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统计调查》教学设计(第1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1 统计调查(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1 统计调查(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a8282d01f69e3142329409.png)
教学设计人教2011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 统计调查(第一课时)课例统计调查教材选择:人教版七(下)10.1统计调查(1)作课:梁彦平河南省义马市第一初级中学评析:葛宏高三门峡市教育局教研室一、内容与内容解析1.内容全面调查2.内容解析本节课是第三学段的开篇——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本节分三课时,这是第一课时的新授课。
通过问题1介绍全面调查,系统整理前两个学段的相关内容,并为问题2中学习抽样调查做好铺垫。
统计调查分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是获得第一手数据的重要手段。
本节主要学习全面调查的基本方法以及数据整理的方法。
问题1采用调查问卷收集数据,用划记法统计并用表格整理数据,用统计图描述数据,突出了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
在具体案例中学习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一般过程,体现了从具体到一般的数学思想;用表格整理数据,用条形图和扇形图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体现了统计、对比、归纳等思想方法。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利用表格来整理数据,并用统计图描述数据。
二、目标与目标解析(一)目标1.了解全面调查的概念,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会制作扇形图,能用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体会统计图在描述数据中的作用。
2.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活动,初步建立数据统计观念。
(二)目标解析达到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能判断出一个给定的调查是不是全面调查,能够举出一些利用全面调查进行调查的例子;学生会设计适当的调查问题,选用合适的统计图描述数据,并能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达到目标2的标志是:学生能对简单的生活案例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七年级学生在前两个学段已经见过条形图和扇形图,且会用条形图描述数据,但对于扇形图学生只会从中读出信息,还不会用扇形图来描述数据。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画扇形图。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的特点,利用课件直观形象的动态效果,突出处理数据这条主线,帮助学生体会统计图在描述数据中的作用。
10.1《统计调查》教学设计(第1课时)
![10.1《统计调查》教学设计(第1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695fc1c284868762caaed574.png)
《统计调查》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内容和内容解析(一)内容全面调查的意义,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二)内容解析在小学阶段学习过简单的收集数据、分类整理数据的基础上,系统地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使学生对统计有一个更全面、更广泛的了解和认识,以便更好地利用统计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在收集数据的活动中,使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初步感受统计的方法和思想,在描述数据的方法中使学生体会用扇形统计图和条形图所揭示的信息的异同,特别是扇形图中各扇形圆心角大小的确定.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能用扇形图描述数据.二、目标和目标解析(一)教学目标1.理解全面调查的意义;2.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过程;3.能用扇形图描述数据.(二)目标解析1.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知道要调查的范围和调查目的;2.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利用表格来整理数据,并用统计图来直观地描述数据;3.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各扇形圆心角大小的计算方法和圆心角大小的画法.三、教学问题诊断和分析小学学习过简单的数据的收集和描述,但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往往是被动地接受,并不明确数据的收集、描述的真正含义,教学时应从学生身边事例出发,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参与其中,体会调查的范围和目标,数据收集后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描述数据,体会条形图和扇形图描述的含义,学生对于扇形圆心角的求法和画法还有一定困难.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用扇形图描述数据.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借助几何画板对扇形图中每一个扇形进行填充颜色,有利于使学生更直观体会每一个扇形占整个圆的百分比.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多媒体出示:问题一: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你会怎么做?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并提出自己的方案,与大家进行探讨.设计意图:以学生身边的事例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二)探究新知,深化认识调查问卷(教材第135页)下面五个电视节目中,你最喜欢的是()(只选一个)A.新闻B.体育C.动画D、娱乐E.戏曲思考:如果想了解男、女生喜爱节目的差异,问卷中还应包含什么内容1.收集依据师生活动:教师下发调查问卷,学生填写问卷,填完后交数学科代表收集上来。
《统计调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统计调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8dbee67be23482fb4da4c45.png)
