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顺向思维与西方人的逆向思维

合集下载

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_语言文化

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_语言文化

文化差异在语言中的体现_语言文化语言文化一、引言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的产物;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沉淀。

所谓“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和一般的知识,也特指某一领域或某一范畴体现的思想观念,道德和行为规范以及风俗习惯等。

各个民族,各个国家有着鲜明的文化特性,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作为信息传递的工具,地位举足轻重。

“翻译”,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也指民族共同语与方言,方言与方言,古代语与现代语之间地转换。

作为语际的交流,把握文化所传承的信息,至关重要。

曾经有一个翻译的轶事:一位外国人参加中国的朋友的婚礼,他称赞新娘很漂亮,新郎谦虚地回答:“哪里,哪里。

”外国朋友大吃一惊,以为是问哪里美,只好硬着头皮说:“鼻子,眼睛,耳朵,嘴巴都很美。

”无独有偶,在我们地现实生活中,大型公司也因为不懂文化的内涵,同样犯了大笑话。

Braniff Airlines(布兰尼夫空公司)想宣传其舒适的座位,可当它的广告语从英语翻译成西班牙语时,意思却告诉人们乘坐他们的飞机可以不穿衣服。

同样the hevrlet autbile pany(雪佛莱公司)试图在拉丁美洲推销the hevy Nva ar,广告译文同样也很糟糕。

Nva意思是星星,而在西班牙语里是走不动的意思。

故而,翻译不仅仅单纯是语言的转换,更蕴含与文化之中。

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说:“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这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二、地理位置的不同语言文化离不开人类的生活的环境。

正是在人们的生活中,语言渐渐形成。

因而各自的文化被赋予其独特的自然环境特色,有浓厚的地域风采。

英国是一个海岛,渔业和航海业在经济中占有很大比重,而中国传统是内陆文化,农业在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

因而在英语中很多习语与水有关,但在汉语中很难找到相同的对应。

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1.3 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指有意识从常规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
逆向思维是一种反常规、反传统的思考方法。
逆向思维的特点
1.普遍性
逆向性思维在各种领域、各种活动中都有适用性,由于对立统一规律是普遍适用的,而对立统一的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有一种对立统一的形式,相应地就有一种逆向思维的角度,所以,逆向思维也有无限多种形式。如性质上对立两极的转换:软与硬、高与低等;结构、位置上的互换、颠倒:上与下、左与右等;过程上的逆转:气态变液态或液态变气态、电转为磁或磁转为电等。不论那种方式,只要从一个方面想到与之对立的另一方面,都是逆向思维。
案例四 艾维斯出租业广告——《老二主意:艾维斯宣言》
我们在出租业,面对世界强人只能做个老二。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学会如何生存。在挣扎中我们也认识到这个世界上做老大和老二有什么基本不同。老大的态度是:不要做错事,不要犯错,那就对了。老二的态度是:做对事情,寻找新方法,比别人更努力。老二主义是艾维斯的信条,它很管用。艾维斯的顾客租到车子都是崭新干净的;雨刷完好,烟盒干净,油箱已加满油,而且各处的服务小组个个笑容可掬。结果,艾维斯扭亏为盈了!艾维斯发明了老二主义,任何人都可以采用它。全世界的老二们,奋起吧!
1.4 逆向思维的广告创意要点
逆向思维:
不说自己的产品好 说别人的产品好 说自己的服务好 说自己的产品不好
顺向思维:
说自己的产品好 如果不使用该产品, 会如何不好
案例一: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题
添加标题
案例二:大众“金龟车”广告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案例三 美特牌丝袜广告
几天后,律师打电话给他的当事人,说:我们的官司打赢了。那人淡淡地说,我早就知道了。律师奇怪地问,怎么可能呢?我刚从法庭里出来。

中国传统思维与西方科学思维的碰撞

中国传统思维与西方科学思维的碰撞

著名的科学史家李约瑟在他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很早就仔细地考虑形式逻辑的时候,中国人就一直倾向于发展辩证逻辑。

与此相应,当希腊人和印度人发展机械原子论的时候,中国人则发展了有机宇宙的哲学。

”由此可以看到,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有着不同于西方的属于自己的特色。

下面,我们通过四个方面来比较一下东方传统思维和西方科学思维的异同。

一、东方:关注人事,天人合一;西方:关注自然,主客二分中国传统哲学一直是关注人事、关心社会伦理道德胜过关心自然本身,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天人合一”,把自然人格化,追求人的精神消融于自然界之中、人与自然共呼吸的和谐状态。

