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实验题专题复习策略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整理)PPT课件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整理)PPT课件

.
19
一、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用于分离物质的仪器
长颈漏斗 主要用途:组装气体发生装
置,便于添加反应液体(用 于形成液封)。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应将 长颈漏斗的长管末端插入液 面以下,防止气体逸出。
①不能用作反应容器,不能加热和
量取热的液体,不能在量筒里溶解
固体和稀释溶液;无“0”刻度
②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读取液
体体积时应注意视线与凹液面的最
与胶头滴管配套使用 低点相切.。
13
一、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计量仪器
容量瓶 主要用途:用于准确配制一定体积和一定
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根据配制要求选用一定规格的容量瓶; ②不能直接在容量瓶内溶解固体或稀释溶 液,应先在烧杯中溶解或稀释并恢复至室 温后再用玻璃棒引流转入容量瓶中; ③不能配制热的溶液; ④不宜贮存配好. 的溶液,应装入试剂瓶14中。
酸式 碱式
④碱式滴定管用来盛装碱性溶液,不能盛 装酸性溶液和. 强氧化性溶液和有机溶16剂。
一、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计量仪器
温度计 主要用途:测量温度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注意量程,不允许测量超过它量程的温度;
②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水银球不能接触器壁; ③不能当搅拌器使用;
④注意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制乙烯时,温
容量瓶的使用
.
15
一、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计量仪器
主要用途:中和滴定操作的精确量器,也
滴定管 可用于准确量取液体。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①滴定管的精确度为0.01mL。
②装液前要清洗干净,并要用待装的溶液
润洗滴定管。
③酸式滴定管用来盛装酸性溶液,不能盛

高考化学实验题专题复习策略PPT课件

高考化学实验题专题复习策略PPT课件
Biblioteka 实验设计与评价、物质检验、仪
器和药品选择等。
草酸分解产物的检

14年 实验装置、药品选择、分离提纯 乙酸异戊酯制备 操作、产率计算、误差分析等
13年 醇的性质、仪器名称、分离提纯 合成环己烯实验 操作、产率计算等
高考化学实验题常以物质的制备、性质的探究为命 题背景,考查仪器的识别与选择、基本操作的判断 与叙述、实验现象的判断与描述、物质的分离与提 纯、定量实验的处理与计算等。
参考答案:
分离提纯
(1) 2:1 (2)①NH4Cl+2HCl 电解 3H2↑+NCl3 ②Cl—、OH— ③c
(3)①2ClO2+10I-+8H+=2Cl-+5I2+4H2O
②吸收残余的二氧化氯气体(避免碘的逸出)
③淀粉溶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溶液颜色不再改变
④0.02700 (4)d
(1)实验中,能否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说明理由 (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
,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
取的正确方法是
。(防暴沸)
(3)上述装置图中,B仪器的名称是
,D仪器的名称是
(仪器名称)
(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操作是 (仪器的使用)
a.润洗 b.干燥 c.检漏 d.标定
①锥形瓶内ClO2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综合应用 。
②玻璃液封装置的作用是

③V中加入的指示剂通常为 ,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

④测得混合气中ClO2的质量为
g.。
(4)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会含有一定最的亚氯酸盐。若要除
去超标的亚氯酸盐,下列物质最适宜的是_______填标号)。
a.明矾 b.碘化钾 c.盐酸 d.硫酸亚铁

高考化学复习课件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化学实验专题复习(ppt)

高考化学复习课件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化学实验专题复习(ppt)
测量化学反应中产生气体的体积
检查装置气密性
原理: 通过气体发生器和附设的液体构成密封体
系,依据改变体系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 泡的产生、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 判断仪器装置是否密封。
方法一:微热法
适用于简单的且体系相对密封、带有导管的实 验装置
手握加热法:手捂、冒泡、手移开后倒吸(手捂如效果不明显可用热毛巾或酒精 灯微热)
药品的取用
药品取用时的注意事项: ①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直接去闻药品的气 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②注意药品用量 ③实验剩余的药品要放入指定的容器
注意:用剩下的钾、钠、白磷等一般应放 回原试剂瓶
1.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固体粉末的取用方法
②块状或较大颗粒的固体的取用方法
2.液体药品的取用
(1) 液体的倾倒
试纸的使用
常用试纸有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pH试纸、 淀粉碘化钾试纸等
(l)在使用试纸检验溶液的性质时,一般先把一小 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沾有待测溶液的 玻璃棒点试纸的中部,观察颜色的变化,判断溶液 的性质。
(2)在使用试纸检验气体的性质时,一般先用蒸馏 水把试纸润湿。粘在玻璃棒的一端,用玻璃棒把试 纸放到盛有待测气体的试管口(注意不要接触), 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情况来判断气体的性质。
②吸收式
原理是有毒气体如Cl2、 SO2、H2S等与碱反应 被除去
③收集式
原理是将有害气体收 集起来,另作处理。
(2)安全瓶b可以防止倒吸,并可以检查实验进行时试管d是 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瓶b中的现象.__ __b_中__水__面__会_下__降__,_玻_璃__管__中__的__水_柱__会__上__升__,甚__至__溢_出__._____

