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官传序》资料讲解
《五代史 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总结-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伶官传序欧阳修知识总结一、文学常识1.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坛公认领袖,诗文革新运动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千古文章四大家(欧阳修、韩愈、柳宗元、苏轼)。
与宋祁等合写了《新唐书》,又自撰了《新五代史》。
著有《欧阳文忠公集》2.五代【唐宋之间的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3.《新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伶官,古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作伶官4.“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从事,官名,源于汉武帝时期,有刺史属吏之称,分为别驾从事史、治中从事史等,主要职责是主管文书、察举非法,到宋代时被废除。
《伶官传序》中的“从事”指的是一般属官。
“牢”本指养畜生的圈,这里指祭祀用的牲畜。
少牢指祭祀用的羊、猪(豕);太牢:用牛、羊、猪祭祀告庙是指古代天子或诸侯出巡或遇兵戎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
5.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忽微:古代的长度单位,忽: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微:一寸的百万分之一。
这里指微小的事情;而《阿房宫赋》中“奈何取之尽锱铢”中的锱铢,则是古代重量单位,句中极言细微二、文言现象(一)通假字1尔其无忘乃父之志!(通“毋”)(二)古今异义1.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今义:人情事理2.与其所以失之者古义:和他今义: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义:名词,下属的官员;今义:动词,投身到(事业中去)4.负而前驱古义:走在前面今义:先行者5.其意气之盛古义:指意态、气概;恩义、情谊今义:气势6.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古义:表示不好的结果,相当于“以致”今义:表示另提一件事(三)词类活用名作动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名作动,推其根本)2.契丹与吾约为兄弟(名作动,订立盟约)3.函梁君臣之首函:用木匣子装4.泣下沾襟下:掉下5.抑本其成败之迹(名作动,推究)名作状1.负而前驱(名作状,向前)2.一夫夜呼(名作状,在夜里)3.乱者四应(名作状,在四面)4.仓皇东出(名作状,向东)动作名1.而告以成功(动作名,成功的消息)2.泣下沾襟(动作名,眼泪)形作动8.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形作动,作乱)形容词作名词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忽微:细小的事情;2.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智勇:有勇有谋的人物动词使动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使动,使……兴;使动,使……亡)2.凯旋而纳之(使动,使……收藏)(四)句式(1)判断句1.梁,吾仇也2.燕王,吾所立3.此三者,吾遗恨也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伶官传序知识点归纳
伶官传序知识点归纳二十四伶官传序一、知识要点1、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作者XXX,字XXX,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XXX。
世称XXX,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
与XXX,XXX,XXX,XXX,“三苏”XXX,XXX,XXX称“XXX”。
在散文理论上提出“以文明道”的主张,大力提倡简洁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
著作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XXX等合修《新唐书》。
2、本文是为《伶官传》所作的序,是《伶官传》前的序论,也可看作是一篇史论。
《伶官传》是《新五代史》中的一篇合传。
记伶人(古代音乐工作者和演员的称号)景修、XXX、XXX高等人的事迹。
本文通过对后唐庄宗得天下、失下天的典型事例,阐述了国家盛衰主要是由人事的道理。
作者作此序是为了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应满足表面的虚荣。
二、古今异义1、与其以是失之者古义:和他XXX: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透露表现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2、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古义:相当于“以至于”XXX:表示达到某种程度3、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义:官名,这里指官员XXX:干某项事业;处理,处置;办事,办理事务4、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古义:与“天命”相对,指人力XXX: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人情事理5、原庄宗之以是得天下古义:代词”所“与介词”以“组成”所“字结构,其义为”······的原因“XXX:常用作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6、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古义:推究XXX:原来7、XXX系燕父子以组古义:丝编的绳索,这里泛指绳索XXX:结合,构成1三、一词多义1、归而皆背晋以归梁归顺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返回2、告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告具告以事告诉告之XXX禀告3、盛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请其矢,盛以锦囊(装)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XXX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强盛)4、困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围困)XXX多困于所溺(困扰)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困厄)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艰巨)5、微祸患常积于忽微(微小的事)微指XXX处,则席地倚墙而坐(悄悄地)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为隐藏身份而改装)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6、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表肯定语气,一定)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圣人之所觉得圣,愚人之所觉得愚,其皆出于此乎。
