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因子
3.病毒及亚病毒因子
病毒具体为:1、病毒粒子的结构、化学组成及生存的环境条件。
2、毒性噬菌体的侵染循环,温和噬菌体和溶原细菌的特点。
3、脊椎动物病毒、昆虫病毒、植物病毒的主要特点。
4、亚病毒的基本知识。
5、掌握病毒学的研究方法。
粗略为:解构病毒(亚病毒)+病毒繁殖+经典病毒相关知识-----区别于细胞本章主要内容都是围绕这三点展开的,如:病毒类病毒烈性噬菌体溶原性溶原细菌朊病毒温和噬菌体效价一步生长曲线原噬菌体近三年的真题病毒极少出现在问答题和分析题中,考察较为简单,只需了解即可。
注意:1.毒粒(virion)是成熟病毒的体外形式2.动物病毒:脊椎动物病毒(医学病毒感染人),非脊椎动物病毒(昆虫病毒最为常见),原生生物病毒3.植物病毒:种子易被感染4.噬菌体:原核生物分离得到。
5.病毒的分离:标本采集与处理,标本接种与感染表现。
6.病毒的纯化:1)标准:感染性;均一性。
2)方法:借鉴蛋白提纯;超速离心。
7.病毒的测定:1)物理颗粒计数2)感染性测定-蚀斑法-重点法8.50%最为敏感,所以一般有半数致死剂量等半数计法。
9.病毒的鉴定:1)宿主范围与感染表现2)理化性质3)血细胞凝集反应4)免疫学鉴定5)分子生物学技术10.二十面体容积大,亚基相同,核酸组装非必须但起稳定作用。
11.病毒核酸+sense对应为mRNA12.病毒的三维物理特征,化学组成(蛋白质--3种,核酸--分类标准--多样......等等,脂质,糖类,其他)特征及作用13.病毒的蛋白质。
1)壳体蛋白。
其亚基组成和数目是区别标志,功能:构成壳体;保护核酸;若无包膜则参与病毒的吸附,进入,宿主嗜性;抗原特性。
2)包膜蛋白。
分包膜糖蛋白和基质蛋白(matrix protein)。
包膜蛋白由多肽链骨架(如天冬氨酰残基,丝氨酸,苏氨酸...)和寡糖侧链(N-乙酰葡糖胺,还有O-端)通过β-N-糖苷键相连(对应O-端),功能有:主要主要表面抗原(多为吸附蛋白,有些介导进入细胞或凝集)。
第03章 病毒与亚病毒因子
E.coli T系--phage
本节提要:
噬菌体的形态结构与组成 噬菌体的增殖 噬菌体的分离检出 噬菌体的应用和防治
一、噬菌体的形态结构与组成
噬菌体的形态结构与组成
1. 形态:
基本形态:
蝌蚪形——复合对称结构
微球形——廿面体对称结构 纤丝形——螺旋对称结构 形态可分6群。 复合对称结构
②用于生物防治。
病毒的形态结构
2.噬 菌 斑(plaque)
概念:将少量噬菌体与 大量敏感菌混合培养在 营养琼脂中,由于噬菌 体不断裂解细菌,在平 板上形成一个个透明圆 斑,称为噬菌斑。(每个
噬菌斑一般是由一个噬菌体 粒子形成的。)
应用: 噬菌斑可用于检 出、分离、纯化噬菌体 和进行噬菌体的计数。
•(2)特点:亚基的组成和数目 的不同是区别不同壳体蛋白 的标志
病毒的形态结构
(3)亚基形成衣壳的意义:
a.具较大的灵活性和方便性; b.减少形成畸形衣壳的可能性;
c.避免因合成错误而破坏结构; d.符合遗传节约原则。
病毒的形态结构
3. 核 衣 壳(nucleocapsid):
概念:又称核壳体; 病毒蛋白质衣壳与病 毒核酸的合称,为病 毒的基本结构。
• • • 储存病毒的遗传信息 控制病毒的遗传变异 控制病毒的增殖
•
控制病毒对宿主的感染性
病毒的大小和组成
(2)蛋 白
•结构蛋白
质
•非结构蛋白
病毒的大小和组成
①结 构 蛋 白(structural protein):
•概念:为形态完整、成熟的病毒粒子所 必需的
蛋白质,包括衣壳蛋白、包膜蛋白及组成酶系
病毒的大小和组成
2. 病毒的大小: 最大的病毒与最小的病毒
第三章病毒和亚病毒
结构:逆转病毒5-cap, 3-polyA, 分段 基因组,黏性末端,循环排列, 末端重复,
含量:1%--50%
流感V TMV T2噬菌体
1% 5% 50%
2.病毒蛋白质
功能 1.主要是构成病毒粒子的外壳,保护病毒核酸; 2.决定病毒感染的特异性,与宿主特异亲和; 3.具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毒 100—200年前 羊瘙痒病 70年代 克--雅氏病 90年代 疯牛病 1.概念:一类能侵染动物神经系统而复制的小 分子蛋白质。 疯牛病、羊瘙痒病、早老性痴呆的病源。 有极强的抗逆性。 是正常细胞蛋白的改造物。 借食物进入消化道,再经淋巴系统进入大脑 sc c sc 2.机制 PrP + PrP 2PrP
图4-19:细菌噬菌体的多形性(源于Richard Robarts 对加 拿大萨斯卡通市盐湖噬菌体研究的照片。)
噬菌体种类
Ms2 ØX174 ssRNA T3,T7
Ø6 dsRNA
M13
ssDNA
λ T2,T4
