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素监测的临床意义及优势

合集下载

肝素结合蛋白检测(HBP)的临床意义

肝素结合蛋白检测(HBP)的临床意义

肝素结合蛋⽩检测(HBP)的临床意义什么是肝素结合蛋⽩?肝素结合蛋⽩(heparin-binding protein,HBP):是中性粒细胞来源的颗粒蛋⽩,主要储存于嗜天青颗粒,少部分储存于分泌⼩泡中,HBP是丝氨酸蛋⽩酶家族成员,⽆蛋⽩酶活性。

其结构包含222个氨基酸的单链蛋⽩,含有8个半胱氨酸残基,在第100、114或145位天冬氨酸残基上具有糖基化位点,结构类似于中性粒细胞弹性蛋⽩,与其同源性为45%。

对脂多糖脂质A具有⾼亲和⼒。

中性粒细胞活化后脱颗粒,即释放出HBP。

当发⽣急性细菌感染时,⾎液中HBP的浓度可在1-2⼩时内明显升⾼,⽽病毒感染时HBP不增⾼或轻度增⾼。

HBP同时也作为致病因⼦,当患者接受有效治疗后HBP浓度则很快下降。

因此,检测患者⾎液中HBP 含量可辅助临床进⾏急性细菌感染诊断及预测、感染严重程度判断以及抗⽣素疗效监测。

肝素结合蛋⽩的功能?1. 增加⾎管内⽪细胞的通透性;2. 调节单核/巨噬细胞功能;3. 通过线粒体途径调节细胞凋亡;肝素结合蛋⽩检测的⽅法和原理常见试剂盒基于免疫荧光技术,采⽤双抗体夹⼼法。

将样本与缓冲液混匀,检测缓冲液中的荧光标记抗体会与HBP抗原结合。

加⾄板条加样孔后,经⽑细管作⽤扩散,在检测区(T)被固定在膜上的配对抗体捕获,形成HBP抗体-HBP标记抗体复合物。

复合物的荧光抗体信号与HBP浓度成正⽐,经仪器分析后可计算出样本中抗原的浓度。

质控区内所显现的值是判断是否有⾜够标本,层析过程是否正常的依据,同时也作为试剂的内控标准。

肝素结合蛋⽩检测的标本要求1.标本为1:9 枸橼酸钠抗凝全⾎(BD 管)。

2.标本采集:使⽤市售内含0.3ml抗凝剂(3.2%枸橼酸钠)的真空采⾎管,静脉抽取患者空腹⾎液直⾄真空管负压消失,与抗凝剂充分混匀。

2⼩时内分离最佳,必须6⼩时内分离。

3.拒收标准:严重溶⾎或浑浊样本不能使⽤。

4.标本保存:⾎浆2℃-8℃可保存⼀周。

浅析系列肝素药物质量分析及控制研究

浅析系列肝素药物质量分析及控制研究

浅析系列肝素药物质量分析及控制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肝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血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心脏病、血管病、血栓病等多种疾病的治疗中。

随着临床需求的增加,肝素药物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超低分子量肝素等系列。

肝素药物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其质量的分析和控制变得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外关于肝素药物质量分析及控制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在肝素药物的质量分析方法方面,目前仍缺乏一套标准化的分析方法,各个研究单位之间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质量控制研究方面,由于肝素药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如何有效地对其质量进行监控和保障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对系列肝素药物的质量进行全面分析,探讨不同的质量分析方法和质量控制策略,为肝素药物的生产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能够进一步完善对肝素药物质量的认识,提高肝素药物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系列肝素药物质量进行分析与控制研究,探讨其质量状况、影响因素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从而为优化系列肝素药物的生产制造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系列肝素药物的质量分析和控制研究,可以为我国药品质量监管提供参考,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推动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

研究还旨在寻找新的质控方法,提高肝素药物的生产质量,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与进步。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可以有效提高系列肝素药物的质量水平,促进我国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系列肝素药物是一类重要的抗凝血药物,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在临床上,系列肝素药物常用于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如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等。

研究系列肝素药物的质量分析及控制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通过对系列肝素药物的质量分析,可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精确的质量分析结果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和药企监控药物的质量,保证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研究

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低分子肝素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

研究采用了多种临床研究方法,对病人进行了治疗并进行了结果分析。

观察到低分子肝素治疗的病人在临床效果上表现出显著的改善,但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副作用。

安全性评价显示,低分子肝素在治疗中较为安全。

机制探讨部分分析了低分子肝素对脑血管病的作用机制。

研究结果显示,低分子肝素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结论总结部分对本研究的发现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为低分子肝素在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效果、研究、副作用、安全性评价、机制、观察、结论、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常常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损伤甚至死亡。

在临床上,脑血管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溶栓、抗血小板、降压等手段来减少脑损伤和神经功能障碍。

仍然缺乏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来改善患者的预后。

目前对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仍存在争议,临床研究结果不一。

有必要开展更多的临床研究来评估低分子肝素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准确的证据支持。

部分的内容至此结束。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评估低分子肝素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减少患者的疾病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

具体目的包括:1. 研究低分子肝素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包括缩小梗死范围、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等方面的疗效。

