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知识结构图解例说04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三)
高考语文复习各个专题知识导图(最新版)
高考语文复习各个专题知识导图(最新版) 高考语文复各个专题知识导图(最新版)目录第一部分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知识导图1.考情回顾2.整体阅读3.命题陷阱4.考点点睛第二部分高考语文实用类(非连续)文本阅读知识导图1.考情回顾2.整体阅读3.答题思路4.答题模板5.答题步骤6.文体特征第三部分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知识导图1.考情分析2.整体阅读3.形象题4.情节题5.环境题6.探究题7.回归课本小说复策略:1.明确小说文体特征,学会据此解读小说。
2.归纳小说阅读命题的类型和解题方法:人物的鉴赏要点。
环境的鉴赏要点。
主题的鉴赏。
手法的鉴赏。
语言的鉴赏。
第四部分高考语文散文知识知识导图1.考情回顾2.散文分类3.整体阅读4.结构线索5.人称作用6.引用作用7.叙述作用8.议论作用9.表现手法10.手法作用11.鉴赏语言12.散文物象13.常见题型14.答题模板15.散文学案第五部分高考语文文言文知识导图文言文知识简表高考真题再现人物传记高频词归类第六部分高考语文古诗鉴赏知识导图1.总论2.形象鉴赏3.语言鉴赏4.技巧鉴赏5.内容鉴赏6.情感鉴赏7.答题模式8.模板典例9.客观题10.回归课本第七部分高考语文语言表达知识导图成语知识导图病句知识导图语言表达与运用知识导图第八部分高考作文知识导图1.审题立意2.任务驱动3.万能标题4.开头结尾5.结构模板6.段落过渡7.说理分析8.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常用模式9.任务驱动型作文押题训练——“一点四面”是王道2017年的学术论文选题清晰,结构完整,而且与2018年相比,选文和字数都有所增加。
其中以气候正义为视角,探讨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策略。
从考查角度来看,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面相当广泛,包括理解B、分析综合C等能力层级和考点。
其中,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等是考查重点。
从题型设置来看,几年来均设置三道四选一式的单选题,要求考生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
人教版高中语文知识结构图
高中语文考试知识结构图:字音拼写拼音字词字词书写成语基础知识词语俗语语法——辨析修改病句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文体知识文中信息的分析与筛选根据作品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现代文阅读文章内容的归纳、中心思想的概括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文学语言、表达技巧以及形象鉴赏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和概括文学作品思想内容、作者情感的把握和评价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解释和辨析文言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文言文中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句式、内容的理解(翻译)古典诗词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诗词语言、表达技巧及意境、形象的鉴赏古代诗文阅读古代诗文的默写句式仿写语句衔接综合性探究与学习语言简明表达句式变换语言表达连贯压缩语段材料作文作文漫画作文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高中语文教学知识框架图:一、新课改后教学理念和思想1、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提出三大语文能力:(1)应用能力(2)审美能力(3)探究能力(质疑并解决问题的能力)3、关注人的发展。
二、教材教学内容模块化1、阅读鉴赏(文体特征与人文内涵相结合)2、表达交流(作文教学与口语交际相结合)3、梳理探究(汉语文化和文学的积淀)4、名著导读(扩大视野,丰富阅读经历)三、模块化结构体系 单元第一册 第二册 第三册 第四册 第五册 一 品味与赏析 情感与意象(现代诗歌) 情趣与理趣(抒情散文) 人物与环境(小说一) 性格与冲突(中外戏剧)情节与语言(小说二)二提要钩玄(古代叙事散文) 含英咀华(诗经、楚辞、汉魏六朝诗歌) 感受与共鸣(唐诗) 情思与意境(宋词) 披文入情(古代抒情散文) 三 思考与领悟 品人与品文(记叙散文) 写景与抒情(古代写景散文) 质疑解难(古代议论散文) 理清思路(杂文、随笔)融会贯通(文艺学论文)四沟通与运用 博观约取(新闻、报告文学) 对话与交流(演讲) 启迪与想象(科普、科幻) 知人论世(古代传记) 概括与归纳(自然科学论文) 册次 单元 专 题第一册一 心音共鸣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二亲近自然 写景要抓住特征 三人性光辉 写人要凸现个性 四黄河九曲 写事要有点波澜 第二册一 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 二 美的发现 