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的汉朝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导学案(精选4篇)

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导学案(精选4篇)

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导学案(精选4篇)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导学案(精选4篇)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导学案篇1课程标准内容标准: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活动建议:组织讨论,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作用标准解读:1、把秦汉时期定位为“统一国家的建立”有什么意义?统一国家是秦汉时期最重要的特征,也是这个时期对中国历史作出的最大贡献。

它不仅仅是秦汉时期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甚至是中国文明本身的一个重要特征。

换言之,把统一国家建立作为学习主题,是以整个中国古代时期统一国家发展的历史为背景和学习目标的,是把统一国家作为整个中华文明的重要方面或内容来学习的。

2、如何在统一国家建立的背景上“评价”古代帝王?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大一统”,这是古代人的说法。

汉武帝的“大一统”是借用了《公羊传》的说法,是用“春秋大一统”的观念,来表现当时加强集权的措施。

以此来评价汉武帝,可保证这个评价的基本方向是沿着统一国家建立的学习主题进行的。

同时也可说明,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顺应了统一国家建立的历史潮流,是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的,因而这个评价基本上是肯定的。

3、单纯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能否提供评价的全部资料?但评价历史人物不应仅仅停留在这样的一个方向上,任务是复杂的,他的历史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对历史的作用不是单纯的。

因此,除了在历史发展潮流的主流之外,还应考虑通过其他方面对历史任务进行全面认识和评价。

比如汉武帝,增加些有关他好大喜功、滥用民力、文学修养、过而能改、家庭不和、残酷杀戮等方面的小资料,可丰富其人物形象,有助于对他进行全面评价。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本课的讲授将与多媒体课件和历史小品有机结合,通过情景拟想、阅读概括、联系对比等多种方式启发学生思考。

并通过小论文的形式初步学习全面的评价历史人物。

大一统的汉朝导学案

大一统的汉朝导学案

《大一统的汉朝》导学案库沟中学刘善英学习目标(快速阅读目标,明确本节课学习重点)1、知识目标: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等基本史实。

重点掌握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措施。

2、能力目标:思考探究“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学会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汉武帝。

3、情感目标: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一个鼎盛局面。

大一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它对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难点: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一个鼎盛局面。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快速阅读教材完成以下自主学习部分,同时勾画课本知识,若找不到,组内交流)1、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负担。

文帝、景帝还提倡_____,以身作则。

文景时期,重视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史上称文帝、景帝这一时期的统治为“____________ ”。

2、汉武帝在位时期,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他接受的建议,削弱势力,诸侯国越分越小。

接受的建议,“”。

把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均受到排斥。

武帝还大力推行在长安举办。

以为主要教材,不学习其他各家的学说。

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在____、____、_____、____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完成下列问题)1. 西汉建立后,面临怎样的经济形势?这种现象是怎样造成的?2、假如你是汉初的统治者,你会怎样来治理国家?3、汉初的统治者又是怎样做的?出现了怎样的局面?试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哪些?4、汉武帝进行大一统的措施有哪些?汉武帝大一统有何重大意义?5、分析汉武帝时期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6、.董仲舒死后,汉武帝有一次经过他的墓地,特意下马。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汉武帝在巩固大一统王朝上所采取的措施。

2. 理解汉武帝推行的改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3. 分析汉武帝的统治手法对后世的启示。

导学内容:1. 汉武帝在位时期的政治措施:重用贤能,推行改革,推广汉文化,营造和谐社会。

2. 汉武帝在位时期的军事措施:置地方诸侯,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军队训练,对外扩张。

3. 汉武帝推行的各项改革对汉朝的影响: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经济,培养人才,推广科技,推动国家繁荣发展。

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汉武帝时期的“大一统”王朝?汉武帝是如何巩固大一统王朝的?第二步:学习材料1. 请同学们阅读《史记》中有关汉武帝的记载,了解汉武帝在位时期所采取的政治和军事措施。

2. 请同学们阅读相关文献,深入了解汉武帝推行的各项改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第三步:讨论交流1.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汉武帝在位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措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怎样的?2. 上台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第四步:思考总结1. 请同学们就汉武帝的统治手法对后世的启示展开思考,写出自己的思考总结。

2. 总结讨论结果,形成结论。

第五步:作业布置1. 请同学们撰写一篇关于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短文,总结其在位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措施,以及推行的改革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要求作业结构清晰,论据充分,观点明确。

导学案评价:1. 对于学生的启发思考能力和全面了解历史事件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 通过分组讨论和个人总结,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作业布置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能够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撰写能力。