2. 探讨低分子肝素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安全性和副作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3. 分析低分子肝素可能的治疗机制,探讨其对脑血管病的作用途径,为深入研究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通过本研究的目的,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的依据,推动低分子肝素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病情的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肝素钠的作用

肝素钠的作用

肝素钠的作用
肝素钠是一种抗凝血剂,常用于预防血液凝结和血栓形成,以下是肝素钠的作用:
1. 抗凝作用:肝素钠能够抑制血液凝结,阻止血栓形成。

它通过与血液中的活化因子结合,抑制凝血酶的活性,从而降低血液的凝结能力。

2. 预防血栓形成:肝素钠可用于预防血栓病的发生和复发,如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

它可减少血液中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防止血管内壁的损伤和炎症反应。

3. 治疗心血管疾病:肝素钠可用于治疗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血栓形成等心血管疾病。

通过减少血栓的形成和增加血液的流动性,可以改善心血管病患者的症状和预后。

4. 血液透析:肝素钠也常用于血液透析过程中,以避免透析器内发生血栓,并保持透析血管通畅。

它可以通过减少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的形成,减少透析过程中的并发症。

5. 防治血栓性疾病并发症:肝素钠可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并发症,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它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血栓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和预后。

需要注意的是,肝素钠具有一定的抗凝作用,使用时应注意剂量和监测血液凝血指标,以避免出现出血等副作用。

此外,肝
素钠的使用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擅自停止或调整用药剂量。

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价值分析

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价值分析

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本文旨在观察肝素抗凝血浆用于急诊生化检验的价值。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急诊科收治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患者收治时间为2019年9月10日/2020年10月30日(开始/结束),所有患者均行血清检测(对照M组)、肝素抗凝血浆处理后血清检测(肝素抗凝K组),观察两组生化检验指标差异。

结果肝素抗凝K组与对照M组血糖、钠离子(Na+)、氯离子(CL-)、尿素氮、血肌酐生化指标无差异(t=0.192、0.078、0.354、0.265、0.139),P>0.05。

结论肝素抗凝血浆应用在急诊生化检验中不会对患者血清生化指标产生影响,同时还可以充分发挥肝素抗凝血浆作用,可以实现快速检验,满足急诊检验需求,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肝素抗凝血浆;急诊生化检验;钠离子;血糖生化检验是急诊科患者检验最为常用的手段,急诊科收治的患者病情往往比较危急,需要立即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以便于在鉴别患者病情基础上给予患者科学的针对性急救处理,抢救患者生命[1]。

传统生化检验时间比较长,检验结果获得相对较慢,限制急诊抢救质量提升。

故,研究可以更为快速、准确进行生化检验的方法,对于缩短生化检验时间具有重大意义。

研究以42例急诊科收治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意在分析此类患者将肝素抗凝血浆应用于生化检验中的价值,具体报告下述。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9年9月10日~2020年10月30日我院急诊科收治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血清检测、肝素抗凝血浆处理后血清检测,行血清检测纳入对照M组,肝素抗凝血浆处理后血清检测纳入肝素抗凝K组。

42例急诊患者分布情况,男性22例,女性120例,平均年龄54.49±1.68岁(32~71岁)。

研究采用单盲法,患者对本次研究并不知情。

本研究经过本院伦理委员为批准。

1.2方法所有参与研究急诊患者入院后,取患者肘静脉血液4.0mL,分别存储于两个试管中,一份2ml放入普通的干燥试管中,另一份2ml放入肝素抗凝试管中。

血液透析患者肝素抗Xa活性检测及临床意义

血液透析患者肝素抗Xa活性检测及临床意义

06
结论
研究成果总结
01 02 03 04
肝素抗Xa活性检测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评估患者的 出血风险和抗凝效果。
通过检测肝素抗Xa活性,可以指导临床医生合理调整抗凝剂的使用剂 量,避免出血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本研究还发现,不同个体对肝素的反应存在差异,这为个体化治疗提 供了依据。
肝素抗Xa活性检测有助于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VS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肝素的抗凝作用 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血流量、 透析时间、肝素与透析器膜的相互作 用等。
与其他指标的关系
肝素抗Xa活性与血小板计数、凝血 酶时间等凝血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可以作为凝血功能评估的辅助指标 。
肝素抗Xa活性与患者的病情和预后有 一定的关联,如长期处于高凝状态的 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增加。
对临床实践的建议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应定期监 测患者的肝素抗Xa活性,以便 及时调整抗凝剂的使用剂量。
对于出血风险较高的患者,应 选择适当的抗凝剂或采取其他 预防措施,以降低出血风险。
在使用肝素进行治疗时,应充 分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医生和护士应加强对患者的宣 教,提高患者对抗凝治疗的认 知和依从性。
03
血液透析患者肝素抗Xa活性特点
正常值范围
肝素抗Xa活性正常值范围为0.3-0.7 U/mL,但具体正常值范围可能因实验室和检测方法的不同而有 所差异。
肝素抗Xa活性检测主要用于监测血液透析患者中肝素用量的合适程度,以避免因肝素用量不足或过量 导致的出血或血栓形成等不良反应。
影响因素
肝素抗Xa活性的影响因素较多,如肝 素剂量、给药方式、患者个体差异、 检测方法等。

