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培养论文
数学课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论文
数学课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当前,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给多少,学生知多少,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大多数学生头脑里只是老师“灌输”的内容,离开老师,就不会学习了,这种现状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所造成的后果。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呢?下面,谈一谈我个人的体会。
一、正确的学习动机的形成,是促使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事实证明,小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便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薄弱。
所以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力。
针对一年级孩子的实际情况,首先,我讲一些科学家小时候怎样立志成才;工农子弟怎样克服重重困难,刻苦学习,结果成为农艺技师,养猪、养鸡专家等故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孩子心目中树立一些榜样,通过具体、形象而生动的语言,让他们知道该怎么做,才是为祖国的四化建设而学习,为人民创造幸福生活而学习。
激发他们“我要学,我想学,我一定要学好”的信心。
但是,动机教育是长期的,不可能一步到位。
我对随着年龄增长,却没有形成良好学习动机,情趣不稳走,注意力不集中或意志薄弱的个别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辅导,直至改正为止。
其次,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还必须靠教师良好的教学过程来影响。
二、教给学习方法,是形成学习能力的关键学生学习能力的构成,有四个要素。
一是基础知识,二是基本技能,三是智力技能(指观察、思维、记忆、想象等心理内部活动的技能),四是学习方法。
过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只重视前两者,而忽视后两者。
因而出现高分低能的倾向,为加强学习能力的培养,我在加强双基教学的同时,又重视思维、记忆等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1.重视教给学生使用教材,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不会使用教材,一堂数学课往往是到给学生布置作业时才打开书。
教材不只是教师教学用的材料,也是学生学习使用的材料,因此,教会学生使用教材也是培养学生自主的独立的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习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习能力的培养初中数学的三维教学目标要求我们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如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和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谈一下,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更能有效的发展学生的能力,展现学生个性,挖掘学生潜能,引导学生自主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的。
一、开展探索规律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学习过程中不能单纯的依模仿仿和记忆,应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诱导学生主动的从事观察、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在探索规律的教学中,教师是合作者、咨询者、起到的是引导作用,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使数学生活化;在实践中做数学,使数学“活动化”;在游戏中“玩”数学,是数学趣味化;在情景中“问”数学,使数学问题化;并亲身经历主动思考、大胆猜测、合理验证、积极交流、最终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认识客观世界从而获得自身发展的主体地位,在探索规律的同时,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二、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
为此教师必须精心营造一个民主、开放、合作的教学氛围:第一步,要求学生把课堂上听不懂的、作业中不会做的、书中看不懂的内容及时向同学和老师求问;第二步,要求学生按老师指导的提问方法,每节课提一、二个问题;第三步,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问题,反对人云亦云,要敢于向课本、权威质疑,要会提出不同见解。
其次,给学生创设提出问题的时空。
要提出问题必须去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
在上课时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一言堂的做法,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并为他们创设观察的情景,使学生有机会通过思考提出问题。
初中数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认识与实践论文稿[1]
初中数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认识与实践摘要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课题遵循初中学生发展的特点和数学教学的规律,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自主探索式”教与学方法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旨在强化学生学习经历,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起到促进的作用,从而培养更多的敢于探究、善于探究的创造性人才。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下的首要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喜欢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会学习。
针对教学的现状及新课程的要求,提出了自主学习的必要性,构建了有效的初中数学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确立了“以教学目标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变式训练为主线,反馈矫正为手段,及时评价为保证,自主自结能力发展为主旨”的素质教育教学思想,并对模式的每一环节作具体的操作说明,以及该模式操作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课堂教学模式学习策略自主自主探索式Abstract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proposed inquiry learning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mathematics is an important way of students。
