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讲课稿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 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说课稿

八年级上册 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说课稿

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说课稿各位领导、专家、同仁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的内容是:人教八年级上册第13章第四节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反思十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及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最短路径问题。

同时为我们今后解决坐标系下线段和最短的问题打下基础。

所以本节课的学习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应用又为今后学习新知识做了铺垫,起到了呈上起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1、已有的知识与能力: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这些关于距离最短问题的解决依据。

也初步接触了逻辑推理证明的方法。

2、未接触的知识能力:由于八年级学生首次遇到线段和最小,所以无从下手,另外证明两条线段和最小时要选取另外一点,学生想不到、不会用,所以利用轴对称将最短路径问题转化为线段和最小问题,逻辑推理证明所求距离最短是本节课的难点。

3.综合能力方面:八年级学生这一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发展较快,自我意识增强,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在情感方面他们能进行自我教育。

经过一年多新课程理念的熏陶及实践,学生已有了初步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但部分学生存在不自信,羞于表现等思想顾虑,但又希望能得到他人的肯定。

因此我的教学目标分了三层,照顾不同程度的学生。

在教学活动中尽量让他们参与到活动中来,减少他们的恐惧感,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通过以上教材与学情分析我制定了本节课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利用轴对称解决简单的最短路径问题。

(2)能将实际问题中的“地点”、“河”抽象为数学中的“点”、“直线”,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合作探究——动手操作——组间对比——理论证明——解决问题的过程。

两点间线段最短教案说课稿

两点间线段最短教案说课稿

两点间线段最短教案说课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北京市东直门中学杜开龙设计思想(1)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2)初一学生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思维水平以及学习方式等方面有一个逐步适应和提高的过程。

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时时考虑到新初一学生的学习实际,既不能盲目拔高,也不能搞简单化的结论式教学。

在新课改的过程中,教学设计应立足于学生实际,从大处着眼,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素质教育功能。

(3)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

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结论,并能用这一结论解释一些简单的问题。

数学思考经历观察、实验、猜想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解决问题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重点结论的应用过程和拓展问题的探究过程难点拓展问题的探究过程教学流程安排活动流程图活动内容和目的活动1热身准备我想试试活动2课题引入1、幻灯片:组图2、数学活动活动3新课教学解释、应用与交流问题1、怎样走最近问题2、河道长度问题3、九曲桥3、拓广探索与交流,蚂蚁爬行最短问题活动4回顾、思考与交流以这首小诗,激发学生大胆参与课堂探究的勇气。

以实际问题情境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解释、应用与交流中理解数学内容引导探究继续深入,引发对问题的深层思考,渗透转化思想学习、反思,提高、升华课前准备教具学具补充材料课件正方体模型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与情景师生行为设计意图热身准备我想试试罗赛蒂那个说“我想试试”的小孩他将登上山巅,那个说“我不成”的小孩,在山下停步不前。

初三数学复习专题课件: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应用

初三数学复习专题课件: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应用

结合图形和数学表达式,将抽象的数学问 题具体化,有助于理解和解答问题。
分类讨论
反证法
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根据不同的情况进 行分类讨论,可以更全面地考虑所有可能 的情况。
在解题过程中,有时可以通过反证法来证 明某个结论,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一 些难以直接证明的问题。
解题策略分享
01
02
03
04
理解题意
在开始解题之前,首先要仔细 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和
条件,明确问题的目标。
分析问题
对题目进行分析,找出关键信 息,并尝试将问题分解为更小
的部分,以便逐一解决。
寻找规律
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寻找规 律,这有助于发现更有效的解
题方法。
归纳总结
在解决问题后,要对解题过程 进行归E的五个顶点分别为 A(1,2)、B(3,4)、C(5,6)、D(7,5)、E(9,8),点F是 直线DE外一点,连接AF、BF、CF、DF、EF,其 中哪条线段最短?为什么?
题目1:已知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分别为 A(1,3)、B(3,1)、C(5,4)、D(2,6),点E是直线CD 外一点,连接AE、BE、CE、DE,其中哪条线段 最短?为什么?
复习目标
掌握两点之间线段最 短定理的基本概念和 证明方法。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和问题解决能力。
能够运用这个定理解 决实际问题,如最短 路径问题、时间最少 问题等。
0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定义 与性质
定义解释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在平面上,任意两点A和B之间的 所有连线中,线段AB是最短的。
定义证明
根据欧几里得几何,任意两点之 间的线段是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 最短的。
深入理解概念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直线、射线、线段”第三课时教学背景:这节课是“直线、射线、线段”第三课时,对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事实的讲解中发生的一个热烈的争论,从同学们的讨论中发现在理论,现实和情理也是有争议的;同学们对这一事实十分肯定,但从这一案例中也发现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新课标中提倡每个人能在数学中获得发展------知识,思维,情感,价值观。