10.1 统计调查(一)〔教学目标〕1、了解全面调查的概念;2、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3、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4、会画扇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描述数据;5、经历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关系.〔重点难点〕全面调查的过程(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是重点;绘制扇形统计图是难点。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标题)二、数据的收集看下面的问题:[投影]现在我要用问卷调查了解全班同学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四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
设计如下的调查问卷:[投影]问卷设计好后,请每位同学填写,然后收集起来。
例如,调查的结果是:[投影]D C A D B C A D C DC D A B D D B C D BD B D C D B D C D BA B B D D D C D B D注意:用字母代替节目的类型,可方便统计.三、数据的整理从上面的数据中你容易看出全班同学喜爱各类节目的情况吗?为什么?不容易。
因为这些数据杂乱无章,不容易发现其中的规律。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数据所蕴含的规律,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
你认为应该怎样整理我们收集到的数据?划“正”字。
这就是所谓的划记法。
下面我们利用下表整理数据。
全班同学最喜爱节目的人数统计表:上表可以清楚地反映全班同学喜爱各类节目的情况。
四、数据的描述为了更直观地看出上表中的信息,我们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绘制条形统计图[投影]绘制扇形统计图我们知道,扇形图用圆代表总体,每一个扇形代表总体的一部分。
扇形图通过扇形的大小来反映各个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
扇形的大小是由圆心角的大小决定的,所以,我们只要知道圆心角的度数就可以画出代表某一部分的扇形。
因为组成扇形图的各扇形圆心角的和是3600,所以只需根据各类节目所占的百分比就可以算出对应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新闻:3600×10%≈360,体育:3600×25%=900,动画:3600×20%=720,娱乐:3600×45%=1620.在一个圆中,根据算得的圆心角的度数画出各个扇形,并注明各类节目的名称及相应的百分比。
10.1统计调查(第1课时)教学案例
![10.1统计调查(第1课时)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7b59bc9ae53a580216fcfe65.png)
10.1统计调查(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会用全面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2. 了解全面调查的概念.教学重点:全面调查的一般过程。
教学难点:绘制扇形统计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统计数据和统计图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统计图表)。
这些图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周围世界的现状和变化规律。
你知道它们都是怎样得到的吗?这里用到了统计学的知识。
本章我们将在小学所学统计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收集数据的一些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整理数据,并用统计图表直观形象地描述数据,从中发现数据蕴含的规律,获取我们需要的信息.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这一章的第一节——统计调查.板书:10.1统计调查(第一课时)二、经历活动,探究新知师:告诉大家一个消息,某电视台准备在暑假期间推出一档专为中学生设计的电视节目,计划在新闻、体育、动画、娱乐和戏曲五类电视节目中选择一个类型进行播放,你希望播放什么类型的节目?每个同学都会有自己喜欢的节目,为了解我们班每一位同学对这几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你该怎么办?我们将进行一次统计调查,了解全班同学对于新闻、体育、动画、娱乐和传统的戏曲这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
活动1 设计问卷收集数据问题1.你可以采用哪些方法了解到全班每一位同学最喜爱的电视节目?(学生列举出一些常见的调查方式,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的回答。
)师:除了上述调查方式之外,问卷调查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调查方式,大家是否愿意尝试一下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收集全班每一名同学对这几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大家想问卷调查得先有调查问卷吧。
问题2. 如何设计调查问卷?师:在设计调查问卷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什么?调查的对象什么?生:(了解全班每一位同学最喜爱的电视节目……)现在我们一起来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追问】如果想了解男、女生喜爱节目的差异,问卷中还应包含什么内容?(性别)归纳:一份调查问卷由哪几部分组成?1.标题2.时间3.调查问题的设计(根据调查目的决定)4.问题答案的设置(选择性的问题)5.收集部门师:请同学们对照调查问卷选出自己最喜爱的节目类型的编号,将数据交给数学课代表。
10.1统计调查教学设计教案(共5则)
![10.1统计调查教学设计教案(共5则)](https://img.taocdn.com/s3/m/d7e89a7b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9.png)
10.1统计调查教学设计教案(共5则)第一篇:10.1 统计调查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了解全面调查的概念.2.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3.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4.会画扇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描述数据.5.经历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关系.2.教学重点/难点会画扇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描述数据3.教学用具4.标签教学过程自学指导:阅读教材第136至138页(练习以上),回答下列问题:自学反馈1.下面的调查,哪些适合用全面调查?哪些不适合?(1)调查中央电视台《大风车》的收视率;(不适合)(2)调查我班同学最喜欢的颜色;(适合)(3)调查一批炮弹的杀伤力情况;(不适合)(4)调查我班同学最喜欢的科目;(适合)(5)调查我班同学最喜爱的体育活动.(适合)2.某年级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将学生分成三组,下面两幅统计图反映了学生报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请你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面问题:(1)该年级报名参加丙组的人数为25人.(2)该年级报名参加本次活动的总人数为50,并补全条形图.3.