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论性恶论
性善与性恶
性善与性恶何为性善,何为性恶?性善论是由孟子提出的一种人性论。
孟子认为人性是善良的,性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仁义礼智四德,并由其引出“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孟子认为四端是人之本性的自然呈现,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没有四端则不能称之为人。
与性善论相对,荀子则提出了性恶论。
性恶论中提出人性有恶,要化性起伪。
荀子主张人性有“性”“伪”两部分,“性”是恶的动物本能,“伪”是善的礼乐教化。
荀子认为人类作为一种生物定有其与生俱来的本能即求生的生理本能与趋利的心理本能,我们没有必要否定它,回避它,只要好好引导。
然而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不是让人自动性善作恶,而仅仅是对于人性的两种不同看法而已。
从理论核心来看,性善论强调良知,目的是让人们遵循自己善良的道德本心行事。
而性恶论则更加注重本能,它直视人们的各种欲望却更强调本能需要通过礼教来束缚。
从本性角度出发,性善论的本质仍为“仁”,孟子始终立足于他的仁政思想,主张自我反省,自我修养,自我完善。
性恶论的本质则为“教”,人生而有恶,本性需要通过外界的教育培养,社会约束来加以控制。
孟子生于社会风气极差的战国战乱时期,所以他提出性善论,希冀通过这来改善这种混乱的社会风气。
而荀子则处于秦统一全国的战国末期,当时战乱四起,民不聊生,因此他提出性恶论想让人们重新审视自我,看清局势。
但是从结果来看,性善论提倡通过修身来保持自己向善的本性,性恶论提倡通过学习来克服向恶的发展。
这两种学说的最终目的都是让人们增强自身的道德素质修养。
也就是说孟子提出的性善论与荀子提出的性恶论初衷并不相悖,因此这两种学说相互对立却也相辅相成。
我个人的观点是人本无性。
善恶是一种道德观念,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有不同的道德观念善恶观,这种观念并不具有先天性,而是后天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善恶的界限也并非十分明显,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的善恶好坏之分。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比较
’( 公荀 子
。
.
正 名》 以 下 引 言只
”
注篇 名 )
“
今人 之 性
,
,
饥而 欲饱 欲望
,
寒 而 欲暖
、
劳 而 欲休
,
,
此 人 之 情 性也 `
。
( 《 性 恶》
,
) 人
性是 生 而 自然的 本 能
片面 的
。
、
可见孟
荀 二 人 所 言人 性 的 差异
。
孟 子 所 谓 的 人 性 是 指 人 的社
。
一
他说
:
.
侧 隐之 心
`
,
仁 义端也易 羞 恶 之 心
,
,
义 之端 也 拐 辞 让 之 心 获礼 之 端也 是
`
’
非 之心
智 之 端也 产 ( 《 公孙 丑 》 上 ) 这 样 孟 子由
,
四心 分 推 出
,
’
一
“
把 人 们 本 来只
。
`
有 在 后 天 的 实 践 中 才 能 获 得 的 道 德 理 性 当作 是 先 天 固 有 的
顺是
。
故 残 贼 生 而 忠 信亡 焉
’
,
有好 耳 目之欲
乱
,
有好 声 色
,
顺是
。
,
有 好 利疾 恶 之心
耳 目声 色 之 欲
、
,
( 《 性 恶 》 ) 由 于 人生 来就 故 淫 乱 生 而 礼 义文 礼 亡 焉 如 果 顺 从 了 这 些 本 能 欲 望 社 会就 会 出现 纷 争 残 杀 淫
,
,
。
。
性恶论和性善论
西方性恶论的发展简介
在文艺复兴时期,基督教的“原罪性恶论”得 到大多数人文主义者的否定。 宗教改革时期马丁· 路德和加尔文对性恶论进 行恢复和发展,以适应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
近现代西方出现了新的性恶论观点,近代英 国哲学家霍布斯抛开“原罪”,提出自己的 性恶论,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自我保存,人与 人是平等的,平等的人为了自我保存就会彼 此侵犯。 现代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也坚持性 恶论。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被压抑在内心深 层的无意识本能欲望,尤其是性本能欲望。
荀子的性恶论
荀子性恶的观点,是中 国思想史中,最早出现 的人性论。其观 点主 要出现于其《性恶篇》、 《正名篇》。荀子对善 恶的定义是以后果界定 善恶(治或乱),而非 以人的动机界定,即他 的性恶论是后果论,由实际经验观察到的结 果决定是性恶还是性善。
在《性恶篇》中,荀子认为 “人之性恶, 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 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 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 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 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 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 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 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 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可见,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 义、礼、智。同时他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 即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 有序,朋友有信。孟子以上理论的出发点就 是——性善论。注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 本善 。
性恶论和性善论之关系
人性论的核心是问题是:人的本性是什么? 而性善论和性恶论分别给出了善和恶这两个 截然不同、相互对立的答案。 “性善论”者认为人的本性善良,应在人生 中加以完善,并以人性向善来注重道德修养 的自觉性;而“性恶论”者则认为人性有恶, 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二者既相对立,又 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孟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比较
