺。

小年之后,春节就拉开了序幕,俗话:辞了灶,年来到。

在胶东地区,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包水饺,打扫卫生迎接春节的到来。

关于灶王爷的来历,民间传说中有很多版本。

胶东民间流传最广的是那位姓张的负心汉的故事。

传说,早年有位浪荡公子,名叫张云芳,他先后娶了两位夫人,一个叫郭丁香,一个叫李海棠。

郭丁香浓发过膝,勤劳贤惠;李海棠则是游手好闲,常在丈夫跟前说郭丁香的坏话。

有一天,郭丁香做面条,不慎将一根长发掉于面条中。

吃面条时,恰巧又让张云芳吃出来。

在李海棠的唆使下,张云芳借此把郭丁香休出了门。

郭丁香无奈,嫁给了一个砍柴的。

她勤俭持家,日子过得还挺顺畅。

郭丁香走后,李海棠更加肆无忌惮,吃喝赌抽,加上张云芳的挥霍无度,家境很快没落。

祭孔大典阅读答案(共9篇)

祭孔大典阅读答案(共9篇)

祭孔大典阅读答案(共9篇)祭孔大典阅读答案(一): 祭孔大典作文今天是玩书院的祭孔大典。

我和杨瀚淑、胡忻恬早早约好了,早上7:40在胜利小学门口碰面。

一早,我兴冲冲吃完早饭,坐上爸爸的“专业坐骑”一溜烟就来到相约的地点,坐上杨瀚淑妈妈的车前往万松书院。

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从车窗外闻着沁人心脾的桂花香,不一会儿功夫就来到了我们今天的目的地。

来到万松书院,小荷老师帮助我们分组。

哇,今天可真热闹啊!不仅我们班第四假日小队来了,还有一个小队也来了,原定50人的祭孔大典,增加到了60人,到处人生鼎沸。

很可惜,我们三个人没有被分到一组。

我和胡忻恬是月亮组,杨瀚淑是小鱼儿组。

接着,我们来到一间房子里穿汉服。

我们刚穿好,你望望我,我望望你就哈哈大笑起来。

第一个原因是我们穿起汉服来特别奇怪,个子矮一点的同学穿起来都拖地了;第二个原因是男生既然和女生穿的一模一样,连颜色都一样。

他们穿着玫红色的衣服比女生更加奇怪,咋一看个个都变成了女孩了。

穿着漂亮的衣服,仿佛我们一下子成了古时候的学生。

我们排着队,来到大成殿门口,参加祭孔典礼。

老师先让孔子后代的代表进大成殿里祭拜,之后轮到我们小朋友每人拿三根香进去祭拜。

今天艳阳高照,这么热的天,我们穿着两层衣服,暴晒在太阳底下,真是没意思,我们都快要中暑了!不过,有意思的马上就来了。

祭拜完毕后,我们观看舞蹈表演。

这种舞蹈真奇怪,有很多动作我都不明白,好像是古代一种祭祀的方式。

真是太好了,不用晒太阳了!我们来到茶楼听老师讲关于国学方面的知识,其中还讲到了论语。

论语是孔子和学生一起写成的,非常有名,我读过一点儿,小小一本书,就包含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听着玩着不知不觉一个上午过去了。

这次祭孔大典真有意思,告诉我们不少道理,明年我还会来的!祭孔大典阅读答案(二): 下面是“祭孔大典”祭文中的部分语句,请连线将上下句分别对应起来急好的给悬赏分20(1)天地人和 A地和物丰(2)天和雨顺 B国和人定(3)家和事兴 C万物繁盛(4)与时俱进 D和谐化生(1)天地人和 C万物繁盛(2)天和雨顺 A地和物丰(3)家和事兴 B国和人定(4)与时俱进 D和谐化生祭孔大典阅读答案(三): 9月28日,在“同根一脉,两岸祭孔”的主题下,海峡两岸同时举行了隆重的祭孔大典,这是两岸历史上第一次携手共祭中华民族的文化先哲.这说明①海峡两岸对中华文化有着广泛的认同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促进③传统文化富有时代精神④海峡两岸有着共同的文化根基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选B .第二句,海峡两岸同时举行祭孔大典,并不明显这是一场政治活动.第三句,传统文化富有时代精神.也不符合题意.祭孔大典阅读答案(四): 依据下面的内容,经两岸祭孔大典拟写一个主题,不超过14字。