8《伶官传序》重点字词逐个解释及全篇知识点梳理.doc
8《伶官传序》重点字词逐个解释及全篇知识点梳理.doc
《伶官传序》
《伶官传序》,又名《礼制传序》,是中国战国时期齐国司马迁所著,时所为礼乐制
度而撰写的一部史书,也是先秦重要古籍之一,全书共八篇,为山海经·五行传(《春秋》“的后六篇)的续作。
重点字词逐个解释:
伶官传序:“伶官传序”,又名“礼制传序”,是中国古代司马迁所著的史书,主要
记述当时的礼乐制度相关内容。
齐国:齐国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国家,位于今河南省登封市下函谷地,约公元前
7世纪至前3世纪存在。
司马迁:司马迁(公元145-公元86),西汉时期史学家,齐国古代史家,代表作有《史记》、《老子》、《吕氏春秋》、《国语》等。
山海经·五行传:山海经·五行传,又称“五行传”,是《春秋》六篇中的一篇,主
要讲述了中国古代天文、地理、礼仪、太学等内容,是古代礼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全篇知识点梳理:
《伶官传序》是中国古代司马迁所著的史书,主要记录古代齐国礼乐制度,由八部分
组成,是中国古代重要古籍之一。
全书内容以天文、地理、礼仪、太学等为主,是山海经·五行传的续作,也是古代礼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司马迁不仅是作家,也是一位历史学家,司马迁的著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被广泛用于学术研究和古代地理知识的记载。
《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整理
《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1.及仇雠已灭“雠”同“仇”,仇敌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无”通“毋”二、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1.函梁君臣之首函:用木匣子装2.契丹与吾约为兄弟约:订立盟约3.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推究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其根本名词作状语1.负而前驱前:向前2.仓皇东出东:向东3.一夫夜呼夜:在夜里4.乱者四应四:在四面动词作名词1.而告以成功成功:成功的消息使动用法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亡使动2.凯旋而纳之纳:使收藏形容词作动词1.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乱:作乱形容词作名词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忽微:细小的事情智勇:有勇有谋的人物三、古今异义1. 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古义:表示不好的结果,相当于“以致”今义:程度副词或表另提一事2.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古义:官名今义:动词,投身到(事业中去)3. 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今义:人情事理四、一词多义1.盛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请其矢,盛以锦囊(装)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强盛)2.困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围困)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3.告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告诉)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告)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禀告)4.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应当,一定,表其实的语气)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表程度)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表揣测语气)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此三者,吾遗恨也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2.状语后置请其矢,盛以锦囊方其系燕父子以组而告以成功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庄宗受而藏之于庙3.省略句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以三矢赐(于)望而却步宗而告之曰请其矢,盛(之)以锦囊岂独(庄宗之困于)伶人也哉(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4.被动句身死国灭,为天下笑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伶官传序知识点》课件
伶官传序中的语言、修辞和叙 事技巧可以作为文学创作的借 鉴和灵感来源。
伶官传序的主题和情节可以作 为文学创作的素材,丰富作品 的内容和思想深度。
在思想教育中的应用
伶官传序所传达的思想和价值观对于思想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伶官传序,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和价值观。
伶官传序中的故事和人物可以作为思想教育的案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和文化 。
倒叙与插叙结合
文章采用倒叙手法,先交代庄宗的败局,再逆推其盛衰兴 亡的原因,其中又穿插对庄宗性格的描述和关键事件的详 细叙述,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了有详有略的叙述,重点突出 庄宗由盛转衰的关键时刻和重要人物,使叙事更紧凑有力 。
以史论史
文章将史实与议论相结合,通过对庄宗得失天下的分析, 引出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思 想深度。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社会治理
伶官传序中的治理理念对 现代社会的治理提供了有 益的借鉴,强调公正、公 平和秩序。
文化多元
伶官传序所代表的文化传 统为现代社会的文化多元 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有助 于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媒体责任
伶官传序中伶人形象的塑 造对现代媒体的责任感提 出了要求,媒体应承担起 社会责任,传播正能量。
05 伶官传序的实践应用
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
伶官传序作为一篇历史性文章, 对于历史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
值。
通过伶官传序,可以了解当时的 历史背景、社会状况和文化氛围
。
