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宗教观及其当代意义思考_反杜林论_和_费尔巴哈论_学习体会

合集下载

读《费尔巴哈论》有感

读《费尔巴哈论》有感

读《费尔巴哈论》有感按照老师要求,我拜读了恩格斯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简称《费尔巴哈论》。

开始只是抱着应付的心态去读,但稍看片刻,就被其中的一些内容所吸引。

《费尔巴哈论》一共分为四章,在第一章中恩格斯开始从一个命题来揭示黑格尔辩证法,并对黑格尔的思想进行了批判,从而引出了费尔巴哈的思想,这也就是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

原文开始介绍了黑格尔的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

”这个命题在当时社会被大多数人认为是保守的,也就是维护当时政府的,以至于当时的德国皇帝,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认为这是“把当时存在的一切神圣化,是在哲学上替专制制度、警察国专断司法、书报检查制度祝福。

”毫无疑问,这是片面的,出现这种认知错误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并不能按照黑格尔辩证法看待问题。

在黑格尔看来,“绝不是一切现存的都无条件地也是现实的”。

这也就是说,在那些制度建立之时,它们是现实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会丧失其现实性、不合理性,它们注定会被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代替。

在这一点上我是认同的,之后文中提到这个观点“由于黑格尔的辩证法本身,就转化为自己的反面:凡在人类历史领域中是现实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成为不合理性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这个命题,就变为另一个命题: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

对于命题的转变过程,我不甚明白,但对于转变后的命题,我有一些疑惑:现存的一切东西都会灭亡吗?随着历史的发展,现实中的事物、制度可能会发生更迭,但人类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会灭亡吗?如果这里的“历史的发展”是在宇宙的层面考虑的话,毫无疑问,人类总有一天会灭亡的,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但在那个时候谈论这个命题是毫无意义的,也就是说在人类社会的演变中,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会发生更迭,总有一些东西会始终保留在人类社会中。

虽然有点鸡蛋里挑骨头,但对于这个命题的主要思想我还是认同的。

费尔巴哈论读后感

费尔巴哈论读后感

费尔巴哈论读后感费尔巴哈是19世纪德国的一位哲学家,他的著作《费尔巴哈论》被誉为是世界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费尔巴哈在这部著作中,对宗教、哲学、政治等诸多领域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反思,引起了当时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阅读完《费尔巴哈论》后,我深受启发,对其中的一些观点产生了一些思考和感悟。

首先,费尔巴哈在《费尔巴哈论》中对宗教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他认为,宗教是人类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幻想和逃避,它是一种对现实的否定和逃避。

费尔巴哈认为,宗教是一种精神奴役,它让人们迷信神灵,追求超自然的力量,而忽视了现实世界的重要性。

他呼吁人们要摒弃宗教的迷信,要用理性和科学的方法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这一观点让我深受启发,我开始思考宗教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其次,费尔巴哈在《费尔巴哈论》中对哲学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他认为,传统的哲学是一种虚无的学说,它只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幻想和臆想,而没有实际的意义和作用。

费尔巴哈认为,哲学应该是一种批判性的思维,它应该是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分析和批判,而不是一种空洞的理论。

这一观点让我深受启发,我开始思考哲学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哲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最后,费尔巴哈在《费尔巴哈论》中对政治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他认为,传统的政治是一种统治阶级的工具,它只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权力,而忽视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权利。

费尔巴哈呼吁人们要推翻统治阶级的统治,要建立一个真正的民主政治,让人民群众成为国家的主人。

这一观点让我深受启发,我开始思考政治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以及政治与社会的关系。

通过阅读《费尔巴哈论》,我对宗教、哲学、政治等诸多领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开始思考这些问题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它们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费尔巴哈的思想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和思考,我会继续深入研究和思考这些问题,努力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思考,能够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费尔巴哈论读书笔记

费尔巴哈论读书笔记

费尔巴哈论读书笔记《费尔巴哈论》是恩格斯的一部重要著作,通过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在阅读这部著作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也有了许多思考。

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哲学思想在当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哲学的演进,其局限性也逐渐显现出来。

恩格斯在书中指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直观的唯物主义。

他仅仅把客观世界看作是直观的对象,而没有看到实践对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性。

这使得他在社会历史领域陷入了唯心主义。

相比之下,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强调实践的观点,认为人类通过实践活动不仅能够认识世界,还能够改变世界。

费尔巴哈在对宗教的批判方面有一定的贡献。

他指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但是他没有进一步深入分析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

马克思主义则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角度,揭示了宗教产生和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以及宗教在阶级社会中的作用。

在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上,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归结为抽象的“类”,即一种内在的、无声的共同性。

而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意味着人的本质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

从哲学的发展历程来看,费尔巴哈的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发展的一个环节。

但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克服了旧哲学的缺陷,建立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阅读《费尔巴哈论》让我深刻认识到,哲学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批判和继承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同时,也让我明白了哲学与社会现实的紧密联系。

哲学不仅仅是抽象的思考,更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指导。

在当今社会,我们依然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

它能够帮助我们正确地认识世界,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改造世界。

例如,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文化建设等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在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恩格斯反杜林论读后感

恩格斯反杜林论读后感

恩格斯反杜林论读后感恩格斯反杜林论是一部经典的哲学著作,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观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对杜林的思想进行了批判和否定,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

通过阅读这部著作,我对社会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恩格斯的思想和观点有了更深的认识。

在恩格斯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对杜林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进行了批判和否定。

他指出,杜林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是片面的和错误的,因为它忽视了社会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忽视了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恩格斯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因为它能够揭示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历史的本质。

通过对杜林的批判,恩格斯强调了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性和正确性,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另外,恩格斯反杜林论还对杜林的社会主义观点进行了批判和否定。

