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7定律
国际金融复习重点
![国际金融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8c12ffd3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a3.png)
国际⾦融复习重点国际⾦融复习重点1.狭义外汇(通常所说的外汇):指⽤外币表⽰的能⽤于国际结算的⽀付⼿段和⼯具(不包括外汇资产)。
强调能直接⽤于国际结算。
以下各项不能算作外汇:黄⾦,外币有价证券,外币现钞。
因此,只有在国外的银⾏存款以及可以索取存款的外币票据、外币凭证(如汇票、⽀票、本票、电汇凭证)才是狭义的外汇。
2.外汇的作⽤:1)作为国际结算的计价⼿段和⽀付⼯具,便利了国际结算。
2)通过国际汇兑可以实现购买⼒的国际转移,使国与国之间的货币流通成为可能。
3)便利了国际间资⾦供求的调剂,促进了国际⾦融市场的发展。
4)外汇储备为国际储备,起着平衡国际收⽀的作⽤。
5)促进了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的发展。
3.汇率:⼜叫外汇牌价或外汇⾏市,指两国货币之间的汇兑⽐率。
汇率是买卖外汇的价格。
汇率制度,⼜称汇率安排,是指⼀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变动的基本⽅式所作的⼀系列安排或规定。
汇率制度制约着汇率⽔平的变动。
4.直接标价法(⼜称应付标价法)指以1个单位或100个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成⼀定数额的本国货币来表⽰的汇率。
即⽤本币表⽰外币价格。
5.间接标价法(⼜称应收标价法):是以⼀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成⼀定数额的外国货币。
即⽤外币表⽰本币的价格。
6.简单计算远期汇率的⽅法:⽆论是什么标价法,也⽆论有没有说明远期是升⽔还是贴⽔,只要远期汇⽔前⼩后⼤,则即期汇率和远期汇⽔相加,否则即相减。
即期汇率远期汇⽔远期汇率⼩/⼤+⼩/⼤=⼩/⼤⼩/⼤-⼤/⼩=⼩/⼤7.汇率变动的影响因素:1)相对通货膨胀率。
如果⼀国的通货膨胀率⾼于他国,外国商品显得相对便宜,出⼝减少进⼝增加,本币汇率贬值;如果⼀国通货膨胀率⾼于他国,预计该国货币还会进⼀步贬值,纷纷抛出该国货币,该国货币汇率。
⼀国货币对内贬值(通胀)往往会导致对外贬值(汇率下降)。
2)国际收⽀状况:顺差,本币升值;逆差,本币贬值。
3)利率差异(与其他国家相⽐)。
利率⽔平⾼于他国,资本流⼊增加,资本流出减少,本币升值。
国际金融名词解释
![国际金融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1896538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5.png)
国际金融名词解释国际金融羊群效应:某些有影响的国际资金的突然行动,会带来其他市场参与者的纷纷效仿,从而很容易对经济形成严重冲击。
某些投资机构就利用了国际资金流动的这一特点,有意识通过散布某些信息而诱发市场恐慌情绪,通过从众心理来实现其意图。
劳尔森-梅茨勒效应:如果居民要维持他们原有的生活标准,那么势必在收入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增加吸收支出,也就是说,贬值可能增加自主性吸收支出。
预期自致性货币危机:在货币危机的成因上,这种货币危机的发生与国际短期资金流动独特的运动规律有关,它主要是由于市场投机者的贬值预期心理造成的。
这种投机预期可以完全与经济基本面无关,只要它的幅度足够大,就可以通过利率变动最终迫使政府放弃平价,从而使这一预期得到实现。
蔓延性货币危机:在金融市场一体化的今天,一国发生货币危机极易传播到其他国家,这种由其他国家爆发的货币危机的传播而发生的货币危机被称为“蔓延性货币危机”,货币危机最容易传播到以下三类国家:第一类是与货币危机发生国有着密切的贸易联系或者是出口上存在竞争关系的国家;第二类是与货币危机发生国存在着较为相近的经济结构、发展模式,尤其是存在潜在的经济问题的国家;第三类是过分依赖于国外资金流入的国家。
一价定律:对于可贸易商品,套利活动将使它的地区间价格差异保持在叫嚣范围内。
如果不考虑交易成本等因素,则同种可贸易商品在各地的价格都是一致的,我们将可贸易商品在不同地区的价格之间存在的这种关系称为“一价定律”。
弱(相对)购买力平价:对绝对购买力平价假定的放松而得出的,它认为交易成本的存在使一价定律并不能完全成立,同时各国一般价格水平的计算中商品及其相应权数都是存在差异的,因此各国的一般物价水平以同一种货币计算时并不完全相等,而是存在着一定的、较为稳定的偏离。
三元悖论(克鲁格曼三角):如果将资金的完全流动、稳定的汇率制度、独立的货币政策作为三个独立的目标,那么经济当局只能选择其中的两个目标,而必然放弃另外一个目标。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作业、、、参考答案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7582c6e009581b6bd9eb5a.png)
《现代货币金融学说》作业1、2、3、4参考答案作业1一、名词解释1.萨伊定律:萨伊认为货币本身没有价值,其价值只在于能用以购买商品,所以卖出商品得到货币不应该长期保存而是用以购买他物,因此,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
2.信用创造论:银行的功能是为社会创造信用。
银行能够运用其所接受的存款进行放款,且能用放款的办法创造存款,所以银行的资产业务决定负债业务。
银行通过信用创造,能为社会创造出新的资本,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3.有效需求: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而总供给价格就是全体资本家雇佣一定数量的工人时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预期总收入,它等于正常利润与生产成本之和;总需求价格是指全体资本家提供一定就业量时,预期社会上购买他们产品所愿意支付的总价格。
4.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愿意用货币形式保持自己的收入或财富这样一种心理因素。
5.流动性陷阱:当利率降至一定的低水平时,因利息收入太低,致使几乎每个人都宁愿持有现金,而不愿持有债务票据。
