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终极关怀”-陈伯海-光明日报-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2024-2025学年海南省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考试卷附答案
2024-2025学年海南省高三语文上学期10月考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Ι(本题共5小题,共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书写时代是文学的一大功能,也是网络文学创作的历史使命。
从理论上说,任何一种文学都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心灵中的折射,是时代精神的艺术表征。
《红楼梦》是这样,《百年孤独》是这样,网络作品又何尝不是如此?从这次上榜的作品看,《浩荡》《朝阳警事》《天下网安:缚苍龙》《星辉落进风沙里》这些聚焦现实题材的作品,从不同的生活剖面书写了我们这个时代,彰显了我们的时代精神,而《书灵记》《死在火星上》《天道图书馆》等玄幻、科幻甚至灵异类作品难道就与我们所倡导的时代书写、时代精神没有关系吗?恐怕未必。
书写时代、反映生活有不同的艺术路径,不同作家会施展不同的文学灵性。
选择现实题材的网络作家大多采取的是“正面强攻”的写法,让自己的笔触直面现实,将故事和人物融入时代生活的洪流。
于是,我们从《浩荡》所描写的深圳创业、青春奋斗故事中,看到了改革开放、时代变迁对一代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巨大影响,让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里传响着历史奋进的足音;《朝阳警事》运用“接地气”的白描手法表现社区民警的从警生涯,用翔实的细节支撑起平凡人生的坚韧与努力,没有“查理苏”,不用“金手指”,却在细针密线的故事铺陈中彰显出时代生活的鲜活本色;而《星辉落进风沙里》则是在一个沙漠探险、驴友救援的故事构架中,蕴含着个人奋斗的责任、青春成长的担当与勇气,以及“你守护世界,我守护你”的温情与关爱。
很显然,这些描写正是我们时代某一侧面的文学存照,也是网络创作直面时代的文学尝试。
但对那些玄幻、仙侠、科幻类题材创作能否书写时代,是否具有介入现实的可能或干预生活的价值,难免让人存疑。
实际上,鲁迅先生就曾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
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了眼睛一只,拉长颈子的二三尺而已。
统编版语文高二上学期期末试卷及解答参考(2024-2025学年)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高二上学期期末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至5题。
吃青蟹文/余秋雨青蟹在南方比比都是,上海人却颇为讲究,必须等到他们认定九月最为适宜。
翡翠般浓绿的蟹背,一剥壳,揭开盖,就有那黏柔甜软的蟹黄滑你是对的,蟹肉是膏状的,满嘴流油。
霜露降过几次后,它们已经转红,味道就更好了。
中国吃蟹,扳蟹壳,墩蟹腿,千般雅致,却输于坚守:非得雌的、公的分别吃。
如果把雄蟹雌蟹都放在一个大盆里,雄蟹迎难而上,同一性别抢占同一性别后,默默地开食;雌蟹间争来抢去,就是找不到你,然后各自去别的课做螃蟹了。
黄蜂如此,野蜂如此,蜜蜂也是如此。
我回来时,看到几个男的坐在草地上,争着吃死蟹——父死子继,这不像我们的传统风格。
只是,这次被吃的是只活蟹——壳并未剥开而被人拖走。
青蟹看上去往往比大闸蟹小些,但吃起来,肉不少,这等于说价格还没有大闸蟹昂贵,同样品味。
青蟹肉多滋,膏满黄鲜,青卤雪白——四色极好。
有个奇怪的现象,南方过年都吃鱼,九年不吃青蟹,年夜桌上就不能排得上青蟹盘了。
1.以下哪一项不符合文章描述的内容?()A.上海人偏爱九月吃青蟹。
B.青蟹的壳为绿色,蟹黄黏软甜滑。
C.青蟹必须带壳才可食用。
D.九月后的青蟹味道更好。
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材料】在茫茫人海中,每个人都犹如一粒尘埃,微小而孤独。
但正是这颗尘埃,在经历无数次的跌宕起伏后,终将凝聚成辽阔天空中的星辰。
正如人生一样,只有在逆境中不断磨炼自己,才能收获精彩的人生。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独自一人漫步在街道上。
遥望远处,那些从儿时年起就陪伴我们成长的高楼大厦,如今已经变成了城市的象征。
宏伟的建筑背后,是你我不解的努力与拼搏。
突然,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吸引了我的视线。
他佝偻着背,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沿着街道缓慢前行。
老人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坚定与无奈,仿佛在诉说着他们那一代人饱经风霜的经历。
这时,一个骑着豪华摩托的年轻人横冲直撞地从他身边飞驰而过。
江苏省2024—2025学年高三10月百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江苏省2024—2025学年高三10月百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国方面:第一,我们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戊戌维新、辛亥革命,直至北伐战争,一切为解除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的革命的或改良的运动,都遭到了严重的挫折,因此依然保留下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
我们依然是一个弱国,我们在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各方面都显得不如敌人。
战争之不可避免和中国之不能速胜,又在这个方面有其基础。
然而第二,中国近百年的解放运动积累到了今日,已经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
各种内外反对力量虽给了解放运动以严重挫折,同时却锻炼了中国人民。
