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性善论与性恶论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比较
’( 公荀 子
。
.
正 名》 以 下 引 言只
”
注篇 名 )
“
今人 之 性
,
,
饥而 欲饱 欲望
,
寒 而 欲暖
、
劳 而 欲休
,
,
此 人 之 情 性也 `
。
( 《 性 恶》
,
) 人
性是 生 而 自然的 本 能
片面 的
。
、
可见孟
荀 二 人 所 言人 性 的 差异
。
孟 子 所 谓 的 人 性 是 指 人 的社
。
一
他说
:
.
侧 隐之 心
`
,
仁 义端也易 羞 恶 之 心
,
,
义 之端 也 拐 辞 让 之 心 获礼 之 端也 是
`
’
非 之心
智 之 端也 产 ( 《 公孙 丑 》 上 ) 这 样 孟 子由
,
四心 分 推 出
,
’
一
“
把 人 们 本 来只
。
`
有 在 后 天 的 实 践 中 才 能 获 得 的 道 德 理 性 当作 是 先 天 固 有 的
顺是
。
故 残 贼 生 而 忠 信亡 焉
’
,
有好 耳 目之欲
乱
,
有好 声 色
,
顺是
。
,
有 好 利疾 恶 之心
耳 目声 色 之 欲
、
,
( 《 性 恶 》 ) 由 于 人生 来就 故 淫 乱 生 而 礼 义文 礼 亡 焉 如 果 顺 从 了 这 些 本 能 欲 望 社 会就 会 出现 纷 争 残 杀 淫
,
,
。
。
孟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比较
孟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比较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孟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是他思考人性本质的两个重要观点。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两种观点进行分析比较。
首先,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性本质是善良的,每个人都具备天赋的善良品质。
他认为人天生具备四个基本的善良情感,即仁、义、礼、智。
仁是指对他人的关怀和爱护,义是指对社会公正的追求,礼是指对社会规范的遵守,智是指对事物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孟子认为,只要人们能够发挥并培养这些善良情感,就能够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比之下,孟子的性恶论则认为人性本质是恶劣的,每个人都具备自私、贪婪和残忍的潜在倾向。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追求自身利益和满足欲望的,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社会的公共利益。
孟子认为,只有通过道德修养和教育的力量,才能够抑制和纠正人性中的恶劣倾向,使人们追求善良和正义。
在对比这两种观点时,我们可以发现孟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性善论强调了人性的本质善良和积极向上的一面,而性恶论则提醒人们警惕人性中的负面倾向和潜在的危险。
这两种观点的对立与统一,体现了孟子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细致分析。
另外,孟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也为人们提供了不同的道德教育思路。
性善论强调了培养和发挥人性中的善良情感,注重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引导人们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而性恶论则强调了道德修养和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外在的规范和约束,才能够抑制和纠正人性中的恶劣倾向。
总的来说,孟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是他对人性本质的深入思考和分析的产物。
这两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相辅相成,既强调了人性的善良和积极向上的一面,又提醒人们警惕人性中的负面倾向和潜在的危险。
对于现代社会,我们可以借鉴孟子的思想,通过道德教育和个人修养,培养和发挥人性中的善良情感,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儒家的“性善论”与“性恶论”
儒家的“性善论”与“性恶论”儒家中首先提出“性善论”是孟子,提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人先天固有的,并用其四端说加以论证,即“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耻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但就这两句话而言,其实并未论证为何人性必然是善的。
如第一句,善和水并不具备类比性,两者本质含义完全不同,所以说这更像是孟子的一厢情愿,同样的如果持他相反观点的人引用他这句话,声称“人性之恶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恶,水无有不下。
”好像也无不可,所以这句话更像是一种态度,而不是一个论据。
至于四端说,如果仔细想想也是有些牵强的,既然人性天生就是善的,那么如果自然生长,不加干预也定是善的,毕竟人性有向善的趋势。