【案例简述】本节课是在学习直线、射线、线段两课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两之间线段最短”这一事实。

书128页思考如图 4.2-12,从A地到B地有四条道路,除它们外能否再修一条从A地到B地的最短道路?如果能,请你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在图上画出最短路线。

••A B学生很容易的就画出了线段AB。

为了使这节课能够更加富有情趣,和意义我又设计了以下情景:如果你在上学的路上要路过一块草坪你应该怎么走?学生1:“直接穿过去。

”师:“能否画出你走的路线?”学生1画好之后补充:“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师:回答的很好!于是我再接着设置了一个情景师:“从她身边跑过一只小狗,从她刚画的路线跑了过去。

”。

(同学们通过思考后)此时几个学生似乎明白了什么,一直再举手。

学生2:“老师!我觉得不应该踩踏草坪,我应该沿着草坪边走。

”学生3:“对的,如果我们为了走近路就去践踏草坪,我们就和狗一样了!”此时一片掌声。

学生4:“我觉得狗都知道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何况人呢?”学生5:“你那样说不对,人是要有道德的,不能不讲道德践踏草坪”学生6:“老师!您是给我们设定了情景,如果学校着火了,学生的地方是消防车,那我觉得应该从草坪直接穿过去,人的生命最重要,草可以再种而生命不能再生。

”学生又是一片掌声。

学生7:。

此时课堂达到一定高潮!学生都能说出自己的看法。

师:“老师很高兴,你说的太好了,老师给你们一个赞!!”结论:本案例虽然是个比较简单事实的认可过程,但是内初班同学在老师的情景设定,大胆自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并且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得到了知识,方法,情感的发展。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课件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课件

Floyd算法
1
算法步骤
深入了解Floyd算法的实现步骤。
时间复杂度分析
2
分析Floyd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3
算法优化
介绍一些对Floyd算法进行优化的方法。
分支界定算法
1
算法步骤
详细讲解分支界定算法的实现步骤。
时间复杂度分析
2
分析分支界定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3
算法优化
探索如何对分支界定算法进行优化,提高 效率。
时间复杂度分析
简单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如何?我 们来一起分析。
缺点与局限性
了解简单算法的缺点和局限性, 为后续算法做铺垫。
Dijkstra算法
1
算法步骤
详细介绍Dijkstra算法的执行步骤。
2
时间复杂度分析

分析Dijkstra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3
算法优化
探索如何对Dijkstra算法进行优化,提高效率。
2 如何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算法
提供一些建议,帮助你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算法。
3 未来发展方向展望
展望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问题的未来发展方向。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PPT课件
欢迎来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课件!本课程将介绍如何解决两点之间线段 最短问题,并深入探讨不同算法的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让我们一起开始吧!
问题描述
1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问题
我们将探讨什么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问题,以及为什么需要解决这个问题。
简单算法
勾股定理求解
使用勾股定理来计算两点之间的 距离。
综合比较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 空间复杂度对比
比较各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 复杂度,找到最适合问题的算法。

