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2021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1年茂名市第四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茂名市第四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镇随想张炜在川南黔北交界处有一座锁在深山中古老的小镇,名曰“二郎镇”。
踏上这里的街巷,身处有些突兀的静谧,令人忍不住猜想:这里太远了,究竟哪些有情趣的人到过这样的镇子?这里又为何热闹起来,涌动着不息的人流?古镇有许多时候隐在浓雾中。
雾幔扯不掉,它就长时间挂在山的半腰。
峰峦秀丽,一色灰白陡立的石壁,青翠的山顶。
一道深水从山间流泻而过,那是声名远播的“赤水河”。
镇子建在河边有限的平地和山阶上,随意自由。
我漫步其间,想象这座镇子生成的种种缘由。
它首先是当地山民的祖居地,因为随便一方水土都会诱惑生民,成为他们休养生息的地场。
最早那一条条蜿蜒小路是山水冲刷出来的,再由人和兽一天天拓宽。
无数生命的痕迹就这样连接起山里山外,沟通了一个越来越大的世界。
在外地人眼里这里偏僻而幽美,也许最适合做隐居之地。
现代人的确陷入了新的窘迫,深刻感受着文明的挤压和追逐,说不定会逃到这样的深山僻地里躲藏起来。
但是在遥远的农耕时代,是否也会有这样的隐士?他们又为何而来?为避祸,为求悟,为放浪,为修行?山川大地之上,人就像种子一样撒开,然后顽强地生长。
人与山水相依持久,渐渐生出浓烈的情感,好比母子之情。
在深壑高岭之间,一代代人开拓雕琢出一方方小小的田园,上面长出一层嫩嫩的葱绿。
这种人与山的相守多么辛苦,多么寂寞,又多么超然安静。
这里的劳作和收获,与大山之外当有许多不同。
就为了品咂山中岁月,让其变得更有滋味,他们慢慢开始了酿造。
这里的河水格外凌洌清新,粮秣最为单纯饱满,思悟愈加内向深沉。
三者合一,日日演练,于是好酒出世。
饮者说:在漫长而又短暂、悲伤却又欢娱的人生之路上,如果没有了美酒陪伴,那还了得。
或许果真如此,于是就有了这样的酒香浓烈,代代不绝,赤水河一带已成为海内外神往之地。
二郎镇人造美酒,技法灵异,如有神授。
2021年茂名市电白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茂名市电白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四世同堂(节选)老舍①已是掌灯的时候,门外的两株大槐像两只极大的母鸡,张着慈善的黑翼,仿佛要把下面的五六户人家都盖覆起来似的。
别的院里都没有灯光,只有三号——小羊圈唯一的安了电灯的一家冠家的院里灯光辉煌,像过年似的,把影壁上的那一部分槐叶照得绿里透白。
②瑞全到一号去叫门。
不敢用力敲门,他轻轻地叩了两下门环,又低声假嗽一两下。
里面才低声地问了声:“谁呀?”他听出来,那是钱伯伯的声音。
③“我,瑞全!”他把嘴放在门缝上回答。
④里面很轻很快地开了门。
⑤门洞里漆黑,教瑞全感到点不安。
他一时决定不了是进去还是不进去好。
⑥“老三进来!”钱先生在屋中叫。
瑞全进去,还没坐下,老者就问:“怎样?得烧书?”⑦瑞全的眼向屋中扫视了一圈。
“这些线装书大概可以不遭劫了吧?日本人恨咱们的读书人,更恨读新书的人;旧书或者还不至于惹祸!”⑧“呕!”钱默吟的眼闭了那么一下。
“可是咱们的士兵有许多是不识字的,也用大刀欧日本人的头!对不对?”瑞全笑了一下。
“侵略者要是肯承认别人也是人,也有人性,会发火,他就无法侵略了,日本人始终认为咱们都是狗,踢打着都不哼一声的狗!”⑨“那是个最大的错误!”钱先生的手伸了一下,请客人坐下。
他自己也坐下。
“我是向来不问国家大事的人,因为我不愿谈我所不深懂的事。
可是,有人来亡我的国,我就不能忍受!我可以任着本国的人去发号施令,而不能看着别国的人来做我的管理人!”他的声音还像平日那么低,可是不像平日那么温柔。
楞了一会儿,他把声音放得更低了些,说:“你知道吗,我家老二今天回来啦!”⑩“二哥在哪儿呢?我看看他!”⑪“又走啦!又走啦!”钱先生的语声里似乎含着点什么秘密。
⑫“他说什么来着?”⑬“他?”钱默吟把声音放得极低,几乎像对瑞全耳语,“他来跟我告别!”⑭“他上哪儿?”⑮“不上哪儿!他说,他不再回来了!教我在将来报户口的时候,不要写上他;他不算我家的人了!”钱先生的语声虽低,而眼中发着点平日所没有的光;这点光里含着急切兴奋,还有点骄傲。
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广东省茂名市五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中华文化以身为本,中国传统文化以“唯身主义”为其理论皈依。
对于中国古人来说,“身”不仅作为我们人的生命现实载体,须臾不可离,而且亦以一种现象学意义上“天人一体”的方式和一种实用主义意义上“利用安身”的方式,使“身”体现为宇宙之根本、天地之依据。
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也许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华民族那样,把“身”提到哲学本体论的高度。
所谓“近取诸身”“利用安身”(《周易·系辞传》),所谓“敬身为大”(《礼记·哀公问》),所谓“君子之道本诸身”(《中庸》),所谓“万化根于身”(李贽),如此等等无一不可为其明证。
“以身为本”,“身”被视为世间一切的根本和依据,那么,这意味着“体育为本”“体育优先就成为中国古人教育思想中的应有之义,意味着知识的教育首先是作为人的“无意识”、作为人的“良知良能”的所谓“身体意识”的教育。
翻开中国教育史就会发现,正是中国古人以其对身体教育非同寻常的高标高举,而使自己当之无愧地成为对人类体育思想发而明之的真正先驱。
荀子在《劝学》篇中写道“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数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在这里,荀子重拾孔子之说告诉我们,旨在对人进行教育的学习,乃为“为己之学”而非“为人之学”,只有“布乎四体,形乎动静”,旨在说明“美其身”之学方为真正切已的君子之学。
