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词与水果
石榴之美:古代诗词中的象征与寓意
石榴,这个古老的水果,自古以来就在诗词中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它既代表着丰收和繁荣,也象征着美好的爱情和婚姻。
在我国文学中,石榴更是被用来表达对美好生活和美好情感的向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石榴在古代诗词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它所蕴含的丰富寓意。
1. 石榴在古代诗词中的形象描写在古代诗词中,石榴往往被描绘成红艳艳的果实,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李白的《将进酒》中有“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这里李白借石榴花形容美丽的女子。
2. 石榴在诗词中的象征意义石榴因其多籽、红艳和丰厚的果实,常被视为繁荣富贵的象征。
在《诗经》中就有“石榴之红,其美不群”之句,形容丰饶的石榴果实。
另外,石榴也被用来象征婚姻的美好,因为它多籽而红艳,代表繁衍和生育,寓意美满的姻缘和众多的后代。
3. 石榴在诗词中的深层寓意除了表面的象征意义外,石榴在古代诗词中还具有深层的寓意。
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就有“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里石榴被用来比喻爱情的甜蜜和苦涩,同时也暗含着对时光流逝和爱情变迁的感慨。
总结回顾:通过对古代诗词中石榴的象征意义和寓意的探讨,我们不仅能感受到这个古老水果所表达的丰富情感和生命力,也能从中体会到古人对美好生活和美好情感的向往。
在当代的生活中,我们同样可以从石榴的象征意义中汲取灵感,珍惜美好的爱情和婚姻,向往丰收和繁荣的生活。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石榴所表达的丰富象征意义和寓意,不仅是古代诗人对美好生活和美好情感的向往,也是对人生、爱情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
我们应当珍惜眼前的幸福,同时也要向往美好的未来。
愿我们都能像石榴一样,绽放出绚丽的光芒,迸发出生命的活力。
【文章结束】石榴,这个古老的水果,自古以来就在诗词中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寓意。
有关水果的古诗词大全(精选10篇)
有关水果的古诗词大全(精选10篇)1.有关水果的古诗词篇一《深树见一颗樱桃尚在》唐·李商隐高桃留晚实,寻得小庭南。
矮堕绿云髻,欹危红玉簪。
惜堪充凤食,痛已被莺含。
越鸟夸香荔,齐名亦未甘。
2.有关水果的古诗词篇二《山枇杷》唐·白居易深山老去惜年华,况对东溪野枇杷。
火树风来翻绛艳,琼枝日出晒红纱。
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
争奈结根深石底,无因移得到人家。
3.有关水果的古诗词篇三《洞仙歌·西瓜》清·陈维崧嫩瓤凉瓠,正红冰凝结。
绀唾霞膏斗芳洁。
傍银床、牵动百尺寒泉,缥色映,恍助玉壶寒彻。
夜深呼碧玉,同倚阑干,月色荷香两清绝。
笑问破瓜无,此夜琼浆,须怜取、寸心长热。
见手揽金刀细沈吟,悄不觉红潮,早堆肌雪。
4.有关水果的古诗词篇四《杨梅》宋·袁说友酒着圆腮重,珠联细叶芳。
绛纱笼蜜颗,朱粉皱新妆。
色渍桑间椹,甘傅荔子浆。
轻酸认梅种,草木有他杨。
5.有关水果的古诗词篇五《浪淘沙·杨梅》宋·王观素手水晶盘。
垒起仙丸。
红绡剪碎却成团。
逗得安排金粟遍,何似鸡冠。
味胜玉浆寒。
只被宜酸。
莫将荔子一般看。
色淡香消僝僽损,才到长安。
6.有关水果的古诗词篇六《拣贡橘书情》唐·白居易洞庭贡橘拣宜精,太守勤王请自行。
珠颗形容随日长,琼浆气味得霜成。
7.有关水果的古诗词篇七《六峰项里看采杨梅》宋·陆游绿阴翳翳连山市,丹实累累照路隅。
未爱满盘堆火齐,先惊探颔得骊珠。
斜簪宝髻看游舫,细织筠笼入上都。
醉里自矜豪气在,欲乘风露摘千株。
8.有关水果的古诗词篇八《过华清宫三首·其一》唐·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9.有关水果的古诗词篇九《荔枝楼对酒》唐·白居易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
欲摘一枝倾一盏,西楼无客共谁尝。
10.有关水果的古诗词篇十《食荔枝》宋·苏轼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读6首有关水果的诗词,与古人共品时令佳味
读6首有关水果的诗词,与古人共品时令佳味
1.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 《凉州词二首·其一》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 《食荔枝》
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4. 《南乡子·江路木犀天》
韩元吉
江路木犀天,绮席龙舟人似月。
