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必修一双基限时练【18】牛顿第一定律(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题及答案2021―2021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题和答案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又称惯性定律,它科学地阐明了力和惯性这两个物理概念,正确地解释了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并提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的属性惯性,它是物理学中一条基本定律。

小编准备了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希望你喜欢。

1.大量事实表明,原始静止物体具有保持静止状态的性质;原始运动对象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特性。

我们将对象保持不变,不变的属性称为。

思路分析:通过实验和观察,科学家们认识到物体具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这种物质特性被称为惯性。

答:运动状态惯性2.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_________作用的时候,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这个规律叫做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_________定律。

思路分析: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

其主要内容是所有物体在不受外力影响的情况下始终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

惯性是物体的基本特性之一。

答:外力惯性3.公共汽车遇到紧急情况急刹车,小明从座位上向前冲去。

这现象是因为()第1页a.小明没有坐稳b.小明没有抓紧扶手c.小明的座位光滑d.小明具有惯性思路分析:当公交车正常运行时,小明的速度与公交车相同。

汽车突然刹车,车速降低,但小明的速度没有降低,所以他向前冲,这是惯性的表现。

ABC错了,D错了。

回答:D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公交车在笔直的道路上匀速行驶,站在车上的人是水平方向()a.受到向前的摩擦力b.受到向后的摩擦力c.受到汽车对它的牵引力d.不受力思路分析:当物体以匀速运动时,物体不受力或合力为零。

站在车里的人相对于车是静止的。

它受到垂直方向上的两个力的作用,即重力和车厢的支撑力。

这两个力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方向相反,作用点相同。

它们都作用于人的重心,形成两种力量的平衡。

在水平方向上没有运动趋势,更不用说相对运动了,所以它不受力的影响。

牛顿第一定律习题(含详细答案)

牛顿第一定律习题(含详细答案)

牛顿第一定律习题(含详细答案)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是由实验得出的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是没有事实依据凭空想象出来的C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基础D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没有外力维持它运动E牛顿第一定律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成立的F在水平面上滑动的木块最终停下来,是由于木块的惯性逐渐减小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总结伽利略等人的实验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推理得出的定律;其事实依据为伽利略等人的理想斜面实验;在水平面上没动的木块所以会停下来,是由于受到了阻力的作用;牛顿第一定律适用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惯性的重点习题类型2下列实例中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短跑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立刻停下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B汽车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自然的惯性C以较大速率活动的物体停下来比较艰巨说明惯性与速度有关D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解析: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物体的惯性大小只有物体的质量有关);惯性大小与物体是否活动,若何运动无关。

惯性反映的是物体活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越大(质量越大)的物体运动状态改变越难。

惯性现象应用(使用)是指使用物体由于具有惯性而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有我们的生活是有益的。

防止惯性现象的是减小由于惯性给我们带来的伤害。

补充题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有惯性B汽车行驶时有惯性,停车后没有惯性C系安全带可以减小驾驶员的惯性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补充题2下列情形中哪个情景跟惯性无关()A运动员投出篮球离开手后,篮球在窜继续运动B骑自行车刹车时,人会向前倾C短跑活动员比赛时穿钉鞋D行驶的列车发动机熄火后,滑行进入车站补充题3骑自行车行驶太快,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这是因为()A运动快,所以惯性大,因此难停下来B刹车时产生的惯性不够大,所以难停下来C由于惯性,即使紧急刹车,也需要向前活动一段距1离才干停下来D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自行车难以停下来补充题4以下提示语中,不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危险的是()A珍爱生命,阔别酒驾B车辆起步,站稳扶好C学校路段,减速慢行D保持车距,安全行驶补充题5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B活动的物体没有惯性C太空中的物体没有惯性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补充题6以下关于惯性的正确说法是()A活动速率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B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小C运动员跳远时利用了惯性D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没有惯性补充题7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百米赛跑活动员到达起点时不克不及马上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具有惯性B汽车驾驶员和乘客需要系上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中人的惯性C行驶中的公交车紧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倾,是由于惯性力的作用D高速公路严禁超速,是因为速率越大惯性越大补充题8系安全带可以减小因汽车紧急刹车对人员造成的伤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刹车时人的惯性会消失B刹车时人的惯性会增大C刹车时人会受到向前的惯性力D刹车时人由于惯性会向前倾补充题9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物体的惯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标枪运动员通过助跑提高成绩,利用了运动员自身的惯性B坚固锤头时撞击锤枘的下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C拍打窗帘清除上面的浮灰,利用了窗帘的惯性D将脸盆里的水泼出去,使用了水的惯性补充题10有某同学骑自行车行驶太快,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这是因为()A车活动快所以惯性大,因此难停下来B刹车时产生的惯性不够大,所以难停下来C由于惯性,即使刹车,也需要向前活动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D由于受到惯性力的作用乍行车难以停下来补充11大老虎从静止开始加速追赶小羚羊,快追上时,羚羊突然急转弯逃走了老虎的捕捉,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老虎静止时没有惯性B老虎加速时惯性增大C老虎惯性大不易转弯D老虎惯性小不易转弯补充12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时的惯性比静止时的惯性大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C物体在地球上具有惯性,在太空中也具有惯性D柴油机上的飞轮能连续地转动也与惯性有关补充13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率大的物体不克不及很快地停下来,是因为物体速率越大,惯性越小B小球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没有惯性C乒乓球的活动状态容易改变,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较小D物体受到的外力越大,惯性越小,受到的外力越小,惯性越大补充14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惯性的是()A跳远运动员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B掷出去的铅球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C苹果熟了,从树上落到地面D登陆后的鸭子,振动翅膀,将水抖掉补充15以下几种事例中,其中使用惯性的是()A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B司机为节省燃油,在汽车进站时,提前关闭油门C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物体上撞击几下D跳远活动员都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E公共汽车的乘务员时常提醒乘客扶住车的扶手,待车停稳后再下车补充163以下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的应用的是(C)A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B活动员采用助跑起跳C人踩在上容易滑倒D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补充17以下现象中,不克不及用惯性常识解释的是()A拍打衣服时,灰尘分开衣服B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来容易摔倒C短路运动员到达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D用力将物体抛出去,物体最终要落到地面补充18公安部门要求小型客车的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汽车安全带的作用是()A防止惯性的产生B防止汽车启动时把人从后面甩出去C防止汽车速度突然增大时,人向前“冲去”D急刹车时,对人体活动起到缓冲作用补充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才有惯性B物体只受到一个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C没有力的推动作用,小车就不能运动D汽车的速率越大,惯性越大补充20如图所示最下面的棋子被尺子快速打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2A下面的棋子被打出后,仍受到尺子的作用B下面的棋子被打出去,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C上面的棋子将落在正下方,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D上面的棋子将落在正下方,是由于惯性且受到重力的作用补充21下列现象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是的()A箭被活动员射出后仍向前活动B跳高运动员离开地面后仍向上运动D足球撞到门框上被反弹D运动员百米冲刺后不能立即停下来补充22下列实验中,利用物体惯性的是()A人踩到香蕉皮上易滑倒B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C司机开车时应系安全带D赛车在转弯时应减速慢行补充23下列生活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A赛车在转弯时滑出赛道B高速路上汽车要限速行驶C汽车严禁超戴D跳远活动员跳远时要助跑补充24以下事例中使用物体惯性的是()A跳远运动员在起跳前的助跑运动B跳伞运动员在落地前打开降落伞C自行车轮胎做成凹凸不平的形状D铁饼活动员在掷出铁饼前快速扭转探讨物体活动时受到阻力的影响实验----伽利略斜面实验3如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由于受到惯性力,小车到达水平面后继续向前运动B每次实验时,应使小车刚滑到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C水平表面越光滑,小车的速率减小得越快D小车最终会停下来,因为在水平方向没有受到力的作用解析: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性质,惯性不是力,凡是说到“惯性力”或“受到惯性”都是错误的。