一旦人的教育落实到“美其身”的身体教育,古人之所以不遗余力地提撕所谓“礼教”之谜也就随之一起破译了。
“礼教”之所以为“礼教”,恰恰在于“礼者,履也”,在于“非礼勿动”,也即在于礼的教育实际上是和我们自身的身体行为、身体行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021届茂名市市十五中南校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届茂名市市十五中南校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小题。
胡同文化汪曾祺⑴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城里有大街,有胡同。
大街、胡同的方位走向大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
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
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
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
这是外地少有的。
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
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⑴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
有的是计数的;有的原是皇家储存物件的地方;有的是这条胡同里曾住过一个有名的人物;有的是某种行业集中的地方;有的胡同是像其形状的;有些胡同则不知道何所取义。
⑴胡同有的很长,如交民巷胡同;有些胡同很短,如一尺大街;有些胡同很宽,如灵境胡同;有些胡同很窄,如小喇叭胡同;有些胡同拐弯很多,如九道弯胡同;有些胡同竟还断断续续,如庆平胡同。
到底北京有多少胡同?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的是小胡同。
⑴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它的位置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很远。
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
偶尔有剃头挑子的“唤头”(像一个大镊子,用铁棒从当中擦过,便发出噌的一声)、磨剪子磨刀的“惊闺”(十几个铁片穿成一串,摇动作声)、算命的盲人(现在早没有了)吹的短笛的声音。
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中的环境更加安静了。
⑴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
胡同两边是若干四合院连接起来的。
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⑴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
2021年茂名市电白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茂名市电白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传统哲学概念范畴中,“节”也许并非处于核心地位;然而,由节之“象”所拓展出的丰厚意蕴则凸显了东方所固有的“象思维”品质极具代表性,值得探讨一番。
“节”首先表现为空间上的联结,有承上启下之作用——此由竹节之本义发出。
“承上启下”,自然是关键要害处,故“节”可引申为关键:人们常言解决问题的节点、“紧要关节”,等等,皆由此出。
节在空间上的“联结”义,推而广之,则形成了诸多相关的词汇,用之于人体则有骨节、关节、肢节;用之于器物,则凡类此的事物亦多以“节”称之,如“多节虫”“八节火车”“三节文章”等。
“节”坚固且无赘物,故“节”又可引申为简洁、节俭。
《荀子.天论》中“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之节,即为节俭义——“节俭义”当由“固而无赘物”引申出。
中国传统哲学强调时空一体,当将空间之“节”迁移于时序之时,“节”的含义又进一步得到拓展与丰富。
《秋浦歌》曰“常恐秋节至”,杜甫云“好雨知时节”,其中之“节”即是维系过去与未来的“节”点。
当然,此节点以阴阳之气的变化为标准。
依古人,每年的时序可作此概括:由冬至到夏至,阳息(息者,长也)阴消;由夏至到冬至,阴息阳消;其中,春分、秋分则大致阴阳持平。
由是,按照阴阳变化的节点,古人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
节气者,气之节也,维系(联结)阴阳变化(时间)的关节点之谓也。
当然,对于重大的节气譬如春节、中秋节等,人们是要隆重庆祝的,春节意味着万物复苏,预示播种的前奏;中秋节万物成熟,则是收获的标志。
可见,节日与节气亦密切相关。
当“节气”转换为“气节”时,形下之“节”便超越了自然时空而进入伦理学的领域。
“气节”,表征的不再是阴阳之气转换的节点,而是超越时空的、形上伦理学意义上的道德节操。
气者,浩然之气也;节者,静也(不变也)、硬也。
气节,即保持浩然正气而不动摇,引申为意志坚不可摧。
【语文】广东金卷联考-答案
茂名市2021届五校联盟高三级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答案1.D。
曲解文意。
第二段“这种剔除杂念、超越俗事的思想与刘勰《文心雕龙》中的“虚静观”是一致的。
”可以得知,刘勰的《文心雕龙》的“虚静观”不是关于书法创作的。
实际上,《文心雕龙》是一部文学理论著作。
2.B。
B项属于虚静态,其余三项属于炽情态。
王羲之酒酣之时写下《兰亭集序》,感情和书法都酣畅淋漓;其余两项由题目皆可看出情感之一吐为快。
3.D。
材料二“书写中的思想,都倾向于个人意识的一部分,区别于他人”,并没有谈到情感倾向。