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
歌罢楚些谁在叹?风色萧萧,雨气潸潸。
岸花零落鹧鸪啼,送客衰兰泣路歧。
5. 《蝶恋花·记得画屏初会遇》
苏轼
记得画屏初会遇。
好梦惊回,望断高唐路。
燕子双飞来又去。
纱窗几度春光暮。
那日绣帘相见处。
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缕。
敛尽春山羞不语。
人前深意难轻诉。
6. 《解闷十二首》
杜甫
翠瓜碧李沈玉甃,赤梨葡萄寒露成。
可怜先不异枝蔓,此物娟娟长远生。
关于水果的古诗词和成语
关于水果的古诗词和成语《食荔枝》
宋代:苏轼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春风》
唐代:白居易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侍宴咏石榴》
唐代:孔绍安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
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石榴》
唐代:李商隐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咏葡萄》
唐代:唐彦谦
西园晚霁浮嫩凉,开尊漫摘葡萄尝。
满架高撑紫络索,一枝斜亸金琅珰。
天风飕飕叶栩栩,蝴蝶声干作晴雨。
神蛟清夜蛰寒潭,万片湿云飞不起。
石家美人金谷游,罗帏翠幕珊瑚钩。
玉盘新荐入华屋,珠帐高悬夜不收。
胜游记得当年景,清气逼人毛骨冷。
笑呼明镜上遥天,醉倚银床弄秋影。
《樱桃》
唐:张祜
石榴未拆梅犹小,爱此山花四五株。
斜日庭前风袅袅,碧油千片漏红珠。
人面桃花南橘北枳投桃报李
望梅止渴避瓜防李抱蔓摘瓜
瓜剖豆分瓜熟蒂落桃之夭夭
梨园弟子瓜李之嫌风花雪月
百年好合桃李满天下瓜田李下
瓜皮搭李树橘化为枳避李嫌瓜。
描写苹果的古诗词
描写苹果的古诗词苹果是一种美味可口的水果,深受人们喜爱。
在古代的诗词中,也有许多描写苹果的作品。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几首古诗词,让我们一起感受苹果的魅力。
1.《青苹札·芳叶满枝带》芳叶满枝带,青枝半怯霜。
白心闪亮亮,香气袭人房。
碧剖琼肌浅软,红殇坠指妆香。
低头咀嚼苦心,高卧银屏给这是一首描写苹果美好的诗词。
诗中运用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将苹果形容得如此鲜美可口。
芳叶满枝带,青枝半怯霜,形象地描绘了苹果树上满满的苹果。
诗人用白心闪亮亮来形容苹果的内部,香气袭人房,给人一种仿佛就能闻到苹果香味的感觉。
接着,诗人描绘了苹果的外貌,碧剖琼肌浅软,红殇坠指妆香。
这里将苹果的颜色和质感与宝石的宝贵和光彩进行了巧妙的比喻,使人感受到了苹果的珍贵和美丽。
最后,诗人提到了人们享用苹果的场景,低头咀嚼苦心,高卧银屏给。
这里用意象展示了人们品尝苹果的细节,苹果的美味让人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2.《秋无尽兰洲》鸿鹄思双影,萧疏海树洲。
椿艳庭司荐,蔷红室花愁。
浩漫长安赐,日月共长留。
曾翰张之舞,苹君上之酒。
这首诗以苹果作为隐喻,描绘出了秋天的美丽景色。
首先,诗人用鸿鹄思双影来形容苹果树上挂满的苹果,展现了秋天丰收的景象。
萧疏海树洲则描绘了苹果树独特的生长环境,给人一种萧疏清凉的感觉。
接着,诗人用椿艳庭司荐来比喻苹果的色彩鲜艳,蔷红室花愁则形容苹果的颜色让人感到心痛。
这里通过对苹果色彩的描绘,表达了秋天的愁绪和辞别之意。
诗中还出现了长安、曾翰等人物和地名,以及赐、上之等动作词,这些元素让人感觉到苹果在古代社交场合的重要地位。
苹君上之酒更是表达了苹果的珍贵和尊贵。
3.《食苹州竹枿所得款》青花纸,“应”字书,残香未断彩云舆。
坚硬从容难记趣,压单瓣花负白羔。
万紫千红醉食者,味多又好宜堪某。
香奁内隔万眼看,品赏之者尽喝到。
这首诗以苹果为题材,通过一系列象征性的描写展现了苹果的美味和珍贵。
首先,青花纸,“应”字书形容了苹果的外表,残香未断彩云舆则描绘了苹果的香气。
写猕猴桃的诗词
写猕猴桃的诗词
以下是一些关于猕猴桃的诗词:
1. 《猕猴桃》
猕猴最爱吃此果,
翠叶生来满树丫。
维生素多营养富,
酸甜爽口众人夸。
这首诗通过描绘猕猴桃的生长环境和味道,表现了猕猴桃的美味和营养价值。
猕猴最爱吃这种水果,翠叶长满了树丫,富含维生素,味道酸甜爽口,受到人们的夸赞。
2. 《赞猕猴桃》
藤蔓牵连绿叶间,
猕猴喜食果垂涎。
谁知此果非凡物,
营养丰腴味道鲜。
这首诗通过对猕猴桃藤蔓和果实的描绘,表现了猕猴桃的独特之处。
藤蔓牵连绿叶间,猕猴喜欢吃这种水果,垂涎欲滴。
谁知道这种水果并非凡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这些诗词通过对猕猴桃的描绘,表达了对猕猴桃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猕猴桃作为一种美味、营养丰富的水果,在中国古代诗词中也有所体现。
每首诗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情感,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
和水果有关的古诗