事实上,如果举个狼娃的例子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一个被狼从小带大的孩子,没有接受过任何教化,怎么可能会有恻隐之心、羞耻之心、辞让之心以及是非之心。
孟子应该是基于对处在人类社会环境下成长的孩子的观察而得出的结论,但这些小孩子虽然也还小,但已将得到了长辈的一些教导,已然跟“人之初”的性格完全不一样了,所以才产生仁义礼智的端倪。
而儒家中的另一位大师荀子则提出了相反的学说,即“性恶论”。
这里的“性恶论”是相对于“性善论”而言的,没有否定人性中有善的部分,主要是强调人性中除了善,还有恶的部分。
或者说是在世俗的标准中,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
荀子认为,“生之所以为然者谓之性,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
”也就是说荀子认为生下来怎么样,就是怎么样,这个就叫做性。
在这种状态所表现出来的好恶、喜怒、哀乐就是他的情感。
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伪”。
荀子认为,“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
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通俗点讲就是先天和后天的关系,一个人的性格受到先天和后天的影响,先天的不可改变,而后天的可以改变。
又谓:“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于而过众者,伪也。
浅谈性本善与性本恶
浅谈性本善与性本恶孟子是我国最早提出人性本善说法的学者。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
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以上理论的出发点就是——性善论。
《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从《孟子·告子上》中看出,孟子认为人善良的特质是天生的,并非后天学习的结果。
恻隐之心即同情心,人看到弱小的东西便想去保护,看到同伴离世便会伤感流泪,这都是人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即羞耻之心,也是每个人都有的,人不穿衣服便觉得羞耻,当着众人的面被羞辱也觉得羞耻;恭敬之心就是人对比自己能力强,年龄大资格老的人一种谦虚、敬重的态度;而是非之心就是人辨别事情对与错的能力。
孟子认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都是人与生俱来的,这种能力与其他技能不一样,是小孩子不需要大人通过后天的教育就能具备的。
如在《孟子·公孙丑上》说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这里孟子以性善论作为根据,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不忍人之政”)。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这里的一个故事说道,有个小孩在井边玩,眼看就要掉下去了,旁人看见了都会去救他。
之所以会救他并不是因为想要他的父母答谢,也不是想要巴结他父母,而是因为动了恻隐之心。
这里孟子想说的是人性本善的理论,他认为当人看到一些不好的事将要降临在别人身上的时候,人就会同情别人,并且会尝试帮助别人。
孟子认为人的这种感情是发自内心最纯真最原始的感情,是不需要学习的。
性本善和性本恶的讨论
性本善和性本恶的讨论
一、人性本善论:
“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本善。
源于孔子,行成于孟荀。
支持者: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帕拉图、亚里士多德、费尔巴哈、马
斯洛。
二、人性本恶论:
“人之初,性本恶”(“Human been are evil”)。
人性好利多欲,性中并无礼义道德,人性生来就是恶的,一切善的行为都是后天教育和环
境影响的结果。
一切行为都是为了个人私利,人的本性是自私与恶的。
人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总是力图排斥异己,互相谋算、陷害与残杀,勾心
斗角,人与人之间象狼一样。
人在胚胎中就有罪恶
支持者:荀子、西方哲学家奥古斯丁、霍布斯。
三、人性本无善恶论:
人的本性是无知无欲,无所作为。
人生的目的,就在于保全人性的天
然状态,人应完全顺应自然。
支持者:告子、老子、庄子
四、人性有善有恶论:
人性有善有恶,善出于性,但性中有情,情属恶。
人有灵魂,灵魂可
善可恶。
支持者:春秋时代的董仲舒、西方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培根。
中国近代大多数哲学家们认为人性有善有恶。
而西方哲学家则倾向于人有原罪,(影片介绍:西方有部电影就叫“原罪”,经典、深刻。
)是恶的。
怎样看待性善论与性恶论
怎样看待性善论与性恶论人性论是贯穿整个中国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核心内容是:人的本性是什么?以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
一、性善论与性恶论的区别1、时代背景不同:孟子处于春秋战国战乱时代,社会风气很差,孟子为了改变这种社会风气提出了性善论。
告诉人们性本善,这实际上是一种善意的欺骗。
荀子处在战国末期,秦统一全国的形式下到处打仗,民不聊生,让人对人性绝望。
看出了成王败寇的本质,社会现实趋向恶化。
为使人们向善必须使他们认识到自身意识里的缺陷,加以改正,所以,提出性恶论。
2、根源不同:孟子认为人性不受后天影响,而是由先天的良知决定的。
