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季学期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2.6梅花魂陈慧瑛简介素材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6.梅花魂
中华民族:顶天立地, 不肯低头折节。
看到梅花,“我”不禁想起 了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外祖父读唐 诗宋词时( );因为 “我”弄脏了墨梅图而 ( );因为不能回国而 ( );临别时, ( );临上船时, ( )。从 ( )的梅花身上,我 们体会到了( )的民族 精神,也深切地感受到了身在异国的 华侨老人( )。
魂 颇 秉 衰
幽 腮 谓 侨
葬 玷 飕 眷
1.课文讲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 2.你认为外祖父为什么喜欢梅花? 3.课文主要表达了外祖父什么感 情?
一、吟诗落泪 二、珍爱墨梅图
三、因不能回国而痛哭 四、送墨梅图 五、送绣梅手绢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 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 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 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 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 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 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 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 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水墨画
白梅花
粉红色梅花
红梅花
雪中的梅花
古往今来咏花的 诗词歌赋,以梅为题者 最多,或咏其风韵独胜, 或吟其神形俱清,或赞 其标格秀雅,或颂其节 操凝重。
赞美梅花的诗词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 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 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 咏梅》陆游(宋)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 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王冕(元)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 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 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山园小梅》林逋(北宋)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作者简介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作者简介1、《窃读记》作者是林海音,原名林含音,著名作家,一生创作了多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自传体长篇小说《城南旧事》。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小苗”指苗苗,“大树”指季羡林,季羡林,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
3、《走遍天下书为侣》作者是尤安.艾肯,英国著名的儿童作家,出版过《长满书的大树》等92本小说以及大量的诗歌与短文。
4、《我的“长生果”》作者叶文玲,浙江人,小说集《无花果》《心香》等,散文集《梦里寻你千百度》《不了情》,长篇小说《父母官》《太阳的骄子》《无梦谷》等。
5、《泊船瓜洲》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
《秋思》作者张籍,字文昌,唐代诗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
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长相思》作者纳兰性德,纳兰性德,字容若,清朝词人,原名纳兰成德,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
6、《梅花魂》作者陈慧瑛,著名作家、诗人。
著作有《无名的星》《展翅的白鹭》《月是故乡明》等。
7、《桂花雨》作者琦君,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有《烟愁》《细纱灯》《细雨灯花落》等。
8、《小桥流水人家》作者谢冰莹,原名谢鸣岗,字风宝,湖南人,代表作《女兵自传》。
9、《鲸》作者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l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0、《松鼠》作者布封,布封18世纪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
少年时期就爱好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每天埋头著述,四十年如一日,终于写出了36册的巨著《自然史》。
11、《新型玻璃》作者是周水野,老师。
12、《假如没有灰尘》作者周元桂,湖北人,作品有《文体论》《金枝》等。
13、《钓鱼的启示》作者詹姆斯·勒菲斯特,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6.梅花魂
外祖父第三次落泪:
墨梅图、梅花手绢。 他对这两件藏品有着怎样的感情? 珍 爱。
以下哪句写得好?
轻轻 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 慢慢 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训罢,便用保险刀片刮去污迹,又用细 绸子抹净。
★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 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 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祖国和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联系
梅花:不怕风欺雪压,有品格、有灵魂、 有骨气。
↓
对祖国的 思念之情
↓
中华民族:顶天立地,不肯低头 折节。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
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
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
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 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 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 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
外祖父为何珍爱梅花?这说明什么?
(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 征,即“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不管历 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 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珍爱梅花, 是让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也就是保持中国 人的气节。这充分说明外祖父热爱祖国的思 想感情。)
外祖父为什么爱梅花? 它到底代表了什么?