《9月28日,第一次全球祭孔大典在曲阜举行》阅读练习及答案

《9月28日,第一次全球祭孔大典在曲阜举行》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9月28日,第一次全球祭孔大典在曲阜举行。

今年的祭孔大典是在总结20多年祭孔行为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重大改版和提升。

孔子儒学经过20世纪近100年的批判之后,为什么又吃香起来了?为什么西方明智之士提出要吸取孔子的智慧来维护人类生存?现在世界不太平,主要是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

世界和平就需要治疗这种现代世界病。

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可以作为治疗的一剂良药。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与同,差别在哪儿?“和”是不同质的东西合理配合,是多样的统一;“同”是相同质的东西简单重复与重合,是单调的同一。

“和而不同”思想有三条原则:一是自己要有独立思考,不能随波逐流,更不应与坏人同流合污;二是允许别人有自主权,不能强迫别人服从自己,不能推行“顺我者生,逆我者亡”的霸道主义;三是要善于与别人友好合作,善于协调关系,特别是要保护弱者,帮助弱者,使不能劳动又失去依靠的鳏、寡、孤、独以及残疾者都能享受人间的幸福。

这一原则,是组成和睦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和平世界所必需的。

在人群中,既不当奴才,也不做霸主,也不是各自孤立的个人,而是组织成和谐的整体。

这个整体使每个人能够享受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这一原则适合于民族之间、宗教之间、国家之间的关系。

50年前,中国政府与印度、缅甸首倡处理国际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世界和平做出重大贡献。

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方针成功解决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问题,也体现了中国“和而不同”的传统精神,为世界提供了解决类似问题的典型范例。

这也是对世界和平的贡献。

人类与万物“和而不同”,给当今世界提供了一种保护环境的合理思路和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观念。

儒家主张仁爱:“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跟所有爱好和平的人友好相处。

不称霸就是儒学的优秀传统。

今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

明代前期,中国的航海业与造船业都是世界领先的。

郑和率船200多艘,27800多人,7次下西洋,没有开辟一块殖民地。

祭孔大典科文阅读答案

祭孔大典科文阅读答案

祭孔大典科文阅读答案科文阅读答案(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祭孔大典祭孔,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主要在孔(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两千多年来,成为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

祭孔大典是山东省曲阜专门祭祀孔子的大型庙堂乐舞活动,亦称“丁祭乐舞”或“大成乐舞”,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于每年阴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时举行。

祭孔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478年,孔子卒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祭祀孔子,孔子故居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孔庙。

汉高祖刘邦过鲁,以“太牢”祭祀孔子,开历代帝王祭孔之先河。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各地纷纷建孔庙,直至县县有孔庙的盛况,孔庙逐渐演变成封建朝廷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

元、明、清三个朝代皇帝为孔子举行国家祭奠的主要场所在北京孔庙。

随着历代帝王的褒赠加封,祭典仪式日臻隆重恢弘,礼器、乐器、乐章、舞谱等也多由皇帝钦定颁行。

历代帝王或亲临主祭,或遣官代祭,或便道拜谒,总计达196次。

祭孔大典在古代被称作“国之大典”。

自唐玄宗于公元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后,祭祀孔子的活动开始升格。

宋代后祭祀制度扶摇直上,明代已达到帝王规格。

至清代,祭祀孔子更是隆重盛大,达到了顶峰。

清朝仅乾隆皇帝一人就先后8次亲临曲阜拜祭孔子。

民国政府明令全国祭孔,其程序和礼仪做了较大变动,献爵改为献花圈,古典祭服改为长袍马褂,跪拜改为鞠躬礼。

1986年,沉寂了半个世纪的祭孔大典经曲阜市文化部门挖掘整理,在当年的“孔子故里游”开幕式上得以重现。

“祭孔大典”的神奇魅力,充分表现在乐、歌、舞、礼四种艺术形式上。

乐、歌、舞都是紧紧围绕“礼”而进行的,所有礼仪要求“必丰、必洁、必诚、必敬”。

祭孔大典用艺术的形式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体现了艺术形式与政治内容的高度统一,形象地阐释了孔子学说中的“礼”的涵义,表达了“仁者爱人”、“以礼立人”的思想,具有较强的思想亲和力、精神凝聚力和艺术感染力。

绵阳市游仙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绵阳市游仙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绵阳市游仙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7九上·柘城月考)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 . 拮据/诘责脊梁/即景生情恪尽职守/刻骨铭心B . 喑哑/殷红模式/摩肩接踵矫揉造作/骄横恣肆C . 创伤/创业褒贬/越俎代庖谆谆教诲/毁誉参半D . 请帖/碑帖桑梓/莘莘学子舐犊情深/恃才放旷2. (2分)(2019·南充模拟)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B . “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对我们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日的要求,答题要完整。

