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毕业论文三国曹操和刘备人物性格比较分析

合集下载

略评《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 毕业论文

略评《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  毕业论文

提纲:罗贯中是我国元末明初的一位杰出的古典小说家,他的长篇巨制《三国演义》,描述了从东汉中平元年(18年)的黄巾起义,到西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280年)统一中国的将近一个世纪中,魏、蜀、吴三国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历史。

本文将对刘备的仁中有伪、忍、诚、义、智谋、和江湖习气等特点进行分析,旨在感知中国历史,以史为鉴。

一、刘备的仁中有伪罗贯中生活在异族统治的时代,生活在“礼乐崩坏”的大动荡的元末,作为知识分子,他的理性自然会认同儒学正统的社会秩序和人文理想,小说中对刘备宽厚仁爱的赞扬,正体现着作者对“儒者”“仁政”理想的憧憬和向往。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说罗贯中,“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二、刘备的隐忍当时机不成熟,刘备暂依曹操。

为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

三、刘备的诚为请孔明刘备三顾茅庐。

四、刘备的义刘备学弟恨御驾亲征。

五、刘备的智谋刘备是具有大智深谋的枭雄,智谋不在孔明魏武之下。

六、刘备的江湖习气刘备巧得凤雏卧龙和五虎上将而与天下失之交臂,究其原因是其江湖习气,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除了成功刻画”三绝”,更有形象丰满的刘备让读者百读不解其味。

略评《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形象摘要:《三国演义》这部伟大的经典巨著以其永久的艺术魅力,几百年来深受人们的赞赏。

恩格斯说过,作品的“主要人物是一定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我们时代的一种思想的代表”。

基于这种认识,我们研读《三国演义》的主题,就应从分析作品描写的三国历史和塑造的主要人物着手。

本文对《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仁中有伪、隐忍、诚、义、智谋、江湖习气等特点及其成因加以分析论证,旨在进一步了解封建社会,认识历史,借鉴历史。

关键词:仁中有伪,隐忍,诚,义,智谋,江湖习气一、刘备之仁中有伪罗贯中生活在异族统治的时代,生活在“礼乐崩坏”的大动荡的元末,作为知识分子,他的理性自然会认同儒学正统的社会秩序和人文理想,小说中对刘备宽厚仁爱的赞扬,正体现着作者对“儒者”“仁政”理想的憧憬和向往。

《三国演义》曹操刘备人物形象比较

《三国演义》曹操刘备人物形象比较

《三国演义》中曹操和刘备人物形象比较中文武春燕09021114摘要:《三国演义》中曹操和刘备同为乱世英雄,有很多共同点和不同点,此文在他俩的相貌、文采、武艺、对待将士、民心所属方面做简析。

关键词:《三国演义》曹操刘备刘备和曹操同为乱世英雄,他们有很多共同点比如能收人心,能识人用人,不盲目自大,知己知彼,有宽大的胸怀,都很有野心。

一、相貌虽说人不可貌相,但当时那个年代,毕竟也是以貌取人的。

曹操:曹操的相貌《三国演义》中只有短短八字的介绍:身长七尺,细眼长髯。

可有个典故为人熟知“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琰代,帝自捉刀立床头。

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魏武闻之,追杀此使。

”可见曹操确实不敢恭维。

刘备:相比曹操的八字,刘备就显得多了,“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纯若涂脂。

”刘备可谓生的奇特,“两耳垂肩,双手过膝”这在古人眼里这可是帝王之相;“面如冠玉, ... ...二、文采曹操:曹操的文采不容置疑。

他的《观沧海》至今仍让人琅琅上口。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能面对萧瑟秋风,极写大海的辽阔壮美:在秋风萧瑟中,大海汹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岛高耸挺拔,草木繁茂,没有丝毫凋衰感伤的情调。

这种新的境界,新的格调,正反映了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曹操之子曹植七步成诗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刘备:刘备可算不上是什么文人,更提不上什么写诗了,当年蔡瑁写诗陷害刘备对刘表有叛逆之心,而刘表却言“吾与玄德相处许多时,不曾见他写诗。

……”可见刘备并无多少文采,起码没有留世的文章、诗歌。

很显然,文采当然是由满腹经纶的曹操赢得,只得叹一句:“惜皇叔刘备,略输文采!”三、武艺一方将领拥有超高的武艺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项。

三国演义中的人性与道德曹操与刘备的善恶评述

三国演义中的人性与道德曹操与刘备的善恶评述

三国演义中的人性与道德曹操与刘备的善恶评述三国演义中的人性与道德:曹操与刘备的善恶评述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演义是一部极为著名的古代长篇小说。

这部作品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塑造了许多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

其中,曹操和刘备是人们常常讨论和评述的两个重要角色。

他们旗帜鲜明地展现了不同的人性和道德观念。

本文将以“三国演义中的人性与道德:曹操与刘备的善恶评述”为题,探讨曹操和刘备的人性特点以及他们在道德观念上的差异。

一、曹操的人性与道德评述曹操,三国时期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统帅,在三国演义中被刻画成一个既有智谋又不择手段的复杂角色。

他的人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曹操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

他深思熟虑,善于制定战略和策略,并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明智的决策。

例如,在官渡之战中,曹操利用强弓硬弩成功击退了敌军,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其次,曹操具备强烈的野心和权力欲望。

他采取了残酷的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标,无论是对待敌人还是对待手下的部下。

他时常使用权谋和诡计,以追求个人的利益和权力。

然而,曹操的道德观念却备受争议。

他常常以谋略和利益为导向,不择手段地追求胜利。

他无情地屠杀与自己作对或有威胁的人,甚至不惜伪造文书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在处理政务和军事上的残暴手段,使其被许多人贴上了“奸雄”的标签。

