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康复评定1
骨科康复评定汇总【最新版】

骨科康复评定汇总骨科康复是主要功能的康复,骨科康复评定也就是功能评定,即应用了各种检测手段和方法评估了解伤病后机体的运动系统的功能状况,评定功能受损的性质、范围、程度及可能变化的趋势,制定合理的康复医疗方案,选择适合的康复治疗方法。
同时也可以确定康复治疗的效果。
骨科康复评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肌力评估肌力评定是运动功能评定的基本内容,其可以评价神经肌肉系统功能损伤的范围及程度,常用徒手肌力测定法(manual muscle testing,MMT)。
1916年由Lovett提出,以后有所改进。
在特定的体位下,分别在减重力、抗重力、和抗阻力的条件下完成标准动作。
更细的评级如medical research council分级(MRC分级)及各级肌力占正常肌力的百分比值(Kendall分级)。
在肌力超过3级,为了进一步作较为细致的定量评定,须使用专门的器械进行肌力测试。
其中包括等长肌力检查、等张肌力检查及等速肌力检查。
1.等长肌力检查在标准姿位下用特制的测力器测定一块肌肉或一组肌肉的等长收缩所能产生的最大张力。
2.等长肌力检查测定肌肉等张收缩使关节做全幅度运动时所能克服的最大阻力。
3.等速肌力检查肌肉收缩做功对抗某种可变阻力外,所牵动的关节做等角度圆弧运动,称为等速收缩,肌肉的等速收缩所产生的肌力成为等速肌力。
二、关节活动度测定关节活动度(ROM)是指一个关节从起始端至终末端的正常活动范围。
关节活动主要分为两种,即主动运动和被动活动。
关节活动度测定的基本姿位:全身所有的关节按解剖部位的姿位放置者为0°,前臂的运动手掌面在矢状面上状态为0°。
轴、面的概念与解剖学一致。
ROM的测量方法:通用量角器法和方盘量角器法。
1974年我国范振华教授研制出一种方盘量角器。
关节活动度评定注意事项:确定ROM测量的起始位置。
通常以解剖位作为起点;同一病人应由专人测量,每次测量应取相同的位置,两侧对比;测量后,治疗师应对数据分析;注意排除相邻关节的互相影响或者互相补偿。
骨科康复功能评定

案例三:脑外伤患者的康复功能评定
总结词
综合评估、早期介入、全面康复
详细描述
脑外伤患者的康复功能评定需综合考虑患者的认知、语 言、肢体功能等多方面因素。评估过程中应尽早介入康 复治疗,以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同时,制定全面的康 复计划,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等,帮助 患者逐渐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总结词
通过观察和分析患者的行走过程,评估其步 态特征和运动能力。
详细描述
步态分析是一种评估患者行走过程的重要手 段,通过观察和分析患者的步态特征和运动 能力,可以了解患者的行走功能状况。这对 于判断患者的康复程度、预防跌倒和制定康 复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总结词
评估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完成各种活动的能力 。
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评定,如 术后、疗程前后等,确保评定 结果能真实反映康复情况。
评定方法
采用多种评定方法,如量表评 定、仪器评定等,以提高评定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评定人员
选择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的评 定人员,确保评定的客观性和
公正性。
患者配合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评定,如实 反映自身情况,为评定提供准
确数据。
复方案。康复过程中需长期跟踪,及时调整方案,确保患者恢复最佳功能。
案例二:颈椎病患者的康复功能评定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多维度评估、针对性训练、预防复发