恩格斯认为,杜林的社会主义观点是空想的和不科学的,因为它忽视了社会的现实和客观条件,忽视了阶级斗争和生产关系的变革。

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的实现必须以阶级斗争为基础,必须依靠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

通过对杜林的批判,恩格斯强调了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现实性,为社会主义的实现提供了理论指导。

通过阅读恩格斯反杜林论,我对社会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认识到,历史唯物主义能够揭示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历史的本质,能够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我也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实现必须以阶级斗争为基础,必须依靠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

通过对恩格斯的思想和观点的认识,我对社会主义的前景和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思想境界有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恩格斯反杜林论是一部经典的哲学著作,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观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通过阅读这部著作,我对社会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对恩格斯的思想和观点有了更深的认识。

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我会对恩格斯的思想和观点有更深的理解,也会对社会主义的前景和发展有更高的期待。

恩格斯反杜林论读后感

恩格斯反杜林论读后感

恩格斯反杜林论读后感首先,恩格斯对于杜林的思想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他自己的观点。

恩格斯在书中指出了杜林逻辑的局限性和错误之处。

他认为,杜林的逻辑形式主义过于偏重形式而忽略了内容,导致了逻辑和现实之间的脱节。

恩格斯认为,逻辑只是人类思维的工具,不能脱离实践和现实生活。

他强调了人的实践活动与思维的密切联系,批判了杜林的唯物主义。

恩格斯还对杜林的概念和类别进行了批评,认为他的概念是虚无主义的,不能真实地反映现实世界,也不能解释现实世界的变化。

恩格斯提出了自己对概念和类别的理解,强调了辩证法的作用,认为概念和类别应该是发展和变化的。

其次,在我看来,恩格斯反杜林论的重要意义在于对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阐述。

恩格斯在书中详细地介绍了他对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理解。

他认为,唯物主义是科学研究的唯一正确的方法论,只有通过对客观世界的研究和实践才能获得真实的认识。

恩格斯强调了科学的对象是现实世界而不是抽象理论,在研究中要注重实践和经验。

他还介绍了辩证法的原则,包括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等。

恩格斯认为,辩证法是一种思维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变化和发展。

他还指出了辩证法与形式逻辑的区别,批判了杜林过分偏重形式逻辑的观点。

我个人认为,恩格斯对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阐述非常深入和精辟,对于当今的科学研究和哲学思考都有指导意义。

最后,恩格斯反杜林论的内容还包括对哲学史的回顾和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恩格斯在书中对一些哲学家的思想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他自己的观点。

他批判了康德的唯心主义和黑格尔的唯意志论,认为它们都是对事物本质的片面把握。

恩格斯还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

他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社会的分裂和扩大贫富差距。

恩格斯还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理论,并对未来社会的运作进行了设想。

我认为,恩格斯对哲学史和社会现象的分析非常深入和准确,对于我们理解历史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读恩格斯《反杜林论》有感

读恩格斯《反杜林论》有感

《反杜林论-哲学篇》是恩格斯总结马克思主义在自然科学发展方面的成就,并对杜林的各种错误认识世界的观点进入深入批判的一篇,这一章篇中,恩格斯正确的论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历史观,并阐述了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同黑格尔式的矛盾辩证法的对立,是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重要一篇。

一反先验主义从古至今,有许多的数学家经过自己的不断思索,得出了一些数学史上新的重大结论,因此,杜林先生在研究世界的时候,也片面地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可以通过原有的观念来不断推论形成。

杜林在研究其他问题的时候,他并不是从现实本身推论出现实,而是从完全的主观观念去推出现实。

他的认识世界的方法是用采用数学方法他尝试着将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分解为最简单的元素,然后运用所谓的已知的公理去对这些元素进行加工整合,从而得到新的结论。

他的理念用一句简单的例子来阐述就是说,今天数学中有许许多多的公式推论,但是他们不是因为现实中的存在而被发现,而是他们本身就存在于那里,比如勾股定理这种理论,是可以通过向1+1=2这种基础的观念,逐步叠加推论形成,而不是去认识到直角三角形的存在才去塑造这种概念。

恩格斯对他的这种观点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恩格斯认为,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是不能脱离于现实世界中所存在的东西,即便是像纯数学这样可以脱离任何个人的特殊经验而独立存在的领域,也必须从现实世界中获取经验。

恩格斯尖锐的指出,杜林的研究方法就是先验主义研究方法,杜林的研究方法是将概念和对象的适应准则相互颠倒,用我自己的理解去说,就是杜林是依靠自己的推论去构建这个社会方方面面的概念,而不是通过这个社会原本的本质特征去形成这些概念,让本身存在的物质与自己所构想的准则去相适应,而不是从事物本身的特质去得到概念,本身就已经与杜林先生所说的“完全客观的方法"相违背了,必然得到的结果也是歪曲独断的。

所以到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结论:世界是统一于物质的,人们对于这个世界所产生的感悟思考即所谓的意识,其实质上就是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只有遵从唯物主义的观点才能有正确的认知。

费尔巴哈论读后感

费尔巴哈论读后感

费尔巴哈论读后感费尔巴哈是德国哲学家,他的著作《费尔巴哈论》是一部思想深刻的哲学著作。

在这本书中,费尔巴哈对宗教、哲学、科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和见解。

通过阅读《费尔巴哈论》,我对人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新的认识,也对自己的人生和价值观有了新的思考。