外祖父(三)次落泪 外祖父的(两)件珍品
祖孙二人的(一)次长谈 品梅 梅花魂
爱梅
外祖父第一次落泪的原因? 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相关诗句
为何外祖父读到这些诗句时 就会落泪? (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 感情。他思念祖国,却身在异国, 不能回去。所以外祖父读到这些 诗句时就会落泪。)
梅花魂
所有羊都是公羊,要求他让公羊生下小羊才让他回 来。苏武到了北海,旁边什么人都没有,唯一和他作 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匈奴不给口粮,他就掘 野鼠洞里的草根充饥。日子一久,旌节上的穗子全掉 了。
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 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 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说 苏武已经死了。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 后来汉朝又有使者来到匈奴,苏武的手下悄悄与其取得了联系,告诉他们苏 武还活着。这才让苏武返回大汉。这中间度过了十九年。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 了。 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瞧见 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 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 2.具有像梅花一样高洁品格的人,读读故事 《苏武牧羊》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 使者都放回来。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 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 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苏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 回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倒霉的事儿。 匈奴中有人造反,苏武的手下牵连其中,苏武知道自 己有辱使命,决定自尽,未遂,单于就把他关押起来不 给饭吃,苏武吃雪和毡毛活了下来,匈奴人认为很神奇, 就把他流放北海边牧羊。
8.梅花在文章中有什么含义?
• 梅花:不怕风欺雪压,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 中华民族: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四、课外积累
• 1.描写梅花的诗句
•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 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 •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王安石《梅 》 •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卢梅坡《雪梅· 其一》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林逋(bū)《山园小梅· 其一》 •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 王维《杂诗三首》
梅花魂
边听边想象文章所描写的情景, 想想写了关于外祖父的哪几件事?
⑴外祖父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还常流 出眼泪。 ⑵外祖父对墨梅图分外珍惜,“我”不小心 弄脏,他竟大发脾气。 ⑶外祖父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了。 ⑷外祖父将最宝贵的墨梅图送给了“我”。 ⑸分别那天,外祖父有把绣着梅花的手绢 送给“我”。
一、吟诗颂词 ,悄然泪下
我的中国心
长江长城 黄山黄河 河山只在我梦萦 在我心中重千斤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 心中一样亲 我的中国心 流在心里的血 洋装虽然穿在身 澎湃着中华的声音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就算生在他乡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烙上中国印
腮边
华侨 梅花魂 细绸子 梳理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 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 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 魂、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 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 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 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 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 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 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 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 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 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 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 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 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 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 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6 .梅花魂
魂:精神。
梅花魂:梅花的精 神和品格。
放开声音,把课文读 正确、流利,注意生字的 读音。
腮边 玷污 秉性 衰老 华侨 眷恋 葬身异国 颇负盛名
陈慧瑛简介