ATIII检测的临床意义

ATIII检测的临床意义

ATIII检测的临床意义一、AT-III抗凝系统在凝血过程中的作用抗凝血酶III(A T-III)抗凝系统:A T-III抗凝系统是抗凝血系统(A TIII、PC、PS)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体内主要的凝血酶抑制物,对其他丝氨酸蛋白酶(FⅨa、FⅩa、FⅪa、FⅫa)也有抑制作用,A T缺陷症导致血栓形成机制主要与其抗凝活性和肝素结合能力降低有关。

二、临床上常见的疾病遗传性抗凝血酶III(AT-III)缺陷症,于1965年由Egeberg首次报道。

据统计,美国麻省的发病率高达1:2000;在英国,本病的发生率可达人群中的0.2%-0.4%。

我国大陆AT-III缺陷症只有零星报道,香港的发生率达静脉血栓形成中的9.6%,台湾省的发生率为2.3%。

可见本病在我国的发生率并不低。

获得性抗凝血酶III(AT-III)缺陷症见于DIC、肾病综合症、肝胆疾病和L-天冬酰胺治疗。

A T-III缺乏的女性患者,在妊娠、分娩期及口服避孕药时,容易发生血栓性疾病。

同时,A T-III是肝素抗凝血过程的必需物质,当A T-III活性降低时,肝素的抗凝血活性明显降低或失去活性,所以在肝素的治疗监测中,必须需要了解A T-III的水平,以预防不必要的且危险的大剂量治疗。

三、AT-III活性测定的临床意义A T-III活性增高:见于血友病,口服抗凝剂等。

A T-III活性降低:见于DIC、肝病、术后、心肌梗塞、心绞痛、脑血管疾病、肾病、深静脉血栓、反复原因不明的血栓形成、肺梗塞、妊高症等疾病。

常规凝血四项是体内凝血因子水平正常与否的综合体现,仅能用于出血性疾病的筛查。

对于高凝状态病人的筛查,常规四项往往是正常的,如果结合A T-III检测,一旦四项正常,而A T-III降低,这样的病人发生血栓的风险就会加大,尤其是加上手术创伤等其它刺激因素,风险进一步加大,最终可导致血栓发生,需要临床医生及早发现并预防处理。

VIII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血浆中因子VIII:C水平增高:主要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尤其是静脉血栓形成性疾病,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肾病综合征、口服避孕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恶性肿瘤等,肝病时VIII:C升高。

各种化验标本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各种化验标本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血气分析
血液酸碱度(pH):
指血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 数值。
正常值为7.35~7.45, 增高见于碱中毒, 降低见于酸中毒。
动脉血氧分压(PaO2)
指血液中的物理溶解分子所 产生的压力。
正常值为12.6~13.3kPa,
轻度呼衰: 6.67~8kPa 中度呼衰:5.33~6.67kPa
+
急行乙肝趋向恢复或慢性乙肝, 弱传染性。
+
急行乙肝趋向恢复或慢性乙肝, 弱传染性。
+
急性HBV感染康复期或既往有感 染史,目前保持免疫力。
+
急性HBV感染窗口期或既往曾感 染过乙肝,有流行病学意义。
+
急性HBV感染窗口期或既往曾感 染过乙肝,有流行病学意义。
疫苗接种后或HBV感染后康复
+
急性乙肝康复期,开始产生免疫 力。
尿比重
尿比重测量用于估计肾脏的浓缩功能,但精确度差,受影响因素多。其测定值仅供参考
正常1.015~1.025之间
增高见于高热、脱水、心衰、休克、糖尿病和急性肾炎;
减少见于尿崩症和肾功能衰竭。
气味:
新鲜尿有氨臭味:膀胱炎或尿潴留
蒜臭味: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烂苹果味: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鼠臭味:苯丙酮酸尿。
正常值:14-21秒
纤维蛋白原(Fib)
正常值:2-4g∕L
增高:炎症表现、栓塞性疾 病
血沉测定
参考值:
成年男性:1~15mm/1h末
成年女性:0~20mm/1h末
临床意义:
1、生理性改变:12岁以下儿童、妇女月经期、妊娠3个
月后肢分娩后3周以及老年人可增快,高原居民可减
慢。