颈椎病患者的康复功能评定需从多个维度进行,包括疼痛 程度、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根据评估结果,制定 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方案,如物理治疗、运动疗法等。此外 ,还应关注颈椎病的预防复发,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和加强 颈部肌肉锻炼来降低复发风险。
骨科康复评定

人体完成功能活动(筷子夹菜、系纽扣、行走)的基本保证,如感觉缺失,即便运动正常,其功能也会受到限制。
与解剖结构之间的联系;确定疼痛对运动 0-30以肌肉等长收缩为主,不宜进行等张收缩
• 4:评定室及工具 • 评定室应明亮、宽敞、温暖。 • 床、看片灯、体重身高测量计 • 皮尺、量角器、锥形重锤、旋转角度测量器。 • 叩诊锤,各种感觉测量工具如毛刷、大头针、
音叉、装冷水或热水的玻璃管等。 • 握力计,及蜡笔、体温计等。
一:骨科康复评定的特点
• 5:病历记载 • 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和住址等。 • 主诉:问题、部位和持续时间。 • 现病史:按时间顺序记载。 • 既往史:既往疾病和患病情况。 • 家族史:先天性畸形等。 • 检查法: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等。
一:骨科康复评定的特点 因疼痛而在PROM终末之前即要求停止
功能和ADL的影响;为恰当的治疗方法提供 骨骼、肌肉、神经相联系
姿势调整能力下降、负重能力下降
依据;用定量的方法判断治疗效果 叩诊锤,各种感觉测量工具如毛刷、大头针、音叉、装冷水或热水的玻璃管等。
既往史:既往疾病和患病情况。 现病史:按时间顺序记载。 ①疼痛的发生时间和诱因 AROM<PROM时提示关节活动度受限是带动该关节运动的主动肌肌力减弱的结果,也与受试者活动意愿、协调性以及意识水平有关。 韧带缝合,术中不能对抗张力 ④皮肤增厚、瘢痕、老茧部位感觉会有所下降 现病史:按时间顺序记载。 人体一处有病,累及周身。
AROM)
二:评定内容
• 6:肌张力 • 静止性肌张力 • 姿势性肌张力 • 运动性肌张力
骨科康复功能评定

阵挛 1分:无阵挛 2分:阵挛1-2次 3分:阵挛2次以上 4分:阵挛持续超过30秒
结果判断 0-6分:无痉挛; 7-9分:轻度痉挛;10-12分:中度痉挛;13-16分:重度痉挛
1. 燕铁斌,许云影.综合痉挛量表的信度研究.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17,263-265. 2. 燕铁斌.临床痉挛指数:痉挛的综合临床评定.现代康复,2000,4:88-91.
压迫
30
髋外展外旋 试验
(4字征)
盖斯林 试验
脊柱特殊体征 骨盆
仰卧挺 腹试验
跟臀试验
拉格尔 试验
骨盆分离挤压 试验
31
髋外展外旋〔“4〞字〕试验 〔Faber-Patrick试验〕
Faber〔检查时体位〕 F-屈,ab-外展,er-外旋,下肢穿插成4字形 检查 如右侧:左腿伸直,将右足置左膝部,检查者 一手按住左髂前上棘,另一手将右膝向下压 阳性 右侧骶髂关节部疼痛 腹股沟处的牵扯痛不作为阳性 提示 骶髂关节病变
如牵拉同时再患肢作内旋动作,那么称为Eaten加强试
验
20
肩外展〔 Shoulder Abduction Test 〕试验
检查
患者坐位,手放在 同侧头上
阳性
疼痛、麻木减轻
提示
颈神经根受压 颈椎间盘st〕
检查 坐位、屈颈、伸膝、踝背伸 双下肢伸直 阳性 四肢疼痛、麻木加重 提示 脊髓受压 神经根受压〔张力增加〕
42
髋内收肌群肌张力评定 〔Adductor Tone Rating)
0 肌张力不增加 1 肌张力增加,髋关节在一个人的帮助下很容易外展到45° 2 髋关节在一个人的帮助下稍许用力可以外展到45° 3 髋关节在一个人的帮助下中度用力可以外展到45° 4 需要2个人才能将髋关节外展到45°
骨科疾病的康复评估方法

骨科疾病的康复评估方法骨科疾病是指涉及骨骼系统的各种疾病,包括骨折、退行性骨关节病、脊柱疾病等。
康复评估是评估病患在治疗过程中的功能和生活质量,并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以提高其生活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康复评估方法。
一、疾病病史和临床检查在骨科康复评估中,了解病患的疾病病史是至关重要的。
医生会询问病患的疼痛情况、运动能力、曾经的治疗经历以及康复目标等信息。
此外,医生还会进行临床检查,包括观察患者的行走姿势、关节活动范围、肌力测试等,以了解患者的康复需求。