陈慧瑛简介陈慧瑛简介我出生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幽会的港口──美丽的东方明珠新加坡。
我是海洋的女儿,赤道的艳阳、碧波、蕉风、椰雨,陪伴了我的童年,孕育了我热烈明媚的情思,也带给我淡淡的异国乡愁。
──陈慧瑛《路漫漫我当继续求索》多雨的鹭岛5月。
凤凰花才在树上绽放出一点点红色的影子,连日来的雨水把这个城市刷洗得更加清新美丽。
陈慧瑛在市人大9楼的新办公室,坐在办公桌前,窗外是湖景,湖水碧绿,白鹭低飞。
坐在另一边的沙发上,则面对青山绿地,心旷神怡。
这就是陈慧瑛热爱的家乡,是她经过多少艰辛困苦,也依然不离不弃的心之所向。
出生在岛国新加坡,工作、生活在岛城厦门,笔下总不忘记大海的情怀,有人称陈慧瑛为“海的女儿”。
大海的开阔包容、无畏无惧在陈慧瑛身上时时可见,这个“海的女儿”走过人生的诸多低谷,也曾在风口浪尖上振臂而呼,不论是富贵生活还是贫寒境地,抑或是职业还是身份的转换,她都从心而爱,无怨无悔。
那些密密麻麻的头衔,那些令人讶异的获奖记录只是过程,几番起伏,在她身上,现在有的是大海的淡定从容和直率豁达。
无悔投入文学海洋祖籍地是厦门同安丙洲的陈慧瑛出身于书香世家,她是著名爱国将领陈化成将军的嫡系第五代孙,祖父是前清秀才,外祖父是前清举人,自祖父这一代开始出洋到新加坡,经过努力与奋斗,陈家已经是新加坡无人不晓的华侨领袖。
自小生活在这样家境的陈慧瑛,因为聪慧也备受疼爱,她熟读经书,9岁便能写诗。
从小,陈慧瑛便受到祖辈们去国怀乡情结的耳濡目染,但对年幼的她来说,祖国只是地图上一个模糊的概念。
终于,1959年,陈慧瑛的外祖父──新加坡著名的富商、爱国华侨洪镜湖先生把最疼爱的外孙女送回了祖国。
这一送,有两个目的──一是让陈慧瑛回来探望居住在厦门鼓浪屿的祖母;二是希望陈慧瑛能回来传承中华文明,他不希望陈慧瑛变成黄皮白心的“香蕉人”。
带着外祖父多年珍藏的“墨梅丹青”图,陈慧瑛踏上了回国的路途。
这一别,她便再也没见过外祖父。
在太平洋上航行了7天7夜的陈慧瑛和母亲回到了厦门。
《梅花魂》课件(共69张PPT)
② 对一幅梅花图分外爱惜。 ③ 因不能回国而难过得哭起来。 ④ 在离别前把最珍爱的墨梅图送给“我”。 ⑤ 表达了船外快祖开父时眷,恋又祖递国给、“热我爱”祖绣国着的梅思花想的感手情绢。。
重点品读
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 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 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 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 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 外祖父为何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待到明年春草又绿的时候,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重点品读
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 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 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 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 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 外祖父为何读到这些诗句时就会落泪?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柳絮飞舞如虚无缥缈的梦境,丝丝细雨落下如同 我的忧愁。
撩绢侨眷
理解词义
冷艳,指花耐寒而艳丽;幽芳,
朵朵冷艳、 缕缕幽芳
清香,也比喻高洁的德行。冷艳
和幽芳写出了梅花的清高品格。
古玩
古董,即古代留传下来的器物,是 很值钱的东西。
玷 污 弄脏;使有污点。
理解词义
郑 重 严肃认真。 秉 性 天性,本性。 眷 恋 (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切地留恋。 颇负盛名 相当的有名声与外祖父怎样联系起来?
外祖父是一个思念家乡、眷恋祖国的人。外祖 父爱梅花,在他心中,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梅花是祖国的代表,他把爱祖国的情怀寄托在 梅花身上;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也一如梅花, 坚贞不移,虽身处异国他乡,仍不变中国心。
写作特点
? 本文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说说这样写 有什么好处?
《梅花魂》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陈慧瑛,女,1946年生于新加坡星岛,归侨,祖籍福建厦门。
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厦门市文联副主席。
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中国散文学会理事,第四届全国侨联委员,省人大代表,中华诗词学会福建理事,福建省文联委员,省作协主席团成员,厦门市美学会副会长,厦门市专家协会理事,厦门市宝石协会会长,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中心、美国国际名人协会会员暨咨询委员会委员。
著作有《无名的星》《展翅的白鹭》《月是故乡明》《厦门人》《南方的曼陀林》《一花一世界》等18部,发表诗文3000余篇共600余万字,获国际、国家部级以上文学奖项3项。
其中《梅花魂》入选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
《旧邻》、《良宵》等300余篇作品选入大、中学教材和150余种文集。
《无名的星》获1989年全国优秀散文集大奖,《梅花魂》《竹叶三君》《寄远》等98篇作品获国内外文学奖。
《梅花魂》人教版五年级
五年级上册第六课
预习课文
预习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查找作者陈慧瑛及其外祖父的资料 3、查找赞颂梅花的诗句名言 4、查找具有民族气节中国人的事例和名言
《梅花》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陈慧瑛
基本信息 | 人生事迹
中文名 外文名 别 名 国 籍 民 族 出生地 出生日期 职 业 毕业院校 主要成就 代表作品 陈慧瑛 Chen hui ying 莺儿 中国福建厦门 汉族 新加坡 1946年 作家、诗人 厦门大学中文系 文化传播、桥台立法、引进捐赠等 《无名的星》、《芳草天涯》、《陈慧瑛散文选》
【词语】低头折节 【拼音】 dī tóu zhé jié 【解释】 1、低头:低下头屈服。折节:使自己屈于 别人。低头 折节,相当于低头屈膝,意即, 低下头,丧失气节,屈服于他人。 【造句】 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 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 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什么是“梅花魂”?
