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导学案(带答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导学案3

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导学案3

七年级上册第12《大一统的汉朝》导学案3程标准内容标准: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活动建议:组织讨论,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作用标准解读:1、把秦汉时期定位为“统一国家的建立”有什么意义?统一国家是秦汉时期最重要的特征,也是这个时期对中国历史作出的最大贡献。

它不仅仅是秦汉时期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甚至是中国文明本身的一个重要特征。

换言之,把统一国家建立作为学习主题,是以整个中国古代时期统一国家发展的历史为背景和学习目标的,是把统一国家作为整个中华文明的重要方面或内容来学习的。

2、如何在统一国家建立的背景上“评价”古代帝王?首先要理解什么是“大一统”,这是古代人的说法。

汉武帝的“大一统”是借用了《公羊传》的说法,是用“春秋大一统”的观念,来表现当时加强集权的措施。

以此来评价汉武帝,可保证这个评价的基本方向是沿着统一国家建立的学习主题进行的。

同时也可说明,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顺应了统一国家建立的历史潮流,是符合历史发展的方向的,因而这个评价基本上是肯定的。

3、单纯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能否提供评价的全部资料?但评价历史人物不应仅仅停留在这样的一个方向上,任务是复杂的,他的历史活动是丰富多彩的,对历史的作用不是单纯的。

因此,除了在历史发展潮流的主流之外,还应考虑通过其他方面对历史任务进行全面认识和评价。

比如汉武帝,增加些有关他好大喜功、滥用民力、文学修养、过而能改、家庭不和、残酷杀戮等方面的小资料,可丰富其人物形象,有助于对他进行全面评价。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本的讲授将与多媒体和历史小品有机结合,通过情景拟想、阅读概括、联系对比等多种方式启发学生思考。

并通过小论文的形式初步学习全面的评价历史人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他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重点难点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前准备1、多媒体2、学生编排历史小品“洛阳庆功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收集汉武帝的历史人物资料教学设计新导入汉初庆功宴西汉初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治理天下,实现西汉王朝的长治久安?——那么首先要吸取秦朝灭亡的经验教训——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秦的暴政——秦的暴政和秦末长期的战乱造成怎样的后果?文景之治“民失作业,而大饥谨。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班姓名学习目标:1.列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2.了解汉武帝采取巩固大一统措施的历史背景。

3.理解汉武帝大一统的作用和影响。

学习过程:一、导入: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使西汉王朝出现强盛的局面。

汉武帝是如何强化中央权力的呢?他所采取的措施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呢?二、快乐自学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自学课本54-57页。

1.西汉初年社会政治、思想、经济领域面临哪些困境?2.汉武帝针对上述情况各采取了什么措施?各有何作用或影响?3.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对西汉王朝有何影响?三、合作探究1.有人说,汉武帝的“推恩令”实在是一箭多雕、妙不可言。

你能看出汉武帝的这一招有何高明之处吗?2.试比较一下秦汉两个朝代对待儒家思想的异同点,儒家思想对我们现代生活有哪些影响?四、课堂小结颁布推恩令汉政治上武建立刺史制帝巩罢黜百家固思想上使西汉开始进大独尊儒术入鼎盛时期一统统一铸币王经济上盐铁官营朝平抑物价五、达标检测1.实行过分封制的朝代有①商②西周③秦朝④西汉()A.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②④2.西汉进入鼎盛时期是在谁统治时期?﹙﹚A.汉文帝B.汉景帝C.汉武帝D.汉高祖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焚书坑儒”有何相似之处﹙﹚A.背景相似B.方法相似C.结果相似D.根本目的相似4.后人把秦始皇、汉武帝并称为“秦皇汉武”主要是因为﹙﹚A.他们都用儒家学说治国B.他们都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的帝国。

C.他们都推行了郡县制D.他们都攻打匈奴,修筑长城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

……公元前5.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

”这一改变是从哪一位皇帝开始( )A.秦始皇 B.汉武帝 C.汉高祖 D.汉景帝6.阅读材料:材料一: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有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有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学案(导学案)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标要求】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学习目标】1. 掌握汉武帝为巩固国家“大一统”在政治、思想、经济上采取的措施。