This topic follow school students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gularity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explore type “independent”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s for some beneficial exploration,aims to strengthen students' learning experience,to guide the students to explore independently,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in the aspects of facilitating the function,thus cultivating more dares to explore and explore creative talents。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摘要: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通过合作、自主地学习去获取知识,而且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学会自主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自主学习能力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鉴于学生年龄小的特征,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通过合作、自主地学习去获取知识,而且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学会自主学习。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1.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采用民主型的交往方式,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在心情愉快、没有压力的状态下容易自主学习。
要让学生笑着去学,教师决不要板着脸,更不能训斥学生,真心尊重每个学生,把教学活动真正变成一种民主的学习生活,以民主化的教学塑造富有主体性的人。
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
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
”在课堂中运用直观形象和具体材料设置问题、故事等教学情景,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从而增加学习的兴趣。
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设计了师生计算比赛:(1)123×37+63×123(2)72×199+72。
当然学生算得很慢,我很快就把答案写出来了,并且说明自己事前并没算过,而是运用了一种简便快捷的方法。
学生们都很惊讶,一个个都非常想知道这是怎样算的,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
”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取知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
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一定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
新课标下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新课标下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做数学学习的主人。
面对这一新的数学学习方式,我们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动脑筋、下功夫,让学生热爱数学、探索数学,进而主动地去钻研、去理解、去想象,使他们在浓厚的兴趣中认识新知、掌握技巧。
一、创设情境,激发自主学习的欲望“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开阔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
例如“24时计时法”,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一些感性生活经验,但往往是“知其然”,而难以道其“所以然”。
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一天时间内时针正好走了两圈这一知识点,我先摄取了学生的几组生活画面,存入电脑,并给每个画面配有钟面,能看到时针、分针在不停地转动,背景黑夜变暗、白天变亮,快天亮时配有公鸡叫鸣的声音。
这样一来,熟悉的画面、悦耳的声音,使学生赏心悦目,真切地体会到一天有24小时,时针在钟面上走了两圈。
愉悦的情绪使学生思维活跃,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二、利用开放性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应该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开放教学的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十分重要的措施。
这一策略包括课堂师生交往开放、课堂情境创设开放、课堂提问设计开放、课堂练习指导开放等。
它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里以课堂提问设计开放为例来阐述这一策略。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是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
而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因此,教师在“点”上的“提”和学生在“面”上的“问”这两个方面的提问设计很重要。
(1)教师在“点”上的提。
怎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意识和能力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的主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
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要正确处理学生自主学习与数学教学的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注重情感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的学生已不再是那种你说我听、你管我从的学生了。
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
这就要求我们用爱心、耐心去灌溉每个花朵,用尊重换取每个学生的信任。
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教育。
”我觉得:没有尊重同样没有教育。
只有当老师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时,学生才会尊重老师、爱戴老师。
一句讲课前的“同学们好”,学生帮忙后的一声“谢谢”,一次失手后的“对不起”,一次学生犯错误后的单独批评……等等细小动作,无不体现着老师对学生人性的尊重和爱护。
教师一个赞许地点头,一丝会意的微笑,一束鼓励的目光……都会渗入学生的心田,变成巨大的精神动力,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探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方面.教师的主导作用一定程度表现在“引导”上.教师的根本职责在于“引路”,而不是代替学生或背着学生“走路”。
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可因势利导把教学过程导向预定教学目标。
比如讲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自制三角形教具,上课时自己动手实验,引导学生发现“无论怎样用力,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会改变”的规律。
而将四根长度适当的木条钉成一个四边形时,这个四边形的形状会随着用力位置的不同而改变。