二、功能评定功能评定是判断病患康复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常见的功能评定工具包括肌力测试、关节活动度测量、平衡能力评估等。
例如,在评估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功能时,医生可能会使用WOMAC(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量表,评估病患的疼痛、刚度和功能。
三、生活质量评估骨科疾病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是非常必要的。
生活质量评估常常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以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社交功能、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
常用的生活质量评估工具包括SF-36(Short Form-36 Health Survey)、EQ-5D (EuroQol-5 Dimensions)等。
四、影像学评估影像学评估是评估骨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X光片、CT扫描、MRI等影像学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病变情况、损伤程度等。
例如,在评估脊柱疾病患者的康复时,医生常常会进行脊柱X光片、CT或MRI等检查,以评估脊柱的稳定性,为制定康复计划提供依据。
五、骨密度评估骨密度对于骨科疾病的康复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骨密度评估常通过骨密度测量仪进行,旨在评估患者的骨质疏松程度。
通过骨密度评估,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骨质疏松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骨科康复功能评定_060609

骨科康复功能评定概述骨科康复功能评定是一种通过测试和测量来评估患者骨科康复状况的方法。
它涵盖了多种测试指标,包括力量、灵敏度、平衡、柔韧性、运动范围和肌肉耐力等方面。
通过这些测试,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展情况和健康状况,并对康复计划进行调整和改进。
应用骨科康复功能评定适用于各种骨科康复情况。
例如,通过测试患者的肌肉耐力和运动范围来评估他们的术后恢复情况。
同时,它也可以用于评估运动员或其他身体活动者的体能水平和身体机能。
此外,它还可以作为预防措施,帮助个人在受伤前评估其身体状况。
测试参数力量测试力量测试是骨科康复功能评定的一个关键指标。
这种类型的测试可以评估患者的肌肉力量,通常使用手动测试的技术来测量特定的肌肉群。
灵敏度测试灵敏度测试通常是通过触觉、视觉和听觉测试等方式来评估患者的感觉状况。
这种测试可以检测到神经系统的异常,有效的评估患者恢复的情况。
平衡测试平衡测试通常通过站立平衡测试、双脚静态平衡测试、双脚动态平衡测试、单脚静态平衡测试以及单脚动态平衡测试等方式进行评估。
这种测试可以帮助患者预防或降低跌倒和其他平衡问题的风险。
柔韧性测试柔韧性测试会评估患者的柔韧性水平。
这种测试可以测量肌肉和关节的灵活性和伸展范围,通常通过各种拉伸和扭转动作进行测量。
运动范围测试运动范围测试会评估患者特定部位的活动范围。
例如,一些医生会以各种方式测试肩关节的活动范围,以此来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情况。
肌肉耐力测试肌肉耐力测试可以评估患者肌肉疲劳和康复进程。
通常使用重复动作的方式进行测试,例如,测试患者的能否快速地连续做出多个臀部桥起动作。
骨科康复功能评定可以提供关于患者身体健康状况的各种信息,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监测患者康复进展情况并进行更有效的康复计划。
同时,它也可以帮助个人了解自身身体状况,提高身体机能并预防受伤。
骨科康复功能评定课件

观察患者日常生活活动中的肩关节功能表 现,如穿衣、梳头、提物等,判断其功能 恢复情况。
案例二:膝关节康复功能评定
膝关节活动度
评估膝关节的屈曲和伸展活动范围,判 断是否存在疼痛或僵硬。
疼痛评估
采用VAS或NRS,评估膝关节疼痛的 程度和频率,以便制定相应的康复计
划。
肌力评估