二、刘备的人性与道德评述与曹操不同,刘备被描绘成一个正直、诚实和仁慈的人物。

他是一个充满仁爱之心的君主,始终关心百姓的福祉。

他的人性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体现。

首先,刘备展现出了高尚的品德与道德观念。

他坚守仁义道德,心怀天下百姓。

他平等对待他的臣民,竭尽全力为人民谋福利,因此得到了人们的热爱和拥戴。

其次,刘备心系天下,从不私心从事政治。

尽管他也渴望统一中国,但他始终将国家和民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他从不以个人的名利来妥协,而是以国家大义为指导,并努力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刘备的道德观念也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他以诚实、谦虚和宽容为原则,从不欺骗他人,和气待人。

曹操与刘备的历史形象与评价比较

曹操与刘备的历史形象与评价比较

曹操与刘备的历史形象与评价比较1. 引言这篇文章将比较和分析曹操和刘备这两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的形象和评价。

曹操是东汉末年丞相,被认为是一个冷酷、权谋高手;而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被赞誉为仁德英明的君王。

我们将探讨他们在历史中如何被书写,以及对后世影响的不同。

2. 曹操形象与评价曹操被认为是一个才智出众,政治手腕高超的统治者。

他在东汉末年混乱不堪的时期崛起,并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政权。

然而,曹操也因其冷酷无情、权谋诡计等特点而备受争议。

有些人赞成他的能力和作为,称他为“一代奸雄”,但也有人谴责曹操专权残暴,视其为残忍傀儡。

曹操在文化上也有很高的造诣,提倡教育并延揽才士。

他建立了许多制度来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如土地改革、均田制等。

尽管曹操表面上是统一国家的英雄,但他在政治手段上常常采用权谋和血腥手段,以维护自己的统治。

3. 刘备形象与评价刘备被普遍认为是一个仁德英明的君王。

他在东汉末年也是一个知名的军事和政治领袖。

刘备重视民众福利,以仁义之心待人,并注重儒家思想传播与实践。

由于其仁德形象,在后世被尊称为“刘文公”。

刘备励精图治,致力于巩固并发展蜀汉政权。

他设立学府、提倡科学技术发展,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刘备与其亲信诸葛亮合作,共同打造了仁政兴国的局面。

4. 形象比较及评价综合曹操和刘备在历史上的形象经过了演变和重新解读。

曹操被视为一位有能力但残酷和冷酷的统治者,而刘备则被视为仁德英明的君王。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形象和评价都是历史记载经过不同解读得出的结论。

曹操和刘备在他们各自的时代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曹操奠定了蜀汉政权的基础,并注重发展军事力量和社会制度。

刘备则以其仁政与温和的性格成为后世尊崇的榜样。

两位人物在权谋手段和政策取向上存在差异,但他们共同努力保持国家统一和治理。

5. 结论曹操与刘备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人物,在形象与评价上存在着明显差异。

曹操被描绘为冷酷、权谋高手,而刘备则被称赞为仁德英明的君王。

曹操与刘备三国演义的主要角色

曹操与刘备三国演义的主要角色

曹操与刘备三国演义的主要角色在中国文学史上,三国演义以其精彩的故事情节和深入人心的角色形象而成为了一部不朽的经典之作。

曹操与刘备是这部小说中两位最重要的角色,他们各自展现出了不同的领袖魅力和人格特质。

本文将深入探讨曹操与刘备在三国演义中的角色形象。

一、曹操刚毅果断的领袖形象曹操是三国演义中最具争议性的角色之一,他被描绘成一个英勇果断、智勇双全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在演义中,曹操虽然野心勃勃,但他对待君主和国家的态度却是极其坚定和忠诚的。

他在政治上具有卓越的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能够有效地管理国家和军事事务。

曹操的领导能力和执行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在三国演义中的重要性。

曹操严格要求自己和他的手下,注重军纪,不容忍错误和违纪行为。

他的军事才能允许他在困境中迅速做出正确的决策,抵御敌军的进攻并保护他的部下。

然而,曹操也有他的缺点,比如他的傲慢和残酷。

他经常施行刑罚和屠杀,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这也让他在民众中留下了一些负面的印象。

二、刘备仁义宽厚的领导风范刘备则展现了另一种不同的领袖形象,在三国演义中他被描绘成一个仁义宽厚、富有爱心的君主。

刘备对待他的臣属和百姓非常关心,他的仁德之名广为传颂。

刘备对待刺激他的人具有宽容和包容的本性,他更愿意通过讲道义和谈判来解决争端,而不是通过战争。

刘备也是一个具有坚定意志和崇高目标的领袖。

他一直追求统一中国的梦想,从不放弃对自己的要求和期望。

他不仅对抗敌人,而且还努力建立起强大的经济和政治体系。

然而,刘备有时也表现出一些迟疑和优柔寡断的一面,这导致他在一些关键时刻做出了错误的决策。

三、曹操与刘备之间的较量和互动在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之间的较量和互动给故事增添了许多戏剧性和紧张感。

曹操和刘备分别代表了野心与仁义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政治理念。

曹操通过强有力的军事力量和政治手段,试图统一中国并建立强大的中央政权。

而刘备则希望通过道义和仁爱的力量来打动人心,争取更多的支持。

三国曹操和刘备人物性格比较分析

三国曹操和刘备人物性格比较分析

三国曹操和刘备人物性格比较分析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代,而三国的主要人物曹操和刘备则是这个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两个人物。

他们的人物性格各自有着独特的特点,同时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本文将对曹操和刘备的人物性格进行比较分析。