肝素

肝素

参考范围
抗Xa的正常值参考范围
正常人用本法检测肝素,结果接近0。
治疗剂量: 0.3 – 0.7 anti-Xa IU/mL (普通肝素 4小时采血)
预防剂量: 0.1 – 0.3 anti-Xa IU/mL 治疗剂量: 0.5 – 1.0 anti-Xa IU/mL
(低分子肝素 4-6 小时采血)
制剂分子量在1200~40000,抗血栓与抗凝血活性与分子量大小有关。 肝素(包括肝素钠、肝素钙、低分子肝素)、都是抗凝血药。 普通(标准)平均分子量为15000, 相当稳定。通常把分子量小于6000的称为低分子肝素。 肝素具有强酸性,并高度带负电荷
肝素的临床常用方法为注射给药,而呼吸系统疾病可采取雾化吸入达到治疗目的
威士达 高宇
目录
CONENTS
01. 肝素类药物
02. 肝素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不良
反应等
03. 肝素类药物的临床检测
肝素
肝素首先从肝脏发现而得名,它也存在于肺、血管壁、肠粘膜等组织中,是动物体内一种 天然抗凝血物质。天然存在于肥大细胞,现在主要从牛肺或猪小肠黏膜提取,生理情况下血 浆中含量甚微。无论在体内还是体外,肝素的抗凝作用都很强,故临床把它作为抗凝剂广泛 使用。
肾功能不全,有出血素质、消化性溃疡、严重高血压患者、孕妇都禁用。
பைடு நூலகம்
检测肝素的方法
1 、APTT APTT依然是作为监测UFH的选择之一。它是非常简单,快速和便宜的项目。然而,却难以标 准化。 2、硫酸鱼精蛋白中和试验 该试验是基于UFH,一个高度负电荷的分子,被硫酸鱼精蛋白,一个正电荷 的蛋白,中和的原理。 3、抗Xa活性检测 发色底物法检测肝素抗Xa活性的原理都是一样的:标本中的肝素与AT形成复合物, 抑制过量添加的Xa因子。剩余的Xa因子活性的测量,通过其与特异的底物作用,释放出pNA来进行。这 一反应与肝素浓度成反比。不同的只是反应孵育时间,稀释用的缓冲液,底物以及是否添加外源的AT。 缓冲液中的硫酸葡聚糖可以降低PF4的影响。

肝素结合蛋白浓度检测在脓毒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肝素结合蛋白浓度检测在脓毒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肝素结合蛋白浓度检测在脓毒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张艳;黄深华;何大海;王华丽;陈洁;余华;孔丽蕊【摘要】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浓度检测在脓毒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成都市郫都区中医医院收治的52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严重程度的不同分为脓毒症组(26例)和脓毒性休克组(26例);另选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所有受检者的HBP,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法检测降钙素原(PCT),采用免疫层析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WBC),观察各组的HBP、PCT、hs-CRP和WBC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HBP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结果健康对照组、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的HBP、PCT、hs-CRP和WBC均呈逐步上升趋势〔HBP(μg/L):2.85±0.76、8.55±1.27、96.72±21.35,PCT(μg/L):0.25±0.09、0.38±0.34、1.86±0.67,hs-CRP(g/L):2.63±1.33、3.17±1.53、10.91±6.21,WBC(×109/L):7.29±0.80、9.26±0.87、12.49±1.56〕,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脓毒性休克组的HBP升高最为明显(P<0.01).HBP诊断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明显优于PCT、hs-CRP、WBC(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BP预测脓毒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82〔95%可信区间(95%CI)=0.745~1.000,P=0.002〕,最佳临界值为7.295μg/L时,敏感度为0.625、特异度为1.000.结论在脓毒症诊断中,应用HBP浓度检测能够有效鉴别脓毒症的感染程度,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提高预后疗效.【期刊名称】《实用检验医师杂志》【年(卷),期】2019(011)001【总页数】4页(P55-58)【关键词】肝素结合蛋白;脓毒症;脓毒性休克;临床价值【作者】张艳;黄深华;何大海;王华丽;陈洁;余华;孔丽蕊【作者单位】611730 四川成都,成都市郫都区中医医院检验科;611730 四川成都,成都市郫都区中医医院检验科;611730 四川成都,成都市郫都区中医医院检验科;611730 四川成都,成都市郫都区中医医院检验科;611730 四川成都,成都市郫都区中医医院重症监护室;611730 四川成都,成都市郫都区中医医院体检科;611730四川成都,成都市郫都区中医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脓毒症指宿主对感染反应失调引起的致命性器官功能障碍[1],是炎症及抗炎症反应平衡失调所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drome,SIRS)[2]。

肝素结合蛋白HBP临床意义

肝素结合蛋白HBP临床意义
结论:肝素结合蛋白的诊断能力是有利的,在预测危重患者进展为脓毒症方面表现出高灵敏度和特异性。
Accuracy of Heparin-Binding Protein in Diagnosing Seps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rit Care Med. 2021 Jan 1;49(1):e80-e90.
HBP 研究进展——HBP对感染引起的器官功能障碍的鉴别价值
CRP的AUC最高,其次是HBP
HBP 研究进展——HBP 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对于每一个数量的功能障碍器官感染患者 (n = 96,组I)有显着较高的HBP水平比 非感染患者(n = 236,组IV) 有4个以上功能障碍器官的感染患者的HBP 水平最高(中位数31.9 ng/mL,IQR 22.9 110.7 ng/mL),根据功能障碍器官的数量, HBP水平显著增加(P = 0.00084)
1.是诊断病毒、细菌感染 的敏感指标 2.联合CRP检测能更准 确判断感染类型
不同标志物各有优劣;不能完全根据单一指标做出明确诊断,临床也采用多指标联合检测进行 判断;
一个有用的败血症诊断生物标志物需要满足四个标准:
(i) 生物合理性; (ii) 对相关结果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阳性和阴性预测值; (iii) 在开发生物标志物的机构或实验室之外具有广泛的可重复性;
1.阻断HBP与其靶细胞的相互作用:通过以下方式 阻断HBP与其靶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1. 右旋糖酐硫酸盐(dextran sulphate) 2. 肝素(heparin)
2024/10/14
14
HBP 研究进展
荟萃分析中确定了 26 项研究,涉及 3,868 名患者。