2. 通过思考和探究“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评价汉武帝,初步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 通过分析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认识到这一局面是西汉王朝强盛的顶点,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习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学习难点】评价汉武帝【学习过程】本课内容设计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为“政治上的大一统”,第二部分为“思想上的大一统”,第三部分为“经济上的大一统”,第四部分为“评价汉武帝”。

一、政治上的大一统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

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则千乘百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

原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候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史记•平津候主父列传》(1)材料反映了汉初社会的哪一问题?(2)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了这一问题?二、思想上的大一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1)根据材料归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2)汉武帝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采取了哪些措施?三、经济上的大一统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对社会经济的控制,采取了哪些措施?四、评价汉武帝【知识构建】【直击中考】1.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底分给其他子弟。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导学案】

统编版(2024)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导学案】

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2022年课程标准学习目标通过了解汉武帝的大一统,知道西汉发展国力强盛原因;通过了解西汉“削藩”和尊崇儒术,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的过程1.立足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知道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

(唯物史观、历史解释)2.立足史料实证和时空观念,通过对“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学习,知道儒学在封建社会占据主导地位的原因和影响。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3.立足家国情怀,感知汉武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作的努力,理解国家统一是国家强盛的基础(家国情怀)自主学习任务一削弱地方势力设问1:汉武帝为削弱地方势力采取了什么措施?目的是什么?结果如何?1、的实施(1)背景:诸侯王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

(2)提出者:主父偃(3)推恩令的内容: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由皇帝制定封号。

(4)推恩令的作用:推恩令的实施,使得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从而维护了国家的。

2、建立制度(1)背景:地方上的豪强地主发展起来,土地,聚敛财富,与官府分庭抗礼,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2)刺史权力:代表中央地方官员和豪强及子弟的不法行为(3)作用: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4)易错点:是监察中央官员;刺史是监察地方官员和豪强。

自主学习任务二加强经济管控设问2: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经济上采取了那些措施?1、农业(1)朝廷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地数万顷,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3、商业(1)背景:盐铁经营权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他们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2)目的: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

(3)措施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④下令对商人征收车船税。

4、作用: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自主学习任务三尊崇儒术设问3:汉武帝在思想上有什么烦恼?如何解决?核心措施: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案(含答案)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的目的与影响。

【过程与方法】汉武帝的大一统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延续和巩固。

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对比“秦皇汉武”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异同和对历史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汉武帝实现大一统是西汉强盛的顶点,经济上的发展是政治局面形成的物质基础,从而认识统一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

【学习重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采取的政策措施,评价汉武帝的历史功绩。

【学习难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学习过程:自学提纲1、教师展示学生自学成果:(用投影仪或提问学生或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1')2、学生巩固基础:明确上述知识点后,让学生通过诵读、默想、互问等方式熟练记忆上述知识点(4')3、基础巩固题。

(7')针对基础提纲提问,并适当拓展。

1)、西汉达到鼎盛时期是谁统治时期?2)、汉武帝大一统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3)、说出汉武帝在思想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4)、说出汉武帝在经济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呢?5)、在军事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统治呢?4、师生共同探究(12')(1)请同学们把本小组内部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下面,请其他小组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

(2')(2)师生共同探究下列问题:(10')1.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西汉实施“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2.西汉建立刺史制度,监视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秦朝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3.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措施的作用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西汉王朝出现了大一统的局面,从此西汉进入了鼎盛时期。

4.某校七年级(1)班在学习本课时,同学们对汉武帝的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措施进行了讨论,请你参与进来,共同完成。

3.1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3.1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汉武帝统治时期面临的社会问题,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的背景。

2.了解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采取的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及作用。

3.认识大一统在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影响。

【学习重点】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内容及其影响【学习难点】“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内容【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一】“推恩令”的实行材料一 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上从之。