高中物理 专题4.1 牛顿第一定律(测)(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物理 专题4.1 牛顿第一定律(测)(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2021年最新整理)

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专题4.1 牛顿第一定律(测)(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专题4.1 牛顿第一定律(测)(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专题4.1 牛顿第一定律(测)(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4。

1 牛顿第一定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7~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力才会运动B.力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C.停止用力,运动的物体就会停止D.力是使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原因【答案】B2.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如果下落过程中某时刻重力突然消失,物体的运动情况将是: ( )A.悬浮在空中不动B.速度逐渐减小C.保持一定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D.无法判断【答案】C【解析】物体自由下落时,仅受重力作用,重力消失以后,物体将不受力,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描述,物体将以重力消失瞬间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应选C。

3.如图所示,惯性最大的是: ( )【答案】B4.在物理课上,老师在讲解“惯性"概念时,做了一个小实验:用两根细绳分别悬挂一个乒乓球和一个同体积的实心小铁球,用力对着乒乓球吹气,乒乓球偏离了竖直方向;用几乎同样大的力对着小铁球吹气,小铁球几乎没有动.这个实验主要说明的物理问题是:()A.只有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具有惯性C.物体的质量越大,其具有的惯性也越大D.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答案】C5.对下列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在一定拉力作用下,车沿水平方向前进,所以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B.向上抛出的物体由于惯性向上运动,以后惯性变小,速度越来越小C.高速行驶的汽车由于速度大,所以惯性大,很难停下来D.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是由于物体的质量大,惯性也就大的缘故【答案】D【解析】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选项A错误;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惯性大,质量小、惯性小,惯性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无关,故选项B、C错误,选项D正确.6.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

必修1 牛顿运动定律(含答案)全部题型

必修1 牛顿运动定律(含答案)全部题型

高中物理必修1牛顿运动定律经典练习题 (含答案)1、牛顿第一定律是()A. 由科学家的经验得出的B. 通过物理实验直接得到的C. 斜面小车实验做成功后就能够得出的结论D. 在实验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得出的结论2、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A. 物体若不受外力的作用,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 物体的运动是依靠力来维持的C. 运动的物体若去掉外力作用,物体一定慢慢停下来D.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3、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所以又称为惯性定律B. 地球上没有不受力的物体,但受平衡力的物体合力为0,可以参照牛顿第一定律进行分析C.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中直接得出的结论D.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力4、科学家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方法是()A. 经验总结B. 凭空猜想C. 观察和实验D. 在大量经验事实基础上的科学推理5、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若所受的一切外力都突然消失,则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该物体将()A. 立即静止B. 改做匀速直线运动C. 继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 改做变加速直线运动6、下面惯性最大的是()A. 冲刺的运动员B. 静止在站台上的火车C. 飞奔的兔子D. 徐徐升空的氢气球7、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 运动越快的物体,惯性越大B. 受合力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C. 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D. 静止的物体运动时惯性大8、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在阻力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B. 推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比维持这个物体做匀速运动所需的力大,所以静止的物体惯性大C. 在月球上举重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个物体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惯性小D. 物体的惯性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物体所处的位置无关9、关于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物体在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时才表现出惯性的性质B. 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决定,与受力及运动状态无关C. 牛顿第一定律既提出了物体不受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又提出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 牛顿第一定律就是惯性10、关于牛顿第三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作用力大时,反作用力小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总是相反的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D. 牛顿第三定律在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时也适用11、用牛顿第三定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走路时,地对脚的力大于脚蹬地的力,所以人才能往前奏B. 不论站着不动,还是走动过程,人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C. 物体A静止在物体B上,A的质量是B质量的100倍,所以A作用于B的力大于B作用于A的力D. 以卵击石,石头没事而鸡蛋碎了,这是因为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12、跳高运动员在竖直向上跳起的瞬间,地面对他的弹力的大小为N,他对地面的压力的大小为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比较N和N′的大小()A.N=N′B.N<N′C.N>N′D. 不能确定N、N′那个力较大13、甲、乙两人发生口角,甲打了乙的胸口一拳致使乙手上,法院判决甲应支付乙的医药费。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基础练习题(带参考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基础练习题(带参考答案)

图1一、学习目标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3、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找出某个力对应的反作用力。

4、理解牛顿第三定律,能区别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

二、学习过程(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 或 状态,直到有 迫使它改变这一状态为止。

2、对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的理解:(1)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种基本属性—— 。

(2)力和运动的关系:力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 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填“是”或“不是”)3、惯性:(1)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 。

(2) 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 大。

问题1:如何理解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例1、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如图1所示,其中有一个是实验事实,其余是推论。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的高度;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 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请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只要填写序号即可)。

在上述的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

下列关于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A .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B .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C .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D .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练习1、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

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 )A .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B .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