今日中国的军事、经济、政治、文化虽不如日本之强,但在中国自己比较起来,却有了比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更为进步的因素。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就是这种进步因素的代表。
中国今天的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种进步的基础上得到了持久战和最后胜利的可能性。
中国是如日方升的国家,这同日本帝国主义的没落状态恰是相反的对照。
中国的战争是进步的,从这种进步性,就产生了中国战争的正义性。
因为这个战争是正义的,就能唤起全国的团结,激起敌国人民的同情,争取世界多数国家的援助。
第三,中国又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这同日本又是一个相反的对比。
最后,第四,由于中国战争的进步性、正义性而产生出来的国际广大援助,同日本的失道寡助又恰恰相反。
总起来说,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在其是一个大国家,在其国际形势之多助。
这些都是中国的特点。
(摘自毛泽东《论持久战》)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各路诸侯兼并征伐频繁,弱肉强食现象较为普遍,这对孟子的思想,尤其是其战争观的形成影响较大。
自古以来,国家之间发生战争,在开战前夕,交战双方通常都会公开陈述发动战争的理由和目的。
广东省揭阳市语文高二上学期2024-2025学年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揭阳市语文高二上学期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标题:心灵的归宿在喧嚣的城市中,李明常常感到一种难以名状的孤独与迷茫。
高楼大厦如林,车水马龙不息,但这一切的繁华似乎都与他无关。
每当夜深人静,他总会站在窗前,望着远处灯火阑珊的街道,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思绪。
他渴望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一个能让心灵得以栖息的归宿。
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明在朋友的推荐下,参加了一次户外徒步活动。
他们一行人穿越了城市的边缘,走进了郁郁葱葱的山林之中。
随着脚步的深入,城市的喧嚣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鸟鸣虫唱,清风拂面。
李明感到前所未有的放松与自在,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着山风飘散而去。
在这片山林间,李明遇到了一位老人。
老人独居于此,以种地为生,自给自足。
他的脸上总是挂着和煦的笑容,眼神中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
李明被老人的生活态度深深吸引,便与他攀谈起来。
老人告诉他,自己年轻时也曾有过追求名利的梦想,但在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之后,他最终选择了回归自然,过上了这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
“这里就是我的归宿,”老人指着周围的山林说,“在这里,我可以听到大自然的声音,感受到生命的律动。
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每一刻都充满了希望。
”老人的话如同一股清泉,滋润了李明干涸的心田。
他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意识到在忙碌与追逐中,自己或许已经失去了太多本该珍惜的东西。
从那以后,李明开始尝试改变自己的生活。
他减少了加班的时间,更多地陪伴家人;他放弃了无休止的社交活动,转而投身于阅读和写作之中;他还利用周末的时间,再次走进山林,感受那份久违的宁静与和谐。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明发现自己的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他不再为琐事而烦恼,不再为名利而奔波。
他学会了欣赏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珍惜与家人、朋友共度的每一刻时光。
他明白,真正的幸福不在于物质的丰富,而在于心灵的满足与安宁。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头通过描写城市的喧嚣与李明内心的孤独迷茫,为后文他寻找心灵归宿做铺垫。
黑龙江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份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黑龙江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份月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马克思曾经详细阐述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批判和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自然观,这促进了其生态哲学思想的产生。
在这一时期,马克思意识到了人对自然有一种依赖性。
马克思认为,自然在人类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人的活动都依赖于自然界。
在之后对费尔巴哈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中,马克思生态观慢慢地形成了。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从实践唯物主义的方向出发阐述了人和周围环境的关系,表达了“周围的环境是根据人类改变得到的”的观点,认为人类能够在实践中改变四周的环境。
而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则认为人类最基础的活动是物质生产,人类在开展物质生产的过程中,第一要务是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这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核心内容。