小李通过对某地区1998年至2000年快餐公司发展情况的调查,制成了该地区下面两张统计图,利用这些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1999年该地区销售盒饭共88.5万盒;(2)该地区盒饭销量最大的年份是2000年,这一年的销量是160万盒;(3)这三年中该地区每年平均销售盒饭99.5万盒.活动1 了解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步骤一:收集数据问题1 假设我们要了解你班同学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四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你怎样才能知道结果?举手表决、问卷调查等.问卷调查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调查方式,采用这种方式要设计好调查问卷.你认为设计调查问卷应包括哪些内容?问卷设计的内容应包括调查中所提的问题、答案选项以及要求等.就上面的问题我们可以设计如下的调查问卷:(1)提问不能涉及提问者个人的观点;(2)不要提问人们不愿回答的问题;(3)提供选择的答案尽可能全面;(4)问题应简明;(5)问卷应简洁.问卷设计好后,请每位同学填写,然后收集起来.例如,某同学经问卷调查,得到如下50个数据:CCADBCADCD CEABDDBCCC DBDCDDDCDC EBBDDCCEBD ABDDCBCBDD 用字母代替节目的类型,可方便统计.步骤二:整理数据1.从上面的数据中你容易看出你班同学喜爱各类节目的情况吗?为什么?不容易.因为这些数据杂乱无章,不容易发现其中的规律.2.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数据所蕴含的规律,需要对数据进行整理.你认为应该怎样整理我们收集到的数据?划“正”字,这就是所谓的划记法.[ 下面我们利用下表整理数据.全班同学最喜爱节目的人数统计表:上表可以清楚地反映你班同学喜爱各类节目的情况.步骤三:描述数据为了更直观地看出上表中的信息,我们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绘制条形统计图绘制扇形统计图[来源:学科网] 我们知道,扇形图用圆代表总体,每一个扇形代表总体的一部分.扇形图通过扇形的大小来反映各个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扇形的大小是由圆心角的大小决定的,所以,我们只要知道圆心角的度数就可以画出代表某一部分的扇形.因为组成扇形图的各扇形圆心角的和是360°,所以只需根据各类节目所占的百分比就可以算出对应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扇形图是根据扇形的大小来描述各个数据占总体的百分比,而扇形的大小是由扇形对的圆心角决定的,所以画扇形统计图,要先计算扇形的圆心角大小.扇形的面积与圆心角的关系:扇形的面积越大,圆心角的度数就越大.[来源:学科网] 360°)扇形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与百分比的关系是什么?(圆心角的度数=百分比×归纳:条形图能够显示每组中具体的数据,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扇形图的大小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百分比,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总数的大小,而不能判断出每组数的绝对大小.步骤四:分析数据你能根据上面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直接说出你班同学喜爱各类电视节目的情况吗?[来源:学&科&网] 步骤五:得出结论在上面的调查中,我们利用调查问卷得到你班同学喜爱电视节目的数据,利用表格整理数据,并用统计图进行直观形象的描述.通过分析表和图,了解到了你班同学喜爱电视节目的情况.在这个调查中,你班同学是要考察的全体对象,我们对全体对象都进行了调查,像这样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例如,2000年我国进行的第五次人口普查,就是一次全面调查.请你举出一些生活中运用全面调查的例子.活动2 全面调查 1.全面调查的基本过程 2.宜采用全面调查①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少且研究问题要求情况真实、准确性较高时.②调查工作较方便、没有破坏性③当调查的结果有特别要求时,或调查的结果有特殊意义时,如国家的人口普查,我们仍须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进行.活动3 跟踪训练幻灯片出示,同学们观看完成.第二篇:10.1 统计调查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理解全面调查的意义;2.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过程;3.能用扇形图描述数据.2.教学重点/难点1知道要调查的范围和调查目的;2利用表格来整理数据,并用统计图来直观地描述数据; 3各扇形圆心角大小的计算方法和圆心角大小的画法3.教学用具4.标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多媒体出示:问题一: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你会怎么做?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并提出自己的方案,与大家进行探讨.设计意图:以学生身边的事例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二)探究新知,深化认识调查问卷(教材第135页)下面五个电视节目中,你最喜欢的是()(只选一个)A.新闻B.体育 C.动画 D、娱乐 E.戏曲思考:如果想了解男、女生喜爱节目的差异,问卷中还应包含什么内容 1.收集依据师生活动:教师下发调查问卷,学生填写问卷,填完后交数学科代表收集上来。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1《统计调查》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1《统计调查》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3e63d83d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f6.png)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1《统计调查》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统计调查》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0.1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统计调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统计调查的目的、意义和基本步骤,掌握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方法,为后续学习统计图表和概率初步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简单的数学运算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对于统计调查这一概念和方法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统计调查的实际意义,并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统计调查的目的、意义和基本步骤,掌握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统计调查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统计调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难点: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统计调查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手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统计调查资料。
