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公开课导学案

合集下载

《元朝的统治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元朝的统治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部编版》

《元朝的统治》导学案一、导入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统治时间长达近百年,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遥影响。

本节课将重点讲解元朝的建立、统治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元朝的建立过程和主要统治者;2. 掌握元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3. 分析元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进修内容1. 元朝的建立a. 成吉思汗的征服和建立大蒙古国b. 忽必烈的建立元朝2. 元朝的统治a. 政治制度:行政区划、官制和科举制度b. 社会结构:蒙古人、汉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地位c. 经济制度: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3. 元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a. 统一中国,推动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b. 文化交流,增进汉文化与蒙古文化的融合c. 对后世的影响:明朝的建立和中国社会的变革四、进修方法1. 阅读课实情关内容,了解元朝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2. 查阅资料,深入了解元朝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状况;3. 分组讨论,探讨元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五、教室实践1. 小组讨论:请同砚们分组讨论元朝的建立过程和主要统治者,以及元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2. 观看视频:播放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元朝的统治情况。

3. 教室展示:请学生们展示他们对元朝的钻研效果,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认识。

六、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元朝的历史和文化;2. 撰写一篇关于元朝的钻研报告,包括元朝的建立、统治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3. 思考元朝对中国历史的启迪,写一篇个人感悟或评论。

七、拓展延伸1. 参观元朝相关的博物馆或遗址,加深对元朝历史的了解;2. 就元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进行深入探讨,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3. 就元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进行思考和讨论,探索更多的历史问题。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 教案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元朝的统治 教案设计

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11课元朝的统治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和对台湾、西藏的管辖。

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收集、整理资料,从多方提供的历史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②通过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帮助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的能力;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元政府对西藏和台湾的有效管辖,帮助学生认识到西藏和台湾自古以来都是我们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一切分裂势力的阴谋都不可能得逞,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并与任何企图分裂祖国的行为做坚决的斗争,树立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与统一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元政府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难点:行省制度的内容和影响。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两宋前后,我国北方除了出现辽、西夏和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外,还生活着一个少数民族一蒙古族,蒙古族也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疆域最为辽阔的国家,元朝统治者是如何管理这么辽的国家呢?对边疆地区采取了什么措施进行管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1课元朝的统治(二)、讲授新课一、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1.元朝的特点:师:蒙古族是如何实现全国统一的?生:1206年,蒙古族首领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灭西夏前夕,成吉思汗去世。

1227年,蒙古军队灭西夏;蒙古与南宋联合于1234年灭金。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6年元军灭南宋,1279年元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师:出示元朝完成统一的图片,指出:元朝的统一,是我国封建时代继秦、西晋、隋之后又一次大的統一。

元朝的统一有何历史意义?生:元朝的统一,结東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地域空前辽阔的大一统王朝,对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疆域的奠定和经济文化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主要讲述了元朝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掌握元朝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知能力。

但元朝的历史较为复杂,涉及到的民族、地区、政治制度等内容较多,学生可能难以全面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体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元朝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内容,掌握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元朝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难点:元朝政治制度的演变及其特点,民族关系的处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对比分析法:通过与其他朝代的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元朝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课件。

3.资料: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

4.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元朝的版图,引导学生关注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认为元朝在我国历史上具有怎样的地位和影响?”2.呈现(10分钟)介绍元朝的历史背景、建立过程、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以及民族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元朝的统治》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元朝的统治》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元朝的统治》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元朝的建立和统治;2. 理解元朝统治的社会政治特点;3. 掌握元朝的开创者和重要统治者;4. 理解元朝统一多民族的方法;5. 能够分析元朝统治的优点和缺点。

导学重点:1. 元朝的建立和统治;2. 元朝的社会政治特点;3. 元朝统一多民族的方法。

导学难点:1. 掌握元朝的开创者和重要统治者;2. 能够分析元朝统治的优点和缺点。

导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朝的灭亡和南宋的建立,你们还记得吗?2. 今天我们将学习的是《元朝的统治》,请同学们看课文的标题,你们对元朝有什么了解吗?二、讲授新课(15分钟)1. 元朝的建立和统治(书本P78)元朝是一个由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它的建立与蒙古族的统治者成吉思汗紧密相关。

元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巩固他们的统治,包括重新规划行政区域、改革税制、修建运河等。