此时金融当局对利率无法控制。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货币需求就脱离了利率的递减函数这一轨迹,流动偏好的绝对性使货币需求变得无限大,失去了利率弹性,此时就陷入了流动性陷阱。
6.社会政策:由新剑桥学派提出,是一种改造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使之合理化和均等化的政策,用以治理通货膨胀。
7.半通货膨胀:在达到充分就业分界点之前,货币数量增加不具有十足的通货膨胀性,而是一方面增加就业量和产量,另一方面也使物价逐渐上涨,但其幅度小于货币量的增加,这种情况凯恩斯称之为半通货膨胀。
8.自然利率:借贷资本之间的需求与储蓄的供给恰好相等时的利率,从而大致相当于新形成的资本的预期收益率的利率。
9.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的商品交易而需要持有货币的动机。
10.投机动机:是指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需要持有货币以便满足从中投机获利的动机。
二、单选题1.A2.B3.B4.A5.A6.B7.B8.A9.A10.D11.B12.D14.B15.A16.C17.C18.C19.D三、多选题1.ABDE2.CD3.ACD4.BE说明:行考册上没有第5题,从第4题直接到第6题,为了和书上序号对应,答案也与题目对应,直接到第6题6.CD7.AC8.AB9.AC10.ABCDE11.ABC12.ADE13.BC14.ADE15.ACDE16.BD17.ABCDE18.ACE19.CD20.BCD四、判断并改错1.对2.对3.错货币需求三动机原理改为:有效需求4.错认为改否认5.错且保藏费用过低6.错抛出货币买债券7对8错全社会财富反而减少9对10对11.对12.对14错财政性改成:商业性和金融性15.错形成当前储蓄改成是过去储蓄的转化16.错不一致17.对18对19.错应改为不应20错更重视财政手段,轻视货币金融手段五、简答题1.凯恩斯货币供应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1)外生货币论。
经济金融综合知识梳理
![经济金融综合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dc3ab02a58fb770bf78a5587.png)
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又称边际效益递减规律,或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指在短期生产过程中,在其他条件不变(如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当该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效益增加量是递减的,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以技术水平和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保持不变为条件的条件下进行讨论的一种规律。
(边际收益:MR)2、边际成本递增:在经济学和金融学中,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到总成本的增量。
准确地说,边际成本递增是指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若要继续增加产量,那么增加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将越来越大。
边际成本递增是说明产量达到一定时,再增加产出的话会使成本呈现递增的趋势。
(边际成本:MC)MR=MC3、IS-LM模型是宏观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工具,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
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C、投资I、政府支出G和净出口X-M加合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r影响,利率则由货币市场供求情况决定,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另一方面,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可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的,而收入和利率也只有在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才能决定.描述和分析这两个市场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就称为IS—LM.**I、S和L、M的关系(1)在IS曲线的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I小于S,L小于M(2)在IS曲线的左下方,LM曲线的左上方,I大于S,L小于M(3)在IS曲线的左下方,LM曲线的右下方:I大于S,L大于M(4)在IS曲线的右上方,LM曲线的右上方,I小于S,L大于M该模型要求同时达到下面的两个条件:(1)I(r)=S(Y) 即IS, Investment -Saving(2) M/P=L1(Y)+L2(r)即LM,Liquidity preference - Money Supply其中,I为投资,S为储蓄,M为名义货币量,P为物价水平,M/P为实际货币量,Y为总产出,r为利率。
行为金融学的八大效应
![行为金融学的八大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f1928f4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b7.png)
行为金融学的八大效应
1、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极分化,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2、搭便车效应:个人支付本钱取得的收益被集体中的其他成员免费分享的现象。