肝素结合蛋白临床意义

肝素结合蛋白临床意义

肝素结合蛋白临床意义
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肝素结合蛋白的临床意义有很大的作用。

例如,诊断乙肝病的PTHT(肝素结合蛋白)与乙肝RNA量正相关,低水平表明低乙肝RNA 量,可以用作临床判断慢性乙型肝炎进程和肝破坏程度的重要指标。

另外,空腹性肝素结合蛋白也可以当作预测肝脏病理变化的潜在预测因素,例如帕金森酮尿病、脂肪肝病等。

此外,肝素结合蛋白在肝移植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由肝素结合蛋白(PTHT)及其变化模式可以迅速反应治疗效果,可以指导移植术后的肝病病变并前瞻性评估移植术后移植治疗的发展。

ICU中的肝素抵抗评估与治疗

ICU中的肝素抵抗评估与治疗

ICU中的肝素抵抗评估与治疗由于起效快速,在需要控制抗凝时可被鱼精蛋白迅速及完全逆转,普通肝素(unfractionated heparin,UFH)仍是许多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选择,特别是那些严重多脏器功能衰竭或体外循环,包括ECMO的患者。

UFH是一种从猪肠或牛肺中纯化的糖胺聚糖混合物,是抗凝血酶的催化剂、内源性凝血酶(IIa因子)、Xa因子和几种其他凝血因子的抑制剂。

UFH与抗凝血酶结合是由独特的五糖序列介导,该序列仅存在于三分之一的肝素链中。

UFH的主要缺点是其抗凝作用的个体差异大。

肝素抵抗可以定义为使用足量肝素情况下,未能达到特定的抗凝水平。

我们认为,在静脉血栓栓塞患者中,需要>35000 单位UFH才能维持APTT在目标范围这一定义对于ICU 患者并不合适,因为这个定义没有考虑到体重、临床情况和血栓并发症这些因素。

此外,这一定位尚未在临床试验中得到验证。

基于体重的定义(IU/kg/hour)可能更优,但目前仍缺乏共识。

从我们三家机构使用不同的定义(未定义,需要>20 IU/kg/h,超过35000 IU/d),反映出目前缺乏普遍认可和具有临床意义的肝素抵抗的定义。

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危重患者中肝素抵抗的报道越来越多。

尽管在一小部分患者中,肝素抵抗与血栓栓塞事件相关,但肝素抵抗实验室检查与临床的相关性尚不明确。

本文讨论了ICU患者UFH监测的方法,肝素抵抗的机制和对这一复杂情况的处理方法。

普通肝素监测aPTT是使用最广的监测UFH的方法。

但它受到许多与肝素抗凝活性无关的分析前和分析因素的影响,可能不适合用于许多ICU患者的UFH监测。

高VIII因子水平可能缩短这些患者的aPTT,而获得性XII因子缺乏、狼疮抗凝剂或低纤维蛋白原水平可能延长aPTT,独立于肝素[7]。

此外,由于UFH诱导的aPTT延长高度依赖于所使用的试剂和分析仪,因此aPTT的治疗范围没有标准化。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显色抗Xa因子检测具有更好的特异性,越来越多地用于UFH监测。

有关血栓与止血检测项目的临床应用

有关血栓与止血检测项目的临床应用

有关血栓与止血检测项目的临床应用一.凝血障碍性疾病1.筛选试验选用APTT和PT作为筛选试验,根据筛选试验的结果,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况:(1)APTT和PT都正常:除正常人外,仅见于遗传性和继发性因子ⅩⅢ缺乏症。

获得性者常由于严重肝病、肝脏肿瘤、恶性淋巴瘤、白血病、抗因子ⅩⅢ抗体、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恶性贫血等引起。

(2)APTT延长伴PT正常:多数是由于内源性凝血途径缺陷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A、血友病B、因子Ⅺ缺陷症;血循环中有抗因子Ⅷ、抗因子Ⅸ或抗因子Ⅺ抗体存在;DIC时可见因子Ⅷ、因子Ⅸ、Ⅺ减低;肝脏疾病时可见因子Ⅸ、Ⅺ减少;口服抗凝剂时可见因子Ⅸ减少。

(3)APTT正常伴PT延长:多数是由于外源性凝血途径缺陷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遗传性和获得性因子Ⅶ缺乏症,获得者常见于肝脏疾病、DIC、血循环中有抗因子Ⅶ抗体存在和口服抗凝剂等。