最短路径问题(第一课时) 课件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21-2022学年)

最短路径问题(第一课时) 课件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21-2022学年)

P
PC最短
AB C D
垂线段最短
l
初中数学
初中数学
引例 如图,在直线 l 上求作一点C,使得CA+CB最短.
作法:
连接AB,交直线l于点C
C’
点C即为所求.
依据: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初中数学
例 如图,牧马人从A地出发,到一条笔直的河边 l 饮 马,然后到B地,牧马人到河边的什么地方饮马, 可使所走的路径最短? 如图,在直线 l 上求作一 点C,使CA+CB最短. 文字语言 B 符号语言
思考:如何证明这条路径最短?
B
需证明:CA+CB<C′A+C′B
A C′ C
证明:∵ B和B’关于直线l对称
l
∴ BC=B′C,BC′=B′C′.
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
在直线上另外任取一点C′, 连接AC′,BC′,B ′ C′
AB′ <AC′ + C′ B′ ,
∴ AC +B′C < AC′ + B′C′,
初中数学
例 如图,在直线l上求作一点C,使CA+CB最短.
思考:如何证明这条路径最短?
B
需证明:CA+CB<C′A+C′B
A C′ C
证明:∵ B和B’关于直线l对称
l
∴ BC=B′C,BC′=B′C′.
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
在直线上另外任取一点C′, 连接AC′,BC′,B ′ C′
AB′ <AC′ + C′ B′ ,
B A
l
C
初中数学
例 如图,在直线l上求作一点C,使CA+CB最短.

最短路径问题 说课稿

最短路径问题 说课稿

13.4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13章第4节: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

一.教材分析最短路径问题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本节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建立数学模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初步了解利用图形变换的方法,体会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从本章节的内容来看,本节课是在学习了轴对称之后,进一步的对“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以及“三边关系”的应用。

它是13章轴对称知识的运用和拓展。

从初中数学的角度来看,也是中考数学的热点问题之一。

本章节的教学内容是实现中考最短路径综合问题解决的基础,因此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所以本节课的重点是:利用轴对称将最短路径问题转化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问题。

学情分析作为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轴对称相关的简单知识,掌握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相关理论,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思维活跃,敢于尝试IS此之外,他们很少涉及到最值问题,在解决这方面的经验不足。

尤其是将在“同侧”转化到“异侧”的过程中。

为什么需要这样转化?一些学生存在理解和操作上的困难。

因此,本节课的难点是:思考用什么样的方法将最短路径问题转换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问题。

以及如何证明此路径最短。

Ξ.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我的教学目标是:1.通过轴对称变换解决简单的最短路径问题,体会图形的变化在解决最值问题中的作用,渗透转化思想。

2.通过实际问题的提出,学生能抽象为数学问题,并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所学过的知识完成严谨的推理过程,然后再以此为据解决实际问题。

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

四,教法学法分析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把学生看做一个能动的个体,让他们自己感受获得知识的过程,丰富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我选择用三种方法来展开教学1∙启发式教学。

通过搭建台阶,让学生先探究“异侧”容易解决的问题,然后适时的点拨学生通过图形的变化把“同侧”难解决的问题转换为“异侧”容易解决的问题。

提分专题十二 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求最值中考复习课件

提分专题十二 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求最值中考复习课件

的中点,则 + 的最小值为____.
第2题图
(2)线段差最大问题
模型
展示
续表
问题:两定点 , 位于直线 同侧,在直 问题:两定点 ,
线 上找一点 ,使 − 的值最大.
位于直线 异侧,在Fra bibliotek解决: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
直线 上找一点 ,
分析 之差小于第三边
针对训练
3.如图,在矩形 中, = 3 , = 4 ,连接
, 是 的中点, 是 上一点,且 = 1 ,
是 上一动点,则 − 的最大值为(
A. 10 −
5
2
B.
85
2
5
C.
2
)
D.