2.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仪、黑板、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数据,如身高、体重、成绩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数据是如何得到的?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统计调查。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统计调查的目的、意义和基本步骤,然后讲解如何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一个统计调查任务,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
例如,调查全班学生的兴趣爱好。
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掌握统计调查的基本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组调查数据,让学生演示如何整理和分析数据。
最新10.1统计调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最新10.1统计调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331ed5543323968001c9229.png)
10.1统计调查(第一课时)教学过程问题四如果想了解男、女生喜爱节目的差异,问卷中还应包含什么内容?设计好调查问卷可以收集数据,某同学经过调查,得到以下50个数据,观察下列数据,你能看出全班同学喜爱各类节目的情况吗?C C AD B C A D C DC E A BD D B C C CD B D C D D D C D CE B B D D C C E B DA B D D C B C B D D问题五怎样整理数据?我们运用什么方法能够更为清晰地发现这些数据中的规律呢?问题六怎么得到全班学生对这五类节目喜爱人数的百分比呢?学生探索交流,并大胆合理的改动调查问卷,教师引导:还应该增加性别。
学生观察思考,很容易得出答案:不能。
学生回答:数一数每个编号的个数;画“正”字;列表等。
教师:(介绍“划记法”)我们一般都是列出一个表格,通过画“正”字进行记数,“正”字的每一划代表一个数据,这种方法被称为划记法。
请同学们设计一个表格整理一下这些数据。
本环节是统计的第二个步骤——整理数据。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具体情境,将第一步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从而降低学习难度,培养了学生初步整理数据的能力。
从表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同学喜爱各类节目的情况,例如最喜爱新闻节目的同学有4名,占全班同学的8%;最喜欢体育节目的同学有10名,占全班同学的20%等。
三、动手操作问题七为了更直观地看出上表中的信息,你能画出条形图描述表中信息吗?问题八还能用什么图形能够描述表中数据?扇形图有什么特点?思考:图中圆心角的度数与这个扇形所表示的百分比有什么关系?教师:为了更直观的看出图中的信息,我们可以做出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利用多媒体展示统计图。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并组织结果:我们知道,扇形统计图用圆代表总体,通过演示统计图的完成过程,让学生亲身感受统计图描述数据的好处,同时让学生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扇形统计图的画法是本节的重点。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1统计调查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1统计调查 第1课时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e005123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99.png)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1统计调查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1统计调查第1课时》主要介绍了统计调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使学生掌握统计调查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并学会如何从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据和信息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统计调查方面的知识较为薄弱,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培养他们的统计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学生可能对统计调查的实际意义和价值认识不足,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激发。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统计调查的意义和目的,认识统计调查的基本步骤。
2.学会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培养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统计调查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
3.利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生动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统计调查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2.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分组进行统计调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练习巩固:通过丰富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引导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统计调查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1统计调查》。
2.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实例和练习。
3.练习题: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统计调查工具:如调查问卷、统计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例引入统计调查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调查同学们最喜欢的体育项目。