(4)APTT和PT都延长:多数是由于共同途径缺陷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

如遗传性和获得性因子Ⅹ、Ⅴ、凝血酶原(因子Ⅱ)和纤维蛋白原(因子Ⅰ)缺乏症;获得性者主要见于肝脏疾病和DIC,口服抗凝剂时凝血因子Ⅹ和凝血酶原减低。

此外,血循环中有抗因子Ⅹ、抗因子Ⅴ和抗因子Ⅱ抗体存在时,它们也相应延长。

临床应用肝素治疗时,APTT和PT也都相应延长。

2.血友病和血管性血友病的基因诊断:(1)血友病A:可采用:a.间接基因诊断b.直接基因诊断(2)血友病B:由于因子Ⅸ基因小,所以血友病B可用直接基因测序的方法来解决:(3)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disease, vWD)的基因诊断:vWD携带者检测和产前诊断也是利用多态性标记进行间接诊断。

当然,对于明确缺陷的家系,亦可用缺陷基因作直接诊断。

①可变数目的串联重复顺序(ATCT),其杂合子频率高,在白种人群中杂合子频率为98%;②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利用这些多态性标记,可对部分家系作携带者检测和产前诊断。

常见检验指标的临床意义

常见检验指标的临床意义

9、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
参考值: 20~40秒,超过10秒有临床意义 危急值:>70秒
监测肝素治疗的首选目标,延长提示先天性凝血因子异常或后 天多种凝血因子缺乏。
缩短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或妊高症等高凝状态。
10、纤维蛋白原(FIB)
参考值:2-4g/L 增高:
见于糖尿病及酸中毒, 动脉粥样硬化,急性传染病,急性肾 炎,尿毒症,骨髓瘤,休克,外科术后及轻度肝炎 减低:
4、血小板计数(PLT)
危急值区间< 30X109/L > 1000X109 /L <10X109/L 可致自发性出血。若出血时间>15分钟,和(或)已有出血,则应立 即给予增加血小板的治疗。 <50X 109/L在病人有小的出血损伤或将行小手术时,则应给予血小板浓缩物。 <100X 109/L在病人有大的出血性损伤或将行较大手术时,则应给予血小板浓 缩物。 >600X 109/L若无失血史及脾切除史,应仔细检查是否有恶性疾病的存在。 > 1000X109/L常出现血栓,若此种血小板增多属于非光过性的,则应给予抗 血小板药治疗。
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肝硬化。
1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参考值:5-40u/L 增高:见于各种急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或酒精中毒引起的急性
肝损伤;心脏、骨骼肌等组织受损及其他肝胆疾病。 尤其注意的是,重症肝炎时由于大量肝细胞坏死,血清中ALT
可逐渐下降,故ALT活性不一定与疾病的重症程度成正比。
2、红细胞计数(RBC)
病理性减少: ①各种贫血: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地中海性贫血等; ②急慢性失血:如产后、手术后、消化道溃疡引起的大量出血,钩

肝素监测的临床意义及优势教学教材

肝素监测的临床意义及优势教学教材

肝素监测的临床意义及优势肝素监测的临床意义及优势抗活化十因子Anti-Xa检测法国内外指南: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发布的基于循证医学的临床实践指南之抗凝治疗及血栓预防第9版中将Anti-Xa活性列为肝素施用指南的监测标准,并被德克萨斯州及新墨西哥州UM健康系统所采用作为肝素施用指南的唯一监测标准10希腊外科指南中推荐通过Anti-Xa对施用低分子量肝素进行监测2o英国血液学会发布的肝素监测指南建议,APTT可用于普通肝素(UFH的检测, 而Anti-Xa更推荐给低分子量肝素(LMWH监测因为LMWHUFH作用更特异为Xa。

在妊娠妇女、婴幼儿、肥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建议进行Anti-Xa监测LMW的施用3。

PMID: 16512825阜外医院陈纪林建议,治疗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症(ACS使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较普通肝素(UFH)更具有治疗优势,但因为LMW更侧重于对Xa因子的抑制,因此针对Xa进行检测更具意义,为规范LMW使用方法,作者建议开医嘱时统一到抗Xa活性单位并保持患者至少在0.5IU/ml以上以达到抗血栓形成作4同仁医院心脏中心胡大一认为,针对肥胖患者应通过监测抗Xa因子水平指导LMW H药,同时,针对肾功能不全患者施用LMW应进行抗Xa活性监测5o监测普通肝素:美国临床病理学会公布,APT试验由于试剂对普通肝素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不但不同厂家的试剂或仪器将导致测试结果产生变化,就连同一厂家不同批号的试剂都能显著影响测量结果。

因此美国病理学会College of America nPathologists (CAP)需要一种在各种试剂及仪器上均能得到可靠治疗范围的检测方法。

由于Anti-Xa是基于蛋白酶抑制的检测,因此能被分光光度计通过严格定义的化学试剂而非生物来源的试剂进行精确的测量。

此外应用Anti-Xa试验监测普通肝素相较APT袪,并不需要根据每批号试剂重新设定治疗范围,因为Anti-Xa的范围固定在0.3 to 0.7 IU/mL 并不会改变。