dsDNA
1、噬菌体的繁殖
这类噬菌体侵入细菌细胞后,能在宿主细菌细胞 内增殖,产生大量子噬菌体,并通过裂解细菌细胞而释 放出来的噬菌体,因而被称为烈性噬菌体
增殖过程与噬菌体相似: 不同点: 侵入方式:伤口进入(人为,机械,自然) 昆虫口器 嫁接 有脱壳过程
(三)、人类和脊椎动物病毒
1、种数:与人有关--300余种 其他--900余种 2、70-80%传染病由病毒引起 3、核酸类型: DNA (ds ; ss) RNA (ds ; ss) 4、衣壳有包膜 5、侵入方式:--移位;内吞; 融合 6、脱壳----脱壳酶
03 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
4)病毒的糖类
某些病毒含有少量的糖类。糖类主要是以寡糖侧链存在于病毒糖 蛋白和糖脂中,或以粘多糖形式存在。除了有包膜病毒的糖蛋白刺突 外,某些复杂病毒的病毒颗粒还含有内部糖蛋白或者糖基化衣壳蛋白。 糖蛋白还是重要的免疫原,例如抗流感病毒血凝素的血清具有明显的 病毒中和作用。
5)其他化学成分
一些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存在一些丁二胺、 亚精胺、精胺等阳离子化合物。某些植物病毒中还存在金属阳离子。 这些含量极微的有机阳或无机阳离子与病毒核酸呈无规则的结合,对 核酸的构型有一定影响。其结合量仅与环境中相关离子浓度有关,是 病毒装配时从环境中获得的不恒定成分。
二、 病毒的主要类群与繁殖方式
(一)病毒的主要类群与分类系统
1.病毒的分类系统
属(genus)、种(species)分类阶元。 国际 病 毒 分 类委 员 会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n taxonomy of
国际病毒分类系统采用目(order)、科(family)、亚科(subfamily)、
病毒的非结构蛋白数量和功能依据病毒的种类、病毒基因
组的复杂程度和病毒复制时期的不同而不同。
有的具有酶活性,参与和调控病毒的复制与转录。 有的具有抗凋亡、抗细胞因子活性及干扰抗原递呈的功能, 如口蹄疫病毒的 3ABC蛋白已经用来区分野毒感染和弱毒苗免疫。
3)病毒的脂类
病毒脂类是病毒在成熟释放过程中从宿主细胞获得,主要存在于 病毒的包膜,约占其结构成分的 20%-35%。但痘病毒脂类的含量约占 5%,而狂犬病毒脂类的含量高达50%。
RNA: 线状单链
双链
小 RNA 病毒、披膜病毒、RNA 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和大多植物病 毒 线状、单链、负链 弹状病毒、副粘病毒 线状、单链、分段、正链 雀麦花叶病毒(多分体病毒) 线状、单链、二倍体、正链 逆转录病毒 线状、单链、分段、负链 正粘病毒、步尼亚病毒、沙粒病毒 (步尼亚病毒和沙粒病毒有的 RNA 节段为双义) 线状、双链、分段 呼肠孤病毒、噬菌体 Φ 6,许多真菌病毒
第3章_病毒与亚病毒因子作业(答案):总结计划汇报设计可编辑
第3章:病毒和亚病毒因子填空题:1、病毒分为和,真病毒、亚病毒因子2、病毒直径很小,通常用作为度量单位,病毒、细菌和真菌个体直径比约。
nm、1:10:1003、病毒粒的基本成分是和。
核酸、蛋白质4、病毒的核酸位于病毒颗粒的中心,称为,蛋白质包围后形成。
核心或基因组,衣壳5、病毒粒的对称体制有、和。
螺旋对称、二十面体对称、复合对称6、病毒粒大量聚集后可以形成具有一定形态和构造的特殊“群体”,植病毒在细胞内形成,在植物叶片上形成;噬菌体在细菌菌苔上形成;动物病毒在宿主单层细胞培养物上形成。
包涵体、枯斑、噬菌斑、空斑7、T4噬菌体由、和三部分组成。
头部、颈部、尾部8、噬菌体的繁殖一般分为5个阶段,即、、、和。
凡是在短时间内连续完成5个阶段的噬菌体称为,其经历的繁殖过程称为,在短时间内不能连续完成5个阶段的噬菌体称为。
吸附、侵入、增殖(复制与生物合成)成熟(装配)、裂解(释放)、烈性噬菌体、裂解性周期或增殖性周期、温和噬菌体9、烈性噬菌体以进行繁殖,从生长曲线上可以分为、和三个阶段。
核酸复制、潜伏期、裂解期、平稳期10、温和性噬菌体侵入寄主细胞并不立即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现象称为,带有温和性噬菌体基因组的细菌称为,整合在细菌基因组上的噬菌体基因组称为。
溶源性、温和噬菌体、前噬菌体11、温和性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即可以进行循环繁殖,又可以进行循环繁殖,所以其在宿主细胞内存在的形式有、和三种状态。
裂解性、溶源性、游离态、整合态、营养态12、病毒同细胞生物之间的最主要区别:病毒侵入细胞后,向寄主细胞提供物质,利用寄主细胞的系统进行。