孟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比较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孟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是他思考人性本质的两个重要观点。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两种观点进行分析比较。
首先,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性本质是善良的,每个人都具备天赋的善良品质。
他认为人天生具备四个基本的善良情感,即仁、义、礼、智。
仁是指对他人的关怀和爱护,义是指对社会公正的追求,礼是指对社会规范的遵守,智是指对事物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孟子认为,只要人们能够发挥并培养这些善良情感,就能够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比之下,孟子的性恶论则认为人性本质是恶劣的,每个人都具备自私、贪婪和残忍的潜在倾向。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追求自身利益和满足欲望的,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社会的公共利益。
孟子认为,只有通过道德修养和教育的力量,才能够抑制和纠正人性中的恶劣倾向,使人们追求善良和正义。
在对比这两种观点时,我们可以发现孟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性善论强调了人性的本质善良和积极向上的一面,而性恶论则提醒人们警惕人性中的负面倾向和潜在的危险。
这两种观点的对立与统一,体现了孟子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细致分析。
另外,孟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也为人们提供了不同的道德教育思路。
性善论强调了培养和发挥人性中的善良情感,注重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引导人们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而性恶论则强调了道德修养和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外在的规范和约束,才能够抑制和纠正人性中的恶劣倾向。
总的来说,孟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是他对人性本质的深入思考和分析的产物。
这两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相辅相成,既强调了人性的善良和积极向上的一面,又提醒人们警惕人性中的负面倾向和潜在的危险。
对于现代社会,我们可以借鉴孟子的思想,通过道德教育和个人修养,培养和发挥人性中的善良情感,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性善论与性恶论
性善论与性恶论中国自古以来都推崇性善论,而西方主张性恶论。
性善论,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一种人性论。
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
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典故《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孟子以性善论作为根据,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不忍人之政”)。
孟子对于性善论的最用力的论证,是通过人的心理活动来证明的。
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
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
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以上理论的出发点就是——性善论。
性善论有以下特征:1、“性善论”中的“善”是一种价值或更精确的说是一种价值体系。
“性善论”中的“善”可分为三个层次,“‘善’首先指的是仁、义、礼、智诸德行和符合它们的德行。
其次,‘善’指的是人的优秀性。
儒家的“性善论”与“性恶论”
儒家的“性善论”与“性恶论”儒家中首先提出“性善论”是孟子,提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人先天固有的,并用其四端说加以论证,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耻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但就这两句话而言,其实并未论证为何人性必然是善的。
如第一句,善和水并不具备类比性,两者本质含义完全不同,所以说这更像是孟子的一厢情愿,同样的如果持他相反观点的人引用他这句话,声称“人性之恶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恶,水无有不下。
”好像也无不可,所以这句话更像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一个论据。
至于四端说,如果仔细想想也是有些牵强的,既然人性天生就是善的,那么如果自然生长,不加干预也定是善的,毕竟人性有向善的趋势。
事实上,如果举个狼娃的例子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一个被狼从小带大的孩子,没有接受过任何教化,怎么可能会有恻隐之心、羞耻之心、辞让之心以及是非之心。
孟子应该是基于对处在人类社会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的观察而得出的结论,但这些小孩子虽然也还小,但已将得到了长辈的一些教导,已然跟“人之初”的性格完全不一样了,所以才产生仁义礼智的端倪。
而儒家中的另一位大师荀子则提出了相反的学说,即“性恶论”。
这里的“性恶论”是相对于“性善论”而言的,没有否定人性中有善的部分,主要是强调人性中除了善,还有恶的部分。
或者说是在世俗的标准中,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
荀子认为,“生之所以为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
”也就是说荀子认为生下来怎么样,就是怎么样,这个就叫做性。
在这种状态所表现出来的好恶、喜怒、哀乐就是他的情感。
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伪”。
荀子认为,“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
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通俗点讲就是先天和后天的关系,一个人的性格受到先天和后天的影响,先天的不可改变,而后天的可以改变。