一、曹操和刘备的生平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曹操和刘备的生平。

曹操,字孟德,汉族,出生于沛国谯县。

曹操年轻时曾接触过儒家经典,并曾有过博学多才的形象。

后来,他收集了一批精锐部队,和吕布等人一起,成为了当时的中原霸主之一,甚至直接影响了中国的历史发展。

而刘备,字玄德,三国时期蜀汉的创立者。

他原是随从朱光,战乱之中,千里迢迢来到荆州求助刘表。

刘表路途艰难,身患重病,于是将荆州牌印传给了刘备,并说:“我死后,你就是荆州之主。

”在刘表去世后,刘备拿出刘表的牌印,声称是刘表遗命,于是掌握了荆州的政权。

后来,他尔以出奇制胜的战略,成为了汉中地区的主宰,并开始了自己的征战之路。

二、曹操和刘备人物性格的比较现在,我们就来对比一下曹操和刘备的人物性格。

1.曹操:曹操深谋远虑,对自己的追求非常有信心。

他精通军事、文学等各方面,多才多艺,是一位一流的战略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书法家。

曹操十分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时刻警惕着四周的敌人。

他良好的领导和控制能力让他的军队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力量,这也是他成为视若珍宝的历史人物的原因之一。

2.刘备:刘备性格端正,处事从容。

他以人为本,讲究忠诚、信义。

刘备非常珍惜自己的将领和同僚,对待他人非常宽容、公正。

同时,刘备也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他具有非凡的战略头脑,在军事和政治方面都表现出色。

他一心朝着实现统一大业而努力,这也是他成为历史名人的原因之一。

3.共同点:曹操和刘备都是崛起时期的政治家,都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他们都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善于用人、善于判断形势。

同时,他们也都表现出了对文学、书法等方面的热爱。

三、结论综上所述,曹操和刘备虽然各自有着独特的人物性格,但却都拥有一些相似的特点。

刘备与曹操英雄较量

刘备与曹操英雄较量

刘备与曹操英雄较量古代历史上,刘备和曹操是两位备受人们敬仰与赞誉的英雄人物。

他们都是三国时期的重要统治者,各自都有卓越的才能和领导能力。

然而,尽管他们有相似的背景和目标,却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本文将着重探讨刘备和曹操的个人特点、政治手段和对待人民的态度,以便更深入地了解他们之间的较量。

一、个人特点刘备与曹操在个人特点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

刘备是个温文尔雅、仁爱和谦虚的人。

他注重修身养性,注重和人为善,时常以身作则,以赢得人民的敬爱。

曹操则是一个精明强干的人,善于政治和军事策略,有着卓越的领导能力。

他以自己为中心,注重个人利益,并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惜一切代价。

二、政治手段刘备和曹操的政治手段出奇地不同。

刘备注重群众基础,他倾听人民的需求,并根据人民的意愿进行政治决策。

他尊重并委任有才能的人,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能力。

他通过建立农田水利,减免赋税等措施改善人民的生活,并获得了广大民众的支持。

曹操则采取强势手段,他通过武力征服其他势力,建立强权统治。

他重用有能力的人,但他们都是为了完成自己的目标而被利用的工具。

曹操对待人民的态度是严苛的,他征收高额的赋税,对不服从他的人实行严厉的惩罚。

三、对待人民的态度刘备和曹操对待人民的态度也有明显的差异。

刘备关心人民的疾苦,他深知人民的苦难,努力解决人民的困境。

他提倡仁政,尊重人民的权利和尊严。

他引导人民共同在和谐的社会中发展。

曹操则忽视人民的需要和意见,他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对待人民的态度冷漠而无情。

他剥夺人民的财产,并对那些反对他统治的人实施残酷的镇压。

结论综上所述,刘备和曹操是两位英雄人物,但他们在个人特点、政治手段和对待人民的态度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

刘备温文尔雅、仁爱和谦虚,通过修身养性和与人为善来赢得人民的支持。

曹操则是一个精明强干的人,善于政治和军事策略,采取强势手段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他对待人民的态度冷漠而无情。

这两位英雄的不同特点和行为方式将他们带向了不同的命运,也成就了每个人在历史上不同的地位。

三国演义的人物性格特点

三国演义的人物性格特点

三国演义的人物性格特点
1.刘备:
刘备具有宽容、才智过人的特点,他非常重视外交,讲究内政的发展,崇尚万岁,维护宗法,敢于抗击非法势力,受到百姓的敬仰。

他有远
见卓识,因此对司马懿的兵法、袁术的谋略取长补短,知人善任,将
士忠烈,才能超群,其令下宏大,几乎可以影响全国的局势,被后世
尊称“始皇帝”。

2.曹操:
曹操擅长明察秋毫,极富雄才大略、斗志昂扬,善于战争、但会温和
处理生活问题,愿意把百姓当作自己的亲人,对外激烈,但内谋聪明,有攫取全国的雄心,善于挑起分裂他人的武将,勤政爱民,才能出众,胸怀宏大,敢打敢拼,执着,可以说是三国中最伟大的变革家之一。

3.关羽:
关羽性格刚直不阿,执法严明,大爱少年,廉洁,外表英勇威风,但
内心冷静沉稳,对自己的部属也极有耐心,令人敬仰。

他擅长武功,
尤擅第十八掌,精准刚劲,令敌军胆寒,实力雄厚,雄心奋进,拥有
刘备最钟情的勇士,可谓一代名将。

4.张飞:
张飞外张内柔,胆识过人,练兵伐谋,生性好斗,但也有些许急躁,
敢作敢当,果断刚烈,有不顾一切背弃义气的锐气,有时以口舌小人形容他,但实际上他可以令刘备大大小小事务付诸实施。

