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他弟子的故事
孔子与其弟子的故事
孔子与其弟子的故事孔子;;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
他带领弟子在六国讲学,发扬仁的思想。
孔子用言行教导三千弟子,也留下很多典籍给后世人学习。
那么孔子与其弟子的故事有哪些呢?下面是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孔子与其弟子的故事之孔子与子路孔子带弟子子路周游列国时,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就让子路捡起来,不料子路懒得弯腰便假装没听见。
孔子没说什么,自己弯腰捡起了马蹄铁,用它在铁匠那儿换来3文钱,又用这钱买了十七八颗樱桃。
出了城,二人继续前行,经过的都是茫茫荒野,坐在牛背上的孔子猜到子路渴得厉害,就把藏在袖子里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颗,子路一见,赶紧捡起来吃。
孔子边走边丢,子路也狼狈地弯了十七八次腰。
最后,孔子笑着对子路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了。
小事不干,将来就会在更小的事上操劳。
孔子与其弟子的故事之孔子与颜回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
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孔子与其弟子的故事之孔子与颜渊一次,孔子北游农山,随从的弟子有子路、子贡、颜渊。
来到山顶,孔子极目远眺,喟然感叹道:“登高望远,见天地之悠悠,难免发千古之幽思。
此情此景,同学们,何不在此说说,各自的志向,让老夫聆听一二。
”子路见老师说得如此感慨,便率先回道:“子路不才,愿有一天,遇到这样的场景:战场上,旌旗飞扬,席卷大地;战鼓钟声,响彻云天。
白羽箭,如月光倾洒;赤羽箭,如日光飞动。
此时,唯有我子路,能率领众军,英勇驱敌,一鼓作气,夺回千里失地。
孔子和弟子有趣的故事
孔子和弟子有趣的故事文章1:孔子的趣事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政治家,他和他的弟子们留下了许多有趣和启发性的故事。
其中一件有趣的事情是: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们把他的棺材放在路边等待追悼者。
突然间,一个人跑过来,一把拔掉孔子的头发,然后就跑了。
孔子的弟子们惊恐万状,不知道该怎么办。
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子贡告诉他们:“别担心,他只是对孔子太敬仰了,所以想把他的头发留下来以示尊敬。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孔子的影响力在民众中是无与伦比的。
他的理念和思想不仅在他的弟子们中传承下来,也影响了整个中国的文化和历史。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用词中的“惊恐万状”和“影响力无与伦比”等词语的使用能够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和强调孔子的重要性。
文章2:孔子的弟子们孔子的弟子们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知名的一群学生,他们跟随孔子学习思想和理念,也为后来的社会模范奠定了基础。
其中一个有趣的故事是:孔子的弟子们时常争论哪种颜色是最美的。
孔子听到这个讨论后,让弟子们到附近的花园里寻找五彩缤纷的花朵,然后告诉他们:“每种花都有它独特的美丽,所以没有绝对最美的颜色。
”弟子们非常感悟,从此不再争论颜色的美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孔子强调的是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处,这是一种宏观的思想,但也体现在细微的事物上。
他的弟子们也因此受到荐奖,被誉为“君子”。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用词中的“荐奖”和“宏观的思想”等词语的使用,能够增强文章的语气和对孔子的理解,使故事更加全面。
要点分析:这两篇文章都围绕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故事展开,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同时,这两篇文章还从不同的角度和词汇表达出孔子的思想和理念,增加了文章的深度和广度。
这呈现出作者丰富的表述技巧和思想阐述能力。
孔子与其弟子的故事
孔子与其弟子的故事——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家,儒家创始人。
他带领弟子在六国讲学,发扬仁的思想。
孔子用言行教导三千弟子,也留下很多典籍给后世人。
那么孔子与其弟子的故事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孔子与其弟子的故事之孔子与子路孔子带弟子子路周游列国时,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就让子路捡起来,不料子路懒得弯腰便假装没听见。
孔子没说什么,自己弯腰捡起了马蹄铁,用它在铁匠那儿换来3文钱,又用这钱买了十七八颗樱桃。
出了城,二人继续前行,经过的都是茫茫荒野,坐在牛背上的孔子猜到子路渴得厉害,就把藏在袖子里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颗,子路一见,赶紧捡起来吃。
孔子边走边丢,子路也狼狈地弯了十七八次腰。
最后,孔子笑着对子路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了。
小事不干,将来就会在更小的事上操劳。
孔子与其弟子的故事之孔子与颜回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
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孔子与其弟子的故事之孔子与颜渊一次,孔子北游农山,随从的弟子有子路、子贡、颜渊。
来到山顶,孔子极目远眺,喟然感叹道:“登高望远,见天地之悠悠,难免发千古之幽思。
此情此景,同学们,何不在此说说,各自的志向,让老夫聆听一二。
”子路见老师说得如此感慨,便率先回道:“子路不才,愿有一天,遇到这样的场景:战场上,旌旗飞扬,席卷大地;战鼓钟声,响彻云天。
白羽箭,如月光倾洒;赤羽箭,如日光飞动。
此时,唯有我子路,能率领众军,英勇驱敌,一鼓作气,夺回千里失地。
有关孔子和弟子的故事
有关孔子和弟子的故事
《孔子与弟子的一次对话》
有一天呀,孔子和他的一群弟子们围坐在一起。
孔子看着弟子们,笑眯眯地说:“你们呀,平日里都说说自己的志向呗!”子路一听,立马就跳起来了,他大声说:“我呀,就想去带兵打仗,保家卫国,那多威风啊!”孔子笑着点了点头。
这时候子贡也说话了:“老师,我呢,就想去做个大商人,让大家都能享受到各地的好东西。
”孔子还是微笑着,不置可否。
颜回呢,他一直静静地听着,等大家都说完了,他才慢慢地说:“老师,我就想好好地研究学问,把您的思想传承下去。
”孔子一听,眼睛都亮了,他高兴地说:“颜回啊颜回,你这志向真是太好了!”
子路一听不乐意了,撇撇嘴说:“颜回这志向有啥了不起的,又不能立马看到成果。
”孔子一听,佯装生气地说:“子路啊子路,你怎么能这么说呢?传承思想就像种树,难道你能一下子就看到大树参天吗?”