2.呈现(10分钟)展示统计调查的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统计调查的基本过程。
如: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
10.1统计调查(一)教案设计
![10.1统计调查(一)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810b0f3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f.png)
10.1统计调查(一)教案设计课题:10.1统计调查(一)教材: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教科书P151~P153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数据处理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运用数据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2)能根据具体情景,设计问卷收集数据.(3)会用表格整理数据.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让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学习统计内容;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会“运用数据说理”的方法.(2)通过对了解全班同学对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培养学生多关注各类节目的观念。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经历全面调查的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2.认识描述数据的方式:条形图和扇形图,并学会作图.教学难点感受统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作用,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准备:多媒体、小黑板、圆规、量角器、三角板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生活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全班学生集体参与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活动1】引入这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统计调查(师:从书籍、报纸、杂志、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统计数据和统计图表。
比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总人口达1339724852人;10年增加7390万人,像这样的数据,我们是怎么样得到的?也就是这一节我们要学习的内容:“统计调查”。
)二、讲授新课【活动2】问题:你知道我们班同学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吗?(师:怎样解决上面的问题呢?生:需要统计调查.)【活动3】步骤一:收集数据(师:收集数据的方法很多。
如:实地调查、媒体查询、实验记录、实际测量、资料查询、问卷调查等.现在我们采用“问卷调查”来了解我们班同学对这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
)①设计调查问卷姓名你最喜欢的电视节目的编号(只写一种) ? ?注意:①不要涉及提问者个人观点;②不要提问人们不愿回答的问题;③问题设计简明简洁;④提供选择答案尽可能全面。
统计调查的教案
![统计调查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94721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1d.png)
统计调查的教案关于统计调查的教案10.1.统计调查(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全面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通过实际的案例展开一个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
教学目的:知识技能:了解通过全面调收集数据的方法,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
1、过程与方法:经历调查问卷获取数据的过程,掌握划记法及表格整理数据,进一步体会条形图、扇形图和折线图在数据描述中的作用。
2、情感态度的价值观:感受统计调查的思想,体会动手收集数据、处理数据过程的乐趣。
重难点:1、重点:统计调查过程中,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掌握用划记法、表格整理数据,并会用扇形统计图描述数据。
2、难点:组织有效的统计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与交流;扇形统计图的绘制。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作图工具、统计表等2、学生准备:作图工具、计算器、水彩笔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老师发话:”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因此老师认为同学们最喜欢的学科就是数学了.”(观察学生的表情)再发话:”那如果我想了解有多少同学喜欢数学,该怎么办?”(观察学生的表情)再说:”老师敢肯定,我班所有的同学最喜欢的球类运动是羽毛球.”(观察学生的表情)后说:”看来大家认为老师说的话不合理,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一句话、一个判断是否合理呢?”(听学生的声音)师说:”一个人说出的`话,下的结论若要有说服力,首先得进行调查.而调查在数学上是从收集数据开始的,只有用数据说话,才最有说服力.”引入课题:10.1统计调查二、新课讲解:(一)(出示小调查)要了解全我班同学对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这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
小组讨论:要完成这个调查,我们该如何开展?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二)师生达成共识,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为:1.收集数据----问卷调查法;2.整理数据-----列统计表法;3.描述数据------绘统计图法.(三)怎样设计调查问卷来收集数据?1.问卷一定要简明周全;2.每位学生在五类运动项目中只能选一项;3.用字母代替节目的类型,可方便统计.(请学生设计调查问卷)(四)整理数据老师给出事先调查得出的一组数据,让学生同桌合作对数据进行整理。
10. 1统计调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10. 1统计调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https://img.taocdn.com/s3/m/802f2a9c941ea76e59fa043f.png)
10. 1统计调查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了解统计调查的两种基本方法,并能利用条形图或扇形图进行描述数据。
而统计主要研究的是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它通过收集,整理, 描述和分析数据,来帮助人们对事物的发展作出合理的判断。
