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恶论与性善论

合集下载

(完整版)性善论与性恶论

(完整版)性善论与性恶论

性善论与性恶论我们的先人孟子和荀子曾分别提出“性善论”和“性恶论”,孟子偏重了理性价值,所以说性善,荀子着眼在物性的转变,所以说性恶。

这两种说法可以说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的。

物性是从无明开出,理性是由佛性萌芽。

所以,说我们的本性是善,固然不对,是恶,也是不对。

若从当下的一生而言,善与恶,理性与物性,乃是与生俱来,投于善则善,投于恶则恶。

我们在看待这种问题是要用理性的看法去看待这种说法,没有人从一出生你就可以断定他是一个善人或者一个恶人,看待一个人的善与恶只能从他以后的事迹或思想中所体会出来,而人的成长又是受整个大环境的影响的,所以我们不能凭空去想象一个人的善与恶。

记得有一篇文章曾经报道一个小孩从出生就被丢在一个森林里与狼生活在一起,多少年以后,当这个小孩长大被找到时,他按年龄所说已经成人,但他不会说话,不会用人的方式去生活,更没有“同龄人”所具备的思想,他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与狼的生活没有什么区别。

这样你能说他是一个善人或者一个恶人吗?所以说一个人的善与恶不在于这个人的本身,没有人从一生下来就是一个善人或者是一个恶人,而是在于他在成长过程中所受的周围环境的状况。

生物学上曾经提到:一个人或者动物的表现性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就算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是一个善人(恶人),但在环境的作用下也有可能成为一个恶人(善人)。

所以我觉得并无善与恶的定义,一切的行为都是处于动物的本能。

善与恶都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人格素质。

比如小婴儿捡起地上的玩具,听到大人的呼唤出于无知好奇交到大人手中,就会得到嘉奖和食物,小孩学到的这种行为是好的,别人也会评价这种行为是善的;另一方面,在其他情况都不变的情况下,小孩捡到玩具时没有听到大人的呼唤,而是大玩具拿在自己的手中,别人会说这种行为是恶的,所以说“性善论”与“性恶论”所反映的观点都是遗传决定论,而不是多种因素据定论,我们要从多方面去考虑这个问题。

人类的善恶就是人性的善恶,因为有善所以产生了,两者是人性自身的彼此克服,人类进化的过程就是人性的演变过程,人类恶与善的斗争其实就是人性自身的斗争,我们没有必要去计较人性的善与恶,社会的演变是优胜劣汰的,无论善与恶只要不能适应整个社会历史的进步都要被逐渐的淘汰,而剩下来的就是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事物,都是“好的”事物。

荀子哲学原文与解析

荀子哲学原文与解析

荀子哲学原文与解析荀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对中国文化和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荀子哲学原文进行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荀子的思想。

一、荀子哲学原文荀子的哲学思想总结为以“性恶论”、“性善论”和“性无善恶论”三大主要观点。

下面将以这三个观点为线索,对荀子的哲学原文进行解析。

1. “性恶论”“曲成器而成谓之性,人之性也,品物与也。

”(荀子《性论》)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

他认为,人类是没有道德标准的,只有通过学习和修养才能改变自己的恶性。

他将人类的本性比作一块未被打磨的玉石,只有通过加工,才能使其变得珍贵。

这个观点表达了荀子对人性本恶的看法,以及人类需要通过教育和道德规范来塑造自己的观点。

2. “性善论”“性之善恶,犹白黑也。

”(荀子《劝学》)荀子同时提出了“性善论”,他认为人的本性其实是善的。

他比喻人的本性就像黑白两种颜色一样,虽然都属于本性,但人是可以通过学习和修养,将其发展成善的一面。

他强调,人类通过学习和修养可以超越动物的本能,达到善的境界。

3. “性无善恶论”“君子之性,其去私也。

”(荀子《正名》)荀子还提出了“性无善恶论”,他认为人性本身既不是善也不是恶,而是没有善恶之分的。

他认为,只有通过道德的教化,才能使人性趋向善,远离恶。

他强调了人类通过正名教化来树立正确道德观念的重要性。

二、荀子哲学解析荀子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他对修养人性、教育和治理国家等方面的观点有着独特的见解。

1. 人的道德修养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只有通过学习和修养,才能使人性向善。

他提出了“人虽有恶,可以改之”的观点。

他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教育的力量,人类才能拥有道德和品性。

2. 君主的治理原则荀子的思想中,对君主的治理原则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强调君主的责任是以身作则,通过德行和道德教化,带领国家走向繁荣和和平。