弟子们都不说话了,陷入了沉思。
孔子看着他们,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每个人的志向都很好,但不要忘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恒心和毅力啊,就像爬山一样,一步一步才能爬到山顶啊,你们说是不是?”弟子们纷纷点头称是。
哎呀,这不就像是我们的人生道路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追求,可都得踏踏实实地去努力呀!难道不是吗?。
孔子及弟子的故事
1. 孔子误会了颜回,后来发现颜回是因为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这使孔子意识到眼睛所见未必是事情的真相,有时候人们会受到自己主观判断的影响。
2. 孔子到卫国后,住在弥子瑕家里。
卫灵公给他的俸禄跟鲁国一样,但派了一个心腹监视孔子。
孔子打算上陈国去,不跟人家告辞,就带着门生走了。
他们路过匡的地方,匡人却将孔子误认为阳虎,将孔子和他的门生包围起来。
因为阳虎早先欺辱过匡人,而孔子的相貌有点像阳虎。
后来卫灵公派人来请孔子回去,匡人才知道是误会了。
3. 孔子又回到卫国后,卫灵公的夫人南子知道了,她想利用孔子。
南子屡次派人请孔子去见她,孔子推辞不了,只好去拜见南子。
春秋孔子与弟子之间的故事
春秋孔子与弟子之间的故事孔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门下弟子很多,那么孔子与弟子之间的故事有哪些?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孔子与弟子之间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与弟子子路的故事孔子是子路的老师,但是更多的时候两个人却像一对好朋友,不仅仅因为子路可以直言不讳,更是因为子路可以顶撞孔子,批评孔子,可能这在孔子的弟子中是唯一的,所以孔子对子路的评价也是比较高的,子路对于孔子也是非常尊敬的。
子路对孔子是尊敬的,虽然一开始的时候子路见了文弱的孔子有点不屑,孔子教导其要学习,子路说“何学之有?”可见其傲慢与伉直。
孔子也不生气,说,要是能够装上羽毛,装上锋利的箭头做成一只弩箭,那么不就射得更加的深了吗?于是子路拜谢,说“敬受教。
”可见子路是鲁莽的,而孔子对于子路也是大度的。
而听过孔子的话后,子路立即对孔子表现出了尊敬。
在子路与孔子相处的过程中,子路有问题总是向孔子积极的讨教,比如子路问强、子路问孔子怎么治疗国家等,同时子路也毫不讳言的说出自己的想法甚至是与孔子不同的意见,比如孔子在卫国的时候去见南子,子路就非常不赞同,孔子也并没有摆出师长的架子,而是积极主动的向子路解释,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并没有将子路完全的当做是一个弟子。
孔子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总是积极的启发自己的弟子发表自己的看法,子路总是第一个发言的,孔子问学生们的志向的时候,子路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志向,愿意与朋友共用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一起乘坐自己拥有的车马,一起共用好的衣服,即使是弄坏了也无所谓,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子路的豪放。
孔子与子路之间在长期的共处下也建立起了非常好的信任,孔子在周游列国找不到施行自己思想的国度的时候,想要扎起小木筏漂流出海,孔子说,跟随我的可能只有子路了,子路听了很高兴,可见两个人是互相信任并且推崇的。
孔子与子路的情谊是相当深的,孔子对子路也是相当了解的,听说卫国发生政变后,孔子就说“子路死矣!”真的知道子路惨死,孔子在中庭大哭,甚至是“覆醢”。
孔子的弟子的故事
孔子的弟子的故事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为后世留下了众多深刻的思想和智慧。
他的教导和哲学观念对于他的弟子们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孔子的弟子们通过跟随和传承孔子的思想,不仅继承了他的智慧和品德,也在各自的实践中展示出了孔子教育的成果。
本文将围绕孔子的弟子们的故事展开,探索他们与孔子的关系、他们的行为和成就,以及他们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
1. 弟子颜回:承传孔子的智慧孔子的弟子颜回被誉为“回溯圣贤之迹,建立历史之实”。
他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精通音律、礼仪和各种学问。
在孔子度过颜回的寿而没有得到埋葬的悲伤时,颜回主动为孔子请求准许臣生以示孝道之意。
通过这一行动,颜回充分展示了他对孔子的敬爱和对孝道的追求。
2. 弟子子思:重视道德修养子思是孔子的贤弟子之一,他承袭并发扬了孔子的道德教育理念。
子思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建立在道德原则之上,他认为礼仪、义理、德行是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基石。
他曾提出:“君子之所修学者三:事亲、事君、事神”,强调了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子思的观点对于后世道德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3. 弟子子贡:以诚待人子贡是孔子的弟子中唯一没有成为官员的人。
子贡对孔子的教诲深感荣幸,并以孔子为师为自己的人生追求。
他非常注重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和以诚待人的原则,认为只有通过真诚的交往才能建立起长久的人际关系。
子贡所追求的以诚待人的精神,对于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以及维系社会和谐具有重要启示。
4. 弟子曾子:追求真理与谦逊曾子以聪明才智、谨慎和勤奋而著称。
他对孔子的教诲充满敬意,并把孔子视为宗师。
曾子遵循孔子的教导,谦逊地追求真理,注重自我修养。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虚心接受他人的指导,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追寻道德与知识。
曾子的谦逊和学习态度对于当今社会依然具有启示意义。