这些良知是先天未接受社会实践的本能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仁爱关系。
荀子的性恶论源于人本身具有的本能,这种本能不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如果任其这种本能发展,不加节制,就会发展为战争等邪恶事件。
3、对性概念的界定不同:孟子善意地看待人和人生,相信人能够自我完善。
荀子以严厉的眼光审视人性,不相信人能自我完善。
孟子立足于他的仁政思想,荀子立足于现实情况。
4、关于修身问题的不同主张:孟子强调心性本心和人的内心修为,“仁”是他的核心概念。
重视修养、自我反省的作用。
荀子主张本能欲望,强调外在的礼仪规范,“礼”是他的中坚术语。
重视学习、教育培养、社会约束。
5、在性情与仁义的关系上:孟子把食色与仁义看作先天的人性;荀子则认为人性与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有关。
二、同一性1、都属于人性问题思考范畴,都以人性为出发点。
2、对于人性的思考有相同的共同点。
都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先天的,与后天习得没有关系。
3、共同的人性基础----孔子的人性观。
认为人性的差别来源于后天的习染,这是注重社会实践的观点。
总之,孟子与荀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关于人性的解释都是不完整的,它们互相对立却又相辅相成。
不管是哪一种观点我们都应该辩证地看待它们!。
论人性善恶
说起人性善恶,社会上有两种主流观点,性本善论和性本恶论。
性本善观点认为人生来是心地善良的,至于以后怎样发展是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但是不论以后变得怎么样不能否定起初始时的善良。
性本恶论果断认为人性本来就是贪婪自私的,从一开始就注定是这样,虽然这种性格是可以通过后天环境改变,但是不论如何改变还是去不掉其根本性,也就是性本恶,其后天表现出来的一系列贪婪自私都是先天遗留下来的。
无论是性本善论还是性本恶论都提到了一种分析理念,那就是人生来是怎么样的。
主流的是两个极端的观点,那就是要么人性是善良的,要么是罪恶的。
但是如果透过生活中的种种迹象你会发现,也许根本不存在性善恶的界限。
拿一个孩子来说吧!假如他是独生子,那么几乎可以肯定,他会长期受到父母的宠爱,这种宠爱根多子女家庭是有非常大的差别的,每个做父母的都会宠爱自己的孩子,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独生子女受到的宠爱尤其强烈。
对于独生子女来说,只要是自己父母能做到的,那么它的要求都能达到,并且是完全的达到。
我在这里说的完全的达到不是仅仅指心理上的,而是指愿望的独占性,即它达到的愿望没有人再跟他争夺了。
在多子女家庭就显得不同,孩子可以完成自己的愿望,但是无论事实怎么样,他在心理上都不会完全达到愿望,因为他要时刻提防着自己的愿望被兄弟姐妹们夺走。
这个例子能说明什么呢?能说明非独生子女的性恶,还是独生子女的性善?都不能说明。
如果独生子女家突然来了一个跟他年龄相仿、性格爱好相似的孩子,他会不会还这么矜持呢?我不敢肯定,也不敢保证。
同样,如果多子女家庭的孩子都满足了同样的愿望,那么他还会那么有跽心吗?我也不敢肯定。
这些难道就能说明一个孩子到底是性善还是性恶了吗?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时候乃至不同的场合一个人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反应,这能归结到性善还是性恶?都不能,关键还要看具体环境。
其实,我感觉人们时常会以一个人的外在表现来评价一个人的性善恶。
然而性善恶不能仅仅依据行为人的行为而做出判断,还要根据行为人的心理,也就是作具体事时是抱着什么心里态度的。
荀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荀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对社会秩序的影响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学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荀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是他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对社会秩序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对荀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进行分析,探讨其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首先,荀子的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但这种善并非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修养得以培养和发展。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具有良善的倾向,然而,如果不加以教育和修养,人的本性容易被恶习所侵蚀,从而变得堕落和邪恶。
因此,荀子提出了“性恶”的观点,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这种性善论对社会秩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荀子的性善论强调了教育的作用,认为通过正确的教育可以使人的本性得以发展和完善。
这种观点对于社会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针提出了要求,要求教育机构和教育者注重培养人的善良品质,引导人们追求道德和精神上的完善。