2020年5月高考化学实验高分复习策略课件 (共42张PPT)

2020年5月高考化学实验高分复习策略课件 (共42张PPT)
新课标要求
1
认识化学实验是探究和学习物质及其变化的基本方法, 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途径。
2 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化学实
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 学习研究物质性质,探究反应规律,进行物质分离、检
验和制备等不同类型化学实验及探究活动的核心思路与 基本方法。体会实验条件控制对完成科学实验及探究活 动的作用。
P.41 锌铜原电池 P.48 5%H2O2溶液催化分解 P.61 甲烷氯代 P.67 石蜡裂化、烯烃获得
P.75 生成乙酸乙酯反应 P.79 葡萄糖、蔗糖的特征反应 P.89 铝热反应 P.91 证明海带中存在碘元素,“海水提溴”实验设计 9
二、回归教材,掌握复习重点
教科书(选修3)
P.41 水合铜离子的颜色 制备硫酸四氨合铜 硫氰化铁配离子的颜色
P.62 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 P.99 氨的实验室制取
P.76 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钠与盐酸反应
P.101 浓硫酸与铜的反应
P.77 硅酸钠的防火性
P.83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8
二、回归教材,掌握复习重点
页码
实验内容
P.6 钾与氧气反应、钾与水反应
教科书(必修2)
页码
实验内容
P.68 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乙酸、碳酸和苯酚的酸性比较
P.19 用粉笔分离菠菜叶中的色素
P.62
乙酸乙酯的水解
P.32 乙炔的实验室制取及其性质
P.80
葡萄糖的还原性
P.42 溴乙烷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P.82
蔗糖的水解
P.51 乙醇的消去反应
P.83
淀粉的水解
P.52 乙醇与重铬酸钾酸性溶液的反应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56张ppt)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56张ppt)
固体试剂
干燥管
液体试剂
注意:控制气流的通 入速度-----应缓慢通 入
2020届高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56张ppt)高考 复习课 件高考 复习PP T课件 高考专 题复习 训练课 件
固体试剂需加热
管中的玻璃纤维的作 用是固定固体,防止 粉末被气流带走
②、净化装置 2020届高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56张ppt)高考复习课件高考复习PPT课件高考专题复习训练课件
尾气:有毒、易燃易爆等气体
1、燃烧法 如CH4、C2H4、C2H2、H2、CO等。 2、碱液吸收法
如试C剂l2吸、收H法2S、之C核O心2、:S能O反2、应N,O2不、引N入O等新。 污3、染水即溶可解法
3、实验零件 2020届高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56张ppt)高考复习课件高考复习PPT课件高考专题复习训练课件
①、供气装置
b、贮气释放
A
B
实验所需气体事先制取好,存于贮气装置中,在实验
时用适当的方法使气体按一定的流速释放出来。贮气装置
的形式有多种,图A是实验室常用的贮气瓶,使用时由漏 斗进水把气体压出。图B所示贮气装置的优点是贮气量大, 使用时只要打开活塞,在“钟罩”自重的作用下,气体可
2020届高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56张ppt)高考 复习课 件高考 复习PP T课件 高考专 题复习 训练课 件
【备考基础】
3、实验零件 ①、供气装置
a、常见的供气形式有制气(气体发生装置) b、贮气释放 c、鼓入空气(鼓气及缓冲装置)。
2020届高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56张ppt)高考 复习课 件高考 复习PP T课件 高考专 题复习 训练课 件
自动流出。通常适用于贮气装置的气体应是难溶于水的气
体。 2020届高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56张ppt)高考 复习课 件高考 复习PP T课件 高考专 题复习 训练课 件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策略讲座课件(共110张PPT)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策略讲座课件(共110张PPT)
(逻辑)实证主义 ——科学始于观察 观察→归纳形成的理论→寻找支持性证据证实理论 →确定为定律
批判理性主义 ——科学始于问题 问题1→提出试探性理论→排除错误,进行检验→问题2
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引发问题。 外部因素:新事件或新环境构成的问题情境 内部因素:学生已持有的“理论”构成的问题情境(预期)
素养水平 水平1
素养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根据实验现象辨识物质及其反应,能运用化学符号描述常见简单物质 及其变化,能从物质的宏观特征入手对物质及其反应进行分类和表征,能联 系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解释宏观现象。
4-1 能在物质及其变化的情境中,依据需要选择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及其 变化进行分析和推断;能根据物质的类别、组成、微粒的结构、微粒间作用力等说明或 预测物质的性质,评估所做说明或预测的合理性;能从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等角度 对物质变化中的能量转化进行分析和表征;能基于物质性质提出物质在生产、生活和科 学技术等方面应用的建议和意见。
素养水平 水平4
素养5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尊重科学伦理道德,能依据“绿色化学”思想和科学伦理对某一个化学 过程进行分析,权衡利弊,作出合理的决策;能针对某些化学工艺设计存在 的各种问题,提出处理或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
பைடு நூலகம்
反应分析
证 据 推 理
方案设计
证据推理 基于证据推理的方案分析评价
归纳结论
原理或规律分析
物质分析与反应分析的策略(操作图式)
外部问题情境 找 物质组成 物 质 微粒组成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微粒性质
(多角度) 合
情 推
可能反应

