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山西行都司移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代山西行都司移民
●郭 红
明初,山西行都司曾是北防的主要军事组织之一,同时下辖有大片土地,所以也有一定的行政职能,使得布政司下的大同府相形暗淡了许多。同其他都司卫所一样,山西行都司最初也是由移民构成的。从地域上来说,山西行都司曾经东西横跨于黄河与燕山之间,北最远时达今察哈尔右翼中旗,小时以长城为限,西至黄河,东至西阳河与万全都司为界,卫所移民的迁入地域广阔。从时间上来讲,一直到正统以后,卫所数量、驻地才基本上固定下来,在明初80余年中,这里的移民活动频繁。
一、山西行都司移民的主要来源
随着元人的北退,其宁武以北地区的地方行政区划也土崩瓦解了。早在洪武二年,明政府已开始设立大同府及州县,试图进行有效的管理。按《明太祖实录》洪武四年春正月“戊申,山西丰州、东胜州、太原府兴县以去年旱灾诏免其田租”①,可见最初其区划基本沿袭元末之制,依然有丰州、东胜等州。但是明初一是由于战争损耗,“荒残累年”②,加之政府不断把民居徙于内地,这里的土著人口大大减少,据《太祖实录》洪武六年十月“丙子,上以山西弘州、蔚州、定安、武朔、天城、白登、东胜、澧州、云内等州县北边沙漠,屡为胡虏寇掠,乃命指挥江文徙其居民于中立府,凡8238户,计口39349”③,十一月,又“送边民寡妇及遗弃人口六十一户至京师”④,随之补充的人口即是从外地搬迁而来的卫所军士及其家属。
根据卫所设置、迁徙情况,山西行都司移民应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洪武初至永乐元年东胜诸卫内迁前。这30年卫所处于初置时期,置废状况复杂。但移民集中,数量大。其来源可分为以下五种:
1.跟随徐达等北征至此而留下来置卫的军士及其家属。大同都卫是山西行都司的前身。早在都卫成立之前,洪武三年该地已置了蔚州卫、大同左卫、大同右卫、朔州卫。这四卫都是在北进过程中成立的,军士主要来源于黄河以南,四年正月设立的东胜卫亦是如此。由于史料缺乏,其具体的迁出地已不可考。按《太祖实录》卷62洪武四年三月癸已,朱元璋命中书省臣曰:“山北口外东胜、蔚、朔、武、丰、云、应等州极边
沙漠,宜各设千百户所统率士卒、收抚边民,无事则耕种,有事则出战”,正说明这些卫所军士主要为从征兵士。《太祖实录》还屡次记录朝廷让送战死军士的寡妻还乡,可见军士是携家属的。按明制一卫5600人,五卫应有2.8万军士。当时由于战乱、内徙等因,土著已很少,其从军数量则更少。就是按一卫20%士著及其它零散人员来计算,迁移而来的军士也有2.2万,连同家属至少也有6.6万人。
2.洪武二十五年在宁武以南山西各地籍民为军。这是山西行都司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此年八月,太祖命冯胜等“往太原等府阅民,户四丁以上籍其一为军,蠲其徭役,分立各卫”⑤,十二月完成,据《太祖实录》卷223壬申条载,这次籍民波及除大同府外的山西各县,立十六卫,则共抽丁89,600,连家属共有26万余人。实际上二十六年二月立了十七卫,即大同后卫、东胜左、右、阳和、天城、怀安、万全左、右、宣府左、右、高山、镇朔、定边、玉林、云川、镇虏、宣德七卫,“皆筑城置兵屯守”⑥,但东胜二卫中有一卫是由原东胜卫改建的,所以利用这次籍民设置的仍为十六卫。各卫军士来源如下:
平陆、夏县、芮城民丁为一卫临汾、襄陵、蒲县民丁为一卫
洪洞、浮山民丁为一卫曲沃、翼城、绛县民丁为一卫
闻喜、安邑、猗氏民丁为一卫霍州、灵石、赵城、汾西民丁为一卫
绛州、太平县民丁为一卫蒲州、稷山、万泉、临晋、荣河民丁为一卫
平遥、太谷、祈县民丁为一卫汾州、汾水、孝义民丁为一卫
忻州、代州、崞县、繁峙、五台民丁为一卫
太原、清源、徐沟、交城、介休民丁为一卫
阳曲、榆次、寿阳、盂县、定襄民丁为一卫
石州、岢岚、保德、宁乡、临县、兴县、静乐、岚县、河曲、河津民丁为一卫
辽州、沁州、平定、乐平、和顺、榆社、武乡、沁源民丁为一卫