这对于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修养的人才能够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
其次,荀子的性善论对社会的道德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具有良善的倾向,但这种善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培养和发展。
因此,社会应该重视道德教育,培养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荀子认为,只有通过道德教育,人们才能够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从而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
这对于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只有道德行为得到普遍遵守,社会才能够实现和谐共处。
此外,荀子的性善论还对社会的政治治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具有自私自利的倾向,如果不加以约束和规范,人们就会陷入争斗和冲突之中,社会秩序就会被破坏。
因此,荀子主张通过制度和法律来约束人的行为,使人们自觉地遵守社会规范。
这对于社会的政治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只有通过制度和法律的约束,才能够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然而,荀子的性善论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荀子过于强调了人的本性的善良倾向,忽视了人的自私自利的一面。
中国古代人性善恶的观点
中国古代人性善恶的观点
中国古代人性善恶的观点
1、性本善: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之为善,是他的本性的表现,人之不为善,是违背其本性的。
2、性本恶:荀子所论及的人性,其本质恰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
荀子的性恶论的思想在先秦百家关于人性的论断中独树一帜,他的思想对后世今天的意义都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3、人性无善无恶论
人性无善无恶代表人物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告子。
告子的理论是人性没有什么善和恶之分,犹如水一样无分于东西。
告子的人性观直视人之生性,这种放弃道德判断的世界观,遂形成无善无不善之人性学说。
告子所言之性,实乃生命意义,而非道德意义,告子人性无善无恶论的立说基点,尽在生命肉体之满足,无涉道德评判之高下。
4、人性有善有恶论
人性有善有恶观点的代表人物有汉朝的董仲舒、杨雄、王充,唐朝的韩愈等。
王充在《论衡》一书中记载: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恶性,养而致之则恶长。
杨雄认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
孟子论性善与性恶观念的解读
孟子论性善与性恶观念的解读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孟子的著作中,他对于人性的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性善论”和“性恶论”,这一观念对于我们理解孟子的思想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分析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天生具备了一种内在的道德感和善良的本性。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可以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发挥出来,实现自身的完善和进步。
孟子提出了“四端”和“四德”的概念,即仁、义、礼、智和忠、信、礼、智。
他认为,通过培养和发展这些品德,人们可以实现自己的人格完善,同时也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和谐发展。
然而,孟子也提出了“性恶论”。
他认为,虽然人性本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环境的影响和个人的欲望,人们往往会偏离善良的本性,表现出一些恶劣的行为。
孟子认为,这是人性中的一种偏向,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加以纠正和改善。
他提出了“教化”的概念,认为通过正确的教育和道德规范,可以使人们恢复本性的善良,并且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对于孟子的性善与性恶观念,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读。
首先,孟子的性善观念反映了他对于人性的乐观态度。
他认为,每个人都具备了一种善良的本性,这种本性是可以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发挥出来的。
这种观念体现了孟子对于人性的积极评价,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