统计观念反映的是由…组数据所引发的想法,能推测到的可能结果以及自觉地想到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在亲身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一种感觉。
能够利用数据信息和对数据进行处理已成为信息时代每…位公民必备的素质。
所以,本节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统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本节的难点就是让学生了解在什么情况使用什么样的统计方法。
作为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尽量要举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且真实的案例使学生认识有关统计知识和统计方法,并引导学生感受渗透与体现在统计知识和方法之中的统计思想,使学生认识到统计思想是统计知识和方法的源头,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才产生了相应的知识和方法。
教学目标:1、了解通过全面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并能够独立设计调查表。
2、了解全面调查的一般步骤和适用范围。
3、会画条形图和扇形图。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全面调查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运用全面调查的应用范围,并能根据已有数据画出条形图和扇形图。
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动脑进行探索。
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展开都以生活中的常见问题为出发点,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提出问题问题:2001年7月13 H,国际奥委会根据什么决定由中国承办2008年奥运会?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人们又是根据什么知道中国队位列金牌榜第一位呢?教学说明:这两个问题只要学牛能够说明中国得票最多,中国得到的金牌数最多即可,教师可以将问题的答案说明得更为详细,,不仅激发了学牛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牛的民族自豪感。
探索新知,解决问题1、自主探索,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问题1: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你会怎么做?(学牛的回答合理即可)问题2:你能设计一份调查问卷来收集我们需要的数据吗?学牛探索交流,并进行设计。
10.1.1统计调查教学设计
![10.1.1统计调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a6ed6e37f1922791688e8b5.png)
10.1 统计调查【本节分析】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是统计调查的常用方法。
教科书以调查人们对几种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为背景,设计了三个问题,通过统计调查问题1回顾了全面调查;通过统计调查问题2和问题3介绍了抽样调查。
问题1的统计调查过程实际上让学生经历了一个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即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通过问题2的学习,学生对抽样调查的必要性和代表性,以及简单随机抽样等有所了解;问题3是利用分层抽样获取样本,通过分析样本数据,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例子。
【学情分析】学生在以往的学习内容中,多是以确定性为主的知识。
虽然在前个学段学习了统计图表并对统计活动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对于用全面调查收集数据、对于抽样调查中统计结果的不确定性会导致学生出现对统计结果的怀疑和对统计的科学行的质疑。
学生在生活阅历上受限,对如何使得样本具有比较好的代表性容易束手无策,对于抽取样本样本时随机选取的代表性的关系难于理解。
【教学目标】1.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了解数据的处理过程。
了解通过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收集数据的方式;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能根据问题查找有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
2.通过抽样调查,初步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课时安排】 2课时10.1 统计调查(第1课时)【教学目标】1. 借助典型事例让学生了解全面调查的概念;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2. 通过经历统计调查的过程,培养学生能根据问题查找有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描述数据的能力;感受统计思想。
3.引导学生经历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关系.【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全面调查的过程(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2.教学难点:绘制扇形统计图是难点。
【课前准备】PPT课件、学案(教学设计一)【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激趣诱思】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
这是所有代表们在举手表决。
师生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发表对为什么要举手表决自己的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调查》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一)内容
全面调查的意义,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
(二)内容解析
在小学阶段学习过简单的收集数据、分类整理数据的基础上,系统地学习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使学生对统计有一个更全面、更广泛的了解和认识,以便更好地利用统计的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
在收集数据的活动中,使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初步感受统计的方法和思想,在描述数据的方法中使学生体会用扇形统计图和条形图所揭示的信息的异同,特别是扇形图中各扇形圆心角大小的确定.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能用扇形图描述数据.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全面调查的意义;
2.了解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的过程;
3.能用扇形图描述数据.
