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企业的跨国经营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民族企业的跨国经营策略研究

--以山东省潍柴企业为例

张晓怡(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英语系)张惟诚(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会计系)

指导老师:吴沁红副教授

目录

摘要 (2)

一、前言 (3)

二、研究背景 (3)

1.当前国际环境及国内环境的趋势 (3)

2.中国民族现状及遭遇问题 (3)

三、潍柴动力状况总述 (4)

1.潍柴公司的发展历程 (4)

2.潍柴动力的国际成就及国际化战略 (4)

3.潍柴动力产业价值链所遭遇的问题 (6)

4.企业发展的SWOT分析 (6)

四、世界其他国家的民族企业的情况 (7)

1.日本索尼的国际化策略及成功的原因 (7)

2.韩国三星企业的国际化策略及成功的原因 (8)

五、策略及前景 (8)

1.对中国民族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进行研究 (8)

2.中国民族企业的应对策略 (9)

3.中国民族企业的前景 (9)

六、结语 (11)

摘要: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经济全球化日益显现。为了实现各自的目的,争取更多的利益,各国打破了国家和民族的限制,在各个领域相互融合。从此,各个国家之间的社会联系日益紧密,经济与竞争日益普遍化和多样化。

在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下,深入研究跨国公司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民族企业的跨国经营策略、提高中国民族企业以及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整体上来看,虽然中国近几年的贸易规模急剧扩大,但仍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起步发展阶段。因此,加强对中国民族企业跨国策略研究,探索中国及类比其他国家走出去的方法、动因、特点、模式及战略具有意义非凡的意义。

关键词:跨国经营、全球化、企业经营战略

一、前言

中国在近30年里完成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过渡。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一步一步从“故步自封”走向“对外开放”,逐渐融入国际分工体系,成为了全球贸易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现如今中国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发展的道路固然是艰辛的,但前景依旧是光明的。

世界银行认为,中国成为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最大的获利者。据世界银行相关数据资料显示,中国国际贸易规模在过去二十年里已扩大了几倍。在海外投资方面,从八十年代初至今,年利用率由不到二十亿美元上升至四百亿美元。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大外商投资东道国。现累计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已达三千余亿美元。这些数据深刻揭示了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的中国,依托对外贸易,实现了经济的巨额增长。中国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引进国外投资,有效地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增加了就业机会,促进了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提高了国家经济运行效率。创造了中国发展的奇迹。

当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参与度越来越高,跨国公司的数量也急剧增加。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跨国公司不断发展和壮大,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以及核心。因此,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这些竞争便成为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中最直接的推动力量。

二、研究背景

1当前国际环境及国内环境的发展趋势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过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他国家组织对亚洲的许多国家施加了压力,促使这些国家逐步开放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最迅速完成这一进程的是新加坡。别的国家,像中国、韩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也逐渐在打开本国的国门,走向世界。

21世纪初,中国获得了“世界加工厂”的称号。“made in China”的标志出现在全球90%的商品上。凭借着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和优惠的政策,中国吸引了大量国外企业注资建厂。中国逐渐成为国际贸易当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然而近几年来,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国内劳动力价格不再吸引人。随着劳动市场中供求关系的变化,中国市场的劳动力价格逐渐上升。与其它亚洲国家,如印度尼西亚、泰国、老挝相比,劳动力价格不再具有优势。部分企业,如耐克,阿迪达斯,也逐渐将生产重心向这些国家转移。二是,中国应重新定位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虽然我国在国际贸易发展中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我国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下游环节。我们必须尽快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我国在全球产品内分工价值链上的跃迁。

2中国民族企业的现状及所遭遇的问题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人民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领导人在几十年的不断探索中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民族企业的发展应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在我国,无论是公有制或是非公有制企业,如果一味的引进西方的先进的管理制度或是一味的把中国民族企业推向

国际舞台是不现实的。我国的民族企业要想长远发展,立足国情才是根本。企业需要冷静分析如今的国际国内形势,深入研究目标了解目标群体的内在需求,深刻剖析自身的优势劣势,做到真正的改变观念,与时俱进,才能在有限的资源里创造出最大的价值。而我国民族企业的跨国道路,也遇到许多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对外经贸的重点放在“引进来”上,把很多好的国外的经验技术引进来放在国内的产业链上,以达到更好的目的。而对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在宏观层面上管理依旧很不到位,存在着许多限制和障碍。具体体现在(1)缺少规范企业跨国经营行为的法律法规,缺少对跨国企业的优惠政策(2)企业对外投资管理体制不顺(3)境外投资审批限制和外汇限制过严(4)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

上述举例了宏观方面的问题,微观方面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

一.企业对跨国经营的体制不完善,目前中国大部分民族企业的管理机制不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复杂性,在境外企业的管理上,存在着极端的倾向。

二.海外业务网络损失。中国的绝大部分都是由跨国公司,其内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一个封闭的体系尚未形成,开放有序,有序的信息网络。资源不能共享和开放的经营成本,不利于形成合理的价值链,限制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优势。

三.企业对市场反映迟钝。在面对不同的时刻,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和环境,国内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必须适应信息收集与反馈系统。而国内企业在国际信息采集与处理,反馈功能相对较弱,因此企业需要管理信息过时,减少碎片或针对性不强,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跨国经营战略。

三、潍柴动力状况总述

1潍柴公司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国有企业做强做大并不鲜见,但国有企业以一个很低的起点,在很短的时间、从一个这么艰难和险象环生的行业中脱引而出的,堪称凤毛麟角。所以,本论文以潍柴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诠释中国国有企业走出去的跨国经营策略。

潍坊柴油机厂正式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最早一批生产柴油机的厂家之一。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潍柴相继研发并生产了多类中速柴油机。

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九八四年,中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中国国家经济委员会确认潍柴厂开发生产的斯太尔系列柴油机定点厂之一。同一年,国家经济委员会确认潍柴厂重型卡车柴油发动机的定点厂。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潍柴生产线顺利通过国家组织的竣工验收,重型车辆柴油发动机,并于同年开始投产。潍柴厂是研制和发射的发电机组,工程机械、船用柴油发动机。在1995,潍柴厂通过了ISO 9001质量体系认证。后来,潍柴厂收购四川柴油机厂,扩大生产能力的柴油发动机。

跨入2000年以来。2000年,重型汽车用柴油机在市场推出。2010年,潍柴厂成功开发及推出达到欧I标准的一系列柴油机。2002年,潍柴厂再将柴油机改良,达到欧II标准。2003年,潍柴的柴油机成功达到欧II标准。2003年,本公司被山东省科学技术厅批准为高新技术企业。2004,潍柴动力通过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国内率先通过此项认证的柴油机生产企业。同年潍柴动力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一上市的成绩前景就相当不错。2004年9月,潍柴动力被授予“2003中国机械企业核心竞争力100强”。2005年1月,潍柴动力获2004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企业奖”。2005年3月,推出符合欧III排放标准的蓝擎系列发动机。

2潍柴动力的国际成就及国际化战略

近几年,潍柴动力在许多国家都建立起了服务网络,其中在俄罗斯的服务网络优势初步显现,目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