而对自然界缺乏探究热忱、缺少研究方法、只有一些常识性是认识和思辨性的猜测。

人与人的关系是中国文化关心的核心问题,人们立足于现实人生,所以政治伦理学相当发达。

中国的哲学无论儒、道、佛学都是一种人生哲学。

儒学求作为,道学求长生,佛学求觉悟。

儒学以孔子思想为正宗,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何者为“仁”?孔子曰;“仁者爱人!”可见中国传统哲学的兴趣在阐发君臣、父子等一套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修身养性的目的,即实现自己的从政的抱负——齐家治国平天下。

纯科学的研究及所有的自然科学都成为多数人不屑选择的行为和兴趣。

这对科学和哲学的发展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使得原本显得很有生气的一些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思想,最终大都在社会伦理的说教中迷失了发展方向,并且许多自然哲学散见于不同的哲学流派之中,缺乏逻辑上的自洽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

与东方哲学不同的是,西方科学思维的代表——古希腊自然哲学作为理性主义开端,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关注自然,把人作为研究客体世界的主体,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是主客二分,即要把客观世界作为独立于人之外的事物来研究,并把客观世界分为本质世界和现象世界,目的是通过认识现象世界背后的本质,来揭示客观世界的内在规律性;其二是认识途径和方法,即要从客观世界的只管问题抽象出准确的逻辑推理演绎命题,通过归纳方法来提炼客观规律,用数学手段来揭示事物的质与量的关系,而不是仅仅对事物作简单笼统的现象描述和经验总结,因此西方很早就出现了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得这样一些名垂千古的专业科学家。

中西方思维方式——直路VS弯路

中西方思维方式——直路VS弯路

直路VS弯路——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Leo 从概念上看,思维方式是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它对人们的言行起决定性作用。

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对个人甚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一、从内容上看思维方式文化诊断学指出:科学思维、价值思维、应变思维决定着思维方式的完善性。

1、科学思维中国的科学思维其实最早应该追溯到墨家,在春秋战国战乱频仍而思想百家争鸣时期,低调的墨家潜心科学技术、制作工具,研究大自然规律的科学道理。

一时间,墨家学子游说各国,以楔牒之器阻挡大军兵临城下,宣扬“兼爱非攻”的理念,也是受了各国的推崇得以让科学技术有一定的发展,可是随着儒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慢慢墨家逐渐变成“旁门左道”,不再得人重视。

近代的科学思维中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我看来,始终缺乏突破,缺乏创新,落在西方国家的后面,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体系。

西方的科学始于文艺复兴,对天文,自然哲学,科学技术都探索,慢慢地走在了世界前沿。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西方国家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更难能可贵的是。

西方的科学思维注重创新,不拘泥于成体系的思维,鼓励推翻,鼓励独立思考。

西方的小孩子从小受到的教育便是不束缚天性自然的发展,勇于去做去想。

2、价值思维说到价值思维,就不得不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中国,古时封建大一统时期,价值是专制的加强,皇家的体面。

百姓是被征伐,被剥削却无力反抗的对象。

学而优则仕,权利是人民价值的追索路途。

要实现自己的价值,就要成为国家的价值,可能这也是今天我国公务员方向就业人数占其他就业方向比重大的原因吧。

在今天,就从法律这个客观的角度来说,都是先注重国家利益,再是集体利益,最后的个人利益。

西方首先追求的便是自身价值的体现。

成功学、投资学、金融学盛兴的时代,不缺的就是个人价值的极大发挥,人生之路的不断辉煌。

西方人民要求渴望的是民主、自由、平等。

是个人价值优先第一,超然于国家集体价值的保障。

英汉互译中的思维差异对比分析

英汉互译中的思维差异对比分析

英汉互译中的思维差异对比分析英汉语言作为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有着很大的不同。

要在翻译中灵活转换,就很有必要首先弄清楚其思维模式方面的差异。

标签:思维模式;思维差异;英汉互译很多学者认为,思维方式与语言密切相关,“思维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语言又促使思维方式得以形成和发展。

语言是思维的主要工具,是思维方式的构成要素。

思维以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表现于某种语言形式之中”。

(连淑能,2002)。

东方和西方属于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因而形成两大类型的思维模式。

东方和西方的思维模式从总体上看具有不同的特征,如东方人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西方人偏重理性、逻辑、实证等等。

