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合集下载

疼痛门诊神经阻滞疗法

疼痛门诊神经阻滞疗法

注药1
垂直进针触及颈5横突后结节。回抽无血无脑脊液 后,注入0.26%利多卡因5ml+曲安奈德5mg。
注药2 拔针1cm,针尖向后滑过横突后结节再刺入
1.5cm,回抽无血无脑脊液后注入0.26%利多卡因 5ml+曲安奈德5mg,以阻滞后支,或浸润斜方肌间 隙阻滞肩胛上神经。
C5椎旁注射适应症
颈源性肩背及上肢痛 肩关节周围炎 肩背或上肢带状疱疹神经痛
回吸无血无脑脊液,注入0.26%利多卡因5-7ml+曲安奈 德5mg。
二、腰椎侧间隙注射(小关节内侧缘法)
棘突旁开0.8-1.0cm,8-10cm5号长穿针垂直刺 入,针尖稍向外侧直至抵住关节突。
退针少许,针尖稍向内滑过小关节内侧缘,进针 过程中玻璃注射器始终保持正压。
玻璃注射器注气阻力突然减小,则提示针尖进入 硬膜外侧间隙,注入0.26%利多卡因10ml+曲安奈 德10mg。
(三)颈椎椎旁注射(后入路法)
棘突旁开3cm,8-
10cm5号长穿针垂
直刺入直至抵住椎
板外侧。
将针退至皮下,
针尖稍向外进针,
进针深度超过垂直
1cm。
玻璃注射器注气
无阻力即到椎旁,
注入0.26%利多卡
因5-7ml+曲安奈德
5mg。
3cm
棘突旁开3cm,垂直刺入至椎板外侧。
将针退至皮下,针尖稍向外进针,进针深度超过垂直深度 1cm,注气无阻力即到椎旁。
疼痛门诊常用的神经阻滞
杨阳
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
一、颈椎椎旁注射 颈椎椎间孔注射
(侧入路法)
(一)C2椎旁射(侧入路法)
定位
乳突下一横指或下颌角平齐处,胸锁乳突肌后缘为 颈2横突后结节。

神经阻滞术的操作规程

神经阻滞术的操作规程

神经阻滞术的操作规程神经阻滞术是一种通过在神经干、丛、节的周围注射局麻药,阻滞其冲动传导,使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的技术。

以下是神经阻滞术的基本操作规程:1.了解解剖结构:进行神经阻滞术之前,必须熟悉局部解剖结构,了解穿刺针所要经过的组织,以及附近的血管、脏器和体腔等。

常用神经阻滞有肋间、眶下、坐骨、指( 趾 ) 神经干阻滞,颈丛、臂神经丛阻滞等。

2.准备药品和器械:根据阻滞的部位,选择适当的局麻药,例如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以及用于注射的针头、注射器等。

确保药品和器械准备齐全,并注意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和器械的消毒情况。

3.确定穿刺点:根据需要阻滞的神经分布情况,确定穿刺点。

一般而言,穿刺点应选择在神经干或丛的周围,以确保能够最大限度地阻滞神经冲动传导。

4.消毒:对穿刺点及其周围的皮肤进行消毒,一般使用碘伏或酒精消毒液。

注意消毒范围要足够大,以避免感染。

5.穿刺:在消毒后的皮肤上注射一定量的局麻药,然后使用穿刺针沿着局麻药形成的液囊进行穿刺。

穿刺过程中要保持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6.确定阻滞效果:穿刺成功后,观察一段时间,确认神经阻滞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如果阻滞效果不佳,可以重复注射局麻药,或选择其他阻滞部位进行操作。

7.术后处理:术后要对穿刺点进行适当的包扎和压迫,以防止出血和感染。

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感觉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神经阻滞术具有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如局麻药过敏、注射部位血管损伤、神经损伤等。

因此,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同时,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感觉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如有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此外,为了确保神经阻滞的效果和安全性,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射前应先回抽,确保穿刺针未进入血管或腔隙。

2.注射局麻药前应询问患者是否有过敏史,避免局麻药过敏反应的发生。

3.注射局麻药时应缓慢注入,避免快速注射导致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

4.在注射过程中要保持穿刺针的位置固定,避免针头移动或刺入其他组织。

带状疱疹神经阻滞操作方法

带状疱疹神经阻滞操作方法

带状疱疹神经阻滞操作方法
带状疱疹神经阻滞是一种治疗带状疱疹及其相关疼痛的方法。

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方法:
1. 准备好所需工具,包括麻醉药、注射器、消毒剂、手套等。

2. 定位患者的痛点,一般在腰部或胸部,这是由于这些部位是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神经的常见部位。

3. 给患者局部麻醉,以减轻不适和疼痛感觉。

4. 用消毒剂清洁注射部位。

5. 用注射器将麻醉药注入神经周围,以遮蔽疼痛信号。

6. 操作完毕后将注射器和相关工具进行严格消毒,并妥善处置医疗废物。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种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时,应选择专业医生进行操作。

如果操作不当或用药不当,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如果您感到不适或症状加重,请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课件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课件