临床检验危急值常用指标及临床意义

临床检验危急值常用指标及临床意义

PaCO2决定水平临床意义
35mmHg:低于此值而PH>7.5,提示为呼吸性碱 中毒。
45mmHg:高于此值且PH<7.35,表明为呼吸性 酸中毒。
50mmHg:高于此值,表明换气衰竭,应予以合 适的治疗。
70mmHg:高于此值,尤其是急性升高,多可引 起昏迷。
血气分析—酸碱度(PH)
参考值
7.35~7.45 35~45 80~100 21.4~27.3 3.5~5.5 135~145 98~108 3.61~6.11 1.7~8.3 35~80 2.2~2.9 24~194 0-24
0~40 0~200 120~160 4.0~10.0 100~300
11~14
低值 7.2 20 40 15 3 120 80 2.8
一类传染病的病原体,血液、脑脊液、胸腹腔积液等标本中 发现病原微生物时,Rh(D)阴性时均应及时与临床医生联系, Rh(D)阴性血属于少见血型,及时报告便于血库及时与血站 联系提前预约备血。
我院检验科危急值报告范围
实验项目
名称 酸碱度 CO2分压 氧分压 碳酸氢根 钾
符号 pH PCO2 PO2 HCO-3 K+
血浆
全血
血清
常见的危急值检验项目
血细胞分析 包括: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蛋白含量等
凝血试验 包括: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
血气分析 包括:酸碱测定、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碳酸氢
根等
常见的检验项目
生化检验 如:血电解质、血葡萄糖、肝肾功能、血淀
粉酶等
微生物检验 如:血培养、尿中段培养、痰培养、药物敏
参考值:20~40秒

肝素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肝素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肝素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肝素是一种常用的抗凝药物,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

它通过抑制血液凝固过程,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肝素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它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一、肝素的正确使用方法1. 肝素的药物特点肝素是一种多糖类抗凝药物,具有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纤维蛋白溶解等作用。

它可经静脉或皮下注射给药,剂量和给药速度需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调整。

2. 静脉注射肝素静脉注射肝素通常用于心血管手术前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心脏衰竭等疾病的治疗。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按照医嘱准备肝素溶液,注意药品的浓度和容量。

- 使用无菌注射器和针头,将肝素缓慢注射入静脉,一般持续静脉滴注,速度根据具体情况调整。

- 治疗过程中需监测患者的凝血指标,如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

3. 皮下注射肝素皮下注射肝素通常用于预防和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等疾病。

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清洁注射部位,使用无菌注射器和针头。

- 抓捏注射部位的皮肤,将针头插入皮下组织,注射肝素。

注意避开血管和神经。

- 注意避免将肝素注射入静脉或肌肉。

二、肝素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1. 抗凝作用肝素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减少血栓的形成。

它能够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延缓纤维蛋白的形成,降低血液的凝固性。

这一作用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可以预防冠状动脉血栓的形成,降低心肌梗死和中风的风险。

2. 抗炎作用肝素通过抑制一系列炎症介质和细胞黏附分子的产生,具有抗炎作用。

炎症在心血管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肝素的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炎症对心血管系统的损害,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速度,提高血管功能。

3. 平滑肌细胞保护作用肝素可通过增加一氧化氮的释放和抑制血管紧张素的合成,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促进血管扩张,降低血压。

这对于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4.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肝素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的形成。

血液透析过程中肝素使用量的优化研究

血液透析过程中肝素使用量的优化研究

血液透析过程中肝素使用量的优化研究血液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肾脏疾病的方法,通过机器模拟肾脏的功能来清除血液中的废物和过多的液体。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一般需要使用肝素来抗凝,以避免血液在透析过程中凝结。

然而,肝素的使用量的过少或过多都会影响透析的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因此,对于肝素使用量的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肝素的作用和原理肝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抗凝血药物,在血液透析中也被广泛使用。

肝素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凝血酶和血小板聚集来防止血液在透析管路和透析器中凝结。

此外,肝素还可以抑制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的活性,使血液的凝血过程得到有效的抑制。

二、肝素使用量的影响因素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肝素的使用量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中,透析器表面积、血流速度、透析时间、患者个体差异等均可能对肝素使用量产生影响。

1.透析器表面积透析器表面积是影响肝素使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透析器表面积的增加,血液在透析过程中的接触面积增大,肝素的分布也更加均匀,从而需要的肝素量减少。

2.血流速度血流速度也是影响肝素使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当血流速度过快时,血液在透析管路中的停留时间减少,肝素在血液中的浓度下降,因此需要增加肝素的投药量以达到抗凝目的。

3.透析时间透析时间长短直接影响到肝素的使用量。

在透析时间过长的情况下,血液中的肝素浓度会逐渐下降,需要增加肝素使用量以维持血管的抗凝功能。

4.患者个体差异患者个体差异也会影响肝素使用量的多少。

如患者血流较慢或存在一定的凝血状态,其肝素使用量需要相应增加。

三、肝素使用量的优化研究肝素使用量的优化研究是血液透析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包括肝素使用量的减少、肝素使用量的个体化、肝素使用量的监测方法等。

1.肝素使用量的减少肝素使用量的减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优化方法,它可以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减少医疗费用。

研究表明,采用低分子量肝素可以减少肝素使用量,并且在肝素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也更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肝素监测的临床意义及优势
抗活化十因子Anti-Xa 检测法
国内外指南:
美国胸科医师协会发布的基于循证医学的临床实践指南之抗凝治疗及血栓预防第9版中将Anti-Xa 活性列为肝素施用指南的监测标准,并被德克萨斯州及新墨西哥州UMC 健康系统所采用作为肝素施用指南的唯一监测标准1。