他提倡以仁义为主导的统治方式,认为君主应该成为人民的榜样,通过正名教化的手段来让国家达到和谐的境界。

性善论性恶论

性善论性恶论

性善论是孟子提出的“向善论”延伸,《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对于性善论的最用力的论证,是通过人的心理活动来证明的。

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

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理论内容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

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以上理论的出发点就是——性善论。

注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

但是对于孟子的文章描述,他认为人性还是本善的。

论证过程1. 以“不忍人之心”论“本心”,确立性善论。

孟子看重心的道德本性“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2. 由本心论本性,由不忍人之心得出‘四端’说,所以人才有“仁义礼智”四德。

即将善这种本性看作生而有之的先验的。

孟子的四端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公孙丑》上)四端是人之本性的自然呈现,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

所以孟子认为没有四端,则不能成为人。

3. 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只有尽自己的道德本心去行事,就可以认识了解到自己的本性是善的,在内心上不会抗争,由此知本性与本心。

而了解自己的本心是善的就知天了。

确认人的善来自于天将人的价值源头客观存在化。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恻隐和羞恶是人的一种心理常态,孟子说“人皆有之”,即认为这种心理常态是人人具有的,无一例外,以此是带有普遍性的。

性善与性恶

性善与性恶

性善与性恶何为性善,何为性恶?性善论是由孟子提出的一种人性论。

孟子认为人性是善良的,性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仁义礼智四德,并由其引出“四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孟子认为四端是人之本性的自然呈现,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没有四端则不能称之为人。

与性善论相对,荀子则提出了性恶论。

性恶论中提出人性有恶,要化性起伪。

荀子主张人性有“性”“伪”两部分,“性”是恶的动物本能,“伪”是善的礼乐教化。

荀子认为人类作为一种生物定有其与生俱来的本能即求生的生理本能与趋利的心理本能,我们没有必要否定它,回避它,只要好好引导。

然而无论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都不是让人自动性善作恶,而仅仅是对于人性的两种不同看法而已。

从理论核心来看,性善论强调良知,目的是让人们遵循自己善良的道德本心行事。

而性恶论则更加注重本能,它直视人们的各种欲望却更强调本能需要通过礼教来束缚。

从本性角度出发,性善论的本质仍为“仁”,孟子始终立足于他的仁政思想,主张自我反省,自我修养,自我完善。

性恶论的本质则为“教”,人生而有恶,本性需要通过外界的教育培养,社会约束来加以控制。

孟子生于社会风气极差的战国战乱时期,所以他提出性善论,希冀通过这来改善这种混乱的社会风气。

而荀子则处于秦统一全国的战国末期,当时战乱四起,民不聊生,因此他提出性恶论想让人们重新审视自我,看清局势。

但是从结果来看,性善论提倡通过修身来保持自己向善的本性,性恶论提倡通过学习来克服向恶的发展。

这两种学说的最终目的都是让人们增强自身的道德素质修养。

也就是说孟子提出的性善论与荀子提出的性恶论初衷并不相悖,因此这两种学说相互对立却也相辅相成。

我个人的观点是人本无性。

善恶是一种道德观念,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有不同的道德观念善恶观,这种观念并不具有先天性,而是后天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

善恶的界限也并非十分明显,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的善恶好坏之分。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比较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比较
,
’( 公荀 子

.
正 名》 以 下 引 言只

注篇 名 )

今人 之 性
,
,
饥而 欲饱 欲望
,
寒 而 欲暖

劳 而 欲休
,
,
此 人 之 情 性也 `

( 《 性 恶》
,
) 人
性是 生 而 自然的 本 能
片面 的


可见孟
荀 二 人 所 言人 性 的 差异

孟 子 所 谓 的 人 性 是 指 人 的社


他说
:
.
侧 隐之 心
`
,
仁 义端也易 羞 恶 之 心
,
,
义 之端 也 拐 辞 让 之 心 获礼 之 端也 是
`

非 之心
智 之 端也 产 ( 《 公孙 丑 》 上 ) 这 样 孟 子由
,
四心 分 推 出
,



把 人 们 本 来只

`
有 在 后 天 的 实 践 中 才 能 获 得 的 道 德 理 性 当作 是 先 天 固 有 的
顺是

故 残 贼 生 而 忠 信亡 焉

,
有好 耳 目之欲

,
有好 声 色
,
顺是

,
有 好 利疾 恶 之心
耳 目声 色 之 欲

,
( 《 性 恶 》 ) 由 于 人生 来就 故 淫 乱 生 而 礼 义文 礼 亡 焉 如 果 顺 从 了 这 些 本 能 欲 望 社 会就 会 出现 纷 争 残 杀 淫
,
,