通过教具对比演示,学生很容易接受三角形的稳定性这一性质,并联系“边边边”公理就可以解释其中的原因:只要三角形的三边固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唯一确定了。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摘要:数学素质的培养首先是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本文从培养学生“注重直观”的对比、观察能力;帮助学生增强“学会类比”的思维能力;教会学生“勤于归纳”的思维能力;指导学生养成“精于概括”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美”的能力等五个方面,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数学培养学习能力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数学教学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数学素质的培养首先是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这种学习能力呢?一、培养学生“注重直观”的对比、观察能力借助直观教具演示,“数”与“形”的对比、观察,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途径感知事物。
坚持这种有趣的直观训练,可使之逐步增强形象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善于质疑”。
模仿是发现思维的萌芽,探索是创造思维的开始。
对所接触的新问题大胆提出怀疑或相反的学生,要热情帮助解疑,积极鼓励他们要像科学家们那样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久之,则会引起他们探索问题的兴趣,逐步增强辨别能力。
例如:在三角形的稳定性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用木条钉成四边形、三角形教具,让学生随意推拉四边形、三角形教具,然后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四边定长时,四边形的形状可以改变,三边定长时,三角形的形状无法改变,进而说明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形状,而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在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教学中,用直角三角形旋转运动的观点给出圆锥的一系列概念,然后利用圆锥的模型(教具),把其侧面展开,使学生认识到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并能将圆锥的有关元素与展开扇形的有关元素进行相互间的转化,最后应用圆锥及其侧面展开图之间对应关系进行计算。
二、帮助学生增强“学会类比”的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多种概念时,常常感到记忆困难,如不及时帮助他们,则会使之产生厌倦心理而造成记忆障碍。
帮助他们学会类比、联想,寻找一系列概念的相关性或互斥性,这样则会使之及时排除记忆障碍,培养记忆兴趣,增强类比思维能力。
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论文
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因为学生是具有独立性的个体,既有一定年龄阶段的共同特征又有个别差异。
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每个学生在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之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形成了一定的思想认识,有他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
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不能更改的,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现行教学改革要求改变单纯接受式学习,讲究从“一刀切”教学向关注个体差异的教学转变,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自主学习显得更加重要。
正因为如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从情感、课外及课内方面入手:情感方面:1、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在新课程体系中:要求构建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倡导建立一种平等合作、对话理解的师生关系。
因此教师必须热爱所有学生,心中有学生,树立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意识。
真心诚意地关心学生,走进学生的心,与学生真心诚意地交朋友,让他们相信你,尊敬你,与你无话不谈。
师生应该是思想上互相交流,心灵相通的同志和朋友。
师生关系是一种互相教育、互相感染、教学相长的关系。
教师对学生应采取民主的方式进行领导,这样的管理模式的教学效果最佳。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主要途径有两个:其一营造课堂氛围。
通过教师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因惑质疑,激发学生产生悬念,进入欲罢不能的心里状态,进入发现者的“愤悱”状态,或在问题中溶入一些趣味,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与兴趣。
其二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设计一个问题的模拟发现过程或借助类比联想等方法,使学生置身于发现问题的情境中,进入发现者的角色,从而激发学生生疑质疑。
课内方面:除了要重视老师的教学方式。
也要尊重发挥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学习策略指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或实现学习目标而采用的一系列步骤,其中某一特定步骤称为学习方法,例如:有的学生倾向于借助具体形象进行记忆和思考,有的学生偏爱运用概念进行分析,叛断和推理;有人善于运用视觉通道,有人倾向于运用听觉通道,也有人喜欢运用动觉通道。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论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的探究【摘要】我认为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只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跟上当前的教育趋势。
所以本文着重谈谈对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的培养,【关键词】能力动力兴趣自主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倡导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所以我们老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大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使学生热爱数学、理解数学,并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技巧。
现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培养。
一、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问题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平时教学不应该是呆板的传授知识,而应该源于生活,把现实世界作为数学的重要资源,从而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主体力量,使学生能自主学习,情境问题具有情感上的召唤意识,易激起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会主动去思考、探究。
例如: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学中,我创设以下情境问题:①小红放假去卖报第一天赚二元,第二天亏二元,两天一共赚多少钱?②小红放假去卖报第一天亏二元,第二天亏三元,两天一共赚多少钱?③小红放假去卖报第一天赚二元,第二天赚三元,两天一共赚多少钱?④小红放假去卖报第一天亏二元,第二天赚三元,两天一共赚多少钱?⑤小红放假去卖报第一天赚二元,第二天亏三元,两天一共赚多少钱?这几道问题学生容易得到答案,即2+(-2)=0,-2+(-3)=-5,2+3=5,-2+3=1,2+(-3)=-1。