由于个人支付全部本钱而只享受较少的收益份额,因此集体中的理性个人没有动力去提供公共物品。
并且组织规模越大,公共物品越是供给缺乏。
3、二八定律:又称为帕累托法则、帕累托定律、最省力法则或不平衡原则,即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4、长尾理论:只要产品的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即众多小市场汇聚成可产生与主流相匹敌的市场能量。
因此,“长尾理论”也被认为是对“二八定律”的彻底叛逆。
5、羊群效应:追随大众,市场上那些没有形成自己的预期或没有获得一手信息的投资者,他们将根据其他投资者的行为来改变自己的行为。
6、棘轮效应:也叫制轮作用,指人一旦形成某种消费习惯就具有不可逆性,而且很容易向上调整。
司马光《训俭示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7、挤出效应:政府为了平衡财政预算赤字,采取发行
政府债券的方式,向私人借贷资金市场筹措资金,从而导致市场利率上升,私人投资和支出因而相应地下降。
8、隧道效应: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初期阶段,收入差距会快速拉大,但整个社会可能对此持相当宽容的态度,因为大部分人预期在不久的将来自身也能从经济发展中获益。
国际金融学重点
![国际金融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f767d97ca0116c175e0e48ab.png)
一、名词解释1. 国际收支: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其非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的总和。
2. 马歇尔-勒纳条件:是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取决于以下条件:|ex |+ |em |>1 国际收支状况改善|ex |+ |em |<1 国际收支状况恶化|ex |+ |em |=1 国际收支没有变化3. 直接标价法:是以假设干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表示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4. 间接标价法:是以假设干单位的外国货币来表示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的标价方法。
5. 买入价:也称买入汇率,是银行从同业或客户手中买入外汇所支付的汇率。
6. 卖出价:也称卖出汇率,是银行向同业或客户出售外汇时所索取的汇率。
7. 即期汇率:也称现汇汇率,是指交易双方成交后,在两个营业日内办理交割所使用的汇率。
8. 远期汇率:也称期汇汇率,是指买卖双方成交时,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进展交割时所使用的汇率。
9. 实际汇率:是指名义汇率对通货膨胀进展调整后的结果,即外国商品与本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反映了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10. 有效汇率:名义有效汇率是指一国货币与其各个贸易伙伴国货币的名义双边汇率的加权平均数。
实际有效汇率是指剔除通货膨胀后,一国货币与所有贸易伙伴国货币双边名义汇率的加权平均数。
11. 欧式期权:是指期权购置者只能在期权到期日那一天行使权利,既不能提前也不能推迟。
12. 美式期权:是指期权购置者可以在期权到期日或到期日之前的任何一个营业日行使期权利。
13. 外汇掉期交易:是指同时包含一笔即期外汇交易和一笔币种、数额一样但方向相反的远期交易的一种合约,即在购置一笔即期外汇的同时又出售一笔数额一样的、同一币种的远期外汇,或出售一笔即期外汇的同时购入一样数额、同一币种的远期外汇。
14. 一价定律:对于可贸易商品,如果不考虑交易本钱等因素,那么同种可贸易商品在各地用同一种货币计价价格都是一致的。
15. 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为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汇率稳定以及实现其他政治经济目的,通过调整交易规那么和交易条件,直接控制交易数量和汇率水平,对境内和其他管辖范围内的外汇交易实行的限制。
金融圈里必须知道的17个经济学定律
![金融圈里必须知道的17个经济学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37c60f2e31b765ce0408142b.png)
金融圈里必须知道的17个经济学定律定律1:80/20法则80/20效率法则(the80/20Principle),又称为帕累托法则、帕累托定律、最省力法则或不平衡原则。
早在19世纪末,帕累托在研究英国人的收入分配问题时发现,大局部财富流向小局部人一边。
同时还发现某一局部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与这一局部人所拥有的财富的份额,具有不确定的不平衡的数量关系。
并且,进一步研究证实,这种不平衡形式会反复呈现,具有可猜测性。
经济学家吧这一发现称之为“帕累托收入分配定律”,以为是“帕累托最引人注目的贡献之一。
”治理学家从帕累托的研究中归结出一个简单的结果:假如20%的人占有80%的财富,由此可以猜测10%的人所拥有得财富为65%,5%的人享有的财富为50%.治理学家看中的是这一结果表现的思想,即不平衡的关系存在确实定性和可猜测性。
正如理查德?科克有一个出色的描画:“在因和果、努力和收获之间,普遍存在着不平衡关系。
典型的状况是:80%的收获来自20%的努力;其他80%的力气只带来20%的结果。
”总之,“80/20效率法则“通知人们一个道理,即在投入与产出、努力与收获、原因和结果之间,普遍存在着不平衡关系。
少的投入,可以得到多的产出;小的努力,可以取得大的效果;要害的少数,往往是决议整个组织的效率、产出、盈亏和成败的主要因素。
定律2:途径依靠道格拉斯.诺思是第一个使“途径依靠“理论声名远播的人,由于用”途径依靠“理论成功地论述了经济制度的演进,道格拉斯?诺思于1993年取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他以为,事务一旦进入某一途径,就可能对这一途径产生依靠。