04
并发症及处理
神经损伤:可能导致致局部感染,需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02
出血:可能导致局部出血,需及时进行止血处理
过敏反应:可能导致过敏反应,需及时进行抗过敏治疗
气胸:可能导致气胸,需及时进行胸腔穿刺排气
05
神经刺激:可能导致神经刺激,需及时调整阻滞参数
谢谢
穿刺技术
超声引导:使用超声设备实时观察穿刺过程,确保穿刺准确性
定位腰丛神经:根据超声图像,准确定位腰丛神经的位置
穿刺针选择:选择合适的穿刺针,确保穿刺效果
穿刺操作:在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插入腰丛神经,进行神经阻滞操作
确认穿刺效果:通过观察患者反应和超声图像,确认穿刺效果
拔出穿刺针:操作完成后,拔出穿刺针,结束操作
10
2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操作步骤
超声定位
患者体位:仰卧位,腰部弯曲
超声探头放置:在腰部两侧,平行于椎间盘
超声图像观察:观察椎间盘、神经根和硬膜囊
定位针穿刺:在超声引导下,将定位针穿刺到目标神经根附近
注射药物:在定位针引导下,将药物注射到目标神经根附近
拔出定位针:注射完成后,拔出定位针
观察效果:观察患者疼痛缓解情况,评估阻滞效果
操作注意事项:避免损伤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
术后注意事项:观察患者反应,预防并发症等
操作技巧和要点
超声探头的选择:选择高频探头,提高图像分辨率
01
超声图像的识别:识别腰丛神经及其周围结构,避免损伤
02
穿刺针的选择:选择细针,减少对组织的损伤
03
穿刺角度和深度:根据超声图像调整穿刺角度和深度,确保准确穿刺
演讲人
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课件
01.

【转贴】常见的神经阻滞方法大家一起学习

【转贴】常见的神经阻滞方法大家一起学习

【转贴】常见的神经阻滞方法大家一起学习第七章神经阻滞及注射疗法第一节概述疼痛是一种由急性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引起的或以这些损伤来描述的不愉快的感觉及情感体验。

疼痛治疗的方法很多,包括药物治疗、脊髓刺激及心理治疗、手术治疗、神经阻滞疗法和注射治疗。

神经阻滞术又称为神经阻滞疗法,它是在痛症患者的脑、脊神经的节、根、干、丛或末梢等处的神经内或神经附近注入化学药物或以物理方法阻滞神经传导功能,切断“疼痛——肌肉痉挛——缺血——疼痛”的恶性循环,以达到止痛、治痛治疗目的手段。

注射疗法是指在诊断明确的前提下,将合理组合的治疗药液注射到炎症灶的局部区域,通过直达局部的、相对高浓度的少量药物,取得控制甚或消除局部病灶效果的注射方法。

自大约200年前劳动人民发现古柯叶汁有伤口止痛作用,到1936年Rovenstin首次利用神经阻滞术治疗痛症,神经阻滞疗法经历了局部麻醉药的发现、发展,注射器的发明使用及神经解剖、生理学的现代研究,特别是在近20~30年,神经阻滞疗法更是以其独特的手法、戏剧性的疗效促成了一个临床医学专业学科——疼痛(诊疗)科的新生与成长。

神经阻滞疗法既不同于神经阻滞麻醉,又不同于俗称的“封闭”。

神经阻滞麻醉要求所阻滞神经辖区手术操作时必须无痛,肌肉松弛,亦即大多数情况下要求同时达到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和交感神经的完善阻滞。

所用药液绝大多数为单纯的局部麻醉药,且局麻药的浓度远高于神经阻滞疗法所使用的浓度。

而神经阻滞疗法使用的局麻药仅需较低的浓度,多不影响运动神经功能。

注射的药液除局麻药外,多伍用抗炎、营养神经或活血化瘀药;以及毁损神经组织的药物,如乙醇、酚甘油、多柔比星等。

神经阻滞疗法和注射疗法通过阻滞痛觉冲动的神经传导通路和交感神经的反射性反应,改善局部血供,清除炎性致痛物质以消除炎症,调理引起疼痛的局部环境,达到止痛、治痛的目的。

神经阻滞疗法和注射疗法,具有应用及时便捷,镇痛效果确切,阻滞范围随意可控,阻滞时效相对可调,阻滞操作可重复性强等特点。

疼痛科神经阻滞、毁损术诊疗常规

疼痛科神经阻滞、毁损术诊疗常规

疼痛科神经阻滞、毁损术诊疗常规神经阻滞/毁损术是疼痛科治疗各种疼痛性和某些非疼痛性疾病的常用治疗方法。

基本原理:通过局部注射局麻药、糖皮质激素、维生素、神经破坏药,暂时或长期阻断疼痛传导通路,阻断疼痛恶性循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局部无菌性炎症,从而缓解或消除疼痛。