4.书法创作就是以篆、隶、楷、行、草某种字体为载体(1分),以虚静态或者炽情态(1分),塑造形象,从而表现书法家的个性,抒发其感情的创作过程(2分)。
5.(1)论证语言准确严谨,如“最”、“多有”、“都有”、“常常”等;(2)论证思路上,论证分析逻辑严密,有条理。
全文采用总分总思路;段落用“首先”、“其次”等脉络词语;(3)论证方法上,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道理论证、引证法、举例论证法等等。
(一点2分,如有其它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B。
“明白了父亲的身份错”。
原文“能够打死穷人恨的人的人,能够打死没人敢惹的人的人,就是好人!”说明叶子还不知道父亲是红军。
7.D。
“衬托叶子悲伤的心情,深化主题等”错误,该信息于文无据,“一个冷得打寒战的深夜”,此处的“夜”象征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她只知道爹爹他们,总是三更回,半夜走”有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故选D。
8.①绿色的叶子不怕日晒雨淋,在日光的哺育下用自己的青春制造营养送给果实。
②叶子姑娘也像绿色的叶子一样,不怕困难,忘我为红军筹集军粮。
③绿色的叶子富有旺盛的生命力,叶子姑娘也像绿色叶子一样充满活力,象征了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充满希望。
(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4分。
)9.①以“粮食”为中心,作为小说线索,使故事情节简洁、集中。
②人物关系以"粮食"为纽带,能更好地表现人物性格,如叶子和娘对革命队伍的无私支持主要通过存粮食来表现。
2020-2021学年茂名市实验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2021学年茂名市实验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刺客列传》与《游侠列传》写的都是侠肝义胆、急人所难、为知己者死的侠义之士。
他们最为可贵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不为名利而改变志节,不为权贵而放弃操守,在他们的心目中,“义”才是至高无上的。
他们本着“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的为人准则,坚守自己的独立意志,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无怨无悔。
《刺客列传》中以荆轲为代表的义士,思想境界虽有高下、阔狭之分,但他们视道义高于生命、“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的优秀品质令司马迁大加赞扬。
豫让宁可让自己承受涂厕之辱、漆身吞炭之苦,也要采取他认为最正当的方式,不惜牺牲生命为智伯报仇;聂政完成严仲子所托后为不连累家人,最后竟“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荆轲为燕太子丹刺杀秦王,而使自己走上了不归路。
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这样表现朱家的侠义:“终不伐其能,歆其德,诸所尝施,唯恐见之。
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
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
”他“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的助人为乐精神已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为了体现郭解的侠义,司马迁则不厌其烦地列举了数例。
郭解处理姐姐的儿子被杀害的事例,说明了郭解明善恶、辨是非的正直;邻里从傲视他到“肉袒谢罪”的改变,说明了郭解以德服人的豁达……《史记》中的侠义之士是有着真正作为“人”的意义上的独立意志与高尚人格的。
《刺客列传》中的义士,所作所为均是为报答知遇之恩。
“士为知己者死”是他们最高的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
专诸与公子光、豫让与智伯、聂政与严仲子、荆轲与燕太子丹……他们不是仆与主、臣与君的隶属或等级关系,也不是雇佣或利益交换关系,他们是平等的。
专诸、豫让、聂政、荆轲等的壮举不是为了获利,也不是为了谋权,完全是因为他们得到了一份信任、一份赏识、一份重托,就因为这份厚重的情谊,他们愿意赴汤蹈火,他们明知走上的是一条不归路,却无怨无悔,视死如归。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新高考普通高中高三(上)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1-2022学年广东省新高考普通高中高三(上)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5.0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杜甫看过唐代舞蹈名家公孙大娘舞剑,写下了有名的句子——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
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这四句描写舞蹈的形容,写“闪光”,写“速度”,写爆炸的“动”,写收敛的“静”。
这位公孙大娘的舞蹈,正是使张旭领悟狂草笔法的关键。
张旭当然从书法入手学习,但是使他有创作美学领悟的却是舞蹈。