费尔巴哈在书中提出了“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一著名观点。

他认为,宗教是一种精神鸦片,它让人们沉迷于虚幻的幻想之中,忽略了现实世界的痛苦和困难。

这一观点让我对宗教产生了新的认识。

我以前一直认为宗教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对生活的寄托和安慰。

但通过费尔巴哈的分析,我开始思考宗教对人类的影响,以及宗教在社会中的作用。

我逐渐意识到,宗教确实有着许多负面影响,它可以让人们变得盲目,甚至导致一些极端的行为。

因此,我开始对宗教持更加理性和客观的态度,不再盲目地相信宗教的一切。

除了对宗教的批判,费尔巴哈在书中还对哲学和科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哲学和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哲学是从抽象的思维出发,而科学是从具体的实践出发。

这一观点让我对哲学和科学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

我以前一直认为哲学和科学是两种相互独立的学科,各自有着自己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论。

但通过费尔巴哈的分析,我开始意识到哲学和科学之间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它们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和手段。

哲学和科学可以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推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进步。

通过阅读《费尔巴哈论》,我对人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新的认识。

费尔巴哈的观点和见解让我开始思考人类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传统,以及它们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我开始意识到,人类的思想和文化是多样的、复杂的,它们不仅反映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也反映了人类的局限和偏见。

因此,我们在面对思想和文化时,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和探索,以便更好地适应和改变现实世界。

通过阅读《费尔巴哈论》,我对自己的人生和价值观也有了新的思考。

费尔巴哈对宗教、哲学、科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批判和分析,他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和见解。

恩格斯反杜林论读后感

恩格斯反杜林论读后感

恩格斯反杜林论读后感《恩格斯反杜林论》是一部揭露和批判杜林唯心主义观点的重要著作。

它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世界,以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社会现象,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规律。

读完这部著作,我深受启发,对社会现象和历史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对唯物主义世界观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恩格斯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对杜林的唯心主义观点进行了深入的批判。

他指出,杜林的观点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它忽略了社会现实的本质和历史的发展规律,把社会现象简单地归结为意识和观念的产物。

恩格斯认为,这种唯心主义观点是对社会现实的歪曲和误导,它掩盖了社会现实的本质和规律,使人们无法正确地认识和改变社会。

恩格斯还指出,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正确的世界观,它以物质世界为基础,以社会实践为检验,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世界。

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揭示社会现实的本质和规律,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变社会。

恩格斯强调,唯物主义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它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指南,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源泉。

通过阅读《恩格斯反杜林论》,我对唯物主义世界观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我认识到,唯物主义世界观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它以物质世界为基础,以社会实践为检验,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世界。

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揭示社会现实的本质和规律,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变社会。

我深信,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科学指南,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动力源泉。

在《恩格斯反杜林论》中,恩格斯还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规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以剥削和压迫为基础的社会,它使人们陷入贫困和奴役,使人们失去了自由和尊严。

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规律决定了它的命运,它必然会导致社会的分裂和矛盾,最终导致社会的崩溃和灭亡。

通过阅读《恩格斯反杜林论》,我对资本主义社会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我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以剥削和压迫为基础的社会,它使人们陷入贫困和奴役,使人们失去了自由和尊严。

反杜林论的学习心得

反杜林论的学习心得

反杜林论的学习心得《反杜林论》是一本由法国思想家杜林写成的书,这本书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被誉为西方哲学的经典之作。

杜林在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些对于宗教和信仰的批判性观点,并试图推翻宗教的合理性和存在价值。

正因如此,这本书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和争议。

而我的学习心得和感受则是从一个虔诚信徒的角度出发,对《反杜林论》进行反思和回应。

首先,我要承认《反杜林论》给我带来了一些不安和困扰。

杜林的逻辑分析和思维方式的确是非常强大和精准的,他精辟地揭示了许多宗教信仰中存在的疑点和困惑。

他对神的存在、神的属性以及宗教信仰的合理性进行了严谨的推理和逻辑论证。

这让我确实开始产生了对自己的信仰的一些质疑和困惑。

但是,正是因为《反杜林论》的存在,我才开始更加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索自己的信仰。

我开始了一段漫长而有意义的旅程,通过学习、阅读和思考,我努力寻找对于这些疑问和困惑的答案。

我深入研究了圣经、神学著作和哲学论著,试图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和解答这些问题。

首先,我找到了一些关于神的存在和宗教信仰的证据。

杜林在《反杜林论》中提出了一种严格的证据标准,即只有可证伪性才能成为真正的证据。

然而,在对神的存在进行推理和论证时,这种标准并不适用。

因为神的存在是超越人类理性和感知能力的,无法通过实证科学的方法进行证明或证伪。

而宗教信仰往往建立在经验、灵感和直觉的基础上,这些无法被纯粹理性的分析所捕捉。

其次,我开始深入研究了宗教信仰的哲学基础。

杜林在《反杜林论》中的逻辑分析确实强大,但他对于宗教信仰的哲学基础并没有充分考虑。

宗教信仰往往不仅仅是一个逻辑系统,更是一种存在方式和心灵生活。

它包含了对人类存在的根本问题的思考和回应,包括意义、希望、伦理和人的尊严等方面。

宗教信仰可以给人以安慰、指引和力量,这些是纯理性无法提供的。

此外,我还深入研究了宗教信仰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杜林在《反杜林论》中对宗教与科学的冲突进行了强调,并认为二者是互相排斥的。

然而,我发现宗教信仰与科学是可以互相融合和共存的。

恩格斯的宗教观及其现代价值

恩格斯的宗教观及其现代价值

恩格斯的宗教观及其现代价值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者之一,他对宗教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他认为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是对现实世界的幻想和神秘化的产物。

他批判了宗教对人们的意识形态、道德和社会制度的影响,将宗教视为一种愚昧和束缚人的思想体系。

他并不是完全否定宗教,而是希望通过社会主义的改革,使宗教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让世俗的道德和思想取代宗教的影响。