又谓:“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于而过众者,伪也。
性善论与性恶论
性善论表现
• 《孟子· 公孙丑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 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 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非恶其声而然也。完全由于不忍人之心而 然。
性恶论的表现
• 我国广大老百姓,在1949年解放后,至1957 年这个时段内,可以说是思想境界比较高的 了。即使在这样的思想状态下,下面这样的 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当时很多单位,为 了便于职工外出联系工作,都配备有公用自 行车。这种自行车买回来不到半年,就成为 伤痕累累、脏兮兮的旧车了。而当时经济条 件较好的人,买的私家自行车,即使骑了好 几年,还是“虽旧犹新”……
性善论与性恶论
性善论
• 中国古代圣人主张人性善的观点。 • 孟子说:“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 宋代王应麟在《三字经》中将其总注重廉耻的一种文化心态。 • 特征:这种文化中的非常在乎别人怎么说、 怎么看、怎么议论。故其行为将被以诸多的 外在社会因素和标准规范所制约、支配。 • 从另一个层面讲,在耻感文化下培育出的像 极了工业生产中从流线下来的一件件大同小 异的产品,缺乏自己的个主张,更多的心态 是一种随大流、少数服从多数。
性恶论
• 基督教认为:人都是 有原罪的,即使贵为 帝王,也与普通人一 样并非人间神明,也 不是完善的圣人。
罪感文化
• 罪感文化来源于“原罪说” • 原罪论,即为,人生来就有 罪,人应该在后天进行赎罪。 见《圣经》旧约全书 • "原罪说"认为:人类的祖先 亚当和夏娃在天国偷吃了禁 果而闯下了弥天大祸,犯下 了人类最初的罪行--原罪。
性善论的结果
• 人可以成为一个完美的人, 或者以这样的姿态自居。当 这种自居与权力融合时,这 种自居就变得不可怀疑。他 可以永远是至圣者,永远先 进。是否属实这时已经不再 重要,重要的是别人不可辩 驳,而理论基础里成为完美 又是可能的。
怎样看待性善论与性恶论
怎样看待性善论与性恶论人性论是贯穿整个中国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核心内容是:人的本性是什么?以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
一、性善论与性恶论的区别1、时代背景不同:孟子处于春秋战国战乱时代,社会风气很差,孟子为了改变这种社会风气提出了性善论。
告诉人们性本善,这实际上是一种善意的欺骗。
荀子处在战国末期,秦统一全国的形式下到处打仗,民不聊生,让人对人性绝望。
看出了成王败寇的本质,社会现实趋向恶化。
为使人们向善必须使他们认识到自身意识里的缺陷,加以改正,所以,提出性恶论。
2、根源不同:孟子认为人性不受后天影响,而是由先天的良知决定的。
这些良知是先天未接受社会实践的本能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仁爱关系。
荀子的性恶论源于人本身具有的本能,这种本能不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如果任其这种本能发展,不加节制,就会发展为战争等邪恶事件。
3、对性概念的界定不同:孟子善意地看待人和人生,相信人能够自我完善。
荀子以严厉的眼光审视人性,不相信人能自我完善。
孟子立足于他的仁政思想,荀子立足于现实情况。
4、关于修身问题的不同主张:孟子强调心性本心和人的内心修为,“仁”是他的核心概念。
重视修养、自我反省的作用。
荀子主张本能欲望,强调外在的礼仪规范,“礼”是他的中坚术语。
重视学习、教育培养、社会约束。
5、在性情与仁义的关系上:孟子把食色与仁义看作先天的人性;荀子则认为人性与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有关。
二、同一性1、都属于人性问题思考范畴,都以人性为出发点。
2、对于人性的思考有相同的共同点。
都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先天的,与后天习得没有关系。
3、共同的人性基础----孔子的人性观。
认为人性的差别来源于后天的习染,这是注重社会实践的观点。
总之,孟子与荀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关于人性的解释都是不完整的,它们互相对立却又相辅相成。
不管是哪一种观点我们都应该辩证地看待它们!。
荀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荀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对社会秩序的影响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学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荀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是他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对社会秩序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对荀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进行分析,探讨其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首先,荀子的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但这种善并非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修养得以培养和发展。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具有良善的倾向,然而,如果不加以教育和修养,人的本性容易被恶习所侵蚀,从而变得堕落和邪恶。
因此,荀子提出了“性恶”的观点,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这种性善论对社会秩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荀子的性善论强调了教育的作用,认为通过正确的教育可以使人的本性得以发展和完善。
这种观点对于社会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针提出了要求,要求教育机构和教育者注重培养人的善良品质,引导人们追求道德和精神上的完善。
这对于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修养的人才能够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
其次,荀子的性善论对社会的道德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具有良善的倾向,但这种善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培养和发展。