——《汉书·主父偃传》(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课本思考汉武帝继位将面临哪些政治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加强政治上的统一,他实施了什么措施?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背景 政治:西汉初, 势力强大,地方 发展起来,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经济:富商大贾掌握国家命脉,唯利是图不关心国事。

思想:诸子百家学说流行,诸侯门下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

目的 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措施 政治 ① 采纳 的建议颁布 ,削弱诸侯王势力。

②建立 ,监视地方豪强官吏。

加强了中央集权,中央加强了对 的控制,巩固了政治统治 思想 ① 接受 实行 把儒学立为 思想。

② 在长安兴办 ③ 以儒家的作为教材汉武帝时期,儒学居于地位,加强了思想上的统治经济 ① 中央统一铸造 ②实行盐铁 ③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改善了 ,为汉武帝推行政策奠定了基础军事 派 北击匈奴 ★公元前119年: (对抗匈奴的高潮)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对外 关系 ①派张骞出使西域 ②开通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密切了汉朝与西域的联系影响 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 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 时期。

【合作探究二】“尊崇儒术”的实行材料一“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含答案解析)-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含答案解析)-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1)学习目标:1.了解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推恩令” 强化监察制度等史实,理解这些措施的作用,评价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历史功绩。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2.认识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作用,“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政策,从思想上巩固中央集权制度。

(历史解释、唯物史观)3.认识汉武帝大一统是西汉强盛的顶点,经济上的发展是政治局面形成的物质基础,从而认识统一是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2)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学习难点:理解“大一统”;评价汉武帝一生的功过。

一、“推恩令”的实施1.背景:西汉初,势力强大,地方发展起来,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2.内容:提出,规定诸侯王除以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3.影响: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从此一蹶不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1.背景:西汉初,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 ”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

2.措施(1)接受董仲舒“ ,”,把儒家学说立为,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2)汉武帝在长安兴办,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儒学人才。

3.影响: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三、盐铁专卖1.背景:私人铸币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大都掌握在豪强手中,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2.措施(1)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

(2)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专卖。

(3)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平抑物价;3.作用:使国家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基础。

四、北击匈奴1.汉初与匈奴关系(1)背景:匈奴首领单于统一蒙古草原,南下袭扰;汉初国力疲弱。

(2)关系:对匈奴实行“ ”。

2.汉武帝时北击匈奴(1)原因:西汉强盛起来,组建起强大的骑兵队伍。

人教2016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有答案)

人教2016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有答案)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标要求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背景;列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颁布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营,统一铸币等,并分析其影响。

2.知道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培养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史料、创设历史情境等活动,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通过画图的形式理解推恩令,学会对比同类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影响中国社会两千多年,从思想上使秦始皇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巩固下来。

汉武帝大一统局面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明确一个道理:经济发展史大一统的物质基础,人才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必要条件。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导学过程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情景导入课前播放电视剧《汉武大帝》片头曲。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民族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诗词中提到的“秦皇汉武”,“秦皇”是秦始皇,“汉武”是汉武帝。

他们都是中国古代的著名皇帝,都把大一统的格局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我们前面已经学过秦始皇,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共同学习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先解释概念:大一统: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汉武帝的大一统实际上是秦朝中央集权的延续和巩固。

目的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

措施表现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外交等方面。

一、“推恩令”的实施秦朝采用法家思想、以严刑酷法治国,激化了阶级矛盾,导致短期而亡。

秦灭汉兴,面对严峻的社会形势,汉初统治者采取了黄老之学的治国思想,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人教版历史社会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导学案

人教版历史社会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导学案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导学稿教学目标知识能力:了解西汉的兴衰,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在政治、思想上采取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史料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归纳问题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重点: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教学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导入新课:(1)西汉是谁在什么时候建立的?都城在哪里?新授:一、文景之治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一自然节,分析汉朝的经济状况如何?问: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荒凉景象是怎么造成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刘邦和其后继者颁布法令采取休养生息政策,阅读课文,请学生找出刘邦和后继者文帝、景帝采取哪些措施:(1)(2)(3)让学生看书列举文帝,提倡节俭的事例。