5.赵云:
赵云一生擅长武艺,凌云壮志,雄浑潇洒,胆识超群,武艺熟练,情操英明。

他不仅谨守规矩,勤勉尽责,且能突破险境,不懈抗敌,临危不惧,勇往直前,他对刘备忠心耿耿,无论何时何处,都是刘备的前锋支柱。

6.马超:
马超具有勇猛刚烈,敢作敢为的特点,敢当首领,敢打强敌;擅长野外作战,乌云密布,突袭快速,攻守兼备;鼠疫爆发,孤胆英豪,立下赫赫战功,抗击佩剑,奋勇杀敌,尽力还乡,可谓枪上一个神人。

三国小评 曹操与刘备

三国小评 曹操与刘备

尊刘抑曹与尊曹抑刘04010520高天翀在《三国演义》中,刘备与曹操是两个性格、为人处世等各方面都有着较大差距的人。

他们两个人的成功,也意味着两种不同思想的巅峰。

本文希望从对刘备与曹操的差异分析与后世对两人不同的态度中,分析出其背后的时代变迁。

刘备——完美形象在现代社会中,如果说要找一个理想模板的话,被提及最多的估计是曹操和诸葛亮了,他们都是天才式的人物。

一个是最符合领导标准的,霸气、多疑、雄才大略而且心狠手辣。

一个是最符合职员标准的,算无遗策而且鞠躬尽瘁。

对比刘备,恐怕很少成为现代人的成功模范,刘备太完美了。

1.刘备出身不如孙权等人,可以说是毫无根基。

《三国演义》第一回:“玄德祖刘雄,父刘 弘。

弘曾举孝廉,亦尝作吏,早丧。

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

”刘备基本没有依靠家庭的积淀,除了“刘”这个姓和假借的中山王后人的名义,刘备的成就可以说都是靠他个人的努力所得。

2.刘备智慧上看不出过人之处。

《三国》全文中对刘备的谋事上的成功之处描写的较少,或许是因为《三国》的传统就注重表现主公的统治与谋士的策划。

但是像“东吴娶亲时要靠诸葛亮留给的锦囊”;“和鲁肃哭求不归还荆州”这些情节都让人感觉破坏了一个主公应有的形象。

对比诸葛算无遗策的超人智慧,刘备不禁让人感到失望。

刘备性格看上去不如曹操。

综《三国》全篇,刘备给人最大的映像就是一个字——义。

刘备仁义的特点已经超过了他的智、谋。

在现实的情况中,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人能靠着仁义获得成功。

在现今大众的思维中,真正的领导者应该如同曹操那般的杀伐果断、奸诈、霸气。

领导者是一个团队的灵魂,他可以不必那么聪慧,谋事高人一等,但是他必须对团队发展的大方向有所把握。

《三国演义》里的刘备始终坚持着在个人“仁义”品质上的完美,也导致了如同“襄阳城破,带领百姓一起逃亡”和“关羽、张飞被杀,执意要向东吴报仇”这些较大的损害了团队利益的事情。

相反的,刘备的人格却在这些选择中升华。

三国曹操和刘备人物性格比较分析

三国曹操和刘备人物性格比较分析

三国曹操和刘备人物性格比较分析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历史时期,三国之间争斗不息,荆州、南蛮等地区迫于战争之下,受到了很多破坏。

在这个时期中,曹操和刘备是两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们在政治、军事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那么,为什么曹操和刘备能够区别对待旗下将士,他们本人的性格有什么不同呢?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来看曹操的性格。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一生都在探索政治制度,思考如何管治国家。

曹操性格非常果断,他经常在短时间内做出决断,处于强势的地位,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

曹操也非常有组织,善于分配资源,设立系统,管理领土。

他实施了一系列的土地政策,为国家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曹操非常重视士兵,他总是对士兵进行严密的管理,保证军队的效率。

由此可见,曹操是个非常强势、果断、有组织、注重效率和管理的人物。

而与曹操相比,刘备的性格则略有不同。

刘备性格非常温和,他很少向部下下达命令,更多的是向他们建议,寻求他们的意见,让他们感到受到尊重。

这种方式非常符合传统文化中“君子和而不同”的精神。

在人间关系中,刘备也非常注重人情。

据说他放弃了读书成立功名的机会去下乡谒神,在田地里耕种,以表现自己的贤良。

刘备善于关心士兵,非常注重士兵的生活和感受。

他常常察思军心,让士兵认识到他们对国家的重要性,并为他们打动鼓励,让他们经历了一些艰苦的岁月后,沉浸在无限的快乐中。

由此可见,刘备是一个非常温和、关心他人、重视人情和强调人文关怀的人物。

综上,曹操和刘备在性格上有很大的不同。

曹操是个强势、果断、有组织和注重效率和管理的人物;而刘备则更倾向于拥抱团队、关心他人、重视人情和强调人文关怀。

这也说明,两人在领导方式上有着很大的不同,针对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法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曹操与刘备三国演义中的两位主角智勇与仁义的对立

曹操与刘备三国演义中的两位主角智勇与仁义的对立

曹操与刘备三国演义中的两位主角智勇与仁义的对立曹操与刘备是中国历史上备受瞩目的两位重要人物,他们在《三国演义》中扮演着核心角色。

他们之间既有智勇的对立,也存在着仁义的冲突。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对曹操与刘备的智勇与仁义进行对比和探讨。

一、智勇对立曹操作为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以其出色的谋略和军事策略著称。

他具备卓越的智勇,精于用兵,善于调动战争资源,从而连续打败了许多敌人。

他聪明机智,善于抓住对手的弱点,以此来击败敌人。

然而,在他的智勇之下,又隐藏着一种冷酷无情的一面。

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使用各种手段,包括谋杀、欺骗等。

他的智勇助他在战争中取得胜利,但却让他在人际关系中陷入孤立。

相反,刘备作为一个有仁义之心的人,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他善于以德服人,倡导仁义道德,使他身边的人都愿意跟随他。