第二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汉武帝的生平和治国理念;2. 掌握汉武帝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历史背景和意义;3. 分析评价汉武帝在统一王朝中的作用和影响。

二、导学内容1. 汉武帝的生平和治国理念2.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历史背景和意义3. 汉武帝实施的一系列措施三、导学重点和难点1. 汉武帝的治国理念和统一王朝的方法2. 汉武帝如何通过一系列措施巩固大一统王朝四、导学过程1. 导入:介绍汉武帝的生平和治国理念,引导学生对汉武帝的印象和作用有一个初步了解。

七上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导学案(带答案)

七上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导学案(带答案)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学习目标】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等基本史实。

认识到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知识点1.文景之治“文景之治”时期的统治措施是:①减轻农民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②奖励农桑;③提倡节俭;④重视“以德化民_____ ”知识点2.汉武帝的大一统政治上:削弱诸侯势力,解决了王国问题。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经济上、军事上,也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大一统措施的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知识点3.东汉的统治公元九年,王莽夺权,西汉灭亡;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十分黑暗,最终导致农民战争爆发。

一、精挑细选,了解历史1、西汉初年,由于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以德化民”的政策,封建社会的第一治世局面应运而生,史称(A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之治2、汉武帝雄才大略,他削弱诸侯国势力的目的是(C )A.分封刘家子弟,巩固统治B.平定叛乱,保持稳定C.进一步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D.彻底铲除诸侯,消除割据3、2011年4月,我国最高学府之一清华大学迎来百年校庆。

你知道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是(D -)A.大学B.儒学C.郡国学D.太学4、孔子的学说被统治者加以改造和利用,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开始于(C )A.春秋B.秦朝C.西汉D.东汉5、七年级新生王刚同学想了解西汉王朝鼎盛时期的情况,你建议她观看(D)A.《封神榜》B.《秦王李世民》C.《康熙王朝》D.《汉武大帝》6、中国古代出现了许多盛世景象,出现在东汉时期的是(B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之治二、思考领悟,以史明今阅读下列材料:“田地悠悠,人事悠悠,不废江河万古流。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汉武帝稳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进步状况。

2. 精通汉武帝统一大一统王朝的方式和措施。

3. 分析汉武帝对国家的贡献和影响。

导学内容:一、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进步状况1.政治:汉武帝时期实行的“太初”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推行儒家思想,建立太学,推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推行郡县制和县官制,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经济:汉武帝时期实行的“卧龙”政策,进步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推行均田制,进步铁路运输,修筑官道,开拓疆土,推动经济的进步。

3.文化:汉武帝时期大力推行儒家思想,重视教育,修建太学,培育人才,提出礼乐之风,进步歌舞剧等文化形式。

二、汉武帝统一大一统王朝的方式和措施1.加强中央集权:推行太初政治,加强皇权,削弱诸侯国力气。

2.推行儒家思想:推行文化统一,加强教育,培育人才。

3.实行科举制度:选拔人才,提高政治素养。

4.进步经济:推行均田制,进步农业、商业和手工业,增进经济茂盛。

5.维护稳定:加强军队建设,稳固国家统一。

6.对外扩张:开疆拓土,扩大国土版图,确立大一统王朝地位。

三、汉武帝对国家的贡献和影响1.文化统一:推行儒家思想,加强文化传播,增进国家统一。

2.政治稳定: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确立大一统王朝地位。

3.经济茂盛:实行均田制,进步经济,推动国家茂盛进步。

4.军事壮大:加强军队建设,确保国家安全,稳固国家统一。

5.对外交往:扩大国土版图,提高国家地位,影响周边国家。

导学方法:1. 观看历史纪录片《中国历史纪录片之汉武帝》。

2.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3. 分组谈论,总结汉武帝统一大一统王朝的方式和措施,并展示给全班同砚。

4. 联系实际,分析汉武帝对国家的贡献和影响,写一篇小结。

活动打算:1. 第一课时:观看历史纪录片《中国历史纪录片之汉武帝》,了解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2. 第二课时:阅读相关资料,分组谈论汉武帝统一大一统王朝的方式和措施。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系列(部编版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1)学习目标:1.了解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推恩令” 强化监察制度等史实,理解这些措施的作用,评价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历史功绩。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认识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作用,“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政策,从思想上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3.认识汉武帝大一统是西汉强盛的顶点,经济上的发展是政治局面形成的物质基础,从而认识统一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2)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学习难点:理解“大一统”;评价汉武帝一生的功过。