一、有关“荔枝”的古诗词1.红颗珍珠诚可爱,白须太守亦何痴。
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中种荔枝。
——白居易《种荔枝》2.柳江六月水如汤,江边荔枝红且黄。
摘时须是带枝叶,满盘璀璨堆琳琅。
——张舜民《荔枝》3.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一一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4.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淡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苏轼《惠州一绝》5.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肌肤罩绛纱。
一种天然好滋味,可怜生处是天涯。
——丘浚《咏荔枝》二、有关“樱桃”的古诗词1.独绕樱桃树,酒醒喉肺干。
——苏轼《樱桃》2.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
——李煜《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三、有关“杨梅”的古诗词1.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
——释祖可《杨梅》2.聊将一粒变万颗,掷向青林化珍果。
仿佛芙蓉箭镞形,涩如鹤顶红如火。
——张兹《谢张户部慧山杨梅》3.筠笼带雨摘初残,粟粟生寒鹤顶殷。
众口但便甜似蜜,宁知奇处是微酸。
——方岳《咏杨梅诗》四、有关“葡萄”的古诗词1.苜蓿 [mù xu]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一一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五、有关“桃子”的古诗词1.西王母桃种我家,三千阳春始一花。
一一李白《庭前晚花开》六、有关“甘蔗”的古诗词1.老境於吾渐不佳,一生拗性旧秋崖。
笑人煮积何时熟,生啖青青竹一排。
一一苏轼《甘蔗》七、有关“西瓜”的古诗词1.嘉瓜引蔓长,碧玉冰寒浆。
东陵虽五色,不忍值牙香。
一一李商隐《柳枝五首(节选)》2.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
形模濩落淡如水,未可蒲萄苜蓿[mù xu]夸。
一一范成大《西瓜园》。
与水果有关的诗词
与水果有关的诗词1、“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唐代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2、“独绕樱桃树,酒醒喉肺干。
”——宋代苏轼《樱桃》3、“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唐代张九龄《感遇·江南有丹橘》4、“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
”——宋代释祖可《杨梅》5、“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宋代苏轼《食荔枝》6、“西王母桃种我家,三千阳春始一花。
”——唐代李白《庭前晚花开》7、“桂密岩花白,梨疏林叶红。
”——唐代王勃《东郊行望》8、“杂橘柚以为囿兮,列新夷与椒桢。
”——两汉东方朔《七谏》9、“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金粉双飞。
”——五代李煜《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10、“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唐代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11、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
——宋代苏轼《荔枝叹》12、“橘柚怀贞质,受命此炎方。
”——唐代柳宗元《南中荣橘柚》1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宋代苏轼《赠刘景文/冬景》14、“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唐代王昌龄《送魏二》15、“有园多种橘,无水不生莲。
”——唐代杜荀鹤《送友游吴越》16、“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
”——唐代杜甫《百忧集行》17、“人言百果中,唯枣凡且鄙。
”——唐代白居易《杏园中枣树》18、“荒庭垂桔柚,古屋画龙蛇。
”——唐代杜甫《禹庙》19、“橘柚垂华实,乃在深山侧。
”——两汉佚名《橘柚垂华实》20、“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唐代杜甫《又呈吴郎》21、“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
”——唐代李白《梁园吟》22、“未到衢州五里时,果林一望蔽江湄。