杜甫看了公孙大娘舞剑,也看了张旭狂草,他在《饮中八仙歌》里写张旭醉后的样子——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新唐书•艺文传》里对张旭书写时的描述,也许更为具体传神——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
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
“酒”成为狂草的触媒,使唐代的书法从理性走向癫狂,从平正走向险绝,从四平八稳的规矩走向背叛与颠覆。
张旭、怀素被称为“颠”张“狂”素,颠与狂,是他们的书法,也是他们的生命调性,是大唐美学开创的时代风格。
杜甫诗中谈到张旭“脱帽露顶”,似乎并不偶然。
同时代诗人李颀的《赠张旭》也说到“露顶据胡床,长叫三五声”。
“脱帽露顶”常被解释为张旭不拘礼节,不在意同席的士绅公卿。
但是“脱帽露顶”如果呼应着《新唐书》里“以头濡墨”的具体动作,张旭的狂草,或许是要摆脱一般书法窠臼,反而应该从更现代前卫的即兴表演艺术来做联想。
唐代的狂草大多看不见了,“以头濡墨”的淋漓迸溅,或留在寺院人家的墙壁上,或留在王公贵族的屏风上,墨迹斑斑,使我想起克莱因(注:克莱因,法国艺术家)在20世纪60年代用人体律动留在空白画布上的蓝色油墨。
少了现场的即兴,这些作品或许也少了被了解与被收存的意义。
如果张旭书写时果真“以头濡墨”,他在酒醉后使众人震撼的行动,并不只是“书写”,而是解放了一切拘束、彻底酣畅淋漓的即兴。
“以头濡墨”,是以身体的律动带起墨的流动、泼洒、停顿、宣泄,如雷霆爆炸之重,如江海清光之静。
2021年茂名市新世纪学校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1年茂名市新世纪学校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1)地坛离我家很近。
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
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
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
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2)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
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
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3)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
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
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天的苦心安排。
”(4)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晩耗在这园子里。
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
”“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
”“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
”“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
2021年茂名市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2021年茂名市实验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端牢“中国饭碗”,在今年有着特殊意义。
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对粮食生产、加工物流等造成一定影响,国际粮食市场变动等外部因素也引发对粮食安全的关注。
把饭碗端在自己手上,就要抓实眼前。
必须谋划长远。
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加快推动出台粮食安全保障法,扎实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加快发展现代种业,深化粮食收储制度改革。
碗中装好粮,就要促绿色显“特色”,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碗里装好粮,就要充分发挥科技力量,推进农村科技创新。
加强农科人才培养,切实强化粮食安全科技支撑。
(摘编自新华社记者于文静《端牢“中国饭碗”保障粮食安全》,2020年7月13日)材料二:有些土地需要祛除“病灶”。
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对耕地利用造成影响。
近年来,华北地区通过节水、农业结构调整等措施压减地下水超采。
土壤污染也是耕地的一大“病灶”。
针对农药包装废弃物对耕地的污染问题,近年来,黑龙江省启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试点。
有效减少了土壤污染。
一些地方还通过种植绿肥作物,让土壤更健康。
洞庭湖之滨的湖南省华容县种植绿肥作物紫云英,专门用于还田,改善土壤状况。
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摘编自新华社李凤双《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我国加强耕地保护,推进“藏粮于地”》,2020年6月24日)材料三:大豆品种“东生系列”由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自主研发培育,具有高产、高油、高蛋白、抗倒伏等特点,已成为黑龙江省内许多地区的主打品种。