遗传、合成、复制13、人和动物病毒的形态一般为,植物和昆虫的病毒形态一般为,而原核生物的病毒形态一般为。
球状、杆状、复合型14、TMV病毒粒子的形状为,所含核酸为。
杆状、ssRNA15、T4噬菌体感染寄主细胞依靠将注入寄主细胞。
尾鞘收缩、头部核酸(DNA)16、病毒是一种无细胞结构,能通过,严格寄生于超显微生物。
第3章 病毒与亚病毒因子
• 在极少数情况下(如紫外照射等),温和噬菌体也会经诱变完成 裂解性生活周期。
1、噬菌体的繁殖
3、病毒的群体形态
有些病毒在受感染的寄主 细胞内会产生一种细胞内的内 含物,称为包含体(inclusion body),这种结构主要由未装 配的病毒亚基、完整的病毒粒 子以及在受侵染时由寄主细胞 编码的蛋白质组成的聚集体。
包含体
包含体:
包含体的形态:圆形、卵圆形、不定形 包含体在细胞中的位置不同:
噬菌体的结构
(1)头部 (2)颈部 (3)尾部
尾部: 鞘、尾管、基板、6根刺突、 6根尾丝
噬菌体的生活周期
• 能在宿主细菌细胞内增殖,产生大量子代噬菌体并引起宿主菌裂 解的噬菌体被称为烈性噬菌体(virulent phage)。
• 烈性噬菌体所经历的繁殖过程称为裂解性生活周期(lytic cycle) 或增殖性生活周期(productive cycle)。
噬菌斑:
噬菌体感染 细菌后,使细菌 细胞破裂死亡, 连续重复感染使 大量的细菌死亡, 在培养细菌的平 板上,可以看到 一个个透明不长 细菌的小圆斑, 称为噬菌斑。
噬菌斑
(plaque)
空斑和枯斑:
空斑:人工培养的单层动物细胞感染病毒后,也 会形成类似噬菌斑的动物病毒群体,称为空斑。
枯斑: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后,在叶片上出 现的一个个坏死的病灶,称为枯斑。
与其他病毒一样,噬菌体 除有其特异性宿主外,并无显 著区别。它们都是由蛋白质和 核酸组成。基本形态为蝌蚪形、 球形、和丝状三种。从结构看 以可分为六种不同的类型。
第3章 病毒和亚病毒-1(第二版)
第三节病毒与实践第一节病毒第二节亚病毒因子第三章非细胞微生物--病毒和亚病毒因子病毒(Virus):19世纪末才被发现的一类微小的具有部分生命特征的分子病原体。
病毒的发现和研究历史早在1566年就有了关于疯狗咬人致病,即狂犬病的记载并发现它能够传染给其它许多动物。
另一种病毒病软疣的报告,这张1841年的手绘图就是一个证据。
第一个记载的植物病毒病当属郁金香碎色花病,至今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博物馆还保存着一张1619年荷兰画家的一幅得病的郁金香静物画。
一枚得病的郁金香球茎竟能换来一头牛、一头猪或羊,甚至成吨的谷物或上千磅的奶酪。
1886年,A. Mayer在荷兰发现具有传染性的烟草花叶病1892年,D. Ivanovsky 认为烟草花叶病病原体能通过细菌滤器:一种能通过细菌滤器的”细菌毒素”或极小的细菌1898年,M W Beijerinck对烟草花叶病病原体的研究结果:能通过细菌滤器;可被乙醇沉淀而不失去其感染性,能在琼脂凝胶中扩散;用培养细菌的方法不能被培养出来,推测只能在植物活细胞中生一百多年以来,烟草花叶病毒在病毒学发展史乃至遗传学、生物化学以及当代基因工程中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1900年前后,包括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在内的多种动植物疾病病原体的滤过性特性被证明。
当时称filterable viruses(滤过性病毒),后又命名为viruses(病毒)。
病毒粒子的化学分析时期1935年斯坦莱(Stanley)提纯、结晶了烟草花叶病毒(TMV)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时期1952年Hershey和Chase证实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 1955年Franenkel-Conrant完成TMV的体外拆开重组实验1965年美科学家Spiegelman第一次在体外用无细胞体系复制E.Coil的RNA噬菌体成功。
第一节病毒(Virus)特点:(p67)1、个体极小,可以通过滤菌器,形态多样。
第03章病毒与亚病毒因子ppt课件
E.coli T系--phage
本节提要:
噬菌体的形态结构与组成 噬菌体的增殖 噬菌体的分离检出 噬菌体的应用和防治
一、噬菌体的形态结构与组成
噬菌体的形态结构与组成
1. 形态:
复合对称结构