”——宋代杨万里《衢州近城果园》23、“世间珍果更无加,玉雪肌肤罩绛纱。
”——明代丘浚《咏荔枝》24、“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唐代白居易《春风》25、“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葡萄古诗词 赞美葡萄的诗句古诗
葡萄古诗词赞美葡萄的诗句古诗关于葡萄葡萄古诗词的古诗如下葡萄古诗词:1.《凉州词》唐朝·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葡萄古诗词,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葡萄古诗词?2.《题葡萄图》明朝·徐渭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3.《为江阴伍教谕题葡萄三首·其二》明朝·倪谦秋冷骊龙卧,高垂颔下珠。
紫驼银瓮里,遥想出天厨。
4.《葡萄歌》明朝·张宁君不见贰师城外行人稀,葡萄满目秋离离。
初年托根古城下,岁久漫与城垣齐。
城下居人日争树,伐干分根不知数。
一叶寒声动地秋,尽入城中酒家去。
万里征车大宛回,离宫别观一...5.《葡萄图》明朝·张宁紫苏步幛流苏短,露淡风清秋未满。
舞凤翎翻翠解苞,蟠龙骨瘦殊垂颔。
青葱苜蓿锦石榴,枝交蔓引弥山丘。
骅骝不至仙槎远,空有卉物遗中洲。
君不思凉州一斗犹轻换,西行千骑归...6.《温日观葡萄》元朝·邓文原满筐圆实骊珠滑,入口甘香冰玉寒。
若使文园知此渴,露华应不乞金盘。
7.《玉交枝·葡萄》清朝·叶申芗异种携从博望侯。
五官题品更谁俦。
浓阴满架,宜夏复宜秋。
马乳晶明珠莫比,龙须绕翠还流。
酿成佳酝,留取博凉州。
8.《题葡萄为林君伯正赋》明朝·黄仲昭老藤偃蹇露颗悬,恍惚骊龙抱珠眠。
只恐风云一朝会,奋迅直上苍苍天。
9.《葡萄》明朝·张宁闻道乘槎客,相携到汉庭。
何缘尝草日,先自入医经。
10.《葡萄》明朝·冯琦晻暧繁阴覆绿苔,藤枝萝蔓共萦回。
自随博望仙槎后,诏许甘泉别殿栽。
的的紫房含雨润,疏疏翠幄向风开。
词臣消渴沾新酿,不羡金茎露一杯。
关于葡萄的古诗关于葡萄的古诗《诗·周南·蓼木》南有蓼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诗·王风·葛藟》绵绵葛藟,在河之浒。
终远兄弟,谓他人父。
谓他人父,亦莫我顾。
《诗·豳风·七月》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
形容水果的诗词
形容水果的诗词导语:橘子的形状是圆的,有点象一个小皮球,橘子皮的颜色是橙黄色的`,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摸起来好象有一点小绊瘩。
剥开外皮,只见一瓣瓣月牙般的橘子瓣紧偎在一起。
雪白的银丝紧紧的缠在橙黄色的橘子瓣上。
下面由店铺为您整理出的形容水果的诗词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荔枝》——唐·徐寅日日薰风卷瘴烟葡萄》——唐·唐彦谦金谷风露凉,绿珠醉初醒。
珠帐夜不收,月明堕清影。
《赋枣》——宋·王安石种桃昔所传,绿琼枝散小香囊,拜捧金盘献越王。
龙绡壳绽红纹粟、来禽青李。
争似。
何人剌出猩猩血,一官久已轻莼鲈。
只应汉武金盘上,曼倩恨偷难,繁星历历看,泼血犹残旧折条。
余甘入邻家。
君家几度尊前,摘天上繁星,伴人同醉、吴姬染指。
《项里观杨梅》——宋·陆游山中户户作梅忙,下逮吏卒,其高不可致者,蕊宫惟合赠神仙。
人间何者非梦幻。
《谢杨尚书惠樱桃》——唐·卢延让满合虚红怕动摇。
《荔枝》——唐·徐寅朱弹星丸灿日光,远赠筠笼,脉脉红泉流齿、河豚鱼近之耳。
)我生涉世本为口,尚得馋妇逐。
风包堕朱缯,偶得并蔕置枕傍,种枣予所欲。
《白樱桃》——唐·于邺(一作韦庄诗)王母阶前种几株,浮沉半壶脂水。
珍果同时。
蛮山踏晓和烟摘,快噉取餍足。
灵鸦啄破琼津滴,纵猿取之。
丞相祠堂下,将军大树旁。
炎云骈火实,瑞露酌天浆。
料紫垂先熟,高红挂远扬。
分甘遍铃下,也到黑衣郎。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支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莆阳饷荔子》——宋·陆游江驿山程日夜驰,一团甘露软含消。
萧娘初嫁嗜甘酸,色已夺鸡冠,万树荫平陆。
《恩赐樱桃分寄朝士(在岐下)》——唐·韩偓未许莺偷出汉宫,上林初进半金笼。
蔗浆自透银杯冷,朱实相辉玉碗红。
俱有乱离终日恨,贵将滋味片时同。
霜威食檗应难近,宜在纱窗绣户中。
《樱桃》——宋·陈与义四月江南黄鸟肥。
今风大熟,赏啖之馀,宝器盛来蚌腹圆,祠故相陈文惠公。
带水果的古诗词
下面是一些带水果的古诗词:
《咏柳》by 刘禹锡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墙外行人去悠悠,
转眼枝头蝶舞来。
《清平调》by 苏轼
西山半秋着,
东风解冻吹。
游子愁不见,
门前草色齐。
谁怜红豆贱,
故乡不可期。
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
《鹧鸪天》by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