13
2
第3题图
4.如图,已知 △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知, + 的最小值即为线段
的长,连接 交直线 于点
点 ,使得 + 的值最
小.
解决:将同侧点转化为异侧
即可解决
模型 对于“两定一动”线段和最小问题,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可解
分析 决
针对训练
1.如图, △ 的面积为12, = , = 4 , 的
续表
要使 △ 的周长最小,即 + + 的值最小.根据两点之
间,线段最短,将三条线段转化到同一直线上即可.分别作点 关
模型
于 , 的对称点 ′ , ″ ,连接 ′″ ,分别交 , 于
分析
点 , ,点 , 即为所求, △ 周长的最小值即为线段
是 ∠ 内一点,在 上找一点 , 上找一点 ,

2023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最值问题(课件)

2023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最值问题(课件)
三是实际背景问题,来求最优化问题.
问题2:解决以几何图形为背景的最值问题我们
将运用到哪些知识?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轴对称点、勾股定理、
三角形三边关系、垂线段最短、线段垂直平分线的
性质、矩形、菱形……
复习回顾
O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轴对称。
(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轴对称。
第2题答图
3.如图,在菱形 ABCD 中,若 AD=6,∠ABC=120°,E 是 BC 的中点,
P 为对角线 AC 上的一个动点,连接 PB,PE,则 PE+PB 的最小值为
3 3
__________.
【解析】如答图,连接 BD,DP,DE.∵四边形 ABCD 是菱形,∴B,D
关于直线 AC 对称,∴DE 的长即为 PE+PB 的最小值.∵∠ABC=120°,
M,N 分别是射线 OA,OB 上异于点 O 的动点,则△PMN 周长的最小
值是__________.
6
【解析】如答图,作点 P 关于 OB 的对称点 P′,作点 P 关于 OA 的对称
点 P″,连接 P′P″,则 P′P″的长就是△PMN 周长的最小值.在△OP′P″
中,OP′=OP″,∠AOB=30°,∴∠P′OP″=60°.∵OP=6,∴P′P″=6.
即为所求,△PCD 周长的最小值即为线段 P′P″的长.
“两定两动”型
6.如图,已知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3,点 E 在边 AB 上且 BE=1,点
P,Q 分别是边 BC,CD 上的动点(均不与顶点重合),则四边形 AEPQ 周
2+2 13
长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_《两点直接,线段最短》教学设计微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_《两点直接,线段最短》教学设计微课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微课设计
一、设计构思:
本节微课设计是在学生学习XXX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第二节课《比较线段的长短》之前,首先通过选择最短路径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和了解了线段的性质,引出比较线段长短的必要性。

作为课前预习内容,使学生能够快速了解和掌握公理,为第二天的新课打好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标:
借助微课,让学生直观而又快速的了解“两点之间的连线中,
线段最短”的性质。

三、教学重点:
动手操作,感受公理的形成
四、教学难点:
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五、教学过程:
问题情境:从A到B处有四条路线,那条路最近呢?
微课显示:利用测量工具测量直的线,利用毛线、数据线等测
量曲的线,从而很快得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公理。

提问:什么是两点间的距离?
六、教学反思:
本节微课在设计之初是考虑用动画形式呈现,但是水平有限无法表达出我想要的效果,因此手机录像,想为学生做个简单的预习导课内容,
为第二天的新课打好理论基础。