初读课文
1.请生读课文,纠正错音,把句子读通读顺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词语】东南亚 【拼音】 dōng nán yà 【解释】 1、亚洲的东南部,包括越南、柬埔寨、老挝、 泰国、缅 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 西亚、东帝汶 和文莱等国 【造句】泰国是东南亚的国家。
划句子 写笔记 橡皮擦
句
上一页
下一页
提交
梅花魂
陈慧瑛 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漂泊 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这里是学生所选择的思乡爱乡的句子 我出生在东南亚的星岛,从小和外祖父生活在一起。外祖父年轻时读 了不少经、史、诗、词,又能书善画,在星岛文坛颇负盛名。我很小的时 这里是学生所 候,外祖父常常抱着我,坐在梨花木大交椅上,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 宋词。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 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 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这时候,我会拍着手笑起来: “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总是摇摇头,长叹一口气,说:“莺儿, 你还小呢,不懂!”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那 这里是学生所选择的思乡爱 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 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 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 吗?”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 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有一天,妈妈忽然跟我说:"莺儿,我们要回中国去!” “干吗要回去呢?” “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呀!” 哦!祖国,就是那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吗?就是那有长江、黄河、 上一页 下一页
《梅花魂》ppt课件
2.这些事件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情感?请 从课文中找出直接体现这一情感的句子。
这些经历深刻体现了外祖父对祖国无法割舍的眷恋之情,以及 他内心深处对回到故土的强烈渴望。文中“我带走的,是身在异国 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赤子心啊!”这句话直接揭示了外祖父 深沉而真挚的爱国情感。
品读课文
外祖父为什么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
梅花魂
课前导入
同学们,梅花,自古以来就是中国 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它不畏严寒,傲 然挺立,象征着坚韧不拔、高洁不屈的 精神。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陈慧瑛的 《梅花魂》,感受她笔下的梅花如何成 为了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对家乡、对 祖国的深情告白。
认识作者
陈慧瑛,女,生于1946年,是一位归 侨作家、诗人,祖籍福建厦门。她毕业于 厦门大学中文系,曾任厦门市作家协会主 席、厦门市文联副主席。陈慧瑛的文学作 品丰富,著有作品集《梅花魂》《无名的 星》《一花一世界》等多部作品,并发表 了诗文3000余篇,总计600余万字。
1.课文中描述了关于外祖父的哪些具体事件?请尝试用简洁的 语言概括出这些事件的内容。
① 当教授“我”唐诗宋词时,外祖父眼中泛起了泪光; ② 因为“我”不小心弄脏了墨梅图,外祖父生气地发了 脾气; ③ 因为年事已高无法回到祖国,外祖父伤心地哭泣; ④ 在离别之前,外祖父赠送了“我”一幅墨梅图; ⑤ 在分别的时刻,外祖父给了“我”一块绣有梅花的手 绢作为纪念。
拓展延伸
定风波·红梅
苏轼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
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
此词是作者贬谪黄州期 间,因读北宋诗人石延
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 年《红梅》一诗有感而
作。词中所描写的红梅,
4.梅花魂(相关资料)
陈慧瑛 - 福建省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文联副主席所属类别:文化人物
陈慧瑛,女,1946年生于新加坡星岛,归侨,祖籍福建厦门。
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厦门市文联副主席。
著作有《无名的星》《展翅的白鹭》《月是故乡明》《厦门人》《南方的曼陀林》《一花一世界》等18部,发表诗文3000余篇共600余万字,获国际、国家部级以上文学奖项3项。
其中《梅花魂》、《彩色的翅膀》入选小学语文课本。
著有作品集《梅花魂》、《无名的星》、《一花一世界》、《展翅的白鹭》、《月是故乡明》、《厦门人》、《南方的曼陀林》、《生命的田园》、《芳草天涯》、《神奇的绿岛》、《春水伊人寄相思》、《此情此心》、《竹叶三君》、《随缘》、《归来的啼鹃》、《陈慧瑛散文选》等17部,发表诗文3000余篇,600余万字。
《梅花魂》
(2)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也是王维的诗,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 如茵的时候,您回不回来呢?)