英汉互译中语言转换很大程度上受英汉思维模式的影响,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整体思维VS 分析思维(Synthetic thought VS Analytic thought)一般来看,中国人倾向于整体思维。

而英语国家的人则恰恰相反,会将整体分解成具体的部分,然后分析其特征、功用、关系等。

中国人计算时间一般按照年-月-日-小时-分钟从大到小的顺序,而英语中则从小到大,分钟-小时-日-月-年;中国人的名字一般将姓置于前,名放在后,而英语国家的人名顺序是先名后姓。

二、形象思维VS 抽象思维(Imaging thought VS Abstract thought)中国人往往选择形象思维,西方人选择的抽象思维。

中国的文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人会选择形象思维,例如,“人”、“田”、“山”等;而英语是一种字母文字,其需要借助于抽象思维的方式来表达含义。

例1:Now that the merger of “dot and com” has created so many young millionaires,there’s a new topic:venture capital.译文:既然网络公司的兼并造就了如此多的年轻百万富翁,我们面临一个新话题:风险资本。

东西方思维方式比较与翻译

东西方思维方式比较与翻译

• 可是我们已经说到故事的后面去了。 • But we are getting ahead of the story .
整理课件
• 中国:东西南北: • 转战南北;南征北战; • 西方:North, south, east or west 北南东西 • 转战南北: • fight north and south • 一桥飞架南北: • A bridge will fly to span the north and
• 1. The thick carpet killed the sound of my footsteps.
• 我走在厚厚的地毯上,一点脚步声也没 有。
整理课件
• 2. Memoranda were prepared in advance of private meetings on matters to be discuss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J. Austen, Pride and prejudice)
整理课件
• 译文一: • 有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那就是,凡是有
钱的单身汉,总是想娶为太太。 • 译文二: • 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是想娶为太太,这
• 这个惨痛的历史教训,我们全党同志一定
要永远记取,引以为鉴。
整理课件
二)反说正译
• Hardly a day passes without him getting scratched or bruised as he scrambles for a place on a bus.
• 在举行个别交谈之前, 我已经就所要讨论 的问题预先拟好了备忘录。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语言差异初探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语言差异初探

中西方文化差异之语言差异初探摘要:众所周知,各国文化有一定的共性,但由于地域、环境、历史背景、民族心理等诸多因素,不同民族在文化上更多是差异性。

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部分,一个民族的语言折射出一个民族纷繁多彩的文化形态。

基于此,从中西语言差异的视角来探讨文化差异现象。

关键词:文化差异语言词汇差异结构差异思维差异1 引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中西方不同的语言决定了它们之间必然存在着交流上的障碍,即文化差异。

而文化既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人类社会的产物,历史文化的沉淀。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创造的精神财富,也有自己的独特历史、文化、宗教以及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等。

这些内容反映在语言中,又通过语言予以表达与传播。

不同民族的语言及其文化都有特殊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反映出的不仅是各自语言所代表的特定民族的历史传统、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因素,更是其观察世界、看待事物的思维模式及行为模式。

任何一种语言的习得都是在一定社会文化下的行为。

语言不能脱离文化,文化也离不开语言。

2 文化与语言2.1语言的文化本质对于语言的概念, 语言学家曾从不同的视角作出不同的定义。

有人认为, 语言是社会的交际工具; 也有人说, 语言是构成思维的工具。

Adaskou , Britten 和Fahsi列出了语言的四个方面的含义:美学含义, 指电影、文学、音乐和媒体; 社会学含义, 指家庭组织与性质、人际关系、风俗习惯、物质条件等; 语意含义, 指调节意识和思想的概念体系; 语用含义或社会语言学含义, 指背景知识、社会和语言技巧、成功的语言交际所需的语言编码等。

这个定义虽然并非无所不包, 但是其中提到的四个方面的含义从不同方面反映了语言的文化属性。

语言的文化属性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文化对语言的制约。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 E. Sapir) 的语言决定论认为, “语言都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 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 这些作法和信念总体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性质”。

中国人是宏观思维,西方人是微观思维

中国人是宏观思维,西方人是微观思维

中国人是宏观思维,西方人是微观思维2014-8-20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和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本质的不同,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是由宏观到微观,欧洲人的思维方式是由微观到宏观,不同的思维方式创造了不同的科学体系、文化体系和历史形态。