通过等张肌力测试和等长肌力测试, 评估腿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判断是 否存在肌肉萎缩或无力。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 求,制定个性化的评定方 案,以提高评定的针对性 和有效性。
智能化评定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 术,开发智能化的评定系 统,提高评定的准确性和 效率。
多学科合作
加强多学科合作,共同开 展骨科康复功能评定研究 和实践,以提高评定的专 业性和全面性。
PART 05
骨科康复功能评定的案例 分析
功能评定
观察患者在日常生活活动中的脊柱功能表现,如弯腰拾物、坐立行走 等,判断其功能恢复情况。
案例四:手部康复功能评定
手部关节活动度
评估手指关节的屈曲、伸展、对掌和对指等 活动范围。
感觉评估
通过触觉、痛觉、温度觉等测试,评估手部 的感觉功能。
肌力评估
通过等张肌力测试和等长肌力测试,评估手 部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功能评定
观察患者在日常生活活动中的足部功能表现,如 行走、跳跃等,判断其功能恢复情况。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利用机器人技术辅助康复训练 ,提高康复效果。
评定软件与系统
康复评定数据库管理系统
01
用于存储和管理患者的康复评定数据,方便医生进行数据分析
最新【骨骼康复】骨骼功能康复评定

最新【骨骼康复】骨骼功能康复评定最新骨骼康复骨骼功能康复评定
背景
骨骼功能康复评定旨在评估患者骨骼功能的康复程度,以确定适当的康复计划和治疗方法。
本文档介绍了最新的骨骼康复骨骼功能康复评定方法和步骤。
方法
1. 全面评估患者的骨骼功能,包括关节灵活性、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2. 使用标准化的评定工具,如运动功能评定表、肌力评定表和平衡评定表,以确保统一和客观的评估结果。
3. 根据评定结果,对患者的骨骼功能进行分级,如轻度、中度和重度功能障碍。
4. 根据功能障碍的程度和患者的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步骤
1. 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和健康状况。
2. 进行初步评估,包括患者的骨骼结构和功能的观察和测量。
3. 进行进一步的评估,使用标准化的评定工具,以评估患者的关节灵活性、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4. 根据评定结果,对患者的骨骼功能进行分级,以确定康复的重点和目标。
5.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天天锻炼、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
6. 定期监测患者的康复进展,对康复计划进行调整和优化。
结论
最新的骨骼康复骨骼功能康复评定方法和步骤,为对患者的骨骼功能进行评估和康复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通过全面评估和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可以帮助患者恢复骨骼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自主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觉输入
躯体感觉 前庭系统
中枢整合:脑干网状结构、小脑等
运动控制
平衡的分类
• 静态平衡 又称一级平衡
• 自我动态平衡 又称二级平衡
• 他人动态平衡 又称三级平衡
平衡评定方法
• 观察法
• 量表法
• 平衡仪测试法
观察法
• 1.在静止状态下能否保持平衡。例如:睁、闭眼坐,睁
、闭眼站立(即Rombcrg's征),双足靠拢站,足跟对足 尖站,单足交替站等。 • 2.在运动状态下能否保持平衡。例如:坐、站立时移动 身体,在不同条件下行走,包括足跟着地走、足尖着地走
、直线走、走标记物。
• 3.侧方走,倒退走,环行走等。
量表法
• 属于主观评定后的记录方法。优点是不需要专门的设备,
结果量化,评分简单,应用方便。信度和效度较好的量表
有Fugl-Meyer平衡反应测试、Lindmark平衡反应测试、 Berg平衡量表测试、MAS平衡测试和Semans平衡障碍分 级等