(3)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意思是在空中随 风飞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梦;满天 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 从这些词句可以体会到外祖父思念家乡、 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外祖父为何珍爱梅花?这说明什么?
(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 象征,即“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不 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 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珍 爱梅花,是让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也 就是保持中国人的气节。这充分说明外 祖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外祖父为什么要送梅花图、梅 花手绢给“我”? (外祖父把梅花图、梅花手绢送 给“我”,是为了让“我”也保 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 节。也说明外祖父要把他自己对 祖国的眷恋之心让“我”带回祖 国。)
2、中华民族的精神就是什么? (就是“有品格、有灵魂、有骨 气”; “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 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 低头折节。”)
3、外祖父保存这幅墨梅图是为了么? 现在把它送给外孙女又 是为什么?
(外祖父保存这幅梅是为了保持梅花 的秉性,也就是中国人的气 节。现在 把 它送给外孙女,也是让她保持梅花 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
“梅花魂”的内涵是什么? 本文为什么以“梅花魂”为 题?
(“梅花魂”的内涵是:
保 持梅花的品格,保持中国人 的气节。以“梅花魂”为题
本文开头和结尾有什么联系? 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本文开头和结尾相照,首 尾连贯,更加突出了身在异国 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热爱祖 国的思想感情。)
1、外祖父把梅花作为什么的象征? (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慧瑛简介
我出生在太平洋和印度洋幽会的港口--美丽的东方明珠新加坡.我是海洋的女儿. 赤道的艳阳、碧波、蕉风、椰雨,陪伴了我的童年,孕育了我热烈明媚的情思,也带给我淡淡的异国乡愁.
多雨的鹭岛5月。
凤凰花才在树上绽放出一点点红色的影子,连日来的雨水把这个城市刷洗得更加清新美丽。
陈慧瑛在市人大9楼的新办公室,坐在办公桌前,窗外是湖景,湖水碧绿,白鹭低飞。
坐在另一边的沙发上,则面对青山绿地,心旷神怡。
这就是陈慧瑛热爱的家乡,是她经过多少艰辛困苦,也依然不离不弃的心之所向。
出生在岛国新加坡,工作、生活在岛城厦门,笔下总不忘记大海的情怀,有人称陈慧瑛为“海的女儿”。
大海的开阔包容、无畏无惧在陈慧瑛身上时时可见,这个“海的女儿”走过人生的诸多低谷,也曾在风口浪尖上振臂而呼,不论是富贵生活还是贫寒境地,抑或是职业还是身份的转换,她都从心而爱,无怨无悔。
那些密密麻麻的头衔,那些令人讶异的获奖记录只是过程,几番起伏,在她身上,现在有的是大海的淡定从容和直率豁达。
无悔投入文学海洋