一、“推恩令”的实施1.背景:西汉初,势力强大,地方发展起来,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2.内容:提出,规定诸侯王除以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3.影响: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从此一蹶不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1.背景: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 ”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

2.措施(1)接受董仲舒“ ,”,把儒家学说立为,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2)汉武帝在长安兴办,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儒学人才。

3.影响: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三、盐铁专卖1.背景:私人铸币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2.措施(1)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

(2)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专卖。

(3)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平抑物价;3.作用:使国家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基础。

四、北击匈奴1.汉初与匈奴关系(1)背景:匈奴首领单于统一蒙古草原,南下袭扰;汉初国力疲弱。

(2)关系:对匈奴实行“ ”。

2.汉武帝时北击匈奴(1)原因:西汉强盛起来,组建起强大的骑兵队伍。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导学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导学案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落,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等基本史实。

2、情感目标:大一统对于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能力目标:培养分析能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2、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学方法:问题意识教学法教学过程:1、提问:西汉建立的时间?2、导入:汉接秦之弊,经济困难。

3、新授:一、自主学习1、文景之治提问:“休养生息”的原因?内容?结果?先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发现疑难点,提出小组讨论,教师把握教学重难点,做好精讲准备,以确定答案。

2、、汉武帝的大一统提问:汉武帝大一统的条件、措施、意义?先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发现疑难点,提出小组讨论,教师把握教学重难点,做好精讲准备,以确定答案。

3、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第一子目:文景之治指名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第二子目:汉武帝的大一统1、指名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2、讨论解决“动脑筋”一、二。

活动与探究(小组竞赛:每小组各出1名代表,选其中一道题竞答;其他组同学可修正、补充;师及时引导、点拨、评价)第三子目:东汉的统治自己阅读,不展开讲述三、自主检测1、阅读下列材料西汉时期的儒生董仲舒,把战国以来的道家、阴阳家等学派中有利于封建统治的思想吸收进儒家思想。

他非常强调“大一统”,他认为,全国人民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这叫“大一统”。

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他还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说。

他把“天’塑造成有意志的神,天在人间设立了一个最高权力的“君主”即皇帝。

他说:“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大一统的汉朝

大一统的汉朝

《大一统的汉朝》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

2、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等基本史实。

【重点难点】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讨论【课前预习】一、文景之治1.休养生息政策:原因:①__________ ___②__________ ______2.文景之治措施:①________ ___ ②_______ ______ ③___ ____________结果: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 _二、汉武帝的大一统:1、原因: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 ___________2、措施:①政治上,________________ ___②思想上,________________ ___3、结果:实现了_________________ ___开始进入_________________ _三、东汉的统治1、西汉灭亡于__________年。

2、东汉建立于__________年,定都__________,建立者__________。

3、光武中兴是_________在位时的局面。

4、东汉衰落5、东汉瓦解【课内学习】活动一、文景之治的含义是指什么?活动二、汉武帝的在哪些面进行了大一统?【当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西汉第一个皇帝是()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武帝D.汉景帝2.汉初统治者对人民采取轻徭薄赋政策的客观原因是()A.吸取秦亡的教训B.重视“以德化民”C.经济困难D.人心思安3.以注意节俭而著称的西汉皇帝是()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4.西汉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项是()A.中央实行盐铁专卖B.平定“七国之乱”C.颁布“推恩令”D.发行五铢钱5.下列帝王中,与秦始皇对待儒学态度截然不同的是()A.汉高祖B.汉景帝C.汉武帝D.光武帝6. 阅读下列材料:“到这个时期(西汉),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

3.1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3.1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汉武帝统治时期面临的社会问题,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的背景。

2.了解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采取的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及作用。

3.认识大一统在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影响。

【学习重点】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内容及其影响【学习难点】“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内容【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一】“推恩令”的实行材料一 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上从之。

——《汉书·主父偃传》(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课本思考汉武帝继位将面临哪些政治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加强政治上的统一,他实施了什么措施?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背景 政治:西汉初, 势力强大,地方 发展起来,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经济:富商大贾掌握国家命脉,唯利是图不关心国事。

思想:诸子百家学说流行,诸侯门下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

目的 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措施 政治 ① 采纳 的建议颁布 ,削弱诸侯王势力。