因此,社会应该重视道德教育,培养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荀子认为,只有通过道德教育,人们才能够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从而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
这对于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只有道德行为得到普遍遵守,社会才能够实现和谐共处。
此外,荀子的性善论还对社会的政治治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具有自私自利的倾向,如果不加以约束和规范,人们就会陷入争斗和冲突之中,社会秩序就会被破坏。
因此,荀子主张通过制度和法律来约束人的行为,使人们自觉地遵守社会规范。
这对于社会的政治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只有通过制度和法律的约束,才能够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然而,荀子的性善论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荀子过于强调了人的本性的善良倾向,忽视了人的自私自利的一面。
孟子论性善与性恶观念的解读
孟子论性善与性恶观念的解读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孟子的著作中,他对于人性的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性善论”和“性恶论”,这一观念对于我们理解孟子的思想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分析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天生具备了一种内在的道德感和善良的本性。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可以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发挥出来,实现自身的完善和进步。
孟子提出了“四端”和“四德”的概念,即仁、义、礼、智和忠、信、礼、智。
他认为,通过培养和发展这些品德,人们可以实现自己的人格完善,同时也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和谐发展。
然而,孟子也提出了“性恶论”。
他认为,虽然人性本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环境的影响和个人的欲望,人们往往会偏离善良的本性,表现出一些恶劣的行为。
孟子认为,这是人性中的一种偏向,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加以纠正和改善。
他提出了“教化”的概念,认为通过正确的教育和道德规范,可以使人们恢复本性的善良,并且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对于孟子的性善与性恶观念,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读。
首先,孟子的性善观念反映了他对于人性的乐观态度。
他认为,每个人都具备了一种善良的本性,这种本性是可以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发挥出来的。
这种观念体现了孟子对于人性的积极评价,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
其次,孟子的性恶观念提醒了我们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他认为,虽然人性本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偏离善良的本性。
这种观念提醒了我们,人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教育和修养来纠正和改善。
同时,这也呼应了孟子对于教育的重视,他认为通过正确的教育和道德规范,可以使人们恢复本性的善良。
综上所述,孟子的性善与性恶观念对于我们理解孟子的思想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他的性善观念体现了他对于人性的乐观态度和积极评价,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
性善论与性恶论演讲稿
性善论与性恶论演讲稿在人类社会中,对于人性的本质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理论。
其中,性善论和性恶论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它们对人性的本质有着截然不同的解释。
今天,我将就性善论与性恶论展开探讨,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于人性本质的深入思考。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性善论。
性善论认为人性本质是善良的,人们天生就具有善良、友善的品质。
性善论的支持者认为,人类是出于本能而追求善良和美好的事物,他们相信人性的本质是积极向上的。
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人性的一种理想化表达,它鼓舞人们积极向上,相信世界是美好的。
然而,与性善论相对立的是性恶论。
性恶论认为人性本质是邪恶的,人天生就具有邪恶、自私的品质。
性恶论的支持者认为,人类在追求自身利益时会表现出自私、残忍的一面,他们相信人性的本质是负面的。
这种观点虽然有些悲观,但它也提醒人们警惕自身的负面品质,促使人们更加理性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在我看来,人性的本质并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
在特定的环境下,人们可能会表现出善良和友善的品质,而在另一些环境下,他们也可能会表现出自私和残忍的一面。
这就需要我们从更加深入的角度来思考人性的本质。
人性的复杂性源于人类的社会属性和历史环境。
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这些影响会塑造人们的行为和品质。
同时,历史环境也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战争、灾难等特殊情境下,人们可能会表现出极端的行为,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天生就是邪恶的,而是受到了特定环境的影响。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人性划分为善良和邪恶两种极端。
人性的本质是复杂多变的,它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