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精练(含解析)新人教必修1-人教版高一必修1物理试题

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精练(含解析)新人教必修1-人教版高一必修1物理试题

牛顿第一定律1.伽利略理想实验揭示了( )A.假设物体运动,那么它一定受力B.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只有受力才能使物体处于静止状态D.只有受力才能使物体运动【解析】伽利略理想实验指出:如果水平面没有摩擦,那么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获得某一速度,物体将保持这一速度一直运动下去,而不需要外力来维持,故A、D错误;运动和静止都不需力来维持,故B正确,C错误.【答案】 B2.(多项选择)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牛顿第一定律是实验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一样的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是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所遵循的运动规律,而自然界中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应当选项A是错误的;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牛顿第一定律如此是反映物体在一定条件下的规律,因此C不正确;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但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此必须有力的作用.选项B、D对.【答案】BD3.(2013·永定高一检测)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 )A.假设物体运动,它一定受力B.物体不受力,它一定静止C.力的作用就是维持物体运动D.物体在任何情况都有惯性【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A、C错.物体假设不受力,将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B错.牛顿第一定律还揭示了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因此又叫惯性定律,D对.【答案】 D4.(2014·长沙高一检测)如下说法不正确的答案是( )A.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根底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展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在总结前人经验和结论的根底上(如伽利略的斜面实验、笛卡儿的研究结论等)得出的,不是由实验得出的定律,也不是科学家凭空想象出来的,故A、D正确;由牛顿第一定律知,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受合力不为零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将改变,故B错误,C正确.【答案】 B5.(多项选择)如下物理现象中,可以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的是( )A.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B.物体如果向正北方向运动,其受外力方向必须指向正北C.如果没有外力作用,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D.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解析】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不变,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不一定静止,故A错误;物体向正北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可以不受外力,当有向正北方向力的作用时,它向北运动的速度会变大,当有向正南方向力的作用时,它向北的速度会减小,但仍可以向正北方向运动,B错误;C、D两种说法均符合牛顿第一定律,C、D正确.【答案】CD6.(2013·重庆八中高一检测)我国新的交通法规于2013年1月1日实施,其中规定,坐在小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在如下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造成的伤害 ( )A.车速太快B.车速太慢C.紧急刹车 D.突然启动【解析】当紧急刹车时,车停止而人由于惯性向前冲,安全带可以防止人冲向前而受伤,故C选项符合题意;突然启动时,人会向后仰,有靠背和头枕支撑,安全带不起作用,故D不合题意,应当选C.【答案】 C7.从水平匀速向右飞行的飞机上按相等的时间间隔依次放出a、b、c三个球,不考虑空气阻力,站在地面上的人看到它们在空中的排列情况是( )【解析】从飞机上释放的球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在水平方向上,a、b、c三个球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即都以与飞机一样的水平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三个球始终在飞机的正下方,三球的连线是一条竖直线.【答案】 B图4-1-28.如图4-1-2所示,一个劈形物体M,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外表水平,在上外表放一个光滑小球m.劈形物体由静止开始释放,如此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B.竖直向下的直线C.无规如此的曲线D.抛物线【解析】由于小球处在物体M上,接触面光滑,在M滑下过程中,由于小球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作用,该方向上运动状态不会改变,原来静止,如此下滑过程中,小球在水平方向上没有位移,故B正确.【答案】 B9.如图4-1-3所示,在一辆外表光滑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m1>m2),两小球原来随车一起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他阻力,如此两个小球( )图4-1-3A.一定相碰B.一定不相碰C.不一定相碰 D.无法确定【解析】因小车外表光滑,因此球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原来两球与小车有一样速度,当车突然停止时,由于惯性,两小球的速度不变,所以不会相碰.【答案】 B10.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如果下落过程中某时刻重力突然消失,物体的运动情况将是( )A.悬浮在空中不动B.速度逐渐减小C.保持一定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D.无法判断【解析】物体自由下落时,仅受重力作用,重力消失以后,物体将不受力,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描述,物体将以重力消失瞬间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应当选项C正确.【答案】 C11.如图4-1-4所示是一种汽车安全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当汽车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摆锤竖直悬挂,锁棒水平,棘轮可以自由转动,安全带能被拉动.当汽车突然刹车时,摆锤由于惯性绕轴摆动,使得锁棒锁定棘轮的转动,安全带不能被拉动.假设摆锤从图中实线位置摆到虚线位置,汽车的可能运动方向和运动状态是( )图4-1-4A.向左行驶,突然刹车B.向右行驶,突然刹车C.向左行驶,匀速直线运动D.向右行驶,匀速直线运动【解析】简化模型如下列图,当小球在虚线位置时,小球、车具有向左的加速度,车的运动情况可能为:向左加速行驶或向右减速行驶,A错误,B正确;当车匀速运动时,无论向哪个方向,小球均处于竖直位置不摆动.C、D错误.【答案】 B12.在足球场上,为了不使足球停下来,运动员带球前进必须不断用脚轻轻地踢拨足球(如图4-1-5甲).又如为了不使自行车减速,总要不断地用力蹬脚踏板(如图4-1-5乙).这些现象不正说明了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那为什么又说“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甲乙图4-1-5【解析】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可以这样思考:如果足球不是在草地上滚动,而是以一样的初速度在水平的水泥地板上滚动,它将会滚出比草地上远得多的距离,这说明了由于阻力的存在才导致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所受阻力大,运动状态很快发生改变;足球在水泥地面上滚动时所受阻力小,运动状态改变得慢,但终究还是要停下来.在盘带足球时,人对足球施加力的作用,是抑制摩擦阻力对足球产生的效果.自行车的例子也是同样的道理.【答案】见解析。

高中物理 第4章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新人教版高中第一册物理试题

高中物理 第4章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新人教版高中第一册物理试题

牛顿第一定律1.以下说法不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某一个地方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笛卡尔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D.牛顿第一定律是逻辑思维对事实进展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直接用实验验证答案 B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力的作用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A项说法符合物理学史;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结论,故B项说法不符合物理学史;笛卡尔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C项说法符合物理学史;牛顿第一定律是逻辑思维对事实进展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直接用实验验证,D项说法符合物理学史。

2.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如下说法中错误的答案是( )A.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B.牛顿第一定律就是惯性C.不受外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D.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必定受到外力的作用答案 B解析牛顿第一定律有三层含义:不受力时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是由于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如此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从而揭示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指出了物体在不受力时的运动状态,故A、C、D正确。

牛顿第一定律并不是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而牛顿第一定律是物体的运动规律,两者是不同的概念,不可混为一谈,B错误。

3.如果正在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的重力突然消失,那么它的运动状态应该是( ) A.悬浮在空中不动B.运动速度逐渐减小C.做竖直向下的匀速直线运动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答案 C解析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仅受重力作用,如果重力突然消失,它就不受外力作用,撤去外力作用的物体应该保持它撤消外力时的运动状态,所以该物体应该做竖直向下的匀速直线运动,C正确。

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含答案)

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含答案)

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含答案)
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含答案)
高中物理课本共三册,其中第一,二册为必修,第三册为必修加选修。

小编准备了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是非题
1.惯性和惯性定律都是指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它们是一回事.( )
2.惯性定律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外力是指物体上没有任何力的作用.( )
3.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
4.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才能发生运动.( )
5.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
6.物体在静止时不易推动,说明物体静止时比运动时惯性大.( )
7.射击时,子弹出膛后能继续在空中飞行,这是由于空气阻力不大的缘故.()
8.力的作用不是使物体运动,而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
二、选择题
1.有一热气球以一定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到某一高度时,从热气球里掉出一个物体,这个物体离开热气球后将 [ ]
C.落在小孩的手里;
D.无法确定.
三、说理题
正在行走的人踩到香蕉皮会向后倾倒,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1.2.3.4.5.6.7、8.
二、1.A2.D3.B4.D5.C
三、略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同步练习,希望大家喜欢。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堂训练: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堂训练: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附答案)
7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 1
课堂训练
可以通过木板上的刻度知道两车通过的位移 x1、x2.比较两车的位移 x 就可比较两车的加 速度 a,则两车加速度a1=__________________.
a2
图6
8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 1
课堂训练
答案
1.正比 反比 2.D 3.AD 4.(1)a=[x6+x5+x4-(x3+x2+x1)]/9T2 a=x2-T2x1 a=x43-T2x1
8.如图 6 所示,两个高 1.2 m 左右的支架上,放着两条平行光滑铝合金导轨,且已调成 水平状态,在光滑的导轨上放着两辆质量相等、性质一样的小车,1 号车放在左端,系 有一根通过木板右端的小定滑轮的细线,线端有一小桶,桶中可放砝码.2 号车放在右端, 系有一根通过木板左端的小定滑轮的细线,线端有一相同的小桶,两辆车一开始被左、 右两端的电磁铁吸住,电磁铁串联后接在 6 V 的学生电源上(闭合),断开电源,电磁铁 同时失去磁性,小车在拉力作用下从两端向中间运动,在某位理必修 1
课堂训练
A.甲的速度小,乙的速度大,乙的惯性大 B.甲的质量大,乙的质量小,甲的惯性大 C.甲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大,乙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小,甲的惯性大 D.物体惯性的大小只由质量决定,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7.如图 1 所示,列车沿东西方向做直线运动,车里光滑桌面上有一小球,乘客看到小 球突然沿桌面向东滚动,则列车可能是( )
A.车速太快
B.车速太慢
C.突然启动
D.紧急刹车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B.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毫无意义 C.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 D.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