此时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把他们分组并进行观察、猜测、推理、验证、合作交流、组织表达,最后分类归纳出加法法则。
这些源于生活的数学情境问题,使学生倍感熟悉、耐用、自然,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思考、去探究,无形中就激起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中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动力。
我们平时教学中,还应多讲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实例,并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从而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的学习价值,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
小学数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论文
浅议小学数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摘要】我们知道:能有独立的处事能力、拥有自主的学习精神是当代人才的最低标准,也是当代人要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而这一些能力的培养要从学生小的时候开始做起。
《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良好时期。
我们应该按照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用教”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本文就笔者数年来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简要谈一下我的一些思考。
【关键字】小学数学学生自主学习教学经验一、引导学生学会自学1.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数学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对于学习方法的教育,而非单单的知识的教育。
如果只布置给学生自学的内容,没有相应的指导,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的。
一般的学生在自学时,往往只是走马观花,随便翻翻书完成任务就罢了。
我认为在初始阶段教师应该利用上课时间和学生一起自学,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来读书。
告诉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动手画、圈知识要点,应该标记哪些知识;要求学生多问“为什么?”并反复强化以形成一种意识;同时教师应出示具有启发性的自学提示。
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能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也就可以将课堂上的自学转移到课前的自学,从而为探究新知做好已有知识经验准备,提供更充分的探究体验时间。
例如自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可以布置学生思考:(1)怎样用割补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割补后拼成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你还能有其他割补的方法吗?等等,这些问题对于启发学生的思路很有益处。
小学生对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论文
浅析小学生对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摘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为中心,这就要求教师合理运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待问题敢想、敢问、敢说、敢做,让他们在数学王国里自由地探索,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体会到数学的实用价值和学数学的乐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培养所谓自主学习,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
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
作为教师,我们不仅研究怎么去教学生,而更重要的是研究学生如何去学习?在实践中,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浅析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改变教育观念,增强学生自主意识改变教育观念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
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素质教育观念。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使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
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实现从传统教育中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的转变。
互联网技术、远程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打破了教育的封闭状态,突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
由于教育环境的变化,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惟一源泉。
在教学中,教师的中心地位应让位于学生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组织者、协助者,而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
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在于指导学生“学会”,而在于引导学生“会学”,教是为了不教。
学生则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宰,进而实施“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者不能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必须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这也就是说学生要学到扎实的知识,首先要有主动参与的意识。
教师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
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论文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所以学好数学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启蒙阶段的小学生。
在此,我根据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提出以下两个提高小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希望对他们会有多帮助。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一个学生而言,它如果对学习没有兴趣是很难在真正意义上学好数学的,也很难有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课堂上走神,不认真听讲,势必影响学习成绩。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主要从以下几点,来说明我们应该如何做。