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人性,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选择和行为。
只有在理解和包容的基础上,人类社会才能更加和谐和稳定地发展。
总而言之,性善论和性恶论都是对人性本质的一种片面解释。
人性的本质是复杂多变的,它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
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人性,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选择和行为。
性恶论与性善论
含义:性恶论是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
性恶论以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向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举例:荀子说:“好恶、喜怒、哀乐,夫是之谓天情。
”《荀子·正名》又说:“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
”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公孙丑》上)四端是人之本性的自然呈现,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
所以孟子认为没有四端,则不能成为人。
荀子和孟子一样,认为食色喜怒等是人的先天性情,是人情之所不能免,是人所共有的。
但是,在性情与仁义的关系上,荀子则与孟子不同。
孟子把食色和仁义都看作是出于先天的人性,其中仁义是大体,食色是小体;仁义好比是熊掌,食色是鱼。
荀子则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
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
”“人之生也固小人”就叫作“性恶”。
至于仁义,则是由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
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是性伪之分也。
”《荀子·正名》伪即为,意即人类的作为。
性和情是天生的,人不可干涉,也不应该干涉。
但人的后天选择、思考、学习、行事,却完全取决于人。
荀子认为,礼义是出于圣人君子之伪(为)。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积善成德,圣心备焉。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
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荀子·礼论》有了“为”的概念以后,“性”之“恶”的情况就得到了淡化,“性”与“为”趋向于一致,即“性伪合”。
荀子对礼学有着重要的阐述,“性伪合”表现在具体内容上,就是礼。
性善论文言文翻译
古之圣贤,论性之善恶,各有其说。
孟子曰:“人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荀子则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二氏之说,各执一端,然皆欲明人性之本。
孟子性善论,盖源于心性之论。
孟子云:“心者,身之主也;性者,心之体也。
”心之为主,故能主善;性之为本,故能善善。
是以孟子曰:“人之初,性本善。
”人性之所以善,以其具四端:仁、义、礼、智。
四端者,心之四德,固宜善矣。
孟子又曰:“仁者,爱人;义者,正己;礼者,正人;智者,知人。
”四端具而善道成,故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荀子性恶论,则基于性恶之理。
荀子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不得,则不能无争;争则乱,乱则穷。
由是观之,人之性恶明矣。
”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必求之,求之不得,必争之。
争则乱,乱则穷,故人性恶。
然荀子亦言:“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性虽恶,然习相近,故善者可教也。
孟子与荀子之论,虽异,然皆欲明人性之本。
孟子言性善,荀子言性恶,实则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同者,皆欲明人性之本;异者,孟子主内,荀子主外。
孟子以内求善,故曰:“求仁得仁,求义得义,求礼得礼,求智得智。
”荀子以外求善,故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吾辈今日,亦当深思孟子、荀子之论。
人性善恶,非一成不变,亦非绝对对立。
性善者,非谓人性皆善,而谓人性有善之可能;性恶者,非谓人性皆恶,而谓人性有恶之可能。
故曰:“人性善恶,各因其习。
”习善者,其性善;习恶者,其性恶。
是故,吾辈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使之善者益善,恶者改恶。
孟子性善论,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荀子性恶论,犹如烈日炎炎,催人奋进。
二者相辅相成,教人明性之善恶,知善恶之源,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是以,吾辈当学孟子之仁义礼智,亦当学荀子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使人性之善,得以发扬光大。
(字数:522字)。
浅谈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比较
浅谈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比较一、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的理论前提和出发点不同孟子继承了孔子性相近的理论,在人性问题上主张人性善。
人性之所以善,是因为人性中有先验的纯粹的善端。
先验的纯粹的善端指善的萌芽、善的开端,不能把善的萌芽等同于现实的善,可能和现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先验的纯粹的善端有四类,即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先验的善端通过后天的努力和培养就可以转变为现实的善,即儒家强调的仁、义、礼、智,汉代的董仲舒继承发展了这个观点,增加了信,演变成了五常。
仁指一种纯粹的道德观念和品质,是一种道德属性,孔子强调克己复礼为仁,即约束白己把不符合礼的规范的言行纳人礼的规范,作为一个符合仁的原则的人,在视、听、言、动等方面都要符合礼的规定。
礼相对于仁来说,是一种比较具体的道德规范。
在如何达到仁上,孔子指出要贯彻忠恕之道,忠是比较高标准的要求,而恕则是比较低标准的要求。
义指正确的行为。