19世纪后半叶是马克思生态观的发展时期,集中于《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和他晚年的《人类学笔记》。
马克思认为,要解决经济危机和生态环境危机,必须改变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也就是进行变革,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发展。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描述及对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研究,为后期的《资本论》一书中的生态思想奠定了基础。
马克思认为“科学是一种生产力”,“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依靠科技可以帮助人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但也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所以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
马克思的生态观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它是基于研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面之上的。
马克思的生态观有助于人认识自然规律,全面认识自己和自然的关系,进而正确处理与自然的关系和遵守自然规律。
(摘编自潘明静《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现实意义》)材料二:西方工业文明的基础是人类中心主义,即将人视为自然万物的主宰和中心,而将自然视为不断满足人类无限欲望的对象。
广东省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广东省百师联盟2024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C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r-....,5题。
材料一:对千如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问题,当年的费孝通曾经专门将其作为一个研究课题而提出来进行研究,但今天的城市化似乎走到了一个单向度发展的快车道上去,而体现中国特色的乡村发展也出现了一种发展的瓶颈。
当越来越多的人挤到大都市寻找工作、生活以及未来之时,北上广这些大城市是否真正能够满足越来越城市化生活的需要,乡村的去留问题,都将是对于未来中国发展的一种考验。
乡村如果是这样一番处境,文化的未来又将会走向哪里同样是作为一个极为严肃的问题而吸引着晚年费孝通的注意力。
或者说,从1948年前后开始撰写《乡土中国》和《乡土重建》这两本小册子的时候开始,费孝通就一直探究在这样一个世界性的大变革的时代中,中国文化到底该何去何从,这种探究只有到了他晚年90多岁时才真正变成是一种自觉性的思考,并为此而提出一种“文化自觉'的概念去试图予以彻底解决。
对许多阅读过《乡土中国》的人来说似乎并不陌生,在这本书中所提到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就是"差序格局”,或许受到潘光旦先生反复讲述的“五伦'观念在中国社会伦理结构中的影响,费孝通由此而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
提出这一概念的实质便是试图与一种西方“团体格局”相对比之下而对中国乡土社会、熟人社会给出一种更为贴近真实的理解,以克服一种西方社会学教科书般的对千中国的远观。
它为我们的社会理解找寻到了一个可以依附的框架,与此同时,他也借此暗示了在这样一个社会之中,可以把分散开来的个人一个个地聚拢在一起的基础究竟在哪里,而这个基础就在千一种强烈意识的自我的存在。
但这种自我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要被自我放置到他人的位置上加以绑定起来而实现的,因此这种自我在天然的意义上便是一种社会性的自我,是“我”的一种他者化。
因此在我们乡土中国的文化里不太惧怕有他人的存在,只要他“是和我”有关系的,”他'可以转化成为“我的",这种惧怕感也就自然消失了,这里的关键是要看他和我的关系究竟是远还是近。
2023-2024学年百师高三语文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百师高三语文上学期一轮复习联考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作家对生活的敏感程度,决定作家作品是否元气充沛,是否与现实距离近,是否有情趣,是否有朝气蓬勃、热气腾腾的生活等等。
一个对生活不敏感的作家,总是在不断地重复自己,写了几十年还是一个样,写一百篇等于一篇,十年后的作品跟十年前的一模一样,哪怕它的题材不一样,乡村、山川、城市,但从作品中折射出来的思想、情调、趣味以及创作手法、技巧等等,从来没有发生过改变。
一百篇等于一篇,那是创作的耻辱,在糟蹋自己时间的同时,也浪费了读者的生命。
一个对生活高度敏感的作家,会在作品中不断自觉超越自己,每写一个作品都有新的东西,或者是新的语言,或者是新的结构,或者是新的叙事和表达方式。
手法的创新还仅仅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他笔下写的尽管是唐朝,但也能看出作家对于人生、关于世界、关于生活的思考和探究,存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各种复杂关系,充满对人类自身和人类未来发展的终极关怀。
一个对现实不敏感的作家,他所理解的生活是一成不变、波澜不惊的,对于生活中发生的各种事件熟视无睹。
这种作家不仅不关心生活,而且也不会读书学习,因此也不会思考。
他所进行的文学活动,只能称为写作,还不能称为创作。
作家与生活的关系,应当是左手与右手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相互成就的。
一个合格的作家,随时对生活保持高度的敏感性。
我们所说的深入生活,并不是指非得在某个岗位上工作十年八年,或者在某个乡村待上三年五年。
一个敏感的作家,买菜的时候能从小贩的口中收集素材,吃饭的时候能从朋友的交谈中收集素材,甚至一个眼神,一次风吹草动,都有可能被用到笔下。
他的思想始终保持在一触即发的状态。