1.联系生活实际,设立有效的生活情境联系数学课本上的题目,设立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关键。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达知识点,不应当是只讲课本里存在的定义和公理,教师更应该把数学的理论知识同学生们感兴趣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把数学知识放到同学们身边的生活情境中。
这样让学生来感悟的学习乐趣,激发在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在课堂教学上的有效性。
教师要做的有以下几点,一是要选取合适的生活情境,我们选取的生活情境必须与课本上的知识相吻合,必要时可以对现实情境进行加工,以便于让学生更容易的通过生活情境理解和学习。
二是创造开放的课堂氛围,让同学可以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把他们学到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情境联系,大胆提出质疑和问题,教师给予他们指导。
生活中的现实情境与小学课本上的知识有很多都是有联系的,这就要求我们每一名教师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多多发现与数学教学相关的情境,记下来后把它充分的利用到课堂上,让教学不在是死板的传授知识,而是通过每一名教师让课堂活起来,让课堂上的每一位孩子都能积极地思考,从而碰撞出知识的火花。
关于新课标下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培养论文
关于新课标下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究摘要:新课标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更好地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现在,提得最多的恐怕要数新课标了。
教师应利用新理念、新观点采取有效方法指导学生完善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
文章结合本人的实践教学进行走访调查,分析小学数学教学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学习能力提升途径《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新课程理念倡导“以生为本”的思想,就是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教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教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要做到这这些,一定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按照新课标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观念。
一、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随着国家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小学在数学教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教学方法获得了较大的进步。
但是,我们也必须正视小学数学教育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学习目标狭窄,难以适应全而发展需求。
数学课程大纲制约着学生的学习的,尽管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中包含了“双基”和其它方面的目标,但实际状况是,知识和技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目标,教育所应具备的教育功能不能得到体现。
(二)数学学习与社会实际相脱离。
在我们调查中发现,我们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不够开放,只重视技能技巧的训练,与社会生活实际脱离,即使一些数学尖子,对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有时也会束手无策。
比如,很多学生不会计算存款利息,不会填写收据,不知道什么是利润。
同时,在数学规划具有片面性,认为“数学就是解题”等等。
(三)在学习方式上,学生多是被动地学习知识,课堂上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取知识,获得发展,学生们在课堂上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在教学手段上,很多城市小学拥有高书标准的多媒体教学硬件设备,但教师的观念滞后、信息技术素养欠缺,很多教师只会做简单的ppt大多数教师仍然是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式.难以熟练运用多媒休进行深度教学。
高中数学课学生学习能力培养方法论文
高中数学课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摘要:本文通过简单介绍高中数学课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方法研究。
首先,提高高中数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其次,提高高中数学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第三,通过分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和探究,可以促进高中数学课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学习反思能力分层教学对于高中学生来讲,数学课是一门备受重视的学科,受到学生和教师的高度重视。
根据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规定,要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形成科学态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等,作为高中数学课的教学目标。
然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
在教师方面,存在着三个问题:第一,部分教师专业素质不高,对高中数学教学大纲的解读存在偏差,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第二,有些教师的教学水平较低,教学方法选择不当,很难进行高效教学;第三,很多教师对学生缺乏耐心,无法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效果不好的深层原因,教学过程有些吃力。
在学生方面,也存在着三方面的问题:首先,有些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不高,很难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其次,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数学学习理论基础程度不同,导致学生的差异化比较明显,如果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很难实现全体学生的快速进步;最后,受教师和学生性格的影响,有些学生容易对教师产生反感,并将这种反感转化到学习上来,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一、提高高中数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就是要使学生不再被动地跟着教师走,跟着教材走,而是发挥其个体能动作用,主动地、独立地、有目的地去进行学习。
自主学习应该是贯穿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之中。
在学习活动之前,学生自己要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
(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学和乐学。
如何培养三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三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学习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如何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前提下解决三年级数学成绩下降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界,特别是一线教师关注的问题之一。