一、适应证1、脊髓神经和外周神经受压、炎症引起的神经痛及软组织痛。

2、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癌痛等难治性痛。

3、某些非疼痛性疾病,如面神经麻痹(面瘫),眼肌、面肌痉挛,神经性耳鸣、耳聋,顽固性呃逆,失眠等。

二、禁忌证1、不能配合治疗包括精神失常者。

2、穿刺部位皮肤或/和深层组织有感染病灶或全身感染尚未控制者。

3、有出血倾向或正在进行抗凝治疗者。

4、局麻药过敏者。

5、患有严重高血压、糖尿病、活动性溃疡、妊娠初期、甲亢、结核病活动期等患者进行神经阻滞时,应慎用糖皮质激素。

6、低血容量患者,不宜施行椎管内、腹腔神经丛及椎旁交感神经节阻滞/毁损术。

三、常用药物常用药物配方:2%利多卡因2.5ml~5ml+维生素B12 0.5mg~1.0mg+维生素B6 100mg~200mg+复方倍他米松1ml+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或20ml。

对糖皮质激素有禁忌者,可用赖氨匹林(来比林)替换复方倍他米松。

(一)、局麻药局麻药是神经阻滞治疗中的主要药物,首选利多卡因,次选罗哌卡因。

根据治疗部位选择用药剂量、浓度和容量,如:利多卡因的用药浓度为0.4%~2.0%,罗哌卡因为0.125%~0.375%;头颈部神经阻滞为5ml~10ml,臂丛神经阻滞为10ml~20ml,胸、腰部神经阻滞为10ml~20ml,交感神经阻滞为3ml~10ml。

局麻药浓度过高和剂量过大可增加其毒副作用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使用局麻药注意事项:1、强调有效低浓度、剂量个体化、剂量总量控制的用药原则,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严防局麻药中毒反应。

对儿童,特别强调不能浓度过高和剂量过大。

疼痛的神经阻滞及注射疗法

疼痛的神经阻滞及注射疗法

疼痛的神经阻滞及注射疗法第一部分概述一、门诊治疗的种类:疼痛和非疼痛二、以神经阻滞和关节腔注射为基础三、治疗风险评估:高龄病人多,合并症多四、影像学支持五、门诊治疗的无菌原则六、生命体征监测和急救药品和设备的配备第二部分门诊局部疼痛注射治疗一、局部疼痛的概念和常见部位1.痛点是组织损伤的部位,伴有局部组织撕裂、出血和无菌性炎症。

(1) 皮肤痛点(2) 肌肉痛点(3) 骨膜和软骨膜痛点(4) 腱鞘炎痛点(5) 肌腱-骨附着点痛点2.扳机点肌肉、筋膜或结缔组织内最为敏感的病灶,可有硬节,往往是无菌性炎症的聚集地。

触诊该点可诱发牵涉痛或疼痛向周围扩散。

扳机点内注射盐水或局麻药有效。

三叉神经痛面部扳机点可诱发其它分支的闪电样疼痛,有半月神经节或中枢内信号的短路有关。

3. 各个部位常见痛点位置部位痛点区域头面部颞部、前额、枕部、顶部颞颌关节三叉神经痛的面部扳机点肩关节周围喙突、冈上和冈下、肩胛内缘、肩峰、肩锁关节上肢肱骨外上髁、肱骨内上髁、肱骨粗隆、尺骨鹰嘴、桡骨茎突指曲肌腱鞘胸背部胸锁关节、胸肋关节、肋横突关节、肋骨、肋软骨、剑突肋间肌脊柱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关节突关节相关肌肉髋部股骨大转子、髂嵴、梨状肌、腹股沟、骶髂关节下肢膝关节周围痛点腓骨小头、胫骨前肌内踝、外踝、足底、足跟、足跖二、常见局部疼痛注射治疗(一)足跟痛是指跟骨跖侧长期慢性劳损引起的跟部疼痛,多见于40岁以上肥胖者。

相关解剖足底腱膜和足长韧带起自跟骨,许多足肌如踇展肌、小趾展肌、趾短展肌及足底方肌均自跟骨结节起始。

上述诸肌、韧带、腱膜的劳损、挛缩或炎症均可刺激跟骨结节发生骨质增生,形成骨刺。

注射方法最常见原因是足底腱膜和足底长韧带的劳损炎症。

因此其治疗主要在2个组织层次上实施。

(1)体位:患者取俯卧位,踝下垫枕。

(2)穿刺点:跟骨结节前缘中份(足底腱膜的起点偏内侧,而足底长韧带的起点偏外侧)。

(3)经穿刺点用带5号针头的注射器快速经皮直达跟骨结节前缘,稍退针,回抽无血,注入药液3-5ml,再退针至皮下,稍向内侧进针至足底腱膜处,回抽无血,再注入药液3-5ml。