可能现象
内部问题情境
性质的选择 性体现 找

高考高三化学复习教学策略与方法(PPT课件)

高考高三化学复习教学策略与方法(PPT课件)

教学有效要“七抓”
(一)抓理解---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许多学生在学法上的通病是“死记硬 背”。我的观点是:多背不如少背,少 背不如不背,能不背就不背,背也白背。 死记硬背的学法后患无穷,严重阻碍学 生的发展。首先它可导致学生思维僵化, 缺少变通,只要条件、情境等因素发生 变化就能使他们举足无措;其次,能背 就能忘,有背就有混,长此以往,所背 知识要么远游爪哇,要么乱成一团。
3.柳暗花明:学生们在自主实践中成长
实验课题 实验目的 实验仪器 实验药品 实验 步骤 1. 2. · ·要求:①将设计好的实验方案交给老师②按照课前设 计,做一步就要及时记录于空白实验设计框架中③两人一组, 一人做,一人看,看的同学注意与自己的实验设计进行比较。”
例3: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一、搭建框架(建主体)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二、整体完善(精装修)。 依照电子、电荷、原子次序进行配平。
3Cu + 2NO3- =3Cu2++2NO↑ 3Cu + 2NO3- +8H+=3Cu2++2NO↑
实验开始,教师深入学生之中,多看少说,偶尔纠正个 别同学的操作动作。 第一次实验结束,再一次提出要求:①每组同学进行交 流,比较两人实验设计的异同。②与教师所配溶液进行颜色深 浅对比,讨论出现差别的原因。③完善实验方案,进行第二次 实验,两人交换做和看。
第二次实验结束,组织各组同学简述实验过程并评价,最 后达成共识,形成一套完善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报告。
高考高三 化学复习教学策略与方法
第一部分:有效“教”与有效“学”
一、怎么教才有效?-关于教师教的问题 二、怎样学才有效?-关于学生学的问题
思· 做· 改胜于做· 思· 记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ppt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ppt

四、综合应用
⑤掌握化学实验的记录方法和运用化学知识设计一些基本实验 A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B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或评价实验方案。 C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⑥以上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
1.状态: 固体存放在广口瓶,液体存放在细口瓶。 酸碱性:强碱性如氢氧化钠不用玻璃塞 光:棕色瓶如氯水、硝酸银、浓硝酸等。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
⑴考试大纲的要求(黑体字为06年大纲改动要求) ①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②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 预防和处理方法。 ③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 、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④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 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 ⑤掌握化学实验的记录的基本要求,并能设计一些基 本实验 A根据实验现象,观察、记录、分析或处理数据,得 出正确结论。 B根据实验试题要求,设计或评价实验方案。 C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联系:常用反应器、底部均圆形、质地好玻璃厚度均 匀,可加热 区别:底部面积不同、容量不同、试管可直接用酒精 灯加热而圆底烧瓶不能。可将圆底烧瓶看作是试管的 放大。
试管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而圆底烧瓶不能直接加热的 理由:火焰面积和仪器受热面的面积的大小关系决定 的。所以,圆底烧瓶可以隔着石棉网、或者水浴、油 浴、沙浴加热,是因为它们都间接放大了火焰的面积, 避免了局部受热不均的危险。
比如中空的铁球——如果这种试剂不用的话! 所以试剂瓶的瓶口应该越小越好,所以氢氧化钠溶液 、硫酸铜溶液、氨水均用细口瓶。但是固体物质却不用 细口瓶。
例3:试回忆高一实验基本操作中氧化铜的制取,按 实验步骤写出使用的仪器并思考该仪器的使用特点。