小学阶段三年级数学学习能力学习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如何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前提下解决三年级数学成绩下降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界,特别是一线教师特别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把以学生心理特点改革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为研究课题,使学生学习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一、克服学生的不稳定情绪,培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小学三年级是一个特殊的学习阶段,他们学习的知识内容广泛了,这就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必须扎扎实实地掌握,同时还要拓展孩子的思维,从不同角度去考虑问题。
学习方面的改变还表现在课程内容增加了,思维空间更丰富了。
也就是说这个年级的学习已经不同于一二年级的那种单纯的接受性知识,更多的注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应对能力的培养,这是一个开始阶段也是一个重点阶段,这一转变尤其在数学学习上体现得更为明显,三年级学生的年龄阶段一般是9周岁,这时,学生开始进入发育期,个性开始占重要地位,自制力弱、活泼好动、易受影响,使注意力分散。
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力是一种基本能力,它是学生顺利学习的必要前提,是获得其它一切能力的基础。
在小学阶段,就应该培养少年儿童注意力方面的良好的素质。
良好的注意力素质有助于教学的学习;反过来,数学的学习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就是在相辅相成的过程中既学习了数学知识,又培养了这一基本能力。
二、负迁移的干扰三年级不仅语文要预习,数学也要注重预习。
学会数学的预习方法,也会对培养学习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因此,培养自学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看书,带着老师精心设计的思考题去预习。
如自学例题时,要弄清例题讲的什么内容,告诉了哪些条件,求什么,书上怎么解答的,为什么要这样解答,还有没有新的解法,解题步骤是怎样的。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之我见论文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之我见摘要:数学是一门思维科学,它在训练学生思维方面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
创造性思维是数学中最可贵的、层次最高的思维品质,它是创造力的核心。
开启学生的创造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既是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又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让学生在探索中得到思维的锤炼与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积极性调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自觉的积极参与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教师只有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水平状况,创设适应学生学习的情境,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获取知识,自觉训练技能,以达到教学目的。
下面结合近几年数学教学的实践,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重视学习目的教育,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对提高学习积极性起长时间作用的因素。
教师要利用各种机会结合实际,不断向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杜会意义,着到数学的实际价值,诱发其学习动机。
在教学过程中一,教师要明确提出并说明课题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还可以通过生活实例,知道学习到一的知识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激发和培养他们学习动机。
例如:学习了“垂线段最短”这一定理,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一定理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如体育课上的立定跳远项目,只测量起跳点到落脚点的垂线段段,提醒学生只有向垂线方向跳才会得到最好的成绩。
再如,老年人走路时拄着一根拐杖,双脚与拐杖三点之间构成了一个三角形,就没那么容易跌倒,这是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实践,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热情。
学生在长期的数学学习中,逐步明确学习的意义,对探求数学知识产生兴趣,在以后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就能一直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养成善于发现、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二、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强化学习兴趣和信心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
长期以来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
老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
大多数学生头脑里只是老师“灌输”的内容,离开老师,就不会学习了。
这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所造成的后果。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呢?下面,谈一谈我个人的体会。
一、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事实证明,小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便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定,意志力薄弱。
所以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动力。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教师,长期从事小学低年级教学。
我认为低年级学生注意力相对分散,观察力不集中,情趣易变。
针对这些特点,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时,要坚持持久性。
通过生动的教学过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意志品质,激发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索知识的兴趣。
为此,我重视运用符合儿童心理特征的形象语言,配合教具演示,指导操作学具,由直观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
让学生学得高兴,学得乐意,不觉疲倦。
二、教给学习方法,是形成学习能力的关键1.重视教给学生使用教材,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学生不会使用教材。
一堂数学课往往是到给学生布置作业时才打开书。