基本形态: 蝌蚪形——复合对称结构 微球形——廿面体对称结构 纤丝形——螺旋对称结构 形态可分6群。
噬菌体的形态结构与组成
2. 组成
蛋白质 核酸(多见DNA,少见RNA)
例外:Pφx中,有脂类,有三条双链RNA。
噬菌体的形态结构与组成
3. 结构:(以大肠杆菌T系偶数噬菌体为例)
头部——廿面体对称结构; 组成:蛋白质、小肽、多
胺、内含DNA。
颈部——六角形薄盘状、 连接头尾的结构;附颈须。
尾部
病毒的形态结构
3.空斑或病斑
空斑或病斑:是动物病毒 感染了动物细胞而产生 的;在覆盖一薄层琼脂的一
片单层细胞上,如某一细胞 感染有病毒,则增殖后的病 毒粒子扩散至邻近细胞,最 终形成一个与噬菌斑类似的 空斑。若单层细胞被肿瘤病 毒感染,则细胞剧增产生与 菌落类似的病灶称病斑。
检测空斑或病斑可用于有活性的动物病毒粒子的记数, 染色可区分死活细胞。
为正链,即表示其可作为 mRNA模板。 负链RNA(-RNA):其碱基序列与mRNA互补。 双意RNA: 部分为正极性,部分为负极性。
病毒的大小和组成
单链DNA (single strand DNA, ssDNA): 正链DNA(+DNA):碱基序列同mRNA的为正链; 负链DNA(-DNA):碱基序列同mRNA互补, 可直 接作为转录模板的DNA链为负链。
噬菌体的形态结构与组成
尾鞘(tail sheath): 长95nm, 衣壳粒螺旋对称;可伸缩,伸展时24 转,收缩时12转。
《病毒与亚病毒因子》PPT课件
精品医学
53
病毒的形态结构
3.空斑或病斑
空斑或病斑:是动物病毒 感染了动物细胞而产生 的;在覆盖一薄层琼脂的一
片单层细胞上,如某一细胞 感染有病毒,则增殖后的病 毒粒子扩散至邻近细胞,最 终形成一个与噬菌斑类似的 空斑。若单层细胞被肿瘤病 毒感染,则细胞剧增产生与 菌落类似的病灶称病斑。
检测空斑或病斑可用于有活性的动物病毒粒子的记数,
精品医学
39
病毒的形态结构
刺 突 的 功 能:
a.可启动感染; b.可诱生免疫保护作用; c.可中和抗体; d.可促使病毒从宿主细胞上释放.
精品医学
40
病毒的形态结构
(二)病毒的形态:
精品医学
41
病毒粒子的 对称体制
•廿面体对称的结构 (球状)
•螺旋对称的结构 (杆状)
•复合对称的结构 (蝌蚪状)
精品医学
50
病毒的形态结构
(2)包涵体的特点:
1)包涵体内含或不含病毒粒子; 2)包涵体具有感染性; 3)不同病毒包涵体大小、形状、组成、染色
性不同。
精品医学
51
病毒的形态结构
(3)检测病毒包涵体的意义:
①作为病毒性疾病的辅助诊断依据; 顾氏小体(Guanrnieri body):天花病毒包涵体 内基氏小体(Negri body):狂犬病毒包涵体 X—体(X-body):TMV包涵体
精品医学
8
病毒的一般概念
病毒的特点:
7、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8 、有些病毒的核酸还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 组中,并诱发潜伏性感染。
精品医学
9
精品医学
10
精品医学
11
病毒的一般概念
病毒和亚病毒因子
朊病毒(prion,virino)
♠ 又称“普列昂”或蛋白质侵染因子 ♠ 朊病毒是一类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 内复制的小分子无免疫性的疏水蛋白质
病毒与实践
• 有害的方面:
γ 噬菌体与发酵工业
γ 动物病毒病
γ 植物病毒病
• 有益的方面:
γ 昆虫病毒用于生物防治
γ 病毒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爱滋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 Immunodificidncy Virus,HIV).HIV主要型别为HIV-1和HIV-2,爱 滋病大多由HIV-1引起。 爱滋病人(Aids)的病原体,系引起细胞病变 的灵长类逆转录病毒之一,属逆转录病毒
的HIV激活大量增殖而致病,多数患者于13年内为死亡。
溶菌酶水解细胞壁
第二节
病毒的增殖
一 病毒的复制过程 分为吸附、侵入与脱壳、大分子合成、 装配、与释放五个阶段;
(一)吸附:尾丝尖端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接触后,尾丝
散开附着在受体上,刺突、基板固着于细胞表面。 (二)侵入:尾丝收缩,基板获得构象刺激,促使尾鞘收缩,尾管 出并插入细胞壁和膜中,溶菌酶水解细胞壁上的肽聚糖,头部核酸 进入宿主细胞中。
能力的低分子RNA
• 亚病毒(subvirus)
• 凡在核酸核蛋白质两种成分中,只含 其中
之一的分子病原体,称为亚病毒.