近年来,我国粮食作物育种技术不断突破创新,玉米、大豆、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产量持续提高。
第三代杂交水稻2019年10月首次测产取得亩产1046.3公斤的成绩,耐盐碱水稻(海水稻)稻作改良试验面积增至万亩以上……在袁隆平等科研人员助推下,我国水稻良种培育不断创新,产量屡攀高峰。
2021年茂名市第十七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年茂名市第十七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老秤收藏家凌鼎年梁歆臣是锦溪镇土生土长的老住户。
他这人不抽烟不喝酒,就一爱好,喜欢老物件。
在镇上,他也算资深的收藏家了。
不过,他的收藏与众不同,他不收藏书画,不收藏瓷器,不收藏玉器,不收藏铜器,也不收藏石头,他单单收藏老秤,即杆秤。
梁歆臣偏爱收藏杆秤,与他的外婆有关。
他外婆家有一杆老式的红木秤,堪称杆秤之王。
外婆轻易不拿出,每到二十四节气的立夏这天,外婆就把那杆老式的红木大秤拿出来,挂在房梁上称孩子的重量,据说是个古老的风俗:胖了,谓之增福;瘦了,谓之消肉。
梁歆臣记得很清楚,称男孩时外婆会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
七品县官勿犯难,三公九卿也好攀。
”称姑娘时外婆会说:“一百零五斤,员外人家找上门。
勿肯勿肯偏勿肯,状元公子有缘分。
”外婆临终前,把那杆大秤送给了梁歆臣,对他说:“这是外婆唯一能传给你的东西,好好保存,留点念想。
”后来,锦溪镇上最后一个做杆秤的范老伯过世了,他儿子在外地工作,回来处理他老爸的遗物,对于老屋的那些杆秤,他一点兴趣也没有,准备廉价处理掉。
梁歆臣凑巧遇上了,一看大大小小有百多杆秤呢,有红木的,有柞栎木的,都是上等木质的,梁歆臣越看越喜欢,一咬牙就包圆买下了,回去后,被他老婆一顿臭骂。
不过从此后,他开始收藏杆秤。
每次出差,他一有闲就跑古玩市场,见到好的杆秤就买下,还去乡下、小镇寻觅老式杆秤。
一晃三十多年,他的藏品中,有金杆秤,有银杆秤,有铜杆秤,有玉杆秤,有象牙杆秤,有骨杆秤。
大的几米长,小的半尺不到,叫戥子秤,称金、称银、称中药材的。
梁歆臣收藏杆秤,他老婆一直是反对者。
她认为收藏书画、瓷器、玉器等,都有很大的升值空间,而收藏杆秤这种淘汰货,既占地方,又浪费钱,如果把这些钱放在股市,说不定旱翻了几番了。
但他依然沉湎其中。
有记者来采访他:“杆秤为什么是十六两一斤,而不是十进制的?”梁歆臣答曰:“相传杆秤是苏州的范蠡发明的,他采用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做标记,共十三颗星,再加福、禄、寿三星,就是十六颗星,一颗星代表一两。
2021届茂名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届茂名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天的等待海明威他走进我们的房间关窗时,我们还没有起床,不过我发现他好像生病了,全身哆嗦,脸色苍白,步履蹒跚,似乎动一下就会疼痛至死。
“哪儿不舒服了,宝贝儿?”“头痛。
”“赶快回床上躺着去。
”“不,我没事儿。
”“你先回床上去,我穿好衣服就去看你。
”不一会儿,他穿好了衣服,坐在火炉旁。
这个九岁男孩看上去又虚弱又可怜,我摸了摸他的额头,烧得很厉害。
“上床躺着,”我说,“你发烧了。
”“我没事儿。
”他说。
医生很快来了,给孩子量了休温。
“多少度?”我问医生。
“一百零二度。
”下楼后,医生留下三种药,是三种不同颜色的胶囊,并交代如何服用。
一种是退烧药,一种是止泻药,还有一种是抗酸药。
他解释说,流感病菌只有在酸性环境中才能存活。
他似乎对流感很在行,还说只要发烧不超过一百零四度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只是轻度流感,只要当心别引起肺炎,就没有什么危险。
我回到房里,记下孩子的休温和服药的时间。
“要不要我读书给你听?”“好的,您想读就读吧。
”孩子说。
他脸色苍白,眼窝下方有黑晕。
他静静地躺在床上,对周围发生的一切似乎漠不关心。
我大声读起霍华德·派尔的《海盗故事》,可我发觉他根本没有听。
“感觉怎么样,宝贝儿?”我问道。
“目前为止,还是那样儿。
”他说。
我坐在床脚,自顾自地念着书,等着到时间再给他吃另一种胶囊。
按理说他应该睡着了,可是我抬头一看,他正神情古怪地盯着床脚。
“怎么不去睡会儿?吃药的时候我会叫醒你。
”“我还是醒着好。
”过了一会儿,他冲我说道:“爸爸,要是您觉得心烦的话,就不用在这儿陪我。
”“没有什么可心烦的。
”“不,我是说,如果这事会给您带来烦恼的话,您就不用待在这里了。
”我以为他有点儿神志不清了,十一点按医嘱给他吃完药,我便出去了。
户外有些寒冷,天空中下着雨加雪,飘洒在地西,形成一层薄冰,那光秃秃的树木、灌木丛、修剪过的树枝、草坪和空地,似乎都被笼罩在寒冰里。
2021届茂名市信宜市实验学校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1届茂名市信宜市实验学校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下面小题。
斗寒图冯骥才老沈和我,还有国画系另一名教师潘大年,是二十多年前北京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的老同学。
在那个风云多变的时代,老沈的处境并不稳,随时都会因波涛骤起而覆舟落水①。
我一直暗暗为他揪心,同时预感到祸事迟早要飞到他头上。
想到这儿,我饭也没吃,戴上一顶厚厚的棉帽子,去他家看他。
我推开门。
只见老沈坐在一张破旧的、掉了漆皮儿的小圆桌前。
手里捏着一个六边形的白瓷小酒盅闷闷独酌。
他见我来了,没有起身,只略略抬一抬他胡茬浓密的稍尖的下巴,叫我坐在他对面。
他穿着一件对襟的黑绸面的中式小棉袄,紧紧包着瘦瘦的身子。
他头发白了不少,梳成老年式的背头,但头发硬,总有一些不服贴地翘起来,散开,并像野草那样横竖穿插着。
我俩像在小酒店偶然同桌的陌客,都在喝自己的闷酒。
这时,他站起身,走到墙角的画案前,在毡子上铺开一张雪白的画纸,磨好墨,又从墙上的筷子篓里取出一支长锋、尖头磨秃的狼毫画笔。
老沈手握笔管,对平展展的白纸凝视片刻。