从宏观到微观,决定了中国人在不同历史时期会不断出现高瞻远瞩的战略家、政治家,象姜子牙、商鞅、秦如皇、李世民等,毛主席自不必说。

从微观到宏观,在不同历史时期则会不断出现战术家,很少能出现高瞻远瞩的战略家,象拿破仑、巴顿等,战术家麦克阿瑟在朝鲜战场上败给伟大的战略家也是必然。

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与《孙子兵法》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看看现在的所谓经济学家因学习西方,基本上都是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只顾眼前,那管身后的环境污染、洪水滔天。

从宏观到微观,表现出来的则是强调整体性、统一性,强调集体主义精神,个人利益服从社会利益。

所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由大到小,整体意识较强,强调的是秩序、和谐。

从微观到宏观,表现出的来的则是强调个体、强调局部,甚至以局部代替整体,强调个人利益至上,人不为已、天诛地灭,个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所以就有了狗屁说法,人权大于主权、性自由等等。

用英文写信,地址是从门牌号、县、市、国家,是从小到大,这种书写方式恰好与中国人的书写习惯相反,中国人是从大到小,这能说明什么呢?也能告诉我们东西方的思维方式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即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由宏观到微观,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由微观到宏观。

中国人的宏观思维决定了考虑问题是从整体入手,比如研究一棵树的生长,中国人主要研究土壤、气候、阳光、周边环境等与整体树相关的等条件等,而西方人的微观思维则是从树的内部构成入手,研究年轮、树根、树叶和树的几个内部构成等等(只是举例说明问题,未必如此)。

这两种思维方式反映在医学上,就是中医强调天人合一,人是一个整体,没有内科、外科之分,疾病与天气、情志、饮食等密切相关。

而西医则把人体拆成一个个局部,分成内科、外科、五官科等等,强调什么病菌导致什么疾病,这个病毒那个病毒的,胆固醇、白血球等等,病毒则导出不穷,发现了基因,然后基因下面是什么呢?一直研究其几个内部构成。

浅析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在汉英语中的表现

浅析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在汉英语中的表现

思维与语言存在肯定的对应关系,思维方式确定着语言形式,中西方
随着国际间交往的日益频繁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跨文化交际能 不同的思维方式不仅表如今语言内容上,而且也表如今语言结构上。汉英
力更加重要。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习惯于用本民族的思维方式来理解或 民族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如汉民族关注整体、注重直觉、易于进行顺向
请〞;而英语中则是“fter you〞。在时间的先后观念上,西方人和 ZG 人 又如汉语的“自学〞,在英语中是“self-tught〞,而不是“self-lerning〞,
第1页共1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汉语的视角落在“学〞上,英语的视角落在“教〞上。 四、结语 思维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不同的民族因为生活的地理环境不同,历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也反映在观看象时,所实行的角度及思维的方向有 语中的“八五折〞 译为“one point five percent discount〞,汉语着
时也是完全不同的。如 ZG 人出于礼貌在请对方先做某事时常说:“您先 眼于打折后的实际付款比例,英语着眼于折扣的比例,两者视角完全相反;
本文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入手,着重分析中西方人的顺向思维与逆向思维, 面,思维则是语言的思想内容,对语言起着确定作用,语言的进展离不开
通过对比汉英思维方式的差异来揭示这种差异在语言上的表现。
思维,同时也促进思维的进展。
关键词】顺向思维;逆向思维;思维方式;语言
三、汉英思维差异及其在语言上的表现
一、前言
第1页共1页
组织外语句子,所以会很自然地把母语的习惯套在外语上,这是不符合语 思维;英语民族则倾向于关注客体、擅长运用规律、分析能力开展逆向思
言交际规律的。因此,要了解中西方的思维模式,以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 维。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反映在语言表达上自然也大相径庭。

中西思维差异

中西思维差异

英汉民族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如汉民族关注整体、注重直觉、易于进行顺向思维,英语民族则倾向于关注客体、善于运用逻辑、分析能力开展逆向思维。

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反映在语言表达上自然也大相径庭。

---------------------------------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通过语言得以表述。

所以,在翻译中对于语言的理解,在本质上是对思维的理解。

1.综合思维与分析思维 中国人的综合思维特征来源于中国的哲学传统。

儒家大师孟子主张“万物皆备于我”,道家鼻祖庄周认为“与天地并生,而与万物为一”。

之后的新儒大使董仲舒、理学大家朱熹又大大发展了这种天地万物一体的整体观念。

于是就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强调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诸权一统的特征。