”C . 当一个十七,八岁的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

D . 到底如何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困难,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这些早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3. (2分) (2017八下·分宜期末) 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走进江西婺源,探寻古村落的奥秘。

在那,一眼望去房屋鳞次栉比的排列着,给婺源增添了一份古韵和诗情画意。

B . 六月艳阳天,中考即在前。

十年寒窗苦读,希望分宜六中初三学子能摆平心态,从容应考。

祝高考大捷,金榜题名。

C . 7级强震让九寨沟景区晃眼成为重灾区,那里到处都是倒塌的房屋,少数站立的楼房也都有明显的裂痕,所见一片狼藉,让初到当地的专家叹为观止。

D . 让古老的传统文化活色生香,这是一副沉甸甸的担子,也是一份崇高的责任和使命。

4. (2分) (2016八上·滨州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能否彻底治理环境污染,留住碧水蓝天,关键在于有关部门严格执法。

B . 在优秀文学作品的影响下,你会发现自己少了一份庸俗,多了一份雅致。

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主观题(一)

中考历史中国古代史主观题(一)

——摘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哪次改革?(2分)这次改革有何重大影响?(1分)材料二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完善制度的措施。

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唐太宗把哪位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1分)材料三蒙古族是我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13世纪初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

后来,他的孙子忽必烈继承了汗位,1271年改国号,次年定都大都,1279年统一了全国。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

(3)材料三中“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是指哪个朝代?(1分)清政府颁赐的金奔巴(4)材料四所示的金瓶掣签制度反映了清政府对哪一地区的管辖?(1分)除此之外,清政府还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理?(写出一点即可)(1分)(5)综合所学,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2分)1.(1)北魏孝文帝改革(或孝文帝改革)(2分);促进了民族交融(或加快了北方民族的交融进程)(1分);(2)文成公主(1分);(3)元朝(1分);(4)西藏(1分);册封达赖或册封班禅、设置驻藏大臣等(答出一点即可,1分);(5)中国古代汉族与边疆民族有冲突,但和平相处是主流,民族交融是主流。

(言之有理即可,2分)2.寻迹文化源,共享文明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材料一作为一个坚定的孔子的信徒……荀子又是诸子中的一个综合者,他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但同时对于庄子的天论,有很多的吸收,因此发展出“天人之分"的学说。

——严文明《中华文明史》(第一卷)(1)写出材料中荀子和庄子所属学派,并根据材料概括战国时期思想发展呈现的特点。

(4分)材料二汉代人将孔子予以理想化,以此成为后代儒教历史的起点。

内蒙古金太阳联考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内蒙古金太阳联考2025届高三上学期8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同王莲一样,芡实的叶片也有着很好的承重能力,其原因就藏在它那叶背之下。从叶片的背面,我们 可以清晰地看到它整齐的脉络结构——粗大的一级叶脉呈辐射状排列在叶片中心,而其间又有密集的次级 叶脉做分割。这些叶脉纵横交叉,如同一张蛛网般覆盖在叶片之上,将整张叶片精细地分割成无数个大小 相仿的单元。合理有序的叶脉系统代表了优秀的力学性能,给芡实叶片带来了良好的支持力和稳定性,使 叶片得以平衡地漂浮在水面上。除此之外,芡实的叶脉之中还藏有许多气室,而这些气室则像是给叶片配 上了量身内置的“救生圈”,为其带来了澎湃的浮力。因此,虽不像王莲那样足以承受一个小孩的体重, 但作为难得的水面漂浮平台,芡实的叶片给许多水鸟提供了优秀的栖息环境,在生态系统中起到了非常重 要的作用。
“鸡头米老了,新核桃下来了,夏天就快过去了。”这是汪曾祺对夏末的印象。每年的 8—10 月是芡 实的采收期,此时便是采芡人一年中最为繁忙的季节。由于采摘下来的芡实十分容易变质,为了保证芡实
的鲜嫩,整个收获过程便像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接力赛,采芡人往往要赶在日出之前就下到水塘采摘,然
后运输至加工厂内,争分夺秒地在一天内完成剥壳、清洗、分级挑选等层层工序,最后经包装运输,方才
终是无法满足难民们饱腹的需要。
4.为什么说芡实在传统文化之中有着十分独特的意义?(4 分)
5.材料充分体现了科普文的特点,请结合文本从科学性、趣味性、知识性三方面简要分析。(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解放后第一次发作 刘澍德
新中国成立以后,老牛筋的绰号还保留着,老牛筋的脾气却不轻易发作了。减租退押时节,他很积极; 土地改革时节,他更积极——斗地主时斗得狠,挖底财时办法多。当时工作同志老于,准备培养他入党。 他直截了当地说:“老于同志,你看我这份性子能够做党员吗?老天爷老大,我就是老二。别人做错事可 以认错,我啊,硬是不行,干不来,心里明知干错了,急得想哭,可是嘴巴子抵死也不认。我这份人入了 党,一定给党添麻烦。老于同志,等我改改再说吧。”因为翻了身,心情愉快,窝心事再不临到头上,十 年以来,①他仅仅发过两次老牛筋脾气。