忽然,他的双眉就象受惊的燕子的一双翅膀抖动一下,仿佛胸中有股激情奔涌上来。
跟着,这激情跑到他的笔管上,这笔管就在他手中狂乱地抖颤,随即他的臂肘一抬,那饱蘸浓墨汁的画笔如同鹞鹰击兔一般倏然落到纸上。
笔管闪电似地挥动,笔锋在纸面上来回翻转、戳擦,宛如狂风吹舞的柳条拂扫水面。
在洁白的纸面上出现一条变幻着的捉摸不定的墨色的形体——但这只是须臾间的感觉。
随后,一株苍拙劲拔的老梅树跃然而生。
这时他的笔头落入盛满清水的水盆里一扰,笔上的墨在水中象乌云一样化开,混成灰色。
那笔又在粉罐里猛点两下,重新落回到纸上。
冲动而颤抖不止的笔头横皴竖抹,一边豪放而不经意地把水点、墨点、粉点弄得淋漓满纸。
于是,狂风暴雪,立时成形。
他的肘腕肩臂、乃至全身都在用力。
左手撑着桌边,仿佛不这样,身子就要扑在画上。
2021年茂名市电白县春华学校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及答案
2021年茂名市电白县春华学校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从北宋初年开始,为保证右文【注】政策切实贯彻实施,宋王朝对作为文官选拔制度的科举考试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保障了文官选拔的公平与公正。
国家大力扩大录取名额,大批饱受儒家经史教育的士人经过严格的考试走上仕途,充实到各级政府,形成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格局。
宋代官僚群体中有相当大比例的人来自民间,官僚队伍的构成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文人士大夫的政治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能够自觉地把自身命运同国家命运紧密联系,部分杰出者更是胸怀天下,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国家大事尽心竭力,对于冗官、冗兵和冗费所导致的社会政治问题充满忧患意识,并致力于积极推动变法图强。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对宋代士大夫的政治理想和家国情怀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与胡瑗、范仲淹同时前后,新思想、新精神蓬勃四起。
宋朝王室久已渴望着一个文治势力来助成他的统治,终于有一辈以夭下为己任的秀才们出来,带着宗教性的热忱大展抱负。
于是上下呼应,宋朝的变法运动,遂如风起浪涌般不可遏抑。
宋仁宗年间,范仲淹系国之安危、时之众望于一身,怀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推动了“庆历新政”改革。
他在上仁宗《答手诏条陈十事》中,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等十项改革纲领,主要内容包括:严明官吏的升降,抑制做官的侥幸途径,防止任人唯亲,避免官员冗滥,均衡官吏职田分配收入,杜绝违法乱纪,以及重视农桑、整治军备、减轻百姓负担等措施。
其中,廉洁吏治是改革的重点,也是推动改革的焦点,“仲淹以天下为已任,裁削幸滥,考核官吏,日夜谋虑兴致太平”。
庆历三年新法正式实施,朝廷派员到各路对地方官的徳才政绩进行考察,一批庸碌贪财不称其职的官员被裁撤,一些勤政廉洁贤能务实的官员得到提拔。
由于守旧官僚的激烈反对,“庆历新政”很快就结束了,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政风,并对王安石领导的规模更为宏大的“熙宁变法”产生了直接影响。
【全国市级联考】广东省茂名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综合测试语文试题
【全国市级联考】广东省茂名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综合测试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直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时间上说,是在明朝之前的。
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清明理性的孔孟之道。
崇尚自然、游离社会的道学,作为主流思想的补充,与儒学一起“相辅相成”、“一阴一阳”,使得社会主流思想具有强大活力。
从总体上来说,中国文化的源头,无论是周公、老子、孔子,还是后来的诸子百家,都对人生保持清醒、冷静的理性态受,保持孔子学说实践理性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在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高蹈的士大夫精神。
最显著的表现在于:人们崇天地人伦之间的道德,有高远的理想,讲究人格的修炼,反对人生世俗化,鄙视犬儒的人格特征。
从春秋时代起,中国知识分子一直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使命,以追求道德、知识和审美为人生归宿。
比如说孔子,从他的言语来看,更像是倡导一种人生价值观,追求人生的美学意义。
又比如说庄子,他的学说,不像是哲学,更像是一种生活美学:道是无情却有情,看似说了很多超脱、冷酷的话,实际上透露出对于生命、本真的眷恋和爱护,要求对整体人生采取审美观照态度,不计功利是非,忘乎物我、主客、人己,以达到安详和宁静,让自我与整个宇宙合为一体。
这就是中国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一以贯之的艺术清洁精神。
英国大哲学家罗素曾经说:“在艺术上,他们(中国人)追求精美,在生活上,他们追求情理。
”这是说到关键了。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就是如此,一方面高旷而幽远,另一方面也连着“地气”,是自发的浪漫主义和自发的经典主义的结合。