他深知智勇一方面可以在战场上取胜,但另一方面也容易让人失去亲近的机会。

因此,他通过他的仁义待人,赢得了人们的拥护。

刘备弘扬仁义之道,使得他能够将人心凝聚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力量。

在刘备的智勇中包含了更多亲和力和人情味,与曹操的智勇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仁义冲突曹操与刘备在智勇方面存在对立,他们的仁义观念也发生了冲突。

曹操追求权力和利益最大化,在他眼中,一切行为都相对于个人的目的。

他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可以不择手段,不顾他人的利益和福祉。

他不注重道义和公平,只注重实际利益。

这种近乎无情的行为,让很多人对他持有敌对的态度。

相比之下,刘备在矛盾中更注重仁义和道义。

他将公义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不仅争夺自己的利益,更重视对他人的关心与尊重。

他努力追求公平和正义,遵循人情道义的原则。

他尽管在诸侯之间面临困难,但他仍然坚持他的核心价值观,并在这个基础上行动。

他相信,只有在公平和正义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稳固的联盟。

三、智勇与仁义的统一然而,在《三国演义》的叙事中,我们并不能简单地将曹操与刘备划分为只有智勇或仁义的角色。

实际上,曹操与刘备都具备智勇与仁义的双重属性。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性格分析刘备曹操孙权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性格分析刘备曹操孙权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性格分析刘备曹操孙权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性格分析:刘备、曹操、孙权刘备,三国演义中被誉为“仁德之君”的人物。

他性格坚毅,仁爱宽厚,处事深思熟虑。

刘备的为人处世,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刘备乃“仁者”也。

“仁者”者,他热爱人民,心胸宽广,非常注重人伦关系。

他待人以诚,用人以智,时常体察民情,赏罚分明。

在他的治理下,蜀国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

刘备更是因为他的仁德和睦而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和信任。

他倡导和平、联合其他势力对抗曹操,为统一天下做出了巨大贡献。

曹操,则是三国演义中的反面人物,他的性格坚毅,果决而残忍。

曹操宽厚而又深沉,行动洒脱而又机智,他以魏国为本,以自我为中心,征战四方。

曹操南征北战,虎视眈眈,他善于斗智斗勇,对待政敌和敌国的手腕,非常狡猾。

他勇武过人,也很好的掌握时节,隐忍之间爆发出了炽烈的战争之火。

曹操的果断和胆量使他成功地征服了很多国家,但他也表现出了凶残和残忍的一面。

他虽然能够带领魏国经济的繁荣,但也让百姓痛苦不堪,并留下了丰富的英名和故事。

孙权是一个聪明而机智的人物,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孙权在位期间,深得民心,广开言路,将诸葛亮,曹操等英雄招为自己的谋士。

在他统一江东抵抗北方势力的过程中,他用优势地理条件,巧妙地布局,使得自己的势力越来越大。

他懂得驾驭力量,追求国家的利益,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孙权的优秀之处在于其坚持目标的意志坚定,专注于以己之长来使国家臻于强盛。

他能够融合不同的人才,明智地运用他们的特点,使得江东国力日渐强大。

他具备了团结力量和善于调度资源的能力,使得江东一统天下的梦想越来越近。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曹操、孙权都是伟大的领导者,他们的性格也各异。

刘备以仁德见称,曹操果断而狠辣,孙权则机智而聪明。

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他们的性格塑造了这一部史诗巨著的精彩故事,也为我们树立了正面的榜样。

他们在历史长河中闪烁着光芒,将永远被人们敬仰和尊重。

曹操和刘备的性格异同及用人之道

曹操和刘备的性格异同及用人之道

本科生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浅谈《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性格异同及用人之道*名:***指导教师:***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2010级层次:本科学习中心:云南学习中心完成时间:2013年 5 月5日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浅谈《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性格异同及用人之道[提要]:《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和刘备,他们俩的性格和用人之道都存在异同,曹操作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为人既狡猾奸诈,又坦率真诚,既豁达大度又心胸狭窄,这使他成为极富个性的历史人物。

而刘备的忠义形象更反映了一种民族的集体文化心理。

在用人上,曹操霸气,刘备义气。

[关键词]:爱才志向狡猾仁义用人艺术一、曹、刘二人性格中相似之处好结交天下智能之士,有理想远大,做事讲究谋略,常能吸取他人建议为己所用。

勇谋兼备,赏识忠勇之士,善用人心,故能赢得众人拥随,人气很旺。

(一)关于曹操曹操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他深知人是创业之本,“得人者昌,失人者亡”,得人才者得天下,所以一直把人才建设放在一切的首位,千方百计地广揽天下英杰。

起事之初,他以宗族子弟组成核心力量;然后他多次下“求贤令”,并且“推心以待天下贤士”。

荀攸、程昱、郭嘉等先后弃袁绍投奔前来,曹操视之如心腹,委之以重任,言听计从,信而不疑。

曹操思贤若渴,爱才成癖,每得一英杰之士,便欣喜异常,如获至宝。

他见典伟力大无朋,赞曰:“此古之恶来也!”他昵称许诸为“虎痴”,并说“子真樊哙也!”后得谋士贾诩,喜称“真我子房、陈平也!”其心喜意爱,溢于言表,形诸声色。

他闻知袁绍谋士许攸夜半投奔,不及穿鞋,跣足出迎,屈身示敬,而纳“火烧乌巢”之计。

他为了使贤士为己用,甚至不择手段。

当他得知徐庶为刘备军师时,感叹道:“惜乎贤士归于刘备!”便以徐母为人质,硬是把徐庶弄到手;他多次征聘司马懿而不出,竟派刺客以刺杀相胁迫,司马懿不得不出仕。

曹操对敌方的英杰也非常景慕,必欲得之为己用。

他见杨奉部将徐晃威风凛凛,是一虎将,不愿以力拼之,派人将其说降。

《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诸葛亮的性格分析及启示

《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诸葛亮的性格分析及启示

《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诸葛亮的性格分析及启示首先是曹操,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用兵如神的人物。