腰椎旁神经阻滞术

腰椎旁神经阻滞术
腰椎旁神经阻滞术
腰椎旁神经阻滞术
解剖与生理
1-5 窦椎神经(SVN )与腰腿痛关系进展 脊神经与交感神经组成的SVN返回到椎管内,
分布于间盘纤维环、后纵韧带、硬脊膜和脊髓 被膜等组织; Imai等对鼠后纵韧带的酪氨酸羟化酶免疫反应 神经纤维(TH-ir)化学染色研究结果认为,大 量来自双侧SVN形成居中矢状网组织为游离裸 露的、类似静脉曲张的末梢,紧密混合、交通 的末端轴突可能具有一种反应调节功能。
腰椎旁神经阻滞术
同学回答 第七节 下肢神经阻滞疗法 一、坐骨神经阻滞
(一)解剖
腰椎旁神经阻滞术
后面观:坐骨神经出坐 骨大孔走向
腰椎旁神经阻滞术
胸膜 胸交感神经节
肋横突间韧带 肋骨
水平面与侧面观,直刺法胸 椎旁阻滞穿刺针与脊神经根 解剖学关系
腰椎旁神经阻滞术
脊神经根
肋横突间韧带
后面观,直刺法胸椎 旁阻滞穿刺针与脊神 经根解剖学关系
乙醇误注入腰动脉会引起截瘫。 针尖刺入包绕神经根的硬膜下层间隙注射,可因
胶原酶或神经破坏性药物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 严重的神经损伤。
腰椎旁神经阻滞术
椎 间 关 节 入 路 穿 刺
腰椎旁神经阻滞术
腰椎旁神经阻滞术
腰椎旁神经阻滞术
腰椎旁神经阻滞术
腰椎旁神经阻滞术
腰椎旁神经阻滞术
腰椎旁神经阻滞术
腰椎旁神经阻滞术
椎旁腰神经丛阻滞术操作方法
皮 肤 常 规 消 毒 后 , 穿 刺 点 旁 开 2 ~ 2.5 cm 时 , 8~l0cm长20~22号穿刺针,通常在穿刺点略向内 斜(即向棘突方向)10~15度进针,进针约4 cm 时触及关节突(男性平均为4.32 cm,女性平均为 3.71 cm),退针至皮下,将针向外斜10~15°角, 垂直进针约5~6 cm,针尖可触及椎体后缘(男性 平均为5.82 cm,女性平均为5.60 cm),将针后 退,针尖斜面转向内侧,正对椎间孔,回吸无血 液或脑脊液,可注入试验量局麻药,如无药液注 入蛛网膜下腔征象可注入消炎镇药液,或注入选 影剂观察针尖所处位置进行其它治疗。

硬膜外神经阻滞V

硬膜外神经阻滞V

腰部硬膜外间隙神经阻滞术操作规程一.适应证(1)下腹部、下肢及会阴部手术的麻醉,手术后连续镇痛(2)外伤后疼痛治疗。

(3)中晚期癌性疼痛的治疗,带状疱疹或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

(4)急、慢性根性神经痛的治疗,下肢血管性疾病引起的各种疼痛、泌尿系等痛症的治疗。

(5)脊椎性腰背痛、下肢痛的治疗。

二.禁忌证(1)穿刺部位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2)全身脓毒血症。

(3)凝血功能异常。

(4)颅内压增加。

三.操作方法(1)硬膜外穿刺用具准备:选用16-l8G硬膜外穿刺针及硬膜外导管1根、5m1玻璃注射器1支、局麻药及其他消毒用具。

(2)体位:患者取侧卧位,屈背弓腰,双膝关节屈曲并尽量向胸部靠拢。

(3)穿刺间隙和体表定位: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选取L2-3、L3-4、L4-5椎间隙进针,两侧髂棘最高点的连线与脊柱交叉处,相当于第4腰椎棘突或腰3—4椎间隙。

(4)行大面积皮肤消毒。

(5)穿刺方法:腰部硬膜外穿刺可采用正中人路法和旁正中入路法。

(6)连续硬膜外阻滞的置管方法:当确定硬膜外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后,将针的斜面朝向头侧或尾侧,通过硬膜外穿刺针置入标有刻度的20G导管。

导管应超过穿刺针头端并进入硬膜外间隙3—4cm。

用无菌敷料固定好导管。

放置导管可多次或连续注入药物。

(7)药物及用量:首先注入试验量的局麻药。

一般使用1.6%一2%利多卡因3m1。

注药前必须回吸确认无血及脑脊液。

四.并发症及注意事项(1)穿破硬脊膜:意外穿破硬脊膜约占硬膜外穿刺的1%。

(2)全脊麻:将大量局麻药误注入蛛网膜下隙可导致全脊麻。

(3)药物误人血管;局麻药误注入硬膜外血管,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毒性反应,导致惊服和心脏停搏。

(4)脊髓直接损伤;在腰2以上行硬膜外穿刺,因动作粗暴或操作不熟练,在穿破硬脊膜的基础上,进一步进针可导致脊髓直接损伤。

(5)其他:用17G硬膜外穿刺针刺破硬脊膜后,年轻人发生头痛的几率超过75%。

有凝血障碍的患者可发生硬膜外血肿。

神经阻滞记录

神经阻滞记录

腰棘间隙+“十”字阻滞术记录(第1次)为减轻患者腰痛症状,在患者签字同意后,予行腰棘间隙+“十”字阻滞,改善腰局部微循环,消炎止痛,每天1次,一疗程12次。

患者在操作室,右侧卧位,择L3/4、L4/5、L5/S1椎间隙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用0.5%利多卡因作局麻,用穿刺针垂直皮肤刺入至黄韧带,注入1ml0.5%利多卡因,拔针至棘间韧带,注入0.5%利多卡因作1ml拔针至皮下、棘上韧带,注入0.5%利多卡因作1ml。