《芙蓉楼送辛渐》by 李清照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梅花》by 王维
梅花开时雪,
花里无香气。
枝间有人语,
小声问谁来。
这些古诗词中,提到的水果包括红杏、红豆、梅花等。
它们描绘出了不同季节水果的颜色、气味、形态等特征,同时也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有关红柿的古诗词
有关红柿的古诗词
红柿又称“番茄”,是一种常见的蔬菜水果,自古以来就有人歌咏它的美好。
下面介绍几首有关红柿的古诗词:
1.《赋得红柿》——唐代李白
红柿出洛阳,大树遮天莓。
挂枝如颗珠,空馀细叶垂。
姹紫嫣红色,圆润似凝脂。
食之吐蕃口,煮尽味方醇。
2.《红柿子》——宋代苏轼
秋来红柿熟,一颗可买金。
不信看摘下,轻轻落地声。
3.《红柿子儿》——清代郑燮
三伏不开口,头重脚轻瘦。
待到秋来时,红熟满枝头。
一到村前市,人人笑口香。
摘得吃不尽,卖了还来买。
古人把红柿视为美食,也视为生活中的一件美好事物,它的形态和颜色都被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
如今,我们可以尝到更加美味的红柿,它既是人们的饮食之乐,也是生活中的一种美好享受。
- 1 -。
朋友圈哂水果凤梨配诗
朋友圈哂水果凤梨配诗1、《七绝·凤梨》
金甲青袍凤尾奇,
果中骁将劍锋疾。
葳蕤翠叶迷人目,
玉馔黄瓤胜蜜饴。
2、《卜算子·凤梨》
端坐剑丛莲,头顶尖刺冠。
通体裹满绿鳞甲,实则如危卵。
它日离宝座,身首两不牵。
空心黄肉生熟宜,酸甜一口鲜。
3、《凤梨》
你本是绿的宠儿,
舒展绿色枝叶上扬。
你在绿色世界遨游,
在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
慢慢地渐渐地
你离开循绿的跑道,
由绿变红,
成就鸿运当头的吉祥。
是取悦人心,
还是个性张扬?
你默默不语,
只把心愿付诸行动,
昂首丹红,
用驱体感恩祝福:
未来产业蓬勃发展
爱的世间幸福吉祥!
4、《飘香凤梨》
凤梨橙黄碧叶长,螺旋花表巧梳妆。
凹槽秀色内流金,食之甘饴囗噙香。
5、《七绝.菠萝新韵》
金甲黄袍地炮身,
玉瓤脆质醉人魂。
拼盘果片酸甜馥,
解酒消炎美味神。
古代食物诗词
古代食物诗词《惠州一绝 / 食荔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一、衍生注释:1. “罗浮山”:在广东博罗、增城、龙门三县交界处,长达百余公里,峰峦四百多,风景秀丽,为岭南名山。
2. “卢橘”:有人认为是枇杷,也有人认为是金橘。
这里泛指水果。
3. “次第”:依次,按照顺序。
4. “日啖”:每天吃。
“啖”,吃的意思。
二、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岭南地区美好的水果景象。
前两句写出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般的美好,各种水果不断地新鲜上市。
后两句则重点突出荔枝的美味,诗人说如果每天能吃三百颗荔枝,自己就心甘情愿永远做岭南的人了。
这是一种夸张的手法,用对荔枝的热爱来表达对岭南生活的喜爱之情。
诗语言简洁明快,将美好的景色和诱人的食物融合在一起,让人感受到岭南地区的独特魅力。
三、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苏轼一生坎坷,仕途不顺,但他豁达乐观。
他的诗词风格豪放洒脱,题材广泛,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他被贬到岭南后,能以乐观的心态对待当地的生活,从这首诗中就可看出他对岭南风土人情的喜爱。
四、运用片段:我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提到各地的美食。
我就说:“你知道吗?苏轼曾经因为荔枝太好吃了,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呢。
那荔枝得多美味啊,能让大诗人都这么着迷。
你想啊,就像我们如果吃到一种特别好吃的东西,比如说那超级香甜的芒果,我们是不是也想住在有芒果树的地方呢?这荔枝对苏轼来说,就像那超级芒果对我们一样,简直是人间美味,让人流连忘返。
”《猪肉颂》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一、衍生注释:1. “铛”:锅一类的炊具。
2. “柴头罨烟焰不起”:意思是用小火慢慢煮,柴头的烟火不旺。
“罨”,掩盖。
3. “火候足时他自美”:强调煮猪肉要掌握好火候,火候到了肉自然美味。
描写桂圆的诗句和译文
描写桂圆的诗句和译文
桂圆是一种具有鲜美多汁的水果,被誉为热带水果之后。
它不仅是一种美味佳品,更是文学家们激发灵感的源泉。
今天,我们来一起欣赏几首描写桂圆的诗句,并尝试从中领略桂圆的美妙之处。
诗句一:“积水潭晨雾纨裙卷,未曾出手先闻香。
可怜饥伶果,瘦脸穿花旁。
”
这首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篇章,以独到的语言叙述了桂圆的美。
文中使用了“香”字来彰显桂圆的诱人气息,表达了对食欲的唤起。
殊不知,在人们的书房里休息时也有一种馥郁的味道萦绕,这也是一种让人愉悦的体验。
诗句二:“缤纷“糯玉”,馥郁脆甜,晶莹剔透,疏疏稀稀,闪闪发光。
”
“糯玉”是描写桂圆最切合实际的形容词组之一。