高考化学化学实验基础专题复习正式版.ppt

高考化学化学实验基础专题复习正式版.ppt
答案 D
3.下列实验操作中,可以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
A.用渗析的方法可以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少量氯化钠
B.用过量的 KSCN 溶液除去 FeCl2 溶液中的少量 FeCl3 C.通过灼热的镁粉可以除去 N2 中的少量 O2 D.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可分离 Na2SO4 和 NaCl 固体混合

解析 渗析的方法可以分离胶体和溶液,A 正确;由于
常见的见光易分解的物质有浓 HNO3、新制氯水、AgNO3、
AgCl、AgBr、AgI 等。
(3)NaOH 等碱性物质,Na2SiO3、Na2CO3 等碱性盐,当盛
在玻璃瓶中时,瓶的配塞不应是玻璃塞,应选用橡胶 塞。
命题猜想 1 关于图中各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装置①是中和滴定法测定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B.装置②手捂烧瓶(橡胶管已被弹簧夹夹紧),发现导管中有
尾气处理装置有四种,如下图所示。
(1)甲是易溶于水的气体的吸收装置。如用水吸收 HCl、NH3, 用氨水吸收 SO2 等。 (2)乙是能溶于溶液的气体的吸收装置或有毒气体的尾气处 理装置。如用 NaOH 溶液吸收 Cl2 等。 (3)丙是用在空气中点燃的方法处理尾气,防止污染大气。 (4)对于一些不便于用甲、乙、丙方法处理的少量尾气,可采 用气球收集法处理(如图丁所示)。
解析 NO 不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NO,A 正确; NH4Cl==△===NH3↑+HCl,NH3+HCl===NH4Cl,因此无气 体从试管中逸出,B 错误;2NaOH+Cl2===NaCl+NaClO+ H2O,HCl+NaOH===NaCl+H2O,NaOH 同时反应掉 Cl2 和 HCl,C 错误;碘和酒精互溶,D 错误。
Fe3+与 SCN-反应生成络离子,仍留在溶液中,B 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叙述、实验现象的判断与描述、物质的分离与提
纯、定量实验的处理与计算等。
4
5
例1、(2013新课标全国2卷26)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某实 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
发生的反应如下: CH3CH2CH2CH2OH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 如下:
Na2Cr2O7 H2SO4 加热
CH3CH2CH2CHO
14年 氨和氯的测定,滴定法应用,实 配合物组成的测定 验安全,化学计算等。
13年 醇的性质、仪器名称、实验安全、 合成正丁醛实验 分离提纯操作、产率计算等
3
2013-2016年全国1卷实验题考查内容及要求
考查内容
考查素材
16年 15年
NH3的制取、净化、收集、性质、 氨气还原NOx 装置选择、仪器连接等
沸点 密度 水中溶 /℃ /(g·cm-3) 解性
正丁醇 117.7 0.8109 正丁醛 75.7 0.8017
微溶 微溶
实验步骤如下:
将6.0gNa2Cr2O7放入100mL烧杯中,加30mL水溶解,再缓 慢加入5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B中。在A中加入
4.0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当有蒸汽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
答案: (1)不能,易迸溅(2分) (2)防止暴沸 冷却后补加(每空1分,共2分) (3)滴液漏斗 直形冷凝管(每 空1分,共2分) (4)c(2分) (5)下(2分) (6)既可保证正丁醛及时蒸出,又可尽量避免其被进一步氧化(3分) (7)51(2分)
7
示例2 2014新课标全国2卷28:[Co(NH3)6]Cl3的组成测定
参考答案:
分离提纯
(1) 2:1 (2)①NH4Cl+2HCl 电解 3H2↑+NCl3 ②Cl—、OH— ③c
(3)①2ClO2+10I-+8H+=2Cl-+5I2+4H2O
②吸收残余的二氧化氯气体(避免碘的逸出)
③淀粉溶液;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溶液颜色不再改变
④0.02700 (4)d
探究和评价进行有机结合, 考查学生运用实验手段解 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考查素材
16年 15年
主要考查了溶液的配制、离子的 探究Fe2+、Fe3+的 检验与性质、实验探究、化学平 性质 衡、盐类水解等 氧化还原反应、电解、滴定法测 二氧化氯的工业制 定纯度,分离提纯,化学计算等。 法和实验室制法
Ⅱ.在玻璃液封装置中加入水.使液面没过玻璃
液封管的管口;
Ⅲ.将一定量的混合气体通入锥形瓶中吸收;
Ⅳ.将玻璃液封装置中的水倒入锥形瓶中:
对氧化还原反 。 应综合考查
气体吸收装置 改进与创新
9
Ⅴ.用0.1000 mol·L-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
液 ( I2+2S2O32- = 2I - +S4O62-) , 指 示 剂 显 示 终 点 时 共 用 去 20.00 mL硫代硫酸钠溶液。在此过程中: 氧化还原滴定
例1.(2015年全国2卷28)二氧化氯(ClO2,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高 效、低毒的消毒剂,答下列问題:
(1)工业上可用KC1O3与Na2SO3在H2SO4存在下制得ClO2,该反应氧化剂
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2)实验室用NH4Cl、盐酸、NaClO2(亚氯酸钠)为原料,通过以下过程 制备ClO2:
实验设计与评价、物质检验、仪
器和药品选择等。
草酸分解产物的检