2020版物理新教材人教必修一同步刷题课时练18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Word版含解析

2020版物理新教材人教必修一同步刷题课时练18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Word版含解析

AB与水平面BCkg的物体,从斜面上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内,外力F不断增大内,外力F的大小恒定内,外力F不断减小的物体在内沿竖直墙壁下滑3 m.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水平方向: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F如图所示,总质量为460 kg始竖直上升时的加速度为0.5 m/s2,当热气球上升到180 m时,以5 m/s的速度向上匀速运动.若离开地面后热气球所受浮力保持不变,上升过程中热气球总质量不变,重力加速度g=10 m/s2.关于热气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受浮力大小为4 830 NB.加速上升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保持不变C.从地面开始上升10 s后的速度大小为5 m/sD.以5 m/s匀速上升时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为230 N解析:刚开始竖直上升时,热气球受重力和空气的浮力,热气球的加速度为0.5 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热气球所受浮力大小为4 830 N,A项正确;热气球加速上升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是不断变大的,热气球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速度达到5 m/ s所用的时间要大于10 s,B、C均错误;当热气球以5 m/s匀速上升时,由受力平衡可得热气球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为230 N,D 项正确.答案:AD10.如图所示,ad、bd、cd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每根杆上套着一个小滑环(图中未画出),三个滑环分别从a、b、c处释放(初速度为0),用t1、t2、t3依次表示各滑环到达d所用的时间,则()A.t1<t2<t3B.t1>t2>t3C.t3>t1>t2D.t1=t2=t3解析:小滑环下滑过程中受重力和杆的弹力作用,下滑的加速度可认为是由重力沿细杆方向的分力产生的,设细杆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由牛顿第二定律知mg cosθ=ma.①设圆心为O,半径为R,由几何关系得,滑环由开始运动至d 点的位移为x=2R cosθ.②+at得物体的质量为多少千克?物体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多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大?如果将拉力改为60 N,并且由静止拉物体运动,经过=fm受力分析如图,可得:F N=G=8040 N,。

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物理·必修1(人教版)牛顿运动定律第一课时牛顿第一定律水平测试1.(双选)关于伽利略理想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假想的,是没有科学依据的B.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在可靠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科学推理方法,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C.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有力地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D.现在,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已不再是理想实验,是可以做出的实验了解析: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在可靠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一种科学推理,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否定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观点;因为永远也无法将摩擦力完全消除,所以这个实验是永远无法实现的,只能是理想实验.选B、C.答案:BC2.一人坐在火车的座位上,将手中的杯子放在桌子上,火车突然开动,座位上的人仍然坐着,但桌上的杯子歪倒了,则() A.坐着的人没有惯性,立着的杯子有惯性B.人坐着的时刻惯性大C.杯子的惯性与车的启动有关D.杯子的惯性比人的惯性小解析: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是由物体本身的质量决定的,与其他因素无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答案:D3.(双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合外力越大,其运动状态改变越快B.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C.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物体一定受到外力作用D.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物体所受外力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解析: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力越大,运动状态改变越快,A对.物体运动状态是否改变,取决于它受的合外力,如果合外力为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会改变,B错,C正确.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则物体一定受合外力的作用,但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一定是变化的,D错.答案:AC4.下列有关奥运比赛项目的现象中,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A.射到球门框架上的足球被反弹B.跳远运动员起跳前要助跑一段距离C.射击比赛中,子弹离开枪膛后继续向前运动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马上停下来解析:射到球门框架上的足球被反弹,是由于足球受到球门框架的弹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B、C、D 项中各物体都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而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原因.答案:A5.乘坐汽车时,为了安全,一定要等汽车停稳后再上、下车.若某乘客从行驶的汽车上跳下来,则容易()A.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跌倒B.向汽车行驶的反方向跌倒C.可能向汽车行驶的方向,也可能向汽车行驶的反方向跌倒D.向汽车的左侧或右侧跌倒解析:答案:A6.(双选)在水平路面上有一辆匀速行驶的小车,车上固定一盛满水的碗.现突然发现碗中的水洒出,水洒出的情况如图所示.关于小车在此种情况下的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小车匀速向左运动B.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加速运动C.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减速运动D.小车可能突然向右减速运动解析:原来水和小车相对静止以共同的速度运动,水突然向右洒出,有两种可能:原来小车向左运动,突然加速,碗中的水由于惯性保持原速度不变,故相对于碗向右洒出;原来小车向右运动,突然减速,碗中的水由于惯性保持原速度不变,相对于碗向右洒出.故B、D正确.答案:BD7.有一仪器中电路如图所示,其中M是质量较大的一个钨块,将仪器固定在一辆汽车上,汽车开动时,________灯亮;汽车急刹车时,________灯亮.解析:汽车启动时,钨块由于惯性保持静止,故相对车向后(左)移动,使绿灯电路接通,绿灯亮;同理,急刹车时,红灯亮.答案:绿红素能提高8.如右图是一种汽车安全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汽车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摆锤竖直悬挂,锁棒水平,棘轮可以自由转动,安全带能被拉动.当汽车突然刹车时,摆锤由于惯性绕轴摆动,使得锁棒锁定棘轮的转动,安全带不能被拉动.若摆锤从图中实线位置摆到虚线位置,汽车可能的运动方向和运动状态是()A.向左行驶,突然刹车B.向右行驶,突然刹车C.向左行驶,匀速直线运动D.向右行驶,匀速直线运动解析:汽车匀速行驶时,摆锤相对汽车静止,所以摆锤不会向右摆动,C、D错误;当汽车向右行驶,突然刹车时,车速减小,而摆锤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有的速度向右运动,故A错误,B正确.答案:B9.如图所示,一木块和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遇到一障碍物的瞬间(设小车不反弹),则:(1)如果小车上表面粗糙,木块将如何运动?(2)如果小车上表面光滑,木块将如何运动?解析:当小车遇到障碍物时,小车将停下.(1)如果上表面粗糙,则木块上部由于惯性将继续向右运动;木块下部受到一个向左的摩擦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很快停止,故此时木块将向右倾倒.(2)如果小车上表面光滑,则木块下部不受摩擦力,此时整个木块都将由于惯性而保持向右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答案:(1)向右倾倒(2)向右匀速直线运动安全带与安全气囊现代汽车的设计十分重视安全,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就是保护乘员人身安全的两个重要装置.道路交通事故多种多样,其中对车内人员造成伤害的,大多是由于运动中的车辆与其他物体(车辆或障碍物)发生碰撞.从力学观点看,运动的车辆受到碰撞突然停止,但车内人员在惯性的作用下仍以碰撞前的速度向前运动,结果在车内甚至冲出车外与刚性物体发生第二次碰撞,因而造成伤害.设置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的目的就是尽量避免或减轻第二次碰撞对车内人员的伤害.安全带是20世纪60年代初发明的,经过40多年的发展.现在的安全带均由强度极大的合成纤维制成,带有自锁功能的卷收器,采用对乘员的肩部和腰部同时实现约束的V形三点式设计.系上安全带后,卷收器自动将其收紧,一旦车辆紧急制动、发生碰撞甚至翻滚,安全带因乘员身体的前冲而发生猛烈的拉伸,卷收器的自锁功能便立即发挥作用,瞬间卡住安全带,使乘员紧贴座椅,避免第二次碰撞.安全气囊是安全带的辅助设施,于1990年问世,在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控制模块会对碰撞的严重程度立即做出判断,若确认安全内使气囊充气,让乘员的头、胸部与较为柔带已不能承受,便在1100 s软有弹性的气囊接触,减轻伤害.最新式的汽车还安装了防侧撞气囊,今后可能在汽车其他位置上也会装上安全气囊,有关机构的统计数据表明,在所有可能致命的车祸中,如果正确使用安全带,可以挽救约45%的生命,如果同时使用安全气囊,这一比例将上升到60%.。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有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有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一、多选题。