而在当代,恩格斯的宗教观依然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对我们理解和改变现实世界仍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恩格斯的宗教观在当代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他认为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是对现实世界的幻想和神秘化的产物,这一观点启发我们要理性地对待宗教,不被宗教迷信所左右,要充分认识到宗教的局限性和不合理性。

在当代,面对宗教极端主义和宗教狭隘观念的挑战,我们需要理性地对待宗教,保持独立思考和辩证分析的态度,坚持科学的世俗观念,推动现实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恩格斯的宗教观提醒我们要在现代社会中注重理性和科学,避免盲目迷信和狭隘教条主义的影响。

恩格斯的宗教观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认识宗教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他认为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是对现实世界的幻想和神秘化的产物,对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当代社会,宗教对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行为习惯仍然具有重要影响,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理解宗教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寻找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来应对宗教对社会和人类的影响,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恩格斯的宗教观对我们深刻理解和认识宗教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恩格斯的宗教观在现代仍然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他的宗教观在理解和改变现实世界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启发意义和深刻的现代价值。

我们应当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恩格斯的宗教观,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更好地认识和应对宗教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恩格斯宗教观及其当代意义思考《反杜林论》和《费尔巴哈论》学习体会

恩格斯宗教观及其当代意义思考《反杜林论》和《费尔巴哈论》学习体会

! ! 恩格斯的《 反杜林论》 和《 费尔巴哈论》 是 两部极为重要前最 为详尽的阐述。 ”
[ &] ( 第, 卷-,() )
唯物主义,它继承了法国 &* 世纪和德国 &) 世纪上 半期唯物主义的历史传统,即绝对的无神论,坚持 反对一切宗教的唯物主义历史传统,坚决反对任何 宗教和宗教哲学以及半截子唯物主义。恩格斯的 《 反杜林论》 自始至终都是揭露杜林没有坚持唯物 主义而给宗教哲学留下后路。他指出,杜林颠倒了 主观世界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 从原则出发而不
[ !] ( 第" 卷#!’" ) 揭露了杜林的哲学是“ 纯粹的欺人之谈”
可见,宗教消亡将是一个漫长、客
观的历史过程。 在《 费尔巴哈论》 中,恩格斯指出,费尔巴 哈虽然是一个无神论者,对宗教进行了无情的批 判,但他反对宗教并不是为了消灭宗教,而是为了 革新、完善宗教,即为了创造出一种新的“ 高尚” 的宗教代替旧宗教,费尔巴哈甚至认为,新哲学的 任务,就是研究宗教,事实上它本身就是宗教。 早在 !’%% 年初,马克思在《 〈 黑格尔法哲学 批判〉 导言》 中就指出,“ 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 片。 ”
[ 提! 要] 本文通过学习《 反杜林论》 和《 费尔巴哈论》 ,梳理了恩格斯关于宗教的本质、根源、消 亡以及无产阶级政党对待宗教的策略等基本观点。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实践中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宗 教观,但其间也有一些“ 左” 的做法,现阶段则应加强无神论教育。 [ 关键词] 恩格斯! 宗教! 无神论! 唯物主义 [ 中图分类号] ’(&! [ 文献标识码] ’!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第! 卷#( )

马克思主义《反杜林论》读后感

马克思主义《反杜林论》读后感

批判谬论,捍卫真知--《反杜林论》读后感近日,有幸拜读了恩格斯所著的《反杜林论》的精选章节,深切的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与实践性。

总体上说,《反杜林论》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批判了杜林的反动思想体系,而且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

其为全面、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一部重要的教材。

《反杜林论》是恩格斯在错误的“杜林论”以假乱真的背景下完成的。

杜林出生在德国的一个大官僚家庭,70年代,他著书立说,反对马克思主义。

他认为人类认识的出发点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而是某些原则,他主张“原则在先”,即先有思想后有物质,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性,把人的意识看作是纯粹思维的产物。

这便是德国党面临一个十分艰难的抉择:是以杜林主义作为党的理论基础,还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此时马克思为了捍卫科学社会主义的学说,必须批驳杜林。

于是,在马克思的大力支持下,恩格斯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写下了《反杜林论》。

这一著作彻底地批判了杜林的错误思想,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和辩证法等基本原理。

其中,批判了杜林的先验主义方法,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和研究社会伦理的基本原则;论述了平等观的历史发展;阐述了社会中的隶属关系和公民权利等问题,为建立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反杜林论》包含五个部分:序言、引论、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序言说明明了其出版的历史。

引论部分的中心思想是阐述社会主义怎样从空想变成科学。

哲学部分中,恩格斯严厉批判了杜林反动的唯心主义先验论,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反映论,政治经济学科学的说明了其历史性和积极性,批判了杜林在政治经济学上的先验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第五章到第十章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主要范畴价值和价值规律等,批判了杜林的庸俗经济学。

读完《反杜林论》,我认识到自由与必然是解释人的自觉活动与客观规律之间相互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

[反杜林论]《反杜林论》读后感

[反杜林论]《反杜林论》读后感

[反杜林论]《反杜林论》读后感摘要:《反杜林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一部十分卓越的经典著作,是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无产阶级斗争经验和自然科学成就的概括和总结。

它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内在联系,充分集中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当时所达到的水平和所取得的成果,因而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而特殊的地位,被人们誉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关键词:杜林马克思哲学原则一、不是自然界和人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适合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一)杜林的哲学对象是整个世界一切领域的终极原则的体系。