往往生活中一个很小的细节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便可以开始飞流直下、一泻千里地创作。
海南中学海府密卷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四答案
海南中学海府密卷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四一、( 一)1.C(A. 强加因果,根据材料一第2段“不过,扎根于时代的日新月异,当下文学的创作理应表现出一种较为强劲的更新意识,甚至要具备一种与既往割裂的勇气”可知,原句中表述的是应当存在的现象,而非应对的方法。
B.“散文并非特别适合书写作者自己”这一观点于文无据。
D. 根据材料一第5段“而这种距离的必要性就在于,作家应……参透写作对象的本质……诸多启迪与灵感,必定促使散文的创作更为新鲜和别致”可知,“与生活保持某种距离”并非充要条件,“就能”表述绝对。
故选C。
)2.C (根据材料一第5段“那些由当下现实生活而生发的诸多启迪与灵感,必定促使散文的创作更为新鲜和别致,更有力地与此时此刻生活的‘时空’和‘年代’发生深广而真切的联系”可知,选项因果关系不成立。
故选C。
)3.D (材料二中所论及的散文的“厚重”,是指与时代同频共振,即“紧扣时代脉搏,表现沸腾的时代生活,关切同时代人的生存现状,或追问形而上的哲学问题”;但厚重并非空喊口号,作家也可用日常生活“构筑出时代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D 项为余光中先生对如何写好散文的论述,没有强调作者与所处时代的关联以及作者对生活的感悟,与“厚重”内涵无关。
故选D。
)4.①书写作家自我,展现作家本真的态度和内在的精神质地;②作家深入生活现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体悟,从生活中获取角度与素材。
(每点2分)(结合材料一第3、4两段,可知“此时我在”是关于散文创作的一种主张,它有两重含义:一是“写作者自己”,“写作者本真的态度和内在的精神质地”;二是书写作者基于生活现场的体验与感悟。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此时”,指此刻生活的现场感、时代感;“我在”,指“我”在此刻的观察、体悟等。
)5.同:都强调要扎根时代,关注时代问题。
异:材料一从时代环境与书写对象的变化出发,强调要利用时代给予的素材,在独立思考中凸显“我”的存在,发掘与时代的联系。
2024学年浙江省高三语文10月份联合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学年浙江省高三语文10月份联合考试卷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我们在衡量文学的价值时,往往提出“人民性”的概念。
从内容上说,这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一个作家的作品是否有价值,首先要看它是否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表现人民的遭遇、理想和情绪,此外,自然还有人民的美学趣味等。
人民性越高,同时艺术的力量又能相称,这种作品无疑就是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在这个意义上,人民的口头创作有它的巨大的优越性。
在长期的阶级社会里,广大人民是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者,同时也是许多民族文化财富的生产者。
由于他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他们在文化创造上有着不利的条件,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却得到了极优厚的补偿。
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又是它的见证人。
作为文学艺术重要内容的广大人民的社会生活、斗争、思想、感情和希望等,他们是亲身的体验者。
他们的文艺传统又都是这株社会生活常绿树上所结的果子。
在这种意义上,他们正是“得天独厚”的。
过去长期的阶级社会里,许多优秀的进步作家,由于对人民的同情和理解,他们写作了具有人民性,乃至高度的人民性的作品,这当然是值得称赞的事。
但是,由于生活本身存在的距离,他们的作品尽管有其他不可企及之处,却在理解和表现人民的心理等方面就往往不能不有某些隔阂,因而使作品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这种情况,我们很容易在我国古代那些表现民间疾苦的诗歌中找到例证。
在这点上,民间文学的作者却天然地占了便宜。
我们只要听听我国过去流传的那些“长工歌”及“长工和地主”的故事,就可以明白这一点了。
由于作者自身是文学内容的经验者或见证人,因此有些学者把这种人民性叫做“直接的人民性”,这是有道理的。
一般具有比较优越的人民性的民间文学,它的内容还是相当广阔的。
有的作品想象地描绘着自然的奇妙光景和万物的诞生;有的半写实半幻想地描绘着人类早期的处境、活动及其对文化的开拓;有的描绘着民族的由来及其迁徙过程和杰出的领导人物。
山东省鄄城县2024届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高二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1975年10月,身患癌症的周恩来,在做完最后一次手术后,让邓颖超找来《长征组歌》的唱片,在熟悉的旋律中与病魔相搏。
长征,就是以这样丰厚的典藏和精神的光芒,给人以追忆、启迪和力量。
80年前,我们党领导红军将一次危机四伏的被动撤退,变为一个开创革命新局面的起点;将一段险象环生的艰难跋涉,变成一曲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
如果说长江是中华民族的自然摇篮,长城是中华民族的文明象征,那么长征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丰碑。
“我们要铭记红军丰功伟绩,弘扬伟大长征精神”,透过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饱含深情的期许,我们应更加珍视长征的历史馈赠,更加坚定走好新长征路的时代担当。
长征精神展示了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敢于胜利的革命风范,“是我们党取之不竭的宝贵的精神资源,也是我们党之魂、军之魂、民族之魂的最高体现”。
长征胜利属于中国,但长征精神已走向世界。
80多年来,不同国家、不同职业、不同思维方式的人们,对长征的解读从未停止。