其次,孟子的性恶观念提醒了我们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他认为,虽然人性本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偏离善良的本性。
这种观念提醒了我们,人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教育和修养来纠正和改善。
同时,这也呼应了孟子对于教育的重视,他认为通过正确的教育和道德规范,可以使人们恢复本性的善良。
综上所述,孟子的性善与性恶观念对于我们理解孟子的思想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他的性善观念体现了他对于人性的乐观态度和积极评价,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
性善论与性恶论的比较极其意义
性善论与性恶论的比较极其意义摘要:孟子和荀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对于人性善恶的不同认识与思考一直都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
孟子提供了人性之善的内在依据和人天生具有的修己的可能性和主动性,忽视了人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被动性;苟子则强调修己的必要性和被动性,但却忽视了主体向善的可能性和主动性,二者的相互补充恰好克服了对方理论上的片面性和不足。
所以,孟子和荀子对于人性的揭示都是不完整的,他们虽互相对立,实为相辅相成。
关键词:孟子;荀子;性善论;性恶论孟子和荀子对于什么是人性,各有不同的理解。
孟子以为的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所具有的根本标志。
他认为人的本质特征在于人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这四心同时是孟子主张性善论的叙述起点。
而荀子以为的人性,是指人还未进入社会生活之前、生来俱有的自然本性,正所谓:“凡性者,天之就也”。
①可见,在荀子这里,人性主要是指自然生成的人的本能。
一、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的区别在于:(一)时代背景不同。
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中期,此时的社会风气很差,孟子想要改变这种现状,于是提出了性善论,并告诉人们人性本善,只要不去学习坏的东西,不被坏的社会风气所同化,我们自身便不会变坏。
②这实际上是一种善意的欺骗和自我催眠,这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相差甚远,被认为是过于理想化了。
而荀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末期,秦统一之势已经势不可挡,每次伐攻都是数十万人。
看到这些,荀子有些绝望了,看清了成王败寇的本质,社会现实趋向恶化,知道自我催眠已经不管用了。
为了使人们向善,必须充分让人们认识自身的缺点,才能心悦诚服地改正,因此他提出了性恶论。
(二)根源不同。
孟子认为人性善的根源不是来自人后天的习得,而是产生于先验的良知良能。
孟子所说的良知良能,一部分是人在没有接触社会实践的情况下所具有的生物本能,一部分是以血亲关系为基础的仁爱关系,这就是孟子性善论赖以立论的基础。
性善论与性恶论演讲稿
性善论与性恶论演讲稿在人类社会中,对于人性的本质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理论。
其中,性善论和性恶论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它们对人性的本质有着截然不同的解释。
今天,我将就性善论与性恶论展开探讨,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于人性本质的深入思考。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性善论。
性善论认为人性本质是善良的,人们天生就具有善良、友善的品质。
性善论的支持者认为,人类是出于本能而追求善良和美好的事物,他们相信人性的本质是积极向上的。
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人性的一种理想化表达,它鼓舞人们积极向上,相信世界是美好的。
然而,与性善论相对立的是性恶论。
性恶论认为人性本质是邪恶的,人天生就具有邪恶、自私的品质。
性恶论的支持者认为,人类在追求自身利益时会表现出自私、残忍的一面,他们相信人性的本质是负面的。
这种观点虽然有些悲观,但它也提醒人们警惕自身的负面品质,促使人们更加理性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在我看来,人性的本质并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
在特定的环境下,人们可能会表现出善良和友善的品质,而在另一些环境下,他们也可能会表现出自私和残忍的一面。
这就需要我们从更加深入的角度来思考人性的本质。
人性的复杂性源于人类的社会属性和历史环境。
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这些影响会塑造人们的行为和品质。
同时,历史环境也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战争、灾难等特殊情境下,人们可能会表现出极端的行为,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天生就是邪恶的,而是受到了特定环境的影响。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人性划分为善良和邪恶两种极端。