Barthel 指数评定内容及记分法
ADL项目 自理 稍依赖 较大依赖 完全依赖
进食 洗澡 修饰(洗脸等) 穿衣 控制大便 控制小便 上厕所 床椅转移 行走(平地45cm) 上下楼梯
10 5 5 10 10 10 10 15 15 10
5 0 0 5 5 5 5 10 10 5
0 0 0 0 0 0 0 5 5 0
C8-T4
T5-8
ADL自立,轮椅活动支具站立
同上,可应用支具治疗性行走
同上,骨盆长支具,双拐
同上
T9-12
L1 L2 L3 L4 L5-S1
同上,长下肢支具治疗性行走
同上,家庭内支具功能性行走 同上,社区内支具功能性行走 同上,肘拐社区内支具功能行走 同上,可驾驶汽车可不需轮椅 无拐足托功能步行及驾驶汽车
• 步角:足跟到第二趾连线与前进方向的夹角
引起异常步态的原因
• 关节活动度受限(如踝关节) • 活动或承重时疼痛 • 肌无力(臀大肌、臀中肌、髋关节曲肌、股四头肌、胫前 肌、腓肠肌) • 感觉障碍 • 运动不协调
• 双下肢不等长
• 骨盆倾斜,等
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 评价范围:运动、自理、交流、 家务活动等 • 评价目的:确定患者能否独立及独立的程度、判定预后、 制定和修订治疗计划、 评定治疗效果、安排返家或就业 等
脊髓损伤早期康复评定
• (1)脊柱脊髓功能评定
• (2)躯体功能评定
• (3)心理功能评定 • (4)社会功能评定
运 动 功 能 评 分
ASIA残损指数
• A:完全损伤,骶段S4、5无任何运动、感觉功能保留。
• B:不完全损伤:脊髓功能损伤平面以下至骶段S4、5无
运动功能而有感觉的残留。
• C: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
MMT肌力分级标准
级别
0
名称
零 (zero, O) 微缩 (trace, T)
标准
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相当于正常肌力的%
0
1
有轻微收缩,但不能引起关节活动
10
2
差 (poor, P)
尚可 (fair, F) 良好 (good, G)
在减重状态下能做关节全范围活动
25
3
能抗重力做关节全范围运动但不能抗 阻力 能抗重力、抗一定阻力运动
关节活动度+肌力+肌张力
四、疼痛的评定
▲视觉模拟评分(VAS)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注意事项 1)间歇评定。 2)周期性动态评分不宜过度频繁。
3)病人自控丧失和焦虑可加重疼痛感觉影响评分结果。
五、上臂围度测量
下肢围度测量
残端长度测量
六、平衡功能评定
视觉系统
维持平衡 的 三个环节
以上肌肉检查时,须连续施加阻力。
• 肢体运动时,被检查肌肉近段应得到可靠的固定
三、肌张力评定
• 肌张力:是指肌肉静息状态下或运动过程 中所处的紧张状态。检查时以触摸肌肉的 硬度及被动屈曲、伸展肌体时感知的阻力 作为判断依据。
肌张力异常
• 肌张力增高: 痉挛(spasm),在被动屈伸其肢体时, 起始阻力大,终末 突然 阻力减弱, 又称折刀现象,为椎体束损害现象。 强直(rigidity)屈伸肢体时始终阻力 增加,又称铅管样强直,为椎体外损害表 现。 • 肌张力降低:肌肉松软、屈伸肢体时阻力 低,关节运动范围扩大,表现为迟缓型麻 痹。见于周围神经病变、小脑病变等。
பைடு நூலகம்
受、视觉、前庭系统对于平衡及姿势控制的作用与影响,
其结果以数据及图的形式显示。
七、步态分析
步态分析常用参数
• 步长:一侧下肢跨步,前足跟与后足跟之间
的距离为前足的步长 • 步幅:该侧足底着地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位 置的距离 • 步频:行走一段距离,平均每分钟行走步数 • 步速:每秒步行距离 • 步宽:双侧步长测量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但一半以下关键肌在的肌力在3级以下。
• D:不完全损伤,脊髓损伤平面以下,有运动功能保留
,且一半以上关键肌肌力均大于或等于3级。
• E:正常,运动、感觉功能正常。
脊髓损伤康复目标基本确定
脊髓损伤水平 C5 C6 C7 基本康复目标 桌上动作自立、其他依靠帮助 ADL部分自立、需中等量帮助 ADL基本自立、能乘轮椅活动 需用支具轮椅种类 电动轮椅、平地可用手动轮椅 手动电动轮椅、可用多种自助具 手动轮椅、残疾人专用汽车
采集病史
确定存在的 问题
检查、测 量
确定功能障 碍学诊断
康复评定注意事项