智指增长知识,儒家所强调的知识不是传统意义上所说的知识,而是指用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真理。
二、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实现善的途径不同(一)孟子性善论实现善的途径求其放心孟子主张人性本善,那现实中的恶是如何产生的呢?孟子的性善论必须回答人性恶的问题。
孟子的善端说,为解释人性中的不善留下了余地。
虽然人的本性是善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其善性,不断发展和完善白己的道德,顺乎人的本性。
孟子在解释不善时,更强调的是人的差异,而不是环境的差异,在行为上是否为善,主要取决于主体是否有向善的主观愿望。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够顺乎人的本性,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客观的原因指人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而主观的原因涉及主体选择,人是否能够顺应白己的本性去发展善性,关键在于道德主体能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性善是人身上的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可能的善要转化为现实的善,需要道德主体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反省内求,顺应人的本性去扩充发展。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研究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摘要:儒家思想内部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其焦点之一就是关于人性的讨论。
孟子和荀子就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两个不同观点的代表人物。
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的价值本性是善良的,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都是人类本性中固有的,并非外在的功利所决定的。
这四心是人类本质的特征,无此四心,就不属于人类。
这四心是人类的伦理道德——仁、义、理、智的基础,既所谓“四端”。
如果推广和扩充此“四端”,就能保全天下;反之,连服侍父母也做不到。
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天生就恶的,必须通过化性起伪,把人的恶性转化为善性。
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
”“人之生固小人”就叫做“性恶”。
至于仁义,则是有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
两人的人性观既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又有许多内在的联系,深入分析和比较他们的人性论观点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孟子荀子性善性恶比较正文:冯友兰先生说:“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更确切的说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向来是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
”又说:“先秦儒家三个最大的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
……儒家之中,荀子的思想是孟子思想的对立面。
有人说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荀子代表儒家的右翼。
这个说法尽管很有道理,但是概括的过分简单化了。
”孟子和荀子分别代表了性善论和性恶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那么究竟是谁的观点代表了儒家的原则?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呢?按照庄子所说,是非的双方除了有一方是一方的可能性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二者都是错误的。
既然双方是同处于一个体系之内的,那么如果其中一方错误,无论另一方是正确还是错误,二者都可能是错的。
本文就此分别浅谈一下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并对此进行一下比较分析。
(一)孟子的性善论孟子认为人的价值本性是善良的,性善论中的性指的是人的价值本性,它与人的自然的本性是不同的,后者是经验的、现实的,前者却是先验的、理想的。
性善论与性恶论
性善论与性恶论性善论与性恶论04150313 朱婷婷“亚圣”孟⼦⾔“性善”,强调先天的道德观念,认为⼈的天性本就是淳朴善良的,“⽆恻隐之⼼,⾮⼈也;⽆羞恶之⼼,⾮⼈也;⽆辞让之⼼,⾮⼈也;⽆是⾮之⼼,⾮⼈也。
” ⼈⼈皆应有恻隐之⼼、羞恶之⼼、辞让之⼼和是⾮之⼼。
这四⼼恰与古时“三纲五常”中的仁、义、礼、智⼀⼀对应,孟⼦也正是通过“性善说”得基本主张以“仁义”来发扬百姓的善⼼。
但荀卿却说“性恶”,强调后天的化性起伪。
他所认为的“善”是符合封建道德规范、服从封建礼义制度的⾏为。
⽽⼈⾃然不可能⼀⽣下来就符合封建道德规范并服从封建礼义制度,所以他认为⼈的本性中原是没有善的。
荀⼦⼗分重视和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他在《礼论》中说:“性者,本始材朴也。
伪者,⽂理隆盛也。
⽆性,则伪之⽆所加。
⽆伪,则性不能⾃美。
性伪合,然后圣⼈之名⼀。
天下之功,于是就也。
”荀⼦正是以“性恶说”为基点,主张以“礼”来约束民百姓的恶性。
同是儒家学者,孟⼦和荀⼦却⼀个⾔性善,⼀个说性恶。
但两者真的完全⽔⽕不容吗?恐怕未必。
孟⼦的性善论认为⼈性本善,注重通过⾃觉的道德修养来巩固和发扬这种善性。
⽽荀⼦的性恶论主张⼈性本恶,强调通过后天的道德教育和制度规范改恶为善。
⼆者既相互对⽴,⼜相辅相成。
只是相较之下,荀⼦的性恶论在孟⼦天赋道德观念的基础上,提出道德教育和制度规范来教化⼈性,这种含有唯物主义思想的主张,从历史的⾓度看,在今天更具有⼀定的进步意义。
但是,“性善论”与“性恶论”所体现的都是遗传决定论,忽略了环境等多种因素对⼈性的影响,在今天看来还是有所⽋缺的。
但是话说回来,⼈性到底是善还是恶?⼈类复杂的本性真的可以简单地⽤⼀个“善”字或“恶”字⼀⾔蔽之吗?我个⼈认为并不是这样。
我们在看待这个问题时更需要⽤辩证理性的态度去对待,没有⼈从⼀出⽣就可以被断定为是⼀个善⼈或者⼀个恶⼈,看待⼀个⼈的善与恶只能从他以后的事迹或思想中所体会出来。
⼈的幼时仅仅处于萌芽阶段,思想观念并不成熟,我们不能根据这些对是⾮善恶还不能明确界定的孩⼦的某些⾏为去想象⼀个⼈的善与恶。
中国古代人性善恶的观点