学习抒情三园丁颂歌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四想像世界学习虚构第三册一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二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第三册三善待生命学习论证四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第四册一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二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三确立自信学习反驳四善于思辩学习辨证分析第五册一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二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三锤炼思想学习写得有文采四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第五册朗诵演讲讨论辩论访谈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第五册优美的汉字成语:中华文化的缩微景观交际中的语言运用逻辑和语文学习文言词语和句式奇妙的对联修辞无处不在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走近文学大师古代文化常识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影视文化有趣的语言翻译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第五册《论语》《家》《红楼梦》莎士比亚戏剧《三国演义》《大卫·科波菲尔》《巴黎圣母院》《高老头》《谈美》《堂吉诃德》(一)强化文体意识1、阅读——文学类(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实用类(新闻传记人物访谈报告文学)2、作文——正确运用各类文体进行写作,要求人文性和学科性(写作基本要求和关注人本)(二)建立人本意识——关注人的发展(三)坚持阅读和写作(四)开阔视野、积淀文化、提高素质——文史哲、古今中外五、文体教学体系(一)诗词现代诗歌文体意识文学常识1、诗歌朗读背诵理解内容和体悟情感品鉴赏析语言、技法、形象古代诗词知识迁移(归类整理)2、诗歌课程教学现代诗歌:第1册一单元(毛泽东戴望舒徐志摩艾青)古典诗词:第2册二单元(先秦-南北朝,诗骚孔古诗三首)第3册二单元(盛唐气象-唐末余音李杜白李商隐)第4册二单元(宋词柳苏辛李清照)第5册二单元(古代韵文陶渊明王勃庄子李密)3、古典诗词教学先秦—南北朝氓——痴情女子负心汉的婚变曲采薇——西周时代的边塞诗离骚——爱国主义诗篇的源头孔雀东南飞(并序)——坚贞爱情的悲喜剧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短歌行曹操——青青子矜,悠悠我心归园田居(其一)——羁鸟恋旧林白马篇——曹植:蓬莱文章建安骨盛唐气象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高中语文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
高中语文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目录成语中的多音字,是通假和古今异读或一字多义、古今异读造成的异读字识记有些字难以从字形和声旁找到读音的依据,会觉得这些字很陌生但又似曾相识,误读的可能性很大。
这需要平常多积累难读字识记汉字中有很多字的形状相似,差别细微但意义不同,这类相近字误读的情况很常见。
有些相近字误读的情况很常见。
有些相近字具有相同的声旁,但很多时候因形旁所属类不同会出现读音不一样的情况相近字辨音考查题型考查对字音的识记,多源于课本客观选择题检测对字音的拼读能力_________________ 音形互写多用于具体语境下的字音、字形、字义的综合辨析语言实践能力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b,p,m,f与O亲,-般不与e相拼;汉语拼音规则口决i,u后面有元音,i, u改写成丫,W刃|拼音的大写、连写与分写i,u后面无元音,i前加Y, u加W;)\ ~j,q,x是三兄弟,和。
相拼把点去丿语音的重音、停顿和语速易错字归类难读字强记死记硬背,不辨字义知识归纳学习误区注重积累总结升华勤查字典动口用心学法总结比较辨析强记难字强记成语中的通假字、古今异读字针对性地用普通话的标准读音来矫正所在方言区的读音缺陷汉语拼音方案考查要点多音字,指那些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读音的字。
多音字有多音多义和同音多义两种情况。
多音多义字是高考字音考查的热点。
多音多义字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①因词性不同而多音产生的多音②因语体不同而产生的多音③因沿字识i己袭古音而产生的多音④因简化合并而产生的多、音⑤因意义不同而产生的多音。
多音同义字在「不同的词里,字义并没有显著的不同,但读音不同。
包括如下几种情况:①某个字单用时和这个字组成双音词或多音词时读音不一样;②在个别词语中的读音与一般读音不一样;③在口[语和书面语中读音不一样知识梳理形声字辨音因体辨音熟记成语学法指导因性辨音矫正方言因形辨音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形声字的读音和她的声旁读音并不同,如“砧板”中的“砧"字读"ZhS”而不读“Zhan” O像这样的形声字常是命题的重点,要特别关注\ ______ ______ r _________________ /7形声字占汉字80%以上,形声字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表示字的意义,叫做形旁(也叫义符);另一部分表示字的读音,叫声旁(也叫音符)。
高中语文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
高中语文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目录成语中的多音字,是通假和古今异读或一字多义、古今异读造成的异读字识记有些字难以从字形和声旁找到读音的依据,会觉得这些字很陌生但又似曾相识,误读的可能性很大。
这需要平常多积累难读字识记汉字中有很多字的形状相似,差别细微但意义不同,这类相近字误读的情况很常见。
有些相近字误读的情况很常见。
有些相近字具有相同的声旁,但很多时候因形旁所属类不同会出现读音不一样的情况相近字辨音考查题型考查对字音的识记,多源于课本客观选择题检测对字音的拼读能力_________________ 音形互写多用于具体语境下的字音、字形、字义的综合辨析语言实践能力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b,p,m,f与O亲,-般不与e相拼;汉语拼音规则口决i,u后面有元音,i, u改写成丫,W刃|拼音的大写、连写与分写i,u后面无元音,i前加Y, u加W;)\ ~j,q,x是三兄弟,和。
相拼把点去丿语音的重音、停顿和语速易错字归类难读字强记死记硬背,不辨字义知识归纳学习误区注重积累总结升华勤查字典动口用心学法总结比较辨析强记难字强记成语中的通假字、古今异读字针对性地用普通话的标准读音来矫正所在方言区的读音缺陷汉语拼音方案考查要点多音字,指那些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读音的字。
多音字有多音多义和同音多义两种情况。
多音多义字是高考字音考查的热点。