类病毒(viroid)
• 目前所知道的最小、只含RNA一种成分、专性细
胞内寄生的分子生物 。
• 只在植物体中发现。
• 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是1922年在美国发现的,
它可使马铃薯减产20~70%
• 一类在昆虫细胞质内增殖的、具有蛋白质包涵体 的一种球状病毒
研究得最多的是家蚕的CPV
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 2015
噬菌体效价的测定——双层平板法
三、一步生长曲线
烈性噬菌体(virulent phage) 感染宿主细胞后,可在短时间内连续完成吸附 、侵入、增殖、成熟和裂解这五个阶段而实现繁 殖的噬菌体。
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
曲线。 可反映噬菌体的3个最重要参数:
潜伏期
裂解期的长短 裂解量的大小
病毒的对称性
病毒的衣壳具有螺旋体对称或二十面 体对称。螺旋体对称可以看作蛋白亚基 通过有序的螺旋方式,排列在病毒核酸 周围,二十面体是一种有规则的立体结 构,它由许多蛋白亚基的重复聚集组成, 从而形成一种类似于球形的结构。
二十面体对称
1. Adenovirus structure
螺旋对称
3、个体形态与群体形态
5.释放:有囊膜病毒以出芽方式离 开细胞膜,携带着含刺突的囊膜。 成熟的病毒粒子具侵染性。
One-step growth curve of T2
潜伏期(latentphase)
指噬菌体的核酸侵入宿主细胞后至第一个噬 菌体粒子装配前的一段时间,故整段潜伏期 中没有一个成熟的噬菌体粒子从细胞中释放 出来。 不同病毒的潜伏期长短不同,噬菌体以分钟 计,动物病毒和植物病毒以小时或天计。
裂解期(risephase) 紧接在潜伏期后的一段宿主细胞迅速裂解、 溶液中噬菌体粒子急剧增多的一段时间。 噬菌体的裂解量一般为几十到上百个,植物 病毒和动物病毒可达数百乃至上万个。
效价(滴度Titre)-------是微生物或其产物、 抗原与抗体等活性高低的标志。
噬菌体效价--------指噬菌体的浓度,即每 毫升样品含噬菌体的个数。通常是在含 敏感菌的平板上形成噬菌斑进行噬菌体 的计数,以每毫升中含有的噬菌斑形成 单位(plaque forming unit/ml或pfu/ml) 表示其效价。
病毒
病毒与人类关系密切: 人类的许多疑难疾病几乎都是病毒病; 发酵工业污染了病毒会导致减产; 病毒可制成生物防治药剂; 病毒是基础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材料。
病毒的人工培养
一、病毒的形态构造和化学组成
(一)病毒的大小:17~450nm (二) 病毒的形态
1.典型病毒子)
疱疹
麻疹
腮腺炎
鸡痘
天花
(四)昆虫病毒 1.核型多角体病毒 在昆虫细胞核内增殖、具有蛋白质包含体的 杆状病毒。 2.质型多角体病毒 在昆虫细胞质内增殖、可形成蛋白质包含体 的球状病毒。 3.颗粒体病毒 每个包含体内通常仅含一个病毒粒子。
第二节 亚病毒因子
亚病毒因子定义: 一、类病毒 只含有RNA一种成分,为环状ssRNA。
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因子
第一节 病毒(virus)
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几种成分组 成的生物大分子,不具备细胞构造。能以 感染态和非感染态两种形式存在。
病毒的特性:
形体极其微小,17nm-450nm; 无细胞构造; 每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 只有在活细胞内才能繁殖; 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生物大分子状态 存在,但保持侵染活性; 以核酸和蛋白质的装配来完成其繁殖; 对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双链
无包膜、二十面体
三、4类病毒及其繁殖方式 (一)噬菌体 1.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即吸附、 侵入、增殖、成熟和释放。
组装的顺序
几个名词:
(1)自外裂解:大量噬菌体吸附在同一细胞 表面导致细胞裂解。 (2)裂解量:
2.噬菌体效价的测定 (1)噬菌斑:
(2)效价:每mL试样中所含有的具侵染性的噬 菌体粒子数。 测定效价的方法:
底层培养基
第三章 病毒和亚病毒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病毒和亚病毒病毒学(virulogy)研究病毒(virus)的本质及其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的科学,是微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第一节病毒一、病毒的发现和研究历史第一个记载的植物病毒病当属郁金香碎色花病,至今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博物馆还保存着一张1619年荷兰画家的一幅得病的郁金香静物画。