1. 关于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假想的,是没有科学依据的B.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在可靠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思维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科学推理方法,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C.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有力地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D.现在,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已不再是理想实验,是可以做出的实验2. 关于物体运动状态与所受外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不为零的合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不一定发生改变B.物体受到不为零的合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C.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它一定处于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D.开始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如果受到的合力变为零,那么它将处于静止状态3.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不受力时才具有惯性B.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也越大C.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D.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作用4. 航天器正在远离星球的太空中匀速航行,若航天器内的一个宇航员将一个铅球推向另一个宇航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铅球碰到宇航员后,宇航员不觉得痛B.铅球碰到宇航员后,会对宇航员造成伤害C.铅球推出后作匀速直线运动D.太空中宇航员拿着铅球不觉得费力5.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给出了惯性参考系的标准B.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C.地球由西向东转,但我们向上跳起后,还会落到原地D.气球吊着物体上升,某时刻绳子突然断了,物体立刻相对于地面向下运动二、选择题。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惯性就是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C.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牛顿第一定律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下列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状态可能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物体的速率发生变化的过程B.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变化的过程C.物体的位移非均匀增大的过程D.物体的位移逐渐增大的过程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乘坐汽车时系好安全带可减小惯性B.运动员跑得越快惯性越大C.宇宙飞船在太空中也有惯性D.汽车在刹车时才有惯性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一汽车,速度越快,越难刹车,说明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B.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C.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D.已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1,故一个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后惯性减小为地6球上的16以下说法不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某一个地方B.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结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笛卡尔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D.牛顿第一定律是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直接用实验验证下面是摘自20世纪美国报纸上的一篇小文章:阿波罗登月火箭在脱离地球飞向月球的过程中,飞船内宇航员通过无线电与在家中上小学的儿子汤姆通话.宇航员:“汤姆,我们现在已关闭火箭上所有发动机,正向月球飞去.”汤姆:“你们关闭了所有发动机,那么靠什么力量推动火箭向前运动?”宇航员犹豫了半天,说:“我想大概是伽利略在推动火箭向前运动吧.”若不计星球对火箭的作用力,由上述材料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宇航员答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汤姆问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宇航员答话所体现的物理思想是“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D.宇航员答话的真实意思是火箭正在依靠惯性飞行火车在长直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在门窗密闭的车厢内有一人相对车厢竖直向上跳起,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他仍落回原地,这是因为()A.人起跳后车继续前进,所以人下落后偏后一些,只是距离很小,无法区别B.人起跳时地板给了他一个向前的冲力,使他具有了一个向前的速度,在水平方向随车一起运动C.起跳前人和车具有相同的水平方向的速度,起跳过程中只改变了人在竖直方向的速度,所以人在空中具有和火车相同的水平方向的速度D.从起跳到落回地板的过程中,人在水平方向上始终受外力作用,以维持与车相同的水平速度关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所受合力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所受合力为零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速度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标志性物理量C.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时,物体的速度一定不为零D.只有合力发生变化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才会发生变化在某停车场,甲、乙两辆同型号的车发生了碰撞事故.甲车司机背部受伤,乙车司机胸部受伤.以下根据两位司机的伤情判定的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A.甲车车头撞了静止的乙车车尾或甲车倒车时车尾撞了静止的乙车车头B.甲车车头撞了静止的乙车车尾或乙车倒车时车尾撞了静止的甲车车头C.乙车车头撞了静止的甲车车尾或甲车倒车时车尾撞了静止的乙车车头D.乙车车头撞了静止的甲车车尾或乙车倒车时车尾撞了静止的甲车车头如图所示,桌面上有一上表面光滑的木块,木块上有一小球,推动木块,小球将落在桌面上的()A.A点B.B点C.O点D.无法确定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小铁球(如图中黑色球所示)和小塑料球(如图中白色球所示)分别用细线系在置于车上的两个带盖的盛水的瓶子中,当两瓶和车一起加速向右运动时,会发生的现象最接近图中的哪一种情景()A. B. C. D.三、实验探究题。

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物理牛顿第一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就是惯性B.物体运动遵循牛顿第一定律,是因为物体有惯性C.一人飞跑时不易被别人挡住,是因为飞跑时的惯性要比走路时大D.从受一定牵引力作用下的汽车上不断卸下货物,汽车速度的变化不断加快【答案】BD【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属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无关,故选项B正确,AC错误;质量越小,物体的惯性越小,物体的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故从受一定牵引力作用下的汽车上不断卸下货物,随质量的减小则物体的加速度增大,即速度的变化率变大,汽车速度的变化不断加快,选项D 正确。