多音多义字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有:①因词性不同而多音产生的多音②因语体不同而产生的多音③因沿字识i己袭古音而产生的多音④因简化合并而产生的多、音⑤因意义不同而产生的多音。
多音同义字在「不同的词里,字义并没有显著的不同,但读音不同。
包括如下几种情况:①某个字单用时和这个字组成双音词或多音词时读音不一样;②在个别词语中的读音与一般读音不一样;③在口[语和书面语中读音不一样知识梳理形声字辨音因体辨音熟记成语学法指导因性辨音矫正方言因形辨音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形声字的读音和她的声旁读音并不同,如“砧板”中的“砧"字读"ZhS”而不读“Zhan” O像这样的形声字常是命题的重点,要特别关注\ ______ ______ r _________________ /7形声字占汉字80%以上,形声字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表示字的意义,叫做形旁(也叫义符);另一部分表示字的读音,叫声旁(也叫音符)。
2024届高考复习语文学案(新高考人教版):写作-掌握议论文结构导图(高分式)——借助导图形成思路
学案90掌握议论文结构导图(高分式)——借助导图,形成思路复习任务掌握议论文写作中两种高分结构导图:六字联珠式和情境任务型。
知识图要活动一掌握六字联珠式结构导图(一)结构导图“点正反深联总”六字联珠经典结构是一种建构文章结构的综合形式。
它集对照式和递进式于一体。
全文分六个层次,纵横结合,层层深入,行文便捷,利于操作。
(说明:导图中的“正”与“反”位置相对灵活,也可“反”“正”。
)(二)考场范文示例(2021·新高考Ⅰ)行健自强,强而恒强“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
”这是青年毛泽东在社会动荡、国难当头时的所悟、所言。
而这,亦是在当时背景下,千万青年欲使个人心志强壮,使民族自尊自强的呼声。
(点)于个体而言,勤自锻炼所实现的身强体健,能让人清晰地看到脱“弱”变“强”的生命价值。
于国家而言,“体育之效”不只是提升国民的身体素质,还代表着一种国家崛起的意义与价值,更能在由“弱”到“强”的过程中揭示一个民族不竭的前进动力。
正如1984年的洛杉矶,许海峰实现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2004年的雅典,身披国旗的刘翔让十重跨栏不再是东方人的障碍;2019年,中国女排三大赛取得十连冠,“女排精神”成为一个超越体育领域的民族精神象征。
(正)但生命不会一成不变,强弱亦有轮转。
有帅气到霸屏的坚毅独臂少年张家城,也有“佛系”“躺平”的“三和大神”。
在某个现实瞬间,“强”或“弱”不过是即时的表现。
而重要的是,假如“三和大神”不再“躺平”,经奋发而有为后,还会不会重蹈覆辙?“勤自锻炼”能使弱变强,但在强起来后也会因恃强而“滥用其强”,继而变弱;大到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几乎都经历过披荆斩棘的创业,励精图治的兴盛,然后由盛转衰继而覆灭;小到无数明星登台闪耀达到人生巅峰,然后因不知自重不守法纪而跌落尘埃。
强由我,弱亦因我;是强是弱,关键看自己,看自我的认知、自我的意志。
如毛泽东所言: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
若无“精神”的支撑,由弱变强后,也会强而复弱。
高考语文总复习知识结构图解例说03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三)
第二板块文言文阅读§1考纲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和古典诗词1.常见实词、虚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2.常见文言句式的理解常见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3.文章内容的理解(包括翻译、断句等)4.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5.文章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6.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和概括§2具体考查内容一、文言实词(一)大纲规定的120个实词爱安被倍本鄙兵病察朝曾乘诚除辞从殆当道得度非复负盖故顾固归国过何恨胡患或疾及即既假间见解就举绝堪克类怜弥莫乃内期奇迁请穷去劝却如若善少涉胜识使是适书孰属数率说私素汤涕徒亡王望恶微悉相谢信兴行幸修徐许阳要宜遗贻易阴右再造知致质治诸贼族卒走左坐(二)常见古今异义举例亲戚妻子中国非常所以绝境无论用心稍稍更衣无日殷勤唧唧豪杰卑鄙往往何苦其实肉食鱼肉不过左右春秋结束陇断约束大风交通一切虽然操持宣言烈士牺牲扶老秋天可恨留意举手老子鞠躬一毛怠慢口告不好丈人风流操持开张学者妖怪有意山东不避人情县官致意反复从容便宜故事南面可怜逢迎同志指示行为可以至于感激智力具体(三)解题指导推断词义的方法1.形训推断法:即通过字形结构分析来解释词的本义。
例: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造”的义符为“辶”,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就可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
2.通假推断法: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
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与“邀”同音通假,推断“要”的意思是“邀请”。
3.词性推断法:根据词语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知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知它的实词词义。
例: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本句为对仗句,“据”对“拥”,“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的意思,名词,那么“固”也是名词,据此推断“固”为“险固的地方”之意。
4.语法结构推断法: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
由结构推断词性,进而推断词义。
高考语文总复习知识结构图解例说说明(2)