杜林认为:“哲学是对世界和生活的意识的最高形式的阐发,在更广的意义上说,还包括一切知识和意愿的原则”。

杜林还认为,无论在哪里,只要人对某一事物或对某一类存在形式,发生了需要认识的问题,那么这些存在形式的原则就是哲学研究的对象。

在这里,杜林企图摆脱和越过科学直接把握世界的本质。

哲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旧的本体论哲学就是这样规定哲学的对象的,古希腊早期的哲学任务是研究事物发展的原因、原因的原因以及终极原因,以至于哲学成为了一切知识的总汇,乃至于出现哲学原子论,就是这种哲学理念的结果。

(二)杜林认为哲学原则是一切知识和意志的终极成分。

杜林把存在形式的原则看作为构成各种知识和意志的简单成分,就好像物体都是由化学元素构成的一样,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可以分解为一些简单的、终极的成分,或基本原则。

只要发现了这些原则,就可以获得对一切事物的解释。

这些原则适用于一切事物,包括人们未接触过的和根本不知道的事物在内。

正因为这样,杜林进一步断定,有了这些基本原则,哲学就成为科学说明世界的统一体系所需要的最后补充,也就是在科學所不能达到的地方,要靠哲学的“原则”来作补充性说明。

这样,哲学就成为包打天下的英雄。

(三)杜林哲学体系的内在逻辑体系是原则在先。

杜林把哲学对象分成三类:适用于一切存在的基本原则是一类,此外还有两类,即自然界和人类世界。

《费尔巴哈论》的启示和意义

《费尔巴哈论》的启示和意义

《费尔巴哈论》的启示和意义1. 《费尔巴哈论》告诉我们要重视现实生活呀!就像我们每天都要吃饭睡觉一样,现实才是我们最该关注的呀!想想看,如果你总是活在幻想里,那怎么能过好实实在在的日子呢?2. 它启示我们要看到人的本质呀!人可不是孤立的存在呢,好比一棵树需要扎根在土地里,人也需要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不是吗?你看那些脱离群体的人,能过得好吗?3. 《费尔巴哈论》提醒我们要正确看待宗教呀!宗教可不是生活的全部呀,它就像调味剂,不能当饭吃呀!要是把宗教当成唯一的寄托,那不是很荒唐吗?4. 它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明白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呢!这不就像大脑和身体一样,得相互配合才行呀!如果只重视一方面,那不是失衡了吗?5. 对《费尔巴哈论》的理解能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社会历史呀!社会历史可不是一帆风顺的呀,就如同大海有波涛汹涌的时候,也有风平浪静的时候呀,我们得去适应和理解呀!6. 它让我们懂得要以实践的观点去看问题呀!实践不就是行动吗,光想不做有啥用呀!就像你想学会游泳,不跳进水里试试怎么行呢?7. 《费尔巴哈论》强调的唯物主义观点多重要呀!我们得看清世界的本来面目呀,不能被虚幻的东西迷惑呀!好比你走路得看清路,不然不就摔倒啦?8. 它的启示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哲学的发展呀!哲学的发展就像一条河流,有源头,有流淌的过程呀!我们不了解过去,怎么能知道现在和未来呢?9. 从《费尔巴哈论》中我们要学会反思自己呀!我们自己也有很多问题需要面对呀,就像镜子能照出我们的模样,我们得正视自己呀!10. 认真领会《费尔巴哈论》真的很有必要呀!这就像打开一扇门,让我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呀!你难道不想去探索一下吗?我的观点结论:《费尔巴哈论》有着极其重要的启示和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领会,它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自己,指引我们在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恩格斯反杜林论读后感

恩格斯反杜林论读后感

恩格斯反杜林论读后感《恩格斯反杜林论》是一部批判哲学家杜林观点的重要著作,它对杜林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辩证的分析,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和方法论。

通过阅读这部著作,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恩格斯对杜林观点的批判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坚定信念,同时也对自己的思想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思考。

首先,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杜林的唯心主义思想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他指出,杜林的唯心主义思想是一种对物质世界的否定和对精神世界的肯定,这种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观点的背离和否定。

恩格斯认为,唯物主义是对世界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它是一种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反映,而唯心主义则是对世界的错误认识和歪曲,是一种对客观世界的否定和歪曲。

通过对杜林的唯心主义思想进行批判,恩格斯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坚定立场和对唯物主义观点的坚持。

其次,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对杜林的形而上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

他指出,杜林的形而上学思想是一种对世界的片面和静止的认识,它是对世界的静态和不变的理解,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是一种对世界的动态和发展的认识,它是对世界的变化和发展的理解。

恩格斯认为,形而上学思想是一种对世界的错误认识和歪曲,它是对世界的片面和静止的理解,而辩证唯物主义则是一种对世界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它是对世界的动态和发展的理解。

通过对杜林的形而上学思想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批判,恩格斯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观点和对形而上学思想的批判。

最后,通过阅读《反杜林论》这部著作,我对自己的思想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思考。

我认识到,唯物主义是一种对世界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它是一种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反映,而唯心主义则是一种对世界的错误认识和歪曲,是一种对客观世界的否定和歪曲。

我认识到,形而上学思想是一种对世界的片面和静止的认识,它是对世界的静态和不变的理解,而辩证唯物主义则是一种对世界的动态和发展的认识,它是对世界的变化和发展的理解。

反杜林论的学习心得

反杜林论的学习心得

反杜林论的学习心得第一篇:反杜林论的学习心得《反杜林论》学习心得《反杜林论》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应予必读的一部著作,是恩格斯适应党的理论建设的紧迫需要而撰写的。

1875年统一的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建立,为德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作了组织准备,这是巴黎公社失败后革命走出低谷的一个重要事件。

但由于缺乏理论准备,两党合并中原社会民主工党———爱森纳赫派的领导人,在党的纲领问题上对拉萨尔派的机会主义观点作了无原则的让步,使党的理论水平更趋下降,特别是伯恩施坦等机会主义分子大肆鼓吹的杜林错误观点在党内通行无阻、自由泛滥。