而在西方,特别是在文艺复兴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门学科的分类日益精细;分析方法论又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反映在语言表述上,汉语是“以意统形”“以神统形”,其句子的结构和语义信息的表达,是由其内在关系来决定的;而英语则是“结构分明”“要素齐全”。

例如,汉语说“下雨了”,“谁呀?”可以不要主语,而译成英语时则要补上:“It’s raining”“who is it?”至于复杂一点的,“你真是进步啦!”则要译为“You have really made progress!”不但主谓宾要齐全,就是仅起语法作用的助词等也不能少,而且如上所述,动词本身还要作相应的变化。

就一段落而言,也是如此。

例如,“突然收住,他摇摇身体站起来,从烟盒里取出一支放在嘴里,又将那烟盒往她面前一推,作了个‘请吧’的手势,便又埋在沙发里,架起腿,点着了烟”。

这一连串的动作,靠着汉语松散的结构组合起来,意图明确、意思完整,“词项”是常常可以省略的。

而这在英语里是绝对不可以的;否则就不称其为英语,故应大致译成:With this, he suddenly swung his feet to the floor and stood up. He took a cigarette from the case on the table and stuck it between his teeth, then slid the case towards her with a gesture of invitation to help herself. He settled himself on the sofa again, propped up his legs, slowly struck a match, and began lighting his cigarette.所以,中国人写的英文,在母语为英文的人看来,常常是“缺项”的,便是这个道理,故须在思维方式上有所调整。

中英思维方式对比14-10

中英思维方式对比14-10

《商山早行》--温庭筠
• 鸡声茅店月 • 人迹板桥霜 • The cock crows as the moon set o’er thatched inn; • Footprints are left on wood bridge paved with frost. • 许渊冲 译
• 中国:本体型思维 • 以人为中心来观察、分析、推理和研究事 物的思维方式
•Rain or shine
中国:
重整体 偏重综合性 (从多到一) 对称与和谐 语法的隐含性 句法的意合性 词义的笼统与模糊性
英美:
重个体
偏重分析性思维
(由一到多)
语法的外显性 句法的形合性 词义的具体性
重整体VS重个体
• 起源——造字法 中国:形声造字法 英美:”原子主义“=原子核+核外电子 ”木”旁:松 柏 桃 李 树 林
• •
聪明人防患于未然,愚蠢者临渴掘井。 Wisdom prepares the worst, but folly leaves the worst for the day it comes.es.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O’er old tree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s fly evening
• 文化背景和传统习惯的不同,必然会影响 到思想方法的不同;而思想方法上的差异, 又总是要体现在语言的表达方式上 。
Examples
• 请勿受潮 • 油漆未干 • Keep dry! • Wet paint!
• 反饥饿游行
• 反恐怖活动的战争
• hunger march

讲座报告——中国思维模式vs西方思维模式

讲座报告——中国思维模式vs西方思维模式

讲座报告——中国思维模式VS西方思维模式2015年4月23日,政管学院的毛国民老师向我们介绍了中国的传统思维、西方的思维以及两者之间的差别。

在讲座中,毛国民老师将两者解释得浅显易懂,整场讲座为学生打造了一场哲学盛宴。

讲座开始,毛老师介绍了西方式管理思维,例如认知思维追求“是”;逻辑思维主要为演绎与归纳、抽象与具体、分析与整合。

理性思维:人作为主体的意识强烈,而认知的对象作为客体。

起初我认为西方的思维模式近乎完美。

确实西方追求实事求是,具有“死磕”精神。

例如:苹果落地与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甚至有人坦言:如果类似的事发生在中国,绝对不可能发生。

人们只会把苹果削了皮,然后享受一顿美餐。

同时,西方的思维正是科学的摇篮:他们重视问题的归纳与演绎,文章以及其他都透露着逻辑思维的影子,符合逻辑推理。

而这也是西方人在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独占鳌头的原因之一。

相反中国则停留在封建社会停滞不前,固守前人的成果。

然而,西方思维过度强调人的主体意识,也给世界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例如对世界的改造,而我国的珠三角就是在这一思维指导之下的“成品”。