祖籍地是厦门同安丙洲的陈慧瑛出身于书香世家,她是著名爱国将领陈化成将军的嫡系第五代孙,祖父是前清秀才,外祖父是前清举人,自祖父这一代开始出洋到新加坡,经过努力与奋斗,陈家已经是新加坡无人不晓的华侨领袖。
自小生活在这样家境的陈慧瑛,因为聪慧也备受疼爱,她熟读经书,9岁便能写诗。
从小,陈慧瑛便受到祖辈们去国怀乡情结的耳濡目染,但对年幼的她来说,祖国只是地图上一个模糊的概念。
终于,1959年,陈慧瑛的外祖父——新加坡著名的富商、爱国华侨洪镜湖先生把最疼爱的外孙女送回了祖国。
这一送,有两个目的——一是让陈慧瑛回来探望居住在厦门鼓浪屿的祖母;二是希望陈慧瑛能回来传承中华文明,他不希望陈慧瑛变成黄皮白心的“香蕉人”。
带着外祖父多年珍藏的“墨梅丹青”图,陈慧瑛踏上了回国的路途。
这一别,她便再也没见过外祖父。
在太平洋上航行了7天7夜的陈慧瑛和母亲回到了厦门。
很多年以后,历经艰辛的陈慧瑛才明白,为什么外祖父要让她带着这一幅画回国,傲雪而立的梅花正是老人爱国之心的写照,也是外祖父对她的寄望。
陈慧瑛把这些写进了她的文章《我的梅花魂》中,入选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的此文,写的正是陈慧瑛的家人以及她对祖国的拳拳之心。
回到厦门后的陈慧瑛,考取了厦门一中的高中部。
1962年,她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厦门大学中文系。
虽说年纪比同班同学都小,但陈慧瑛十分勤奋用功,不管严寒酷暑,每日清晨便起床读书,30门功课门门满分,这在1960年到1970年间的厦大中文系,仅有过两人——一个是陈慧瑛,另一个便是她的学长、后来的著名作家刘再复。
陈慧瑛爱读书写文章,16岁的她便正式在报刊上发表作品,并成为由鲁迅创办的厦门大学文学刊物《鼓浪》的第一个女编委。
如果不是文革,那么陈慧瑛也许会走上另外一条坦途。
但在那个错乱的年代,身带许多海外关系的她,自然安稳不了——她到了大学毕业还入不了团。
甚至毕业时只想留在福清渔溪的军恳农场的愿望也不能实现。
20岁的陈慧瑛被发配到了山西的太行山地区,先在晋东南师专任教。
这所右派集中,曾是赵树理、薄一波等人母校的师专,是当地的最高学府。
然而,就连这样的地方因为陈慧瑛的海外关系复杂最后也拒绝了她。
她再次被下放,地点是太行山深处的平顺农村,她从一个知识分子变成了一个农民。
提起这6年的农民生涯,陈慧瑛有太多感慨。
住的是放羊人因为风雪或躲避狼群而临时搭建的窑洞,严冬风雪侵袭,狼群野兽时常来拱门。
吃的是糠窝窝榆皮面野山姜。
喝的是长满了虫子的旱井水。
胃溃疡、关节炎……许多病症都有了,这哪里是一个出身富裕华侨人家的小姑娘可以忍受的?一家9人被分了6个地方,老奶奶、母亲远在七千里之外的厦门,回家探一次亲要坐上五夜六天的火车。
满怀的抱负和理想化为乌有,前途茫茫,海外的亲人都劝陈慧瑛出国。
可陈慧瑛咬咬牙,忍受下来了,她不能放弃与背叛当初归回的祖国。
她的同学说:“换成是我,早就从太行山上跳下来了。
”可是陈慧瑛把青春中最美好的6年岁月留给了太行深山。
“没有太行山6年的磨练,就没有我的今天,我感谢苦难!感谢太行山!”这是陈慧瑛的肺腑之言。
无悔回归祖国怀抱
1973年,陈慧瑛的人生终于出现了转机。
厦门大学愿意调她回母校。
可是阴差阳错,当时高校的调动被冻结了。
接着有个机会她可以调到同安当中学老师。
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如果说太行山离厦门有7000里,那同安离厦门也不过70里地吧,更何况同安本是她的祖籍地。
可就是这样的调动也是艰难的,山西不放人,最后是十几个在当地的厦门大学的学长联合打了报告,担保陈慧瑛,她才能调回福建。
在同安的教育部门,陈慧瑛也度过了6年的岁月。
她工作尽职尽责,被许多单位借用过。
她还在组织的安排下成了家,和丈夫始终相濡以沫。
她抱着感恩的心,没有回母校读研究生,也婉辞了母校的几次调动建议。
可是,有一纸调令让陈慧瑛心动了。
这是来自厦门市委组织部的,为了厦门的《江声报》复刊而发的调令。
家庭与工作的稳定,同安的温馨与人情让陈慧瑛有点难舍,可是面对着她从小就喜爱的文字工作,她还是做出了选择。