人性的本质是复杂多变的,它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
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人性,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选择和行为。
只有在理解和包容的基础上,人类社会才能更加和谐和稳定地发展。
总而言之,性善论和性恶论都是对人性本质的一种片面解释。
人性的本质是复杂多变的,它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
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人性,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选择和行为。
浅谈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比较
浅谈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比较一、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的理论前提和出发点不同孟子继承了孔子性相近的理论,在人性问题上主张人性善。
人性之所以善,是因为人性中有先验的纯粹的善端。
先验的纯粹的善端指善的萌芽、善的开端,不能把善的萌芽等同于现实的善,可能和现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先验的纯粹的善端有四类,即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先验的善端通过后天的努力和培养就可以转变为现实的善,即儒家强调的仁、义、礼、智,汉代的董仲舒继承发展了这个观点,增加了信,演变成了五常。
仁指一种纯粹的道德观念和品质,是一种道德属性,孔子强调克己复礼为仁,即约束白己把不符合礼的规范的言行纳人礼的规范,作为一个符合仁的原则的人,在视、听、言、动等方面都要符合礼的规定。
礼相对于仁来说,是一种比较具体的道德规范。
在如何达到仁上,孔子指出要贯彻忠恕之道,忠是比较高标准的要求,而恕则是比较低标准的要求。
义指正确的行为。
智指增长知识,儒家所强调的知识不是传统意义上所说的知识,而是指用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真理。
二、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实现善的途径不同(一)孟子性善论实现善的途径求其放心孟子主张人性本善,那现实中的恶是如何产生的呢?孟子的性善论必须回答人性恶的问题。
孟子的善端说,为解释人性中的不善留下了余地。
虽然人的本性是善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其善性,不断发展和完善白己的道德,顺乎人的本性。
孟子在解释不善时,更强调的是人的差异,而不是环境的差异,在行为上是否为善,主要取决于主体是否有向善的主观愿望。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够顺乎人的本性,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客观的原因指人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而主观的原因涉及主体选择,人是否能够顺应白己的本性去发展善性,关键在于道德主体能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性善是人身上的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可能的善要转化为现实的善,需要道德主体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反省内求,顺应人的本性去扩充发展。
性善论与性恶论之比较
性善论与性恶论之比较性善论与性恶论之比较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是一个争论了几千年的问题,经过仔细思考,我认为性善论优于性恶论。
首先性善论是不存在任何逻辑矛盾的,能够自圆其说。
因为行善要的是人自觉自愿,就好比一个人开着一部汽车去行善,那么人只会说他去行善而绝对不会说是汽车去行善,因为这是他自觉自愿的行为而不是汽车的,也就是人有自由意志而汽车没有正是把人和汽车以及动物区别开来的关键,因此行善的必要条件就是要有自由意志,但自由意志是行善的必要条件的同时也必然蕴涵着它也同样是作恶的必要条件,这个人也可以开车飙车撞人。
这时当然也只能说他在作恶而不是汽车在作恶,所以自由意志是行善的必要条件的同时也必然蕴涵着行善的反面即作恶的可能性。
而性善论的意思并不是说人性和自由意志没有趋向恶的一面,而是说从终极层面来说,人性和自由意志就和硬币在必然同时有两面的同时也必然是由正面代表的一样也必然是由向善的一面所代表的,否则人就不成其为人。
所以说性善论能够解释人类社会有善有恶的事实,能自圆其说。
同样性善论也具有操作性,也就是通过教化法律等各种首都使人发挥热性中善的一面而抑制邪恶的一面。
同时还有对人性善的一面必然战胜恶的一面理想诉求,所以性善论是一种既能自圆其说也有现实的操作性还有理想诉求的学说。
而性恶论则不是这么回事了,它首先无法自圆其说,根本无法解释为什么人类确实有大量邪恶的行为的同时还表现出同样大量的善良的行为,我们能用性恶论来解释汶川大地震后国人的总体表现吗?说这都是国人为了掩饰自己邪恶的本性的虚伪这谁能相信?我们甚至无法用性恶论来解释我们的父母为什么要含辛茹苦我们你养育成人,因此它首先就不能自圆其说。
其次性恶论意味着人的本性是邪恶的,而既然人的本性就是邪恶的,那么当然也不能通过任何手段变好,这就好比动物的本性就是要吃喝拉撒,所以你随便怎么教也绝对不可能让它们和人一样有善恶真假之别一样。