伶官传序中的人物和事件可以作 为历史研究的案例,为研究提供
实证和理论支持。
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
伶官传序的文学风格和表达方 式对于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启 示作用。
语言特色
《伶官传序》2024年高考语文课内古诗文要点梳理与素材积累
《伶官传序》知识梳理成语、文言实词、一词多义、挖空练习、作文素材等一、相关成语1.盛衰兴废:兴盛和衰微,指人事的发展兴亡。
2.人事代谢:代谢,更迭,交替。
泛指人世间的事新旧交替。
3.谋事在人:谋求事情能成功,需靠自己努力。
4.原始见终:考察事物的开端而预见到它的结果。
5.亲冒矢石:见“亲当矢石”,谓将帅亲临作战前线。
6.锦囊还矢:谓凯旋告捷。
7.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8.誓天断发:断发向天起誓。
9.指天誓日:指着天,对着太阳发誓。
表示意志坚决或对人表示忠诚。
10.泣下沾襟:泪水滚滚流下,沾湿衣服前襟,形容哭得非常悲伤。
11.泫然泣下:泫然,流泪的样子。
泣,眼泪。
伤心地流下眼泪。
12.满招损,谦得益:骄傲自满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1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指的是忧虑劳苦才可以振兴国家,图享安逸必定祸害终身。
14.谦虚敬慎:见“谦虚谨慎”,谦虚,虚心,不自满。
谨慎,慎重,小心。
对人虚心,办事小心。
15.惟日孜孜,无敢逸豫:每天都孜孜不倦努力工作,不敢贪图享受。
16.逸豫之心:谓贪图安逸的思想。
17.一豫一游:豫,快乐。
游玩快乐。
指帝王的游乐生活。
18.积于忽微:从细小的事情上累积发展起来。
19.祸积忽微:灾祸产生于疏忽大意。
20.流溺忘反:犹言流连忘反。
留恋不舍,忘记返回。
二、文化常识1.《新五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记载907年至960年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代的历史。
宋欧阳修撰,原名《五代史记》,后世为区别于薛居正等官修的五代史,称为新五代史。
记载了自后梁开平元年(907年)至后周显德七年(960年)共五十三年的历史。
2.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这类文章,按不同的内容分别属于说明文或议论文:“引言”、“前言”等类的序说明编写目的、简介编写体例和内容,属说明文;对作者作品进行评论或对问题进行阐发的属议论文。
如《〈呐喊〉自序》《〈指南录〉后序》等。
伶官传序知识点
伶官传序知识点《伶官传序》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史论。
这篇文章通过对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盛衰兴亡的史实分析,得出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以及“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警示后人要居安思危,防微杜渐。
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梳理。
一、文学常识1、作者欧阳修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反对浮华靡丽的文风。
其作品风格平易流畅,委婉含蓄。
2、作品出处《伶官传序》出自欧阳修所著的《新五代史·伶官传》。
《新五代史》是一部纪传体史书,记载了五代时期的历史。
二、字词解释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考查。
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乃:你的。
3、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绳索。
4、函梁君臣之首函:用匣子装。
5、抑本其成败之迹抑:或者,还是。
本:推究。
迹:事迹,道理。
6、逸豫可以亡身逸豫:安乐。
7、举天下之豪杰举:全,整个。
8、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忽微:微小的事。
忽,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微,一寸的百万分之一。
三、通假字1、及仇雠已灭雠:同“仇”,仇敌。
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无:通“毋”,不要。
四、词类活用1、函梁君臣之首函:名词用作动词,用匣子装。
2、一夫夜呼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亡:使动用法,使……兴盛,使……灭亡。
4、智勇多困于所溺智勇:形容词用作名词,有勇有谋的人。
五、古今异义1、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从事:古义,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
今义,干某项事业;处理,处置;办事,办理事务。
2、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人事: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
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人情事理。
六、特殊句式1、梁,吾仇也判断句2、此三者,吾遗恨也判断句3、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被动句4、智勇多困于所溺被动句5、而告以成功状语后置句6、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状语后置句七、文章主旨文章通过对后唐庄宗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典型事例,阐述了国家盛衰兴亡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最终版】《伶官传序》教学课件(38张PPT)
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 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
不知回到哪里去。以至于对天发 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 了衣襟,又是多么衰颓啊。难道
之难而失之易欤?
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 皆自于人欤?《书》曰:
“满招损,谦得益。”忧 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 身,自然之理也。
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 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 《尚书》上说:“自满招来 损害,谦虚得到好处。”忧 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 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 是自然的道理。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 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 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 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
也哉!