基础过关强化练B(原卷版)2021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三阶精品期中备考卷(部编版)

基础过关强化练B(原卷版)2021学年上学期七年级语文三阶精品期中备考卷(部编版)

三阶精品期中专题之(分值:100分,时间:90分钟)(共4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A.花苞.(bāo)娇媚.(mèi)诱惑.(huò)彩棱.镜(lèng)B.睫.毛(jié)掩饰.(shì)高邈.(miǎo)绿茵.茵(yīn)C.莅.临(lì)吝.啬(lìn)干涩.(sè)淅.淅沥沥(xī)D.粗犷.(guǎng)静谧.(mì)晒.干(shài)咄.咄逼人(duō)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掩饰披蓑戴笠淅淅沥沥翻来复去B.沐浴喜出望外小心冀冀煞有介事C.急燥美不胜收人迹罕至人声鼎沸D.诀别呼朋引伴混为一谈疲倦不堪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真正的诗意,不应只是优雅时光里读书弄茶的闲情逸致,更应是纵使身处,依然不忘抬头看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

诗意不能带你渡过所有现实的难关,却能智慧,心灵,让平凡的生命,身在井隅,心向璀璨,追寻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A.困境启迪抚慰B.困境启发抚恤C.困难启迪抚恤D.困难启发抚慰4.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我家的户口本不见了,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最终还是没找着。

B.史铁生双腿瘫痪后,他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C.试卷发下来,我一看得了满分,真是喜出望外....。

D.万千雪絮,泼泼洒洒....,在空中交织着唯美的乐章,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就这样悄悄地来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鲁迅故乡绍兴的春天是一个百花盛开、草长莺飞的地方。

B.我国未成年人所占网民比例不断提高,调查显示大约有95%左右的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

C.在异国他乡,不论华人华侨还是中方项目员工来中国大使馆求助,总是能第一时间得到回应与帮助。

D.通过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我体味到了童年鲁迅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

七年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七年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不亦说乎(shuō)不愠(yùn)三省吾身(xǐng)B.传不习乎(chuán)逾矩(jù)学而不思则罔(máng)C.好之者(hào)论语(lún)思而不学则殆(dài)D.为人谋(wéi)曾子(zēng)乐之者(lè)2.下列选项中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B.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C.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D.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愠:怨恨)B.温故而知新(新:这里指新的理解和体会)C.思而不学则殆(殆:懈怠)D.择其善者而从之(从:采纳,听从)4.请选出下列加点字中不是通假字的一项()A.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D.博学而笃志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A.与朋友交而不信乎B.温故而知新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D.饭疏食,饮水6.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B.温故而知新C.学而时习之D.择其善者而从之7.选出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择其善者而从之B.学而时习之C.下车引之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B.吾日三省吾身C.温故而知新D.匹夫不可夺志也9.就你对孔子的认识,你认为他的星座应该是()A.争强好胜,表现欲强的狮子座B.优柔寡断,多愁善感的双鱼座C.公正无私,博爱仁慈的天秤座D.处处桃花,风流文雅的射手座10.学《论语》,用《论语》,下列选项语言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A.有一个外地同学转到我们班,我们可以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表达欢迎之情。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原文及翻译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原文及翻译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原文及翻译篇一:书面作业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科课程书面作业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古代汉语分为四个时期,其中_______________为中古时期,____________为近代时期。

2.许慎在中说:“假借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令长是也。

”3.“旦日不可不蚤(早)自来谢项王”中“蚤”和“早”是一对_______字。

4.“出发”的繁体字写作_____________。

5.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一个很大的差别,从词汇上看,现代汉语以复音词为主,古代汉语是以________词为主。