有人感叹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有人认为“长征是中共党史上最壮丽的一页”,还有人拿长征比较,“汉尼拔的跨越阿尔卑斯山在‘历史的小剧院’中失掉了光彩,拿破仑自莫斯科的撤退也只是灾难性的失败,而长征则是最后胜利的前奏曲”。
长征精神是用血与火熔铸的。
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血战独树镇……红军官兵几乎平均每天一次遭遇战。
徐向前在回忆百丈关大战时说:“附近的水田、山丘、深沟,都成了敌我相搏的战场,杀声震野,尸骨错列,血流满地。
指战员子弹打光,就同敌人反复白刃格斗;身负重伤,仍坚持战斗,拉响手榴弹,与冲上来的敌人同归于尽。
”长征精神是用生与死锻造的。
4支长征大军,出发时总人数为20.6万,沿途补充兵力1.7万,到长征结束仅剩5.7万人。
湘江战役,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为3万多人,担负后卫的红34师,原有7000余人仅剩下90多人。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
202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练习及答案解析一、新课标卷地区选做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三木小记梁衡“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物人相通,世界是一个有机体。
所以才会见物思情,由物及理;才有艺术,才有哲学,才有朱子格物、达摩面壁。
其实,我们不一定行万里、读万卷,只要稍微留心身边的一草一木,它就会对你微笑,开示出一点什么道理。
在院里遇见一株桃树本来,这院里的树都是为美化环境而栽的,有很多碧桃,只为看花,不为结果。
但今天从楼下路过时竟发现了一株果实累累的桃树,我怀疑是园林人进货时混进了一株真身。
它像一匹溜出了马厩的野马,逃脱了平时果园里整形、压枝之类的管束,身心舒畅,红果满枝头。
龚自珍在《病梅馆记》里惋惜那些天真烂漫的梅花,被扭曲绑扎成奇形怪状的盆,大哭三日,发誓要将它们全部松绑,放归大地,正是此意。
昨夜风雨,桃子落了一地,我随便捡起一颗便是蜜汁横流,尝了一口,一下勾起小时候的山野记忆。
怕有半个多世纪没有邂逅过这种味道了。
七分甜,二分酸,还有一分难言。
因为平常吃的桃子都是商店里买来的,多是反季节的温室大桃,就算是应季的桃子,未热时就摘了下来,留出了运输的时间,等到了你的嘴里,白马非马,已不是原来的味道。
这桃子经过化肥农药的变性,加上路途遥远的疲劳,还有冷藏后的冻馁,它在强颜欢笑,以一个疲惫之身来满足你的口腹之欲。
只不过因为你没有尝过最本真的桃子,便以为就是这个样子。
而眼前的这一树桃,既不是供人赏花的碧桃,也不是作为商品培养的肥桃。
它回归自然,吸取泥土之香,承受日月之华,酿造出了一颗颗真桃、原桃。
正当那些桃液饱满,薄薄的皮都快要被撑破时,恰好来了一个幸运的我,看到了它们。
原来世界上的事物,千好万好,自然最好;千变万化,美在一刹。
最甜的瓜在地头,最好吃的桃在树下,蓦然回首忽相遇。
抬头看见一丛荆条这是一个干部大院。
我每天散步时要经过一个小坡。
坡顶上长满了凌霄、迎春、连翘、樱花、牡丹、玉兰,都是些富贵之木。
第四单元检测 (含答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四单元检测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2024山西大同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果。
我们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三方面资源。
一是马克思主义的资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态,如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大增量。
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
三是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包括世界所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积极成果,这可以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
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
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摘自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材料二 迷娘是歌德在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塑造的一个耐人寻味的意大利少女的形象。
“迷娘”原文为法文“Mignon”,意为“宝贝儿”。
她姓名不详,只因第一次自我介绍时称“人们叫我迷娘”,故而小说中以“迷娘”称呼她。
她早年被人拐卖到德国,流落街头卖艺为生,受尽虐待和摧残,后被威廉搭救并养育成人。
她逐渐对威廉产生了难以言说的爱恋,又时时思念着自己的祖国意大利,最终因为无结果的爱情和无法实现的思乡之情而未老先衰、客死异乡。
“学习时代”的第二卷,歌德写了这样两个情节。
第八章迷娘跳舞。
她的舞姿“矫健、轻盈、敏捷而准确”“她身姿柔软,其严肃庄重却胜于优美悦目”,这唤起了威廉内心的保护欲和同情心,“渴望将这无依无靠的孩子像亲女儿似的装进自己的心坎儿”“用父爱在她心里唤起生活的快乐”。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专题检测五含解析
专题检测(五)题组一最新题型练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20世纪80年头以来,西方文艺指责理论在中国渐渐主导中国文艺指责的权威,驾驭了很大程度上中国文艺指责的思维方式和话语实践。
部分文艺指责工作者用从西方干脆“拿来”的新颖概念和指责方法,导致中国本土文艺指责话语产生“失语”的焦虑。
A.西方文艺指责理论在中国渐渐主导了中国的文艺指责,很大程度上支配了中国文艺指责的思维方式和话语实践。
B.西方文艺指责理论在中国渐渐主导中国文艺指责的权威,很大程度上掌控了中国文艺指责的思维方式和话语实践。
C.西方文艺指责理论在中国渐渐成为中国文艺指责的权威,很大程度上驾驭了中国文艺指责的思维方式和话语实践。