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 全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 争;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 个伶人围困他,就自己丧命, 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讥笑。祸 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 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 溺爱的事物困扰,难道只是溺 爱伶人才如此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论点 盛衰之理,岂非人事
论证 举庄宗为例,原其得与失
例证法
得 接受父命报仇雪耻,系燕父子函梁君臣
伶事
官
失 一夫作难仓皇东出,伶人困之身死国灭
传
序
盛 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理
衰 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对比法
结论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推论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知识归纳
1. 古今异义词:
其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副词,应当,一定)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语气词)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代词,他) 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表揣测语气)
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整理
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整理一、引言伶官传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一种,描写了明朝中后期伶官的生活,成为了研究明代社会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本文将在文言知识的基础上,整理伶官传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以及对于古代社会的影响。
二、伶官传的主要内容伶官传主要讲述了明代中后期伶官的生活轨迹。
其中,主人公徐天宝是一个著名的伶官,他的经历生动地展示了伶官的起伏和命运。
故事围绕徐天宝的成长和奋斗展开,揭示了伶官们在明代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
伶官传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伶官的起源和背景伶官起源于唐代,是演艺人员的一种称谓,随着时间的推移,伶官的地位逐渐提高。
在明代中后期,伶官已经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群体,在宫廷和社会上广泛活动。
2. 伶官的生活和职责伶官的生活十分辛苦,他们需要经历艰苦的训练和排演。
作为演员,伶官需要掌握各种表演技巧,包括舞蹈、歌唱和说唱等。
他们不仅在宫廷上演出,还为民间举办各种演出活动。
3. 伶官的社会地位和影响伶官在明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的演出活动不仅提供了娱乐,也成为了宣传文化、宣扬政治理念的工具。
伶官时常受到官员和文人的赏识和追捧,他们的表演技艺也成为了时尚潮流。
4. 伶官传的艺术价值伶官传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绚丽多彩的描写和独特的叙事手法上。
作者用丰富的语言描述了伶官的生活和表演,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明代伶官的繁荣和辛酸。
三、伶官传对古代社会的影响伶官传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对古代社会的一种记录和反映。
它揭示了伶官们的辛酸和付出,展现了他们在明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它对古代社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传承与发展伶官传记录了伶官们的表演技艺和才艺,为后世保存了珍贵的艺术遗产。
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后代的戏曲和表演艺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 社会心理的抒发伶官传是一部描写伶官生活的作品,其中融入了作者对古代社会弊端和不公现象的关注和抒发,对于古代社会的不公和压迫提出了质疑,对于社会的改革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伶官传序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伶官传序文言文知识点总结伶官传是明代戏曲家李时中所撰写的一部记录戏曲演出艺人的传记。
作为一部典型的文言文著作,伶官传的语言风格固然与现代汉语有所差异,但其经典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表现风格依然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探讨。
下面就是本文的重点,从文言文的词汇、语法和修辞几个方面总结伶官传序的相关知识点。
一、词汇1、尚、自、方:伶官传序中有多处使用到这些词语。
尚表示“仍然”、“更加”、“尤为”等意思;自表示“自己”、“自然”、“确实”等意思;方表示“刚刚”、“才刚”等意思。
这些词语的使用增强了语气的感染力,体现出文言文的精准表达特点。
2、屈、曲:伶官传序中屈与曲同为形近词,屈表示“卑躬屈膝”、“屈就追随”等含义,而曲则表达“曲从”的意思。
这两个词语中,屈更贴近“奴仆”的意味,曲则更适用于“符合圆融”的语境。
3、鼓、钲:鼓指的是鼓乐,也有击鼓、扬鼓、祷鼓等多种含义;而钲则是指类似于锣的打击乐器。
与现代汉语相应的乐器名称不同,文言文中描述乐器的用词更为单一,但却更加精确。
二、语法1、於、为、者:於为者是文言文中常用的表示动作的词语。