6.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中“异同”属于_________词。

7. 词义引申的规律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8. “宫”的古义是“房屋”,今义是“帝王宫室或某些娱乐场所”,这属于______________。

9. 古代汉语中特殊指示代词是_______和_________。

10. 中古音是以音系为代表的。

的作者是___________。

11.的作者是宋代的_______________。

12. 西汉________为作传,东汉_______为作笺。

13.从本义和引申义的关系上看,词的引申义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二、按照六书理论分析下列汉字并指出其本义。

(每个2分,共10分)1.州2.甘3.朝4.休5.步三、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1.异体字2.阳声韵13.五音4.读若5.反切四、简答题。

(每小题5分,共15分)1.古代汉语普通名词作状语有几种情况?请举例说明。

2.举例说明介词“于”的用法。

3.默写宋人三十六字母。

部编语文七上第12课《论语十二章》 课时练习(含答案)

部编语文七上第12课《论语十二章》 课时练习(含答案)

12、《论语》十二章一、基础积累运用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_____ (2)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3)思而不学则殆___________________(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_______________(5)饭疏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而”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四种用法需要掌握:A.表顺承;B.表并列;C.表转折;D.表修饰。

请辨析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

(填选项)(1)学而不思则罔( ) (2)人不知而不愠( ) (3)学而时习之( )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5)择其善者而从之( ) (6)博学而笃志( )3、(2024·山东济南历下区期中)下列对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古人对年龄的称谓有着自己的智慧。

让我们来看看古人是如何描绘人生百年的。

杜牧《赠别》诗云:“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A]诗句中“豆蔻”指女孩子十三四岁。

[B]《论语》中称三十岁为“而立”,指能够自立于社会,有所成就;[C]称六十岁为“耳顺”,六十岁还可称“花甲”。

《礼记》中称一百岁为“期颐”,“期”意为期待,“颐”意为供养。

[D]自幼及老,从“总角”到“而立”,从“古稀”到“不惑”,再到“期颐”,每一个称谓都那么美!既能形象的表现年龄特征,又蕴含着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是一种中国式的浪漫。

4、根据提示默写。

(1)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是一种快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论语〉十二章》中,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教材核心考点阅读课文,完成题目。

甘肃省镇原县平泉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甘肃省镇原县平泉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工整地写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下列选项中关于“祭孔大典”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祭孔大典历经两千多年从未间断,是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

祭孔大典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主要在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

祭孔大典是专门祭祀孔子的大型庙堂乐舞活动,亦称“丁祭乐舞”或“大成乐舞”。

D祭孔大典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表演紧紧围绕“礼”而进行。

2下列对历代祭孔活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汉高祖用“太牢"祭祀孔子,祭孔活动逐步升级。

民国政府对祭孔的程序和礼仪做了较大变动,明令全国各地都要祭孔。

C清代,祭祀孔子最为隆重盛大,仅乾隆皇帝一人就先后8次亲临曲阜拜祭孔子。

祭祀孔子的活动升格为国之大典,是自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以后开始的。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明史·列传第二十》)注:。

4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长沙洞苗俱煽动俱B、而和所帅舟师未进 帅:率领 十三年命理福建军务,旋召还 旋:D、楚人德之 德: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长沙洞苗寨被煽动作乱,太祖任命周德兴为征南将军,率领部队讨伐平定。

第二年征讨蜀地,协助汤和为征西左将军, 攻克保宁。

B周德兴平定武昌等十五卫,每年练兵四万四千八百人,开决荆州岳山坝用以灌溉农田,年增官租四千三百石。

C各位活着的有功勋的大臣,周德兴的年龄是最大的,每年入朝时,皇帝给的赏赐,周德兴都不拒绝。

D周德兴虽然年纪很大,但皇帝考虑到福建的功业没有完成,还是希望他尽力前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祭孔大典
祭孔,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主要在孔(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两千多年来从未间断,成为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

祭孔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478年,孔子卒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祭祀孔子,孔子故居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孔庙。

汉高祖刘邦过鲁,以太牢祭祀孔子,开历代帝王祭孔之先河。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各地纷纷建孔庙,至直县县有孔庙的盛况,孔庙逐渐演变成封建朝廷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