对,珠三角是变了好多——经济发达了,楼房拔地而起,马路穿过了田野…可是这也是面目去全非吧。

中国思维则与西方思维有着天壤之别。

中国的思维模式则是以感性思维为主。

崇尚“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中庸以及类比等逻辑性较差的思维模式。

中国思维模式注重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但却与西方所注重的关系迥然不同。

西方所谓的关系是逻辑推理的产品,而中国所谓的关系则是类比推理的结果。

西方的“关系”有利于更客观地了解一个问题的本质,有如庖丁解牛;但却不知“逻辑并非事实”,容易陷入自以为是的困顿之中。

而中国的“关系则有利于社会的建设,有利于与自然保持良好的关系;然而裙带关系严重,腐败问题突出。

其实中西方思维模式各有千秋,真要分个胜负,却是不可能只是。

然而两者却是可以相互借鉴。

而我也认识到事物两面性,辩证看待任何一件事物,或许会有不一样的境界。

中外思维差异例子

中外思维差异例子

中外思维差异例子
1.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西方文化更加强调个人主义,重视个人权利和自由。

而东方文化则更加注重集体主义,强调群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比如,在西方,独立自主被视为成熟的标志;而在东方,孝顺父母、维系家庭和谐更为重要。

2. 直线思维与循环思维:
西方思维偏向于直线式的因果关系思考,追求线性发展。

而东方思维则更加循环往复,注重事物的动态平衡。

比如,西方人倾向于制定详细的长期计划;而东方人则更加重视随机应变,顺其自然。

3. 理性主义与人情味:
西方文化崇尚理性主义,重视客观事实和逻辑推理。

而东方文化则更加注重人情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系。

比如,在西方,法律法规被严格执行;而在东方,人情往往可以影响法律的实施。

4. 时间观念差异:
西方人对时间观念较为严格,重视效率和准时。

而东方人对时间相对宽松,更加注重过程和人际关系。

比如,西方人会严格遵守约定时间;而东方人则更加随性,容易推迟或拖延。

5. 冲突处理方式:
在处理冲突时,西方人倾向于直接对抗,通过辩论和谈判解决分歧。

而东方人则更加注重和谐,往往采取迂回或回避的方式来化解矛盾。

比如,西方人在会议上会直言不讳地表达分歧;而东方人则可能会选择私下沟通。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中外思维差异例子,实际情况往往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流和合作中增进理解,消除隔阂。

中西方思维方式之差异

中西方思维方式之差异

中西方思维方式之差异时间:2010-04-13摘要:中西文化发展的源头、过程、结果是不同的,因而形成中西方的思维方式也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

中国人擅长感性直觉思维,西方人擅长理性逻辑思维;中国人强调整体,西方人更注重个体;中国人的思维以道德为标准,西方人的思维则以科学为标准;中国人的思维轨迹是曲线的、圆形的;西方人的思维轨迹则是直线的;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单一的,而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则是多元的。

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诸多文化都是相对独立的体系,每一个体系都有其普遍的事实基础,如中国文化、希腊文化、希伯来文化。

在世界诸文化中,只有西方文化从一开始就产生了民主制度,并以大起大落、重心不断转移的旋律突飞猛进,成为人类前进的火车头。

在世界诸文化中,只有中国文化数千年来在一个相对不变的宇宙观、政治制度、伦理信条、人生理想中毫不间断地延续下来。

正是中西方人①不同的思维方式,导引出中西方文化发展的不同轨迹,从而使中西方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形成了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特征。

在面对世界的时候,中西方人眼中的世界是不同的,中西方人是按照各自的文化精神、宇宙观来思考和理解这个世界的。

1.感性直觉思维与理性逻辑思维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感性的、直觉的,因而是模糊的;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则是理性的、逻辑的,因而是清晰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宇宙观是气的宇宙观,气的世界一开始就是模糊的。

《老子》的“道”是混沌未分的,弥漫一切,无所不在。

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惚恍之道。

看来老子的“道”是模糊的。

孔子的“仁”因人而异《,论语》中谈到“仁”的有58章“,仁”字出现105次,而每一次“仁”的内涵都有所不同,足见“仁”的模糊性。

而正是这种文化的模糊性哺育中国人特有的模糊直感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使得我们不能对事物进行严格的定义,不能进行逻辑的推理,更不能检验对错。

因而,这种思维方式是无法走向形式逻辑的,只能走向“悟”和“直感”“,悟”的模糊性就可以任意解释,使你无法推翻它。

说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说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说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都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中西方因为地理位置,经济条件及认知结构不同,在思维逻辑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使人们在处事上各有各的特点。