性恶论和性善论

性恶论和性善论

西方性恶论的发展简介
在文艺复兴时期,基督教的“原罪性恶论”得 到大多数人文主义者的否定。 宗教改革时期马丁· 路德和加尔文对性恶论进 行恢复和发展,以适应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
近现代西方出现了新的性恶论观点,近代英 国哲学家霍布斯抛开“原罪”,提出自己的 性恶论,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自我保存,人与 人是平等的,平等的人为了自我保存就会彼 此侵犯。 现代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也坚持性 恶论。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被压抑在内心深 层的无意识本能欲望,尤其是性本能欲望。
荀子的性恶论
荀子性恶的观点,是中 国思想史中,最早出现 的人性论。其观 点主 要出现于其《性恶篇》、 《正名篇》。荀子对善 恶的定义是以后果界定 善恶(治或乱),而非 以人的动机界定,即他 的性恶论是后果论,由实际经验观察到的结 果决定是性恶还是性善。
在《性恶篇》中,荀子认为 “人之性恶, 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 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 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 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 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 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 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 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 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可见,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 义、礼、智。同时他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 即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 有序,朋友有信。孟子以上理论的出发点就 是——性善论。注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 本善 。
性恶论和性善论之关系
人性论的核心是问题是:人的本性是什么? 而性善论和性恶论分别给出了善和恶这两个 截然不同、相互对立的答案。 “性善论”者认为人的本性善良,应在人生 中加以完善,并以人性向善来注重道德修养 的自觉性;而“性恶论”者则认为人性有恶, 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二者既相对立,又 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性善性恶论论

性善性恶论论

问题: 1.讨论人的本性,能
不能排除人的自然属 性?
告子曰:“食、色,
性也。”
告子曰:“生之谓性。”孟子曰:
“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 曰:“然。”“白羽之白也,犹 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 白与?”曰:“然。”“然则犬 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 与?”
2.人类共有的社会属性
孟子曰:“人之学者,
其性善。” 强调不断学习,以保持 天赋的善性,使其不致于 丧失。
指出“性”“伪”之分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
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 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 之伪。
荀子认为,孟子不懂
得性、伪之分 通过不断地学习,失 去的是性恶,而不是 性善。
告子:仁,内也,
非外也。义,外也, 非内也。
告子曰:“性,猶杞栁也;義,猶杯
棬也。以人性為仁義,猶以杞栁為杯 棬。”孟子曰:“子能順杞栁之性而 以為杯棬乎?将戕賊杞栁而後以為杯 棬也?如将戕賊杞栁而以為杯棬,則 亦将戕賊人以為仁義與?率天下之人 而禍仁義者,必子之言夫。”
人皆可以为尧舜
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
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 归于治。 由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
钝金必待砻厉然后利 人性恶,必将待师法
然后正,得礼义然后 治
把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
属性分开 自然属性:恶 社会属性:通过克服 “恶”,以达到“善”
批判孟子“性善论”
君子与小人,其性一也。
不同之处:小人一直纵情性,
君子却可心克服情性,学习礼 义。圣人不仅可以自己克服情 性,还能制订礼义,诱导普通 人克服情性。

孟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比较

孟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比较

孟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比较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孟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是他思考人性本质的两个重要观点。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这两种观点进行分析比较。

首先,孟子的性善论认为人性本质是善良的,每个人都具备天赋的善良品质。

他认为人天生具备四个基本的善良情感,即仁、义、礼、智。

仁是指对他人的关怀和爱护,义是指对社会公正的追求,礼是指对社会规范的遵守,智是指对事物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孟子认为,只要人们能够发挥并培养这些善良情感,就能够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比之下,孟子的性恶论则认为人性本质是恶劣的,每个人都具备自私、贪婪和残忍的潜在倾向。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追求自身利益和满足欲望的,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和社会的公共利益。