他思维敏捷,对瞬息万变的战局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曹操在政治上采取了一系列的调拨和安抚措施,尽量保持内部的稳定,以统一国家。

他的战略思维非常独到,善于抓住敌人的弱点,利用信息优势,设计了很多出奇制胜的战略,从而一度令他的势力迅速扩大。

然而,曹操的性格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他心机深沉,果断无情,有时甚至不择手段,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他的权谋手段,常常伤害到自己的亲属和部下,使得他培养的人才不愿投效。

曹操的这种权术和权力的欲望,最终导致了他的失败和国家的动荡。

这个人物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权力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应该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和国家的长远利益。

其次是刘备,他是一个非常坚韧、正直的人。

他始终有着为民请命的思想,致力于国家安定和人民幸福。

他结交的朋友和提拔的人才,多是一些具有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人,他相信“人才是国家宝藏”。

刘备有一颗仁爱之心,对待亲人、朋友和部下都非常宽容和仁厚。

然而,刘备也有较大的缺陷,他常常犹豫不决,缺乏果断,对权谋和政治并不熟悉,导致他在很多战略和政治决策上犯了重重错误。

尽管他的心意是好的,但是在政治和军事上缺乏正确的判断力和执行力。

这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在追求理想和公正的道路上,除了有高尚的品格和良好的心愿,还要具备正确的判断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

最后是诸葛亮,他是一个智慧超群、忠诚正直的人。

他自小崇尚礼仪和学问,研究兵法和政治学,并且敏于察觉事物蕴含的本质。

在蜀汉时期,他担任军师,为刘备建立了很多有效的政策和策略。

他遵循着“道法自然”的思想,不仅懂得权谋,也懂得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他和士兵、百姓都能建立起良好的关系,深受大家喜爱。

他非常尊重刘备的决策,无论是对是错,都会全力支持并尽其所长去完成。

诸葛亮的品质不仅体现了他的智慧和忠诚,更重要的是他能放下一切个人私欲,全心全意为国家和人民贡献自己的才智。

《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孙权的性格研究

《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孙权的性格研究

《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孙权的性格研究摘要:《三国演义》是一部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在我国家喻户晓,在文学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三国演义》在曲折紧张,舒展自如的情节发展中,塑造了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周瑜等上百个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给人印象深刻,其中又以曹操.刘备.孙权最为突出,这与作者罗贯中思想中根深蒂固的"拥刘贬曹"立场密不可分.本文对《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孙权的性格特点加以分析论证,旨在进一步了解封建社会,认识历史,借鉴历史.关键词:三国演义刘备曹操孙权性格——刘备1.为人正直,重德尚义《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残忍,阴险,全用权术和狡诈,和刘备的为人正直,重德尚义的形象都被典型化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宴桃园豪杰三结义"到"雪弟恨"兴兵伐吴,为义而死,刘备用自己的一生实践着不朽的信念:"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诫,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初识徐庶,刘备得到"的卢"马一匹,伊籍对他说"此马不可骑,乘则伤主";徐庶对他说,"的卢"虽然是千里马,"却只妨主",如"意中有仇怨之人,可将此马赐之,待妨过了此人,然后乘之,自然无事".刘备闻言变色说:"公初至此,不教吾以正道,便教作利已妨人之事,备不敢闻教." 徐庶说:"向闻使君仁德,未敢便信,故以此言相试耳","吾自颍上来此,闻新野之人歌曰’新野牧,刘皇叔,自到此,民丰足’,可见使君之仁德及人也."这真是"凡人立身行事,务使每一行为堪为历史楷模." 刘琮投降,刘备襄阳撤退时襄阳撤退时,众将皆曰:"江陵要地,足可拒守.今拥民众数万,日行十余里.似此几时得到江陵倘曹兵到,如何迎敌不如暂弃百姓,先行为上."刘备却不忍心抛下百姓不管,含着眼泪对众将领说:"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 "有人说刘备这是假仁假义,但又有谁能以生命为代价换取仁义呢所以后人有诗赞曰:"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至今凭吊襄汉口,父老犹然忆使君".虽然这一仗,刘备在军事上遭到了重创,一败涂地,而在道义上却取得了极大的胜利.从此刘备的"仁德爱民"更加深入了人心,并成为他区别于其他创业之君的最大优势.因此作为"明君",刘备基本符合了古人对"明君"的最基本的期待"仁德爱民".但刘备大半生颠沛奔走,屡遭挫败,施仁政于民的机会并不多,但他深知"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重视以仁德宽厚待人,与那些残害百姓的军阀判然有别,因此争取到了民心.2,礼贤下士,尊重人才.东汉末年,政治黑暗,军阀混战,曹操,孙权广发檄文,招纳人才.刘备,流落在民间的"龙子龙孙",在对自己的政治生涯进行认真反思,并接受"水镜先生"司马徽的批评后,奋起直追,表现尤为突出.先看"伐树望徐".徐庶,作为第一个投到刘备麾下的比较有文才武略的人物,一见刘备,便被刘备坦诚相待,拜为军师,委以指挥全军之职.樊城大战,先后打败吕氏兄弟和曹仁,让徐庶大展鸿图,大出风头.而当徐庶得知母亲被曹操囚禁,辞别刘备时,刘备送了一程,又送一程,"凝泪而望,却被一树林隔断,玄德以鞭指曰’吾欲尽伐此处树木.’众问何故.玄德曰:’因阻吾望徐元直之目也."如此难以割舍,不难看出,刘备对人才的重视和渴望人才的来归.再看"三顾茅庐".作为徐庶,司马徽等人竭力推荐的卧龙——诸葛亮,刘备不惜屈驾,一而再,再而三的亲自登门拜访,以求其出山.初见孔明,刘备见其仰卧在草堂几席上休息,便不顾关,张二人的劝阻,愣是拱立阶下半晌;听罢隆中对策,先是"避席拱手谢,"继而"顿首拜谢";但闻孔明"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当即"泪沾袍袖,衣襟尽湿",及至孔明答应辅佐,又不禁"大喜".事实证明,刘备的这一招棋走对了.诸葛亮出山后,感恩戴德,励精图治,鞠躬尽瘁,为刘蜀集团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孙权1.英武果断,胆略过人他曾在濡须口一带,乘大船侦探魏军阵容,异常镇定自若。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性格分析与心理描写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性格分析与心理描写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性格分析与心理描写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以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纷呈的故事情节而广为人知。