5. 弟子子路:勇于实践和崇尚公正子路是孔子最年轻的弟子之一,也是最具沉稳和果断性格的弟子之一。
子路注重实践并勇于践行道德原则,他主张“实学以质行”。
孔子与弟子的故事
孔子与弟子的故事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他的弟子们也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通过与孔子的学习和交流,传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杰出代表。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孔子与他的弟子们之间的一些故事。
孔子教书育人,弟子们都非常尊敬他。
有一次,孔子正在教书,忽然下起了大雨。
弟子们都很着急,因为他们怕孔子会淋湿。
于是他们纷纷拿起衣服,为孔子撑起遮雨的伞。
孔子看到弟子们这样关心自己,非常感动,他说,“吾虽不得见君子,其心亦远矣。
”这句话意思是说,虽然我不能亲眼看到君子的行为,但是从他们的行为中,也能感受到他们的高尚品德。
弟子子贡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他非常聪明好学。
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孔子为什么要学习礼仪呢?”孔子回答说,“礼仪是人们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一种方式,它能够使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更加稳定。
”子贡听了以后,深有感触,他决定好好学习礼仪,将孔子的教诲传承下去。
还有一次,孔子和弟子们一起去参加一个盛大的宴会。
宴会上,孔子发现酒席上的菜肴非常丰盛,但是他却没有动筷子。
弟子们都很诧异,他们问孔子为什么不吃饭。
孔子说,“我不是很饿,而且我觉得吃饭的时候,应该先让长者和贵宾吃饱,我要学会谦让。
”弟子们听了以后,都深有感悟,他们决定向孔子学习,做一个有礼貌、懂得谦让的人。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之间的故事还有很多,这些故事都是孔子思想的生动体现,它们告诉我们孔子的思想是如何通过他的弟子们传承下去的。
孔子的弟子们通过与孔子的学习和交流,不仅传承了孔子的思想,还将其发扬光大,成为了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杰出代表。
孔子与弟子们的故事,不仅仅是古代的历史,更是对我们今天的启示。
我们应该向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学习,做一个有礼貌、懂得谦让的人,将孔子的思想传承下去,让它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实现我们自己的人生价值。
孔子与弟子的互动故事
孔子与弟子的互动故事孔子呀,那可是中国古代的大圣人!他和他的弟子们之间发生了好多有趣又有意义的故事呢。
有一次,子路风风火火地跑来找孔子,满脸兴奋地说:“老师,我有个想法!”孔子微笑着看着他,子路接着说:“我觉得我可以去做强盗,抢那些为富不仁的家伙,然后把抢来的东西分给穷人!”孔子听了,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慢悠悠地说:“子路啊,你知道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啊。
做强盗可不是什么好办法,那会让你陷入危险,也会让别人受到伤害呀。
你为啥不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能去帮助别人呢?”子路听了,挠挠头,觉得老师说得有道理。
这就像我们平时做事呀,不能光想着走捷径,得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还有颜回,那可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之一。
颜回特别勤奋好学,每天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
有一回,孔子看到颜回一直在看书,就问他:“颜回啊,你天天看书,不累吗?”颜回笑着说:“老师,学习让我快乐呀,怎么会累呢?”孔子听了,欣慰地笑了,说:“颜回啊,你真是好学的典范啊!”这就好像我们如果能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再辛苦也不会觉得累,反而会乐在其中呢。
再说说子贡,他很会做生意,也很聪明。
有一次,子贡问孔子:“老师,我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呢?”孔子说:“子贡啊,你要真诚待人,说话算数,做事靠谱,这样别人自然就会尊敬你啦。
”子贡恍然大悟,从此更加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
这不就跟我们在生活中一样嘛,只有真诚对待别人,别人才会真诚对待我们呀。
孔子和弟子们的这些互动故事,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自己的样子。
他们的言行举止,他们的思考方式,都能给我们很多启发。
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选择,有时候可能会迷茫,会不知所措。
但是想想孔子和弟子们,他们在那么久远的年代都能找到自己的方向,我们为啥不行呢?我们也可以像他们一样,通过学习,通过思考,通过和别人的交流,来不断提升自己呀。
孔子和弟子们的故事,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们流传了几千年,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孔子及其弟子的故事(通用5篇)
孔子及其弟子的故事〔通用5篇〕孔子及其弟子的故事〔通用5篇〕孔子及其弟子的故事篇11、孔子误会了颜回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
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孔子成心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刚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刚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缺乏靠的时候。