於的用法比较广泛,既可以表示“在”的状态,也可以表示“进行中”的动作;而为则表示动作的“实施者”或者“目的”;者则表示主语或客体。
这些词语通常放在名词或动词前面,使得句子的表达更加简明扼要。
2、方、不、亦:在伶官传序中,方、不、亦常常放在句首,表示说话者在疑问、肯定、否定等方面的态度。
方表示“刚刚”、“刚才”等含义,也可以表示陈述事实的语气;不表示否定的意思,也可以表示疑问的语气;亦表示肯定的意思,也可以表示语气的加强。
这些词语的使用非常灵活多样,需要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3、之、乎、吗:在文言文中,之、乎、吗等是用来表达疑问或者加强语气的语助词。
之在现代汉语中用法减少,但在文言文中经常出现在动词或名词之后;乎与现代汉语中的“啊”、“呀”等语气助词类似,但在文言文中常常用于疑问句的末尾;而吗则与现代汉语中的“吗”语气助词相似,用于问句之后,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和表达疑问的作用。
伶官传序相关资料
【角色介绍】欧阳修为五代史伶官传作序,客观地分析唐庄宗的成败得失。
后唐庄宗,本姓朱邪,名存勖,沙陀族人,他的祖父李国昌做唐朝的臣子,被赐姓李。
他父亲李克用被唐王朝招来镇压黄巢农民军,沙陀兵进入长安,焚宫殿,烧府库,大肆掠夺,无恶不作。
公元908年,晋王李克用死,李存勖继承父业。
他初有大志,着手整顿纪律败坏的沙陀兵,组成精锐部队。
913年破幽州,取河北,击败对手后梁军队。
923年在魏州称帝,称国号唐。
后唐庄宗骁勇善战,常冒死搏斗。
最激烈的、也是决定性的一仗是称帝后夺取郓州之战。
梁军破德胜南城,庄宗弃北城,坚守杨刘城,与号称十万之众的梁军日夜苦战,庄宗再占德胜城,梁军决黄河口用洪水阻唐军。
庄宗听取谋臣郭崇韬的计策,留兵守杨刘,自率轻骑从郓州直取汴州,一举消灭梁国。
赫赫战绩,使欧阳修禁不住赞叹:"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唐庄宗,小名亚子,喜演剧,能度曲。
伶人能接近他,并渐渐参与政事。
庄宗宠幸的伶人周匝为梁所得。
庄宗灭梁进入汴州那天,周匝至马前拜见,庄宗非常高兴,并赐以金帛慰劳。
周匝说:"我在梁国没遭杀身之祸,多亏教坊使王俊、内园栽接使褚德源的帮助,请天子好好答谢他二人。
"庄宗当场答应封官。
郭崇韬竭力劝阻说:"帮陛下取天下的功臣还未封赏,却先封伶人,是要失去人心的。
"庄宗到底不听,封陈为景州刺史,封储为宪州刺史。
唐庄宗宠信伶人,让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优伶掌握实权。
景进等专替他探听宫外消息,回报的情况往往颠倒是非。
许多朝官和四方藩镇都争着向伶官行贿,以求在庄宗面前说些好话。
最阴险的是那个演杂剧出身的郭从谦,因有些军功,被封为掌握亲兵的从马直指挥使。
因姓郭,又去亲近权臣郭崇韬,并拜其为叔父。
崇韬无辜被杀,郭从谦借此机会在营中蛊惑军心。
当时军士王温趁夜作乱,事发后被斩。
有一次庄宗戏语郭从谦,说:"你的党朋,忘恩负义,又教王温造反。
《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整理[规整]
《伶官传序》文言知识整理[规整] 《伶官传序》是清代文学家袁枚所著的一部文言小说,以伶官为主要角色,描写了他们的生活和遭遇。
这篇文章主要整理了《伶官传序》中的文言知识,包括常用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等。
一、常用词汇1. 伶官:指古代的戏曲演员,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形式。
2. 传:指传记,记录一个人的生平、事迹的文学体裁。
3. 词:指戏曲中的歌词,一般由伶官演唱。
4. 青衫:指伶官的戏服,一般为青色。
5. 乐府:指古代宫廷音乐机构,也泛指唐代的音乐。
6. 丹青:指绘画。
7. 举子:指参加科举考试的人。
8. 闺阁:指女子的居室。
二、句式1. “一”字句:在《伶官传序》中,常常使用“一”字句来烘托情景或表达作者的感受,如“一朝风雨一朝秋”、“一问一世一百年”等。
2. 排比句:用一系列并列的词语或短语来修饰同一个名词,以增加修辞效果。
如“排演、归家、乐府、丹青,虽不见其所以然,然觉演绎清脆,归家醇和,乐府豁达,丹青浓淡,触目皆真情也。
”3. 倒装句:将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的位置颠倒,以突出某种语气或修辞效果。
如“伶官之谓伶官者,有伶者也。
”4. 修辞句:使用修辞手法来增强句子的表达力,如比喻、拟人等。
如“伶官之于戏,若鱼之于水”、“乐府之曲,若温泉之泻”。
三、修辞手法1. 比喻:用具体的形象来说明抽象的概念,以增加表达力。
如“伶官之谓伶官者,有伶者也”。
2. 拟人:将非人物赋予人的特征或行为,以增强表达效果。
如“乐府之曲,若温泉之泻”。
3. 夸张:夸大事物的特征或程度,以产生强烈的修辞效果。
如“百戏之中而莫能不醉者,伶官之谓也”。
4. 对仗:将句子或词语进行对称排列,以增加韵律感和修辞效果。
如“安知伶官之心中,亦有思慕之情”。
5. 暗示:通过暗示的方式来表达某种意思,以增加表达的含蓄性和深度。
如“吾闻君子之不取于世,若鱼犹不离水也”。
伶官传序知识点整理
伶官传序知识点整理《伶官传序》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重要文章,其知识点涵盖了文言文阅读、文学常识、文化背景等多个方面。
下面是对该文章知识点整理的示例:一、重点实词1、庄宗:即李存勖,唐朝末年晋王李克用的儿子,后梁的死敌,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的建立者。
2、伶人:又称优伶,旧时指戏曲演员。
3、宠幸:旧时指被帝王宠爱、重视。
4、诸弟:指李克用的儿子们。
5、逸豫:安乐。
6、置之:放下。
7、俳优:古代以滑稽戏为主的演员。
8、优伶:旧时指戏曲演员。
9、流连:留恋不舍。
10、块然:孤独的样子。
11、伶官:宫廷中的乐官和演员。
12、适逢其会:正好遇到这个机会。
13、会合:聚合,会面,相遇。
14、身死国亡:指个人的生命终止,国家灭亡。
15、深恨:深感遗憾。
16、盛衰:兴盛与衰败。
17、骄奢:骄傲奢侈。
18、逸豫:安乐。
19、骄极:骄傲到极点。
20、俄而:不久。
21、颠覆:灭亡。
22、忧劳:忧虑劳苦。
23、得失:成功与失败。
24、所以:表示原因、缘故。
25、逸豫:安乐。
26、及:到,到达。
27、去:离开。
28、其意:他的意图。
29、非厚行:不是崇尚道德。
厚,推崇、重视。
行,德行、品行。
30、非圣贤:不是圣明的君主和贤德的臣子。
圣贤,指品德高尚、有智慧和才能的人。
31、非仁人:不是讲究仁爱之心的人。
仁人,指有仁爱之心的人。
32、生于忧患:在忧患中出生、成长。
忧患,困难、艰难的环境或遭遇。
33、死于安乐:在安乐中生活、死亡。
安乐,安逸快乐的环境或遭遇。
3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和发展,而安乐可能导致衰亡的道理。