希腊外科指南中推荐通过Anti-Xa 对施用低分子量肝素进行监测2。

英国血液学会发布的肝素监测指南建议,APTT 可用于普通肝素(UFH )的检测,而Anti-Xa 更推荐给低分子量肝素(LMWH )监测因为LMWH 比UFH 作用更特异为Xa 。

在妊娠妇女、婴幼儿、肥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建议进行Anti-Xa 监测LMWH 的施用3。

更具有治疗优势,用LMWH Anti-Xa 应用进一步对内时,高6。

发现在装Anti-Xa 妇女中的抗凝作用。

而Anti-Xa 活性监测却能很好的反映出抗凝药效而不被其他凝血因子浓度所影响。

因此推荐使用Anti-Xa 对妊娠妇女普通肝素施药剂量进行调整以达到预防血栓又避免出血的效果9。

PMID:
对肥胖儿童基于体重的普通肝素用药剂量调整进行评估,发现在对患者初始施用肝素后,APTT 水平在肥胖组和非肥胖组间无显着差异,而平均初始Anti-Xa 活性却在肥胖组中呈现较高的水平,因此对肥胖组患者的给药剂量进行个性化设置,使得其相较非肥胖组具有较低的平均初始剂量及较低的平均维持剂量10。

PMID:
针对小儿体外膜肺氧合的研究证实,Anti-Xa 试验相较APTT 或活化凝血时间(ACT )试验与体内肝素有效剂量的相关性更好,而ACT 与肝素剂量呈现出较差的相关性。

提示Anti-Xa 对于监测肝素的施用具有更好的价值11。

PMID: 监测低分子量肝素:
针对平常不需要例行监测的伊诺肝素进行Anti-Xa 活性检测,发现几乎有三分之一的用药患者Anti-Xa 水平在治疗范围
之外12。

PMID:
在接受伊诺肝素治疗的肥胖和非肥胖儿科患者对抗十活性水平进行比较,发现平均初始抗十水平在肥胖儿科患者中较高,但并未达到需要调整剂量的程度。

但肥胖患者需要更密集的监测来避免超出治疗范围水平的用药及潜在的出血风险13。

PMID:
在高静脉血栓风险的创伤病人中,利用Anti-Xa监测调整施用达肝素钠剂量进行预防处理能有效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

由于在此类患者中,静脉血栓的发生与施用肝素后的Anti-Xa水平相关,每天一次施用达肝素钠并在12小时监测Anti-Xa 进行剂量调整,能使绝大多数患者受益14。

PMID:
监测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针对新型特异的靶向口服抗凝剂监测方面,利伐沙班能使PT延长,但因其试剂变异较大并且PT延长的程度与该药物体内浓度相关性不好而使用受限。

而基于发色法的Anti-Xa试验与血浆利伐沙班水平相关性良好,并且当使用利伐沙班定
PT,
则相较传统的PT PMID:
也并不好
idence‐
2.
3.
4.
5.
6.
7.
monitoring.Hospitalpractice2013;41:16-24.
8.
AdatyaS,UrielN,YarmohammadiH,etal.Anti-FactorXaand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MeasurementsforHeparinM onitoringinMechanicalCirculatorySupport.JACCHeartfailure2015;3:314-22.
9.
MitsuguroM,OkamotoA,ShironouchiY,etal.EffectsoffactorVIIIlevelsontheAPTTandanti-Xaactivityunderatherapeuticdoseof heparin.Internationaljournalofhematology2015;101:119-25.
10.
TaylorBN,BorkSJ,KimS,MoffettBS,YeeDL.Evaluationofweight-baseddosingofunfractionatedheparininobesechildren.TheJou rnalofpediatrics2013;163:150-3.
11.
LiverisA,BelloRA,FriedmannP,etal.Anti-factorXaassayisasuperiorcorrelateofheparindosethan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
intimeoractivatedclottingtimeinpediatricextracorporealmembraneoxygenation*.Pediatriccriticalcaremedicine:ajournaloftheSo cietyofCriticalCareMedicineandtheWorldFederationofPediatricIntensiveandCriticalCareSocieties2014;15:e72-9.
12.
Ramos-EsquivelA,Salazar-SanchezL.Non-therapeuticanti-Xalevelsinmedicalpatientsreceivinganticoagulanttherapywithen oxaparin.Thrombosisresearch2013;132:433-6.
13.
RichardAA,KimS,MoffettBS,BomgaarsL,MahoneyD,Jr.,parisonofanti-Xalevelsinobeseandnon-obesepediatricpat ientsreceivingtreatmentdosesofenoxaparin.TheJournalofpediatrics2013;162:293-6.
14.
DroegeME,MuellerEW,BeslKM,etal.Effectofadalteparinprophylaxisprotocolusinganti-factorXaconcentrationsonvenousthr omboembolisminhigh-risktraumapatients.Thejournaloftraumaandacutecaresurgery2014;76:450-6.
15.
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