【考点】惯性;牛顿第一定律。

2.火车在平直的水平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关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跳起,发现仍落回原处,这是因为( )A.人跳起时会得到一个向前的冲力,使他随火车一起向前运动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使他随火车一起向前运动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前进,所以人落下后必然偏后一些,只是距离很小无法区别而已D.人跳起后直至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具有相同的速度【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 人跳起时,没有物体给人一个向前的冲力,或者说这个力找不到施力物体,故A错误;人跳起时,由于惯性,水平方向保持与火车相同的速度,而起跳后,在水平方向人不受外力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与火车保持相同.故BC错误,D正确.【考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3.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射出枪膛的子弹在运动一段距离后连一件棉衣也穿不透,这表明它的惯性小了B.战斗机在空战时,甩掉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惯性,提高飞行的灵活性C.用力推一个物体,没有推动,原因是物体的惯性太大了D.高速公路上要限速,是因为车速越大惯性越大【答案】B【解析】物体惯性大小是由质量量度的,与速度大小无关,选项A、D错误;战斗机甩掉副油箱后减小了质量,减小了惯性,运动状态易改变,提高了灵活性,故选项B正确;由牛顿第二定律,不论质量大小,只要合力不为零,则必有加速度,推物体而不动是因为存在摩擦力,故选项C正确;【考点】惯性4.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运动速度大的物体不能很快地停下来,是因为物体速度越大,惯性也越大B.静止的火车启动时,速度变化慢,是因为静止的物体惯性大C.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总结归纳前人学说,通过实验验证后得到的物理规律D.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球接触球板后速度很大),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小的缘故【答案】D【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属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无关,选项AB错误;牛顿定律是理想化的结论,因为不受力的物体时不存在的,所以不能通过实验来验证,选项C错误;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球接触球板后速度很大),运动状态很容易改变,因为它的质量很小,即乒乓球惯性小的缘故,选项D正确。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检测:第四章1牛顿第一定律+Word版含答案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检测:第四章1牛顿第一定律+Word版含答案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A级抓基础1.在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且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的物理学家和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A.亚里士多德、伽利略B.伽利略、牛顿C.伽利略、笛卡儿D.亚里士多德、笛卡儿解析:由物理学史可知,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而牛顿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归纳总结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故选项B 对,A、C、D错.答案:B2.(多选)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A.物体的运动是依靠惯性来维持的B.力停止作用后,物体的运动就不能维持C.物体做变速运动时,一定有外力作用D.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答案:AC3.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如果下落过程中某时刻重力突然消失,物体的运动情况将是()A.悬浮在空中不动B.速度逐渐减小C.保持一定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D.无法判断答案:C4.(多选)在冰壶比赛中运用到了惯性的原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冰面光滑,则冰壶能一直运动下去B.冰壶会由于冰面的阻力速度逐渐降低C.在比赛中要想让冰壶停下来,运动员可用杆阻止冰壶的运动D.冰壶比赛中用到的所有冰壶在任何时候的惯性并不一定相等解析:冰壶比赛时,不允许运动员用杆阻止冰壶运动,C错误;所有冰壶的质量都相等,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所以所有冰壶惯性都相等,D错误.答案:AB5.打水漂是人类最古老的游戏之一(如图).仅需要一块小瓦片,在手上呈水平放置后,用力水平飞出,瓦片擦水面飞行,瓦片不断地在水面上向前弹跳,直至下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飞出时的初速度越大,瓦片的惯性一定越大B.飞行时所用时间越长,瓦片的惯性一定越大C.飞出去的距离越长,瓦片的惯性一定越大D.瓦片的质量越大,惯性一定越大解析: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性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瓦片的质量越大,惯性一定越大,与初速度、时间、飞行距离等因素无关,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答案:D6.如图所示,一个劈形物体A,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的斜面上,上表面水平,在上表面上放一光滑的小球B,劈形物体A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B.竖直向下的直线C.无规则曲线D.抛物线解析:小球原来静止时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其合力为零.当劈形物体A由静止释放,A应沿斜面下滑,故B也将运动,运动状态就要发生改变,但由于惯性,小球原来速度为零,没有水平或其他方向上的速度,而小球又光滑,除竖直方向可以有力外,其他方向上不受力,因为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故小球只能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在碰到斜面之前,运动轨迹应为一条直线,即竖直向下的直线.答案:BB级提能力7.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16,同一个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上与在地球表面上相比较()A.惯性减小为16,重力不变B.惯性和重力都减小为16C.惯性不变,重力减小为1 6D.惯性和重力都不变解析:物体的惯性大小仅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因为质量是恒量,同一物体的质量与它所在的位置及运动状态无关,所以这个飞行器从地球到月球,其惯性大小不变.物体的重力是个变量,这个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上的重力为G月=mg月=m·16g地=16G地.故正确选项为C.答案:C8.如图所示是一种汽车安全带控制装置示意图.当汽车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刹车摆锤竖直悬挂,锁棒水平,棘轮可以自由转动,安全带能被拉动.当汽车突然刹车时,摆锤由于惯性绕轴摆动,使得锁棒锁定棘轮的转动,安全带不能被拉动.若摆锤从图中实线位置摆到虚线位置,汽车的可能运动方向和运动状态是()A.向右行驶、匀速直线运动B.向左行驶、匀速直线运动C.向右行驶、突然刹车D.向左行驶、突然刹车解析:若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摆锤不会从实线位置摆到虚线位置,故A、B均错误;由图可知摆锤向右摆动,可知摆锤具有水平向左的加速度,故汽车加速度向左,汽车可能向左加速或向右减速,故C正确、D错误.答案:C9.(多选)如图所示,一向右运动的车厢顶上悬挂两单摆M与N,它们只能在图示平面内摆动,某一瞬时出现图示情景,由此可知车厢的运动及两单摆相对车厢运动的可能情况是()A.车厢做匀速直线运动,M在摆动,N静止B.车厢做匀速直线运动,M在摆动,N也摆动C.车厢做匀速直线运动,M静止,N在摆动D.车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M静止,N也静止解析:由牛顿第一定律知,当车厢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相对于车厢静止的小球,其悬线应在竖直方向上,故M球一定不能在图示情况下相对于车厢静止,说明M正在摆动;而N既有可能相对于车厢静止,也有可能相对于车厢摆动恰好到达图示位置,故A、B正确,C错误.当车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合外力一定不等于零,故不会出现N球悬线竖直且相对车厢静止的情况,D 错误.答案:AB10.如图,一个盛水的容器固定在一个小车上,在容器中分别系着一个铁球和一个乒乓球.容器中的水和铁球、乒乓球一起向左匀速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以小车为参考系)()A.当容器随小车突然向左加速运动时,铁球向右,乒乓球向右B.当容器随小车突然向左加速运动时,铁球向右,乒乓球向左C.当容器随小车突然向左减速运动时,铁球向左,乒乓球向右D.当容器随小车突然向左减速运动时,铁球向左,乒乓球向左解析:当小车突然向左加速运动时,由于惯性,铁球和乒乓球都有向右运动的趋势,但由于与同体积的“水球”相比,铁球的质量大,惯性大,铁球的运动状态难改变,即速度变化慢,而同体积的水球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即速度变化快,而且水和车一起加速运动,所以小车加速运动时,铁球相对于小车向右运动,同理由于与同体积的“水球”相比乒乓球的质量小,惯性小,乒乓球相对小车向左运动,故B正确;当小车突然向左减速运动时,由于惯性,铁球和乒乓球都有向左运动的趋势,但由于与同体积的“水球”相比,铁球的质量大,惯性大,铁球的运动状态难改变,即速度变化慢,而同体积的水球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即速度变化快,而且水和车一起减速运动,所以小车减速运动时,铁球相对于小车向左运动,同理由于与同体积的“水球”相比乒乓球的质量小,惯性小,乒乓球相对小车向右运动,故C正确.