杜林妄图以他的“理论体系”取代马克思主义,宣扬与贩卖用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机械论拼凑的哲学、庸俗经济学以及空想社会主义,向马克思主义全面挑战,并以“左”的“激进”的言词自封为“最后真理”,为机会主义分子提供理论武器,使党内思想出现混乱。

于是,在党的领导人李卜克内西的请求和马克思的授意下,恩格斯毅然应战,花了近两年的时间撰写了这部论战性著作。

为了戳穿杜林的真面目,澄清理论是非和适应提高党的理论水平的需要,《反杜林论》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全部理论内容,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亲笔撰写的仅有的一部百科全书式著作。

在一部著作里集中论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内在联系的,只有《反杜林论》,所以,这部书被称为系统阐述共产主义世界观的百科全书,它同《共产党宣言》和《费尔巴哈论》一样,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

该著作以科学社会主义为中心,通过层层剖析杜林“新体系”的错误观点,对科学社会主义从其理论渊源到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都作了历史的分析与十分精到的阐释。

《反杜林论》对唯物辩证法的阐述也是详尽而系统的。

这本书论述了三大领域的辩证法,即自然辩证法、历史辩证法和思维辩证法;深入探讨了辩证法一系列理论问题,其中包括: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唯物辩证法的对象、性质和作用。

从某种意义来说,这部著作也可以称作辩证法的百科全书。

恩格斯《反杜林论》的宗教观及其现实启示

恩格斯《反杜林论》的宗教观及其现实启示

恩格斯《反杜林论》的宗教观及其现实启示作者:朱文豪来源:《学理论·下》2021年第12期摘要: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揭示了宗教的本质特征,分析了宗教产生的自然、社会和认识根源,提出了宗教从自然神到社会神、从多神教到一神教的演变过程,表明了宗教长期存在并最终消亡的归宿,指出对待宗教应适当引导而非明令禁止,需进行社会革命才能消除其存在的根源。

新阶段的宗教工作,要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为指导,坚持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同时深刻认识开展相关工作的复杂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反杜林论》;宗教政策中图分类号:A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1)12-0054-03《反杜林论》是恩格斯在1876年至1878年间,为了回应和批驳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杜林的错误思想而写就的,其中,恩格斯用简练而准确的语言,阐述了宗教的本质、宗教的发展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对待宗教的态度和观点。

深入学习和研究《反杜林论》中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于我们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中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宗教的本质对宗教本质的探讨是研究宗教问题最核心的内容,在马克思的一些关于宗教的论述当中,似乎并未明确定义何为宗教,1876至1878年间恩格斯写就《反杜林论》,他为批判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杜林的在未来社会主义社会中消灭一切宗教的激烈观点,提出了关于宗教的经典论述:“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1]333作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经典论述,这段话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宗教本质的认识,以至“学术界大多数人以之为马克思主义对宗教的定义;在一段时期内,宗教学界、政界相当多的人还将之理解为对整个宗教的定义。

”[2]168这一论述揭示了宗教最基本的特征——宗教是人的“幻想的反映”,它在客观上并不存在,只不过是人们在头脑中想象虚构的产物,恩格斯在这里以唯物史观的视角,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同以往的唯心主义宗教观的根本区别。

《《反杜林论》中的意识论及其当代意义研究》

《《反杜林论》中的意识论及其当代意义研究》

《《反杜林论》中的意识论及其当代意义研究》一、引言《反杜林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于德国杜林派的批判,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其中,意识论作为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社会、历史和现实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反杜林论》中的意识论及其在当代社会的意义,以期为人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和历史提供理论支持。

二、意识论的内涵在《反杜林论》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意识论的阐述具有独特的视角。

他们认为,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同时,意识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影响和改变社会存在。

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的思想和观念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而恩格斯则进一步指出,这些思想和观念又是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体而言,意识的形成与物质生活密切相关,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不同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这些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进一步影响了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的发展。

因此,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意识具有了巨大的社会功能和历史作用。

三、意识论的当代意义(一)深化对现实问题的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实问题越来越复杂。

对于许多问题,我们不能仅仅从物质层面来理解和解决,而需要深入到人们的思想和观念层面来探讨。

通过深入研究《反杜林论》中的意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们的思想和观念是如何形成的,以及这些思想和观念是如何影响和改变社会的。

这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把握现实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寻求解决方案。

(二)促进思想文化的发展在当代社会,思想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地位。

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不仅影响了个人的行为和社会的发展,也影响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反杜林论》中的意识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思想文化的发展规律。

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推动我们不断进行思想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三)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人的思想品质、塑造人的价值观念的重要工作。

《反杜林论》中的意识论为我们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

恩格斯的道德观及其启示——《反杜林论》读后感

恩格斯的道德观及其启示——《反杜林论》读后感

恩格斯的道德观及其启示——《反杜林论》读后感一、引言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对杜林的道德观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反思,从中可以看出恩格斯对道德的深刻理解。

在此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阐述恩格斯的道德观及其启示,来探讨人类社会道德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历史进程,以及恩格斯的观点对我们当代社会的启示意义。

二、恩格斯的道德观1. 道德观的内在逻辑恩格斯认为道德观在人类社会中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

他认为,道德观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受到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斗争的影响。

这种深刻理解让我们认识到,道德观并非超脱于社会现实之外的抽象概念,而是与社会结构和历史进程密不可分的。

2. 道德观的历史进程恩格斯还通过对历史发展的分析,指出道德观具有历史性和发展性。

他认为,不同社会阶级、不同历史时期的道德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反映了社会生产关系和阶级斗争的不同表现。