依此法阻滞其余两个椎间隙。

以L4/5为中心,用0.5%利多卡因20ml向上、向下、向头端、向尾端作“十”字阻滞,术程顺利,患者无诉特殊不适,休息20分钟后步行返回病房。

操作者:张志海医师。

颈棘间隙+“十”字阻滞术记录患者在操作室,右侧卧位,择C4/5、C5/6、C6/7椎间隙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用0.5%利多卡因作局麻,用穿刺针垂直皮肤刺入至黄韧带,注入1ml0.5%利多卡因,拔针至棘间韧带,注入0.5%利多卡因作1ml拔针至皮下、棘上韧带,注入0.5%利多卡因作1ml。

依此法阻滞其余两个椎间隙。

以C5/6为中心,用0.5%利多卡因20ml向上、向下、向头端、向尾端作“十”字阻滞,术程顺利,患者无诉特殊不适,休息20分钟后步行返回病房。

操作者:张志海医师。

以下为含甲基20mg的患者在操作室,右侧卧位,择L3/4、L4/5、L5/S1椎间隙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用0.5%利多卡因作局麻,用穿刺针垂直皮肤刺入至黄韧带,注入1ml(0.5%利多卡因9ml+甲基20mg)的混合液,拔针至棘间韧带,注入混合液1ml拔针至皮下、棘上韧带,注入混合液1ml。

依此法阻滞其余两个椎间隙。

以L4/5为中心,用0.5%利多卡因20ml向上、向下、向头端、向尾端作“十”字阻滞,术程顺利,患者无诉特殊不适,休息20分钟后步行返回病房。

操作者:张志海医师。

含甲泼尼龙患者在操作室,右侧卧位,择L3/4、L4/5、L5/S1椎间隙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巾,用0.5%利多卡因作局麻,用穿刺针垂直皮肤刺入至黄韧带,注入1ml(0.5%利多卡因9ml+甲泼尼龙20mg)的混合液,拔针至棘间韧带,注入0.5%利多卡因作1ml拔针至皮下、棘上韧带,注入0.5%利多卡因作1ml。

腰椎神经阻滞操作方法详解

腰椎神经阻滞操作方法详解

腰椎神经阻滞操作方法详解
腰椎神经阻滞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疾病的方法。

下面是腰椎神经阻滞的操作方法的详解:
1. 预备工作: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取坐位或仰卧位,肩部向前下方倾斜20度,使肩甲下缘与腰棘骨接触。

术区消毒麻醉,然后覆盖无菌巾。

2. 定位:用适当方法辨认骨性和软组织的表面标志物,如腰棘骨、髋嵴、耻骨、骶骨等。

通过肌肉的触觉、声音和电刺激,定位椎间隙和神经阻滞点。

3. 皮肤麻醉:扎入麻醉药物,以适当的角度和深度穿刺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直至进入上述椎间隙。

4. 针头进入:将神经阻滞针与指导针连接在一起,通过皮下组织、突子肌、棘下韧带和黄韧带,将针头推进到椎间隙。

5. 确定针头位置:进针过程中,通过监测进针时的电生理反应和液体反应,判断针头是否准确进入椎间隙,并避免进入神经或血管。

6. 注入药物:当针头正确进入椎间隙后,可以注入适量的药物,如麻醉药物、类固醇等。

7. 检查疗效:注入药物后,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评估神经阻滞治疗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腰椎神经阻滞操作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相关检查结果,并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和告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同时,操作者应具备相关的解剖学知识和技术,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并在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超声引导腰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腰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腰丛神经阻滞“三叶草”法超声引导腰丛神经阻滞1、适应证适用于下肢的手术和镇痛。

常和坐骨神经或骶丛神经联合阻滞。

2、禁忌证注射局部有感染或外伤,局麻药过敏。

3、准备使用低频凸阵探头,超声深度调至7~11cm左右。

患者侧卧,患侧在上。

4、超声引导操作步骤将探头长轴垂直患侧腋中线置于髂嵴头侧并紧贴髂嵴。

超声下可清晰显示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然后超声探头向背侧移动,三层肌肉结构渐渐消失并出现腰方肌及腰方肌下方的L4横突与椎体。

此时超声屏幕上显示腰大肌在横突前,竖脊肌在横突后,腰方肌在横突上方的典型的“三叶草”图像(图1、2)。

在椎体上方、横突前方2cm范围内,腰大肌之间可以见高回声椭圆形的腰丛神经。

注:LP,腰丛神经;ESM,竖脊肌;QLM,腰方肌;PM,腰大肌;TB,横突;VB,椎体图1三叶草法横截面解剖图注:LP,腰丛神经;ESM,竖脊肌;QLM,腰方肌;PM,腰大肌;TB,横突;VB,椎体图2三叶草法腰丛阻滞探头位置和超声图像采用平面内技术,建议常规联合神经刺激器进行操作。