D.西方文艺指责理论在中国渐渐主导了中国文艺的指责,影响了很大程度上中国文艺指责的思维方式和话语实践。
解析:B项,“主导中国文艺指责的权威”搭配不当。
C项“驾驭……方式……实践”搭配不当。
D项,语序不当,“影响了”应移到“很大程度上”之后。
答案:A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挚友就是我可以与其坦诚相对的人,在他面前,我可以畅所欲言。
最终,我来到了这样一个人面前,他是如此真诚、无私,以至于我竟然可以抛开遮掩、客套和深思熟虑。
真诚就像王冠和权杖一样,是最高尚的情感才可以享用的奢侈品;只要拥有这种情感的人才可以讲真话,因为在此之上再没有什么可追求和遵从的了。
A.只有拥有这种情感的人才可以讲真话,因为在此之上再没有什么可追求和遵从的了。
B.只要拥有这种情感的人就可以讲真话,因为在此之上再没有什么可追求或遵从的了。
C.只有拥有这种情感的人才可以讲真话,因为在此之上再没有什么可追求或遵从的了。
D.只要拥有这种情感的人就可以讲真话,因为在此之上再没有什么可追求和遵从的了。
解析:“只有……才”强调的是条件的唯一性,呼应前一句中的“最高尚”;“追求”与“遵从”是选择关系,二选一,中间应用“或”。
2024届贵州省重点高中高三4月联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届贵州省重点高中高三4月联考(二模)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五行图式宇宙论最直接的恶劣影响便是产生了所谓谶纬神学,但产生谶纬神学并不能代表这种系统论的真正影响。
真正更为实在和更为长久的影响,是五行图式在中国社会思想和观念形态许多领域的渗透。
这造成了许多貌似科学但实际荒谬的伪理论,它们历数千年而不衰,在公私生活中起作用,成了行为中和思想中的不自觉的范式、习惯。
甚至在今日,时时还沉渣泛起。
这还不过是些外在现象,也许更重要的是这种五行图式宇宙论给人们心理结构上带来的问题。
例如满足于这种封闭性的实用理性的系统,既不走向真正的科学的经验观察、实验验证,又不走向超越经验的理论思辨和抽象思维。
中国的思维传统和各种科学长久满足和停步于经验论的理性水平,这一缺陷恐怕与这种早熟型的系统论思维也有关系。
因为在这种系统论里,似乎把所有经验都安排妥贴了,似乎一切问题都可以在这系统中求得解决,从而不要求思维离开当下经验去做超越的反思或思辨的抽象以更深地探求事物的本质。
所以,不是中国人缺乏抽象思辨的能力和兴趣,先秦的名家、墨辩证实了相反的情况,而是思维被这种经验系统束缚住、规范住了,成了一种既定的传统习惯和心理模式。
不仅如此,它还可能带来整个精神面貌和民族性格上的问题。
这种宇宙图式具有封闭性、循环性和秩序性的特征。
封闭性能给人们心理、性格以自我满足感。
它可以表现为虚骄自大、固执保守,认为本系统内应有尽有、完整无缺、不必外求。
循环论则否定真正的进化,向前只不过是复古,历史的演变不过是天道的循环。
秩序性更带来所谓安分守己,听天由命,认为任何努力无不受既定秩序图式(天道)的限制和制约,自认已被规范在某种既定位置上和处在这个不能逃脱的图式网络中,“思不出位”,逆来顺受,培养奴性,不敢说“不”;个体价值完全从属于这个作为外在权威的超个性的普遍秩序,锁禁在这个封闭的组织网络中。
上海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训练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功效主义陈嘉映①反思伦理生活,不妨从功效主义开始。
哲学家给了它很多赞誉:“现有伦理理论中最富雄心的”“在现代道德哲学的许多理论中,占优势的一直是某种形式的功效主义”“唯一自成体系的道德哲学”……我也许可以加上说,在伦理维度上反思生活,通常会先想到功效主义类型的见解。
功效主义的大本营是英国,其理论资源来自休谟、亚当·斯密等重要哲学家。
功效主义理论的创建人是边沁,此后在约翰·密尔、西季威克等人那里发展成熟。
二十世纪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黑尔等人。
②由于翻译的原因,这种来自英国的理论常被称作“功利主义”。
“利”和“功利”在汉语文化中颇多贬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功利主义”这个词平常用时也是贬义的:自私自利,唯利是图,不讲原则而只从功效方面考虑问题。
但这不是这一理论的主张。
为了不把这个理论错当成自私自利主义,我像另一些论者一样,采用“功效主义”这个译名。
③功效主义理论是后果论的:某一行为是否善好,要看这个行为带来什么后果。
在这一点上,它与道义论相反。
道义论注重行为所依的原则和行动者的动机——只要我用心良善,只要我按道德律令做事,我就是道德的,行为产生的后果没那么重要,甚至全无所谓。
例如,康德主张,不得说谎是不易的道德准则,即使我不骗过歹徒就会伤及无辜,我也不可说谎。
④作为两种相异乃至相反的理论,功效主义和道义论各有得失,而在实际生活中,从功效出发和从道义出发则更多是两种不同的态度。
从功效出发,多是冷静的,但易失于计较;从道义出发,则多带强烈的感情,如道德义愤。
我们也许应当把道德义愤视作一种重要的积极的“道德感情”,但不幸的是,在实际生活中,它多半不像自以为的那样充满道义,更多倒是把自己认可的东西上升到道义的高度,发展为狂热。
⑤功效主义有突出的好处,例如面对着装问题,我们要问:破洞裤对谁造成了伤害?如果它并不给他人和社会带来伤害而你仍然觉得不好,那么这更多是个审美判断而非道德判断。
2024-2025学年高三语文学业水平诊断(附答案)
2024-2025学年高三语文学业水平诊断(附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在21世纪的科技浪潮中,低空经济作为一股新兴的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交通、物流、农业、应急救援、文旅等多个领域的面貌。
其中,无人机(UAV)与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作为低空经济中的璀璨明星,以其独特的优势引领着新质生产力的深度发展,而氢能源作为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也是清洁能源的新方向,则为这一进程注入了更为强劲的动力。
一是无人机:天空之眼,智启未来。
无人机技术的飞速进步,不仅让“天空之眼”成为可能,更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其无与伦比的潜力。
在农业领域,无人机通过精准喷洒农药、监测农作物生长,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与资源利用率,减少了环境污染。
在城市管理中,无人机成为空中巡查、环境监测、应急救援的得力助手。