并结合课本"动脑筋",说说你的看法什么是文景之治呢?让学生看书归纳。

二、汉武帝的大一统(板书)解释:什么是大一统,即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1、请说说你所知道的汉武帝,刚即位时,汉武帝就面临着哪些严重考验呢?政治上:诸侯势力相当大,严重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如何解决王国问题呢?怎么削弱诸侯国势力呢?请同学们看书,议一议诸侯王的封地和以前相比变小了对国家政权的巩固有什么好处?这样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2、诸侯国的威胁解决了,当时诸子百家各家学派的思想很活跃,经常指责中央,不利于中央政策的统一实行,思想上不统一怎么办呢?阅读课文,找出答案。

教师强调:汉武帝推尊的“儒术”,它以儒家学说为主,又经董仲舒的改造、发挥,吸收了法家、道家学派的一些思想,从此它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汉武帝为达到“独尊儒术”的目的,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这样汉武帝实现了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进入第一个盛世局面。

第十二课导学案

第十二课导学案
重点
汉武帝的大一统
难点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自学环节
1、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________、________等,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2、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________________。
基础知识补充
“文景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
二、展示环节
展示自学环节的各习题
小组展示
三、检测环节
1、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A、诸子百家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D、道家和兵家
2、西汉初年,由于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以德化民的政策,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应运而生,史称()
A、吸取秦亡教训B、推行儒家教育C、破格录用人才D、削弱诸侯国力量




鸡西市第四中学导学指南
学科
历史
年级
初一学年
课题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授课模式
四环教学模式
课型
预展型




1、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等基本史实。
2、思考和探究“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之治
3、假若穿越时空来到西汉的最高学府,你将在这里学习()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导学案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导学案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案【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知道汉武帝在政治、思想文化、经济、军事方面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2.知道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学会评价汉武帝。

3.通过学习汉武帝大一统,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统一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树立统一的思想观念。

【学习重难点】(一)学习重难点1.重点:“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

2.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评价汉武帝一生的功过。

【预习新知】(一)预习新知1.推恩令(1)原因:西汉初,________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

地方上的________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

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2)措施:汉武帝采纳_______的“________”计谋,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之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汉武帝还建立________制度,监视13个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3)影响:中央对_______的控制大大加强。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原因:西汉初,统治者奉行“________”的政策,许多士人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

(2)措施:汉武帝接受董仲舒“__________,__________”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__________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还在长安兴办________,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3)影响:从此,________为历代王朝所推崇,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

3.盐铁专卖(1)措施: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________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_______。

还在全国各地设________,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统王朝》教案+导学案第12课汉武帝巩固⼤⼀统王朝1教学分析【教学⽬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汉武帝的“⼤⼀统”教学难点: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认识2教学过程⼀、导⼊新课⾦缕⽟⾐是汉代规格最⾼的丧葬殓服。

这件⾦缕⽟⾐共⽤⽟2498⽚,⾦线1100克。

制作⼀件⽟⾐所需的费⽤相当于当时⼀百户中等⼈家的家产总和。

需要上百个⼯匠花两年多的时间完成。

耗费了⼤量的⼈⼒和物⼒。

这件⾦缕⽟⾐是在汉代诸侯王刘胜的墓中发掘的。

这说明诸侯王⽣活奢侈,经济实⼒强,他们享受着与天⼦同等的待遇,甚⾄凌驾于天⼦之上,这些诸侯王的存在,令谁最为担忧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2课《汉武帝巩固⼤⼀统王朝》。

⼆、新课讲授⽬标导学⼀:“推恩令”的实施1.展⽰图⽚: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量对⽐2.教师讲述:图⽚说明在西汉初期诸侯王的势⼒依然很强⼤,这种尾⼤不掉的隐患,存在了半个多世纪,到⽂景之时,诸侯王的势⼒急剧膨胀,公元前154年发⽣了以吴王刘濞为⾸的七个诸侯国对抗中央的叛乱,这使得中央的统治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对这⼀问题,我们来看汉武帝是怎样做的!3.教师提问:汉武帝实⾏“推恩令”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提⽰: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4.教师讲述:通过“推恩”这种相对缓和⽽“富有⼈情味”的⽅式,原来的王国被分割成许多⼩侯国,侯国不再属于王国管理,⽽归中央直接管辖的郡管理。