②建立 ,监视地方豪强官吏。

加强了中央集权,中央加强了对 的控制,巩固了政治统治 思想 ① 接受 实行 把儒学立为 思想。

② 在长安兴办 ③ 以儒家的作为教材汉武帝时期,儒学居于地位,加强了思想上的统治经济 ① 中央统一铸造 ②实行盐铁 ③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改善了 ,为汉武帝推行政策奠定了基础军事 派 北击匈奴 ★公元前119年: (对抗匈奴的高潮)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对外 关系 ①派张骞出使西域 ②开通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密切了汉朝与西域的联系影响 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 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 时期。

【合作探究二】“尊崇儒术”的实行材料一“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七年级历史教案 大一统的汉朝9篇

七年级历史教案 大一统的汉朝9篇

七年级历史教案大一统的汉朝9篇大一统的汉朝 1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学案【教师寄语】汉朝的兴衰对振兴中华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及表现;熟记汉武帝的大一统。

2、能力目标: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汉朝兴盛,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重点难点】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请一名学生自述汉朝的建立,引起学生兴趣,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二、通读教材,提纲挈领,自编知识网络。

三、精读教材,目标逐一达成。

1、西汉初年的社会状况怎样?对此,统治阶级有什么态度?2、重温历史,感悟生活:假如你是西汉时期的文帝,景帝,为使国家富强,社会安定,你将采取哪些措施?结果怎样?3、师生共同总结:汉武帝大一统局面最终怎样形成的?4、东汉的统治:四、交流展示,能力提升。

小组合作,讨论探究,代表发言,精彩展示。

假如你是汉武帝时期的一名学生,要想到最高学府求学,应去哪儿?会学到什么内容?和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有何区别?五、师生共同小结。

学习了本课,我的最大收获是:。

我的问题空间是:。

六、达标检测题。

当堂达标,巩固训练,检测过关!【教后反思】:学会史论结合,以古鉴今是当今教育的目的。

【学后感悟】:大胆尝试、学会知识梳理,进行趣味性记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教后反思】:重点内容问题化,引导学生对比记忆秦亡汉兴的史实。

【中考链接】:本课是中考的重点,我们应高度重视对秦亡汉兴史实的考查。

举例如下:[XX年宜昌中考] 第4题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d)a.国家统一问题b.外族入侵问题c.中央集权问题d.儒家思想问题[XX年福州质量检查]第3题实现西汉王朝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的大一统,西汉王朝进人鼎盛时期的皇帝是(c)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武帝d.汉景帝达标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为巩固统一,秦始皇与汉武帝在经济方面实施的相同措施是()a.统一文字b.统一货币c.统一度量衡d.盐铁官营2、下列四位皇帝在位的先后顺序是()①汉高祖②汉武帝③汉文帝④汉景帝a、①②③④b、③④②①c、①③④②d、①④③②3、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侯之”于是上从其计。

大一统的汉朝 导学案.doc

大一统的汉朝 导学案.doc

大一统的汉朝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等基本史实。

2、能力目标:学会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认识到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汉武帝大一统所采取的措施,对汉武帝巩固统一的历史功绩进行评价。

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三、学法指导明确目标、问题导学、阅读课本、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等四、课前预习1、文景之治(历史上把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称为是“文景之治”)原因:(1)汉初的形势: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2)总结秦朝亡于暴政的教训。

措施:(1)注意发展农业生产,减轻人民的负担;(2)提倡节约;(3)提倡“以德化民”。

2、汉武帝的大一统原因:(1)景帝后期的经济繁荣(客观)(2)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主观)措施:(1)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背景:汉初分封的诸侯国还有相当的势力。

效果:诸侯国再也无力与中央对抗。

(2)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举办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

背景: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他们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 对中央集权很不利。

效果:儒家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意义: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这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3、东汉的建立:时间:公元25年都城:洛阳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五、课堂学习过程(一)课前回项羽秦朝暴政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前209年)前206年〜前202楚汉争霸刘邦胜出建立西汉刘邦(二)课堂研讨、小组合作1、阅读教材67-68页“文景之治” 一目,结合“史料链接”思考C1)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什么样的经济形势?(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的景象)C2)面临这种形势,汉初几代皇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效果?(吸取秦亡的教训;重视农业;提倡节俭;以德化民。

大一统的汉朝

大一统的汉朝

大一统的汉朝》导学案小组班级姓名设计者学习目标:1、了解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和文景之治;列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政治和思想文化措施。

2、通过思考和探究“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么形成的”,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讨论,理解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习重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政治和思想文化措施学习难点:评价汉武帝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阅读P67——P68,归纳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及表现。