孟子认为,只有通过道德修养和教育的力量,才能够抑制和纠正人性中的恶劣倾向,使人们追求善良和正义。

在对比这两种观点时,我们可以发现孟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性善论强调了人性的本质善良和积极向上的一面,而性恶论则提醒人们警惕人性中的负面倾向和潜在的危险。

这两种观点的对立与统一,体现了孟子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细致分析。

另外,孟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也为人们提供了不同的道德教育思路。

性善论强调了培养和发挥人性中的善良情感,注重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引导人们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而性恶论则强调了道德修养和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外在的规范和约束,才能够抑制和纠正人性中的恶劣倾向。

总的来说,孟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是他对人性本质的深入思考和分析的产物。

这两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相辅相成,既强调了人性的善良和积极向上的一面,又提醒人们警惕人性中的负面倾向和潜在的危险。

对于现代社会,我们可以借鉴孟子的思想,通过道德教育和个人修养,培养和发挥人性中的善良情感,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性善论与性恶论

性善论与性恶论

性善论表现
• 《孟子· 公孙丑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 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 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非恶其声而然也。完全由于不忍人之心而 然。
性恶论的表现
• 我国广大老百姓,在1949年解放后,至1957 年这个时段内,可以说是思想境界比较高的 了。即使在这样的思想状态下,下面这样的 现象,也是普遍存在的。当时很多单位,为 了便于职工外出联系工作,都配备有公用自 行车。这种自行车买回来不到半年,就成为 伤痕累累、脏兮兮的旧车了。而当时经济条 件较好的人,买的私家自行车,即使骑了好 几年,还是“虽旧犹新”……
性善论与性恶论
性善论
• 中国古代圣人主张人性善的观点。 • 孟子说:“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 宋代王应麟在《三字经》中将其总注重廉耻的一种文化心态。 • 特征:这种文化中的非常在乎别人怎么说、 怎么看、怎么议论。故其行为将被以诸多的 外在社会因素和标准规范所制约、支配。 • 从另一个层面讲,在耻感文化下培育出的像 极了工业生产中从流线下来的一件件大同小 异的产品,缺乏自己的个主张,更多的心态 是一种随大流、少数服从多数。
性恶论
• 基督教认为:人都是 有原罪的,即使贵为 帝王,也与普通人一 样并非人间神明,也 不是完善的圣人。
罪感文化
• 罪感文化来源于“原罪说” • 原罪论,即为,人生来就有 罪,人应该在后天进行赎罪。 见《圣经》旧约全书 • "原罪说"认为:人类的祖先 亚当和夏娃在天国偷吃了禁 果而闯下了弥天大祸,犯下 了人类最初的罪行--原罪。
性善论的结果
• 人可以成为一个完美的人, 或者以这样的姿态自居。当 这种自居与权力融合时,这 种自居就变得不可怀疑。他 可以永远是至圣者,永远先 进。是否属实这时已经不再 重要,重要的是别人不可辩 驳,而理论基础里成为完美 又是可能的。

性善论与性恶论

性善论与性恶论

性善论与性‎恶论中国自古以‎来都推崇性‎善论,而西方主张‎性恶论。

性善论,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一‎种人性论。

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

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典故《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孟子以性善‎论作为根据‎,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不忍人之政‎”)。

孟子对于性‎善论的最用‎力的论证,是通过人的‎心理活动来‎证明的。

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

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

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以上理‎论的出发点‎就是——性善论。

性善论有以‎下特征:1、“性善论”中的“善”是一种价值‎或更精确的‎说是一种价‎值体系。

“性善论”中的“善”可分为三个‎层次,“‘善’首先指的是‎仁、义、礼、智诸德行和‎符合它们的‎德行。

其次,‘善’指的是人的‎优秀性。

荀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荀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荀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对社会秩序的影响荀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学说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荀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是他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对社会秩序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本文将对荀子的性善论与性恶论进行分析,探讨其对社会秩序的影响。

首先,荀子的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但这种善并非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和修养得以培养和发展。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具有良善的倾向,然而,如果不加以教育和修养,人的本性容易被恶习所侵蚀,从而变得堕落和邪恶。

因此,荀子提出了“性恶”的观点,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这种性善论对社会秩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荀子的性善论强调了教育的作用,认为通过正确的教育可以使人的本性得以发展和完善。

这种观点对于社会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方针提出了要求,要求教育机构和教育者注重培养人的善良品质,引导人们追求道德和精神上的完善。

这对于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修养的人才能够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

其次,荀子的性善论对社会的道德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具有良善的倾向,但这种善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培养和发展。