知,明白、理解。
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或范围。
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35、所以动心忍性: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使他的内心受到触动,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
所以,用来……的方式。
动心忍性,使内心受到触动,使性情坚忍起来。
动,触动、感动。
忍,坚韧。
性,性情、性格。
心,内心、精神。
伶官传序课件课件伶官传序课件课件是近年来广受欢迎的一种教育资源,它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地展现了伶官传序的历史背景、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伶官传序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伶官传序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总结伶官传序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总结《五代史伶官传序》选自欧阳修所作《新五代史·伶官传》,是一篇史论。
伶官传序通过对五代时期的后唐盛衰过程的具体分析,借以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力戒骄侈纵欲。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伶官传序文言知识点归纳,希望你喜欢。
伶官传序文言知识点归纳:重点词语①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②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绳索③及仇雠已灭雠:同“仇”,仇人④抑本其成败之迹本:推究伶官传序文言知识点归纳:一词多义(1)盛①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②请其矢,盛以锦囊(读chéng,装)③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振作、豪迈)④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强盛)(2)告①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告诉)②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告)(3)归①而皆背晋以归梁(归附)②君臣相顾,不知所归(到)(4)其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应当,一定)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③故方其盛也(代词,他)伶官传序文言知识点归纳: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①函梁君臣之首函:用匣子装②誓天断发,泣下沾襟泣:眼泪(2)名词活用为状语①负而前驱前:向前②仓皇东出东:向东③一夫夜呼夜:在夜里④乱者四应四:在四面(3)形容词活用为名词①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忽微:微小的事②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智勇:智勇兼备的人溺:溺爱的事物(4)使动用法①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兴:使……兴盛亡:使……灭亡②数十伶人困之困:使……陷入困境伶官传序文言知识点归纳:古今异义①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古义:官职名;今义:干某事)②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今义:人情事理,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等工作)伶官传序文言知识点归纳:特殊句式(1)判断句①梁,吾仇也 (梁,(是)吾仇也)②燕王,吾所立 (燕王,(是)吾所立)③此三者,吾遗恨也(此三者,(是)吾遗恨也)④自然之理也 ((这是)自然之理也)(2)省略句①请其矢,盛以锦囊(省略主语、宾语,(庄宗)请其矢,盛(之)以锦囊)②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省略主语、介词、宾语,(庄宗)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③乱者四应,仓皇东出(省略主语,(庄宗)仓皇东出)④岂独伶人也哉 (省略主谓短语,岂独(庄宗溺爱)伶人也哉)(3)被动句①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为,被)②智勇多困于所溺(于,被)(4)状语后置句①请其矢,盛以锦囊 (以锦囊盛)②而告以成功 (而以成功告)③方其系燕父子以组(方其以组系燕父子)④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而智勇多于所溺困)伶官传序文言知识点归纳:难句翻译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译:国家兴与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大学语文《五代史伶官传序》全方位解析和练习PPT课件
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
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
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
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
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
去投靠了梁。这三件事是我
的遗恨。交给你三枝箭,你
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
志向。”庄宗受箭收藏在祖
庙。以后宗庄出兵打仗,便
派手下的随人官员,用猪羊
去祭告祖先,从宗庙里恭敬
地取出箭来,装在漂亮的丝
.