不费⼀兵⼀卒达到了削弱王国的⽬的,⽽得到封地的诸侯⼦弟,对皇帝感恩戴德,从⽽培养了侯国的忠诚。

5.教师提问:除了“推恩令”的措施外,汉武帝还采取什么措施加强对地⽅政府的管理?提⽰:设刺史,进⼀步削弱诸侯国的势⼒。

6.教师讲述:汉武帝将全国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设刺史⼀名。

专门负责监察本州的主要官吏和豪强地主的不法⾏为。

那么,“推恩令”和“设刺史”的实施有怎样的影响?提⽰:中央对地⽅的控制⼤⼤加强。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含答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含答案)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班级:姓名:组名:一、【学习目标】1、掌握汉武帝在政治、思想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巩固措施2、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的目的与影响3、理解大一统的含义,正确评价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二、【重难点】重点: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和影响难点:正确评价汉武帝三、【自学指导】(带着问题认真阅读P54-56,用笔划出关键词)1、概括汉武帝在政治、文化和经济方面的巩固大一统措施有哪些?2、说说汉武帝推行这些巩固措施有何目的?产生了哪些作用和影响?3、请正确地评价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四、【合作探究】(对学、群学,解决以下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正确评价汉武帝?1.西汉初年,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的两股势力是( )A.朝中大将和地方官吏B.诸侯王和豪强地主C.朝中大将和豪强地主D.诸侯王和宦官势力2.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时,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珠玉宝器,多于京师”这种状况是由谁造成的( )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3.为加强中央集权,主父偃给汉武帝的建议是( )A.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D.允许诸侯王将封地分给子弟4.汉武帝时,中央设立的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地主及其子弟的官吏是( )A.锦衣卫B.刺史C.太尉D.节度使5.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播放后,很多人对汉武帝的文韬武略有了基本了解,汉武帝治国的核心思想来源于( )A.儒家学说B.道家学说C.法家学说D.墨家学说6.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

……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

”A.秦始皇B.汉武帝C.汉高祖D.汉景帝7.公元前118年,汉武帝进行货币改革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 A.半两钱B.五铢钱C.铲币D.刀币8.中国古代统治者非常重视食用盐的管理。

下列哪一位皇帝曾经把地方上盐的经营权收归中央( )A.秦始皇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9.“贤良对策治春秋,抑黜诸家孔孟求。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导学案导学案课题: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习目标:1. 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重要意义;2. 掌握汉武帝在政治、农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举措;3. 理解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君主。

学习重点:1.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重要举措;2. 汉武帝在政治、农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成就。

学习难点:1. 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意义;2. 掌握汉武帝在政治、农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举措。

学习过程:一、导入(5分钟)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1. 你们知道汉武帝吗?他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什么角色?2. 你们知道汉武帝是如何巩固大一统王朝的吗?请同学们先回答,然后老师进行回答和解析,为今天的学习做铺垫。

二、新课学习(30分钟)1. 大一统王朝的意义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君主,他在位时间长达54年。

在他的统治下,中国实现了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他巩固了汉朝的地位,使中国这个庞大的国家能够实现长久的和平与稳定。

2.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举措(1)改革行政制度汉武帝下令废黜了郡国的世袭制度,建立起郡国制度。

这一举措使得中央政府的权力更加集中,有利于巩固大一统王朝。

(2)加强农业生产汉武帝重视农业生产,在各地兴修水利,加强农田的灌溉和排水,提高了农田的利用率,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同时,他还实行均田制,保护农民的权益,有效地调节了地主与农民的矛盾。

(3)推行赋税制度改革汉武帝改革赋税制度,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他减少了农民的赋税,鼓励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4)注重文化建设汉武帝非常重视文化教育,他强调文化的重要性,推行了一系列的文化政策。