因此从实践的层面来说,它也是没有把人教化向善的可能了,还彻底断绝了人善的一面必然战胜恶的一面理想诉求的可能性。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研究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摘要:儒家思想内部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其焦点之一就是关于人性的讨论。
孟子和荀子就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两个不同观点的代表人物。
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的价值本性是善良的,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都是人类本性中固有的,并非外在的功利所决定的。
这四心是人类本质的特征,无此四心,就不属于人类。
这四心是人类的伦理道德——仁、义、理、智的基础,既所谓“四端”。
如果推广和扩充此“四端”,就能保全天下;反之,连服侍父母也做不到。
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天生就恶的,必须通过化性起伪,把人的恶性转化为善性。
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
”“人之生固小人”就叫做“性恶”。
至于仁义,则是有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
两人的人性观既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又有许多内在的联系,深入分析和比较他们的人性论观点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孟子荀子性善性恶比较正文:冯友兰先生说:“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更确切的说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向来是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
”又说:“先秦儒家三个最大的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
……儒家之中,荀子的思想是孟子思想的对立面。
有人说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荀子代表儒家的右翼。
这个说法尽管很有道理,但是概括的过分简单化了。
”孟子和荀子分别代表了性善论和性恶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那么究竟是谁的观点代表了儒家的原则?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呢?按照庄子所说,是非的双方除了有一方是一方的可能性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二者都是错误的。
既然双方是同处于一个体系之内的,那么如果其中一方错误,无论另一方是正确还是错误,二者都可能是错的。
本文就此分别浅谈一下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并对此进行一下比较分析。
(一)孟子的性善论孟子认为人的价值本性是善良的,性善论中的性指的是人的价值本性,它与人的自然的本性是不同的,后者是经验的、现实的,前者却是先验的、理想的。
性善论与性恶论
性善论与性恶论我们的先人孟子和荀子曾分别提出“性善论”和“性恶论”,孟子偏重了理性价值,所以说性善,荀子着眼在物性的转变,所以说性恶。
这两种说法可以说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的。
物性是从无明开出,理性是由佛性萌芽。
所以,说我们的本性是善,固然不对,是恶,也是不对。
若从当下的一生而言,善与恶,理性与物性,乃是与生俱来,投于善则善,投于恶则恶。
我们在看待这种问题是要用理性的看法去看待这种说法,没有人从一出生你就可以断定他是一个善人或者一个恶人,看待一个人的善与恶只能从他以后的事迹或思想中所体会出来,而人的成长又是受整个大环境的影响的,所以我们不能凭空去想象一个人的善与恶。
记得有一篇文章曾经报道一个小孩从出生就被丢在一个森林里与狼生活在一起,多少年以后,当这个小孩长大被找到时,他按年龄所说已经成人,但他不会说话,不会用人的方式去生活,更没有“同龄人”所具备的思想,他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与狼的生活没有什么区别。
这样你能说他是一个善人或者一个恶人吗?所以说一个人的善与恶不在于这个人的本身,没有人从一生下来就是一个善人或者是一个恶人,而是在于他在成长过程中所受的周围环境的状况。
生物学上曾经提到:一个人或者动物的表现性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就算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是一个善人(恶人),但在环境的作用下也有可能成为一个恶人(善人)。
所以我觉得并无善与恶的定义,一切的行为都是处于动物的本能。
善与恶都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人格素质。
比如小婴儿捡起地上的玩具,听到大人的呼唤出于无知好奇交到大人手中,就会得到嘉奖和食物,小孩学到的这种行为是好的,别人也会评价这种行为是善的;另一方面,在其他情况都不变的情况下,小孩捡到玩具时没有听到大人的呼唤,而是大玩具拿在自己的手中,别人会说这种行为是恶的,所以说“性善论”与“性恶论”所反映的观点都是遗传决定论,而不是多种因素据定论,我们要从多方面去考虑这个问题。