中国强调整体,西方注重个体;中国人喜欢直觉思维,西方人擅长逻辑性思维;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是“广度优先”,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深度优先”……中西方的发展有着各自的轨迹:中国文化深受儒教和道教影响,在思维方式上以辩证和整体思维为主要特征。

把自然界当做一个整体来观察,把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看成不可分割,互相影响,互相对应。

这种整体性思维方式也在家庭伦理中得以体现,中国强调以国家、民族、宗族、家庭为重,乡土观念浓厚,提倡“父母在不远游”,“叶落归根”等意识。

在思想和行为活动中,宗族具有中心地位。

都以整体为重。

而西方文明建立在古希腊的传统之上,在思维方式上以逻辑和个体思维为特征。

这主要受基督教影响,他们认为人是由上帝创造的,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子民,有最高的个人价值和尊严,充分尊重人的个体性。

西方人将主体和客体,人和自然,精神和物质,现象和本质相区分。

这种的思想深深影响着西方,逐渐形成了西方人逻辑分析和个体思考的思维模式。

当然这种个性思维方式在家庭伦理中以个人为重心,为人不拘一格,四海为家,居住迁徙广为流动。

强调子女脱离父母独立生活和奋斗为光荣,乐于谈论个人一的之见。

社会生活和个性具有多元化特征。

在生产劳动,平时生活工作中,中国思维方式注重实践经验,即以“经验为基础”。

传统的中医理论就是最好的例子。

扁鹊发明的望、闻、问、切四诊法就是属于典型感性直观和经验判断的例子。

直到现在,中国人对事物的认识仅仅满足于对经验的总结,而不追求对感性认识的深层思考与考究。

在西方的群众思维方式中,他们具有浓厚的实证,理性的色彩。

他们喜欢在收集和整理材料的基础上,利用理性的思辨对世界进行解说。

依赖理性的力量,以实证或思辨为武器力求回答如何认识,如何解答问题。

说服自己,说服外人。

中国人与西方人思维模式有什么不同

中国人与西方人思维模式有什么不同

中国人与西方人思维模式有什么不同思维是人类所具有的高级认识活动。

那么关于中国人与西方人思维模式的区别是怎样的?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国人与西方人思维模式有什么不同,希望大家喜欢!中国人与西方人思维模式的不同一、中国人偏重于形象思维,西方人偏重于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指人在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它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即通常的想象。

抽象思维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

这种思维需要遵循逻辑规律,所以又称逻辑思维。

”(关世杰,1995:102) 中国偏重于形象思维,因而善于打比喻。

在中国文学史中,运用形象类比手法的文章不胜枚举。

《诗经》、《老子》、《庄子》等多用形象类比的手法来传达作者的思想。

《二十四诗品》中则用人格形象来类比文学艺术的风貌,二十四种诗歌风格用二十四种人格形象表达出来。

例如《二十四诗品》之三《纤农》“窈窕幽谷,时见美人”,之六《典雅》“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之七《洗炼》“载瞻星辰,载歌幽人”,之十《自然》“幽人空山,过雨采?” 。

《易经》用八种自然现象―天、地、山、水、风、火、雷、泽等“立象以尽意” 。

清代著名学者王夫之道:“盈天下而皆象也。

《诗》之比兴,《书》之政事,《春秋》之名分,《礼》之仪,《乐》之津,莫非象也。

而《易》统会其理。

”这充分说明了中国人对于形象思维的重视。

抽象思维在中国则很不发达,例如,需要抽象思维的逻辑学在中国发展十分缓慢,大约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因明学传入中国,因明学主要是阐述逻辑规则和逻辑错误。

其后,逻辑学的发展也是断断续续。

“逻辑一词是由严复从英语logic翻译过来的,由于当时汉语中没有对应的词汇,所以采用音译。

” (关世杰,1995:104)中国逻辑学的不发达可见一斑。

而西方人则偏重于抽象思维。

古希腊的逻辑学十分发达,在欧美文化中,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原理建立起来一套逻辑体系,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大多体现了这些原理。