高考语文总复习知识结构图解例说说明(2)教学博苑02-07 0618高考语文总复习知识结构图解例说说明(2)五、辨识修改病句。
(一)解题指导辨析与修改病句方法点拨1.语感审读法。
语气不能畅,应做进一步检查。
2.语法检查法。
分清主干与枝叶,梳理其间关系,审视是否有残缺、赘余、搭配不当。
3.句意分析法。
(1)句首有介词短语,注意检查是否残缺主语。
(2)句中有并列结构,审视其各项能否与相关的词语搭配。
(3)定状语复杂,审视其能否与中心语搭配、排序是否恰当。
(4)句中有肯定与否定相迭(或正面与反面)的短语,审视是否照应。
(5)如果否定和反问,看看否定是否恰当。
(6)如有数量、范围或程度词语,审视是否与其他词语矛盾。
(7)句中有谦敬词语,审视是否用错对象。
4.分析逻辑关系(1)分句较多,注意是否有偷换主语。
(2)并列结构短语,并列的各项不能有意义上的交叉、范围上的包含与被包含。
(3)分句的语序,要符合逻辑事理。
(4)如果是复句,要注意关联词的位置。
(二)病句类型举例。
1语序不当(1)关联词位置不当。
例:过去,内地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低,就是成本比沿海高。
(2)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
例: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棉花的生产”应为“生产的棉花”)(3)把定语放在状语的位置上。
例: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
(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4)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
例: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
(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5)多层定语语序不当。
例: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
(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后的“的”)正确的语序应是:表示领属的名词、代词或短语+数量短语+动词、动词短语+形容词、形容词短语+表性质的名词。
(6)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正确的语序应是:表时间的名词或短语+表处所的名词或短语+表范围、程度、语气等的副词+表情态的动词或形容词+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例: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散文结构与内容概括+课件30张
题型:结构、句段、线索
题型一 结构思路整体分析 题型二 局部材料安排的作用 题型三 线索作用分析
了解概念
思路是指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地表达思想 感情的路径、脉络。
结构是指行文思路的外在表现,指作品的整体 构思(布局谋篇)、行文线索以及段落间(各个部分和 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与安排。
(1)结构上:虚实、正反、层进、总分—形成波澜 (2)主题上:强化中心
(1)内容上:突出主旨、强化感情(反复修辞) (2)结构上:交代线索、前后呼应
解题步骤
第一步:确认位置 第二步:明确作用 句段作用 (1)内容、主题 (2)结构、思路 (3)表达技巧 (4)读者心理 第三步:分条列点
概括散文内容要点
找线索的方法:反复出现的词语或者同类词语,它 能将文章零散的材料连缀成一个统一而紧密的整体
找出线索
1.看标题
“四看”定线索 《白杨礼赞》《窗子以外》《门》《岳桦》
2.看时空词语
《荷塘月色》出门→缓步前行→荷塘→荷叶→ 荷花→月光→树木→山色→怀古思乡→进门
3.看“物” 《记一辆纺车》《窗子以外》
4.看议论抒情
1. 概括题(是什么) 2. 手法题(怎么样) 3. 作用题(为什么)
1.螺蛳粉这一形象有何特点?结合图片简要分析。 概括题
2.谈谈该图中的美食是如何烹饪出来的?
手法题
3.这盅粉将酸笋换成了香菜,这一改动带来怎样的效作果用?题
文章的内容要点,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 说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可以是指全文的,也可 以是指文章局部的。概括内容要点,就是要求考生 能够准确理解文章的每一段的内容要点,并按照要 求用原文或者自己的话表达出来。对文章内容的概 括主要有两大题型:主旨概括题、特定信息概括题。 其中,特定信息概括题是考查重点。
高考语文总复习知识结构图解例说04备课资料(高三)
第三板块古诗词鉴赏§1考纲要求1.古典诗词内容的理解2.古典诗词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鉴赏。
§2具体考查内容一、理解思想感情“诗言志”,诗人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我们要能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一)解题指导1.从诗歌文本出发,不主观臆断。
2.知人论世,了解古诗词常见情感。
(二)古诗常见情感举例忧国忧民例诗: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岳飞《满江红》怀才不遇例诗:刘禹锡《昼居池上亭独吟》羁旅游子例诗:韦庄《商山早行》怀古伤今例诗: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身世感怀例诗:杜甫《旅夜抒怀》朋友真情例诗: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优游闲适例诗:李华《闲居》孤寂冷落例诗: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居作》二、把握诗歌意象古诗的意象,不同一般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一)解题指导。
1.找出描写诗歌形象的词语。
2.概括形象特点。
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是什么形象?(2)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 (二)古诗常见意象举例折柳:表示送别,离愁别绪。