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BC.答案:BC情感语录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1.牛顿第一定律(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分册装订!)1.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笛卡儿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解析: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选项A 正确;在历史上,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他的观点是错误的,选项B错误;伽利略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选项C错误;笛卡儿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选项D正确.答案:AD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惯性是只有物体在匀速运动或静止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B.物体的惯性是指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仍保持原来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C.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有惯性;受外力作用时,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因而就无惯性D.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与运动状态和是否受力无关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运动状态无关,故A错;有外力作用时,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但运动状态的改变不等于物体惯性的改变.“克服惯性”“惯性消失”等说法均是错误的,不管物体是否受外力作用,其惯性是不能被改变的,故B、C错.物体惯性由物体本身决定,与运动状态和受力无关,故D正确.答案: D3.在匀速前进的列车里,小明将一小球放在水平桌面上,且小球相对桌面静止.关于小球与列车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小球向前滚动,则列车在加速前进B.若小球向后滚动,则列车在加速前进C.列车急刹车时,小球向前滚动D.列车急刹车时,小球向后滚动解析:列车加(减)速时,小球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相对于车向后(前)滚动,B、C正确.答案:BC4.(2014·西安联考)关于运动状态与所受外力的关系,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恒定的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B.物体受到不为零的合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要发生改变C.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它一定处于静止状态D.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它所受的合力的方向可能相同解析: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只要物体受力(合力不为零),它的运动状态就一定会改变,A错误,B正确;物体不受力或所受合力为零,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错误;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它所受合力的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还可能不在一条直线上,D正确.答案:BD5.行驶的汽车在刹车后能停下,这是因为()A.汽车的惯性消失了B.汽车的惯性小于汽车的阻力C.阻力的作用改变了汽车的运动状态D.汽车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而刹车停下答案: C6.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 A.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D.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力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静止是不受力的自然状态;从同一高度重物下落的较快.物体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受力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相反,所以本题选D.答案: D7.乘坐汽车时,为了安全,一定要等汽车停稳后再上、下车.若某乘客从行驶的汽车上跳下来,则容易()A.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跌倒B.向汽车行驶的反方向跌倒C.可能向汽车行驶的方向,也可能向汽车行驶的反方向跌倒D.向汽车的左侧或右侧跌倒解析:答案: A8.(2014·南京检测)下列对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静止B.伽利略认为如果完全排除空气的阻力,所有的物体将下落得同样快C.牛顿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出,若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其速度继续运动下去解析:对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即力是产生和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种观点错误,A项说法错误;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分析并推理,如果完全排除空气的阻力,所有的物体将下落得同样快,B项说法正确;牛顿第一定律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C项说法正确;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并通过科学推理,若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其速度继续运动下去,D项说法正确.答案: A9.一天,下着倾盆大雨.某人乘坐列车时发现,车厢的双层玻璃窗内积水了.列车进站过程中,水面的形状应是()解析:列车进站时刹车,速度减小,而水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较大的速度,所以水向前涌,液面形状和选项C一致.答案: C10.右图是一种汽车安全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当汽车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摆锤竖直悬挂,锁棒水平,棘轮可以自由转动,安全带能被拉动.当汽车突然刹车时,摆锤由于惯性绕轴摆动,使得锁棒锁定棘轮的转动,安全带不能被拉动.若摆锤从图中实线位置摆到虚线位置,汽车可能的运动方向和运动状态是()A.向左行驶,突然刹车B.向右行驶,突然刹车C.向左行驶,匀速直线运动D.向右行驶,匀速直线运动解析:当汽车匀速行驶时,摆锤与汽车无相对运动,所以不会向右摆动,C、D错误;当汽车向右行驶,突然刹车时,车速减小,而摆锤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有的速度向右运动,故A错误,B正确.答案: B11.如图所示,物体B在气球A的带动下匀速上升,运动到某一时刻,连接A、B的绳子断了,关于A、B后来的运动情况正确的是(不考虑空气阻力)()A.A仍做匀速上升B.A以初速度v变速上升C.B做自由落体运动D.B做竖直上抛运动解析:物体B与气球A整体匀速上升,气球的浮力与总重力等大反向;绳子断后,由于惯性B仍有向上的速度,在重力作用下,B将做竖直上抛运动,C错误,D正确;对A球,因此时浮力大于A受到的重力,合力向上,所以A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做变速运动,A错误,B正确.答案:BD12.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小球(m1>m2),两小球原来随车一起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 A.一定相碰B.一定不相碰C.不一定相碰D.无法确定解析:小车表面光滑,因此球在水平方向上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原来两球与小车有相同速度,当车突然停止时,因为惯性,两小球的速度不变,所以不会相碰.答案: B13.如图所示,正在行驶的火车车厢内,有一人相对车厢由静止释放一小球,则小球() A.可能落在A处B.可能落在B处C.可能落在C处D.以上都不可能解析:“相对车厢由静止释放一小球”的意思是,释放小球时小球和车在水平方向具有相同的速度.正在行驶的火车怎样运动未知,可能加速、匀速、减速,因此小球落在A、B、C处都有可能.答案:ABC14.如图所示,一个劈形物体N,放在固定的斜面M上.物体N上表面水平,其上放一光滑小球m.若劈形物体各面均光滑,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在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 A.沿斜面向下的直线B.竖直向下的直线C.无规则曲线D.抛物线解析:小球仅竖直方向受力,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水平方向与原先一样,并未受到力的作用,由于惯性,水平方向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因此小球做竖直向下的直线运动.答案: B。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四章:牛顿第一定律有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四章:牛顿第一定律有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四章:牛顿第一定律一、多选题。