14年 实验装置、药品选择、分离提纯 乙酸异戊酯制备 操作、产率计算、误差分析等
13年 醇的性质、仪器名称、分离提纯 合成环己烯实验 操作、产率计算等
高考化学实验题常以物质的制备、性质的探究为命
题背景,考查仪器的识别与选择、基本操作的判断
①锥形瓶内ClO2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综合应用 。
②玻璃液封装置的作用是

③V中加入的指示剂通常为 ,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

④测得混合气中ClO2的质量为
g.。
(4)ClO2处理过的饮用水会含有一定最的亚氯酸盐。若要除
去超标的亚氯酸盐,下列物质最适宜的是_______填标号)。
a.明矾 b.碘化钾 c.盐酸 d.硫酸亚铁
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在E中收集90℃以
下的馏分。
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
收集75—77℃馏分,产量2.0g。
6
(1)实验中,能否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说明理由 (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
,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
取的正确方法是
10
2015年全国 2卷28题考生答卷情况分析:该题平均分4.56,难度0.3,区分度0.6。 第(1)题不需要写出整个化学方程式,只要抓住氧化剂、还原剂的得失电子守恒,便可得出
高考化学实验
1
四、化学实验综合题特点及复习策略
(一)高考实验合题命题特点
1、近几年高考化学实验题的命题特点
• ①实验命题主要来源是中学教材(必修、选修、初 三),但不受教材实验内容的限制。
• ②贴近真实,加强对化学实验基本技能的考查。 • ③强化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应用(定性和定量结合、化
学实验与工业生产、无机与有机的结合)。 • ④重视实验的系统性设计。将实验基本操作、设计、
(略)(氨的制备、Cl-的检验,沉淀滴定等的综合)
示例3 2014新课标全国1卷26:乙酸异戊酯制备(略)(乙 酸乙酯制备的拓展)
示例4 2015新课标全国2卷28:二氧化氯制备与性质(气
体制备的拓展) 示例5 2016新课标全国2卷28: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 (离子检验与性质的拓展)
8
。(防暴沸)
(3)上述装置图中,B仪器的名称是
,D仪器的名称是
(仪器名称)
(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操作是 (仪器的使用)
a.润洗 b.干燥 c.检漏 d.标定
(5)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时,水 在 层(填“上”或“下”)(分液操作) (6)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其原因是
(反应条件控制原因分析), (7)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 %(产率计算)
工业制法到 实验室制法
①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溶液X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有__________。
③除去ClO2中的NH3可选用的试剂是
a.水 b.碱石灰
C.浓硫酸
(填标号)。 d.饱和食盐水
(3)用下图装置可以测定混合气中ClO2的含量: Ⅰ.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用50 mL
水溶解后,再加入 3 mL 稀硫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