本文将从人物性格分析与心理描写两个方面,探讨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

一、人物性格分析1. 刘备:刘备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角之一,他被塑造成仁义、诚信的形象。

他一直秉持着“仁者爱人”的原则,对待部下和百姓都非常关心,深得人心。

同时,刘备也展现了他的谦虚和宽容,他能够容纳不同的意见,并且尊重他人的才能。

这种性格特点使得刘备成为了一个伟大的领袖。

2. 曹操:曹操是三国演义中的反派角色,他被描绘成一个聪明、机智、果断的人物。

曹操具有出色的谋略和军事才能,他善于运筹帷幄,善于利用人和事物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然而,曹操也有着冷酷无情的一面,他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择手段,这使得他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阴影。

3. 关羽:关羽是刘备的忠诚战友,他被塑造成一个忠诚、勇敢、正直的人物。

关羽以他的武艺和忠诚赢得了刘备的信任,他对待朋友和敌人都坚守着自己的原则。

关羽为人正直,不受诱惑,对待敌人从不心软。

这种性格特点使得关羽成为了一个备受尊敬和崇拜的英雄形象。

二、心理描写1. 刘备的内心矛盾:刘备作为一个有着追求仁义的人,他内心常常产生矛盾。

他一方面希望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统一天下,实现和平。

而另一方面,他又常常面临着现实的压力和困境,他必须不断权衡利弊,做出艰难的决策。

这种内心的矛盾使得刘备的形象更加丰满和真实。

2. 曹操的野心与孤独:曹操作为一个有着雄心壮志的人,他内心承载着巨大的压力和孤独。

他一直在追求权力和荣耀,但是他却很少能够找到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曹操的内心孤独和无奈使得他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一个复杂而深刻的形象。

3. 关羽的忠诚与孤独:关羽作为刘备的忠诚战友,他内心承载着对刘备的无尽忠诚和对兄弟的深深思念。

然而,在长坂坡之战后,关羽被曹操俘虏,他的忠诚和孤独感更加凸显。

关羽的内心矛盾和孤独使得他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三国演义人物剖析刘备曹操孙权三位主要角色的性格与才能

三国演义人物剖析刘备曹操孙权三位主要角色的性格与才能

三国演义人物剖析刘备曹操孙权三位主要角色的性格与才能三国演义人物剖析-刘备、曹操、孙权三位主要角色的性格与才能刘备、曹操、孙权,三国演义中的主要角色,堪称三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他们各自独特的性格和才能成就了他们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本文将从性格和才能两个方面来剖析刘备、曹操和孙权。

刘备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角之一,也是三国时期最令人敬佩的君主之一。

他性格温和而正直,充满了仁爱之心。

刘备天生具备领导能力,他具有出色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他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并能够接纳各种不同的声音。

这使得他能够聚集并拥有许多忠诚的臣子。

同时,刘备还具备很高的智慧和谋略。

他深谙人心,善于发现和利用他人的长处,使得他能够在困境中找到出路。

刘备在长篇的战争中,通过和各方势力的联盟和牵制,成功地控制了一部分中原地区,并最终建立了蜀汉王朝。

曹操是刘备的对手,同时也是三国演义中的反面角色之一。

曹操性格强势而谨慎,他具备出色的领导才能和决策能力。

曹操在政治和军事方面都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

他善于分析形势,准确地洞察敌我双方的弱点。

曹操在政治上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比如推行汉化政策,减少地方诸侯的势力,巩固自己的统治。

然而,曹操的冷酷和残忍使他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他的威权式的领导方式导致了他的身边缺乏真正忠诚于他的臣子。

曹操虽然在战争中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最终未能统一天下。

孙权是三国演义中另一个重要的角色,他是东吴的建立者。

孙权具备很高的胆识和果断的决策能力,他能够灵活地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

孙权能够灵活运用外交手段,与各方势力进行协商和交流。

这使得他能够在和刘备、曹操的纷争中保持东吴的独立,并最终成为三国时期南方最有实力的势力。

孙权的善于听取各方意见的特点使得他能够吸纳各种不同的意见,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他能够准确地评估局势,并根据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孙权在东吴时期的政治和军事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刘备与曹操形象比较分析

刘备与曹操形象比较分析

刘备与曹操形象比较分析1. 引言1.1 概述刘备和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两位政治家与军事家,他们活跃于三国时期,分别代表着蜀汉和曹魏两个重要的政权。

刘备是一个仁德之君,被誉为“仁者君子”,而曹操则被人视为一个权谋之雄,“智勇双全”。

本文将通过对刘备与曹操的背景、成就、领导风格以及人格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他们的异同点,并最终评价其形象。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来论述,首先介绍了引言部分。