2、阅读P68——P69,列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和意义。

3、阅读P69——P70,了解东汉的建立,光武中兴和东汉后期的统治。

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探究一:文景之治和汉武帝大一统的关系。

探究二:如何评价汉武帝,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功过。

三、拓展延伸论述汉武帝的功过及你对汉武帝的认识。

四、知识梳理(一)、文景之治1、原因:轻徭薄赋重视农业提倡节俭以德化民2、表现:社会稳定,百姓富裕(二)汉武帝的大一统1、措施:政治上:削弱诸侯国势力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文化上:设立太学2、意义:西汉进入鼎盛是时期(三)、东汉的统治1、东汉的建立:时间:25年建立者:刘秀2、光武中兴3、东汉后期的统治巩固练习1、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局面被称作()A、光武中兴B、文景之治C、贞观之治D、开皇之治2、为削弱诸侯国势力,汉武帝接受()的建议,施行推恩令。

A、主父偃B、董仲舒C、卫青D、王莽3、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就建议,把()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A、法家B、道家C、儒家D、墨家4、西汉在()时期进入鼎盛。

A、汉文帝B、汉景帝C、汉武帝D、光武帝。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汉武帝稳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汉武帝的统治时期及其对大一统王朝的稳固作用;2. 掌握汉武帝的重要政治措施和对外扩张政策;3. 分析汉武帝对统治的影响和历史地位。

二、导学重点:1. 汉武帝的统治时期及其对大一统王朝的稳固作用;2. 汉武帝的政治措施和对外扩张政策;3. 汉武帝的统治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和地位。

三、导学难点:1. 如何理解汉武帝对大一统王朝的稳固作用;2. 如何分析汉武帝的政治措施和对外扩张政策;3. 如何评判汉武帝的统治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和地位。

四、导学内容:1. 汉武帝(前156年-前87年)是中国历史上闻名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时期被誉为“开国之君”,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的稳固时期。

汉武帝实施了一系列政治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 汉武帝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郡县,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统一了行政管理。

他还推行“铁葉、农桑、酒徒、金璧、玉石”五禁,限制了贵族豪强的特权,维护了社会秩序。

3. 汉武帝还积极对外扩张,开拓了西域,设立了西域都护府,加强了对西域地区的控制。

他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增进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4. 汉武帝的统治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遥影响,他开创了汉武帝时代的繁荣时期,为后来的汉朝繁荣奠定了基础。

他的统治思想和政治措施影响了后世的统治者,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五、导学问题:1. 汉武帝是如何稳固大一统王朝的?2. 汉武帝实施了哪些重要政治措施?3. 汉武帝的对外扩张政策有哪些特点?4. 汉武帝的统治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六、导学讨论:1. 学生可以就汉武帝的统治时期及其对大一统王朝的稳固作用展开讨论,探讨汉武帝的政治措施和对外扩张政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学生可以就汉武帝的统治思想和地位进行评判,分析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七、导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阅读有关汉武帝的历史资料,了解更多关于他的统治时期和政治措施。

人教版历史社会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导学案

人教版历史社会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导学案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导学稿教学目标知识能力:了解西汉的兴衰,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在政治、思想上采取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史料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归纳问题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重点: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教学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1)西汉是谁在什么时候建立的?都城在哪里?新授:一、文景之治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一自然节,分析汉朝的经济状况如何?问: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荒凉景象是怎么造成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刘邦和其后继者颁布法令采取休养生息政策,阅读课文,请学生找出刘邦和后继者文帝、景帝采取哪些措施:(1)(2)(3)让学生看书列举文帝,提倡节俭的事例。

并结合课本"动脑筋",说说你的看法什么是文景之治呢?让学生看书归纳。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板书)解释:什么是大一统,即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1、请说说你所知道的汉武帝,刚即位时,汉武帝就面临着哪些严重考验呢?政治上:诸侯势力相当大,严重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如何解决王国问题呢?怎么削弱诸侯国势力呢?请同学们看书,议一议诸侯王的封地和以前相比变小了对国家政权的巩固有什么好处?这样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2、诸侯国的威胁解决了,当时诸子百家各家学派的思想很活跃,经常指责中央,不利于中央政策的统一实行,思想上不统一怎么办呢?阅读课文,找出答案。

教师强调:汉武帝推尊的“儒术”,它以儒家学说为主,又经董仲舒的改造、发挥,吸收了法家、道家学派的一些思想,从此它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汉武帝为达到“独尊儒术”的目的,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这样汉武帝实现了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进入第一个盛世局面。