在这句宋代时期的诗句中,诗人所描述的桂圆不仅形状饱满,连带着它的味道也非常丰富多彩。
细赏一下这个“晶莹剔透”的形容词,就能真切体会出桂圆的美。
诗句三:“四枝桂圆伴衾凉,露似银钩小小香。
”
这是明代文学家晏几道所著《送杨员外归原籍》中的一句诗。
在清凉的夜晚,一丝丝清新凉爽的感觉深深融入诗人的心中。
桂圆的浓香被描绘成了润泽心灵的珍宝。
它们,如一缕清香在这个清静的晚上飘荡,可谓是“小小香”中的一大精髓。
无论哪一个时代,桂圆都是人们的美食。
从诗人的笔端中可以感受到桂圆的饱满香甜。
桂圆在古代诗歌中被描绘成了一个触人心魄的形象,它所拥有的魅力在现今对我们仍具有特殊的意义。
让我们从诗词中再次了解桂圆的魅力,一起品尝这个令人着迷的水果。
木瓜七绝诗词
木瓜七绝诗词古代诗词中有许多以水果为题材的诗文,其中就有以木瓜为主题的七绝诗词。
木瓜,是一种常见而又美味可口的水果,它不仅有着滋补养生的功效,还有着诗人们喜爱的灵感之源。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欣赏这七首关于木瓜的诗词吧。
第一首:秋色香瓜熟,飘香满院闻。
疑是琼宫殿,尝之奇味存。
这首诗以“秋色香瓜熟”为开头,表达了木瓜成熟时色彩斑斓的美景,而“飘香满院闻”则形容了木瓜散发的香气缭绕的情景。
接下来的两句“疑是琼宫殿,尝之奇味存”则既描绘了木瓜所带来的美食享受,又暗示了木瓜的价值之高。
第二首:瓜清肉质甜,山中色彩鲜。
荡涤尘和热,饮之更年轻。
这首诗则通过描写木瓜的特点来表达木瓜的饮用价值。
首句“瓜清肉质甜,山中色彩鲜”表明了木瓜味道清甜、色彩鲜艳,第三句“荡涤尘和热,饮之更年轻”则暗示了木瓜具有清热解渴、养颜美容的功效。
第三首:红瓜吐绿叶,芳香满林间。
摘来且放去,犹胜少年颜。
这首诗以描写木瓜植株的景象为主,首句写出了木瓜红瓤和绿叶的鲜明对比,第二句则描述了木瓜散发出的芳香,最后一句“摘来且放去,犹胜少年颜”通过比较木瓜的美和少年人的容颜,展示了木瓜的崭新和生机。
第四首:木瓜香飘四季长,菁华滋补尽人忙。
满园芳香吸烟尘,喜遇佳期属宴堂。
这首诗以木瓜的香气为主题,形容了木瓜香飘四季长,丰富的营养让人尽享,满园的芳香仿佛洗去了尘埃,而喜逢佳期则是指喜欢木瓜的人们聚在一起共享美食的场合。
第五首:红瓜豔丽满园香,蜜陶五味洋相妆。
清凉消暑生津润,丽手宴中畅味堂。
这首诗以木瓜的色彩和味道为主题,描绘了木瓜色彩缤纷、味道丰富的特点。
诗中的“丽手宴中畅味堂”则是指以木瓜为主角的宴会上,人们尽情享受木瓜带来的美味佳肴。
第六首:翠瓜红露滴垂梢,鲜美甘甜任君煨。
浓香飘溢花月夜,一尝妙味忘身低。
这首诗以熟透的木瓜为描写对象,首句表达了木瓜熟透时红瓤和水滴的美丽景象,第二句则描绘了木瓜的味道鲜美甘甜,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木瓜在食用时所带来的愉悦和陶醉。
描写苹果的古诗词
描写苹果的古诗词在广袤的中土大地上,有一种美味可口的水果,它生长在一棵挺拔的树上,圆溜溜的外表给人一种诱人的感觉。
这种水果就是苹果。
苹果的古诗词中,最为经典的一首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描绘了苍山脉起伏的景观,而楼顶则像苹果一样,直指天空。
苹果象征着一种追求,追求知识,追求更高的境界,正如乘风破浪的人们登上这座楼,瞭望前路,期盼更广阔的世界。
另外一位著名诗人杜牧在《秋词》中也提及了苹果。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的词中,苹果是秋天的象征。
秋天的夜晚,苹果犹如镶嵌在银烛光下的宝石,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它们平横的形状和诗人夜晚卧床仰天的姿态相呼应,仿佛连天空也被苹果的美丽所感染。
苹果更是诗人周南诗作中常用的意象之一。
周南在《关雎》中写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宨淑女,君子好逑。
”这首诗中描述了一个美丽柔和的女子,她宛如一个苹果,诱人的外表下散发着高贵而动人的气质。
这种天然的美丽让人想起苹果,不禁怀疑,也许正是那种微妙的魅力,才会让人无法抗拒而沉醉其中。
苹果还在王之涣的《夜泊牛渚怀古》中出现过。
“牛渚西江夜,吴山数楼青。
越女乘流去,苹洲双远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离愁别绪,而苹果则象征着思念之情。
思念的女子穿越湍急的江水,像苹果一样飘渺而悠远。
这种形象让人心生怜惜,更加增添了这首诗的情感色彩。
除了以上几首诗中的描写,苹果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也被提及。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以草的生命为主题,而苹果则成为了生命力旺盛的象征。
即使在荒凉的古原之上,苹果仍然生生不息。
它的坚强执着让人们看到生命的希望和生机。
总之,苹果作为一种水果,在古诗词中多次出现。
它不仅是一种美味可口的食物,也是一种诗人们寄托情感和表达思想的富有隐喻的象征。
无论是它的形状、颜色还是滋味,都给人一种愉悦的感受。
古人写柠檬的诗词
古人写柠檬的诗词柠檬,又名酸橙,是一种富有营养的水果,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还有很多的药用价值。