2. 元朝的社会政治特点(书本P79)元朝的社会政治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蒙古人享有特权,其他民族受压迫;- 官吏晋升多依赖考试;- 发达的奴隶制经济;- 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相结合。

3. 元朝统一多民族的方法(书本P80)元朝统一多民族主要靠以下几个方法:- 通过蒙古军队的征服和统一;- 通过控制南方士族来统一天下;- 统一文字和法律,加强文化控制。

三、小结(5分钟)同学们,请用自己的话回答以下问题:- 元朝是由谁建立的?- 元朝统治的社会政治特点有哪些?- 元朝是如何统一多民族的?四、拓展思考(15分钟)请同学们讨论以下问题,并写下自己的答案:1. 元朝统治的优点有哪些?2. 元朝统治的缺点有哪些?3. 你认为元朝做得好的地方和做得不好的地方分别是什么?五、课堂检测(10分钟)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1. 元朝是哪个民族建立的?2. 元朝统治的社会政治特点有哪些?3. 元朝统一多民族的方法有哪些?4. 请分别列举元朝统治的优点和缺点。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导学案(无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导学案(无答案)

第 11课元朝的统治【学习目标】11.了解元朝的疆域,掌握元朝的行省制度。

2、了解元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知道西藏在元朝时期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学习重点: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影响。

学习难点:认识到元朝对于扩大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作用。

一、自主学习1.元朝的疆域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贵族为主建立的统一王朝。

元朝疆域“北逾,西极流沙,东尽,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2.行省制度(1)元朝建立后,逐步确立了的制度。

在中央,由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户、、兵、、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负责全国的军事务,设负责监察事务。

在地方上,山西和河北称作“”,直属于中的中书省;其他地区,除了、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等10个行省,确立了。

3.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元朝建立后,在澎湖岛设置了,管理台湾地区。

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2)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将这一地区划为一个的行政区,由直接统辖,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二、合作学习1.元朝对我国做出的重要贡献有哪些,举例说明?三、复习巩固1.我国历史上疆域面积最大的朝代是()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2.下列关于元朝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朝是由满族建立的 B.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范围内C.元朝灭了北宋 D.元朝的版图比唐朝小3.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A.秦朝的郡县制 B.西周的分封制C.尧舜时禅让制 D.元朝的行省制4.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的是下列哪个朝代()A.汉朝政府 B.唐朝政府 C.宋朝政府 D.元朝政府5.作为草原游牧民族,元朝能够对空前广阔的疆域统治近百年,行省制度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不容低估。

元朝时,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是()A.吏部B.户部C.中书省D.行中书省6.下列制度创立于元朝的是()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7.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3、《元史》记载:“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中书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材料中“与中书省为表里”的行政机构是( )
A.三司B.行省C.中书省D.宣政院
4、元朝统治者在划分行省时,打破以往依“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这样做的目的是( )
二、综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李孔怀《(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材料二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之处,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A.防止分裂割据B.实现国家统一
C.强化思想控制D.开发边疆地区
5、《元史》记载:“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在边疆设立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实质上说明元朝时( )
A.政府推行民族分化政策B.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C.边疆与内地的差别消失D.边疆地区人民负担沉重
4、西藏地区:
(1)进攻南宋时,开始对西藏地区用兵和招降(蒙古王子与吐蕃地方政教首领会晤,共同议定吐蕃各地归附蒙古)。
(2)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设立⑮由⑯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从此,中央政府对⑰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部编版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导学案)

部编版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导学案)

第11课元朝的统治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元朝的疆域和民族融合的史实,知道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2.认识元朝的中央政权机构,掌握行省制度及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3.认识元朝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贡献学习重点: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学习难点:元朝对于扩大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作用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白塔寺有人说,一段历史就是一本书,书中记载着多少悲欢离合;有人说,一个朝代就是一本书,书中描绘了多少繁华落寞。

今天,让我们追随历史,细细品味,感受元朝作为我国首个少数民族统一政权的时代特色,领略元朝那空前辽阔疆域的威武雄风。

◆自主学习:1.元朝的疆域(1)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元朝疆域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元朝疆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行省制度(1)在中央由__________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__________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设________负责监察事务。

(2)元朝把___________________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

(3)在地方设置____________,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_________________3、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元朝在_________设置__________________,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2)蒙古统治者早在进攻南宋的同时,就开始对__________地区用兵和招降。