道家是中国人思想的浪漫派,儒家是思想的经典派。
当东汉年间佛教传入之后,这种以出世和解脱为目的的宗教体系遭到了儒学和道教的抵抗,从而消解了印度佛教中很多寡凉的成分。
经过“中庸之道”的过滤,其中极端的成分得到了淡化,避免了理论或实践上的过火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茂名市五校联盟2021届高三级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书法,自东汉时期跨入自觉的艺术时代以后,便逐渐成为中国古代一门极为普及的、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
于是,关于书法的论著也日趋丰富。
可以说。
在中国古代,有关各类艺术形式的论著中,书法论著是最为丰富的。
在众多的论著中,有关书法活动中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论述也多有出现,涉及的问题也颇多,诸如书法创作的一般心态、想象与书法、动机与书法、灵感与书法、情绪与书法、个性与书法、品德一与书法等方面,古人都有独到之思想。
在古人看来,书法创作一般包括两种心态;一种是虚静态,另一种是炽情态。
虚静创作是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居敬持志、人书相对的创作心态。
东汉的蔡邑在《笔论》中最早提出:“夫书,先默坐静思。
”东晋的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中也说:“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唐代的虞世南在《笔髓论》中也说:“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
”明代的宋曹在《书法约言》中亦说:“志专神应、心平手随。
”这种剔除杂念、超越俗事的思想与刘蒜《文心雕龙》中的“虚静观”是一致的。
与此相对,炽情态是情燃如炽、激情奔放、欲罢不能、一吐为快的创作心态。
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写道:“昔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
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
”怀素在《自序帖》中也说;“粉壁长廊数十间,兴来小豁胸中气。
忽然叫绝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
”苏轼在《送参寥师》中也说:“忧愁不平气,一寓笔所骋。
”这是一种酒神式的浪漫主义的创作心态。
古人论述情绪与书法创作的关系涉及三方面的内容。
首先,古人认为,书写内容对书写时的情绪状态有影响,所谓写“悲”则悲、写“忧”则忧。
其次,古人认为,不同情绪状态下,其书法风格亦有相应的变化。
再次,古人认为,书法创作可以排除消极情绪,达到心理平衡。
韩愈曾说“不平则鸣”,艺术就是一种“鸣”的工具,书法亦不例外。
正因为如此,现代心理学家和医生常常劝某些患者从事书法活动,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古人认为,书法创作就是塑造形象,从而表现书法家的个性,抒发其感情。
书法之“象”是取象异类,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一切事物均可作为书法之象的原形,如山川河流、鸟兽虫鱼、花草树木、风雨雷电等。
古人认为,想象的作用,就是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形象在大脑中所形成的表象材料进行转换、加工、改造、重新组合,进而创造出书法之象。
还需指出的是,古人将取象异类而形成的“象”分为抽象之“象”和具象之“象”。
抽象之象是追求神似,具象之象是追求形似。
前者如王羲之观鹅掌拨水而得笔法,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而得草书之法,黄庭坚观樵夫荡桨而得笔势,等等;后者如所谓点如怪石、龙爪、杏仁、梅核、蟹目、菱米等,竖如悬针、垂露、曲尺、铁柱等。
前者是创造想象的功能,后者是再造想象的功能。
总而言之,在古代的书论家看来,书法活动是多种心理因素协同作用的过程。
无论是虚静态创作还是炽情态创作,都离不开动机、想象情绪、灵感等因素的重要作用。
材料二:书法与字体的变化相互平行又交叉地发展。
从篆捅文字开始,没有一种字体可以与书法截然分开。
宋代木板书籍有手书者,仍不失书法的一些韵味。
东汉《熹平石经》是官方校正《五经》的刻石,注重文字的规范谨饰,从书法看,不失众多汉隶之一,应当视为书法的一体,只是书味不浓。
近代流行的印刷用宋体字,保持着汉字各种基本笔法以及楷书结构,却不能认其为书法。
至于篆、隶、行、草多种书体,我们未尝不可以找出它们最原始的基因,“还原”为“字体”,但只能在理论上加以承认,实践中不存在。
因为任何书写(刻),凭借特定的工具全出以个人行为。
书写中的思想,都倾向于个人意识的一部分,并且区别于自己而不会重复。
有以仿宋印刷体的笔法相对应于楷体书法,应是对楷书的误解。
楷书不但与印刷体有别,楷书的笔法,在每个书家那里也是不同的。
所以即使教初学者写楷书,也不能以宋体字为准。
倘要求点画与宋体字相同,索性不叫书法了。
张守世《书法回归“心画”本体》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书法,是中国一门普及度高的艺术形式:书法论著,在东汉时期跨入自觉的艺术时代以后,便逐渐成为中国古代艺术论著中最丰富的艺术论著。
B.对于想象与书法、动机与书法、灵感与书法、情绪与书法、个性与书法、品德与书法等书法心理方面的问题,占人都有独到之思想,书法创造与之息息相关。
C.在古人看来,虚静创作是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居敬持志、人书相对的创作心态,虚静态和书法创作中另外一种心态即炽情态是截然相反的。