2、树德与树怨孔子的弟子子羔,名叫高柴,他在卫国从政期间,曾经对一个人用个砍断脚的刖(yue)刑。
卫国君臣发生动乱的时候,子羔要逃走,来到城门,发现城门已经关闭了。
守门的人就是那个曾经被子羔砍断脚的那个人。
那人说:“在那边城墙上有个缺口,可以逃走。
”子羔说:“君子不能从缺口过去。
”那人说:“另外那一边有个洞口,可以逃走。
”子羔说:“君子不能钻洞逃走。
”那人说:“这里有一间房子可以躲避。
”于是,子羔进入了那座房子。
追兵过去之后,子羔要分开,对那个受刑的人说:“我不能损害国君制订的法令,因此用刑砍断了您的脚。
我如今逃难,这是您报仇报怨的好时候,您为什么还会帮助我逃避灾难呢?”那人说:“砍断我的.脚,本来就是因为我犯了罪,那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当初您审讯臣的时候,一开场先根据法律寻找减轻臣刑罚的方法,是想要让臣免于法律的惩罚,这是臣很明白的;在审讯完了定罪的时候,要确定刑罚了,您很庄重伤感,都可以从表情上显现出来,这个也是臣很明白的。
您不是因为私情而要对臣徇私舞弊,只是因为有天生的仁人之心,才会自然而然地这样做。
这是臣要使您逃避灾难的原因。
”孔子听说之后说:“擅长做官吏的人,尽力树立起自己的品德;不擅长做官的人,总是会多构成怨敌。
用公正之心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大概可以说子羔做到了。
孔子四大弟子_孔子与弟子的故事
孔子四大弟子_孔子与弟子的故事子渊、子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为孔门十哲,而在这里面又有孔子最得意的四大弟子。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四大弟子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四大弟子大弟子---颜回,优点:学习认真,好学不缀,尊师重道,考虑问题全面;缺点:创新不足。
孔子评价:斯人难再得二弟子---子路,优点:知错就改,武艺高强,胆色过人,是孔子的贴身保镖;缺点:有匹夫之勇,无智者之谋。
孔子评价:最忠实的追随者三弟子---子贡,。
优点:善于谋略,富甲天下,一生追随孔子,是孔子游学天下的赞助商;缺点:相对于做学问,更喜欢经商。
孔子评价:任劳任怨四弟子---曾参,优点:踏踏实实求学,忠实憨厚,谦虚谨慎,厚积薄发,至诚至孝;缺点:进取不足,大器晚成型,孔子到死也没发现他的才能,但是最终继承孔子衣钵的人却是他,孟子是他的再传弟子。
孔子评价:他是个诚实孝顺的人。
孔子与弟子的故事颜回字子渊,鲁国人。
在众多弟子中,颜渊是孔子最为欣赏的一个,认为他好学而不违仁,最有可能继承自己的理想。
孔子说:“颜渊这个人,他能够保持三个月不违背仁之道,其余的弟子能保持几天乃至一月,也就到头了。
”“颜渊真是个贤人啊!哪怕只有一小盆饭吃,一瓢水喝,居住在简陋的巷子里,若是别人发愁还顾不过来,颜渊却依然能保持快乐的心态。
颜渊真是个贤人啊!”孔子觉的,自己与颜渊之间最能够产生共鸣。
他说:“告诉他,他就毫不懈怠的去践行,也只有颜渊能做到吧!”“颜渊,他对我的话,可以说无不会然于心,因心领神会而欣喜呀!”孔子对颜渊说:“受人重用就出来做官,没人重用就隐居藏善,只有我们两个能够这样吧!”颜渊做人,大智若愚。
孔子说:“我跟颜渊说一天的话,他也没有问难的话,好像很傻的样子。
等我回头暗暗观察他的行为举止,发现足以发挥我所教诲的道理,才发现他一点儿也不傻。
”孔子问子贡:“你觉的你和颜渊谁更有才能?”子贡回答:“我哪敢跟颜渊相比。
孔子与他弟子的故事
孔子与他弟子的故事1.孔子还有一个弟子叫颜回,很有名的一个。
当时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是鲁国人,就是现在的山东人。
战乱纷飞的当时,一个国家俘虏了别国的士兵就将他们脸上刺字变成奴隶使用,鲁国有很多战俘在别国当奴隶。
鲁国政府为了解救这些奴隶就出台一个优惠政策,如果人们将鲁国籍的奴隶赎回的话,不但可以到政府报销赎金还可以领赏。
但是颜回在齐国赎回了很多奴隶既不去报销也不去领赏,赢得了人们的称赞,但是孔子却很生气地告诉他,你这个举动将鲁国的俘虏们害苦了,以后么有人敢赎他们了。
颜回很吃惊,孔子说,你是富有阶层能有大批的钱赎奴隶不要报酬,但是大部分的鲁国人没有这些钱,如果他们以后赎回奴隶后去报销领赏的时候人们肯定会拿你作比较会瞧不起他,但是如果不去报销领赏的话经济上又负担不起。
颜回醒悟后马上去报销领赏了。
2.子路曾经问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行?”孔子说:“还有比你更有经验、有阅历的父兄呢,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请教再说,哪里能马上就做呢?”可是冉有也同样问过孔子:“听说一个主张很好,是不是应该马上实行呢?”孔子却答道:“当然应该马上实行。
”公西华看见同样问题而答复不同,想不通,便去问孔子,孔子说:“冉求遇事畏缩,所以要鼓励他勇敢;仲由遇事轻率,所以要叮嘱他慎重。
”冉有曾告诉过孔子:“不是不喜欢你讲的道理,就是实行起来力量够不上呢。
”孔子说:“力量够不上的,走一半路,歇下来,也还罢了;可是你现在根本没想走!”这就是冉有的情形。
子路不然,子路是个痛快人,孔子曾说他三言两语就能断明一个案子。
有一次,孔子开玩笑地说:“我的理想在中国不能实现的话,我只好坐上小船到海外去,大概首先愿意跟着我的准是仲由了。
”子路当了真,便欢喜起来。
孔子却申斥道:“勇敢比我勇敢,可是再也没有什么可取的了!”这就是子路的脾气。
孔子对他们说的话,都是对症下药.孔子对其他弟子也同样有中肯的批评。
颜渊是他最得意的弟子,但因为颜渊太顺从他了,便说道:“颜回不是帮助我的,因为他对我什么话都一律接受!”又如孔子是主张全面发展的,如果单方面发展,他认为那就像只限于某一种用处的器具了,所以说:“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不能像器具一样。
孔子与弟子的故事
孔子与弟子的故事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对
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孔子的一生中,有许多关于他
与弟子之间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孔子的风范,也传达了他
对待弟子的态度和教育方法。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孔子与弟子之间的
一些故事。
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一起行走在路上,突然下起了大雨。