这是由于,经济生活与物理世界一样,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
这种机制招致的结果是:人们一旦选择某一途径,就会在以后的开展中不时自我强化。
“途径依靠“理论被总结出来之后,得到了普遍的应用。
在一定水平上,人们的选择都会遭到途径依靠的影响,人们过去的选择决议了他们如今可能的选择,如今的选择决议了未来可能的选择。
国际金融学知识点归纳
![国际金融学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c68b744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13.png)
国际金融学知识点归纳第二章:外汇与汇率1. 外汇(三个特征);(重点)外汇的定义: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在国际结算中广泛使用的信用工具和支付凭证。
外汇动态来讲:是国际汇兑或国际结算,指国际间的货币兑换及资金挪移的行为-汇”指货币资金在地域之间的挪移-兑”指将一具国家的货币兑换成另一具国家的货币外汇静态来讲:指一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即在国外可以得到补偿的债权三个特征:外币性:外汇是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作对外支付的金融资产;充分可兑换性:外汇必须具有充分的可兑换性,即作为外汇的外币资产必须是可以自由的兑换成他国货币的资产;普遍同意性:作为外汇的外币资产必须在国际经济交易中被各国普遍同意和使用2. 汇率(标价法);汇率:又成汇价,是一种货币用另一种货币表示的价格,是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或比价;分析:普通来讲,外汇汇率升高,本币汇率落低一本币贬值,外币升值;外汇汇率落低,本币汇率升高--本币升值,外币贬值;(1)直截了当标价法(大多数国家使用,1单位外币=X单位本币);⑵间接标价法(英国,美国使用,1单位本币=X单位外币,在美国美元对英镑采纳直截了当标价法);(3)美元标价法;(银行同业之间的外汇交易使用,1单位美元=X单位其他国家货币)3. 汇率分类;--(1 )固定汇率(一国货币同其他国货币的汇率基本稳定,波动限制在一定幅度内)与浮动汇率(一国货币当局别规定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官方汇率,任凭市场供求决定汇率);(2)即期汇率(是买卖双方成交后,在两个营业日内办理夕卜汇交割时所采纳的汇率)与远期汇率(是买卖双方预先签订合约,约定在将来某日期按照协议交割所使用的汇率)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的差价称为远期差价或者掉期率;远期大于即期-升水,远期小于即期-贴水,远期等于即期-平价4. 汇率的决定与变动因素;(非重点)(1)金本位制度下,铸币平价是决定两种货币汇率的基础,同时汇率变动受到黄金输送点的制约。
所谓黄金输送点,是指汇率的上涨或下跌超过一定界限时,将引起黄金的输岀或输入,从而起到自动调节汇率的作用。
金融三定律
![金融三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c4663bf281c758f5f61f67ce.png)
金融三定律
一、任何基础资产的收益率,都只能来自细微、但是真实的心理、经济、历史规律的集合。
比如说,国债收益率比较低就来自大家对政府的信任,对政府的信任来自历史上政府的信用总是比个人略高点,而这是由人性本贱、不遵守承诺的劣根性决定的。
你更放心把100w借给你的邻居还是买国债?如果是后者,明显你更信任政府。
所以说,如果你发现一个很扯淡的概念股,但是价格还是涨的很高,你可以去跟着赚钱,但是最好不要相信它(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比特币)。
二、长期超额投资收益只能来自投资理念。
10年以下的中短期投资收益可能来随大流的运气、天上掉的馅饼、摸彩票的幸运,等等,但长期的超额收益只能来自投资理念,而且是要很仔细的投资理念。
投资理念中的一点点flaw,在长期都会
被放大。
而如果没有投资理念、或者投资理念是错误的,那么有99%的概率会使投资者在这次赚钱以后,下次用同样错误的理念赌的更大,最后基本都把自己玩进去。
三、任何金融工程手段都不可能增加整体的、来自基础资产的收益。
不管是分级基金、股指期货、ABS、IRS、各种衍生品等等等等,最终的收益总和只是基础资产的收益总和,减去其中各种手续费之类的摩擦成本。
如果你发现一个新投资工具让所有人都better off了,那么恭喜你,你可能遇到了和2003年美国衍生品投资市场类似的情况,你要不改的话,俺只能说,Carpe Diem了(享受现在)。
国际金融——之名词解释
![国际金融——之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47a3606360cba1aa811dada.png)
国际金融——之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离岸金融市场:指市场经营的对象不限于市场所在国,市场的参与者不限于市场所在国国内的资金供应者与需求者,借贷活动不受任何国家政府政策与法令的管辖的新型的国际金融市场。
(p355)2.购买力评价:两种货币的兑换比率取决于两种货币购买能力的对比,购买能力强的货币汇率就高,购买能力弱的货币汇率就低。
(p207)(由卡塞尔提出)3.基本汇率:指一国货币对其关键货币的汇率。
(41)4.马歇尔——勒纳条件:对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与进口需求价格弹性之和问题的研究。
Ex+Em>1,就是汇率贬值改善贸易收支;Ex+Em=1,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无影响;Ex+Em<1,汇率贬值恶化贸易收支。
(148)5.IMF的储备头寸: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等于储备部分提款权加上IMF动用的该国货币的数额。
(161)6.特别提款权(SDRs):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在原有的一般提款权以外的一种资金使用权利。
它是一种储备资产。
(163)7.特里芬两难:要满足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之需,国际储备必须有相应的增长,而这必须有储备货币供应国——美国的国际收支赤字才能完成。