D.由东汉蔡邑的《笔论》、东晋王羲之的《题卫夫人<笔阵图>》、唐代虞世南的《笔髓论》、明代宋曹的《书法约言》、刘腮的《文心雕龙》等例子可以知道到他们对书法创造的心态都有共同的了解。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名家在书法创作过程中,创作心态不同的一项是(3分)()A.王羲之《兰亭集序》B.虞世南《孔子庙堂碑》C.颜真卿《祭侄文稿》D.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旭观公孙大娘舞剑器而得草书之法,黄庭坚观樵夫荡桨而得笔势,足以说明书法活动中想象的作用。
B.韩愈曾说“不平则鸣”,艺术就是一种“鸣”的工具,书法亦不例外。
因此,书法创作可以排除消极情绪,达到心理平衡。
C.书法与印刷体在要求上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比如楷书的笔法就与仿宋字有区别,仿宋字是不能称作书法的。
A.书法与字体的变化相互平行又交叉地发展,不同的字体体现了不同的书写者的个人意识,也体现出书写者不同的思想与情感倾向。
4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给书法创作下一个简要定义。
(4分)5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 -9题。
粮食熊立功一个冷得打寒战的深夜,叶于爹爹又回了,还带着两个人,破衣烂衫的,腰间缠着树藤。
相同的是,都戴着八角帽,帽子上都绣了用布做的红五星。
“回来了?”娘说。
“嗯,叶子睡着了?”爹爹问。
“嗯,我给你们做一点吃的,看把你们冻的。
”他们低沉的声音,还是吵醒了稻草中睡着的叶子。
几年来,爹爹总是深更半夜回家,多半是拿粮食。
娘揭开锅盖,上了几瓢水,在灶下点着了火。
再扳开地窖,舀出一碗米。
一个长个子走过去,拿过娘刚要下锅的米碗,从屁股后面摘下一个袋子,倒进去。
回头冲娘笑笑:“嫂子,谢你了,这粮食,还是存下吧,随便给我们吃点东西,就行了。
”说完,长个子把灶台上的一把野菜倒进了锅里,那野菜是娘白天带叶子去挖的。
一会,香香的野菜味道弥漫了整个草棚,叶子听到父亲他们滋滋响地吃,馋得流口水。
这几年,家里产的粮食都被爹爹拿走了,就是野菜叶子也没有饱餐过。
趁爹爹他们吃的空隙里,娘拿出针线帮他们缝补起破衣来。
娘像怕人看到光亮一样,把豆油灯放在灶门口,借着微光做。
爹爹他们出门的时候,拿走了地窖里的所有可以吃的东西。
长个子临出门时,又折回来,走向叶子,她连忙闭上眼。
长个f用粗糙的手摸了摸叶子的脸,带着愧意说:“孩子,苦了你啊!”说着,就解开了袋口,也不听爹爹还有娘的劝阻,硬是从中捧出了几捧粮食。
并说: “不能让孩子饿着啊,以后解放了,还得靠他们建设新中国哩!”叶子不晓得爹爹他们在外干啥,也不晓得爹爹他们为什么连吃的也没有,她只知道爹爹他们总是三更回,半夜走。
侮一次同,爹爹总是都要带走家里好多东西,或者是粮食,或者是衣物。
但叶子通过爹爹他们和娘的对话,偷偷地听到,村子里的大恶霸地主是他们打死的。
活该,报应。
大恶霸霸占了好多人的田地,还逼死了村子里的几个穷人……能够打死穷人恨的人的人,能够打死没人敢惹的人的人,就是好人!第二天,娘把长个子留下的几捧稻谷,研成米粉,想单独为叶子打一个糊糊汤,叶子硬是把米粉存下了,她想,就是饿死,也要把粮食留给爹爹他们吃,吃饱了,好打穷人恨的人: 并坚持和娘吃着野菜,在娘面前,她还吃得格外香。
吃完野菜,叶子就有劲,就天天陪同娘存粮食。
白日,陪娘走村串巷,四处讨米讨饭。
夜里,娘俩再把讨来的饭啊菜啊,放在锅里炒,放在锅里烘,一直到十,再倒进袋子里,藏起来。
一个秋末半夜,狂风夹着细沙敲打得门窗瑟瑟作响。
睡在稻草里的叶子,被吼叫声吵醒。
几个拿枪的兵,闯进来,在草棚里到处翻,逼着娘拿出藏的粮食,他们嘴里骂着:“你个赤匪婆,快把粮食交出来,不然,捂死你……”娘不动,也不开腔。
那些兵就对她拳打脚踢。
末了,没搜出粮食的几个兵,就用绳子把娘绑了,带出了门。
上前抱扯娘的叶子,被一个兵一脚踢昏过去……那之后,娘再也没回,巴望了几天几夜的叶子,哭着叫着娘,泪哭干了,喉咙喊哑了。
慢慢地,叶子不哭不叫了,她开始一个人做着和娘一起做的事。
白日,走村串巷,四处讨米讨饭:夜里,冉把讨来的饭啊菜啊,放在锅里炒,放在锅里烘,一直到干,再倒进袋子里,藏起来。
一天又一天,叶子重复着自己做的事。
又是一个半夜,长个子带着几个人来了,他们依然戴着八角帽,叶子看到他们,就扑上去,哭不出声。
“孩子,苦了你啊!”长个子紧紧地抱着叶子说。
“我爹呢?”长个子低下头,看着一民高的叶子,说:“孩子,两天前,你爹爹和我们送粮食到前线,遇到了敌人。
为保全粮食,你爹爹把敌人引开了,也把子弹引到了自己身上……你,和我们走吧!”叶子嘴唇咬出了血,老半天,她摇摇头,很坚决地摇摇头。
然后,默默地把藏的粮食,拿出来,交给长个子他们,说:“以后,你们来拿粮食,就找我吧。
”第止天,荒野上飘动着像一片叶子一样的叶子。
那一天,叶子穿着一件绿色的衣服,叶子就成了绿色的叶子……(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个秋末半夜,狂风夹着细沙敲打得门窗瑟瑟作响”这句环境描写,写出了环境的寒冷恶劣,也为持枪大兵闯入家中把娘绑走营造了紧张肃杀的气氛。
B.“叶子嘴唇咬出了血”这一特写镜头除含着叶子对失去父母的极度伤心,也流露出她明白了父亲的身份,从而继承父母遗志继续跟着红军走的坚强决心。
C.作品两次描写到“八角帽”,说明来取粮食的人都是工农红军的人,不但交代了时代背景,而且暗示出叶子母女的阶级立场。
D.作品通过叶子一家的描写,展现了战争年代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者进行的艰苦的斗争生活,在当今社会还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一段运用了肖像描写,“破衣烂衫”“都戴着八角帽,帽子上都绣了用布做的红五星”分别暗示了他们革命斗争生活的艰苦及身份。
B.小说运用了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对比等手法,刻画叶子这一个贫苦家庭的女儿宁愿挨饿也全力支持红军革命的光辉形象,表达了对她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