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学生的故事有哪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与学生的故事有哪些

子贡的真实名字端木赐,因为他的字子贡,所以别名叫做子贡,子贡不但在成绩和政

绩方面有着不小的成就,而且在理财和生意上也有着卓越的成绩,但是他的性格十分的古怪。孔子学术授于老子,他经常带领子贡去周游列国。

子贡那张嘴能言善辩,所以为自己争取了不少的机会,孔子对他的评价很高,而且子

贡对孔子十分的谦虚,每当孔子拿他跟颜回比较的时候,由于子贡对颜回有着较深的了解,也知道孔子很得意颜回,所以每次孔子说这个问题,子贡总是谦虚地听教。

有一天子贡对孔子说,我的柜子里有一块美玉,我是继续把美玉收放起来呢?还是找

一个有眼光的买者把美玉卖掉呢?孔子不懂得经商,为什么子贡还要问孔子这种问题呢?子

贡的心里认为,像孔子这样学术渊博的人,绝对不会是一个贪官,但是却不愿意出来做官,不愿意为天下人付出,古代的君子个个都配有美玉,因为那是身份的象征,所以子贡就借

物喻人。孔子回答子贡说卖掉吧,要是打算把它卖了的话,一定要等遇到欣赏他的人再卖。于是子贡明白了,孔子并不是不愿为天下人做事,而是在等待欣赏他的人,不要遇到不识

货的人,把好好的美玉看成了玻璃。

在孔子的回答中,子贡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也明白了孔子为什么要这么说,其意思就是,不管你再怎么优秀,等遇到欣赏你的人,再去为他服务,如果是不懂欣赏的人,大可

不必着急,等待合适的时机即可。

孔子是一代大儒,是春秋时期鲁国人,与颜回是老乡,也是师生,孔子一生中据说有

弟子三千,但是孔子却称颜回是自己最得意的弟子,言语之中处处表现出对颜回的喜爱,

对颜回的评价非常的高,称其为“三月不违仁”,称其“贤哉回也”,颜回去世的时候孔

子已经是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痛哭流涕,说再也没有颜回那样的好学生了。

颜回,春秋时期鲁国人,是鲁国没落的旧贵族,到了其父亲颜路一代已经是徒有虚名,颜回十三岁拜孔子为师,可以说其一生都在追随孔子,与孔子朝夕相处的时间从其十三岁

入学到其三十八岁自己开堂讲学长达二十五年之久,可以说孔子对其是非常了解的,其对

孔子也是非常了解的。不仅仅孔子对颜回推崇有加,颜回对孔子也是非常的崇拜,即使是

在孔子学说不能被所有的国家接受作为施政纲领的时候颜回还是坚定的相信自己老师的思想,颜回说:“‘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

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可见颜回是孔子坚定的信徒。

孔子对颜回也是非常信赖的,《吕氏春秋》记载的《颜回攫其甑》就很好的说明了孔

子对颜回的信赖,孔子见到颜回从甑里面取食,但是还是相信了颜回的说法,相信是由于

炭灰弄脏了米饭,所以颜回才拿出来吃了。从这里可以见到颜回的品德,也可以见到孔子

对颜回高度的信赖。

从颜回与孔子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两个人的师生情谊是非常难得的,彼此互相信

赖互相推崇,可以说已经达到了师生情谊的最高境界。

公西华,姓公西华,赤是他的名,字子华。他是孔子的弟子,公西华为人谦虚有礼,

善于辞令。公西华侍坐原名叫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该篇文章选自《论语》,

是讲述了孔子和公西华、曾皙、子路、冉有这四个弟子的一些对话,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

可以看出孔子及弟子的思想。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着孔子坐在旁边,孔子谁说:“不要因为我比你们年长

而不敢说话了。平常不是常说:‘没人了解我吗。’那么现在让你了解你想了解的事,你

将会怎么做?”

子路最先站立来对孔子说:“一个拥有千辆马车的国家,如果还夹在大国之间,还要

受到军队的侵犯,接着百姓还饱受饥饿,如果让我去治理这样的国家,不出三年,我可以

让每个人都有勇气去作战,并且知道做人的礼义。”孔子听了他是话,对他微笑。孔子问:“冉有,你觉得怎么样呢?”冉有说:“一个见方六七十,或者五六十的国家,如果是我

去治理,那么不出三年,一定会使百姓富足,至于礼乐,那就要让贤人来治理了。”孔子问:“公西华,你觉得怎么样呢?”公西华回答说:“这些不是我能说到就做到的,我愿

意学习,无论在宗庙的事,或者会见同盟,我都会穿好礼服,戴着礼帽,愿意做一个小相。”孔子问曾皙,曾皙回答说:“我和他们不一样,我只希望在春天的时候,能够穿上

春天的衣服,和五六个成人,六七个小孩一起洗澡,然后再一起唱着歌回来。”孔子长叹

一声说:“我赞同曾皙的想法。”

从公西华侍坐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孔子及他的四个弟子的不同想法。他们的抱负也都是

不一样的。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