6
写作意图
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 短序,目的是评述伶官受宠幸而 乱政的史实,借古讽今,讽谏当 时北宋王朝的执政者要以史为鉴。
.
7
注音释义
系燕父子 ( 系 jì,捆绑。) 仇雠已灭 ( 雠 chóu,同“仇”。
) 乱者四应 ( 应 yìng,应和 。) 盛衰之理 ( 盛 shèng,兴盛。) 盛以锦囊 ( 盛 chéng,装。)
1、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
岂独伶人也哉! 忽微:极细微的事,“忽”和“微”都是
极小的计量单位。
智勇:有“智”与“勇”的人。
所溺:溺爱的人或事物。
岂独……也哉!难道只(仅仅)是 ……吗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表示反问并带有感叹
意味。 译句: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上积累起
来的,聪明勇敢的人往往被所溺爱的事物困扰
,难道只是(溺爱)几个伶官才如此吗?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我们做事要居安思危、小心谨慎,并且要防微杜渐。 小心玩物丧志,要发愤图强。
.
22
参考示例
①有些政府干部,先前艰苦奋斗,深入群众,有口 皆碑,政绩显著。一旦身居高位,掌握实权,因为有 个人嗜好,贪图逸豫,被别有用心者充分利用,拉拢 腐蚀,开始拿一点,后来多拿点,拿去了国家的财产, 拿丢了自己的前途,拿掉了家庭的幸福。
《五代史-伶官传序》ppt课件
公元926年,在一场伶人的叛乱 中庄宗被乱箭射死,后唐灭亡。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
100多年后,欧阳修针对此 段历史写成了《新五代史·伶 官传》。
《伶官传》中,作者对为庄 宗所宠幸并为非作歹、败国 乱政的景进、史彦琼、郭从 谦等三人予以鞭挞,揭露他 们把持朝政,以致后唐朝廷 上下离心、互相猜忌、祸乱 不息的罪恶行径。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 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 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 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 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 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岂独伶人也哉?
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候,普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 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自己丧命,国家 灭亡,被天下人讥笑。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 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哪里仅仅是伶人啊
➢ 古代名人在闲暇时往往设宴邀集聚会,常常一同赋诗,诗成 后公推一人作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就是这样。
➢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五代·十国
“五代”是唐宋之间相继更迭的五个朝代,五 代是一个封建分裂割据的时代。
中原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小 王朝的相继更替;
中原以外的地区分裂为吴、南唐、前蜀、后蜀 、吴越、楚、闽、南汉、南平、北汉等十国。
新伶官传序知识点归纳总结精]
伶官传序一、知识要点1、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
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
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
与柳宗元,韩愈,王安石,曾巩,“三苏”苏轼,苏洵,苏辙合称“唐宋八大家”。
在散文理论上提出“以文明道”的主张,大力提倡简洁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
著作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
2、本文是为《伶官传》所作的序,是《伶官传》前的序论,也可看作是一篇史论。
《伶官传》是《新五代史》中的一篇合传。
记伶人(古代音乐工作者和演员的称号)景修、史彦琼、郭门高等人的事迹。
本文通过对后唐庄宗得天下、失下天的典型事例,阐述了国家盛衰主要是由人事的道理。
作者作此序是为了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要吸取历史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不应满足表面的虚荣。
二.全文翻译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岂非:难道不是…吗? 原:推究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推究庄宗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所以:…的原因取得天下的原因,与他所以失去天下的原因,就可以明白了。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将终:临死世人传说晋王临死时,把三枝箭赐给庄宗,并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立:推立背:背叛仇敌,燕王,是我推立的,契丹与我约为兄弟,可是后来都背叛我去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归:投靠遗恨:未尽的心愿投靠了梁。
这三件事是我的未尽的心愿。
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一少牢告用兵:出兵打仗少牢:祭品志向。
”庄宗受箭收藏在祖庙。
以后宗庄出兵打仗,便派随人官员,用猪羊祭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盛:用…装负:背着祖先,请出箭,用锦囊装着,背着在军前开路,等打了胜仗回来,把箭收进宗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代词,他)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表揣测语气)
判断词类活用
函梁君臣之首 名词活用为动词,装在盒子里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名词作状语
乱者四应
数词作状语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使动用法
祸患常积于忽微 形容词用作名词
名句积累:
1、“满招损,谦得益。”
释: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好处。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释: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 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3、“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释: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 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 事物困扰。
通读课文,找出文章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论点: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启示 做事要居安思危,谨小慎微,防微杜渐 小心玩物丧志,不要满足于表面的虚荣
小结 写作特色
清人王符曾、沈德潜评价《伶官传 序》,都认为关键是“善用抑扬 之法”,你能看出文中是怎样使 用这种笔法的吗?