但由于各国的手中持有的美元数量越多,则对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兑换关系越缺乏信心,而且越要将美元兑换黄金这一矛盾。
8.补偿性交易:也称调节性交易,指为调节自主性交易所产生的国际收支差额而进行的各项交易,包括国际资金融通,资本吸收引进,国际储备动用等。
(126)9.欧洲债券:是国际债券的一种,是借款人在债券票面货币发行国以外的国家或在该国的离岸国际金融市场发行的债券。
(377)10.名义汇率:指在外汇市场上供求双方所决定的两种货币间的汇率。
(45)11.国际收支:一国的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外国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117)12.蒙代尔分配法则(274):每一政策工具应该分配用于实现其相对有效地影响的政策目标方面,否则,可能导致经济系统难以达到均衡。
国际金融名词解释
![国际金融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6f0af432e3f5727a5e962d3.png)
名词解释:汇率:两种货币之间的比价,也就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相对价格,也是一种资产价格。
直接标价法:又称价格标价法或应付标价法,指以本币表示的一定单位外币的表示方法。
以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单位本国货币的表示方法。
间接标价法:又称数量标价法或应收标价法,以外币表示的一定单位本币的表示方法。
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单位外国货币的表示方法。
固定汇率:一国货币同另一国的货币汇率基本固定,汇率波动幅度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通常为正负1%。
浮动汇率:本国货币当局不规定任何汇率波动幅度的上下限,汇率水平由外汇市场上供求关关系来决定的汇率外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可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与金融资产。
购买力平价:国家间综合价格之比,即两种或多种货币在不同国家购买相同数量和质量的商品和服务时的价格之比,用来衡量对比国间价格水平的差异。
一价定律:在不考虑运输成本和官方贸易壁垒等因素的自由竞争市场上,以同一种货币衡量的,在不同国家出售的某种同样的货品的价格应是一致的,这就是开放条件下的一价定律利率平价:利息平价,指所有可自由兑换货币的预期回报率相等时外汇市场所达到的均衡条件国际收支: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居民同非居民所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系统的货币记录国民生产总值:一国的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并在市场上卖出的最终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总量国内生产总值:用来度量一国境内产出的指标,等于GNP减去本国从世界上其他地方获得的净要素收入。
国际经济收支均衡:国内经济处于充分就业与物价稳定的情况下的国际收支平衡,它是一国达到福利最大化的综合政策目标弹性论:在国民收入、利率不变的情况下,运用汇率的变动对经常项目失衡进行调节,由于这一调节机制与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关系密切J曲线效应: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情况下,短期内由于合同的时滞效应,贬值初期国家收支出现恶化,经过一段时间调整之后得到慢慢改善马歇尔-勒纳条件:弹性论的理论是由马歇尔提出,并经勒纳发展而起。
金融学名词解释5
![金融学名词解释5](https://img.taocdn.com/s3/m/191fed032f60ddccda38a06a.png)
金融学名词解释1. 货币市场:货币市场又称“短期金融市场”或“短期资金市场”,是指为期不超过一年的资金借贷和短期有价证券交易的金融市场,包括同业拆借市场,银行短期存贷市场,票据市场,短期证券市场,大额可转让存单市场,回购协议市场等。
具有融资期限短、流动性强、安全性高、政策性明显等特点。
2. 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又称“长期资金市场”,是指以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长期性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
主要又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3. 流动性:流动性是指资产按照公允价格转换成现金的难易程度及所需时间,体现了资产的变现能力。
(一般来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动性最强)4. 名义价格:名义价格是指资产或证券以货币计值的价格,未经过通货膨胀调整的价格。
5. 实际价格:是指资产或证券以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力计值的价格,已经过通货膨胀调整的价格。
6. 现值:现值是指以某种适当的复利利率或贴现率所折算的一笔未来款项,或未来资金流的现时价值。
(自己可以列个式子表示)7. 终值:终值是指将货币资金(现值)在投入周转使用后,按特定计息标准计算的在未来一定时间后的将来的价值。
8. 72法则:“72法则”就是以1%的复利来计息,经过72年以后,你的本金就会变成原来的一倍。
9. 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亦称“非物力资本”。
由于这种知识与技能可以为其所有者带来工资等收益,因而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资本--------------人力资本。