当时人们对郁金香病花的狂热了,一枚得病的郁金香球茎竟能换成吨的谷物或上千磅的奶酪。
1886年,A. Mayer 发现烟草花叶病具有传染性1898年,M W Beijerinck对烟草花叶病病原体的研究结果:能通过细菌滤器;可被乙醇沉淀而不失去其感染性,能在琼脂凝胶中扩散;用培养细菌的方法不能被培养出来,推测只能在植物活细胞中生活;结论:病原是一种比细菌还小的“有传染性的活的流质”。
真正发现病毒存在的是贝叶林克,给病毒起拉丁名叫“Virus”也是他。
一百多年以来,烟草花叶病毒在病毒学发展史乃至遗传学、生物化学以及当代基因工程中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1917年迪海莱(F. D'Herelle)⏹痢疾杆菌培养液(浑浊)+ 污水⏹培养液变清澈⏹细菌过滤器⏹清液+痢疾杆菌培养液(浑浊)⏹培养液变清澈⏹引起细胞破裂的因子叫噬菌体二、病毒的特点和定义1. 特点1)不具有细胞结构,具有化学大分子的特征。
Eg. 一些简单的病毒仅由核酸和蛋白质外壳(coat)构成,故可把它们视为核蛋白分子。
朊病毒甚至仅由蛋白质构成3)大部分病毒不能进行独立的代谢作用。
4)严格的活细胞内寄生,必须依赖宿主细胞进行自身的核酸复制,形成子代。
5)个体微小,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6)对大多数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7)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生物大分子状态存在,并可长期保持其侵染活力。
8)有些病毒的核酸还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并诱发潜伏性感染。
2. 定义★什么是病毒?病毒(virus)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超显微“非细胞生物”,其本质是一种只含DNA或RNA的遗传因子。
第三章病毒和亚病毒因子()_图文
噬菌体的结构
5. 裂 解
多种酶类(脂肪酶、溶菌酶等)作用,促进细胞裂 解,释放子代噬菌体。
自外裂解:大量噬菌体吸附在同一宿主细胞表面 并释放众多溶菌酶而导致的细胞裂解,仅是一种 单纯的溶菌作用,不会导致大量子代噬菌体产生
快速增殖过程
(三)噬菌体效价的测定
效价:生物制品活性(数量)高低的标志 ,通常采用生物学方法测定。
溶原性可以是可逆的:前噬菌体可以自发地或在外 界刺激诱导下被激活,裂解寄主细胞,进入裂解途 径。前噬菌体离开细菌基因组进入裂解途径的几率 很低(约1/10000-1/100000)。
溶源菌独特的噬菌斑形态
形成原因:溶源菌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有极少数个体会 引起自发裂解,其释放的噬菌体可不断侵染溶源菌菌 落周围的指示菌菌苔。
– 线状/环状, 闭环/缺口环
– 单分子/双分子 /三分子/多分子
病毒核酸的功能
储存病毒的遗传信息 控制病毒的遗传变异 控制病毒的增殖 控制病毒对宿主的感染性
病毒的对称形式
螺旋对称
二十面体对称
复合对称
如烟草花叶病毒 如腺病毒 如T偶数噬菌体
螺旋对称的结构特征
形状:多为杆状、纤维状、弯曲杆状。
噬菌体效价:又称噬菌斑形成单位(pfu )数,指每毫升试样中含有侵染性噬菌体 的粒子数。
优点: 1) 弥补平板不平 2) 噬菌斑位于同个平面 ,较清晰 3) 上层为半固体培养基 ,有利噬菌体扩散
(四)一步生长曲线
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 曲线,用于反映各种噬菌体潜伏期、裂 解期和裂解量的特征曲线。
HIV的发展过程
●疫苗
昆虫病毒
昆虫病毒是引起昆虫致病和死亡的 重要病原体。最早关于昆虫病毒的记载 是中国,在1149年出版的《农书》中, 就记载有家蚕的“高节”“脚肿”病,这就 是现在所称的核型多角体病毒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称 TMV(
tobaco mosaic virus),
是一种在病毒学发展 史各阶段都有重要影 响的模式植物病毒, 它可作为螺旋对称的 典型代表(图 3-2) 。
(三)3类典型形态的病毒及其代表
• 2.二十面体对称的代 表———腺病毒
– 腺病毒(Adenovirus) 是一类动物病毒, 1953年首次从手术 切除的小儿扁桃体中 分离到,至今已发现 有 100余种,能侵染 哺乳动物或禽类等动 物。
(四)病毒的核酸
二、病毒的分类
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2005年 • 单负股病毒目 • 套式病毒目 • 尾病毒目 下分73科,289属包括脊椎动物病 毒、无脊椎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 病毒(噬菌体)、真菌病毒、藻类病毒 和枝原体病毒。