折梅:表达别离,赠送寄思。
斜阳:表示日暮,含有某些凄惨之感。
残月:表示不圆满,孤独忧愁的心绪。
寒蝉:表示冷凄,含有凄惨萧索之情。
短笛:表示送别、思乡,寄寓思念之情。
落叶:表示悲秋,含有悲苦之意。
归雁:表示思乡之情,游子思念故乡。
西风:表示凄清之情,忧愁之绪。
梅花:表示凌雪傲霜,坚强之意。
牡丹:表示富贵、大方。
荷花:表示清雅高洁,也表示夏季。
兰草:表示高洁、友谊。
秋风:表示萧条、冷落。
三、体会诗词的意境古诗的主题通常是借助意境来表达的。
所谓意境,是情与景的和谐统一。
“情”,指是的思想感情;“景”指的是艺术境界。
(一)解题指导。
1.描摹诗歌图景,2.概括意境特点,4.概括意境常用词语。
幽静、萧瑟、生机勃勃、孤寂凄清、雄浑壮丽、沉郁忧愁、和谐静谧、开阔苍凉、高远辽阔(二)意境的不同表现形式:1.触景生情。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各模块思维导图、例题
一、现代文阅读I(一)论证特点⎪⎪⎪⎪⎪⎪⎪⎪⎪⎪⎪⎪⎪⎪⎪⎪⎪⎪⎩⎪⎪⎪⎪⎪⎪⎪⎪⎪⎪⎪⎪⎪⎪⎪⎪⎪⎪⎨⎧⎪⎪⎪⎪⎩⎪⎪⎪⎪⎨⎧⎪⎪⎩⎪⎪⎨⎧⎪⎪⎩⎪⎪⎨⎧⎪⎪⎪⎪⎪⎪⎪⎩⎪⎪⎪⎪⎪⎪⎪⎨⎧⎪⎩⎪⎨⎧平实朴素句式变换、长短结合口语与书面语交错使用引用成语、古诗文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诙谐幽默或形象生动化、专业化)使用、学术语言(抽象严谨:限定词、关联词论证语言为陪衬多,一方面着墨较少作对照式:一方面用墨较层进式:使论述深入晰并列式:使论述层次清总分式:开门见山论证结构量,有说服力综合使用:增加论证力假设论证类比论证道理论证新颖独特反证法:增强逻辑性,将论点和论据有机结合因果论证:揭示本质,、文化底蕴(古诗词)、权威性(专家学者)引用论证:增强说服力印象鲜明,论证有力对比论证:正反对比,增强文章说服力举例论证:真实可信,象,更易理解比喻论证:语言生动形论证方法立驳结合驳论立论论证方式论证特点(2024·杭州高三上期末)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
①论证思路清晰。
运用“总分总”的论证思路,说理严密;②论证方法多样。
运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方式,更具可读性;③论证语言严谨。
如“按照解释学的视角”“适度变革古礼”等限制性语言,“不在于……而在于……”等关联词,逻辑性强。
(2023·浙南名校高三联考)请简要梳理文章的论证结构。
①本文采用总分总论证结构。
②一、二段总起,从传统和现代的审美差异引出论点,中国艺术的审美情趣在于“曲”(或含蓄);③三到五段分说,从园林、书法、绘画三个方面,论述“含蓄美”的审美境界(审美特征); ④最后一段总结,“含蓄”在中国美学中各尽其妙,是艺术家追求的大境界(或“无上妙殿”)。
(2023·新高考I 卷)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请根据文本概括。
①借助名家观点与事实论据加以批判,比如第二段引出马克·贝勒马尔等人的质疑,引用相关经济学家的调查论证,用事实反驳报道中的错误信息;②借助实地考察的真相加以批驳,比如第三段用亲自调查时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反驳报道中的错误信息;③借助常规逻辑认知加以批判,比如最后一段以新手论辩与犯错误小学生的自我辩护的技巧进行类比,批判报道中的“竞争性真相”。
高考语文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图
高考语文重要知识点总结归纳图随着高考的临近,语文考试成为考生们最为关注的科目之一。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本文将对高考语文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下面的图表将展示出这些重要知识点的分类和概要,以帮助同学们整理复习思路。
一、古文阅读1.文言文常识- 文言文的基本特点- 文言文的组成部分- 文言文的基本用法2.古文阅读方法- 认真把握课文的背景信息- 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结构- 学会鉴赏古文的修辞手法3.古文名篇赏析- 背诵并理解经典古文名篇- 掌握名篇中的重要句子和用法- 理解名篇的主题和思想二、现代文阅读1.文言文与现代文的比较- 文言文的优点和不足- 现代文的表达方式和特点2.文学常识与鉴赏方法- 学习文学史及文学常识- 熟悉典型文学作品- 掌握文学鉴赏方法和技巧3.现代文阅读的技巧- 认真审题,把握文章中心- 注意熟悉作者的写作风格- 善于分析推理,抓住关键信息三、写作技巧1.写作表达基本要求- 语言准确、流畅、得体- 结构合理,逻辑清晰- 内容准确、丰富、有广度2.写作常见题材及技巧- 议论文的写作技巧- 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应用文的写作技巧3.写作注意事项- 注意保持积极、中立的态度- 避免使用不当的修辞手法- 注意遵守写作规范和要求四、语言知识点1.词语的辨析和用法- 近义词和同义词的区别- 常见词语的合理运用2.重点词语的记忆与理解- 高中阶段重点词汇的记忆- 了解常见词语的意义和用法3.语法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重点语法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 善于分析句子结构与成分通过以上归纳总结的图表,同学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高考语文重要知识点的分类和概要。
同时,我们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加深对每个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
希望同学们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点,提高语文成绩,取得令人满意的高考成绩。
祝愿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
人教版高考语文总复习第四部分语言文字运用 图文转换
任务突破练三十七图文转换(赋分57分,用时40分钟)一、对点练1.关于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某位老师编写了知识结构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5分)2.下面两幅图是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图。