(课本是说把一个人未来劳动收入的现值成为人力资本)10. 持久收入:持久收入是指消费者可以预期到的长期收入,即预期在较长时期中(3年以上)可以维持的稳定的收入流量。
(课本的定义是:与人力资本有相同现值的不变消费水平称为持久收入。
)11. 盈亏平衡点:盈亏平衡点是指收入和成本相等的经营状态,即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时企业所处的既不盈利也不亏损的状态,也称盈亏临界点或保本点。
著名十大经济学效应
![著名十大经济学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6cf01f89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64.png)
著名十大经济学效应1.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马太效应,又称“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现象,指强者会越来越强,弱者会越来越弱的现象。
这一效应最初由美国学者罗伯特·莫顿提出,他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科学领域内马太效应的研究论文。
马太效应在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2. 羊群效应(Herding Effect)羊群效应,又称“从众效应”,是指人们在面对不确定的情况时,往往会模仿他人的行为。
这一效应在金融市场、消费者行为、社会舆论等方面都有体现。
羊群效应可能导致市场过度波动,也可能导致社会舆论的极端化。
3. 瓦特定律(Watt's Law)瓦特定律,又称“边际效用递减定律”,是指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消费所带来的满足感会逐渐减少。
这一定律在经济学中用于解释消费者行为,帮助理解消费者如何在不同商品和服务之间进行选择。
4. 鲍莫尔效应(Baumol's Cost Disease)鲍莫尔效应,又称“成本病”,是指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于制造业,导致服务业的成本相对较高。
这一效应在解释服务业价格上升的原因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5. 帕累托法则(Pareto Principle)帕累托法则,又称“80/20法则”,是指在一个系统中,大约80%的结果是由20%的原因造成的。
这一法则在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帮助人们识别关键因素,提高效率。
6. 瓦格纳法则(Wagner's Law)瓦格纳法则,又称“公共支出增长法则”,是指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政府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也会相应增长。
这一法则在解释政府支出增长的原因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7. 阿罗不可能定理(Arrow's Impossibility Theorem)阿罗不可能定理,又称“阿罗悖论”,是指不存在一种能够满足所有合理条件的投票制度。
这一定理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帮助人们理解民主制度的局限性。
国际金融考试重点
![国际金融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03899f1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21.png)
《国际金融》考试重点(一)一、名词解释(4*5’)1、经常账户:是指对实际资源国际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
2、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居民与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各项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
3、一价定律:指在自由贸易条件下,世界上商品无论在什么地方出售,扣除运输费用后,价格都相同。
4、米德冲突:是指在固定汇率制下,一国只有支出变更一种政策工具,无法同时实现内外均衡两个经济目标的情况。
5、国际储备:是指一国货币当局能随时用来干预市场、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
6、伦敦同业拆借利率:是大型国际银行愿意向其他大型国际银行借贷时所要求的利率。
7、金平价:是指两种货币含金量或所代表金量的对比。
8、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水平的确定,汇率变动方式等问题所作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
9、特别提款权:是一种依靠国际纪律而创造出来的储备资产。
10、马歇尔-勒纳条件:是指以本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马勒条件。
二、简答题(5*10’)1、利率平价内容答:该学说解释了汇率与利率之间的密切关系。
当各国利率存在差异时,者为了获得较高的收益,愿意将资本投向利率较高的国家。
但是这一较高的收益率是否能够实现,不仅取决于利率,而且取决于该国货币的汇率。
如果汇率对者不利的话,他有可能不仅得不到较高的收益,还会遭受损失。
为避免这种汇率风险,者往往会在远期市场上卖出高利率国家的货币。
这种货币转换会使高利率国家货币的汇率在即期市场上上浮,而在远期市场上下浮;同时低利率国家货币的汇率在即期市场上下浮,而在远期市场上上浮。
这样,高利率国家货币出现远期贴水,低利率国家货币出现远期升水。
当资本在两国间获得的收益率完全相等时,抛补套利活动就会停止。
这时两国利率差异正好等于两国货币远期差价,达到了利率平价。
2、牙买加协议内容答:《牙买加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1)汇率安排多样化;(2)黄金非货币化;(3)扩大特别提款权的作用;(4)扩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5)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数量和限额。