弟子们急忙找了一处避雨的地方躲了起来,可是孔子却依然站在雨中。
弟子们纷纷劝孔子也来躲雨,可是孔子却说,“我不是一片叶
子吗?我又不怕淋湿。
”孔子的这番话让弟子们深受启发,他们明
白了一个道理,作为学生,要有坚强的意志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在另一次的故事中,有一位叫子路的弟子问孔子,“如何才能
做到不忧愁呢?”孔子回答说,“不忧愁的方法就是不违背自己的
良心。
”这句话让子路茅塞顿开,他明白了做人要有原则,要做到
心安理得,才能不忧愁。
还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曾子问孔子,“如何才能做到不违背自
己的良心?”孔子回答说,“做人要有忠诚,要对自己的职责尽心
尽力,不负自己的良心。
”这句话让曾子深受触动,他明白了做人要有责任感,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才能不违背自己的良心。
在孔子与弟子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孔子对待弟子的严格要求和悉心教导。
他用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弟子们,让他们受益终身。
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孔子的风范,也传达了他对待弟子的态度和教育方法。
孔子的故事不仅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人生智慧。
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牢记孔子的教诲,做一个有责任感、有原则、有坚强意志的人。
论语中孔子和弟子的故事
论语中孔子和弟子的故事《论语》中挑选的五个孔子与弟子的故事:故事一:孔子与颜渊的故事一次,孔子与颜渊探讨什么是仁。
颜渊问孔子:“何为仁?”孔子回答说:“克己复礼为仁。
”颜渊又问:“何为克己复礼?”孔子答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听后默然片刻,然后说:“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个故事展示了孔子与弟子之间坦诚的对话和互动,以及他们对于仁这个重要概念的深入探讨。
故事二:孔子与子贡的故事有一天,孔子问子贡:“汝亦知夫水乎?”子贡答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赞许地点头,并说:“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子贡回答:“然。
非也与?”孔子笑着说:“非也。
予一以贯之。
”这个故事展示了孔子教育弟子的机智和敏锐,以及他与子贡之间对道德和伦理的深入探讨。
故事三:孔子与宰我的故事宰我曾对父母去世守孝三年一事提出质疑。
孔子回答说:“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义也。
”宰我后来也明白了这个道理,并感叹道:“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这个故事展示了孔子与弟子之间的教育对话,孔子用仁爱和道德规范来解答宰我的问题。
故事四:孔子与曾参的故事曾参问孔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赞许地说:“吾亦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参听后恭敬地低头说:“是也。
”这个故事展示了孔子与曾参之间的师生情谊以及对个人修养的重视。
故事五:孔子与闵损的故事闵损曾问孔子:“师何为大?”孔子回答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闵损听后若有所思地说:“夫子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这个故事展示了孔子对闵损的教导以及闵损对孔子言论的领悟和理解。
孔子与其弟子的事迹故事_史上最全的孔子教育小故事
孔⼦与其弟⼦的事迹故事_史上最全的孔⼦教育⼩故事孔⼦可以说是中国乃⾄世界上⾮常有影响⼒的教育家了,他的“因材施教”理念为⼈们传承沿袭了上千年,⾄今还闪耀着光辉。
既然这样,那么下⾯给⼤家带来⼀些关于孔⼦与其弟⼦的事迹故事,供⼤家参考。
更多孔⼦相关⽂章内容推荐(↓↓↓)孔⼦的故事1为善知度曾经,鲁国的法律规定,如果有⼈,将在其他诸侯国做⼥奴的鲁国⼥⼦,赎回本国,那么,这个⼈,可以到官府去领取赏⾦。
有⼀次,⼦贡在⼀诸侯国,赎回了⼀个鲁国⼈,却辞谢了官府的赏⾦。
孔⼦听说了这件事,就对⼦贡说:“⼦贡呀!你这件事就做错了。
圣⼈做事可以移风易俗,可以让⼈效法,可以影响后代,⽽不会只是为了适合⾃⼰的兴致。
现在鲁国富裕的⼈少,贫穷的⼈多。
如果赎⼈回去领赏⾦被认为是不廉洁,那得不到赏⾦的刺激,愿去赎⼈的⼈就会减少。
所以,你这种仅仅只考虑⾃⼰德⾏修养的⾏为,将会造成今后鲁国⼈,不再愿到其他诸侯国去赎⼈。
”⼦路在⼀旁听了孔⼦的这番教导,深受启⽰。
后来,当他救了⼀位落⽔者时,别⼈要送他⼀头⽜来答谢,⼦路就很恭敬地接受了。
孔⼦知道了此事,欣喜地说:“今后愿救⼈于危难之中的鲁国⼈,会很多了。
”不久,⼦路被任命为蒲城的官长。
为了防备⽔灾,官府调集民⼯,春修各处沟渠。
⼦路见⼤家⼯作劳苦,带的饭菜也不充⾜,就⽤⾃⼰的部分薪⽔,接济每⼈,⼀份饭菜,⼀份汤⽔。
孔⼦闻说此事,连忙派⼦贡去掀了那些饭菜,毁了那些做饮⾷的器具。
⼦路发现了,⾮常⽓愤。
他⽓哼哼地跑到孔⼦那⾥叫道:“⽼师难道会嫉妒我⾏仁义之事吗?⼦路在⽼师这⾥所学的,不过仁义⼆字⽽已。
仁义之⼈,与天下共取所有,共取所利。
如今,⼦路将⾃⼰多余的粮⾷,与⼤家分享,⾏仁义之道,⽼师为何禁⽌不许呢?我想不通!”孔⼦听完⼦路的诉说,摇着头道:“⼦路呀!你还是那么粗野,那么处事单纯。
你如果觉得民⼯们饮⾷不⾜,为什么不去告诉鲁君呢?让鲁君开粮仓去接济他们呀?你⽤私⼈的俸禄做公义,这种⾏为,是在障蔽鲁君的恩泽,显⽰你⾃⼰的德义。
孔子与弟子10个简短小故事
孔子与弟子:十则简短小故事1. 颜回煮饭孔子被困于陈、蔡之间,七日未进食。
弟子颜回找到一点米,准备煮给老师吃。
在煮粥的过程中,孔子看到颜回从锅里抓出一把饭来塞进嘴里。
等到饭熟,孔子假装说:“我梦到自己的父亲,想用这清洁的饭来祭祀他。
”颜回赶忙回答:“不可以,刚才有灰尘掉进锅里,我觉得扔掉可惜,便把它吃了。
”孔子感叹道:“巧言乱德,即使是孝顺的人,也会因他的巧言而失去孝道。
”2. 颜回偷馒头孔子和众弟子周游列国时,曾经过一个村庄,村里人很少,没有东西可吃。
弟子颜回出去转了一圈,回来时手里拿了两个熟馒头。
孔子问道:“颜回,你是从哪里弄来的馒头?”颜回回答:“我看到路边的锅里蒸着馒头,就趁热拿回来两个。