(3)后来蒙古贵族代表与吐蕃的上层政教代表共同议定,吐蕃各地归附蒙古。

此后,蒙古统治者开始在西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元朝建立后,在西藏设置____________,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 下第十一课--元朝的统治导学案设计和答案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 下第十一课--元朝的统治导学案设计和答案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下第十一课--元朝
的统治导学案设计和答案
导学案年月
C.归西藏自治区管辖
D.归宣政院统辖
4.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的少数民族王朝。

它疆域辽阔,民族众多。

以下事件发生在元朝的【C】
①建立蒙古政权②将西藏纳人行政版图③灭亡西夏④创立行省制度,加强对全国
的统治【C】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四、拓展延伸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统一的
多民族国家不断巩固和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十五年(641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

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
多。

”材料二
元朝疆域图
材料三元末反映草原地区蒙汉民族生活的评句:“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


(1)材料一中的“吐蕃”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元朝时这一地区归哪一机构统辖?
答:
藏族。

宣政院。

(2)从《元朝疆域图》中可以看出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
元朝开创了哪种政治制度?并设置了什么机构管辖澎湖和琉球?
行省制度。

澎湖巡检司。

答:
材料三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是什么
(3)
这与元朝统有何关系
?
?
蒙汉两族的交流日益增多
答:
,
差异越来越小。

元朝的统一有利于民族之间的经
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

五、教学反思(学习收获)。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元朝的疆域概况;
技能目标:知道元朝的民族融合情况;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元朝的行政措施;
教学难点:知道元朝对后世的历史影响;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元朝的疆域有多大吗?元朝的统治者是如何管理这个庞大的疆域的?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元朝的统治》;
二、元朝的疆域:
师:课件出示元朝的简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元朝的疆域范围如何?在元朝各民族是如何实现交融的?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三、元朝的治理举措:
师:通过学习,刚才我们了解了元朝的疆域状况。

师:现在请同学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元朝的统治者是如何治理这个庞大的帝国的?特别是在行政举措方面,比较前面的其他朝代有何创新?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进行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初一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导学案

初一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导学案

第11课元朝的统治七年级______班姓名____________ 评价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元朝的疆域范围。

2.理解行省是元朝设立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以及行省制度的影响。

3.知道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4.知道元朝通过宣政院管理西藏,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学习重点】行省制度的设立、行省制度的影响。

【学习难点】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的王朝。

2.元朝疆域北逾、西极、东尽、南越,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

3.元朝时候,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民族、的发展与交融。

4.元朝建立后,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在中央,由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

设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

设负责监察事务。

在地方,设10个,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被称为“”,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5.为了,元朝的统治者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的方式,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

例如在东南,设置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6.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元朝设立直接统辖该地区。

二、合作探究西藏、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请列举已学过的史实,证明这一事实。

三、练习巩固1.同学们在帮助老师整理历史资源室时,发现了一张残损的历史地图,地图只能依稀看出“岭北行省”“宣政院辖地”等字迹。

老师让同学们判断这是哪个朝代的疆城图,以下同学答案正确的是()A.徐杰:西汉 B.李红:唐朝C.刘君:北宋 D.陈民:元朝2.下列有关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①都完成了全国的统一②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北京③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A.①② B.②④C.②③ D.①④3.元朝统治者在划分行省时,打破以往依“山川形便”划分行政区域的原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

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分裂割据 B.实现国家统一C.强化思想控制 D.开发边疆地区4.下图为中国古代某朝代疆域图(局部),图中的行政制度出现于()A.隋朝 B.唐朝C.元朝 D.清朝5.2019年3月28日,庆祝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大会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导学课件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导学课件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D.中华民族的重要一员
目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13
课时导学 新知突破课时导易学错案专攻训练提小升试案身手
4.元朝疆域辽阔,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他建立 的地方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今。这一地方行政制度是( C )
A.郡县制
B.分封制
C.行省制
D.郡国制
5.元朝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这些机构的职能分别是
目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4
课时导学 新知突破课时导易学错案专攻训练提小升试案身手
【释疑解惑】 1.元朝的统一有什么意义? (1)初步奠定了中国疆域的规模。 (2)为南北经济的恢复、交流和进一步发展准备了条件。 (3)在中华民族大家庭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形成了新的民 族——回族。 (4)推动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新导学课时练
课时导学 新知突破 易错专攻 小试身手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目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1
[典图解读]
课时导学 新知突破课时导易学错案专攻训练提小升试案身手
元宣政院印,宣政院的设立,标志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 方行政区域。 [微点拨] ★判断元朝疆域图的方法是都城大都和地方上的××行省。我国省级行 政区域的划分从元朝开始。 ★新疆在西汉时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台湾和西藏在元朝时开始隶属 中央政府管辖。
( A)
A.行政 军事 监察
B.行政 外交 军事
C.财政 监察 外交
D.财政 军事 监察
目录
首页
上页
下页
14
课时导学 新知突破课时导易学错案专攻训练提小升试案身手
6.(2019梅州大埔模拟)元朝在澎湖岛设立澎湖巡检司,负责管理澎湖和 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管辖( D ) A.西藏地区 B.岭北地区 C.新疆地区 D.台湾地区 7.(2019北京丰台模拟)下图是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总结的史实摘要,据 此推测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C )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新课标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新课标人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建立,元朝对x藏、台湾等边疆地区的管辖等基本史实。