行为金融理论的几种市场效应
![行为金融理论的几种市场效应](https://img.taocdn.com/s3/m/cc6dfd6583c4bb4cf6ecd11c.png)
(二)鳄鱼法则
其原意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 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你愈挣扎,就被咬 住得越多。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 牲一只脚。
譬如在股市中,鳄鱼法则就是:当你发现自己的交易背离 了市场的方向,必须立即止损,不得有任何延误,不得存有任 何侥幸。
刺猬法则主要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六)手表定律
手表定律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 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 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使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
手表定律在企业管理方面给我们一种非常直观的启发,就 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组织不能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不 能同时设置两个不同的目标,甚至每一个人不能由两个人来同 时指挥,否则将使这个企业或者个人无所适从。
(七)二八定律(巴莱多定律)
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的经济学家巴莱多认为,在任何 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 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
社会约80%的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 有20%的社会财富。这种统计的不平衡性在社会、经济及生活 中无处不在,这就是二八法则。
(四)羊群效应
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哪里走。 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 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有样学样”,盲目效仿别 人,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
(五)刺猬法则
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 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 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 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
中南大学431金融学综合金融学要点名词解释
![中南大学431金融学综合金融学要点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00bf91d0b4c2e3f5727633a.png)
金融学重点名词解释第一章货币1、货币: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
2、无限法偿:在货币收付中无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用本位币支付时,受款人不得拒绝接受。
3、金块本位制:又称“生金本位制”,是在一国不准铸造、不准流通金币,只发行代表一定金量的银行券(或纸币)来流通的制度。
4、金银复本位制:国家法律规定以金币和银币同时作为本位币,均可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同为无限法偿的货币制度。
金银复本位制又分为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和跛行本位制。
5、货币单位:也称货币标准,即规定货币单位名称及其所含的货币金属的重量。
6、格雷欣法则:即所谓“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
就是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所谓良币)必然会被人们熔化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所谓劣币)会充斥市场。
7、特里芬难题: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要求美国提供足够的美元,以满足国际间清偿的需要;同时,还要保证美元按官价兑换黄金,以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
而这两方面是矛盾的,美元供给太多就会有不能兑换黄金的风险,从而发生信心问题,而美元供给太少又会发生国际清偿力不足的问题。
这种矛盾就是所谓的“特里芬难题”。
8、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9、信用货币:以纸币为本位币,不能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
10、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价值尺度的职能。
这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
11、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时,货币就停止流通,发挥贮藏手段职能。