根据图中的信息,按要求答题。
(4分)请根据图中数据,概括近10年来我国人口的变化(不超过60个字)。
3.近日,“中国教育:从传统文化寻找突围之道”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国学新青年”成为此次论坛上的热门话题,请根据以下调查信息图为“国学新青年”下一个定义。
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80个字。
(6分)4.右图为拉萨旅游标识。
请写出除文字以外的三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
(6分)二、综合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
(11分)甄士隐与贾雨村是作为“对立幻象”存在于《红楼梦》全书的叙事之中的。
甄士隐是人世间与太虚幻境的连接点,①,他们两人又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印证了太虚幻境与贾府是虚实相映的。
看似虚幻莫测,②,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真实感与情感体验。
而作为“对立”呈现的形象,③,一种是以甄士隐为代表的超然出世的人物,一种是以贾雨村为代表的热衷名利的人物。
后者在前者的眼里是虚无,前者在后者的眼里是疯癫,二人最后在觉迷渡口相遇,如同开头在葫芦庙比邻而居的情况一般。
二人所经历过的世间纷扰都像是南柯一梦,梦醒之后的再次相遇则暗示着一切都仿佛回到了原点:甄士隐已悟道成仙,冷眼旁观世间百态;贾雨村却因贪赃枉法,终被削籍为民。
这时已然超脱的甄士隐以“老仙长”的身份出现,并作为精神导师来对贾雨村进行点化,体悟人生真谛,从而使得二者又在对立中回归了统一。
5.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0个字。
(6分)6.下图是根据上文第二段制作的内容结构图,请将空白处补充完整,每处不超过7个字。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8题。
高三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课件(PPT 23页)
❖ 参考答案: ❖ 1、无舵的航船,颠颠簸簸,没有方向。 ❖ 2、漫漫的长夜,昏昏暗暗,没有光明。
更多内容欢迎莅临天马行空官方博 客:/tmxk_docin
.模仿下面句子的格式,另写一个 句子
更多内容欢迎莅临天马行空官方博 客:/tmxk_docin
3.在下面括号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
比句(5分)(1999年)
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五十年像一条
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有冷色
也有暖色;(
,
);
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
❖ 遗忘是心的缝隙,漏掉了多少珍贵的昨 天?(比喻+疑问)
❖ 参考答案: ❖ 欲望是杀人的魔鬼,迷惑了多少纯洁的心灵?
更多内容欢迎莅临天马行空官方博 客:/tmxk_docin
更多内容欢迎莅临天马行空官方博 客:/tmxk_docin
(2000年秋季) •虚伪和欺诈产生罪恶。 ([美]爱迪生) •蚜虫吃青草,锈吃铁,虚伪吃灵魂。 ([俄]契诃夫)
勇敢和爱心产生英雄。 阳光赶跑阴霾,春雨赶跑干旱,勇敢赶跑歪风。
更多内容欢迎莅临天马行空官方博 客:/tmxk_docin
4.下列两个句子都写到“虚伪”。前一句直接表述, 言简意赅;后一句连续类比,形象生动。请在“友 谊”“勇敢”“信任”中任选一个词,仿写两句话。
流,画卷刚刚展开,(
),史诗
还在续写。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面的分句构成排比的句子,内容和形 象要与概括共和国五十年发展史吻合。 2.句式相同: a.比喻 b.前低后更扬多内容c欢.前迎莅后临天呼马行应空官)方博
高考语文知识结构图
语文高考复习知识结构图说明1.这份图是语文高考复习的知识结构图,分为五大板块——语言知识和运用、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现代文阅读、作文。
2.第一、二、三三个板块的体例如下:§1考纲要求(蓝色字体)§2具体考查内容一、分类知识名目(一)解题指导(红色字体)(二)内容解说或举例(紫色字体)(三)典型例题(绿色字体)3.第四板块现代文阅读由于其特殊性,体例另排。
4.由于篇幅限制,部分知识点的知识举例从略,学生可以自查相关工具书。
第一板块:语言知识和运用§1考纲要求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语言应该能力1.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识记2.词语(包括成语的)的识记、理解和运用。
3.病句的辨析和修改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欠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语句的扩展,语段的压缩,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
5.语言表达的准确、简明、连贯、得体。
6.常见修辞方法及运用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7.标点符号的使用。
8.中外重要作家和作品的基本了解。
9.文学体裁基本常识的了解10.常见名篇名句的背诵与默写。
§2具体考查内容一、正确识记字音。
(一)解题指导1.正确把握形声字的读音。
2.注意区别形近字。
3.注意区别多义多音字。
4.注意书面语与口语的区别。
5.注意一些常见误读。
(二)典型例题例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璀璨.(càn)憧.(chōng)憬饮鸩.(zhèn)止渴B.凝.(níng)固分泌.(bì)孜.(zī)孜不倦C.蹊.(qī)跷省.(xǐng)悟穷形尽相.(xiàng)D.端倪.(ní) 宝藏.(zàng) 未雨绸缪.(móu)答案:B。