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民族的融合;行省制度对明、清后来的政治制度有深远的影响。

认识元朝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历史地位。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行省制度”、元朝对x藏和琉球(今台湾)的管辖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行省制度”。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过程】一、复习二、导入新课行省制度.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元朝按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式来改革制度,目的是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2.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等10个行省。

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

这一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被称为“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大屏幕显示《元朝疆域图》,提出如下几个问题:行省制度主要特点是什么?行省制度是元朝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

京师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髙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作为地方行政机构。

特点在于行省长官由中央直接委派官员担任,目的是有效管辖空前辽阔的疆域,成为明清以后地方行政区划的典范。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教案5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教案5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案5一. 教材分析本课《元朝的统治》是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元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元朝的基本情况,掌握元朝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元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关于中国古代历史的知识,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元朝的历史和文化,可能还存在一些认知上的空白。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元朝的历史和文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元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掌握元朝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元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学科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元朝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成就和社会状况。

2.教学难点:元朝的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经济发展和文化的独特性。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元朝的基本情况。

2.互动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案例教学:教师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元朝的历史和文化。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历史七年级下册。

2.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书籍、论文和网络资源。

3.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白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中国古代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展示多媒体资料,向学生介绍元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元朝的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元朝的经济发展有哪些亮点?元朝的文化成就有哪些?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发放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1课元朝的统治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11课元朝的统治导学案(无答案)

第11课元朝的统治课型:新授课时间:第周,年月日总课时序号:主备人:授课教师姓名:一、学习目标:1.知道元朝的政权性质和元朝的疆域;2.掌握元朝的行省制度和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措施;3.认识元朝的行省制度和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措施,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巩固和民族交融。

二、重难点:重点: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影响难点:认识到元朝对于扩大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作用。

三、设计思维导图四、预习导学1.为了对全国进行有效统治,元朝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五、精讲释疑:(一)元朝的疆域1.地位: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2.疆域:“北逾,西极流沙,东尽,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

(二)行省制度1.概况:元朝建立后,忽必烈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制度。

(1)在中央。

①由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

②设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

③设负责监察事务。

(2)在地方。

①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

②其他地区设置了10个。

③在行省之下,设置路、府、、县。

3.影响: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目的: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

2.措施:(1)对台湾:在澎湖岛设置了,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2)对西藏。

①元朝建立后,将西藏划为一个单独的行政区,由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

②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完整而有效的管理。

③西藏正式成为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六、引导点拨:Z*思考:如何评价文天祥的抗元斗争?他是民族英雄吗?你能用史实证明西藏、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吗?七、随堂过关检测1.它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它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它”是()A.西汉B.唐朝C.北宋D.元朝2.元朝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这些机构的职能分别是()A.行政军事监察B.行政外交军事C.财政监察外交D.财政军事监察3.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行政机构是在元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初中初中第11课 元朝的统治【课标要求】1.知道元朝的地位和疆域;知道行省制度的内容及其意义2.知道元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措施;理解元朝加强边疆管理措施的影响 【学习重点】元朝疆域;行省制度影响 【学习过程】一、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1.地位: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__________________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2.疆域:元朝的_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北逾________,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

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___________,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3.回族: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二、行省制度1.概况:________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制度。

2.措施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右图是元宣政院印,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

元朝是如何加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有何重要的意义?1.目的: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

2.措施第11课 元朝的统治1.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先后对峙,实际上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时期,但也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进一步联系,为中华民族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