12、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支付手段职能。
如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工资等所执行的职能。
13、世界货币:货币超越国界,在国际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执行着世界货币职能。
14、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经济学十大经典定律
![经济学十大经典定律](https://img.taocdn.com/s3/m/7e985ca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08.png)
经济学十大经典定律经济学是一门探讨人类社会资源配置和利用方式的学科,是社会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
在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存在许多经典定律,这些定律被视为经济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对经济现象和规律的解释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经济学中的十大经典定律。
1. 供给和需求定律供给和需求定律是经济学的基础原理之一,它表明在竞争市场上,商品的价格是由市场供给量和需求量共同决定的。
当供给增加或需求减少时,价格下降;反之,价格上涨。
2. 边际效用递减定律边际效用递减定律认为,当消费者增加一单位产品消费时,边际效用递减。
也就是说,消费者对每单位产品的满足程度逐渐降低。
3. 比较优势定律比较优势定律是指一个国家生产某种商品的相对成本较低,从而在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应该专注于生产自己的比较优势产品,通过贸易获取更多资源。
4. 福利经济学第一定律福利经济学第一定律认为,如果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且不存在外部性,市场均衡是有效的,可以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
5.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定律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定律指出,在理性选择下,为获得最大利润,生产者应该使产量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6. 经济周期定律经济周期定律是指经济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周期内波动,在周期中会经历繁荣、衰退、复苏和萧条四个阶段。
7. 边际效用和边际生产力定律边际效用和边际生产力定律指出,资源的有效配置应该使不同产品的边际效用相等,即边际成本相等。
8. 机会成本定律机会成本定律指出,所谓的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放弃的最佳替代品。
个体在做出决策时应同时考虑机会成本。
9. 金融市场有效性定律金融市场有效性定律认为,金融市场对信息的反应速度是快的,即使信息不对称存在,市场会迅速调整价格,使市场价格反映信息。
10. 波动率均值回归定律波动率均值回归定律认为,如果一个资产的价格波动偏离均值,那么它会倾向于回归均值。
这个定律在金融市场中有重要意义。
在经济学的世界里,这些经典定律一直是经济学家研究和解释各种现象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道这7件事可以帮你赚更多钱
早在几千年以前,从人类开始使用钱币交易时,如何让有限的货币增值就已经
是人类共同的课题。
时至现在,我们货币的交易类型大大的丰富了,从单纯的钱货交易,演化到如
今的股票、基金等理财产品。
这其中就有许多聪明人总结了一些理财的规律,并非说你知晓了这些规律,就
能年薪百万,迎娶白富美,但是绝对能让你减少在投资中受到的损失,无形中,就放大了我们的收益。
跟着小随一起来看下理财的7条定律:
4321定律
这是初级理财中经常提到的方式。
即高份额的理财投资,可以快速实现自己的
资产增值,而三分之一的定存加保险则是应急的保障,可往往保险却是大家最
为忽略的。
80定律
年轻人之所以年轻,就是他有输的资本,随着年龄的增长,为了以后的生活品质,请尽量保证资产的“稳定”增值吧。
双10定律
用十分之一的保险买下十倍资产的风险。
比如:比如一个年收入10万元的白领人士,同时也是一家之主,那么他的寿险保障总额度可简单界定在100万元左右,有能力的就买足这100万元额度。
房贷31定律
31定律指的是每月的房贷还款数额以不超过家庭月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为宜,一旦超过这个标准,家庭资产比例结构发生变化,面对突发状况的应变能力便有所下降,生活质量也会收到严重影响。
如果按照31定律设置承受范围内的房贷价钱,有助于保持稳定的家庭财产状况。
这条定律能让你沦为“房奴”的可能性大大下降。
72定律
这是投资理财中鼎鼎大名的复利计算法则,用72去除以你固定的年利率,就能知道你的资产要多久才能翻倍啦!
墨菲定律
名字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就是中国的那句老话,做事请先做好最坏的打算。
这是一位美国工程师爱德华•墨菲提出的着名定律: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牢记这条定律有助于我们为投资做好心理准备
分散投资
分散投资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分散风险,保证即使一种理财产品完全崩溃,你的其它方面的收益还可以继续保持。
当然咯,你要说我买了很多种不同的股票,这种严格来说是不能属于分散投资的。
分散投资首先要做的是将你的资产一部分划入“零风险”产品,例如:国债、银行定存、货币基金、保本基金、风险评级为R1、R2的银行理财。
然后再用部分资产进行中等风险甚至是高风险的投资来博取收益。
最后再谈谈有关投资资金比例分配的方式:有关这点,更多还是要看个人的性格了,有些人天生赌性就重,喜欢以小博大;有些人更偏爱安稳,稳定的资产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