三、4类病毒及其繁殖方式
• (一)原核生物的病毒———噬菌体 • 噬菌体(phage,bacteriophage)即 原核生物的病毒,包括
– (1)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NPV) – (2)质型多角体病毒(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CPV) – (3)颗粒体病毒(granulosis virus,GV)
第二节 亚病毒
凡在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中,只含其 中之一的分子病原体,称为亚病毒( subvirus)。
二、昆虫病毒用于生物防治
• 在动物界中,昆虫是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 和与人类关系极其密切的一个大群。其中一部分对人 类有益,而大量的则对人类有害。 • 长期来,人类在与害虫作斗争过程中,曾创造过物理 治虫、化学治虫、绝育治虫、性激素引诱治虫和生物 治虫(包括动物治虫、以虫治虫、细菌治虫、真菌治 虫和病毒治虫)等手段,
• 在人类、哺乳动物、禽 类、爬行类、两栖类和 鱼类等各种脊椎动物中 ,广泛寄生着相应的病 毒。
– 脊椎动物病毒的种类很多 ,根据其核酸类型可分为 dsDNA 和 ssDNA 病毒 以及 dsRNA和 ssRNA 病毒,其衣壳外有的有包 膜,有的无包膜。
(四)昆虫病毒
• 已知的昆虫病毒有 1 671种(1990年),其 中 80% 以上都是农、林业中常见的鳞翅目害 虫的病原体,因此是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巨大资 源库。 • 多数昆虫病毒可在宿主细胞内形成光镜下呈多 角形的包涵体,称为多角体(polyhedron)
– 羊搔痒病(scrapie in sheep,PrPsc) – 牛海绵状脑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itis,BSE;俗 称“疯牛病”即 mad cow), – 人的克 -雅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一种早老性痴 呆病)、库鲁病(Kuru,一种震颤病)和 G-S综合症等。
一、类病毒 二、拟病毒 三、卫星病毒 四、卫星RNA 五、朊病毒
一、类病毒
• 类病毒(Viroid)是一类只含 RNA 一种成分、专性 寄生在活细胞内的分子病原体。目前只在植物体中发 现。 • 类病毒自 1970年代在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potato spindle tuberdisease,PSTD)中发现。
五、朊病毒
• 朊病毒(Prion)又称“普利昂”或蛋白侵染子(prion ,是 protein infection的缩写),是一类不含核酸的传 染性蛋白质分子,因能引起宿主体内现成的同类蛋白质 分子发生与其相似的构象变化,从而可使宿主致病。 • 朊病毒由美国学者 S.B.Prusiner于 1982年研究羊搔痒 病时发现。
• (四)病毒的核酸 病毒核酸的种类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
– 是 DNA 还是 RNA; – 是单链(single strand,ss,或称单股)还是双链(double strand,ds,或称双股); – 呈线状还是环状; – 是闭环还是缺口环; – 基因组是单分子、双分子、三分子还是多分子; – 核酸的碱基(b,base)或碱基对(basepair,bp)数,以及核 苷酸序列等。
– 其中利用病毒制剂进行生物治虫由于具有资源丰富(已发现 的病毒近 2 000种)、致病力强和专一性强等优点,故发展 势头很旺,前景诱人。 – 当然,在现阶段由于其杀虫速度慢 、不易大规模生产、在野 外易失活和杀虫范围窄等缺点,还难以普遍推广。目前正在 利用遗传工程等高科技手段对其进行改造之中。
• 核酸位于它的中心,称为核心( core)或基因组(genome), • 蛋白质包围在核心周围,形成了 衣壳(capsid)。衣壳是由许多 衣壳粒(capsomere或 capsomer)所构成。 • 核心和衣壳合称核衣壳( nucleocapsid),它是任何病毒 (指“真病毒”)都具有的基本 结构。 • 核衣壳外还被一层含蛋白质或糖 蛋白的类脂双层膜覆盖着,这层 膜称为包膜(envelope)。 • 有的包膜上还长有刺突(spike) 等附属物。
(二)病毒的形态
• 2.病毒粒的对称体制 病毒粒的对称体制只有两种,
– 螺旋对称 – 二十面体对称(等轴对称) – 另一些结构较复杂的病毒,实质上是上述两种对称 相结合的结果,故称作复合对称。
2.病毒粒的对称体制
(三)3类典型形态的病毒及其代表
• 1.螺旋对称的代表———烟草花叶病毒
(三)3类典型形态的病毒及其代表