因此,社会应该重视道德教育,培养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荀子认为,只有通过道德教育,人们才能够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从而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

这对于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只有道德行为得到普遍遵守,社会才能够实现和谐共处。

此外,荀子的性善论还对社会的政治治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具有自私自利的倾向,如果不加以约束和规范,人们就会陷入争斗和冲突之中,社会秩序就会被破坏。

因此,荀子主张通过制度和法律来约束人的行为,使人们自觉地遵守社会规范。

这对于社会的政治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只有通过制度和法律的约束,才能够维护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然而,荀子的性善论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荀子过于强调了人的本性的善良倾向,忽视了人的自私自利的一面。

孟子论性善与性恶观念的解读

孟子论性善与性恶观念的解读

孟子论性善与性恶观念的解读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孟子的著作中,他对于人性的观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性善论”和“性恶论”,这一观念对于我们理解孟子的思想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来分析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天生具备了一种内在的道德感和善良的本性。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可以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发挥出来,实现自身的完善和进步。

孟子提出了“四端”和“四德”的概念,即仁、义、礼、智和忠、信、礼、智。

他认为,通过培养和发展这些品德,人们可以实现自己的人格完善,同时也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和谐发展。

然而,孟子也提出了“性恶论”。

他认为,虽然人性本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环境的影响和个人的欲望,人们往往会偏离善良的本性,表现出一些恶劣的行为。

孟子认为,这是人性中的一种偏向,需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加以纠正和改善。

他提出了“教化”的概念,认为通过正确的教育和道德规范,可以使人们恢复本性的善良,并且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对于孟子的性善与性恶观念,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读。

首先,孟子的性善观念反映了他对于人性的乐观态度。

他认为,每个人都具备了一种善良的本性,这种本性是可以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发挥出来的。

这种观念体现了孟子对于人性的积极评价,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

其次,孟子的性恶观念提醒了我们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他认为,虽然人性本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偏离善良的本性。

这种观念提醒了我们,人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教育和修养来纠正和改善。

同时,这也呼应了孟子对于教育的重视,他认为通过正确的教育和道德规范,可以使人们恢复本性的善良。

综上所述,孟子的性善与性恶观念对于我们理解孟子的思想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他的性善观念体现了他对于人性的乐观态度和积极评价,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

性善论与性恶论演讲稿

性善论与性恶论演讲稿

性善论与性恶论演讲稿在人类社会中,对于人性的本质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和理论。

其中,性善论和性恶论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它们对人性的本质有着截然不同的解释。

今天,我将就性善论与性恶论展开探讨,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于人性本质的深入思考。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性善论。

性善论认为人性本质是善良的,人们天生就具有善良、友善的品质。

性善论的支持者认为,人类是出于本能而追求善良和美好的事物,他们相信人性的本质是积极向上的。

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人性的一种理想化表达,它鼓舞人们积极向上,相信世界是美好的。

然而,与性善论相对立的是性恶论。

性恶论认为人性本质是邪恶的,人天生就具有邪恶、自私的品质。

性恶论的支持者认为,人类在追求自身利益时会表现出自私、残忍的一面,他们相信人性的本质是负面的。

这种观点虽然有些悲观,但它也提醒人们警惕自身的负面品质,促使人们更加理性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在我看来,人性的本质并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

在特定的环境下,人们可能会表现出善良和友善的品质,而在另一些环境下,他们也可能会表现出自私和残忍的一面。

这就需要我们从更加深入的角度来思考人性的本质。

人性的复杂性源于人类的社会属性和历史环境。

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这些影响会塑造人们的行为和品质。

同时,历史环境也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战争、灾难等特殊情境下,人们可能会表现出极端的行为,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天生就是邪恶的,而是受到了特定环境的影响。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人性划分为善良和邪恶两种极端。

人性的本质是复杂多变的,它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

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人性,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选择和行为。

只有在理解和包容的基础上,人类社会才能更加和谐和稳定地发展。

总而言之,性善论和性恶论都是对人性本质的一种片面解释。

人性的本质是复杂多变的,它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

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地看待人性,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选择和行为。

性恶论与性善论

性恶论与性善论

含义:性恶论是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

性恶论以人性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向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举例:荀子说:“好恶、喜怒、哀乐,夫是之谓天情。

”《荀子·正名》又说:“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

”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公孙丑》上)四端是人之本性的自然呈现,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