取探头长轴延长线与脊柱正中线交点旁开4cm为穿刺点垂直进针。

穿刺针可在超声实时监视下进针,并在神经刺器(0.4~1.0 mA)辅助下确定针尖的合适位置,注入局麻药20~30ml(图3)。

注:LP,腰丛神经;QLM,腰方肌;VB,椎体;Needle,穿刺针图3注药后三叶草法腰丛阻滞超声图像5、并发症和注意事项并发症:包括神经损伤、腹部脏器损伤(肾脏等)、腹膜后血肿及感染,局麻药向椎管内扩散或直接椎管内注射以及血管内注射等。

腰丛位置较深,针尖位置和局麻药扩散有时不清楚,每注射5ml局麻药回抽一次。

参考:1、Lin J A, Lu H T, Chen T L. Ultrasoundstandard for lumbar plexus block[J]. Br J Anaesth, 2014, 113(1): 188-9.2、Karmakar M K, Li J W, Kwok W H, etal. Sonoanatomy relevant for lumbar plexus block in volunteers correlated withcross-sectional anatomic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s[J]. Reg Anesth Pain Med,2013, 38(5): 391-7.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同济麻醉论坛,作者:李继杨曙光,如不愿意分享转载请联系我们立马删除,感谢分享。

神经阻滞术的操作规程

神经阻滞术的操作规程

神经阻滞术的操作规程一、神经阻滞术是的直接去末梢的神经干、神经丛、脑肾神经根、交感神经等神经组织或附近注入药物给予物理刺激而阻断神经功能传导达到消炎、止痛的一种治疗方法,适用人体各部分各种疼痛症状。

二、神经阻滞术的基本操作程序:1、术前心理准备:对患者说明治疗方法、目的、可能产生的正常反应。

术中可能出现的感受以及可能发生的副作用。

2、术前定位:让患者置于适宜体位,质拟阻滞部位容易观察和操作,确定穿刺点后,去皮肤上要标记。

并对附近的骨骼、神经、血管予以标记。

3、严格消毒。

洗净皮肤、广泛充分消毒术,戴无菌手套。

4、以正确的持针方法先用局麻药穿刺点作皮穿并浸润皮下。

四吸无血继续进针。

以达预定部位后,应再次四吸无血注入剩余药物,需改变穿刺方向必将针尖拨回皮下,再行上述步骤。

5、注射完毕按压穿刺点,观察病人,防范不良反应与合并症的出现。

并矛以TOP射,助进药物的吸收。

三、注意事项:1、医生操作过程中应高度集中精神,以严谨的态度、专业的知识水平进行手术。

做好抢救准备和严格的无菌操作。

避免意外事故与并发症。

2、操作过程中应取得患者的合作,摆放理想的体位与适宜的心理准备。

3、反复确认穿刺点。

4、严格无菌操作,完全彻底消毒术前与术后无菌棉球覆压穿刺点,压迫时间充足。

5、下列情况不宜施术:(1)不合作者,包括精神失常者。

(2)穿刺部位有感染,病灶者。

(3)有出血倾向或正进行抗疑治疗中。

(4)对局麻药过敏者。

(5)低血压、高血压、糖尿病、活动性溃疡、孕娠初期患者。

疼痛科腰椎操作记录

疼痛科腰椎操作记录

操作名称:在椎旁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右侧S1椎旁神经阻滞术+椎旁神经单次阻滞痛点镇痛术操作时间:2022年09月19日17:00-17:25操作步骤:患者俯卧位,C T定位右侧S1穿刺点并作标记,常规消毒铺巾,以1%利多卡因逐层浸润麻醉,以7号腰穿针行穿刺点穿刺,C T引导下达到右侧S1神经根处,回抽无血液,推入浓度为35u g/m l的臭氧5m l,观察5分钟患者无特殊不适后,推入消炎镇痛液(2%利多卡因5m l+1%罗哌卡因4m l+维生素B12 0.5m g+倍他米松1m l)3m l,拔除穿刺针,予穿刺点敷贴固定。

操作中情况:操作顺利,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头晕,恶心、呕吐,口舌麻木等症,继续卧床休息观察1小时后安返病房。

术后注意事项:嘱患者回病房后继续卧床休息2小时,如有心慌、气紧、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应尽快通知操作医师,1天内禁止洗澡,防止穿刺点感染,注意观察双下肢感觉及肌力情况。

操作医师:李树颜D S A引导局麻+腰2神经根阻滞麻醉下经皮穿刺行腰2椎体成形术(P V P)记录。

手术时间:2022年9月23日10:40-11:30术中诊断:1、重度骨质疏松伴病理性骨折(L2);2、腰椎间盘突出;3、右侧第6、7肋及左侧第8肋陈旧性骨折;4、胆囊息肉;5、双肾结石。

手术方式:D S A引导局麻+腰2神经根阻滞麻醉下经皮穿刺行腰2椎体成形术(P V P)麻醉方式:局部浸润麻醉手术经过:患者取俯卧位,在D S A引导下,正侧位确定腰2椎体,并作标记。

常规消毒铺巾,麻醉满意后,棘突左侧旁4.5c m处开一0.5c m切口,用穿刺针在D S A引导下,通过腰2椎弓根进入腰2椎体;调骨水泥至适宜粘度,并装入骨水泥工作推管,在D S A引导下,将预先装满骨水泥的推管通过工作通道抵至椎体内空腔前缘,推注骨水泥的同时,D S A引导下观察骨水泥分布情况,示骨水泥在腰2椎体中分布良好,后拔出穿刺针。