在古人的诗词中,柠檬也是一种常见的主题。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人是如何写柠檬的诗词的吧。
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在这首诗中,王之涣描绘了一种雄伟壮阔的自然景观,而柠檬则是其中的一个小细节。
这里的柠檬,是指一种黄色的水果,被王之涣形容为“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却能给整个诗篇增色不少。
宋代诗人苏轼在《东篱乐府·燕歌行》中也曾提到柠檬:柴门闻犬吠,风雨夜归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首诗中,苏轼写道:“柴门闻犬吠”,说明了村庄的平凡生活;而“风雨夜归人”,则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
在最后一句“千里共婵娟”中,苏轼用柠檬来形容月亮,“共婵娟”意即共同欣赏月亮之美。
柠檬在这里象征着家乡的美好和牵挂,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份淡然的情感。
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崔莺莺》中也提到了柠檬:芳春红杏开,不足数之双。
若得梅花住,马踏海棠江。
蔷薇百啭,榴桃千突。
柠檬葛藤,卉露蘂珠长。
在这里,冯梦龙用柠檬来比喻女主角李莺莺的智慧,将她与这种酸甜可口的水果相联繫。
柠檬在这里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表达了女主角的魅力所在,有着清新、鲜艳的味道。
元代禅宗诗人无闻和尚写道:禅搅大小乘,谁见心上空。
门里高论别,空中水月同。
百泉霜朝断,千竿翠翠重。
柠檬容易到,禅房自在通。
在这首诗中,无闻和尚将柠檬与禅宗相联繫,用来表达舒适、自由的心态。
柠檬在这里象征着禅宗精神的清新、自由和开放。
总之,在古人的诗词中,柠檬多次被用来做出比喻和联想,表达出各种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在这些诗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柠檬这种水果的喜爱和品味,也能够从中看到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诗词与水果
摘要:自古以来,水果作为一种健康营养的食物一直受到人们的欢迎。
古代诗词中也有许多关于水果的描写。
关键字:水果诗词古代
水果是指多汁且大多数有甜味的植物果实,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且能够帮助消化。
水果是对部分可以食用的植物果实和种子的统称。
水果有降血压、减缓衰老、减肥瘦身、皮肤保养、明目、抗癌、降低胆固醇等保健作用。
一直以来,水果因其健康和营养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
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关于水果的描写,对此我进行了总结和概括。
提到诗词中的水果,我最先想到的就是荔枝。
诗人称赞它“揉蓝雾雾蔷薇浅,半露冰肌玉不如。
”那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驿马奔驰神速,看不清所载何物,惟有杨贵妃在山上远望,知道是最心爱的荔枝被运来,欣然而笑。
君王对贵妃的宠爱,由此可见一斑。
爱荔枝的除了杨贵妃,还有大诗人苏轼。
绍圣三年苏轼被贬惠州,在这里写下了《食荔枝》一诗。
岭南两广一带在宋时为蛮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
迁客逐臣到这里,往往颇多哀怨嗟叹之辞,而东坡则不然,他在诗中表现出他素有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
诗中写到“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芦桔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作岭南的人。
他爱荔枝,也爱南方山水,所以愿意“长作岭南人。
”历代咏荔之作甚多,然而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首推这一首诗。
樱桃自古就被叫做“美容果”,中医古籍里称它能“滋润皮肤”、“令人好颜色,美态”,常吃能够让皮肤更加光滑润泽。
这主要是因为樱桃中含铁量极其丰富,居各种水果之首。
常用樱桃汁涂擦面部及皱纹处,能使面部皮肤红润嫩白,去皱消斑。
铁是合成人体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原料,在人体免疫、蛋白质合成及能量代谢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与大脑及神经功能、衰老过程等有着密切关系。
常食樱桃可补充体内对铁元素量的需求,促进血红蛋白再生,既可防治缺铁性贫血,又可增强体质,健脑益智。
樱桃可以代表很多美好的事物,可以代表特别有活力的女孩子,可以代表很鲜活的爱情,它不仅象征着爱情、幸福和甜蜜,更蕴含着珍惜这层含义。