接下来的第二部分将重点比较刘备与曹操的背景及成就,包括他们出身背景、事业发展以及在政治军事方面取得的成就。

第三部分将聚焦于刘备与曹操的领导风格,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

接着,在第四部分中,我们将研究刘备和曹操两位人物的不同的人格特征,并探讨这些特质对他们所采取的行动和决策产生的影响。

最后,在第五部分中,我们将对刘备与曹操的形象进行对比分析,并给出评价。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刘备与曹操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更好地理解他们在三国历史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对中国历史产生的重要影响。

通过探究他们背景、成就、领导风格和人格特征之间的异同点,我们可以揭示出他们作为政治家与军事家所拥有的独特优势和不足之处。

总之,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全面且客观的视角,来评估刘备与曹操两位历史人物在中国历史中塑造的形象。

2. 刘备与曹操的背景及成就比较2.1 刘备的背景及成就:刘备,字玄德,出生于公元161年的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代人物之一。

他出身于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但通过不断奋斗和努力,最终成为了有影响力且备受尊敬的领袖。

刘备在青年时期曾游学四方,广交朋友并从中汲取知识,对文化艺术也有浓厚的兴趣。

他后来加入了黄巾起义,并在战斗中展现了出色的领导能力和勇气。

他在战乱中坚持正义和仁爱的原则,并成功地组织起一支强大的军队。

刘备最著名的成就之一是建立了蜀汉政权,在自己被封为汉中王后,积极发展经济、实行改革,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政权和社会秩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曹操和刘备人物性格比较分析
1.天下人想评曹操为奸雄,莫不提吕伯奢之事。

《世语》曰: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
主礼。

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孙盛《杂记》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

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不难看出,这些都是出自一个误会。

大家试想在兵荒马
乱的年代,经过那些惊心动魄的事情之后,任何人都已无法保持
冷静的头脑了。

这些都是出自于一种求生的本能而已了。

成大事
者不拘小节,你不杀人就要被人杀,试问大家如果身处于当时的
情景,各位会作出何种反应?
另:有人说,陈宫就是因为吕伯奢之事而离开曹操的,
此言差矣。

《世语》曰:岱既死,陈宫谓太祖曰:“州今无主,
而王命断绝,宫请说州中,明府寻往牧之,资之以收天下,此霸
王之业也。

”此时已经是初平三年。

而吕伯奢之事是在中平六年,时间上已经过去很久了。

而我们大仁大义的刘皇叔呢?就没有曹操那么真率了,
一张伪善的面具一直戴到临死。

让徐州之美谈,自然是大家一场戏,演给天下看罢了:“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借此
手段来收买赵云人心,真是委屈阿斗了;白帝托孤时以退为进,
可叹临死了还不忘玩弄手段。

可叹诸葛亮这个小流氓一直都给刘
备这个大流氓玩弄于鼓掌之间。

亦犹自感叹遇之明主。

为了不让
吕布为曹操所用,刘备也玩了一手阴的。

“布告玄德曰:”公为
座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玄德点头。

操回
顾玄德曰:“何如?’玄德答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布目视玄德曰:“是儿最无信者!’(吕布以为找到了救命的
稻草,没想到却是催命的阎罗)。

2.“若无孤,天下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大家都在说曹操是大奸臣,可惜终其一生都未曾称帝。

相反的他都是一直在竭力维持着汉家王室。

抑制豪强,加强集权。

公元190年,曹操和各路讨伐董卓大军一共十几万人马,在陈留附近的酸枣(今河南延津西南)集合,组成一支联军,大
家推袁绍做盟主。

但是,在酸枣附近讨伐董卓的联军却互相观望,按兵不动。

大家可一点也不热心。

连盟主袁绍都不想动,谁还愿
意先动手呢?曹操看出他们只想保存实力,不想打董卓,心里很
生气,就决定单独带着五千人马,向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
进兵。

遂败亦无可奈何。

曹操二十岁那年,当上了洛阳北部尉。

他一上任,就叫
工匠做了二十多根五色大棒,悬挂在衙门左右。

他立下禁令,谁
要是犯了禁,不管他是豪门大族,都用大棒责打。

那时候,蹇硕
有个叔父,是个出名的恶霸,依仗蹇硕的权势在洛阳横行不法,
谁也不敢惹他。

有一次,他在夜里带刀乱闹,触犯了曹操的禁令。

曹操不管他来头多大,把他抓起来,用五色棒一阵痛打。

经受不起,当场就死了。

这件事轰动了整个洛阳。

大家都赞曹操不怕权势,执法严明。

宦官对他又恨又怕,后来,把他调出洛阳,去当
一名县令。

按理说:曹操是出自宦官世家,结果他背叛了那个腐
朽的阵营,昭示了他进步,向往光明,公正严明的一面。

至于“大忠臣”刘备呢?汉献帝还未被废,他就偷窥大宝。

二个儿子。

一个刘封,一个刘禅。

“封禅”都充斥了他的大脑!
刚刚窃取了汉中,就有那帮求功名利禄之人活动开来了。

《三国演义》曰:于是众将皆有推荐玄德为帝之心;(为了自己
捞好处!)未敢径启,(长耳贼早就等得急了!你们怎么还不来
说啊?)却来禀告诸葛军师,孔明曰:“吾意已有定夺了。

”遂
引法正等入见玄德,曰:“今曹操专权,百姓无主;主公仁义著
于天下,今已抚有两川之地,可以应天顺人,即皇帝位,名正言顺。

以讨国贼。

事不宜迟,便请择吉。

”……老奸巨滑的刘备当
然知道如果篡位称帝,必遭天下人之斥责,向来善于收买人心之
人怎么会去当天下人的公敌呢?就假模假样的推辞再三就了汉中
王之位。

孔明又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