神经阻滞的操作方法

神经阻滞的操作方法

神经阻滞的操作方法
神经阻滞是一种医学操作方法,用于减轻或阻断神经的传导,常用于麻醉或疼痛管理。

这里提供几种常见的神经阻滞操作方法:
1. 局部浸润麻醉:将麻醉药物直接注射到目标区域周围的组织中,以阻断感觉神经的传导。

常见的局部浸润麻醉包括皮下浸润、关节周围浸润等。

2. 逐渐阻滞法:通过逐渐注射麻醉药物,在特定的解剖结构或区域阻断神经的传导。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神经阻滞,如神经丛阻滞或神经导管阻滞。

3. 穿刺神经阻滞:通过穿刺皮肤和组织,将麻醉药物直接注入特定区域,以阻断神经的传导。

例如,在硬膜外腔注入硬膜外麻醉药物。

4. 中枢神经阻滞:通过注射麻醉药物到脊髓周围的腔隙(如硬膜外腔或蛛网膜下腔),以阻滞神经传导。

常见的中枢神经阻滞包括脊髓麻醉和硬膜外麻醉。

5. 神经导管阻滞:在目标神经周围放置导管,以便随时注射麻醉药物,实现神经阻滞。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长时间的麻醉或疼痛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神经阻滞应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和监控,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操作前请咨询医生进行适当的评估和指导。

腰丛神经阻滞定位方法

腰丛神经阻滞定位方法

腰丛神经阻滞定位方法腰丛神经阻滞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麻醉技术,常用于腰下部手术。

其目的是通过阻滞腰丛神经,使患者的腰部和下肢感觉和运动功能暂时丧失,从而达到手术操作的目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腰丛神经阻滞的定位方法。

腰丛神经阻滞需要准确定位才能确保手术操作的适当效果和安全性。

常用的定位方法有以下几种:1. 经皮上前路定位法: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定位方法。

在该方法下,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麻醉医师通过股骨前上棘与股骨外侧结节之间的连线进行定位。

麻醉医师用消毒剂清洁皮肤,然后在该连线上的第三腰椎棘突的外侧中点作为注射点。

然后,用无菌技术将麻醉药物注入局部麻醉区域,阻滞相关的腰丛神经。

2. 经皮下后路定位法:该方法是在患者取侧卧位时进行的。

麻醉医生通过在骶上脊柱棘突与股骨后上棘之间的连线上定位,然后确定第四腰椎棘突的位置。

接下来,沿棘突的外缘作为注射点,并进行麻醉药的注射。

3. 神经刺激定位法:这是一种辅助的定位方法。

麻醉医生用穿刺针在相应的注射点插入患者的皮肤,然后用电刺激脉冲来刺激特定的神经,进而验证针尖的位置是否准确。

一般来说,当患者感觉到针尖附近有电刺激感时,可以确认针尖位于正确的位置。

在实施腰丛神经阻滞时,麻醉医生需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和手术部位选择合适的定位方法。

同时,麻醉医生需要熟悉人体解剖学,准确判断神经阻滞的部位,并进行精确的注射。

此外,麻醉医生需要注意术中和术后的监测,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总之,腰丛神经阻滞的定位方法有多种,如经皮上前路定位法、经皮下后路定位法和神经刺激定位法。