阴州、吉州、石楼、永和、太宁、河津民丁为一卫
由于史料关系,无法把其与所立卫所名一一对应起来。按这一个月朝廷的统计,当时“计……在外武官13742员,军992154人”⑦,则山西行都司这次接纳的军士占当时在外军数的9%。这些人在边塞号称十万,当月,朱元璋对冯胜、傅友德说:“尔等立屯既成,率十万众,飚驰雷击,艹
鬼猎虏庭,耀张威武,不亦壮哉!”⑧由此可证这次移民规模之巨。
《中国移民史》第五册289页言“据《明史・太祖本纪》,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命冯胜、傅友德等分行山西,籍民为军,屯田于大同、东胜,立十六卫。’可见有一大批边地民人籍入军卫。”此话后句是不恰当的,从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当时所迁民并非“边民”。
3.蒙古降人的移入。洪武四年,故元枢密都连贴木儿等自东胜州来降,置失宝赤、五花城、 鲁忽奴、燕只、瓮吉刺五千户所,治地不明,应在东胜附近;五年因元降人设察罕脑儿卫;八年,故元知院不颜朵尔只(又名乃儿不花)等降,“于是诏置官山卫指挥使司,隶大同都卫,以乃儿不花为指挥同知”⑨,官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
翼中旗。元人北退后,这些人都在漠北游牧,来降后就有了固定的驻牧之地,五所二卫均由蒙古人自行管理,为羁縻性质。其军士约为1.6万,连同家属应不少于5万。
4.安东中屯卫中从韩府、沈府调整来的护卫官军。该卫具体设置年代不可考,应是在洪武三十年左右。既有中屯,也应有左屯、右屯或前屯、后屯等,但书无载。仅以中屯一卫来计算,同家属应不少于1万人。
5.少数分散移民。这类移民有许多种,洪武二十五年八月,为配合那次大规模立卫,曾“诏致仕武官自指挥而下俱往东胜、大同等处置卫”⑩,其数量不明,但不会很多。当时亦有少量有罪谪戍者移入。
由这五种来源可以估计永乐元年前山西行都司接受军事性移民至少在39万以上。在这一阶段中,还设置过大同五屯卫,大同前卫,大同中卫,广昌所等卫所,但是其移民来源无考。
以上五种是永乐元年以前山西行都司主要移民来源,其中以洪武二十五年籍民为军时移民数量最大,其次是北征士兵及其家属,再者是蒙古降人。在所设立的卫中,土著兵及有罪谪戍之人只占极少数。《续文献通考》卷129《兵考》中“史志所谓太祖沿边设卫,惟土著兵及有罪谪戍者”及《明史・兵志》“初太祖沿边设卫,惟土著兵及有罪谪戍者”这些话用在山西行都司是不恰当的。一是如《太祖实录》卷85所载“尽徙其民于内地”,当时大同一带的土著已尽数迁徙,以蔚州、朔州为例,洪武二十四年二地人口分别为7552、8225,可想而知在洪武三年立卫时的口数更低,所以土著不可能在二卫中居多数。同时二十六年所立之卫皆以移民为主。当时零散有限的有罪谪戍及其他垛集充军者,亦是北人南调,南人北守,一直到景帝时,于谦还上书建议土著就近为兵:“若得就近于大同等卫所当军,情愿自备鞍马,不敢便支粮赏,奋勇杀贼,以图补报,臣切惟天下卫所相同者多” λϖ,可见土著一般不在本地当兵。
行都司移民的第二阶段为永乐元年至正统十四年,这一时期主要特点是:改变了第一阶段单纯的移入状态,既有移入,也有移出,且变动复杂。
永乐初,东胜左、右、定边、镇朔、宣府左、右诸卫迁至北直隶,其中前四卫再未移回,后二卫虽于宣德元年始移回,但六卫早已改直隶后军都督府,所以行都司丧失了3万余军士,同家属至少9万余人。镇虏、玉林、云川、高山四卫也同时内迁至直隶,但洪熙元年又迁回,其中高山卫由保定迁至阳和卫治地、镇虏卫由涿州迁至天城卫治,玉林卫由定州迁至大同右卫城,云川卫由雄县迁至大同左卫城。行都司内部也存在移民。主要指大同左、右、安东中屯三卫,其中迁徙情况如下表:
卫名迁出地迁出时间迁入地
大同左卫大同永乐七年原镇朔卫城,即今左云
大同右卫大同永乐七年原定边卫城,即今右玉城镇
安东中屯卫东胜建文四年迁至朔州,洪熙元年改治应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