”孔子感慨地说:“我经常告诉大家‘即便是很饥饿,也不要非分之食’,你今天做到了。
”3. 子路请教子路向孔子请教何为“成人之美”。
孔子说:“你问的是什么意思呢?”子路回答:“比如说帮助人建立房子、成就事业等。
”孔子反问:“那你认为什么是‘成人之美’呢?”子路回答:“扶持好人,制裁坏人,即为成人之美。
”孔子称赞道:“你说得很好。
但真正的‘成人之美’应该是以德行感化人,使人的道德得以提升。
”4. 颜回不愚孔子与弟子们坐在桥上看河水流动。
孔子问弟子们:“你们觉得河水在不停地流淌,那河里的水是先前的水吗?”弟子们纷纷回答,有的认为河水一直在流淌,先前的水早已流走;有的认为河水循环往复,先前的水仍在河里。
只有颜回默不作声。
孔子问:“颜回,你怎么看?”颜回答道:“夫子,河水不停地流淌,但河里的水却是不变的。
”孔子赞叹道:“颜回真是不愚啊!”5. 子路负米子路听说孔子生病了,非常担心。
他知道老师平素爱吃米,便决定去给他买一些回来。
子路匆匆忙忙地赶到市场,买了两袋米背在身上。
但回来的时候突然下起了大雨,山路泥泞不堪。
子路摔倒了几次,但他始终没有放下背上的米袋。
回到家中,他疲惫不堪地把米交给孔子。
孔子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感慨地说:“子路真是我的好学生啊!”6. 孔子教子孔子有个儿子叫鲤,他去世后留下了很多书籍。
孔子的搞笑故事
孔子的搞笑故事孔子,古代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其智慧和学识广为人知。
然而,除了他的深沉思考和博学多才外,孔子也是一个拥有幽默智慧的人。
本文将为您分享一些孔子的搞笑故事,展示他幽默风趣的一面。
故事一:孔子与弟子们的争论有一天,孔子与他的弟子们一起讨论问题。
孔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总是欣赏春天的花朵吗?”弟子们沉思片刻后,纷纷提出各种回答,但似乎都与孔子期待的答案擦肩而过。
正在这时,一个弟子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也许是因为春天的花朵美丽、多样而受人喜爱吧。
”孔子望着他微笑道:“不错,但你忽略了一点重要的原因。
”其他弟子十分好奇,纷纷询问孔子所指的原因。
孔子笑着回答:“因为他们没有满怀期望地朝朝在花下吃饭。
”大家顿时哄堂大笑,意识到孔子是在开玩笑。
故事二:孔子的糊涂抉择有一天,孔子出行途中迷了路。
他遇到一个人,于是询问道:“请问,通往村子的路在哪里?”那个人指着两条路,笑着说:“左边的路通向村子,右边的路要转很远才能到。
”孔子心中微微犹豫,随即他问:“如果我选择右边的这条路,有没有可能一不小心就到达村子?”那个人摇摇头:“不可能。
”孔子再次问:“那如果我选择左边的这条路,有没有可能一不小心就走向了别的地方?”那个人微笑着说:“也不可能。
”孔子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然后朝右边的路走去。
那个人惊讶地问:“您刚才明明说右边的路不通,为何还要选择这条路呢?”孔子笑着回答:“因为我喜欢多走弯路。
”听到孔子的回答,那个人忍不住笑了起来,孔子也跟随着笑声,这个搞笑的抉择也成为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故事三:孔子的失物招领某日,孔子途经一处山脚下的草地,他突然发现一只冠军奖杯摆放在那里。
孔子颇为奇怪,便将奖杯捡起来,不停地寻找失主。
他来到树下,满怀希望地高声喊道:“有人丢了这个冠军奖杯吗?”没多久,一个年轻人跑了过来,大喜过望地说:“是我丢的,多谢您帮我找回来!”孔子笑着递还奖杯,并问道:“你是怎么丢失它的呢?”年轻人羞涩地回答:“实话告诉您,我太开心了,没看路就摔倒了,奖杯滚了出去。
孔子和他弟子的小故事
孔子和他弟子的小故事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文化名人,他对中国思想与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做出巨大贡献。
他的传统思想和智慧对于古代中国具有深远的影响,并且在今天的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社会和文化中仍有广泛的影响力。
孔子不仅有自己的思想体系,也有很多重要的弟子,他们对于中国思想的发展也有重大的贡献。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些孔子和他的弟子的小故事,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到孔子的思想和教育。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孔子的弟子子路的。
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在一起,互相谈论自己对孝的理解。
孔子问弟子们谁认为自己对孝的了解最深入。
子路说:“我住在家中,经常看到父母患病,就像要死一样,但我从未生出过哀怨的思想。
”孔子听完了他的话说:“这是表面的孝顺,看来你还没有理解孝的真正内涵。
”孔子的话让子路十分困惑,于是他继续思考并试图找到正确的答案。
过了一段时间,子路的父亲去世了,他收拾整个家庭的事情并协助母亲进行祭祀。
他一边思考着孔子的话,一边询问母亲关于孝顺的各种问题。
最终,他意识到,真正的孝顺是通过尽心尽力地为父母做好事情来体现自己的爱意,而不是通过控制自己的情绪来表现出自己的孝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孝心应该体现在行动上,而不是口头上。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孔子的弟子曾参的。
有一次,孔子请曾参作为仪仗队的领袖,带领孔子去参见国君。
曾参立即答应了,但当他到仪仗队的基地时,他发现其他队员都没来,之后他就开始在那里等候。
孔子一直等了很久,也没有看到曾参带来其他队员的情况,于是他询问曾参。
曾参说,因为今天是星期一,其他队员都去市场买东西了。
孔子听完这些话就很不高兴,因为他认为仪仗队这个职务应该由最擅长礼仪的人担任。
他也认为曾参提供的借口毫无意义。
然而,曾参没有放弃,他告诉孔子,即使现在没有仪仗队的其他队员,他也可以来提供陪同,证明了他的忠诚和责任心。
他也表现出了细心和警觉,为孔子提供了一种舒适、安全的体验。
孔子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品质,他开始重新衡量曾参,并把他视为弟子中的佼佼者。
孔子与弟子之间的故事