她出身诗书世家,父亲是东南亚文坛有名的诗人,与著名作家郁达夫是忘年之交,与高云览等人是知交,成长在这样一个气氛中的她是那么酷爱写作和读书,哪怕是在最艰辛的太行山岁月里,她都没有放弃,一直坚持文学创作。
她曾经梦想上复旦大学新闻系,但最终因为家庭出身被挡在了门外。
她希望自己能够圆这个梦。
如果陈慧瑛是海的女儿,那么同安对她来说还是小溪流,她渴望回到大海之中。
陈慧瑛选择到报社当了副刊编辑。
刚复刊的报社条件艰苦,可是陈慧瑛乐此不疲。
夫妻分居两地,两个孩子都还幼小,每周六下午,她坐最后一趟车回同安,每周一清晨坐4点多那趟最早的车回厦门。
她瘦的体重只剩下80多斤,时常生病。
但对着自己喜爱的文字工作,她十分快乐。
在陈慧瑛编辑副刊版面的1978年到1988年间,冰心、秦牧、巴金、刘心武、张洁……全国数得上来的著名作家、诗人、评论家上百人都在她的版面上发过稿子。
她也因此和这些作家们过从甚密,和冰心还有过真挚的书信往来。
她还率全国报纸之先,在党报副刊上开设了“散文诗专页”,直接推动了全国散文诗运动的热潮。
许多荣誉向陈慧瑛涌来,1985年,她被评为“全国先进新闻工作者”,是一百个获奖者中年纪最小的、唯一的一个副刊编辑。
在人民大会堂领奖时,当时的人民日报副刊主任袁鹰握着她的手说:“你是我们的骄傲。
”而当时的光明日报社新闻部主任王晨则写了一篇关于陈慧瑛的文章《归来的啼鹃》,对她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陈慧瑛自己也没有放弃写作。
她坚持走在创作之路上。
1983年,她出版了自己的处女作《无名的星》,并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
在报社工作的10年间,她发表了1700多篇各类文章,出版了8部著作。
1989年,《无名的星》参与中国作家协会1919年-1989年散文著作的评奖,在4982部作品中荣获了国家最高文学奖——全国优秀散文集大奖。
在24部获奖著作中,得主多是德高望重的文学大家,只有她和贾平凹是最年轻的。
连续二十年间,凡参奖必得奖,陈慧瑛成了文坛上的“得奖专业户”,迄今为止,她获得国际、国家部级以上的文学奖项达122项。
荣誉不是最后目的,但至少证明了陈慧瑛对文学无悔的爱得到了认可与回报。
无悔踏上从政之路
陈慧瑛人生中的又一个大转折在1988年来到她面前。
因为工作表现优异,因为出身的海外背景,她被调往厦门市人大常委会担任常委,任华侨外事委员会主任,分管人大侨港澳台外事、宗教、民族、旅游。
这条从政的旅途,走到现在,已经18年。
说实话,当年的陈慧瑛并不愿意离开编辑的岗位,从政不是她的心愿。
但她服从了组织的安排,自己做好了角色转换的心理调试。
她很努力地学习相关知识——人大要立法,她得学法律;外事工作需要说外语,她就学外语……18年来,陈慧瑛直接主持立法的有8部,参与立法的有12部,这其中厦门第一部涉台法规《厦门市台湾同胞投资保障条例》出自她之手。
她主持之下的《厦门经济特区鼓励留学人员来厦创业工作规定》是鼓励留学生回国创业的法规,创了全国之先,成果有目共睹,为厦门市的“留学人员创业园”被评为国家级优秀留学生创业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华社、人民日报等海内外媒体纷纷前来报道。
陈慧瑛身体力行地通过法律的途径来维护侨、台胞以及宗教、民族、旅游各界的合法权
益,并积极地引资引智,厦门许多所学校的教育基金离不开她的牵线搭桥。
她还发动社会力量,历时8年,横跨两届人大、先后开展视察40余次,找相关部门近200次,帮助重修了福建省最古老的寺庙——同安梵天寺……
从政之路伴随着鲜花和荆棘,但陈慧瑛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手中的笔,她利用点滴业余时间,努力创作,又先后出版了10本书——她已经累计出版了18本书,600多万字,在海内外文坛享有盛誉。
陈慧瑛写过一篇关于茶的美文《茶之死》,她写茶有着“盈绿的青春,妩媚的笑靥”,但却“甘心把万般柔肠,一身春色,全献于人间。
任掐、压、烘、揉,默默地忍受,从无怨尤;在火烹水煎里,舒展娥眉,含笑死去……”这其实正是陈慧瑛对祖国对事业的执着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