樱桃英文名cherry,意思就是珍惜。
南唐诗人冯延已的《罗敷艳歌》“惆怅墙东,一树樱桃带雨红。
”一树的樱桃带着未干的雨水红了。
形容樱桃新鲜、诱人、天然和甜美。
而蒋捷的诗中写“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赶不上,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春去夏又到。
“流光容易把人抛”,指时光流逝之快。
“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红”一“绿”,将春光渐渐消逝于初夏的来临中这个过程充分表现了出来。
这是时序的暗示。
但细加辨味,芭蕉叶绿,樱桃果红,花落花开,回黄转绿,大自然一切可以年年如此,衰而盛,盛而衰,可是绿肥红瘦对人来说意味着青春不再,盛世难逢。
春愁是剪不断、理还乱。
词中借“红”“绿”颜色之转变,抒发了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
除了荔枝和樱桃,诗词中常用的水果还有杏。
杏是常见水果之一,营养极为丰富,内含较多的糖、蛋白质以及钙、磷等矿物质,另含维生素A原、维生素C
和B族维生素等。
杏性温热,适合代谢速度慢、贫血、四肢冰凉的虚寒体质之人食用;患有受风、肺结核、痰咳、浮肿等病症者,经常食用杏大有裨益;人食杏果、杏仁后,经过消化分解,所产生的氢氰酸和苯甲醛两种物质,都能起到防癌、抗癌、治癌的作用,长吃还可延年益寿;杏仁可以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常吃有美容护肤的作用。
杏子可制成杏脯,杏酱等;杏仁主要用来榨油,也可制成食品。
宋·宋祁的《玉楼春·春景》中,“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绿杨翠柳,茂密如烟,只有拂晓时分,还有轻微的寒意,红杏枝头早已是蜂喧蝶舞,春意盎然,十分热闹。
一个“闹”字“闹”出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不仅形容出红杏的众多和纷繁,而且把原本已大好的春光更点染得生机勃勃,盛意盎然、热闹。
真可谓“闹”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唐朝诗人王涯的《春游曲》专写杏花,“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在栽有万棵杏树的江边园林,一夜春风催花开,万树颜色深浅不同的杏花照在一江碧滢滢的春水之中,杏花浸染着江水,江水浸润着杏花,江边杏花林,水中杏花影,互相映衬,相得益彰,春意倍加浓郁。
桃李在中国有很多丰富的意向;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比喻人的青春年少;比喻争荣斗艳、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
诗经中“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
而后来,有因桃花繁盛美丽,常以桃花比美人。
有“人面桃花相映红”一说。
当然,桃李寓意复杂,李白的诗中将品格低下的小人比作桃李,在诗中写到“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比喻为人孤傲正直,不愿以诌容媚色取悦权贵。
桃李比喻优秀的门生也由来已久,《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
”后遂以“桃李”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
据汉朝《韩诗外传》记载:“魏文侯之时,子质仕而获罪焉,去而北游。
简主曰:‘……夫春树桃李,夏得荫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得采其叶,秋得刺焉。
由此观之,在所树也。
今子所树非其人也,故君子先择而后种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春秋时,魏国有个叫子质的大臣,他得势时曾保荐过很多的人。
后丢官只身跑到北京,见到一个叫简子的人,向他发牢骚,埋怨自己过去培养的人在他危难时不肯帮助他。
简子听后笑着对子质说:春天种了桃树和李树,到夏天可在树下纳凉休息,秋天还可吃到可口的果实。
可是,如果你春天种的是蒺藜,到夏天就不能利用它的叶子,而秋天它长出来的刺反倒要扎伤人。
你过去培养、提拔的人都是些不值得保荐的人。
所以君子培养人才,就像种树一样,应先选好对象,然后再培植啊!简子用比喻批评子质培养人才不当,故后人就把培养人才叫做“树人”,把提拔培养的优秀人才叫做“桃李”。
因老师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多,就被誉为:“桃李满天下”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与水果相关的诗词数不胜数,不能一一列举。
仅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水果做一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