采用欲抑先扬的手法。
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 演!
得天下 ------ 15年----盛 失天下 ------ 3年----衰
论据 主要是叙述庄宗接受父命、报仇雪 耻,后来由胜转败、由盛转衰的事实。
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 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全文结构
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立国 (15年)
灭国 (3年)
908年 912年 923年 926年
23岁 27岁 38岁 41岁
接受三矢,继父遗志 系燕王父子以组(灭燕) 函梁君臣之首(亡梁)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欧阳修《六一居士传》
伶 官 宫 廷 图
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第二段:
通过第二段的叙述来看,“庄宗 之所以得天下”在于什么?
忧劳可以兴国
第三段 1、第三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说明了一个什么 道理?
本段主要写庄宗失天下的经过。 逸豫可以亡身
2.第三段和第二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正反对比论证。二段正面论证,三段 反面论证。
第四段
指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 困于所溺”,“所溺”不只限于伶 人。
在一百多年后的北宋中叶,作者重新提这件史实, 有何意义?(文旨)
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得天下而后失天 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 于人事的道理。告诫北宋统治者力戒 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欧阳修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 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 一居士。 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 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 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 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 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 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为 什 么?
盛----“忧劳可以兴国” 衰----“逸豫可以亡身”
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 安闲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
盛衰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 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 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 者四应,仓皇东出,未见贼而士卒离 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 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伶 官 传 序欧
阳 修
伶: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 。 伶官: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做伶官 。
序: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
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 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 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 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作者简介: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 六一居士,谥号文忠。是 北宋中叶诗文革新运动的 倡导者,并培养了大批的 古文作家,如“三苏”父 子、王安石等都是出其门 下。
传 序
理 盛 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衰 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结论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推论 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伶官传序》欧阳修
总起 提出论题 盛衰之理,是天命也是人事
分说 正面叙说 后唐庄宗得天下 忧劳可以兴国
分说 反面叙说 后唐庄宗失天下 逸豫可以亡身
总结 得出论点 祸患常积于忽微 智勇多困于所溺
盛
衰
“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 能与之争。”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知识归类:一词多义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
盛
请其矢,盛以锦囊 (装)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旺盛)
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强盛)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围困)
困
智勇多困于所溺 (困扰)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困厄)
知识归纳 ——词类活用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名→动,订立盟约 而告以成功 形→名,成功的消息 函梁君臣之首 名→动,用盒子装 一夫夜呼 名→状,在夜里 乱者四应 数→状,从四方 仓皇东出 名→状,向东面 忧劳可以兴国 使动用法,使…兴盛 逸豫可以亡身 使动用法,使…灭亡 祸患常积于忽微 形→名,细微的地方
智勇多困于所溺 形→名,有智有勇的人
知识归纳 ——特殊句式
1、梁,吾仇也。 判断句 2、此三者,吾遗恨也。判断句 3、盛以锦囊。 介词短语后置句、省略句 4、系燕王父子以组。介词短语后置句 5、而告以成功。介词短语后置句、省略句 6、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被动句 7、智勇多困于所溺。介词短语后置句、被动句 8、燕王,吾所立。判断句
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推论: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盛衰之理 岂非人事
结
(庄宗得失可知)
示
构
意
恪守父命
仇雠已灭
意气之盛 得之易
何其衰也 守之难
成败皆人
谦得益
满招损
论点 盛衰之理,岂非人事
论证 举庄宗为例,原其得与失
得 接受父命报仇雪耻,系燕父子函梁君臣
伶事
官
失 一夫作难仓皇东出,伶人困之身死国灭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困难)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告诉)
告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祭告)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禀告)
知识归类:一词多义
祸患常积于忽微
(微小的事)
微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 (悄悄地) 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为隐藏身份而改装)
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副词,应当,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