教材不只是教师教学用的材料,也是学生学习使用的材料,因此,教会学生使用教材也是培养学生自主的独立的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
在低年级培养学生会使用教材应重点放在指导观察的方法上,新课本提供了大量的图画、图形、直线、线段等形象直观的内容。
我根据儿童反映在观察过程中的几个心理特征(注意力易分散,观察事物时随意性强;情绪易变,兴趣横生,观察事物时具有易变性;浮于表面,粗略笼统,描述观察现象时带有主观性等),在指导学生掌握观察图画、图形等时注意了以下几点:(1)观察图,了解图意和要求,按顺序观察;按方位观察(指导学生分清方位并能用上、下、左、右等词语)。
(2)按图意要求,会操作学具,并能按图意会组织语言表述操作过程。
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指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方法是做数学。
”在教学学习中,无论是知识技能的形成,还是方法思路的明晰,都离不开学生“做学”活动。
这里的“做”就是自主学习的能力。
能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精神,能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上好数学课的关键,现把我在数学课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养成“三习”“一用”的习惯。
“三习”是指课前预习、课中练习、课后学习。
“一用”指课外运用。
课前预习是先知阶段,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入的,在学生已有印象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形象。
课中学习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动手、动脑、讨论探索以获取知识。
如初二几何《三角形》一章中关于三角形的分类一节。
上课后我先不讲新课,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用白纸剪一个三角形,几分钟后,同学们剪出各种各样的三角形,接着我又让学生观察并讨论三角形的形状,既而总结出三角形可以按角、边分为两大类。
这样,学生就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后复习是知识的巩固阶段,对于巩固知识,培养自主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又如:初中代数中“同底数幂乘法与同底数幂除法,平方根与立方根”,可进行对比理解记忆。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率,增强自信心。
课外运用是知识的学以致用阶段。
学生用课上获取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去自主学习。
二、确立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只有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一节,课上先让学生观察一些图形,并讨论这些图形都有哪些共同特点,进而引出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的一些性质。
然后让学生观察一些国家的国旗,指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明确提出教师要在教学中转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社会的文盲不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没有学会自主学习的人。
自主学习会让人终身受益。
随着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得到了广大教师的重视,并逐渐改变着课堂教学。
我认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地展开教学的基础,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
那么,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利于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呢?教学不是教师单独地教,也不是学生单独地学,而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体,是师生情感沟通、积极互动、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传统教学片面强调教师的教,使师生关系陷入了管理与被管理、控制与被控制的局面,学生对教师产生畏惧、冷漠的心理,备受压抑,在课堂上根本就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何谈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我们所倡导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表现在:一是平等。
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客体,教师不是知识的绝对占有者,不是让学生仰视的权威。
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走下讲台,走进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共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是民主。
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也有发言权。
教师不仅要允许学生提问,而且要鼓励学生勇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挑战教材,挑战教师,允许学生发表个人见解。
三是和谐。
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教师平时要把爱的阳光洒向学生,注重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与心灵互动,了解学生的基础水平与认知规律,了解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
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
”问题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以解决心中的疑问。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进入“愤悱”状态,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使学生怀着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意愿,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新知的学习中来。
在小学数学中学习能力培养论文
浅议在小学数学中学习能力的培养摘要: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小学数学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做了初步的阐述:1.引导学生在错误中进行反思提高,2.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3.创新学生的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数学反思指导评价操作如何在小学数学中进行学习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对数学的各个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应该积极面对这种客观实际,作为我们教育一线的数学教师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不断推进教学改革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观念、新思想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理念结合起来,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引导学生在错误中进行反思提高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反思还没有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往往造成学生的学习水平不能迅速地提高,这常常成为学生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的重要原因。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自己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还不善于反思,甚至不会对错误进行反思。