考虑到该公理的延伸内容:三角形三边关系在之后的章节,此时并未提前与之关联,导致配套练习没有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直线、射线、线段》说课教学复习课件(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直线、射线、线段》说课教学复习课件(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课件
课件
1)A-C-B 2)A-B 3)A-D-B 4)A-E-B 5)AFB
A
B
所以,最短距离是点A到点B
D
E
F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的距离最短。
即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思考
从A地到B地有四条道路,除它们之外能否再修一条从A地到B地之间距离最短的道路?如果
能,在图上画出最佳路线?依据是什么?
课件
故选:D.
课堂测试
2.(2017·海南华侨中学初一期末)如图,AB=1.6,延长AB至点C,使得
AC=4AB,D是BC的中点,则AD等于( )
A.2.4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个人简历:课件/jianli/
课件
课件
手抄报:课件/shouchaobao/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前言
学习目标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个人简历:课件/jianli/
课件
课件
手抄报:课件/shouchaobao/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1、结合日常生活经验,感受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知道两点间距离的含义。
重点难点
重点:线段的性质。
难点:两点间的距离。
情景引入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课件
C
C
A
A
将圆柱展开界面
题型5
如图,一只蚂蚁要从正方体的顶点A沿表面爬到顶点C,如何爬行距离最短?

两点之间_线段最短 ppt课件

两点之间_线段最短 ppt课件
如图一只蚂蚁从正方形的顶点a处出发沿着正方体的外表面爬到顶点b的最短路线是什么
看图思考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走捷径呢?
绿地里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
2020/12/2
1
你来做一做
在纸上任意点两点,用线联接它们,量 一下它们的长短,比较一下谁最短?
得出结论: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020/12/2
2
精品资料
它爬行的最短路线.
分析:由于老鼠是沿着圆
B
C
B
柱的表面爬行的,故需把
圆柱展开成平面图形.根据 A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以
发现AB长为最短路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20/12/2
14
课堂练习
如图,一只蚂蚁从正方形的顶点A处出发沿着正方体的 外表面爬到顶点B的最短路线是什么?
B
C
B
C
A
A
分析: 由于蚂蚁是沿正方体的外表面爬行的,故需把正方体 展开成平面图形(如图).
5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2020/12/2
把原来弯曲的河 道改直,A、B两 地间的河道长度 有什么变化?
依据什么数学道理???
2020/12/2
9
看图思考
公园里设计了曲折迂 回的桥,这样做对游 人观赏湖面风光有什 么影响? 与修一座笔直的桥相 比,这样做是否增加 了游人在桥上行走的 路程? 说出其中的道理。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教案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教案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教案
教材简析
信息窗以一列火车要过隧道为背景引入对两点间线段最短等知识的学习。

教学目的与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2、在对两点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知识的探究过程中,培养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解决实际的问题过程中,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

教具:
三角尺、直尺、多媒体、线团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活动二
同学们观察一下这几幅图,发现了什么现象?
人们明明知道践踏草坪是不文明的行为,但在生活中还是常常出现这种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动手做一做
在纸上任意点两点,用三条线联接它们,量一下它们的长短,
段最短”,我们都发现了垂直的那条线段最短最短。

它的长度就是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

用FLASH给大家演示一下“垂线段最短”。

你能自己画一下点到直线的垂直线段吗?(注意要标上垂足)活动三
说说生活中“两点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应用。

学生画出几条不同的线段,再通过观察、测量得出结论。

活动四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各自的发现。

)活动五
自主练习 1、2题。

(学生独立画图。


作业:同步P55-P57
板书设计: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点到直线的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从A点到B点,哪条路最近?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谢谢!
1
2
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
离两点。之间所有的连线3 中,(线段)
最短。
• (1)北京至广州的铁路 长2288千米。
• (2)北京至广州的高速 公路长2148千米。
• (3)北京至广州的空中 航线长1966千米。
不测量,你知道走哪条路最近吗? 为什么?
线段 两点之间所有的连线中,
最短。
直线、射线、线段有什么区别?
类型 线段 射线 直线
端点
2个 1个 无端点
延伸性 能否测量
不能延伸
可测量
能向一端无限延伸 不可测量
能向两端无限延伸 不可测量
相同点:它们都是直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小明上学走哪条路最近?
思考
小白兔走哪条路相对近些?
(1) (2)
(3)
小兔子还有更近的路走过去吗?请在图中画出 这条路。你画的是一条什么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