第十二课导学案

第十二课导学案
重点
汉武帝的大一统
难点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自学环节
1、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________、________等,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2、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________________。
基础知识补充
“文景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
二、展示环节
展示自学环节的各习题
小组展示
三、检测环节
1、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A、诸子百家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D、道家和兵家
2、西汉初年,由于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以德化民的政策,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应运而生,史称()
A、吸取秦亡教训B、推行儒家教育C、破格录用人才D、削弱诸侯国力量




鸡西市第四中学导学指南
学科
历史
年级
初一学年
课题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授课模式
四环教学模式
课型
预展型




1、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等基本史实。
2、思考和探究“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之治
3、假若穿越时空来到西汉的最高学府,你将在这里学习()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导学案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导学案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案【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知道汉武帝在政治、思想文化、经济、军事方面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2.知道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学会评价汉武帝。

3.通过学习汉武帝大一统,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统一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树立统一的思想观念。

【学习重难点】(一)学习重难点1.重点:“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

2.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评价汉武帝一生的功过。

【预习新知】(一)预习新知1.推恩令(1)原因:西汉初,________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

地方上的________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

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2)措施:汉武帝采纳_______的“________”计谋,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之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汉武帝还建立________制度,监视13个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3)影响:中央对_______的控制大大加强。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原因:西汉初,统治者奉行“________”的政策,许多士人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

(2)措施:汉武帝接受董仲舒“__________,__________”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__________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还在长安兴办________,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3)影响:从此,________为历代王朝所推崇,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

3.盐铁专卖(1)措施: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________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_______。

还在全国各地设________,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12 课《大一统的汉朝》第1课时
课型:新课时间:10月15日主备人:刘丽阁审核人:
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分析“文景之治”和“汉文帝大一统”的主要措施
学习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学习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学习过程:
一、文景之治
1、背景
2、措施
(标注在课本上)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采取的措施(标注在课本上,并抄写在下边)
1、政治上
2、思想上
3、文化上
三、东汉的统治(了解)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不足?
自学检测:
1. (2008年,潍坊市)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

其中“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A.创立中央集权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稳固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2. (2008年,嘉兴市)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汉武帝所采取的措施是
A.颁布“推恩令”
B. 设西域都护府
C. 加强监察制度
D. 推行儒学教育
1.西汉第一个皇帝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武帝
D.汉景帝
2.汉初统治者对人民采取轻徭薄赋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A.吸取秦亡的教训
B.重视“以德化民”
C.经济困难
D.人心思安
3.以注意节俭而著称的西汉皇帝是()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4.西汉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项是()
A.中央实行盐铁专卖
B.平定“七国之乱”
C.颁布“推恩令”
D.发行五铢钱
5.下列帝王中,与秦始皇对待儒学态度截然不同的是()
A.汉高祖
B.汉景帝
C.汉武帝
D.光武帝
6. 阅读下列材料:
“到这个时期(西汉),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

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请回答:
(1)这段话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
(2)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什么?
(3)你认为出现这一治世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节清:
13.人们总把“秦皇汉武”并称,他们二人在以下哪个问题上采取了相反的措施
A.中央集权B.经济发展C.外族入侵D.儒家学说
15.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在汉武帝时期得到继续发展,并实现了大一统的局面,汉武帝的主要做法包括
①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削藩②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北击匈奴,开疆扩土④下令治理黄河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朝的阿房宫,建筑群规模宏大,正殿东西约五十步,南北约五十丈,殿内可容纳一万人。

……为修建这些宫殿,从各地运来最好的石料和木材,有的地方树木都被砍光了。

材料二汉文帝非常注意节俭,并以身作则。

他穿的衣服比较粗糙。

一次,文帝想建一座露台,经计算要花费大量的钱。

他说:“这些钱相当于中等百姓十户的家产,我继承先帝的宫室,还感到惭愧,为什么还要建造露台呢?”阅读材料回答:
(1)秦朝的统治者与汉文帝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2)你能说出秦亡汉兴的原因吗?
课堂评价:
1、学案节清是否按时完成:是()否()
2、本节学案任务总数难入手的任务个数
3、划出难入手的问题并修改。

板书设计
参考答案:
1.A
2.C
3.B
4.C
5.C
6.(1)汉景帝时期。

(2)“文景之治”。

(3)他们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注意节俭。

7.(1)秦朝的统治者奢侈腐化,汉文帝注意节俭。

(2)秦对人民实施暴政,而汉朝统治者以此为戒,轻徭薄赋,减轻对人民的剥削,注意节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