对于数学错题中的反思内容不明了,以及如何反思错误思路还不是很清晰。
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学生在教学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引导学生在错误中进行反思自己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了“用0占位的除法”这节课之后,学生已基本学会了能计算简单的除法算式,对课后习题做起来也是得心应手,在考试答题过程中也能取得高分数,但是总是有一些细微的错误继续存在,有的是数位没有对齐,有的是忘记写余数,对于这些小问题,学生在做作业时总是没有彻底改正,他们认为这些是低级错误,往往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进行相关练习时要有重点的进行纠正,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反思,在错误中成长进步。
二、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决定的。
有的学生因为在学习中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而导致自己的学习成绩逐渐下降,久而久之恶性循环就逐步丧失了学习的信心,甚至走向了逃学的道路,因学习方法不当而出现学生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因此很有必要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进行积极的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
现代数学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教学。
数学教师的任务不单纯是教数学,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学数学,掌握学习数学的过程与方法。
我个人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知识教学与发展能力的关系。
数学是从人的需要中产生的。
随着生产和科技的发展,数学问题的来源更加广泛。
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
熟练掌握知识是促进能力发展的基础,能力提高后更容易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
教师与学生双方面的努力与配合,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方法,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计算能力,抽象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另一方面,学生应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主动积极进行数学学习。
结合这两方面,我在培养学生数学自学能力过程中做了以下工作:
一、在课堂教学时,根据课程内容适当上一些以学生阅读数学课本,自我学习为主的新授课。
首先,让学生阅读数学课本,初步理解课本中建立新知识过程的文字说明。
其次,安排一些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本内容的问题,让学生从课本中寻找答案。
再次,让学生尝试解答课本上有关新知识的练习。
在分式的部分教学中,我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通分、加减等,学生通过学习迁移,能够自学掌握
分式的基本性质、通分及加减。
如我在上分式的加减一课时,在黑板上写出几个问题让学生阅读课本思考:1、怎样计算、 ? 2、如何进行分式的加减?3、在把分子相加减、尤其是相减时要注意什么问题?4、分子相加减这一步是在做什么?5、最后的结果应是什么形式?如何判断是否已经化为这一形式?6、你能否归纳出分式相加减的具体步骤?经过学生七嘴八舌的议论,这些问题的答案基本上都被补充完整。
在这个基础上,我让他们说出课本上三个例题每一步都是在干什么,依据是什么,这一步哪些地方需要注意,对你有什么启发?在我又一次指导他们阅读例题后,他们对整个过程大体掌握,这时我要求他们尝试做书上的练习及一部分补充练习,并把板演中或巡视中发现的错误提出来,让学生自己发现其中的错误并改正。
这一过程加深了他们对运算步骤及其中注意点的认识。
从作业情况来看,这节课的效果良好。
事实上,无论选用哪种模式,采取哪种方法,只要以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为基础,都能培养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常常听到有老师发出感慨,现在的学生是怎么了?这么简单的内容都掌握不了。
一些学生上课时看上去也挺认真的,为什么学习就上不去呢?回想自己上学时轻松的学习,完全得益于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学生学习的好坏,固然与老师的指导有关,最关键的还是学生自己。
我们学校一位老师曾在开会时同时被表扬和批评,因为他教的一个班是年级第一,还有一个班是倒数第一,我看这个
事例反映出来的就是这个道理。
说起来,这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应该是大家都熟悉的,关键是学生自觉性不够,需要老师严厉
的督促来帮助他们养成这些习惯。
一旦成为习惯,师生的教学都会感觉轻松。
主要是要求他们做到以下几点:1、预习。
学生通过预习可以初步了解和掌握将学内容,并做了一次独立思考获取知识的尝试。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获得了发展。
学生在预习新知识时可能碰到一些已经遗忘的旧知识,教师可以提示他们查补,这
样学生在预习中又巩固了旧知识。
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应该做上标记,带着疑问上课听课时会特别注意思考。
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尝试做一些练习题,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在
同一问题的解决方法上可能会有自己不同的见解。
以后他在解题过程中就可能尝试多种解法并寻求最佳方法。
2、认真上课,这是轻松学习的保证。
俗话说,课上一分钟,课后十分钟。
上课时应集中注意力积极动脑,思考回答问题,并勇于提出问题。
3、记好笔记。
记下来的东西印象会更深刻,也有利于复习及掌握重点难点,提高学习
效率。
记时要注意不要什么都记,要有重点,书上有的划在书上。
4、独立完成作业。
做作业时应先复习,而不是边做边看书,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还要讲究速度。
做完以后要先自我检查,就像对待考试一样。
检验的方法多样,如解方程可代入检验,分式运算可将题目中的字母取特殊值,分别代入原题和解题结果中。
5、经常复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遗忘是心理活动的普通现象,有规律性和先快后慢的特点。
当天所学的知识当天复习,每隔几天或一周再复习,这样不断积
累就能使记忆深刻不易遗忘。
6、有意识的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小结。
如代数部分的计算题的步骤,几何部分证明题的分析方法:由因导果,由果索因。
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是为了变得更聪明。
伟大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有这样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是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是教人发现真理。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培养相关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