中国古代人性善恶的观点
1、性本善: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之为善,是他的本性的表现,人之不为善,是违背其本性的。
2、性本恶:荀子所论及的人性,其本质恰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
荀子的性恶论的思想在先秦百家关于人性的论断中独树一帜,他的思想对后世今天的意义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3、人性无善无恶论
人性无善无恶代表人物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告子。
告子的理论是人性没有什么善和恶之分,犹如水一样无分于东西。
告子的人性观直视人之生性,这种放弃道德判断的世界观,遂形成无善无不善之人性学说。
告子所言之性,实乃生命意义,而非道德意义,告子人性无善无恶论的立说基点,尽在生命肉体之满足,无涉道德评判之高下。
4、人性有善有恶论
人性有善有恶观点的代表人物有汉朝的董仲舒、杨雄、王充,唐朝的韩愈等。
王充在《论衡》一书中记载: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
杨雄认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善论是孟子提出的“向善论”延伸,《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对于性善论的最用力的论证,是通过人的心理活动来证明的。
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
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理论内容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
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以上理论的出发点就是——性善论。
注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
但是对于孟子的文章描述,他认为人性还是本善的。
论证过程1. 以“不忍人之心”论“本心”,确立性善论。
孟子看重心的道德本性“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2. 由本心论本性,由不忍人之心得出‘四端’说,所以人才有“仁义礼智”四德。
即将善这种本性看作生而有之的先验的。
孟子的四端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公孙丑》上)四端是人之本性的自然呈现,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
所以孟子认为没有四端,则不能成为人。
3. 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只有尽自己的道德本心去行事,就可以认识了解到自己的本性是善的,在内心上不会抗争,由此知本性与本心。
而了解自己的本心是善的就知天了。
确认人的善来自于天将人的价值源头客观存在化。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恻隐和羞恶是人的一种心理常态,孟子说“人皆有之”,即认为这种心理常态是人人具有的,无一例外,以此是带有普遍性的。
普遍存在的,也就是天然所固有的。
无一人能够例外,非个人能力所及,于是就成为一种绝对,一种极致。
所以孟子说性善“人皆有之”,又说“我固有之”。
孟子认为,这种人心所固有的心理常态就是仁义的萌芽之所,是仁义礼智的本原。
既然人是性善的,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充分施展人的这一性善本质,也就是如何依据性善而实践的问题了。
孟子认为,虽然人的本性是善的,但是每一个人的作为都有善有不善,并非可以不加努力完全自动地依据本性去行善。
遵守性善的人,就是顺受其正,就得天之助,得人之心,就是正命,就得以成功。
不遵守性善的,就不得天助,不得人心,就非正命,就要逆天而亡。
有行之者,有不行之者,孟子学说最后的关键是聚焦在“取舍”一点上。
所以孟子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
),强调一个“求”字。
冯友兰先生说:“荀子最著明的是他的性恶学说。
这与孟子的性善学说直接相反。
表面上看,似乎荀子低估了人,可是实际上恰好相反。
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
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
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
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与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
”“照荀子所说,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不会是善的。
荀子的论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伪,就是人为。
”“禽兽有父子,有牝牡,这是自然。
至于父子之亲,男女之别,则不是自然,而是社会关系,是人为和文化的产物。
它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精神的创造。
人应当有社会关系和礼,因为只有它们才使人异于禽兽。
从这个方面的论证看来,人要有道德,并不是因为人无法避开它,而是因为人应当具备它。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司马迁评价孟子说:“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
天下方务于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又说孟子“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
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所谓“所如者不合”与“迂远而阔于事情”,是说孟子的学说主张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相差太远,孟子被认为是过于理想化了。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司马迁评价荀子说:“荀卿,赵人。
年五十始来游学于齐。
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
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
齐人或谗荀卿,荀卿乃适楚,而春申君以为兰陵令。
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因家兰陵。