所以孟子认为没有四端,则不能成为人。

荀子和孟子一样,认为食色喜怒等是人的先天性情,是人情之所不能免,是人所共有的。

但是,在性情与仁义的关系上,荀子则与孟子不同。

孟子把食色和仁义都看作是出于先天的人性,其中仁义是大体,食色是小体;仁义好比是熊掌,食色是鱼。

荀子则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

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

”“人之生也固小人”就叫作“性恶”。

至于仁义,则是由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天者谓之性。

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是性伪之分也。

”《荀子·正名》伪即为,意即人类的作为。

性和情是天生的,人不可干涉,也不应该干涉。

但人的后天选择、思考、学习、行事,却完全取决于人。

荀子认为,礼义是出于圣人君子之伪(为)。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积善成德,圣心备焉。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

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荀子·礼论》有了“为”的概念以后,“性”之“恶”的情况就得到了淡化,“性”与“为”趋向于一致,即“性伪合”。

荀子对礼学有着重要的阐述,“性伪合”表现在具体内容上,就是礼。

浅谈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比较

浅谈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比较

浅谈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比较一、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的理论前提和出发点不同孟子继承了孔子性相近的理论,在人性问题上主张人性善。

人性之所以善,是因为人性中有先验的纯粹的善端。

先验的纯粹的善端指善的萌芽、善的开端,不能把善的萌芽等同于现实的善,可能和现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先验的纯粹的善端有四类,即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先验的善端通过后天的努力和培养就可以转变为现实的善,即儒家强调的仁、义、礼、智,汉代的董仲舒继承发展了这个观点,增加了信,演变成了五常。

仁指一种纯粹的道德观念和品质,是一种道德属性,孔子强调克己复礼为仁,即约束白己把不符合礼的规范的言行纳人礼的规范,作为一个符合仁的原则的人,在视、听、言、动等方面都要符合礼的规定。

礼相对于仁来说,是一种比较具体的道德规范。

在如何达到仁上,孔子指出要贯彻忠恕之道,忠是比较高标准的要求,而恕则是比较低标准的要求。

义指正确的行为。

智指增长知识,儒家所强调的知识不是传统意义上所说的知识,而是指用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真理。

二、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实现善的途径不同(一)孟子性善论实现善的途径求其放心孟子主张人性本善,那现实中的恶是如何产生的呢?孟子的性善论必须回答人性恶的问题。

孟子的善端说,为解释人性中的不善留下了余地。

虽然人的本性是善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其善性,不断发展和完善白己的道德,顺乎人的本性。

孟子在解释不善时,更强调的是人的差异,而不是环境的差异,在行为上是否为善,主要取决于主体是否有向善的主观愿望。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够顺乎人的本性,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客观的原因指人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而主观的原因涉及主体选择,人是否能够顺应白己的本性去发展善性,关键在于道德主体能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性善是人身上的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可能的善要转化为现实的善,需要道德主体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反省内求,顺应人的本性去扩充发展。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研究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研究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摘要:儒家思想内部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其焦点之一就是关于人性的讨论。

孟子和荀子就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两个不同观点的代表人物。

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的价值本性是善良的,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都是人类本性中固有的,并非外在的功利所决定的。

这四心是人类本质的特征,无此四心,就不属于人类。

这四心是人类的伦理道德——仁、义、理、智的基础,既所谓“四端”。

如果推广和扩充此“四端”,就能保全天下;反之,连服侍父母也做不到。

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天生就恶的,必须通过化性起伪,把人的恶性转化为善性。

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

”“人之生固小人”就叫做“性恶”。

至于仁义,则是有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

两人的人性观既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又有许多内在的联系,深入分析和比较他们的人性论观点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孟子荀子性善性恶比较正文:冯友兰先生说:“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更确切的说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向来是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

”又说:“先秦儒家三个最大的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

……儒家之中,荀子的思想是孟子思想的对立面。

有人说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荀子代表儒家的右翼。

这个说法尽管很有道理,但是概括的过分简单化了。

”孟子和荀子分别代表了性善论和性恶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那么究竟是谁的观点代表了儒家的原则?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呢?按照庄子所说,是非的双方除了有一方是一方的可能性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二者都是错误的。