人类的善恶就是人性的善恶,因为有善所以产生了,两者是人性自身的彼此克服,人类进化的过程就是人性的演变过程,人类恶与善的斗争其实就是人性自身的斗争,我们没有必要去计较人性的善与恶,社会的演变是优胜劣汰的,无论善与恶只要不能适应整个社会历史的进步都要被逐渐的淘汰,而剩下来的就是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事物,都是“好的”事物。
性善论与性恶论之我见
性善论与性恶论之我见“性善论”与“性恶论”之我见11历史莫跃勋“性善论”与“性恶论”就是关于人性的两种相同观点,在中国最知名的就是同是先秦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的孟子和荀子。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而荀子主张人性本恶。
他们对于人性的观点虽截然不同,但崇尚的目标却是一致的,都就是为了鼓励人们回去恶人善行,具有较好的品性学识从而同时实现社会的人与自然。
在我看来,他们在所处的时代下能提出和坚持自己的观点都是非常伟大的,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要我选择支持哪一个的话,仅从我个人的理解和情感出发我更支持的是荀子主张的“性恶论”。
理由如下:首先,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以人具有“四心”,“四心”经过发展壮大又会成为“四端”,“四端”经过环境及个人的主观努力便会成为“善性”,而得出人了“性善”的结论。
而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荀子以人的自然属性作为立论的基础,以人的本能为性,人因为有这些本能而相互争斗,残杀,最后导致社会秩序遭到破坏,荀子便是因人的本能而得出“性恶”的结论。
通过以上的对照,我指出孟子所谓的人的“四心”就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中构成的,“仁义”就是人类社会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渐共同达成一致的一种社会观念,也就是“仁义”就是“人为”的不是“人本”的,与人的“本”距离较离,不太存有说服力。
性善论与性恶论
性善论与性恶论中国自古以来都推崇性善论,而西方主张性恶论。
性善论,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一种人性论。
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
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典故《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孟子以性善论作为根据,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不忍人之政”)。
孟子对于性善论的最用力的论证,是通过人的心理活动来证明的。
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
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
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以上理论的出发点就是——性善论。
性善论有以下特征:1、“性善论”中的“善”是一种价值或更精确的说是一种价值体系。
“性善论”中的“善”可分为三个层次,“‘善’首先指的是仁、义、礼、智诸德行和符合它们的德行。
其次,‘善’指的是人的优秀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看待性善论与性恶论
人性论是贯穿整个中国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的核心内容是:人的本性是什么?以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
一、性善论与性恶论的区别
1、时代背景不同:孟子处于春秋战国战乱时代,社会风气很差,孟子为了改变这种社
会风气提出了性善论。
告诉人们性本善,这实际上是一种善意的欺骗。
荀子处在战
国末期,秦统一全国的形式下到处打仗,民不聊生,让人对人性绝望。
看出了成王
败寇的本质,社会现实趋向恶化。
为使人们向善必须使他们认识到自身意识里的缺
陷,加以改正,所以,提出性恶论。
2、根源不同:孟子认为人性不受后天影响,而是由先天的良知决定的。
这些良知是先
天未接受社会实践的本能和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仁爱关系。
荀子的性恶论源于人本
身具有的本能,这种本能不是通过学习得来的,如果任其这种本能发展,不加节制,就会发展为战争等邪恶事件。
3、对性概念的界定不同:孟子善意地看待人和人生,相信人能够自我完善。
荀子以严
厉的眼光审视人性,不相信人能自我完善。
孟子立足于他的仁政思想,荀子立足于
现实情况。
4、关于修身问题的不同主张:孟子强调心性本心和人的内心修为,“仁”是他的核心
概念。
重视修养、自我反省的作用。
荀子主张本能欲望,强调外在的礼仪规范,“礼”
是他的中坚术语。
重视学习、教育培养、社会约束。
5、在性情与仁义的关系上:孟子把食色与仁义看作先天的人性;荀子则认为人性与好
恶、利欲等情绪欲望有关。
二、同一性
1、都属于人性问题思考范畴,都以人性为出发点。
2、对于人性的思考有相同的共同点。
都认为人的本性都是先天的,与后天习得没有关
系。
3、共同的人性基础----孔子的人性观。
认为人性的差别来源于后天的习染,这是注重
社会实践的观点。
总之,孟子与荀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关于人性的解释都是不完整的,它们互相对立却又相辅相成。
不管是哪一种观点我们都应该辩证地看待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