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大陆边缘及其地质构造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边缘海盆地的形成机制
•
(1)主动扩张机制
• 边缘海盆的扩张是由上涌的地幔物质引起的, 强调地幔物质上涌的主动性,大致有热底辟 和次生对流两种模式。
①热底辟模式
• 大洋岩石圈不断向岛弧之下俯冲,在下潜板块与上 覆板块之间,因摩擦生热作用,温度升高,以致可 能克服粘滞阻力,导致一种高温低密度的异常地幔 物质体——地幔热底辟自俯冲板块上表面浮升。热 底辟的膨胀和浮升可以克服俯冲边界存在的正应力, 从而导致弧后区边缘海盆的扩张活动。
2.主动大陆边缘及构造地质特征
•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活动型大陆边缘是板块汇 聚、大洋板块向大陆边缘之下俯冲消减的地带, 以频繁的地震、火山活动和强烈的造山运动为 主要特征。
•
基本特征:
大洋板块俯冲带及其伴生的地震震源面都是从 洋向陆倾斜,并逐渐加深,此即贝尼奥夫带;
活动型大陆边缘的构造带具有明显的单向特征,
(2)西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及构造特征
• 海洋岩石圈俯冲于岛弧之下,也称岛弧亚型大 陆边缘。西太平洋型大陆边缘主要由海沟、岛 弧和弧后盆地几个单元组成,常称为沟-弧- 盆体系;
•
• 从洋侧至陆侧,由下列地貌单元组成:外缘隆 起、海沟、非火山外弧、弧沟间隙(含弧前盆 地)、火山内弧、弧间盆地、弧后盆地(或边 缘海盆)等。
二、边缘海的地壳结构及成因模式 1.边缘海的基本特征
有较高的热流值,分布范围大致与海盆的深 水区相吻合; 海盆内浅源地震较少,一般为深源地震; 边缘海是一个主要沉积场所,第四纪以来的 松散沉积物厚度可达1000m; 一般边缘海盆具有对称的地磁异常条带。
2.边缘海的成因
•
• 边缘海盆地的洋壳性质、张性断裂结构、高 热流值、重力异常值等特征表明,大部分边 缘海盆是由扩张作用形成的。 • • Karig(1971)最早提出,边缘海盆地的张开 是岛弧裂离大陆、向洋侧运移,或岛弧本身 裂开的结果,边缘海盆地中可能存在生成新 洋壳的次级扩张中心。
②次生对流模式
• 俯冲的岩石圈把一部分低粘度的软流圈物质向下拖 曳,直到粘度增高后流动发生偏转,于是,热的软 流圈物质被带到弧后盆地下面的岩石圈底部。热物 质上涌使海洋岩石圈变热,对流运动引起的拉张作 用使地壳破裂,导致边缘海盆的扩张。
(2)被动扩张机制
• • 地幔物质的上涌是被动的,受板块之间运动 方式的控制。如果上覆板块与岛弧—海沟体 系之间为分离运动,这就为弧后扩张提供了 空间,可以促使地幔物质上涌,从而引起边 缘海盆的扩张。 • • 如果有俯冲带和大陆板块相向运动,大陆板 块推掩于俯冲带上,则形成安第斯陆缘。
第十章
大陆边缘及其地质构造
一、大陆边缘的基本类型及构造 地质特征
•
二、边缘海的地壳结构及成因模式
•
三、大陆边缘是洋陆争斗的前缘
一、大陆边缘基本类型及构造地质特征
根据板块运动性质和所处构造部位的不同划分 活动型(主动型大陆边缘)
大 陆 边 缘
板块的汇聚、俯冲消减、地震和火山活动
稳定型(被动型大陆边缘)
•
• 被动大陆边缘由宽阔的大陆架、较缓的大陆坡 和缓而平坦的大陆裾组成。
被动大陆边缘的形成和发展与大陆解体、海底扩 张和大陆漂移有关,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大陆裂谷阶段
• 大陆或联合古陆内部张裂,形成大陆裂谷。裂谷平面 上延伸很长,纵向上切割很深,切穿整个岩石圈的大 型张性正断裂。两侧被多条正断裂所限,形成单一的 或复杂的地堑带,例如东非裂谷。
• 安第斯型大陆边缘的特征:
安第斯型大陆边缘俯冲带倾角较缓,一般约 在30⁰左右,在地表与俯冲带之间可发生地震; 横越安第斯型大陆边缘,由陆及洋,地壳 中的花岗岩渐灭,地壳厚度减小; 安第斯 型大陆边缘岩浆主要为钙碱性火山岩和花岗 岩—花岗闪长岩的岩基; 安第斯型大陆边 缘在海沟的陆坡深水区以浊流沉积为主。
(2)新生大陆边缘阶段
• 随着大陆岩石圈开裂,新洋盆生成。新生大陆边 缘的陆架较窄,陆坡较陡,洋盆也较窄,与外洋 联系困难,形成较封闭的还原水体环境。
(3)成熟大陆边缘阶段
• 随着板块扩张、大陆漂移、大洋拓宽,在海底扩张 的背景上,沉积作用占优势,在前期湖泊沉积、砂 泥岩碎屑和蒸发岩、黑色页岩沉积的基础上,此阶 段过渡为陆架-陆坡-陆裾沉积相,接受了巨厚的 沉积物。
主动大陆边缘的分类:
安第斯型大陆边缘:海洋岩石圈俯冲于大陆 岩石圈之下,由海沟火山岛弧的大陆架和大 陆坡构成 ;
西太平洋型大陆边缘:海洋岩石圈俯冲于岛 弧之下,也称岛弧亚型大陆边缘,由海沟与 火山岛弧的大陆架和陆坡构成。
(1)安第斯型大陆边缘及其构造地质特征
• 基本组成有海沟、大陆坡和火山弧,弧后无边缘 海,海沟与火山弧之间出现沟弧间隙和弧前盆地。
如环太平洋构造带通常分为内外两带:外带位于 大陆侧,主要是中生代构造带;内带位于洋侧, 主要是新生代构造带。其构造活动性具有自陆向 洋迁移的趋势。
重力场的变化规律一般是海沟带的自由空间重力
异常为负,岛弧及弧后盆地的自由空间重力异常 为正;
•
地热流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
•
活动大陆边缘是最强烈的火山活动带。
同一板块内部,板块向两侧做背向运动
剪切型(转换型)
以浅源地震为标志,分布比较局限
1.被动大陆边缘及构造地质特征
• 由于大洋岩石圈的扩张而造成的由拉伸断裂所 控制的宽阔的大陆边缘,又称稳定大陆边缘。 位于板块内部,被动的随着板块移动,缺乏海 底俯冲带,故无强烈的地震、火山活动和造山 运动,但曾遭受显著的沉陷和张裂活动,发育 有巨厚的沉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