(20XX年全国高考题)例2: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 数shǔ数.说数.伏不可胜数.数.典忘祖B 识 shí识.别识.破博闻强识.远见卓识.C 横 héng 纵横.横.行妙趣横.生专横.跋扈D 模 mó模.型模.具模.棱两可装模.作样答案: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总复习知识结构图解例说04 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三)第三板块古诗词鉴赏§1考纲要求1.古典诗词内容的理解2.古典诗词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鉴赏。
§2具体考查内容一、理解思想感情“诗言志”,诗人通过诗词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我们要能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一)解题指导1.从诗歌文本出发,不主观臆断。
2.知人论世,了解古诗词常见情感。
(二)古诗常见情感举例忧国忧民例诗: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岳飞《满江红》怀才不遇例诗:刘禹锡《昼居池上亭独吟》羁旅游子例诗:韦庄《商山早行》怀古伤今例诗: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身世感怀例诗:杜甫《旅夜抒怀》朋友真情例诗: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优游闲适例诗:李华《闲居》孤寂冷落例诗: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居作》二、把握诗歌意象古诗的意象,不同一般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一)解题指导。
1.找出描写诗歌形象的词语。
2.概括形象特点。
3.理解形象中寄予作者的情感。
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1)是什么形象?(2)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3)形象的意义是什么?(二)古诗常见意象举例折柳:表示送别,离愁别绪。
折梅:表达别离,赠送寄思。
斜阳:表示日暮,含有某些凄惨之感。
残月:表示不圆满,孤独忧愁的心绪。
寒蝉:表示冷凄,含有凄惨萧索之情。
短笛:表示送别、思乡,寄寓思念之情。
落叶:表示悲秋,含有悲苦之意。
归雁:表示思乡之情,游子思念故乡。
西风:表示凄清之情,忧愁之绪。
梅花:表示凌雪傲霜,坚强之意。
牡丹:表示富贵、大方。
荷花:表示清雅高洁,也表示夏季。
兰草:表示高洁、友谊。
秋风:表示萧条、冷落。
三、体会诗词的意境古诗的主题通常是借助意境来表达的。
所谓意境,是情与景的和谐统一。
“情”,指是的思想感情;“景”指的是艺术境界。
(一)解题指导。
1.描摹诗歌图景,2.概括意境特点,3.剖析作者思想。
4.概括意境常用词语。
幽静、萧瑟、生机勃勃、孤寂凄清、雄浑壮丽、沉郁忧愁、和谐静谧、开阔苍凉、高远辽阔(二)意境的不同表现形式:1.触景生情。
诗人见到某一景物后,油然而生某种情感。
例诗:黄巢《题菊花》2. 缘情写景。
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在其笔下,这些景物或场景,也染上了某种感情的色彩,即“有我”之境。
例诗:欧阳修《蝶恋花》3.情景分列。
在一首诗中,写景部分与抒情部分分界限很清,但实际上情景融合的。
例诗:杜甫《蜀相》4.寄情于景。
表面看全是写景,其实寄情于景。
例诗:韦应物《滁州西涧》5.景略情在。
本是触景生情,但写诗时将景略去,直抒胸臆。
例诗: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三、分析写法技巧。
(一)解题指导答题时应该包括1.运用的表现手法。
2.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
3.运用该手法的好处。
(二)常见古诗技巧举例1.描写方法——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例诗:王维《陇西行》2.抒情方法——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例诗: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3.衬托我爱语文 中国最大的公益语文教学网站例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对比例诗:钱起《暮春归故山草堂》5.比兴例诗:苏轼《卜算子》6.用典例诗:杜甫《贫交行》7、虚实相生例诗:杨巨源《城东早春》8、象征手法例诗:白居易《白云泉》9.比喻例诗: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10.比拟例诗:秦观《春日五首》11.夸张例诗:李白《望庐山瀑布》12.借代例诗:朱敦儒《相见欢》五、揣摩古诗的语言。
(一)部分语言赏析用词举例1.语言风格用词。
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2.揣摩诗眼用词。
委婉、含蓄、蕴藉、准确、生动、传神、清新、质朴、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朴实、隽永、生动、形象、简练、富有表现力3.答题常用语。
a、用语工整,形象地勾画出……的画面。
b、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
c、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的意境,生动形象,极富美感。
d、出了……的过程或生动情景,使诗歌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为深切。
e、叠字叠词还增加了诗的音律美。
第四板块:现代文阅读§1考纲要求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和文学类作品。
1.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2.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3.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4.作品结构的分析,思路的把握5.作品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6.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和概括7.依据作品内容进行的合理推断8.文学作品语言、表达技艺和形象的鉴赏9.文学作品思想内容、作者态度的评价§2具体考查内容一、科学类作品(社科文、科技文)(一) 理清思路,归纳要点科学类文章考查理解能力,主要需要逻辑思维。