• (一)病毒的大小 • 绝大多数的病毒都是能通过细菌滤器的 微小颗粒,它们的直径多数在 100 nm (20 ~200 nm)上下,因此,可粗略 地记住病毒、细菌和真菌这 3类微生物 个体直径比约为 1∶10∶100。
(二)病毒的形态
• 1.典型病毒粒的构造
– 病毒粒、病毒体(virion)、病毒 粒子(virusparticle),专指成 熟的、结构完整的和有感染性的单 个病毒。 – 病毒粒的基本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
一、病毒的形态构造和化学成分 二、病毒的分类 三、4类病毒及其繁殖方式
第一节 病毒
病毒的特性有: I. 形体极其微小,一般都能通过细菌滤器,故必须在 电镜下才能观察; II. 没有细胞构造,其主要成分仅为核酸和蛋白质两种 ,故又称“分子生物”; III. 每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不是 DNA 就是 RNA ; IV. 既无产能酶系,也无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只能 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 蛋白质组分;
E
D
F
C
B
A
A
(一)原核生物的病毒———噬菌体
• 1.噬菌体的繁殖
– 一般分为 5个阶段,
• 吸附 • 侵入 • 增殖(复制与生物合) • 成熟(装配) • 裂解(释放)。
吸附和侵入
增殖过程
病毒核酸的复制过程
增殖过程
Phage DNA
Phage head proteins Mature phage particle
疯羊神经组织的海绵状损伤
第三节 病毒与实践
一、噬菌体与发酵工业 二、昆虫病毒用于生物防治 三、病毒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一、噬菌体与发酵工业
• 噬菌体对发酵工业的危害很大。大罐液体发酵若受噬 菌体严重污染时,轻则引起发酵周期延长、发酵液变 清和发酵产物难以形成等事故,重则造成倒罐、停产 甚至危及工厂命运。 • 这种情况在谷氨酸发酵、细菌淀粉酶或蛋白酶发酵、 丙酮丁醇发酵以及若干抗生素发酵中司空见惯。 • 要防止噬菌体的污染,必须确立防重于治的观念,例 如决不使用可疑菌种,严格保持环境卫生,决不任意 丢弃和排放有生产菌种的菌液,注意通气质量(选用 30~ 40 m 高空的空气再经严格过滤),加强发酵罐 和管道灭菌,不断筛选抗噬菌体菌种,经常轮换生产 菌种,以及严格会客制度等。
第一节 病毒
病毒的特性有: V. 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 ; VI. 在离体条件下,能以无生命的生物大分子状态存在 ,并可长期保持其侵染活力; VII. 对一般抗生素不敏感,但对干扰素敏感; VIII. 有些病毒的核酸还能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并诱 发潜伏性感染。
一、病毒的形态构造和化学成分
– 噬细菌体(ophage) – 噬蓝细菌体(cyanophage)等,
• 它们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凡有原核生 物活动之处几乎都发现有相应噬菌体的 存在。
噬菌体的主要形态
• • • • • • A型,dsDNA,蝌蚪状,收缩性尾; B型,dsDNA,蝌蚪状,非收缩性长尾; C型,dsDNA,非收缩性短尾; D型,ssDNA,球状,无尾,大顶衣壳粒; E型,ssRNA,球状,无尾,小顶衣壳粒; F型,ssDNA,丝状,无头尾(图 3-5)。
二、拟病毒
• 拟病毒(Virusoid)又称类类病毒(viroid-like)、 壳内类病毒或病毒卫星(satellite),是指一类包裹 在真病毒粒中的有缺陷的类病毒。 • 拟病毒极其微小,一般仅由裸露的 RNA或 DNA 所组 成。被拟病毒“寄生”的真病毒又称辅助病毒( helpervirus),拟病毒则成了它的“卫星”。拟病毒 的复制必须依赖辅助病毒的协助。 • 拟病毒首次在绒毛烟( Nicotiana velutina)的斑驳 病毒( velvet tobacco mottle virus,VTMoV)中 分离到(1981年)。
• 潜伏期(latent phase) • 裂解期( rise phase) • 裂解量(burstsize)
(一)原核生物的病毒———噬菌体
• 4.溶源性(lysogeny) 温和噬菌体(temperate phage)、溶源性或溶源现 象、溶源菌(lysogen或 lysogenic bacteria)。
三、卫星病毒
• 是一类基因组缺损、必须依赖某形态较 大的专一辅助病毒才能复制和表达的小 型伴生病毒。
– 烟草坏死病毒(TNV)与其卫星病毒( STNV)的伴生。
四、卫星RNA
• 是一类存在于某专一病毒粒的衣壳内,并完全依赖后 者才能复制自己的小分子RNA病原因子。 • 具有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