无人机技术的不断突破,正是人类智慧与创新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正以独特的视角和高效的方式,深度参与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二是eVTOL:重塑出行,飞越未来。
如果说无人机是低空经济的“探索者”,那么eVTOL 则是其“变革者”。
eVTOL飞行器以其独特的垂直起降能力、高效的电动驱动系统,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提升出行效率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它不仅能够在城市楼宇间自由穿梭,实现点到点的快速移动,还能通过空中交通网络,将人们的出行半径大大扩展,开启未来城市出行的“空中时代”。
近年来,国内外多家企业纷纷加码eVTOL研发,从概念设计到原型机试飞,再到商业化运营规划,每一步都凝聚着对未来出行方式的深刻思考与实践。
eVTOL,的兴起,不仅预示着交通方式的又一次革命,更是人类追求不同的生活方式的生动体现。
三是氢能源:绿色动力,引领未来。
在无人机与eVTOL,快速发展的背后,清洁能源的支持至关重要。
氢能源以其清洁、高效、可再生的特性,成为低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新方向。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考冲刺语文试题B卷(含答案)
宁夏固原一中高考冲刺语文试题(B卷)注意事项: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回答选择题前,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世纪以来,文学研究界活跃着来自哲学、心理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等领域的各种理论。
人们所拥有的文学理论从未像现在这般丰富,但在解说诸多看似熟悉的概念和对象时,却从未有现在这么多犹疑和分歧。
伊格尔顿的名作《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以“文学是什么”作为导言,却始终没有为文学下定义;卡勒的《文学理论入门》专章讨论“文学是什么”,却以“文学的矛盾”草草收结。
如何认识文学的根本性质及存在方式,已成为值得深思的问题。
伊格尔顿无情地拆解了不少关于文学的定义,但也正是那些审慎的梳理与辨析,为消除分歧、寻求共识提供了可能,使某种具有启发性的“文学观”得以凸显:“它是人们出于某种理由而赋予其高度价值的任何一种作品。
”与伊格尔顿小心翼翼地维护“价值”相似,卡勒在描述文学的功能时将“意义”设为落脚点,主张文学“是一种召唤阅读、把读者引入关于意义的问题中去的写作”。
文学始终与特定的“价值”和“意义”密切相关。
尤其在经历过20世纪末21世纪初“文学终结论”的冲击以后,我们见证了文学至今仍在存续发展,更有理由确信:文学就是价值和意义的载体。
那么,这价值和意义从何而来,又如何表现?注目于作品,曾有论者主张“结构”与“张力”是价值和意义的不竭源泉;聚焦于读者,有论者认为是“审美知觉”和“期待视野”等塑造了价值和意义;环顾社会背景和文化心理,有论者强调“生产机制”及“原型经验”等生产了价值和意义。
这些说法各有一定合理性。
但笔者更想说的是:文学的价值和意义不能只是从理论上得到支持或辩护,更有待作家付诸行动。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4_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辽宁省阜新市其次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基于生态环境问题的长期性、困难性和艰难性,推动人民群众主动参加生态环境的维护和生态问题的治理,形成全社会协同效应,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必需逐步实现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实力的现代化。
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使得生态治理被提升到更高的战略高度。
生态治理不仅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更须要人民群众的内在认同与主动参加。
广袤人民群众是社会建设的主体和实践者,其环保认知水平如何,干脆关系到生态治理能否顺当推动。
不行否认,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于周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尤其对于环境污染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但现实中人们对于环保认知的深度、广度和精确度还有所不足。
生态文明价值观整体呈主动良好态势,但多数人更关注一些负面环保问题,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于国家、社会和他人一般拥有较高的环保期望,但自我行为约束意识较差,对于一些“环境不友好”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早已习以为常,这些都是当前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保认知不行回避的问题。
人民群众应在日常生活中主动主动地参加国家环保事业。
但调查中发觉,人们在一些行为习惯性方面,仍旧表现为生态行为实力较弱的状况,个体生态行为习惯的养成更多与自我需求相关,虽认知面广但参加程度较低,行为跟进的广度不够,主动参加环保行动和环境监督的意愿不强,环保自觉性还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强化人民群众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须要留意在生态治理的实践中主动完善环保的奖惩机制,通过各种主动的政策激励并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努力提高个体生态行为的主体自觉性。
生态环境治理必需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社会合力作用。
构建全民参加的社会行动体系是发挥人们合力的必要保证。