孔子与弟子之间的故事孔子门下许多弟子,基本孔子与每个弟子都有过故事。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与弟子之间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与弟子漆雕的故事在孔子的众多学生中,其中以德行著称的人就是漆雕开。
他在早年的时候就很是聪慧,天质非凡而且还勤学好问,在很小的时候就拜蔡地俊彦名流为师,所以在他小的时候就很有名了。
在他成年之后的师傅是孔子,并为深受孔子的喜爱。
“子使漆雕开仕”中讲的就是师徒二人之间的故事。
当时,孔子推荐自己的学生漆雕开出来考取功名,在朝堂上担任官职。
可是漆雕开却辞谢了师傅孔子的好意,还说自己对于考取功名,担任官职的事情没有任何信心,想要继续学礼,等待时机成熟的时候再去考取功名,担任官职。
孔子听后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很高兴。
从《史记》中的相关资料中,我们都知道漆雕开要比孔子小个十一岁,并且还曾随孔子学习《尚书》。
在孔子的众多学生弟子中,急功近利,着于从政的弟子大有人在。
但是我们都知道,想要从政,前提就必须使自己的修养到位,不然的话将会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
人人都会所江湖险恶,但实际上政治官场上才是危险的。
在官场上,很少会有人能够全身而退,严重的还要拖累家人。
一个老师做不好那会误人子弟,一个官位做不好,就会耽误了平民百姓。
所以,做官先做人。
在孔子推荐漆雕开做官的这一事件中就能够看得出来漆雕开的为学之诚,所以孔子听了才会感到高兴,这就是子使漆雕开仕的故事。
孔子和弟子高柴的故事高柴是孔子的坐下弟子,是齐国人。
关于高柴这一人物,他很有政治才能。
曾在20的时候就被子路派去当“费宰”,在孔子周游列国时曾担任管理刑狱一职。
历史上的他更是一名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孔子弟子高柴,身材矮小,在孔子的门下悉心学习,而他的老师孔子则认为高柴的性格比较憨厚忠实。
记得有一次,子路在季氏那里担任一定的职务,想要举荐高柴担任费宰一职。
还没等高柴做决定,他的师傅孔子害怕高柴的性格恐怕不能胜任这份工作于是说道:““这是害了人家的儿子啊!”关于高柴的为官路程,在历史上的记载说,高柴曾在在鲁国、卫国这两个国家先后担任了四次官职,担任过鲁国的费宰、郕宰以及武城宰,在卫国担任的是士师一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和他弟子的故事1、一天,孔子领着学生们在野外进行御、射训练。
中午,师生聚在树荫下休息,先解马放青,然后师生进行野炊。
不料马跑到田里去吃庄稼。
农人见了,大怒,上去把马牵走了。
子贡追上农夫,给他作揖说:“对不起,我们的马吃了您的庄稼,怪我们看管不严。
请您原谅,将马还给我们,我们还要赶路呢。
”农人置之不理。
子贡回到树下将索马的经过讲给了孔子。
孔子说:“你用过分谦恭文雅的言词向农人求情,好比用美妙的歌舞演示给盲人,这怎能有好的效果呢?这是你的错,不能归罪农人。
”说着,让养马人去要马。
养马人对农人说:“我耕于东海,将往西海,我们的马驾车到这里,快要饿死了,只好放它吃点路旁的庄稼。
你快点将马还给我们,要不,我们走不了就住到你家,车上六七个人都要你管饭,你不管饭的话,我们饿死在你家也不走,还怕你不偿命不成。
”农人听了,吓得直打哆嗦,慌忙将马交还。
养马人牵回马,孔子含笑看子贡一眼。
子贡羞愧无地自容:身为言语科的学生,平时认为自己学习好得不得了,今天办这件事还不及一个养马人。
先生教诲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真是至理明言啊。
子贡从此变得谦虚谨慎起来。
2.一次,卫国一位使者向子贡了解孔子弟子的情况,子贡就介绍好学不倦的颜回,勇敢无畏的子路,多才多艺的冉求,节操高尚的曾参等同学,惟独没有谈他自己。
后来孔子知道了这件事,高兴地对子贡说:“你已经有知人之明了。
知人之明,方能自知之明;自知之明的人,才能有大作为啊。
”子贡施礼谢了老师的夸奖。
孔子进一步给子贡说:“你知道了谦虚,那谦虚的实质是什么呢?孔子不等子贡回答,接着说:“就像大地一样,大地不比什么都低吗?但大地挖深了就涌出泉水来,播了种就长出五谷来,草木生长,鸟兽繁衍,所有的生命都来自大地,所有的死亡都回归大地,大地无所不包,无所不容,养育万物而从没听过它说什么。
”子贡听了连连点头。
孔子名声越来越大,人们仰慕他古博今的知识,佩服他匡扶君王的方略,有抱负的君臣或派使者或亲自远道慕名来曲阜向孔子请教问题。
这些天,连连有鲁定公、齐景公的使者向孔子问政,子贡均在场奉陪。
事后,子贡问孔子:“齐公请教老师为政的首要之务,老师的回答是节约财用;鲁公请教老师时,老师回答是了解下臣。
为什么一个问题两个答案呢?”孔子说:“这是因为两个国家的实际情况不同,齐国是个奢侈过度的国家,所以我给齐公的回答是节约财用。
鲁国最大的问题是大夫间互相争权夺利,企图架空鲁公,所以我以鲁公的回答是了解臣下。
”子贡听了,颇受启发,心中更加敬佩起老师来。
3.一次,卫国大夫公孙朝问子贡:“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来的呢?”子贡说:“周文王和周武王的道,没有坠入地下,仍旧留存人间。
贤能的人能够认识它的重要方面,不贤的人只能认识他的次要方面。
周文王和周武王的道是无处不在的,我的老师是无处不学习的,又何必要有一个固定的老师呢。
”子贡事后将他和公孙朝的话告诉孔子。
孔子点头说:“你回答得比我想的还精妙得当呀。
”4.公元前493年春天,子贡随孔子离开卫国,一路逶迤,次年春天到了宋国。
宋国本是孔子先祖受封的地方,也是他夫人亓官氏的家乡,他年轻时还到宋国考察过殷礼,为此,孔子达算在宋国多停一段时间。
谁知到了宋国,宋景公对孔子一行的到来表现十分冷漠,不仅内没有留用孔子的意思,连食宿也不予以安排,师徒的生活显得十分窘迫。
看着先生愁眉不展的样子,子贡对孔子说:“先生,我还有块美玉,是把它继续收藏在行囊里呢,还是把它卖掉?”孔子脸上有了喜色,笑着说:“卖掉,卖掉,但要卖给识货的买主。
”孔子联想到眼下自身的遭遇,打趣地说:“连我自己都在等待识货的人,想将自己卖掉呢。
”听了先生风趣而有几分伤感的话,看着手中的玉,子贡心里沉甸甸的。
这快玉,还是他拜师时想作为拜师礼献给孔子的,当时孔子不收,他一直带在身边,没想到,在这种场合用上了它。
子贡其实已物色了买主,这个买主就是宋国的大夫孙明子。
孙明子为政勤勉,事君忠诚,却受到朝中善于弄权的司马桓魋的排挤。
孙明子不畏权势,洁身自爱,为此特别喜玉。
孙明子对子贡这位珍宝巨商的来到很关注,他在昨天宋景公会孔子的时,曾暗派使者向子贡打听美玉行情。
子贡就将这块美玉卖给了他。
孔子看着子贡卖玉得来的一大袋金银,心里踏实了许多。
5.子贡和孔子离开宋国,经郑国、陈国要去楚国,途中经过一片桑林,遇见连两位长相清秀的养蚕女子在林中采桑,孔子随吟了一句:“南枝窈窕北枝长。
”一采桑女随即答道:“夫子在陈必绝粮。
九曲明珠穿不得,著来问我采桑娘。