这一观点引发我们对道德观变迁的深刻思考,使我们认识到道德观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受到历史进程和社会现实的影响。

3. 道德观的启示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提出了许多关于道德观的启示,他强调道德观的阶级性,揭示了资产阶级道德观的虚伪性,提出了对抗资产阶级道德观的革命性道德观。

这对我们深刻认识道德观的实质和发展规律,为我们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提供了启示。

三、《反杜林论》对我们当代社会的启示1. 震撼当代社会的资产阶级道德观恩格斯对杜林的批判震撼着当代社会的资产阶级道德观。

在当代社会,资产阶级道德观将其私利高于一切,忽视劳动人民的利益,这使恩格斯的观点显得更加深刻和现实。

2. 指导当代社会的革命性道德观恩格斯提出了对抗资产阶级道德观的革命性道德观,这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道德观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在当代社会,我们应当以此为指导,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道德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 影响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恩格斯的道德观及其启示对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我们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恩格斯的思想,将其融入到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中,推动社会主义道德观的传播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沿》 2006年第3期恩格斯宗教观及其当代意义思考———《反杜林论》和《费尔巴哈论》学习体会张 鑫3(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杭州 310012)[提 要]本文通过学习《反杜林论》和《费尔巴哈论》,梳理了恩格斯关于宗教的本质、根源、消亡以及无产阶级政党对待宗教的策略等基本观点。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实践中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但其间也有一些“左”的做法,现阶段则应加强无神论教育。

[关键词]恩格斯 宗教 无神论 唯物主义[中图分类号]A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67[2006]3—0005—03 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和《费尔巴哈论》是两部极为重要的经典著作。

恩格斯认为,他的这两部书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了“就我所知道是目前最为详尽的阐述。

”[1](第4卷P479)马克思则指出,《反杜林论》不仅是工人,“而且真正有科学知识的人都能从恩格斯的正面阐述中汲取许多东西。

”[2](第34卷P242)列宁更是指出,这两部书“同《共产党宣言》一样都是每个觉悟工人必读的书籍。

”[3](第2卷P442)尽管这两部书是恩格斯一百多年前留下的著述,但其基本观点至今仍未过时,事实上我们今天仍能从中学到不少有益的东西。

例如恩格斯在这两部书中所阐明的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等。

由于恩格斯受所处的时间、地域等特定条件的限制,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教问题不可能亲身体验,只是就如何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基本原则进行了一般的科学论述,但是,它的基本原理至今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辉,仍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继承了法国18世纪和德国19世纪上半期唯物主义的历史传统,即绝对的无神论,坚持反对一切宗教的唯物主义历史传统,坚决反对任何宗教和宗教哲学以及半截子唯物主义。

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自始至终都是揭露杜林没有坚持唯物主义而给宗教哲学留下后路。

他指出,杜林颠倒了主观世界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从原则出发而不是从事实出发,因此他是个玄学家。

”[2](第34卷P662)所谓玄学家即先验论者或唯心主义者。

不仅如此,由于杜林狂妄地宣称自己的认识不受任何限制,已经建立起了终极的真理体系,这就“封闭了一切科学走向未来的道路”[1](第3卷P76)。

同时,由于杜林把相对的有条件的东西误认为绝对的无条件的东西,再把这个绝对的静止转移到整个宇宙。

这个绝对静止的宇宙由于没有内部斗争,它就不可能从不动转入运动,从而便只好重新求救于上帝,求助于上帝的最早推动。

因此,杜林虽然是个无神论者,他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却使他必然走向事实上的有神论。

・5・3[作者简介]张鑫(1965-),女,安徽省淮南市人,浙江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教授,主要从事社会哲学研究。

关于宗教,《反杜林论》中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幻想中,人间的力量采取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

”[1](第3卷P354)恩格斯在这里指出了宗教的全部奥秘:宗教的超人间力量是现实的世俗力量的反映,神秘的宗教世界观是现实人间世界各种复杂关系的折射,这个论断至今仍然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核心。

此外,恩格斯还提到原始人关于灵魂不死的宗教观念是出于人们不能正确地解释梦境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混淆自然界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

“把解释不了的东西归结为超自然的原因”[1](第3卷P541)是宗教的认识论根源之一。

另外,精巧的宗教唯心主义哲学和世俗哲学的唯心主义往往殊途同归,就是因为它们不是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研究世界,而是在“自我意识”、“理念”、“神”、“上帝”的概念中去寻求某种世界之外的最初原因。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还对宗教消亡的原因作了十分精彩的论述:“当社会通过占有和计划地使用全部生产资料而使自己和一切社会成员摆脱奴役状态的时候……当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的时候,现在还在宗教中反映出来的最后的异己力量才会消灭,因而宗教反映本身也就随着消灭。

原因很简单,这就是那时再没有什么可反映了。

”[1](第3卷P356)可见,宗教消亡将是一个漫长、客观的历史过程。

在《费尔巴哈论》中,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虽然是一个无神论者,对宗教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但他反对宗教并不是为了消灭宗教,而是为了革新、完善宗教,即为了创造出一种新的“高尚”的宗教代替旧宗教,费尔巴哈甚至认为,新哲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宗教,事实上它本身就是宗教。

早在1844年初,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就指出,“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

”[1](第1卷P2)列宁认为马克思的这句名言是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的“全部世界观的基础”。

[3](第2卷P375)因此,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都主张对宗教进行批判,并认为“对宗教的批判就是对苦难世界———宗教是它的灵光圈———的批判的胚胎。