麻醉医生需要结合患者情况和手术部位选择合适的方法,并通过准确注射麻醉药物来阻滞相应的腰丛神经。

这样可以确保手术过程中患者的感觉和运动功能被暂时丧失,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影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腰椎管硬膜外后间隙阻滞术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适应证】 适用于脊椎性腰背痛、椎间盘源性下肢 痛,其它急、慢性根性神经痛以及下肢血 管性疾患引起的各种疼痛的治疗。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禁忌证】 (1)全身急性感染,局部皮肤破损未愈 或感染。 (2)血糖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及凝血功 能障碍者。 (3)颅内压增高。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2) 体 表 定 位 : 先 以 示 指 摸 到 尾 骨 尖 , 用拇指尖从尾骨沿中线向上摸,可触到骶骨末 端呈V形或U形的凹陷,此凹陷即骶裂孔。于骶 裂孔两侧可触到豆大结节是骶角。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骶裂孔中心与髂后上棘连线呈一等边三 角形,可作为寻找骶裂孔的参考。
髂后上棘连线相当于第2骶椎,即硬脊 膜囊终止部位。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穿过棘间韧带深层及黄韧带时,右手注 气感觉阻力增加,当进针穿透黄韧带时, 右手突然感觉阻力消失,立即停止进针。 回吸无血、无脑脊液,注射含l:20万肾 上腺素的局麻药4—5 mI试验剂量,密切 观察5 min。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确认局麻药未注入血管或无腰麻反应后, 追加注射所需局麻药剂量,一般为阻滞一 个皮区阶段用1~2 ml,退针后用无菌棉 或创可贴粘敷。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图3用勺状针阻力消失法刺至黄韧带行腰部硬膜外 隙阻滞示意图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图4用勺状针阻力消失法刺入硬膜外隙示意图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如需双侧麻醉,让病人取仰卧。如需单 侧麻醉,病人应患侧向下卧位,注药后保 持体位几分钟,直至达到满意的麻醉平面。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2、正中入路置管连续注药法 病人体位和穿刺操作同腰部硬膜外正 中入路单次注药法。 应选用17或l8号薄壁硬膜外穿刺针。 常规消毒后,于棘突间隙旁1.5—2 cm局 麻下将硬膜外针穿入硬膜外隙后,拔除针 芯,置入硬膜外导管,所置导管尖端超过 针尖2~3 cm并位于所需阻滞之阶段处。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图5纵剖面观向硬膜外隙置入导管示意图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退针后,回吸无血、无脑脊液,注射 含1:20万肾上腺素局麻药4~5 ml试验 剂量,密切观察5分钟。
确定未出现注入血管或腰麻反应后, 追加注射所需局麻药剂量,一般为阻滞一 个皮区阶段用1—2 ml。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3、旁正中入路法 病人体位同上。确 认腰3—4间隙,常规消毒后,在腰3棘突 下缘,正中线旁开2~2.5 cm处作局麻 皮丘。选用l 8—20号硬膜外穿刺针,与 中线呈向头侧30º~l 0º角进针。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3)药物误入血管:局麻药误注入硬膜外 血管,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毒 性反应,导致惊厥和心脏停搏。
(4)因骶裂孔解剖变异较多,穿刺困难和失 败的机会较多,骶裂孔辩认不清时,应改用腰 硬膜外阻滞。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骶管硬膜外间隙神经阻滞术
【适应证】 (1)腰椎间盘突出症、下腰部退行性病变 (2)会阴部疼痛治疗。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禁忌证】 (1)全身急性感染,局部皮肤破损未愈或感染。 (2)血糖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及凝血功能障碍者。 (3)颅内压增高。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操作方法】 (1) 体 位 : 患 者 可 取 侧 卧 位 和 俯 卧 位 。 侧卧位时髋膝关节尽量屈曲,膝盖靠向胸腹部。 俯卧位时在髋关节下垫一厚枕,使骶部突出。 在尾骨尖下部塞一消毒棉球,防止消毒液流入 肛门或会阴部。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连接注射器进行抽吸并作阻力试验,如 抽出脑脊液则穿刺失败;抽吸有回血也不应注 药,以免出现局麻药毒性反应。当确定刺入骶 管后,注入药液,总液体量可达30—40ml。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4)注射液配方:骨注五号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并发症及注意事项】 (1)穿破硬脊膜:意外穿破硬脊膜约占硬 膜外穿刺的l%。一旦穿破硬脊膜应停止操作。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刺入3—4 cm针尖进入软组织后, 连接充有3~4 ml空气的玻璃注射器,针 尖抵达黄韧带,右手注气感觉阻力增加, 当进针穿透黄韧带时,右手突然感觉阻力 消失,立即停止进针。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3)术前清洁会阴部,定位后行大面积 皮肤消毒。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4)穿刺方法: 常规铺巾,尽可能不露出穿刺点下方皮 肤,在骶裂孔中心,用局麻药做一皮丘。 用7号或9号针头与皮肤成70~80度角穿 刺,当穿透骶尾韧带时可有典型的落空感(再 稍进针常抵骶管前壁),此时应将针体放平, 几乎与骶骨轴线一致,继续进针1~2cm即可。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腰腿痛神经根阻滞可有数种: 1、骶管硬膜外间隙阻滞术 2、腰椎管硬膜外间隙阻滞术 3、腰大肌肌间隙阻滞术 4、腰椎旁间隙阻滞术 (小关节外椎间孔阻滞术) 5、腰脊神经后支阻滞术 6、腰椎旁前检查常规
1、血液分析、ESR 2、凝血四项、血糖 3、HAA 3、心电图、Bp 4、腰椎间盘CT、或MRI、或腰、骶部X线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操作方法】 1、正中入路单次注药法 病人取侧卧位,屈背弓腰(图 1 ),术 者用左手拇指确认腰3~4间隙,常规消毒 后做一局麻皮丘,并作2—3 cm深层浸润。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用18~20号硬膜外穿刺针向头侧10º 角进针,穿过棘上韧带,进入棘间韧带中 层时拔掉穿刺针针芯,连接充有3—4ml空 气的5ml玻璃注射器,术者左手持注射器, 右手用阻力消失法继续进针。
腰部神经阻滞操作常规
(2)全脊麻:穿刺时针尖不得超过第2骶椎即髂后 上棘联线,以防误注入蛛网膜下隙,如将大量局麻药 注入可导致全脊麻。
这是本技术最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局麻药 可阻滞全部脊神经,使呼吸肌麻痹致呼吸停止,药物 从枕大孔进入颅内使患者意识消失。血管扩张引起血 压骤降,甚至心脏停搏。因此本操作必须在手术室或 具有同等条件的处置室内进行,应准备好抢救物品如: 升压药物,麻醉机及气管插管用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