元、明、清三个朝代皇帝为孔子举行国家祭奠的主要场所在北京孔庙。

随着历代帝王的褒赠加封,祭典仪式日臻隆重恢弘,礼器、乐器、乐章、舞谱等也多由皇帝钦定颁行。

历代帝王或亲临主祭,或遣官代祭,或便道拜谒,总计达196次。

祭孔大典在古代被称作国之大典。

自唐玄宗于公元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后,祭祀孔子的活动开始升格。

宋代后祭祀制度扶摇直上,明代已达到帝王规格。

至清代,祭祀孔子更是隆重盛大,达到了顶峰。

清朝仅乾隆皇帝一人就先后8次亲临曲阜拜谒孔子。

民国政府明令全国祭孔,其程序和礼仪做了较大变动,献爵改为献花圈,古典祭服改为长袍马褂,跪拜改为鞠躬礼。

1986年,沉寂了半个世纪的祭孔大典经曲阜市文化部门挖掘整理,在当年的孔子故里游开幕式上得以重现。

祭祀孔子的典礼,称为奠礼。

释、奠都有陈设、呈献的意思,指的是在祭典中,陈设音乐、舞蹈,并且呈献牲、酒等祭品,对孔子表示崇敬之意。

最初祭孔每年只有秋季一次,后增为春秋二次。

后来,人们又在阴历八月二十七日(相传为孔子诞辰)举行大祭。

这一天的祭孔仪式隆重,连在私塾念书和在学堂里学习的学生也要放假一至三天,以示敬重。

参加祭孔的人员,最初只限于孔氏直系子孙。

祭孔被当作国家的大典后,家祭仍照常进行。

国祭多由皇帝专门指定的大臣、地方官或皇帝自己亲至阙里孔庙致祭。

《祭孔大典》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庙堂祭祀乐舞,有闻乐知德,观舞澄心,识礼明仁,礼正乐垂,中和位育之谓,自古以来具有巨大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祭孔大典主要包括乐、歌、舞、礼四种形式,乐、歌、舞都是紧紧围绕礼仪而进行的,所有礼仪要求必丰、必洁、必诚、必敬。

大典用音乐、舞蹈等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体现了艺术形式与政治内容的高度统一,形象地阐释了孔子学说中礼的涵义,表达了仁者爱人、以礼立人的思想,具有较强的思想亲和力、精神凝聚力和艺术感染力,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和乐氛围、构建和谐社会、凝聚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

如今的曲阜祭孔大典共分为明故城开城仪式、孔庙开庙仪式、现代公祭和传统祭祀四个部分。

在音乐、舞蹈和服饰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

首先是音乐新,在原有乐谱的基础上,重新制作了开城、祭孔音乐,引入了交响乐、合唱乐团的表现形式,意在达到磅礴大气、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其次是舞蹈新,大典参照《中国历代孔庙雅乐》等有关文献图谱,对祭孔乐舞进行了重新编排,使其更具感染力。

再者是服饰新,演出使用的明代服装和道具经过重新设计制作,准确体现了明代祭孔的规模和盛况。

更加古朴、庄严、凝重,展现了千古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的盛况。

6.下列有关祭孔大典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祭孔大典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主要在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

B祭孔活动从孔子卒后就开始时,刘邦开历代帝王祭孔之先河。

C随着历代帝王的褒赠加封,祭典仪式日臻隆重,祭孔活动开始升格。

D祭孔大典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庙堂祭祀乐舞,自古以来具有巨大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7.下列有关历代祭孔活动和议程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故居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孔庙,是出自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祭祀孔子。

B自唐玄宗开始,祭孔活动开始升格,宋明时代已达到帝王规格。

C到了民国政府时期,祭孔程序和礼仪做了较大变动,献爵改为献花圈,古典祭服改为长袍马褂,跪拜改为鞠躬礼。

D明故城开城仪式、孔庙开庙仪式、现代公祭和传统祭祀是如今的曲阜祭孔大典的组成部分,在音乐、舞蹈和服饰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祭孔活动两千多年来从未间断,成为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

B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各地纷纷建孔庙,至直县县有孔庙的盛况,孔庙逐渐演变成封建朝廷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

C自汉高祖刘邦以来,历代帝王或亲临主祭,或遣官代祭,都对孔子进行过祭祀。

D祭孔大典用音乐、舞蹈等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体现了艺术形式与政治内容的高度统一,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和乐氛围、构建和谐社会、凝聚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

参考答案:
6.B(卒后改为卒后第二年。


7.B(宋明时代已达到帝王规格改为明时代已达到帝王规格。


8.C(都对孔子进行过祭祀没有依据。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