(二)目标解析
1.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知道要调查的范围和调查目的;
2.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利用表格来整理数据,并用统计图来直观地描述数据;3.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各扇形圆心角大小的计算方法和圆心角大小的画法.三、教学问题诊断和分析
小学学习过简单的数据的收集和描述,但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往往是被动地接受,并不明确数据的收集、描述的真正含义,教学时应从学生身边事例出发,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参与其中,体会调查的范围和目标,数据收集后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描述数据,体会条形图和扇形图描述的含义,学生对于扇形圆心角的求法和画法还有一定困难.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用扇形图描述数据.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借助几何画板对扇形图中每一个扇形进行填充颜色,有利于使学生更直观体会每一个扇形占整个圆的百分比.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
问题一:如果要了解全班同学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你会怎么做?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并提出自己的方案,与大家进行探讨.设计意图:以学生身边的事例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探究新知,深化认识
调查问卷(教材第135页)
下面五个电视节目中,你最喜欢的是()(只选一个)
A.新闻B.体育C.动画D、娱乐E.戏曲
思考:如果想了解男、女生喜爱节目的差异,问卷中还应包含什么内容
1.收集依据
师生活动:教师下发调查问卷,学生填写问卷,填完后交数学科代表收集上来。
2.数据整理
3.描述数据
描述数据的方法,通常用条形统计图或扇形统计图来直观地反映数据揭示的信息.
条形图:见教材136页图10.1—1(1);
扇形图:用一个圆代表总体,然后用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将圆分成若干部分,再在各部分中标出相应的百分比和名称;
制作扇形统计图,关键是确定各部分所占圆心角的大小,它的确定方法就是用该部分数据所占的百分比×360°,如“体育”和“动画”所占的圆心角分别为360°×20%=72°,360×30%=108°,然后在一个圆中,根据算得的圆心角度数画出各个扇形,并注明各类节目的名称及其相应的百分比.
提问: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4.全面调查的意义
在上面的调查中,我们利用调查问卷得到了全班同学喜爱电视节目的数据,利用表格整理数据,并用统计图直观形象地描述了数据,利用表和图得到了喜爱电视节目的情况.在这个调查中,全班同学是要考察的对象,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就叫全面调查(也叫普查).
设计意图:由学生身边问题入手,通过问卷调查,填写表格等一系列活动,感受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的过程.
扇形图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要让学生掌握画扇形图的关键,知道扇形图在描述数据时的特点.
(三)初步应用,巩固新知
教材137页第1、2、3题
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第3题让学生举手回答,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学间交流.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
(四)归纳小结,反思提高
小结:谈谈你本节课的收获.
师生共同归纳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过程以及扇形图的画法.
设计意图:回顾本节课的知识,使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五)布置作业
习题10.1第1,4,7
六、目标检测设计
1.下面四种调查:
①调查某班学生身高情况;②调查某城市的空气质量;③调查某风景区全年的游客数量;④调查某批汽车的抗撞击能力。
其中适合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A.①B.②C.③D.④
设计意图:考查全面调查的意义.
2.小明把自己一周的支出用如图所示的统计图来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具体消费数额
B.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总消费数额
C.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各项消费数额占总消费额的百分比
D.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各项消费数额在一周中的具体变化情况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扇形统计图在描述数据时的特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