既然双方是同处于一个体系之内的,那么如果其中一方错误,无论另一方是正确还是错误,二者都可能是错的。

本文就此分别浅谈一下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并对此进行一下比较分析。

(一)孟子的性善论孟子认为人的价值本性是善良的,性善论中的性指的是人的价值本性,它与人的自然的本性是不同的,后者是经验的、现实的,前者却是先验的、理想的。

性善论与性恶论

性善论与性恶论

性善论与性恶论性善论与性恶论04150313 朱婷婷“亚圣”孟⼦⾔“性善”,强调先天的道德观念,认为⼈的天性本就是淳朴善良的,“⽆恻隐之⼼,⾮⼈也;⽆羞恶之⼼,⾮⼈也;⽆辞让之⼼,⾮⼈也;⽆是⾮之⼼,⾮⼈也。

” ⼈⼈皆应有恻隐之⼼、羞恶之⼼、辞让之⼼和是⾮之⼼。

这四⼼恰与古时“三纲五常”中的仁、义、礼、智⼀⼀对应,孟⼦也正是通过“性善说”得基本主张以“仁义”来发扬百姓的善⼼。

但荀卿却说“性恶”,强调后天的化性起伪。

他所认为的“善”是符合封建道德规范、服从封建礼义制度的⾏为。

⽽⼈⾃然不可能⼀⽣下来就符合封建道德规范并服从封建礼义制度,所以他认为⼈的本性中原是没有善的。

荀⼦⼗分重视和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他在《礼论》中说:“性者,本始材朴也。

伪者,⽂理隆盛也。

⽆性,则伪之⽆所加。

⽆伪,则性不能⾃美。

性伪合,然后圣⼈之名⼀。

天下之功,于是就也。

”荀⼦正是以“性恶说”为基点,主张以“礼”来约束民百姓的恶性。

同是儒家学者,孟⼦和荀⼦却⼀个⾔性善,⼀个说性恶。

但两者真的完全⽔⽕不容吗?恐怕未必。

孟⼦的性善论认为⼈性本善,注重通过⾃觉的道德修养来巩固和发扬这种善性。

⽽荀⼦的性恶论主张⼈性本恶,强调通过后天的道德教育和制度规范改恶为善。

⼆者既相互对⽴,⼜相辅相成。

只是相较之下,荀⼦的性恶论在孟⼦天赋道德观念的基础上,提出道德教育和制度规范来教化⼈性,这种含有唯物主义思想的主张,从历史的⾓度看,在今天更具有⼀定的进步意义。

但是,“性善论”与“性恶论”所体现的都是遗传决定论,忽略了环境等多种因素对⼈性的影响,在今天看来还是有所⽋缺的。

但是话说回来,⼈性到底是善还是恶?⼈类复杂的本性真的可以简单地⽤⼀个“善”字或“恶”字⼀⾔蔽之吗?我个⼈认为并不是这样。

我们在看待这个问题时更需要⽤辩证理性的态度去对待,没有⼈从⼀出⽣就可以被断定为是⼀个善⼈或者⼀个恶⼈,看待⼀个⼈的善与恶只能从他以后的事迹或思想中所体会出来。

⼈的幼时仅仅处于萌芽阶段,思想观念并不成熟,我们不能根据这些对是⾮善恶还不能明确界定的孩⼦的某些⾏为去想象⼀个⼈的善与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
在孟子那里,人的本质特征集中表现为“四心”:“恻隐之心”(或“不忍人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或“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其中“恻隐之心”是最根本的。

后来著名的“四端”即从“四心”演绎而来。

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孟子·公孙丑上》)人的不善乃是外力影响所致,非本性使然。

他说:“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荀子:
“性者,本始材朴也。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入者谓之性。


“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他说:“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荀子虽对孟子的“性善论”大加指斥,针锋相对地提出了“性恶论”,但实际上,二人在“止恶向善”的价值追求上并无二致,而且均认识到后天环境、教育对能否达到善具有重大影响,都主张通过教育、自我修养等途径达到“善”。

孟子:
善“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孟子·告子上》)
荀子:
“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与小人,其性一也”(《荀子·性恶》)
之所以出现贤与不肖的区别,是因为“注错习俗之所积耳。

”(《荀子·荣辱》)
为达到善,就须“化性起伪”。

孟学与荀学分歧的根本点,在于对孔学核心的理解不同。

孟子认为核心是“仁”,并由此提出“义”的概念,倡导施行“仁政”、“王道”,劝说君王“推恩”及民。

而荀子则认为核心是“礼”,倡导“化性起伪”,主张“起礼义,制法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