实现“再次统一”的朝代是( ) A .隋朝 B .元朝 C .明朝 D .清朝2.“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这首写于元末的诗,反映了元朝( )A .疆域十分辽阔B .文化事业发展C .中外交往频繁D .民族交融发展3.元朝是我国第一个入主中原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

元朝时忽必烈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体制,建立的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是( ) A.中书省 B.尚书省 C.门下省 D.行中书省4.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教案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教案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3.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1)元朝建立后,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地区。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2)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将这一地区划为一个单独的行政区,由宣政院直接统辖,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学生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独立完成问题,并初步记忆。
重点
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影响。
难点
认识到元朝对于扩大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作用。
课时计划
1课时
实际完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利用中国地图导入新课。
通过新颖的导入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元朝的疆域,掌握元朝的行省制度。
2.了解元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知道西藏在元朝时期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通过自学了解课本的大致内容。
四、合作学习
学生先讨论,后讲解。
1.简述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贡献。
(1)元朝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的割据和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大江南北的统一。
(2)元朝行省制度的设立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是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对后世行政区划影响很大。
(3)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建立,元朝对西藏、台湾等边疆地区的管辖等基本史实。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展播元朝系列影像资料及相关史料,思考、概括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启发学生认识元朝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是在全国统一的条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实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元朝统一全国,疆域幅员辽阔;行省制度对内地和边疆实行有效的管辖,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民族的融合;行省制度对明、清后来的政治制度有深远的影响。认识元朝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历史地位。

部编七年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部编七年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部编七年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七年历史下册第11课《元朝的统治》主要讲述了元朝的建立、疆域、政治制度、经济政策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本节课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历史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认识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古代历史的一些基础知识,如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等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但学生对于元朝的了解相对较少,对本节课的内容存在一定的陌生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入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元朝的建立、疆域、政治制度、经济政策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认识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元朝的建立和疆域。

2.元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

3.元朝的文化成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对比分析法:通过比较元朝与其他朝代的异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和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元朝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元朝版图,引导学生关注元朝的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和教学道具,生动讲解元朝的建立和疆域。

学生在此过程中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元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政策。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元朝的疆域和民族融合的史实,知道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2.认识元朝的中央政权机构,掌握行省制度及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3.认识元朝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贡献
【学习重点】元朝的疆域;行省制度的影响
【学习难点】认识到元朝对于扩大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作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_______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王朝。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
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________的。

2.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

3.(1)由________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事务;设负责监察事务。

(2)地方:设置________,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

“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

4.(1)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负责管辖澎湖和________。

(2)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________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5.(1)蒙古统治者早在进攻南宋的同时,就开始对地区用兵和招降,吐蕃归附后,蒙古统治者在西藏统计户
口,设置驿站。

(2)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由________直接统辖。

朝廷还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任命
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

(3)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区域。

二、合作探究
与前代相比,元中央政府与西藏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元朝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理,在中国国家的发展和民族关系发展史上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三、练习巩固
1.它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它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

“它”是
()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2.元朝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这些机构的职能分别是()
A.行政军事监察
B.行政外交军事
C.财政监察外交
D.财政军事监察
3.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 )
A.西周的分封制
B.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C.元朝的行省制
D.清朝的军机处
4.元朝时,专门负责管理藏族地区行政事务的机构是( )
A.中书省
B.行中书省
C.宣政院
D.澎湖巡检司
5.史料记载,1279年,我国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受中央政府委派,在对国家领土测绘过程中,黄岩岛就
是其中的一个测绘点。

这表明( )
A.黄岩岛等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B.当时中国元朝的皇帝是成吉思汗
C.蒙古族比汉族强大
D.元代疆域比唐代更加辽阔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朝的疆域“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元朝的版图在我国历史上是最大的。

元朝在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

西藏、台湾等地区亦都处在中央王朝管辖之下。

(1)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是什么?
(2)元朝分别设立了什么机构来对西藏、台湾进行管辖?
四、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一、1.元朝统一最大 2.融合 3.(1)中书省军事御史台(2)行省 4.(1)澎湖巡检司琉球(2)台
湾 5.(1)西藏(2)宣政院(3)地方行政
二、西藏正式成为元朝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三、1.D 2.A 3.C 4.C 5.A
6.(1)行省制度。

元朝的疆域辽阔,为了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

(2)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