荀卿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不遂大道而营于巫祝,信禨祥,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于是推儒、墨、道德之行事兴坏,序列著数万言而卒。
”所谓“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说明到荀子时社会现实更趋恶化,更不容提出过高的理想。
性善论的现实意义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性善论对于社会道德的意义《孟子〃公孙丑上》指出:‚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人性‚四德‛可为现代道德教育找到了人之可教化的理论基础。
他说‚人之所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人与其他生物的差别是极小的,这人所多出的一点就是善性,倘若没有这种善性,人就不成其为人,就是两脚的禽兽。
其次为人‚向善‛与‚行善‛提供‚动机‛,揭示了为善的意义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
孟子通过‚圣贤人格‛告诫人们,‚善端‛如果没有给予积极的保存,必然会受到外界的影响,而逐步消失。
‚内圣外王‛的高尚品质就是在‚为善‛中拓展‚善端‛的结果,它也肯定了人们是在‚为善‛中实现自我价值。
当然,《孟子》中又言,‚圣人与我同类‛;‚曹交问曰‘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曰:‘然’。
‛‚圣贤‛的人格被人类赋予了极致性与神秘性,看似遥不可及,但是,‚学而至之‛的言论,又激起了人类挑战自我的志向。
人之‚四端‛,体现出人具有先天成德的天赋,但是孟子认定唯有‚向善‛的动机与‚为善‛的能力,才能扩充人的‚善端‛。
人从‚自然人‛转变成‚社会人‛,全然依赖于‚求真‛‚向善‛与‚粹美‛的思想教育,这也是人在生存之际,锤炼人格的必经之路。
另一方面,性善论也警示后人,善性虽是天之所赋,却易于失去。
如果没有后天环境对善端的培育和引导,人的善良本性也会由于缺乏关照而丧失殆尽。
因此,道德完善重在建设,这就要求我们更加重视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针对现实情况,不断创新方法、讲求实效。
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工作来鼓舞人、激励人、引导人、塑造人,使每一个人充分发展自己的善性,顺利实现个人道德的完成,达到‚人皆为尧舜‛的理想境界。
所以有《孟子〃离娄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
‛学会做人,参与社会,恰如孟子所说的,居于安宅、行于正路,我们一定能为社会多做贡献。
因此我得出‚性善论‛(‚人性向善‛)能减轻当今社会道德建设的压力。
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人性向善‛的‚向‛字是一个动词,于是‚向善‛也就成为一个动态的评价标准。
当今社会,以动态标准评价或评定一个人已经开始普及。
比如‚这个人工作兢兢业业‛,就比说‚这个人工作很好‛要更实在一些;再如近年来的司法审判中有一条比较新的原则——‚程序正义大于结果正义‛,也是注重过程。
就算我们说犯罪分子所犯的罪行情节恶劣,说这位罪犯品行极端恶劣,但只要他肯改过自新,就不必要求他一步到位,而是要先让他做到‚开始转向善的一面‛,一段时间之后他就会真正成为一位全新的‚性善‛的公民。
总之,将‚性善论‛解读为‚人性向善‛,由于是一个动态评价标准,‚向善‛是一个过程,所以会减轻当今社会因本着‚人性本善‛的原则进行道德建设的许多压力,从而加速国民素质比较普遍的提高。
(二)‚性善论‛对于现代教育的意义‚性善论‛是教育史以来,第一次从理论高度上对人自身本质加以认识和阐述。
现代教育思想从施教者和受教者两个方面,探究出人‚善‛之本性,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
教师本着‚善‛的品行,为学生树立了榜样;以学生‚善‛之本,规划了其发展的进程。
学生本着‚善‛之端,在他人教化中使其得到拓展;本着‚善‛之根,在自我教化中实现自我价值。
道德生活的起点并不是零,儿童从一开始就是道德生活的主体。
设想,倘若教师在教化过程中,体会到学生内在具有‚不思而虑的良知‛和‚不学而能的良能‛的‚善端‛;学生在受教过程中,体会到自我‚向善‛的意愿和‚为善‛的能力,也许,德育实效性就能真正得以实现。
孟子的‚四德‛与‚五常‛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一种道德意识、伦理精神。
扩充‚善‛的过程,正是构建人与社会的和谐伦理的过程。
社会在德化中发展,人类在德化中成才,没有德育存在的社会,就没有人的精神家园;没有德化的人生存的社会,是混乱而危险的社会。
德育本着‚人性善‛而为社会与人类提供着最根本的物质与精神保障。
‚仁者无敌‛‚与民同乐‛的‚民本论‛启示学校教育必须立‚德教‛为本,倡‚尊贤尚德‛为主的德育目标,仅此才能真正发挥德育的真正意义所在。
道德教育的知情意行基于‚善之始‛,即性善论,它为学生自我身心发展提供了舞台。
(三)性善论对中国人治的意义如果说西方是沿着防范人的恶来设计它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观念的话,中国则是按照性善论来展开自己的政治体制和法律理念的。
其中罪犯改造制就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
西方人认为犯罪是人的生理本性恶的表现,是没办法改造的,而中国的‚脱胎换骨、重新做人‛,在西方看来简直是胡说八道。
西方对于罪犯的改造不叫改造,叫做纠治,他认为人犯罪了说明他的生理器官有毛病,就要给他治病,他把犯罪看成是生理疾病。
意大利报纸报道,一个人连续三年犯强奸罪,法官判决割掉他的生殖器。
或许看了之后你和我一样会很震惊,但西方的人权组织也赞同这种做法。
中国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犯罪只不过是一时糊涂,只要对他进行思想教育他就会幡然醒悟,重新做人。
中国的刑法当中还有一个独创,就是死缓。
西方国家要么是有期徒刑,要么是死刑。
中国人觉得要仁至义尽,必须给他一个悟的机会,所以就出现了死刑缓期执行。
这也说明中国人是乐观的,认为人性是善的,可以改造。
确实正也救了许多改过自新的人。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人民调解制,由人民调解员来调解,这也是觉得人都是性善论的现实意义首先,性善论有助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简称“是八荣八耻”。
提出“八荣八耻”的目的在于引导中国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胡锦涛同志说,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
性善论在两千多年的现在,对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孟子的性善论认为,善性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具体表现为“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