1. 在力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笛卡儿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贡献2. 关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这个实验实际上是永远无法做到的B.只要接触面光滑,物体在水平面上就能永远运动下去C.只要利用气垫导轨,实验就一定能成功D.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是它建立在可靠的实验基础上3. 关于力和运动状态的改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加速度为零,则运动状态不变B.只要速度大小和方向二者中有一个发生变化,就叫运动状态发生变化C.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D.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就是指物体的加速度在改变4. 在水平路面上有一辆匀速行驶的小车,车上固定一盛满水的碗.现突然发现碗中的水洒出,水洒出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关于小车的运动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小车匀速向左运动B.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加速C.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减速D.小车可能突然向右减速二、选择题。

关于伽利略理想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理想实验是假想的,是没有科学依据的B.伽利略理想实验是在可靠的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的抽象思维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科学推理方法,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C.笛卡尔有力地否定了伽利略的观点D.现在的条件下,伽利略的斜面实验已不再是理想实验,是可以做出的实验了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总是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C.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受外力作用时才具有惯性D.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具有惯性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B.运动慢的物体惯性小C.运动快的物体惯性大D.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A.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D.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力下面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静止的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B.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C.物体受推力越大,要它停下来就越困难,所以物体受的推力越大,惯性越大D.运动速度大的物体比速度小的物体难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具有较大的惯性如图为著名的伽利略斜面实验,该实验说明了()A.维持物体运动状态不需要力B.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C.力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D.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下列关于力的运动状态及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C.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距离越长,所以惯性越大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作出推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如果下落过程中某时刻重力突然消失,物体的运动情况将是()A.悬浮在空中不动B.速度逐渐减小C.保持一定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D.无法判断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门窗紧闭的车厢内有一人向上跳起,发现仍落回车上原处,这是因为()A.人跳起后,车厢内空气给他以向前的力,带着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B.人跳起的瞬间,车厢地板给他一个向前的力,推动他随同火车一起向前运动C.人跳起后,车在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人落下后必定偏后一些,只是由于时间很短,偏后距离太小,不明显而已D.人跳起后直到落地,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车始终有相同的速度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以及惯性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只有不受外力的物体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B.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则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D.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但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时其惯性也越大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为m1,m2的两个小球(m1> m2),原来随车一起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A.一定相碰B.一定不相碰C.不一定相碰D.无法确定,因为不知小车的运动方向一天,下着倾盆大雨.某人乘坐列车时发现,车厢的双层玻璃窗内积水了.列车出站过程中,他发现水面的形状是下图中的()A. B. C. D.就一些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某同学试图从惯性角度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采用了大功率的发动机后,某些一级方程式赛车的速度甚至能超过某些老式螺旋桨飞机的速度.这表明,可以通过科学进步使小质量的物体获得大惯性B.射出枪膛的子弹在运动相当长一段距离后连一件棉衣也穿不透,这表明它的惯性变小了C.货运列车运行到不同的车站时,经常要摘下或加挂一些车厢,这会改变它的惯性D.摩托车转弯时,车手一方面要控制适当的速度,另一方面要将身体稍微向里倾斜,通过调控人和车的惯性达到转弯的目的三、解答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基限时练(十八)牛顿第一定律
1. 人从行驶的汽车上跳下来后容易()
A. 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跌倒
B. 向汽车行驶的反方向跌倒
C. 向车右侧方向跌倒
D. 向车左侧方向跌倒
解析人从行驶的汽车上跳下来,保持着汽车行驶方向的速度,故落到地上容易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跌倒,所以A选项正确.答案 A
2.下列关于对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时才会运动
B.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牛顿认为物体总有反抗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性质
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它就运动,没有力作用时它就静止,A错;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他认为水平面上的物体若不受摩擦力,物体会保持原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B、D对.牛顿认为物体有惯性,其反抗运动状态变化,C正确.
答案 A
3. 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在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才有惯性
B. 百米赛跑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有惯性,停下来后也就没有惯性了
C. 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有惯性,受到外力作用后惯性就被克服了
D. 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均无关
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无关,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
答案 D
4. 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直线前进,在密封的没有空气流动的车厢内点燃了一支卫生香,则车里乘客看到卫生香所冒出的烟的运动情况应是()
A. 一边上升一边向前飘
B. 一边上升一边向后飘
C. 只是上升不向任何一边飘
D. 无法确定
解析火车里没有空气流动,火车里的空气与火车一起做匀速运动,所以卫生香的烟只是上升,不会向任何一边飘.
答案 C
5. (多选题)如图所示,物体B在气球A的带动下匀速上升,运动到某一时刻,连接A和B的绳子断开,关于A、B后来的运动情况正
确的是(不考虑空气阻力)()
A. A仍做匀速上升运动
B. A以初速度v变速上升
C. B做自由落体运动
D. B做竖直上抛运动
解析物体B与气球A整体匀速上升,说明气球的浮力与A、B 的总重力等大反向,绳子断后,由于惯性B仍有向上的速度,在重力作用下,B将做竖直上抛运动,故C错,D对;对A球,因绳子断后,浮力大于A的重力,合力向上,所以A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A错,B对.
答案BD
6. (多选题)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代表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解析由于表征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是速度,因而判断物体运动状态是否发生变化,只要判断物体的速度是否变化即可.由题意可知x-t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选项正确;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选项正确.
答案AC
7.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证明了()
A. 要物体运动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要静止
B. 要物体静止必须有力作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运动
C. 物体不受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D. 物体不受力作用时,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解析物体不受外力时,将保持原来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答案 D
8. 关于物体的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力
B. 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时,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是有惯性的,受到外力时物体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了,因而惯性就不存在了
C. 汽车行驶得越快,刹住它越困难,所以速度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D. 不论在什么地方,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
解析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故B、C 选项错误;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故D选项正确.答案 D
9. 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如果下落过程中某时刻重力突然消失,物体的运动情况将是()
A. 悬浮在空中不动
B. 速度逐渐减小
C. 保持一定速度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D. 无法判断
解析重力突然消失后,物体受合外力为零,将保持原有的运动
状态.
答案 C
10.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个同学看见某人在推原来静止的小车,但没有推动,于是他说,这是因为惯性太大的缘故
B. 已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1
6,所以,
将一个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其惯性变为原来的1 6
C. 掷出的铅球速度不大,所以惯性很小,可以用手去接
D. 相同的车辆,速度大的比速度小的难停下来,是因为速度大的车状态变化大
解析推车没有推动,并不是因为车的惯性大,而是因为车还受到其他作用力,故A选项错误;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故B、C选项错误;两车质量相同,惯性相同,速度大的运动状态改变大,同样的力所用时间长,或者说相同的时间,速度大的车需要的力大,故D选项正确.
答案 D
11. 如图所示,固定在汽车上与汽车共同前进的油箱中有一气泡,当汽车突然加速时,关于气泡相对于油箱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向前
B. 向后
C. 静止
D. 不能确定
解析气泡与同体积的燃油相比质量小,即气泡的惯性小,所以当汽车突然加速时气泡的加速度大,容易改变运动状态,而燃油的惯性大,加速度小,故气泡相对油箱的运动情况是向前.
答案 A
12.如图所示,冰壶在冰面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很小,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或者说,它们都具有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物体的这种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与下列什么因素有关()
A.速度大小B.质量大小
C.推力大小 D.阻力大小
解析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指的是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的大小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故选B.
答案 B
13.在水平路面上有一辆匀速行驶的小车,车上固定一盛满水的碗.现突然发现碗中的水洒出,水洒出的情况如图所示.则关于小车
在此种情况下的运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小车匀速向左运动
B.小车可能突然向右加速运动
C.小车可能突然向左减速运动
D.小车可能突然向右减速运动
解析原来水和小车相对静止以共同的速度运动,水突然向右洒出有两种可能:原来小车向左运动,突然加速,碗中的水由于惯性保持原速度不变,故相对于碗向右洒出;原来小车向右运动,突然减速,碗中的水由于惯性保持原速度不变,相对于碗向右洒出.故D正确.答案 D
14.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根据人们的传统观点提出:必须有力作用到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下来,这种认识一直持续了两千多年.直到17世纪,伽利略才根据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阻力,如果在一个没有摩擦阻力的水平面上,物体就会保持自己的速度不变.他通过一个想象的理想实验,经过严密的推理,有力地证明了他的观点的正确性,指出了亚里士多德的认识的错误性.
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和推理过程如下:如图甲所示,把两个斜面对接起来,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来,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静止时的高度.他推论出,如果减小
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图乙),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但是要通过更长的距离.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直至最后使它成为水平面(图丙),小球不可能达到原来的高度,而要沿着水平面以恒定的速度运动下去.
(1)归纳一下,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根本分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和推理过程,要论证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3)这个实验只能是理想实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际做这个实验的困难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哪一句话的意思最接近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请把它摘录出来.
答案(1)伽利略:物体不受力也能运动亚里士多德:物体受力才能运动
(2)如果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能一直运动下去
(3)现实中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摩擦阻力不可能小到为零,且没有无限长的平面
(4)如果在一个没有摩擦阻力的水平面上,物体就会保持自己的速度不变
15. 如图所示,一木块和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小车遇到一障碍物的瞬间,则:(设小车不反弹)
(1)如果小车上表面粗糙,那么木块将如何运动?
(2)如果小车上表面光滑,那么木块将如何运动?
解析当小车遇到障碍物时,小车将停下.
(1)如果上表面粗糙,那么木块上部由于惯性将继续前进向右运动,木块下部虽然也要继续向右运动,但下部受到一个向左的摩擦力,使得下部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很快停止,故此时木块将向右倾倒.
(2)如果小车上表面光滑,那么木块下部不受摩擦力,此时整个木块都将由于惯性而保持向右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答案(1)木块将向右倾倒
(2)木块将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