当师徒十多人走到陈国和蔡国边界时。
边界守军不让他们前往楚国。
孔子师徒围困在前不挨村,后不着店的荒郊野外。
被困的第四天,粮食没有了,他们只得挖野采充饥。
几个弟子相继饿出了病,躺在地上,连爬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
孔子却神色坦然地坐在舆帐里,诵诗、唱歌、弹琴不止。
子路心烦意乱地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困的时侯吗?“孔子看着满脸忧怨之色的子路,心平气和地说:”君子在穷困的时侯能坚守节操,小人遇到穷困不能控制自己,什么事都能干出来。
“子路想说什么,却没说,赌气地扭身便走。
孔子深知,在这危难关头,弟子们的思想很活跃,对他的作为不理解,对他的政治主张产生了怀疑。
他想,很有必要和弟子们进行一下思想交流。
于是,叫来刚刚离他而去的字路,问道:“《诗?何草不黄》里说:‘我们既不是野牛也不是猛虎,为什么要流在荒无人烟的野地里。
’我们的主张不对吗?我们为什么会困在这里?”子路寻思了一下说:“恐怕是我们的仁德还不够吧?所以,人们才不信任我们;恐怕我们的智谋还不够吧?人家才不放我们通行。
”孔子摇头:“假使有仁德的人能使人信任,那还会有伯夷、叔齐这样的好人饿死在首阳山呢?要是有智慧的人必定能够处处畅行无阻,哪还会有王子比干被剖心呢?”孔子又把子贡叫来,问他同一个问题。
子贡说:“是不是老师的主张太大了,因此天下没有一个国家能容纳老师。
老师何不降低一下自己的政治主张,靠近一下现实呢?”子贡直来直去的话,其实是他思索了好久,早想向老师建议的一个问题。
孔子不满意地说:“赐呀,一个善于耕田的农夫,不见得有好收成;一个好的工匠虽有精巧的手艺,然而却未必能使人都称心如意;君子也是一样,他只能专心地修道,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却不一定被社会容纳。
现在,你不能坚信自己的理想,反而想一味地迎合众人,志气真是小啊!”子贡听了老师的话,开满心里虽然不舒服,也不完全同意老师的看法。
但老师矢志不移的精神和高尚的操守却深深感动了他。
孔子又叫去了颜回,也问了同样的问题。
颜回说:“老师的道理太大了,天下虽大却还是容不下。
虽说如此,老师不改其志,依然推行自己的主张。
不被世俗容纳有什么关系?不被世俗容纳才显出君子本色。
“孔子听了颜回的话,愁苦了几天的脸上有了笑容,说:“好小子,好小子!要是你将来成了大富翁,我一定做你的管帐先生。
”颜回走了,孔子看着颜回的背影,心花怒放地想弹奏一曲。
他去拿琴,不经意碰了琴旁的一个袋子。
袋子里面装的是前些天子贡卖玉的金银。
看着这些钱袋,孔子想起刚才称赞颜回,批评子贡的话,感到脸上火辣辣的。
他放下琴,一下子没了弹奏乐曲的兴致。
孔子师徒被围困的第七天,来了位骑马的将军,他有意戏弄这些书生,令人拿出十多个九曲珠说:“如果用丝线穿起来,就让你们进楚国。
”孔子和弟子们不能穿这九曲珠。
孔子想起采桑女的话,叹道:真是一语成谶啊。
孔子便让子贡返回去向采桑女求教。
子贡回到桑林旁的那户人家门前。
家中人称女子不在,并以一菜瓜给子贡。
子贡说:“‘瓜’子(籽)在内也。
”这时,那个与孔子对诗的女子从房内走出来,她说给子贡穿九曲珠的办法:“用蜜涂珠,以丝系蚁,如不肯过,用烟熏之。
”子贡给女子施礼,并掏出银子,让女子给些吃的。
女子给了子贡一大块羊肉和两条鱼。
子贡再次谢女子。
子贡回到孔子身边后,依采桑女教的方法穿了九曲珠。
将军也不食言,便解除了对孔子师徒的围困。
孔子师徒被围已达七日,师徒们已吃了几天野菜,许多弟子都饿得无精打采。
围军一散,子贡急忙拿出向采桑女讨来的鱼和羊肉,大师兄颜回充当火头军,点火做起了野炊。
颜回见老师和师弟们都饿得大眼瞪小眼,恨不得抓住生鱼就吃,拿过羊肉就肯的样子,不问三七二十一就把鱼肉、羊肉放在一个锅里煮起来。
孔子向来主张“食不厌精”,他见颜回把鱼和羊肉放在一块,眉头皱了洲,但已有指责颜回的力气啦,只好听之任之,眯着双眼就等开锅了。
过了一会,肉做熟了,颜回先给孔子端上了一碗。
不知孔子是饥不择食,还是确觉得好吃味美,刚刚喝了一口汤就连连赞道:“真鲜,真鲜!”孔子望着弟子们的吃相,突然皱起了眉头,自言自语地说道:“仓颉造字,将合、赞二子的合写称鲜,这个鲜字是毫无道理的,鱼、羊肉合炖才叫鲜哪!干脆,从今天以后,就把鱼羊二字的合写当成‘鲜’吧!”弟子们听了,一边大吃二喝,一边连声称赞:“改得好,鱼羊合炖为‘鲜’,真是名副其实!名副其实!”从此,汉语中便有了这个看了令人口中生津,富有韵味,使人遐想的“鲜”字。
6.这天,子贡随孔子在楚国汉水采风。
他们经过一处村庄时,看见一位美艳动人的少女正在溪畔浣纱。
孔子对子贡说:“去向那姑娘采一下风。
她外表十分庄重安适,不知她的心底如何?你可以用巧言试探她。
”子贡看着老师,神情有点不自然。
孔子微笑着说:“是碍于男女大防吧。
”子贡笑着默认。
孔子说:“我曾说过,非礼勿视,非礼勿动。
这都是指的非礼举止,至于采风,是合乎礼的。
过去,为考察风俗民情、政事得失,古代帝王常常专设官职去做这样的事情。
你去采风,不必忌讳。
”子贡奉师命,走到姑娘身旁,举着一只杯施礼:这位大姐,俺是从北方来的,天气炎热,你能否给俺一杯水,以解口渴?" 少女看了子贡一眼,微笑道:"南国溪水,清凉透底,它属于过路人,并非俺个人所有.你要喝水尽可自己去舀,为何还要征得俺的同意呢?"少女嘴上虽这么说,还是接过子贡手中的杯子,舀了满满一杯,放在地上,很有礼貌地说:"按照俺这里的礼节,这杯水俺不能亲自递到您手里,请原谅!"子贡把水端给孔子,将自己和少女的对话说了一遍.孔子听了点电头,又从车上拿出一张琴,对子贡说:"你把这个拿去,在同她说几句,看她怎么回答."子贡拿着琴,又走到少女跟前说:"刚才喝了您送的水,听了您说的话,好似秋风送爽,仿拂雪中送炭,令俺周身舒畅.俺这里有琴一张,不知您会调情乎?"子贡故意把"琴"说成"情",以观察少女的反应. 开始那少女很反感地皱皱眉,接着又心平气和地对子贡说:"俺是山野村姑.不通五音六律,怎么能与你调情呢?"少女也故意把"调琴"说成"调情". 子贡抱着琴回到孔子面前,把与少女的对话一说,孔子还是点点头说:"再把一些银两送她,看她怎么说."子贡第三次来到少女身边,说:"刚才多承您的指教,因是赶路人,无以报答,现送您些银两略表寸心."少女一听,站了起来,指着子贡怒斥道:"你究竟是什么人?为什么有路不走,却三番两次在次纠缠俺?又为什么平白无故地送俺银两?你究竟安的什么心?俺一个年轻女子,怎会随便收你的东西?你要是还不走,俺就要喊人来对你不客气啦!"子贡见状,连声说:"对不起,对不起!"孔子听了子贡的叙说,连连点头,赞叹道:“对呀!对呀!《诗经.汉广》中说:‘南国有很高大的树木,却不能在它下面休息;汉水有游春的少女,但不能对她行为不端.’南国少女果真如此呀!”公元前479年三月初,子贡从齐回鲁去探望老师,孔子在儿子孔鲤、弟子颜回、子路相继去世后,心情一直不好,前些天,他得了病,今天,他感到时身体有所好转,正柱着柺仗由几个弟子陪着在院子进而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