这就须要主动畅通群众的参加渠道,不断健全举报、听证、舆论监督等制度,引导环保领域各类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地发展,为人民群众的主动参加供应更多的组织依托,提高人们参加的组织化、规范化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哲学的“终极关怀”|陈伯海|光明日报|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哲学的“终极关怀”|陈伯海|光明日报|阅读题
哲学的“终极关怀”
陈伯海
人作为有灵性的生物,对其生存意义之究竟不能不有所关顾,即通常所谓的“终极关怀”。
而当终极关怀以终极思考的方式展示出来时,我们就有了哲学。
哲学思考要穷原尽委,往往以追索终极真理为目标。
终极真理不可能存在,思考的目标实难达到,但充当思考动力的终极关怀却源源不绝地在发动着。
一方不停地推进,一方又始终落实不到目标,于是哲学永远行进在途中,这也便是很多人之所以迷恋上哲学思考的缘由。
说哲学“永远在途中”,并不意味着它停滞不前。
恰恰相反,它经常呈现为不断前进、变化的运动过程,具体表现形式便是哲学史上反复出现的提出问题与解答问题的努力。
严肃而深思的哲学家们每提出一个新问题,往往就能打开一片耐人探究的新领域,而为解决这个问题所采取的各种尝试,亦为充实与丰富这方面领域的探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哲学便是这样不断地更新和拓展着自己的思维空间,并借以促成人类思考方式愈益向前发展。
相比之下,我个人似更倾向于提出问题的重要价值,我认为其对于思考方式的更新具有决定性作用,至于为解答问题所展开的种种努力,尽管也有助于促进入们的思考,尚非关键所在,因为各个领域的问题都必然要关联到哲学“本原”问题,而说到底,“本原”是不可能予以彻底“解决”的,一切为解答问题所作的努力,再好也只能达到在这个领域内穷尽其可解数的程度,且最终会证明这个领域和这条思路自身仍有其不可克服的局限性,从而提示人们必须转换思路,以寻觅新的问题切入点和新的思考方式。
这样一种由提出问题与解答问题交相更替轮回而构成的运动轨迹,已为整个西方哲学的发展历史所证实。
众所周知,西方哲学史的关注重心,有一个由本体论转为认识论以至语言论与生存论的演进过程。
两千多年前,在哲学的故乡—古希腊,哲思的发端以直接追问什么是世界的本原为标志,这个习惯延续了很长的时间,一代又一代的哲人为之绞尽脑汁,给出众多不同的答案,而终不免陷于“独断”。
近世以来,随着工业文明和实证科学的兴起,人们意识到需要将思辨建立在实际经验的基础之上,遂转而探讨人自身的认识能力,试图弄明白人能不能认识或怎样才能认识世界的问题,这就是所谓的“认识论转向”。
“认识论转向”为哲学研究开辟了广阔的活动新天地,致使客体与主体、思维与存在、感性与理性、经验与超验之类范畴及其相互关系的辨析填满了人们的思维空间,各种唯物论与唯心论、经验论与先验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思想体系亦同时并出而相互争鸣,但究其竞,终未能真正揭示人的意识活动的奥秘,更不用说通过认识能力的考察来追溯存在的本原了。
跟踪着哲学行进的步伐,我们绕了一个圈子,最终似乎回到了它的起点,那便是:由追问“存在”的本原来确立人生的意义,借以实现人的终极关怀,这不正是古希腊贤哲们赋予哲学的使命吗?但思考决不会简单地重复。
我们不再像古代哲人们那样去孜孜于求索出某个恒定不变的实体,设作世间万事万物之所以存在的本根,却要将生生不息的“大化流行”视以为世界的本然。
我们也不会像近世哲学家那样一力注目于人的认识能力或语言形态,用以界定人与其对象世界之间的关系,要从人的存在与世界存在的总体关联及多重性交涉上来把握这一复杂的关系。
当然,我们更不会为突出个人的“自由意志”,生硬地将客观实在从自己的视野里一笔勾销,乃是要极力维护世界的整体性,使天人、群已、人我之间既分又合的存在方式与互动作用得以凸显出来。
应该说,这里孕育着一种新的哲学思考路向,它是由人们当下生存状况中遭遇到的各种新问题所引发的。
新的思考能否适应这类新问题,只能拭目以待,
但新的思考也许能让不断演进着的西方哲学同古老的东方智慧接上茬,这个动向似可关注。
(摘自《光明日报》)
1.关于“终极关怀”与“哲学”的叙述,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本题分数:3分)A:人们对其所生存的意义原委的关注,以终极思考的方式展示出来时就有了哲学,而哲学历史的发展最终还是回到了追问存在的“本原”这一问题上。
B:哲学思考要穷原竟委,它以求索终极真理为目标,由于充当思考动力的终极关怀在源源不断地发动着,而哲学家们普遍认为提出问题具有最重要的价值。
C:哲学经常呈现为不断前进、变化的运动过程,它不断更新和拓展着自己的思维空间,但是最终还是难以把哲学问题彻底解决。
D:人们为解决本原问题所做作各种努力,都有自身不可克服的局限性,人们必须转换思路,找到新的切入点和思考方式。
答案为:B2.下列对“哲学发展史”“认识论转向”的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本题分数:3分)A:人们不断地提出问题,不断转换思路,解答哲学问题,这些努力交相更替并形成一种运动轨迹,这已被西方哲学的发展历史所证实。
B:对世界本原的直接追问是古希腊哲学发端的标志,许多哲学家对此给出了各种答案,但这些答案最终都被证实为个人主观的判断。
C:近代对实际经验的重视,说明人们意识到哲学思辨需要建立在一个基础之上,使人们的认识论转向,这样人们就肯定会揭示存在的本原。
D:认识论转向为哲学研究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使得哲学思想体系变得庞杂并相互争鸣,但最终仍然不能揭示人的本原的问题。
答案为:C3.下列各项叙述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本题分数:3分)A:终极关怀在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加深,而人类探究哲学的过程中出现了方向的转变,最终还是回到人的终极关怀角度。
B:随着工业文明和实证科学的兴起,促成了哲学认识论的转向,这二者为揭示人的意识活动的奥秘提供了实践上的支持。
C:将某个实体作为世间万物存在的本根,从人的存在与世界存在的总体关联等角度来把握等,这都是中外哲学家认识世界的形式。
D:新时代引发了新的哲学思考路向,就是要极力维护世界的整体性,这是由人们当下生存状况中遭遇到的各种问题引发的。
答案为:C
上一试题:谈英雄崇拜|朱光潜|谈修养|阅读题下一试题: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附译文翻译|文言文阅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