阅读时能够理清文章思路,归纳要点是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体现,因此这是设题的重要方面。
(二)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概念)和语句科学类文章,必然会涉及一些概念或名词术语,或一些抽象或概括性比较强的语句,需要考生做出解释。
(三)理解并推断。
理解文章信息,并根据文章信息做出合理的推断,这是阅读能力另一种体现。
(四)筛选整合概括表述从04年开始小阅读放在了二卷,有了表述题。
表述题的考查内容仍然是以前的知识点,只不过由选择变成了简述。
学生在做答时要筛选整合,并用简明的语言表述出来。
二、文学类作品(一)理清思路:包括梳理线索、把握结构、分清层次。
文章可以看做一个结构。
行文思路是这个结构的体现。
读一篇文章,先要把握话题、主旨,一般来说话题引入在开头,主旨揭示在文章结尾部分。
然后就要理清思路,所谓理清思路,实际上就是分析这段在说什么,那段在说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前边对后边的作用是什么,它们如何构成一个整体。
(二)理解文章思想感情。
高考的选文大多体现作者对人生、对社会、对世界、对艺术等较深沉的思考,在确定话题和把握主旨并分析思路后,要分析文章体现的理念与感情。
(三)归纳要点:包括全文的和段落的要点。
归纳要点是每篇阅读必考的内容。
在分析思路时我们已经在概括自然段段和各层层意了。
但那时的概括缺少全文或全段的背景,在理解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后则要在整体把握的情况下概括要点。
(四)写法评价:文章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五)理解词句:根据语境理解特定的词语与句子。
§3 解题指导。
一、现代文阅读的四个意识。
——文本意识:认认真真读文本,重要的是作者怎么说,而不是我怎么想,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为什么他要这么写(用某个词语、细节、写法)——话题(或主旨)意识:这篇文章在说什么,为什么说,答题要根据它去想;——句间关系意识:通过分析句间关系,把握思路,能够解决很多问题。
——统观意识:文章是一个整体,不理解语境就不能真正理解语意。
二、科学类文章解题指导(一)解题歌诀认认真真读文本,把握话题与思路。
仔仔细细对文题,发现变化与错误。
分析句意与关系,可知词句与依据。
筛选归纳并整合,简明概括与表述。
(三)常见解题思路1.如何把握思路先通读一遍文本,大致弄清本文的话题是什么,文中介绍的主要概念和相关概念是什么,然后找到观点句、结论句(两者统称为主句),支撑句(相对主句而言,有举例、解释、数字、比方、引用等支撑方式)。
还要注意过渡句,理清文章思路。
2.如何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概念)和语句重要词语往往可以根据上下文可以推知其含义。
做题时第一要分清文中讲了几个关键概念,不要弄混;第二找到重要词语所在区间后结合上下句做分析,一般解释就在其中。
3.推断题的要求(1)文中有根据;(2)符合逻辑与情理;(3)注意程度与范围。
4.筛选整合概括表述的思路。
首先要考虑这道题在问什么,也就是在考哪个知识点。
一般来说,还是在这三方面设题:1.表述某个词语或概念的含义;这种题需要“瞻前顾后找信息”,并有统观意识,也就是根据本文或本段的话题,将整篇、整段、几段一起看。
2.表述某个语句的含义;这种题思路与第一种题差不多,解释句子实际还是解释词语,是句中的关键词。
3.表述文章介绍的事物的特点、本质、原理或最新发现。
这种题最常见。
做题的核心在于弄清这篇文章的说明对象的本质或原理是什么,找到最核心的话,寻找其中最关键的词语将其连缀成句。
这类题要整合的信息区间往往比较大,要有整段、几段甚至全文统观的意识。
因此,还是把文章思路理清,特别是句间关系要搞清楚,分出层次以后归纳的要点一般就会比较全了。
三、文学类作品解题指导。
(一)散文类作品设问角度。
散文类作品常见的设问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解说。
一般分为三种:(1)解释重要词语。
注意:①“瞻前顾后”找信息。
②用具体明白的话解释抽象含蓄的词句。
③解释到位,不概括过宽(2)解释重要语句。
包括①解释语境含义。
将文本读懂,利用句意和句间关系得出结论。
②解读深层含义。
这种题不只需要把文本读懂,还需要背景知识解说句子实质上还是解说词语。
③解读思想感情。
这其实比较特殊的解释重要语句题,许多句子作者说得非常含蓄,其中有很深的情蕴。
这种题的解读要和下边讲的归纳概括联系起来,在把握全文主旨的情况下体会作者在某句话中的情味。
2、归纳概括。
这种问法几乎是每份阅读题都有的,一般分为四种。
①段落要点归纳概括。
第一种是分层概括。
做这种题时先要一句一句把段落读完,认真分析这句说的什么,那句说的什么,哪几句可以归为一层,然后提炼出每个层次中的关键词语,做为要点。
第二种是整体概括。
这需要掌握本段的中心句,根据中心句概括要点,如果没有中心句就要找一个能够统率全段的语句。
②文段要点归纳概括。
所谓文段要点是指几个段落,出题者往往要求学生在几个段落范围内归纳要点。
做题思路和段落要点归纳概括类的题差不多,也是把文章思路理清楚,或者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做为要点,或者将整个文段分出层次,概括层意做为要点。
另外,要提示的是,文中的每个段落的议论抒情句往往是概括的关键处。
③文章主要内容概括。
这种题需要统观全文,根据本文的话题和主旨,根据行文思路概括。
④文章思想感情概括。
这种题也需要统观全文,要特别强调阅读的四个意识。
一般来说,反映主题的话大多在文章结尾处,也就是所谓的“卒章显志”。
3、评价。
评价是阅读的重要工作,也是设题的重要方面。
一般分为两类。
(1)内容评价。
作者在说什么,我们怎么看。
做这种题,首先要把握作者在说什么,也就全文的主题是什么,然后再谈自己的看法。
一般来说是要同意作者的看法的。
(2)写法评价。
①行文思路评价。
这种题需要平时学的语文知识做基础。
题目一般会问“这样的安排或这段(句)话的作用是什么?”答这种题首先要看“这种安排或这段话”本身说的是什么,是叙述,是议论,还是抒情,在文处于什么位置,然后看看它们在全文中的地位。
如果在开头,一般作用是引入话题,引领全文或引起下文,奠定全文的情感基调,在后文做铺垫等等;如果在文章中间,一般起过渡作用或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在文章结尾则是收束总结全文,和前文做呼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