1. 选择适当的评定方法 2. 沟通 3. 评定时间的控制 4. 评定常由一个人自始至终的进行,以确保准确性。 5. 评定一般要做三次,然后求出平均值。 6. 健侧与患侧要进行对照。
7. 评定过程中患者出现明显不适时,应及时中止,并查
肌痉挛评定(改良Ashworth法)
0
Ⅰ
无肌张力增加
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活动
范围之末时出现最小阻力或突然出现卡住和放松
Ⅰ+ 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范围50%出现突然卡
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50%之后均呈现最小阻力
Ⅱ 肌张力增加较明显,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肌张
力均明显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被动活动
骨科康复评定
山大二院 康复科 田丽姣
了解残疾所致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
围、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结局
为制定康复治疗计划提供客观的依据
康复评定的作用
动态观察残疾的发展变化
评定康复治疗的效果
开发新的更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
评定的流程
寻找功能障 碍的原因 寻找功能性 活动障碍的 原因 确定残存功 能或能力
Berg平衡量表(BBS)
• 由Katherine Berg于1989年首先报道。
• 包括:1、从坐位站起 坐位 站立 4、从站立位坐下 2、无支持站立 5、转移 3、无靠背 6、无支持闭眼 8、站立位上臂前伸 10、站立位转
7、双脚并拢无支持站立 9、站立位从地上拣东西
向前移动
身向后看
11、转身一周12、双足交替踏台阶
ADL评定的注意事项
●评定前应与患者交谈,让患者明确评定的目的,以取得患 者的理解与合作 ●评定前必须对患者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如肌力、关节活
动度等
●应考虑患者生活的社会环境、反应性、依赖性等重复进行 评定时应尽量在同一条件或环境下进行 ●在分析评定结果时应考虑有关影响因素,如患者的生活习 惯、文化素养等以及评定时的心理状态和合作程度等
0 0 0 0 0 0 0 0 0 0
* Barthel 指数评定可用于预测治疗效果、住院时间和预后,是国际康复医疗机构
Bathel指数结果分析
• 大于60分:轻度功能障碍,能独立完成部分活动,部分需要帮助 • 60—41分:有中度功能受限,需要极大帮助才能完成日常生活活 动 • 小于等于40分:有重度功能受限、大部分日常生活活动不能完成 或需他人帮助
等速肌力测试(isokinetic muscle testing)
简 单 器 械 肌 力 评 定
简 单 器 械 肌 力 评 定
• 常用的肌力测定方法有:
徒手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ing, MMT)
应用简单器械的肌力测试
等速肌力测试(isokinetic muscle testing)
1. 采用正确的测试姿势体位,防止邻近关节的替代动作。 2. 选择好测量工具,和参考点(即“0”位),关节活动时要防止量 角器固定臂移动。 3. 应与健侧相应关节对比测量;
4. 避免在按摩、运动后立即检查;
5. 先检查主动活动度,后检查被动活动度;
6. 不同年龄、性别、职业ROM的差别;
7. 注意疼痛、肿胀,手术后患者不理解、不合作的因素对关节活 动度的影响。
轮椅,长下肢支具,双拐
同上 同上 短下肢支具,肘拐 同上 足托或短下肢支具
二、肌力的评定
• 肌力(muscle power)是指肌肉运动时的最大收缩力量
• 影响肌肉力量的因素有
——肌肉的横截面积
肌纤维类型
运动单位募集率和神经冲动发放频率
肌肉收缩类型 年龄与性别
• 常用的肌力测定方法有:
徒手肌力检查(manual muscle testing, MMT)
应用简单器械的肌力测试
50
4
75
5
正常 能抗重力、抗充分阻力运动 (normal, N)
100
MMT评定时的注意事项
• 采取正确的测试姿势,预防所测试肌肉之外肌肉 的代偿
• 疲劳时、运动后或饱餐后不宜进行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