”[1](第1卷P2)但是,他们特别是恩格斯也多次谴责那些企图在工人政党纲领中规定直接承认无神论,即向宗教宣战的观点。

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批评了杜林对唯心主义和宗教所作的让步,即使是些微的让步,但也同样严厉地斥责了杜林提出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禁止宗教存在这一似乎是革命的主张,认为这是用另一种方式重复俾斯麦的蠢举。

恩格斯认为工人政党应耐心地教育无产阶级,使宗教渐渐消亡,而不要冒险地在政治上对宗教作战。

19世纪90年代,鉴于有人散布对社会民主党来说“宗教是私人事情”这一机会主义观点,恩格斯在为《法兰西内战》德文第三版导言中,郑重声明:“社会民主党认为宗教对于国家来说是私人的事情,但对于社会民主党本身,对于马克思主义,对于工人政党来说决不是私人的事情。

”[1](第2卷P331)从表面上看,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宗教问题所持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主张“彻底”的无神论;另一方面又要求“宽容”宗教即不直接向宗教宣战。

其实,马克思主义对待宗教的策略是十分严谨的,是从辩证唯物主义中得出来的直接的和必然的结论。

马克思主义主张同宗教作斗争,但更主要的是要善于同宗教作斗争。

为此,就需要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说明唯心论的危害和群众中的迷信以及宗教的根源。

正因为如此,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批判杜林的先验论时,不仅指出从原则出发和从事实出发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以及在生命起源、生命本质和生物进化问题上两种自然观的斗争,而且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对真理、道德、平等、自由和必然、对立统一规律等等的基本观点,从而揭露了杜林的哲学是“纯粹的欺人之谈”[1](第3卷P183)杜林所谓的在世界出现之前就在某个地方存在的哲学原则,实际上是上帝的别名。

同样,为了批判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第三章中,用了整整八段文字,首先揭露了费尔巴哈宗教哲学中的唯心论观点:即历史能否发展就看宗教是否深入人心和“心是宗教的本质”的谬论;同时还批判了费尔巴哈把宗教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混为一谈的观点,并着重指出,费尔巴哈夸大宗教在历史上的作用实际上是附和了德国资产阶级历史编纂学的观点,客观上起着麻痹劳动人民维护剥削制度的反动作用。

而且恩格斯对杜林和费尔巴哈的・6・批判并不是抽象的说教而是从当时所知的各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包括宗教的产生、发展变化的历史来加以阐明的,因此是十分具有说服力的。

从恩格斯对杜林和费尔巴哈的批判至少可以得出如下三点认识:首先,为了真正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不论是个人还是无产阶级的政党,都不能像费尔巴哈一样搞半截子唯物论,即“下半截是唯物主义者上半截是唯心主义者。

”在哲学上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不能像杜林一样虽然自称是唯物论和无神论,却不能坚持唯物论而给宗教哲学留下后路。

其次,马克思主义者应当是一个百分之百的无神论者,对于宗教和宗教哲学必须持批判的态度。

但是不仅要勇于批判而且要善于批判,理论要彻底,只有彻底才有说服力。

第三,宗教的发生、发展过程,宗教形态的变化,归根结底依赖于社会形态的变迁。

宗教不能人为地消灭,只能自然消亡,这是一个长期的痛苦的历史过程,只有到了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的时候,才可以说具备了宗教消亡的条件。

因此,马克思主义对待宗教的策略是:既宣传彻底的无神论思想,以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无产阶级,但也反对任何对宗教的过激的做法。

上述基本原理,至今仍然是科学的、正确的,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当代世界的宗教问题,特别是对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宗教问题仍然是实践的指南,必须加以坚持而不能动摇。

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新中国从成立伊始,便在法律上规定:宗教对国家而言是私人的事情,宗教团体不应和政权相联系,任何公民都可以自由地信仰或不承认任何宗教,一切承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拥护、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宗教团体和个人都将受到法律的保护。

与此同时,在宣传上曾努力向全国人民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包括无神论的教育,并多次强调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应当是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

其间虽然有过“左”的做法特别是在十年文革中对宗教及宗教界人士采取了简单、粗暴的态度和做法,但其主流是不容否认的,至少无神论的思想曾一度占过上风。

文革结束后,中国共产党在各方面进行了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在宗教信仰问题上纠正了以往试图人为地消灭宗教的做法。

然而,毋庸否认,在某些具体做法上,未免有些矫枉过正。

首先是放松了对无神论的宣传。

尽管,我们在半个世纪前就确定以马克思主义为党的理论基础,自然科学也有极大的发展,人造卫星也早就上了天,但却没有很好地运用唯物主义和科学的武器对有神论进行批判。

其次,对宗教本质的认识在理论上倒退了一大步。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涉及宗教的文章大多把宗教看作一种文化,并大谈其劝人向善的一面,忘记了宗教虽属思想上层建筑范畴,但与作为文化范畴的哲学、艺术、道德、伦理等不可同日而语,因为它与迷信紧密相连。

有的文章甚至公然否认马克思关于“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这一著名论断,即不承认宗教本身所具有的消极方面。

正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淡忘,宗教信徒越来越多,迷信思想观念越来越严重。

如在日常生活中朝圣拜佛、看相算命的人和事并不少见;一些基层政权———乡、县政府修建或翻建办公楼时,公然先请阴阳先生察看风水,在一些落后的农村,不少阴阳先生籍此发家致富。

迷信思想滋长的结果是邪教的出现,法轮功的泛滥即与此不无关联。

而不少批判法轮功邪教的文章虽然揭露了李洪志的阴险用心,但却很少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深刻说明邪教产生和流行的根源,因而就邪教批邪教是很难从根本上消除邪教的影响力的。

因此,积极地大力宣传无神论,批判有神论,在正确执行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时,加强对唯物论和自然科学的宣传是当前思想界首先是哲学界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