他设立太学,提供教育机会给人民。

他还鼓励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三、巩固与拓展(15分钟)1. 小组合作,分析讨论以下问题:(1)为什么汉武帝加强了农业生产?(2)汉武帝推行的赋税制度改革对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3)汉武帝的文化建设对中国历史有什么重要意义?2. 小组展示,进行探讨和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学习目标】
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等基本史实。

认识到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知识点1.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时期的统治措施是:①减轻农民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②奖励农桑;③提倡节俭;④重视“以德化民_____ ”
知识点2.汉武帝的大一统
政治上:削弱诸侯势力,解决了王国问题。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经济上、军事上,也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大一统措施的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知识点3.东汉的统治
公元九年,王莽夺权,西汉灭亡;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十分黑暗,最终导致农民战争爆发。

一、精挑细选,了解历史
1、西汉初年,由于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以德化民”的政策,封建社会的第一治世局面应运而生,史称(A )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之治
2、汉武帝雄才大略,他削弱诸侯国势力的目的是(C )
A.分封刘家子弟,巩固统治B.平定叛乱,保持稳定
C.进一步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D.彻底铲除诸侯,消除割据
3、2011年4月,我国最高学府之一清华大学迎来百年校庆。

你知道我国古代的
最高学府是(D -)
A.大学B.儒学C.郡国学D.太学
4、孔子的学说被统治者加以改造和利用,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开始于(C )
A.春秋B.秦朝C.西汉D.东汉
5、七年级新生王刚同学想了解西汉王朝鼎盛时期的情况,你建议她观看(D)
A.《封神榜》B.《秦王李世民》C.《康熙王朝》D.《汉武大帝》6、中国古代出现了许多盛世景象,出现在东汉时期的是(B )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之治
二、思考领悟,以史明今
阅读下列材料:
“田地悠悠,人事悠悠,不废江河万古流。

”汉武帝以其雄才大略,实现治国蓝图:推恩令,妙削王国势力;重法制,强化监察制度;尊儒术,罢黜百家学说;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击匈奴,施德治国安邦……功过是非,千秋评说,成为我国历史上一段传奇。

《史记》对汉武帝的评价:“元年,汉兴已六十余岁矣,天下义安。

”《资治通鉴》中说:“(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出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政治上:削弱诸侯势力,解决了王国问题。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经济上、军事上,也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秦皇汉武在思想控制方面有类似之处,为什么会导致秦亡汉兴的不同结果?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认识?两人在思想方面的措施都是为了加强控制。

汉武帝时巩固政治上的大一统,而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更主要起了钳制思想摧残文化的作用。

认识:统治者制定政策要为民着想,注意发展经济发展国力。

三、课堂检测·基础巩固
1、从人类诞生到今天,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了统治地位,都非常注重加强思想领域的控制。

汉武帝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听取了下列哪位人物的建议( D )
A孔子B李斯C韩非D董仲舒
2、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仍然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使一个民族成为有素质、有礼仪、有教养的民族。

儒家思想在我国居于统治地位开始于( C ) A春秋战国B秦朝C西汉D东汉
3、为了宣扬封建正统思想----儒学,西汉时期出现了国家举办的学校,并成为我国古代最高学府。

它是( B )
A大学 B太学C书院D翰林院
4、公元纪年法是现在世界上通用的纪年方法,我国也采用,你知道我国历史上跨公元前后的朝代是( C )
A夏朝B秦朝C西汉D东汉
5、为了实现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是B
A、焚书坑儒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削弱诸侯国的势力D建立太学
6、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百家”是
A、诸子百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道家和墨家
D、法家和兵家
7、将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者是B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明太祖
8、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要目的是A
A、加强中央集权
B、排斥异己
C、平定叛乱
D、加强诸侯国的权力
四、拓展延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沁园春·雪》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中提到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分别是中国古代的哪四位统治者?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
(2)“秦皇”和“汉武”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分别采取了什么做法?
秦皇:焚书坑儒
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3)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在政治和教育上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政治上: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教育上:举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