英汉语篇对比

英汉语篇对比

2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6/4
9
主题显著与主语显著
英语 :主语显著,每个句子必须有主语,且 只能是名词或者名词性词语。
汉语: 主题显著,不一定每个句子都要有主 语,几乎什么都可以做主语,因为汉语的主语 可以只是个“话题”。
例如 Specialt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adjusted and teaching methods improved。
汉语译文为 “必须调整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 改进教学方法 ”,并没有主语。
2021/6/4
10
主谓结构与外位结构
英语句式主谓分明,是一种以“主语—谓语”的固定模 式来组句及构篇的;汉语的句子及其构篇并非一定要 遵循这种“二分法”的模式,而是往往先提出一个话 题,然后才进入主谓的命题论述。这就是汉语中一种 常用的外位结构。
• 例如: And I take from the fact that the enemy, which boasts that it can occupy the strategic point in a couple of hours, has not yet been able to take even the outlying regions, because of the stiff resistance that gets in the way.
例如 It is impossible to overestimate the value of the invention。 中文译文则为 “这项发明的价值,无论怎 样估计也不会太高。”
2021/6/4
6
本体VS客体
各有重视——汉民族:重视人的伦理生活,思维往往指向自 身。以“我”为视角,“我”的感受,“我”的态度。

中西思维差异

中西思维差异

英汉民族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如汉民族关注整体、注重直觉、易于进行顺向思维,英语民族则倾向于关注客体、善于运用逻辑、分析能力开展逆向思维。

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反映在语言表达上自然也大相径庭。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思维通过语言得以表述。

所以,在翻译中对于语言的理解,在本质上是对思维的理解。

1.综合思维与分析思维中国人的综合思维特征来源于中国的哲学传统。

儒家大师孟子主张“万物皆备于我”,道家鼻祖庄周认为“与天地并生,而与万物为一”。

之后的新儒大使董仲舒、理学大家朱熹又大大发展了这种天地万物一体的整体观念。

于是就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强调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诸权一统的特征。

而在西方,特别是在文艺复兴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门学科的分类日益精细;分析方法论又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反映在语言表述上,汉语是“以意统形”“以神统形”,其句子的结构和语义信息的表达,是由其内在关系来决定的;而英语则是“结构分明”“要素齐全”。

例如,汉语说“下雨了”,“谁呀?”可以不要主语,而译成英语时则要补上:“It‟s raining”“who is it?”至于复杂一点的,“你真是进步啦!”则要译为“You have really made progress!”不但主谓宾要齐全,就是仅起语法作用的助词等也不能少,而且如上所述,动词本身还要作相应的变化。

就一段落而言,也是如此。

例如,“突然收住,他摇摇身体站起来,从烟盒里取出一支放在嘴里,又将那烟盒往她面前一推,作了个…请吧‟的手势,便又埋在沙发里,架起腿,点着了烟”。

这一连串的动作,靠着汉语松散的结构组合起来,意图明确、意思完整,“词项”是常常可以省略的。

而这在英语里是绝对不可以的;否则就不称其为英语,故应大致译成:With this, he suddenly swung his feet to the floor and stood up. He took a cigarette from the case on the table and stuck it between his teeth, then slid the case towards her with a gesture of invitation to help herself. He settled himself on the sofa again, propped up his legs, slowly struck a match, and began lighting his cigarette.所以,中国人写的英文,在母语为英文的人看来,常常是“缺项”的,便是这个道理,故须在思维方式上有所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顺向思维与西方人的逆向思维
中国的顺向思维与西方人的逆向思维。

除了以上四个方面的对比分析外,中西方人在观察某些事物现象时,所采取的角度及思维的方向有时是极不同的。

表现在语言上,中西方不同的民族有可能采用截然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语言形式来描述同一事物、行为或现象,如中国人出于礼貌在请对方先走,先吃,先做某事时常说:您先请而英语中则是after you 又如在时间的先后观念上,西方人和中国人在思维方式上又是截然不同。

英语中用back指称过去的时间,而用forward指称未来时间而中国人与此相反,用前指过去的时间,后指未来的时间。

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写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诗中前指过去,后指未来。

因此在英汉互译时,涉及到前后概念的表达上,也必须注意英汉思维顺序的差异,不能照词(字)直译。

例如:可是我们已说到故事的后面了。

应译为: But we are getting ahead of the story.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四面八方地理位置英汉语中也有不同的表达。

汉语中的东南西北英语中是North, South, East or West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也反映在观察事物时所取的视角、倾向不同。

如汉语中的九五折英语中 a five percent discount类似的还有油漆未干(wet paint),寒衣即御寒之衣(warm clothes),红眼(green eyed),自学(self-taught)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